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孔型在直缝焊管孔型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君彩 郑文林 +1 位作者 陈青果 刘毅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02年第4期34-36,共3页
通过对直缝焊管生产中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 ,设计出一种新的孔型结构 ,即 W孔型。对 W孔型的合理设计 ,使 W孔型能很好地与不同孔型设计方法配合使用 ,从而克服了成型过程中出现的边缘波浪变形 ,提高了焊管质量。经实践证明 :W孔型结构合... 通过对直缝焊管生产中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 ,设计出一种新的孔型结构 ,即 W孔型。对 W孔型的合理设计 ,使 W孔型能很好地与不同孔型设计方法配合使用 ,从而克服了成型过程中出现的边缘波浪变形 ,提高了焊管质量。经实践证明 :W孔型结构合理 ,成型稳定 ,焊管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孔型 直缝焊管 孔型设计
下载PDF
在体单向灌流法研究W/O/W型薏苡仁油复乳的大鼠肠吸收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易醒 侯海涛 +4 位作者 吴达成 孟培 桂静芬 刘唤 肖小年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4-249,共6页
采用在体实验法研究W/O/W型薏苡仁油复乳在大鼠小肠内的吸收特性。通过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称重法,研究不同浓度和不同乳液剂型的吸收速率常数(Ka)、表观渗透系数(Papp)以及累积吸收量(Q),并做t检验考察其差异性。W/O/W型薏苡仁油... 采用在体实验法研究W/O/W型薏苡仁油复乳在大鼠小肠内的吸收特性。通过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称重法,研究不同浓度和不同乳液剂型的吸收速率常数(Ka)、表观渗透系数(Papp)以及累积吸收量(Q),并做t检验考察其差异性。W/O/W型薏苡仁油复乳稀释2倍组和稀释4倍组的Ka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Papp值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Q值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浓度越高越利于肠道的吸收,符合Ficks扩散原理,推测肠吸收机制可能是被动运输。在考察不同剂型对肠吸收的影响时,发现W/O/W型薏苡仁油复乳和普通乳液的Ka值和Papp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Q值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该结果提示将薏苡仁油制备成W/O/W型复乳有利于肠道吸收,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油 w/O/w型复乳 在体单向灌流模型 肠吸收
下载PDF
矿用W钢带多道次辊弯成型数值仿真 被引量:6
3
作者 武正权 牛志刚 朱贵昕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5-88,共4页
矿用W钢带作为一种新型的支护材料,与锚杆结合广泛用于矿井下巷道工作面、切眼、峒室及其他不稳定围岩。随着有限元理论研究的深入,运用弹塑性有限元法,采用大位移和大变形理论,对辊弯成型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通过计算得到了矿用W钢... 矿用W钢带作为一种新型的支护材料,与锚杆结合广泛用于矿井下巷道工作面、切眼、峒室及其他不稳定围岩。随着有限元理论研究的深入,运用弹塑性有限元法,采用大位移和大变形理论,对辊弯成型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通过计算得到了矿用W钢带的尺寸参数,基于非线性有限元Marc建立了W钢带成型模型,对其多道次辊弯成型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并与实际比较,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重点分析了钢带成型时弯角处的应力应变,回弹,各道次板宽变化,摩擦系数和辊压力等关键问题,为W钢带成型提供理论依据,对多道次辊弯成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w钢带 非线性有限元 多道次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不同链长油相葛根素W/O型微乳在体肠吸收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唐甜甜 吴军勇 +3 位作者 胡旖耘 刘新义 胡雄彬 向大雄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1期99-104,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链长油相对葛根素W/O型微乳口服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法考察不同链长油相葛根素W/O型微乳的肠吸收行为。以吸收速率常数(K_(a))和表观吸收系数(P_(app))为评价指标,分析不同链长油相对葛根素W/O型微乳在大鼠... 目的研究不同链长油相对葛根素W/O型微乳口服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法考察不同链长油相葛根素W/O型微乳的肠吸收行为。以吸收速率常数(K_(a))和表观吸收系数(P_(app))为评价指标,分析不同链长油相对葛根素W/O型微乳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特性。结果葛根素W/O型微乳在大鼠整个肠段的吸收均显著高于葛根素混悬液,不同链长油相W/O型微乳的肠吸收有差异。此外,葛根素W/O型微乳在大鼠整个肠段的肠吸收与微乳的油相链长在一定程度上成正相关,其中长链油微乳肠吸收最佳。结论长链油微乳能增强葛根素的肠吸收,从而进一步提高葛根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w/O型微乳 油相碳链长度 在体单向肠灌流 肠吸收
下载PDF
W波段宽带上变频模块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马林星 刘勇 唐小宏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11-114,共4页
上变频模块是发射机的核心,在毫米波通信、雷达、制导和电子战等方面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一种宽带W波段上变频模块的设计与测试。通过倍频获得83GHz的W波段本振信号,利用上变频的方式将2.5~15.5GHz中频信号变频至W波段,然... 上变频模块是发射机的核心,在毫米波通信、雷达、制导和电子战等方面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一种宽带W波段上变频模块的设计与测试。通过倍频获得83GHz的W波段本振信号,利用上变频的方式将2.5~15.5GHz中频信号变频至W波段,然后经过通带为88.5~101 GHz的W波段鳍线滤波器对本振信号抑制后得到所需要的W波段信号,最后经过两级W波段放大器放大后输出。测试结果表明,该W波段上变频模块在85.5~98.5GHz的频率范围内,输出功率大于9dBm,功率平坦度小于3dB,杂散抑制优于50dBc,输出线性动态范围大于50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波段 上变频 鳍线带通滤波器 平面集成
下载PDF
W成型孔型设计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弘人 《钢管》 CAS 1996年第1期25-27,共3页
介绍了焊管生产中W成型孔型曲线的特点及孔型参数的计算,对W成型孔型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焊管 w成型辊 孔型设计
下载PDF
HFW薄壁管成型W孔型再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曹国富 《焊管》 2011年第9期56-61,共6页
指出仅仅一道W孔型辊所产生的管坯边缘纵向延伸有时竟占整个成型段管坯边缘纵向延伸量的60%左右,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是塑性延伸,这对薄壁管成型极为有害。通过优化W孔型辊主要设计参数,可使出W孔型辊后的W形管坯边缘纵向延伸大幅减少;同时... 指出仅仅一道W孔型辊所产生的管坯边缘纵向延伸有时竟占整个成型段管坯边缘纵向延伸量的60%左右,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是塑性延伸,这对薄壁管成型极为有害。通过优化W孔型辊主要设计参数,可使出W孔型辊后的W形管坯边缘纵向延伸大幅减少;同时,通过在W孔型辊工作直径之外加设有效直径、适当增大轧辊底径以及在有效直径上选择恰当的钢带切入点、让钢带以切入角为β的角度进入W孔型辊等改进措施,进一步降低了W形管坯边缘的纵向延伸,并由此使得整个成型段管坯边缘纵向延伸量和延伸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w薄壁管坯 w孔型 边缘纵向延伸 有效直径 切入角
下载PDF
全W波段宽带波导双工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丁江乔 雷雅淋 +1 位作者 闫玉涛 赵芸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49,共5页
为解决下一代毫米波超宽带探测及雷达系统中谱段覆盖不足的问题,文中提出一款W波段宽带波导双工器的设计,能实现两个宽带谱段信号的分离和合并。首先提出基于波导混合网络原理的波导型双工器架构设计;其次,结合高通滤波器结构,提出全W... 为解决下一代毫米波超宽带探测及雷达系统中谱段覆盖不足的问题,文中提出一款W波段宽带波导双工器的设计,能实现两个宽带谱段信号的分离和合并。首先提出基于波导混合网络原理的波导型双工器架构设计;其次,结合高通滤波器结构,提出全W波段波导双工器的优化设计;最后,基于数控CNC技术对该W波段双工器进行制备。该双工器不仅能够实现宽带频分/频合和通道间高隔离性能,且具有高频段、易工艺实现的简单结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双工器能够将W波段划分为75~94 GHz和94~110 GHz两个频段(3 dB相对带宽分别为22.6%和15.7%),两通道内插入损耗分别约为-0.5 dB和-0.6 dB,通道间隔离度基本优于-15 dB,且实测性能均与仿真数据一致。此外,该W波段波导双工器易被扩展至太赫兹频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波段 宽带 波导双工器 混合网络 高通滤波器
下载PDF
高强高韧汽车传动轴管双道次W弯曲组合成型工艺的研究与设计
9
作者 赵纯锋 傅前进 +1 位作者 纪庆高 樊昕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6年第7期62-64,共3页
本研究涉及高强高韧汽车传动轴管生产工艺,针对一种高强高韧汽车传动轴管双道次W弯曲组合成型工艺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设计内容,并阐述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关键词 高强高韧汽车 传动轴管 双道次 w弯曲组合成型
下载PDF
W-弯曲成型分析
10
作者 张弘人 《轧钢》 1995年第5期25-27,共3页
根据美国专利详细分析了W孔型的曲线结构及计算方法;并介绍了与单半径孔型和双半径孔型比较,W成型的优点及在厚壁管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 焊管 孔型设计 w成型 弯曲成形
下载PDF
W波段鳍线带通滤波器设计
11
作者 郭丽芳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1-13,26,共4页
为了克服传统鳍线结构在高频段工艺无法实现的问题,采用改良版的鳍线结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鳍线结构W波段带通滤波器。利用HFSS进行电磁仿真设计,仿真结果显示在90~100 GHz频带内,插入损耗<0.5 d B,输入输出端口反射系数<-20 d B... 为了克服传统鳍线结构在高频段工艺无法实现的问题,采用改良版的鳍线结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鳍线结构W波段带通滤波器。利用HFSS进行电磁仿真设计,仿真结果显示在90~100 GHz频带内,插入损耗<0.5 d B,输入输出端口反射系数<-20 d B。实际测试结果与仿真存在一定的偏差,偏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可以满足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通滤波器 w波段 鳍线结构
下载PDF
W成型孔型精确设计法
12
作者 陆国昌 肖祖诒 《焊管》 1998年第5期41-45,共5页
介绍了直缝焊管W成型的设计方法。运用数学方法推导得到精确的孔型参数。W成型法使带钢在成型过程中的纵向变形及稳定性等方面得到改善。
关键词 孔型设计 w成型法 焊管
下载PDF
6G无线通信新型毫米波双频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13
作者 郭文静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7-173,共7页
针对6G无线通信系统对毫米波带通滤波器的需求,提出一种工作频段为W波段的毫米波双频带通滤波器。基于对多模谐振腔的研究,利用谐振腔内的TE301模式和TE102模式设计一种超宽带谐振腔,并基于TE302模式和TE103模式设计一种具有传输零点的... 针对6G无线通信系统对毫米波带通滤波器的需求,提出一种工作频段为W波段的毫米波双频带通滤波器。基于对多模谐振腔的研究,利用谐振腔内的TE301模式和TE102模式设计一种超宽带谐振腔,并基于TE302模式和TE103模式设计一种具有传输零点的多模谐振腔,通过将这两种谐振腔进行级联和优化,设计出一款工作于W波段的双频带通滤波器。两个工作频段分别为83.26~91.54 GHz和96.58~105 GHz,3 dB相对分数带宽分别为9.5%和8.4%。3个传输零点的位置分别在81.12、93.3、109.31 GHz。所设计结构采用CNC工艺进行制备,经测试,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两个工作频段的3 dB相对分数带宽误差分别为0.3%和1.5%。因此,所提出的W波段双频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方式可以为高频毫米波的设计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波段 多模谐振腔 传输零点 双频 带通滤波器
下载PDF
绿原酸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测定及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毕肖林 李瑶瑶 +1 位作者 杜秋 狄留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2-575,共4页
目的测定绿原酸的油水分配系数,研究绿原酸在体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摇瓶法测定绿原酸在正辛醇-水/缓冲盐溶液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HPLC测定灌流液中绿原酸的浓度,考察吸收部位、药物浓度对绿原酸吸收的影响。... 目的测定绿原酸的油水分配系数,研究绿原酸在体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摇瓶法测定绿原酸在正辛醇-水/缓冲盐溶液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HPLC测定灌流液中绿原酸的浓度,考察吸收部位、药物浓度对绿原酸吸收的影响。结果 25℃下,绿原酸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26.07(logP1.42);绿原酸浓度为10、20和40μg/mL 3个浓度时,各肠段不同浓度间的部分Ka值无显著性差异,同一浓度条件下不同肠段的吸收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酸性和近中性条件下,绿原酸正辛醇/缓冲液分配系数受缓冲液的pH值影响不大;绿原酸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除被动扩散外,可能还存在其他吸收机制。绿原酸在大鼠小肠各个肠段均有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油水分配系数 在体肠单向灌流模型
下载PDF
双面弯曲侧弯成型法在Φ76.2mm焊管孔型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15
作者 刘荣珮 《钢管》 CAS 1996年第2期21-25,共5页
经对Φ76.2mm电焊钢管坯料双面弯曲侧弯成型(一般称W成型)孔型设计中的三种方案进行分析,得出一种较适用于实际生产的W成型孔型设计方案,并将W孔型系统与其他几种孔型系统作了详细比较。
关键词 焊接钢管 w成型 孔型设计
下载PDF
GJ45型焊管机组的改装实验
16
作者 周金汉 《焊管》 1994年第1期36-39,共4页
介绍了根据VRF成型工艺及线性机组改装GJ45型焊管机组生产Φ60mm焊管的方法和改装部分的孔型设计,以及改装后试生产的简单情况。
关键词 焊管机 成型 孔型设计 改装
下载PDF
W型色散光纤带通滤波特性的研究
17
作者 宋鹏 季敏宁 余燕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72,共7页
结合色散光纤在线滤波和W型光纤的长波长截止性能,研究了W型色散光纤的带通滤波特性。选取SiO2作为纤芯,一定掺杂浓度的SiO2-F和SiO2-B2O3分别作为内外包层,经过设计,实现了带通滤波功能。通过有限元法仿真及数值计算,得出了基模的能量... 结合色散光纤在线滤波和W型光纤的长波长截止性能,研究了W型色散光纤的带通滤波特性。选取SiO2作为纤芯,一定掺杂浓度的SiO2-F和SiO2-B2O3分别作为内外包层,经过设计,实现了带通滤波功能。通过有限元法仿真及数值计算,得出了基模的能量损耗谱及通带内外各个波长处的横截面能量分布图,其截止波长和带宽可以通过控制掺杂浓度和结构参数来调整。此外还进一步分析了纤芯半径大小及中心空气孔凹陷的存在对滤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纤芯半径和增大空气孔能减小带宽和增大通带边缘的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带通滤波 有限元法 w型色散光纤
原文传递
盐酸小檗碱的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与大鼠在体肠吸收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黄嗣航 龙晓英 +4 位作者 袁飞 陈莉 罗明磊 蔡宝玲 刘昌顺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33-238,共6页
目的测定盐酸小檗碱(BH)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并研究BH的大鼠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摇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平衡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分别采用酚红法和重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研究BH 3个剂量组(50,100,150μg.mL 1)在大鼠不同肠... 目的测定盐酸小檗碱(BH)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并研究BH的大鼠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摇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平衡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分别采用酚红法和重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研究BH 3个剂量组(50,100,150μg.mL 1)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采用HPLC对灌流前后BH、酚红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BH溶解度随pH值的增加而增加,油水分配系数则相反;酚红法较重量法能更好的减少实验误差,BH在低、中、高3个浓度下,各肠段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有上升趋势,且高浓度与低浓度相比,Peff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中浓度时,BH在空肠吸收较好;低浓度时,BH在十二指肠吸收较好。结论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油水分配系数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肠吸收结果基本一致;BH在肠道上端比下端吸收更好,延长药物在肠道上段的吸收时间,可达到提高生物利用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 在体单向肠灌流法 吸收 溶解度 油水分配系数
原文传递
涡轮叶片内部多通道微小扰流肋冷却流动传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饶宇 王德强 李彦霖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21-2326,共6页
在涡轮叶片内冷多通道中布置微小扰流肋是一种高效的强化换热措施。本文开展了具有三个弯折通道的涡轮叶片内部冷却结构流动压力损失和传热实验,该冷却通道的单侧面和双侧面布置有W形微小肋。通过开展稳态流动传热实验,获得了雷诺数为85... 在涡轮叶片内冷多通道中布置微小扰流肋是一种高效的强化换热措施。本文开展了具有三个弯折通道的涡轮叶片内部冷却结构流动压力损失和传热实验,该冷却通道的单侧面和双侧面布置有W形微小肋。通过开展稳态流动传热实验,获得了雷诺数为8500~60000时的平均换热和沿程流阻特性.在单侧面肋化通道中,W肋在第一流程换热最差,而在第三流程换热最好;通道双侧面布置w肋时,通道内的换热能力都获得增强,三个流程分别比光滑通道提高了0.5~1.4倍、1.5~1.7倍和1.9~2.1倍,但流动阻力明显增大。通过开展瞬态液晶热像传热实验还表明,W微肋板表面在第二流程换热强度分布主要受气流转折作用的影响,气流因转折引起的剧烈掺混使湍动能更高,有效地强化了第二流程表面的对流换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 内部冷却 w型微肋 稳态实验 瞬态液晶实验
原文传递
鸦胆子油油水分配系数及其乳剂大鼠在体肠吸收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钢 张晓 +4 位作者 卢刚 刘广泉 曾洁 李晔 魏少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69-1672,共4页
目的:测定鸦胆子油的油水分配系数,并考察鸦胆子油乳在大鼠的肠吸收性质及机制。方法:采用经典摇瓶法测定鸦胆子油的油水分配系数(P);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法模型研究不同浓度鸦胆子油乳在大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的吸收情况,并... 目的:测定鸦胆子油的油水分配系数,并考察鸦胆子油乳在大鼠的肠吸收性质及机制。方法:采用经典摇瓶法测定鸦胆子油的油水分配系数(P);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法模型研究不同浓度鸦胆子油乳在大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的吸收情况,并测定其吸收速率常数(Ka)、吸收率(Fa)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鸦胆子油疏水常数logP的平均值为1.193。鸦胆子油乳在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吸收较好,在结肠吸收较少且不规则。其Ka、Fa和Papp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依次下降且差异显著(P<0.05),不同浓度在同一肠段随着浓度增加,吸收也随之增加,高浓度与低浓度相比,Fa和Papp差异显著(P<0.05),Ka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鸦胆子油透过生物膜的能力较强。鸦胆子油乳在十二指肠吸收最佳,在小肠内的吸收为一级动力学过程,并无自身浓度抑制作用,可能主要为被动转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油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 吸收机制 油水分配系数 乳剂 油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