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套方言俗语的民俗文化探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兰金梅 《新余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80-83,共4页
方言俗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河套方言俗语是河套民俗借以流传和记录的主要载体。源于农耕文化和畜牧业文化的河套方言俗语的民俗文化探究可以从三方面展开:文化气质、北方传统饮食风俗和蒙古族特色文化民俗。河套方言俗语既是河... 方言俗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河套方言俗语是河套民俗借以流传和记录的主要载体。源于农耕文化和畜牧业文化的河套方言俗语的民俗文化探究可以从三方面展开:文化气质、北方传统饮食风俗和蒙古族特色文化民俗。河套方言俗语既是河套民俗传承的工具,也是图解河套民俗的文化符号,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俗语 河套方言俗语 民俗 文化语言学
下载PDF
《水浒传》民俗类俗语析释 被引量:2
2
作者 翟建波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56-65,共10页
大量使用宋元时期的方言俗语,并成功地用之于人物塑造,环境描述,是《水浒传》的一个艺术特色。其中有关出行的俗语,有关逃亡的俗语,有关婚丧的俗语,有关家庭、邻里、宗族的俗语,有关交际的俗语,有关酒的俗语,有关衣、食的俗语,有关财宝... 大量使用宋元时期的方言俗语,并成功地用之于人物塑造,环境描述,是《水浒传》的一个艺术特色。其中有关出行的俗语,有关逃亡的俗语,有关婚丧的俗语,有关家庭、邻里、宗族的俗语,有关交际的俗语,有关酒的俗语,有关衣、食的俗语,有关财宝的俗语,有关岁时、天象的俗语,有关鬼神、禁忌的俗语,有关职事、生产、经营的俗语,多直接来源于宋元时期的民俗事象,揭示着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体现着当时人们的道德观念和处世态度。分类解释之,可供汉语研究、文学创作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事象 方言俗语 宋元时期
下载PDF
从杨克祥作品中粗俗语看湘西南民俗文化风貌 被引量:4
3
作者 熊金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10期55-56,共2页
在杨克祥作品中,粗俗语言的使用也很普遍,鲜明地反映着民俗文化风貌;其作品凸现出粗朴而醇厚的原生态语言特点。粗俗语是男性话语中的特殊话语形式,反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还可以暗示一个人地位。
关键词 粗俗语 杨克祥作品 民俗文化
下载PDF
山西婚俗中的闹洞房现象及其存在问题
4
作者 王慧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17-120,共4页
探究山西婚俗中闹洞房习俗的由来和促进其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动力,之后分析现代社会中闹洞房的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酸色俗"现象,并提出在管理闹洞房时的建议,望以此为规范闹洞房的今后发展尽微薄之力。论文采用一分为二的对比手法... 探究山西婚俗中闹洞房习俗的由来和促进其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动力,之后分析现代社会中闹洞房的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酸色俗"现象,并提出在管理闹洞房时的建议,望以此为规范闹洞房的今后发展尽微薄之力。论文采用一分为二的对比手法,分析闹洞房现今状态的积极与消极面,预测对闹洞房管理与不管理的不同结果。因为目前对民俗的研究还不完善,还未有完全的、系统的研究闹洞房现象的文献,本文以期对民俗研究作一点完善,并关注了闹洞房现存的问题,对此习俗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色俗”现象 民俗特性 闹洞房 山西婚俗
下载PDF
从饮食描写看杜诗对俗文化题材的开拓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0-115,共6页
饮食文化是中华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发展至唐更为鼎盛,故以诗歌中饮食描写作为观照俗文化进入唐诗的切入点具有代表意义,而盛中唐之交的杜甫乃是将俗文化题材在唐诗中作深入开拓的第一人,其饮食描写不仅在数量质量上远超前人,在类... 饮食文化是中华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发展至唐更为鼎盛,故以诗歌中饮食描写作为观照俗文化进入唐诗的切入点具有代表意义,而盛中唐之交的杜甫乃是将俗文化题材在唐诗中作深入开拓的第一人,其饮食描写不仅在数量质量上远超前人,在类别上进行更广泛的扩展,且以写实性的叙事化、本义化手法再现了日常生活的原貌,加快了文学平民化的进程,对中唐至宋的诗风俗化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题材 杜甫 俗文化 写实 俗化诗风
下载PDF
恋城情结与心灵朝圣——鹤坪小说的执着与坚守
6
作者 吕健 王予霞 《城市学刊》 2018年第4期104-108,共5页
鹤坪是西安土生土长的作家,西安给予了他心灵的慰藉和创作的灵感。以这座古城作为题材,他创作了《说西安》《民乐园》《大窑门》等作品,集中体现了老西安的灵性。如果说,鹤坪前面的作品旨在揭开老西安的神秘面纱,那么,《俗门俗事》则让... 鹤坪是西安土生土长的作家,西安给予了他心灵的慰藉和创作的灵感。以这座古城作为题材,他创作了《说西安》《民乐园》《大窑门》等作品,集中体现了老西安的灵性。如果说,鹤坪前面的作品旨在揭开老西安的神秘面纱,那么,《俗门俗事》则让读者真正体味了老西安淳朴民风下的亲切与自然。可以说,《俗门俗事》是鹤坪继《民乐园》《大窑门》之后的又一力作,除了继续讲述老西安的民俗和那些被历史埋藏的记忆之外,更多的是鹤坪对这座城的心灵朝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坪 《俗门俗事》 老西安 心灵朝圣
下载PDF
传统节日民俗庸俗化背后的价值观微探
7
作者 李生 莫晓静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79-81,共3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消费心理的变化,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民俗出现了庸俗化的倾向。这些庸俗化的节日民俗不仅破坏了节日民俗活动本身优秀的文化价值,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也扭曲了普通大众关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取向,助长了社会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消费心理的变化,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民俗出现了庸俗化的倾向。这些庸俗化的节日民俗不仅破坏了节日民俗活动本身优秀的文化价值,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也扭曲了普通大众关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取向,助长了社会的不良风气。对此,应通过坚持民俗的多元化价值观与主导价值观相协调、抵制物质利益驱动、处理好传统节日的封闭性文化价值和社会开放性文化价值的冲突、强化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伦理建设等,使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回归本真的价值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节日 民俗 庸俗化 价值观
下载PDF
《五猖会》:重识民俗与文化寻根 被引量:1
8
作者 赖秀俞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21-25,共5页
《五猖会》从鲁迅童年参加迎神赛会时的遭遇写起,描写了故乡绍兴的民俗文化,反映鲁迅对民俗的肯定态度,以及其中蕴藏的文化寻根倾向。鲁迅在精神返乡过程中进行文化寻根,呈现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理性态度:肯定并支持节日、赛神报会等良俗... 《五猖会》从鲁迅童年参加迎神赛会时的遭遇写起,描写了故乡绍兴的民俗文化,反映鲁迅对民俗的肯定态度,以及其中蕴藏的文化寻根倾向。鲁迅在精神返乡过程中进行文化寻根,呈现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理性态度:肯定并支持节日、赛神报会等良俗,反对并批判承载着封建礼教意识的"庸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五猖会 民俗 文化寻根 庸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