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W染色体基因CTIF在鸡胚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1
作者 郑鸿翔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3期45-48,共4页
该文对CTIF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进行初步研究。通过设计特异性扩增W拷贝、Z拷贝以及同时扩增W和Z拷贝的引物(CTIF-W、CTIF-Z及CTIF-ZW),对其在胚胎的不同日龄的组织的mRNA表达量进行分析,并通过FAD(fadrozole)诱导性反转探索其对性... 该文对CTIF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进行初步研究。通过设计特异性扩增W拷贝、Z拷贝以及同时扩增W和Z拷贝的引物(CTIF-W、CTIF-Z及CTIF-ZW),对其在胚胎的不同日龄的组织的mRNA表达量进行分析,并通过FAD(fadrozole)诱导性反转探索其对性别表型的响应。结果显示,CTIF-W在孵化6 d的胚胎性腺中的表达高于尾部,且随胚胎发育表达量逐渐升高,而CTIF-Z和CTIF-ZW的表达趋势相似;而在6 d鸡胚的其他组织中,CTIF-ZW在肾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组织,说明CTIF在发挥某些基础功能的同时可能还与肾脏的发育或功能相关。CTIF-Z在多数组织中表达量均呈现出雄性高于雌性,而CTIF-ZW在雌雄之间的表达量差异则相对较小,表明W拷贝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控了雌性中Z拷贝的表达。CTIF-W和CTIF-Z在12 d的胚胎组织中均表达,且均高度表达于脾脏组织中;CTIF-Z在大多数组织中雄性表达高于雌性。此外,CTIF-W表达受雌性向雄性性反转的影响而显著降低,而CTIF-Z则没有响应。综上,CTIF在鸡胚的肾脏和脾脏中高度表达,且其Z拷贝在雌雄组织之间存在剂量效应,而W拷贝可能在雌性中作为Z拷贝的补偿以保证其生物学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 w染色体基因 CTIF 表达模式 功能研究
下载PDF
转Cry1Ac-w基因抗虫玉米的获得及分子鉴定 被引量:3
2
作者 燕树锋 铁双贵 +3 位作者 岳润清 韩小花 齐建双 卢彩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44,共4页
为将改造合成的抗虫基因(Cry1Ac-w)导入玉米基因组,以玉米杂交组合PA×PB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外植体,用双丙氨磷作为抗性愈伤组织的筛选剂,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82个再生植株。经标记基因(bar)和目的基因(Cry1Ac-w)的PCR检测,其中19... 为将改造合成的抗虫基因(Cry1Ac-w)导入玉米基因组,以玉米杂交组合PA×PB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外植体,用双丙氨磷作为抗性愈伤组织的筛选剂,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82个再生植株。经标记基因(bar)和目的基因(Cry1Ac-w)的PCR检测,其中19株为阳性,即为推断的转Cry1Ac-w基因抗虫玉米。对其中2株(w1和w2)进行目的基因单酶切的Southern杂交分析,发现w1和w2分别为单位点和双位点插入,这也进一步证实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入玉米基因组中。用Bt-Cry1Ab/Ac金标免疫试纸条进行蛋白质表达的检测,初步证实目标Cry1Ac-w蛋白在玉米中得到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农杆菌介导法 苏云金杆菌(BT) Cry1Ac-w基因 Southern杂交 免疫检测
下载PDF
bax、bcl-w基因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国强 徐宏勇 +1 位作者 李开宗 窦科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2期8-9,共2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石蜡包埋的人肝细胞癌 (HCC)标本中凋亡相关基因 bax、bcl- w的表达。bax在 HCC中阳性率 (18/ 4 0 )低于肝硬变 (11/ 15 ) ,而 bcl- w在 HCC中阳性率 (2 2 / 4 0 )高于肝硬变 (3/ 15 ) ,P均 <0 .0 5。高、...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石蜡包埋的人肝细胞癌 (HCC)标本中凋亡相关基因 bax、bcl- w的表达。bax在 HCC中阳性率 (18/ 4 0 )低于肝硬变 (11/ 15 ) ,而 bcl- w在 HCC中阳性率 (2 2 / 4 0 )高于肝硬变 (3/ 15 ) ,P均 <0 .0 5。高、中分化型者 ,bax表达高于低分化者 ,bcl- w表达低于低分化者。临床分期为 、 期者 ,bax表达高于临床 期者 ,bcl- w表达低于临床 期者。胎甲球蛋白 (AFP)≤ 4 0 0 μg/ L 患者 ,bax表达高于胎甲球蛋白 (AFP) >4 0 0 μg/ L 患者 ,bcl- w表达低于胎甲球蛋白 (AFP) >4 0 0 μg/ L 患者 (P <0 .0 5或 0 .0 1)。但两者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 (>6 0岁与≤ 6 0岁 )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果提示凋亡相关基因 bax、bcl- w在 HCC中表达对肝癌细胞的凋亡起调节作用 ,并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意义 肝细胞癌 BAX基因 BCL-w 基因胎甲球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凋亡
下载PDF
Kit无义突变致W^(-3Bao)小鼠生殖腺异常及纯合子贫血死亡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培林 尹洪萍 +8 位作者 殷黎静 朱洁 曾咏梅 刘桂杰 亢晓冬 俞利平 顾美儿 袁红 吴宝金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52,共8页
W-3Bao是本研究组通过诱变获得、Kit无义突变的白斑小鼠。突变基因杂合子小鼠腹部、四肢肢端及尾尖白化,其部分精曲小管内无精原细胞。突变纯合子小鼠在胚胎后期色泽苍白、个体矮小,于出生前后死亡;血液学检查发现纯合子小鼠血色素极低... W-3Bao是本研究组通过诱变获得、Kit无义突变的白斑小鼠。突变基因杂合子小鼠腹部、四肢肢端及尾尖白化,其部分精曲小管内无精原细胞。突变纯合子小鼠在胚胎后期色泽苍白、个体矮小,于出生前后死亡;血液学检查发现纯合子小鼠血色素极低且红细胞变大;18.5天胚胎的连续切片可见精曲小管轮廓欠清晰,精原细胞分散分布于睾丸间质,未迁入精曲小管;卵巢结构紊乱,无明显的原始卵泡结构;骨髓等器官组织未见显著异常。结论:Kit无义突变不仅导致了W-3Bao杂合子小鼠白斑形成及纯合子小鼠贫血死亡,同时影响生殖腺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3Bao小鼠 KIT基因 死亡 大红细胞贫血 生殖腺异常
下载PDF
嗜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W_(93)株活疫苗的研究及其S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卫广森 陆承平 陈溥言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0,共8页
利用鸡胚分离法由发生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IB)的病鸡分离到嗜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NIBV)W株 ;再通过SPF鸡胚连续传代 ,获得了NIBV疫苗毒株W93;继而借助RT PCR法扩增了其S1基因 ,并测定了S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分析了与相关毒株... 利用鸡胚分离法由发生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IB)的病鸡分离到嗜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NIBV)W株 ;再通过SPF鸡胚连续传代 ,获得了NIBV疫苗毒株W93;继而借助RT PCR法扩增了其S1基因 ,并测定了S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分析了与相关毒株间的同源性。结果显示 ,W93株在鸡胚中的病毒产量达 10 7.8EID50 /0 .1mL ,适用于所有日龄的雏鸡 ;W93S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马萨诸塞型的M4 1株、H52 株和H12 0 株的同源性很高 ,分别为 96 .9%、96 .8%和 97.1%。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w93株 活疫苗 S1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测定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V和W基因真核表达产物对DF-1细胞凋亡的影响
6
作者 汪招雄 康银峰 +3 位作者 孙敏华 高诗敏 谢鹏 任涛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4年第8期38-41,6-7,共4页
将含新城疫病毒(NDV)疫苗株LaSota和强毒株GM V和W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La V、pEGFP-La W、pEGFP-GM V和pEGFP-GM W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DF-1)。转染24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GFP在细胞中显著表达。分别于转染后24... 将含新城疫病毒(NDV)疫苗株LaSota和强毒株GM V和W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La V、pEGFP-La W、pEGFP-GM V和pEGFP-GM W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DF-1)。转染24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GFP在细胞中显著表达。分别于转染后24、36h和48h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表达产物对DF-1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转染时间的增加,细胞早期凋亡率逐渐上升。在质粒转染后24h , pEGFP-GM V、pEGFP-GM W、pEGFP-La V和pEGFP-La W真核表达产物诱导DF-1细胞的凋亡率在14 T.26%~17.09%之间,差异不大,但都明显高于空载体组。而在质粒转染后36h ,pEGFP-GM V、pEGFP-GM W真核表达产物诱导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5.05%和43.4%,明显高于pEGFP-La V 和pEG-FP-La W诱导的31.44%和38.64%的凋亡率。在质粒转染后48h ,pEGFP-GM W和pEGFP-La W真核表达产物诱导细胞凋亡率均超过50%, pEGFP-GM W 真核表达产物诱导细胞凋亡率达到了43.4%,而pEGFP-La V真核表达产物诱导细胞凋亡率最低,为33.44%。由此表明,来源于不同毒力 NDV毒株非结构蛋白V和W均能诱导早期细胞凋亡,但是诱导细胞凋亡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V基因 w基因 真核表达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V和W基因在DF-1细胞中的真核表达
7
作者 汪招雄 康银峰 +3 位作者 孙敏华 高诗敏 谢鹏 任涛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3年第8期37-41,7,共5页
采用2轮PCR扩增获得新城疫病毒疫苗株LaSota和强毒株GM V和W基因全长,分别克隆到pMD19-T载体上,然后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重组质粒经过酶切,PCR鉴定及测序,筛选出阳性重组质粒,分别命名为pEGFP-La V、pEGFP-La W、pEGFP-GM V和... 采用2轮PCR扩增获得新城疫病毒疫苗株LaSota和强毒株GM V和W基因全长,分别克隆到pMD19-T载体上,然后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重组质粒经过酶切,PCR鉴定及测序,筛选出阳性重组质粒,分别命名为pEGFP-La V、pEGFP-La W、pEGFP-GM V和pEGFP-GM W。将各重组质粒分别转染到DF-1细胞,于转染后12、24h和36h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各质粒转染DF-1细胞后在12h就可以见到绿色荧光蛋白,随着时间的延长,绿色荧光蛋白荧光强度增加,到36h后达到最强,而对照组始终没有见到GFP蛋白的表达,表明在转染的阳性细胞中融合蛋白pEGFP-La V、pEGFP-La W、pEGFP-GM V和pEGFP-GM W均能够有效的表达,该结果为新城疫病毒V和W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V基因 w基因 鸡胚成纤维细胞 表达
下载PDF
兔神经肽W及其受体NPWR1基因克隆及分布定位 被引量:4
8
作者 孙晓璇 雷治海 +2 位作者 杨桂红 刘新义 叶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95-2305,共11页
【目的】研究神经肽W(NPW)及其受体1(NPWR1,GPR7)mRNA在兔各器官组织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基因克隆方法克隆出兔神经肽W及其受体的cDNA序列片段,以GAPDH为内参基因,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检测NPW及NPWR1 mRNA在兔体内各组织中的表... 【目的】研究神经肽W(NPW)及其受体1(NPWR1,GPR7)mRNA在兔各器官组织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基因克隆方法克隆出兔神经肽W及其受体的cDNA序列片段,以GAPDH为内参基因,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检测NPW及NPWR1 mRNA在兔体内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原位杂交方法研究NPWR1阳性细胞在兔脑的分布定位。【结果】克隆出兔NPW及其受体NPWR1的基因部分序列,NPW基因片段长234 bp,NPWR1基因片段长508 bp,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HQ596517和HQ596518;经DNAStar软件分析,不同物种之间NPW及其受体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较高。NPW及其受体在兔各组织广泛分布;NPWR1 mRNA在脑内主要分布于海马、小脑、下丘脑、延髓等部位。【结论】兔NPW及其受体基因在进化上是保守的;NPW及其受体在兔体内广泛表达,提示其参与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w 神经肽w受体 基因克隆 分布定位
下载PDF
Kit基因无义突变导致W^(-3Bao)小鼠显性白斑形成 被引量:5
9
作者 薛整风 陈兵 +4 位作者 尹媛 茅慧华 殷俊 杨玲 吴宝金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34-938,共5页
In this study the kit gene was amplified from total brain RNA of W-3Bao heterozygote and normal C57BL/6 mice by RT-PCR followed by sequencing.To validate the mutation found in mRNA,the corresponding genome sequence wa... In this study the kit gene was amplified from total brain RNA of W-3Bao heterozygote and normal C57BL/6 mice by RT-PCR followed by sequencing.To validate the mutation found in mRNA,the corresponding genome sequence was amplified and sequenc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T-to-A transversion at the 441st nucleotide in W-3Bao ORF.The mutation introduces a pre-termination codon of amino acid and causes the phenotype of dominant white sp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癌基因 小鼠 突变 酪氨酸激酶受体 Kit 白斑 显性 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鸡W染色体基因GPBP1在胚胎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10
作者 林晓 薛颖 +5 位作者 刘龙 樊艳凤 高玉时 赵德标 Clinton Michael 龚道清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45,51,共7页
鸡W染色体为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Z染色体高度退化后的拷贝,在机体发育和代谢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鸡W染色体上富含GC启动子的结合蛋白(GPBP1)基因为对象,对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和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根据GPBP1基因在W和Z染色... 鸡W染色体为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Z染色体高度退化后的拷贝,在机体发育和代谢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鸡W染色体上富含GC启动子的结合蛋白(GPBP1)基因为对象,对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和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根据GPBP1基因在W和Z染色体上序列的不同,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其W拷贝(GPBP1-W)、Z拷贝(GPBP1-Z)及同时扩增W和Z拷贝(GPBP1-ZW),采用qPCR及Western blot技术分析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同组织的表达量,并通过FAD诱导性反转探究其对性别表型的响应。结果表明:GPBP1-W在孵化6 d的胚胎性腺中高表达,且表达量随胚胎发育而升高。GPBP1-W和GPBP1-Z在所检测的孵化12 d的胚胎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mRNA高表达于脾脏组织中,蛋白高表达于性腺组织中;GPBP1-Z mRNA和蛋白质在雄性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雌性。GPBP1-W表达受雌性向雄性性反转的影响而显著降低,但GPBP1-Z的表达不受性反转的影响。这一研究提示,鸡性染色体基因GPBP1在鸡胚的性腺和脾脏中表达量高,且其Z拷贝在性别间和各组织中存在剂量效应和转录后调控作用,而W拷贝可能在雌性的部分组织中作为Z拷贝的补偿以保证其生物学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 w染色体基因 GPBP1基因 表达模式
下载PDF
遗传关联性研究Meta分析中的Hardy-Weinberg平衡 被引量:15
11
作者 翁鸿 江梅 +1 位作者 仇成凤 曾宪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1281-1283,1287,共4页
Hardy-Weinberg平衡(HWE)在科学领域是一个常用的假设,其在遗传关联性研究中的重要性被日益重视。HWE与基因型分型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制作遗传关联性研究Meta分析时,需要检验对照组人群基因型分布是否符合HWE。本文从HWE定律的产生背景... Hardy-Weinberg平衡(HWE)在科学领域是一个常用的假设,其在遗传关联性研究中的重要性被日益重视。HWE与基因型分型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制作遗传关联性研究Meta分析时,需要检验对照组人群基因型分布是否符合HWE。本文从HWE定律的产生背景出发,介绍其检验方法,以及在制作遗传关联性研究Meta分析时如何处理对照组不符合HWE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关联性研究 基因多态性 Hardy-weinberg平衡 META分析
下载PDF
家禽的性别鉴定方法 被引量:17
12
作者 燕海峰 肖兵南 +1 位作者 Pavel Trefil 吴晓林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8-61,共4页
现代家禽生产 ,祖代鸡通过翻肛鉴定性别 ,父母代鸡以羽速 (快慢羽 )判定公母 ,而商品代鸡则以羽色自别雌雄。常规性别鉴定方法耗资费力 ,且慢羽基因 (K)与内源病毒基因 (ev 2 1 )紧密连锁 ,导致慢羽鸡群免疫反应降低 ,成活率和产蛋性... 现代家禽生产 ,祖代鸡通过翻肛鉴定性别 ,父母代鸡以羽速 (快慢羽 )判定公母 ,而商品代鸡则以羽色自别雌雄。常规性别鉴定方法耗资费力 ,且慢羽基因 (K)与内源病毒基因 (ev 2 1 )紧密连锁 ,导致慢羽鸡群免疫反应降低 ,成活率和产蛋性能下降。以鉴定W染色体上性连锁DNA序列或基因为基础 ,从分子水平上鉴定家禽性别的研究有望填补家禽性别鉴定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雌雄鉴别 w染色体 性连锁基因 性别鉴定
下载PDF
水稻杂交后代表观直链淀粉质量分数与蜡质基因(CT)n微卫星多态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舒庆尧 吴殿星 +4 位作者 夏英武 高明尉 A.McClung N.M.Ayres W.D.Park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464-467,共4页
以来自2 个水稻杂交组合的后代遗传群体为材料,研究了蜡质基因( Wx) 微卫星标记(CT)n 多态性与稻米表观直链淀粉质量分数( w(AA)) 之间的相关性. 第1 个群体是浙农8010 与嘉育293 的杂交F6 代育种品系,... 以来自2 个水稻杂交组合的后代遗传群体为材料,研究了蜡质基因( Wx) 微卫星标记(CT)n 多态性与稻米表观直链淀粉质量分数( w(AA)) 之间的相关性. 第1 个群体是浙农8010 与嘉育293 的杂交F6 代育种品系,双亲均为籼稻,w(AA) 分别为8 .7% 和25.6 % ,Wx 基因型为分别为(CT)18(CT)18 和(CT)11(CT)11 .另一群体为CM101 与IGRA409 杂交F5 家系,亲本CM101 为一个粳型糯稻,Wx 基因型为(CT)18(CT)18 ;IGRA409 为籼稻,w(AA) = 27.5% ,Wx 基因型为(CT)11(CT)11 .结果发现,在2 个杂交组合的后代群体中,高w(AA) 材料Wx 基因型均为(CT)11(CT)11 ,低w(AA) 及糯稻的均为(CT)18(CT)18 ,中等w(AA) 材料的则为(CT)18(CT)11 的杂合体.统计分析表明,Wx 基因型与w(AA)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浙农8010×嘉育293 和CM101 ×IGRA409 两个群体中相关系数分别达0 .9509 和0.97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淀粉质量 微卫星标记 蜡质基因 水稻 杂交
下载PDF
一种新的皮肤黑色素细胞及肥大细胞缺乏的小鼠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俞利平 殷筱舒 +5 位作者 金艳玲 杨伟伟 殷黎静 杨蓉 顾美儿 冯永山 《健康研究》 CAS 2010年第2期95-97,F0002,共4页
目的分析Kit基因突变的W-4Bao白斑小鼠的表型特征。方法遗传试验观察突变小鼠的大体表型,多巴染色法观察黑色素细胞,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肥大细胞。结果突变基因杂合子小鼠腹部三角形白斑,肢端、尾端白化;皮肤组织内黑色素细胞及肥大细... 目的分析Kit基因突变的W-4Bao白斑小鼠的表型特征。方法遗传试验观察突变小鼠的大体表型,多巴染色法观察黑色素细胞,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肥大细胞。结果突变基因杂合子小鼠腹部三角形白斑,肢端、尾端白化;皮肤组织内黑色素细胞及肥大细胞无明显差异。突变纯合子小鼠全身被毛白色,眼周、耳廓、背部局部被毛末端灰黑色,黑眼;皮肤组织内多巴阳性黑色素细胞、肥大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几近完全缺失。结论 Kit基因错义突变不仅导致了W-4Bao杂合子及纯合子小鼠黑色素细胞缺乏,同时影响了肥大细胞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4Bao小鼠 KIT基因 黑色素细胞 肥大细胞
下载PDF
家稗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金明 丁在松 +1 位作者 张桂芳 赵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7-930,共4页
为揭示C4植物家稗[Echinochloa crusgallivar.frumentacea(Roxb.)W.F.Wight]PPDK结构和功能特点,探索改善作物高光效途径,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家稗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的cDNA全长。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全长3 085 bp,包... 为揭示C4植物家稗[Echinochloa crusgallivar.frumentacea(Roxb.)W.F.Wight]PPDK结构和功能特点,探索改善作物高光效途径,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家稗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的cDNA全长。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全长3 085 bp,包含一个2 844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948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AY 792619)。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与高粱(Sorghum bicolor)、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玉米(Zea mays)等C4型pdk基因同源率分别为85.1%、84.0%和82.0%;与水稻[Oryza sativa(japonicacultivar-group)]pdk基因同源性也高达82.6%。氨基酸序列进化树分析表明,其与玉米、水稻等禾本科植物最为接近。半定量RT-PCR研究表明,pdk基因仅在绿色叶片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稗 丙酮酸磷酸两激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家蚕斑纹限性品种SC_1的RAPD差异DNA片段的克隆及其酶切图谱分析
16
作者 翁宏飚 张耀洲 徐孟奎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55-257,共3页
利用RAPD技术对家蚕限性普斑品种SC1的雌雄体分别进行PCR扩增通过120种引物的筛选,得到1个雌体特异的RAPDDNA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UC19质粒,井进行了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
关键词 家蚕 雌雄差异 RAPD w染色体 基因克隆
下载PDF
金铁锁PtCYP450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国栋 韩丽君 +2 位作者 刘小莉 杨耀文 钱子刚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6期758-761,771,共5页
目的:从金铁锁Psammosilenetunicoides W.C.Wu et C.Y.Wu中克隆细胞色素PtCYP450酶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和原核表达。方法:根据已获得的金铁锁转录组数据,设计PtCYP450基因全长扩增引物,利用RT-PCR方法获得金铁锁PtCYP450基因的全长cDNA序... 目的:从金铁锁Psammosilenetunicoides W.C.Wu et C.Y.Wu中克隆细胞色素PtCYP450酶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和原核表达。方法:根据已获得的金铁锁转录组数据,设计PtCYP450基因全长扩增引物,利用RT-PCR方法获得金铁锁PtCYP450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TA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构建金铁锁PtCYP450-03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ASY-E1-CYP450,转入BL21(DE3)Chemically Competent Cell中,在Art Media^(TM)Protein Expression培养基中进行蛋白表达。结果:获得全长1612 bp的金铁锁CYP450 c DNA,其开放阅读框(ORF)为1560 bp,编码519个氨基酸;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PtCYP450基因属于CYP710家族成员。构建了p EASY-E1-CYP450重组质粒,获得稳定的原核表达体系,SDS-PAGE结果表明所表达的蛋白与预测的蛋白大小一致。结论:成功克隆了金铁锁PtCYP450基因,构建了稳定的pEASY-E1-CYP450原核表达体系,为进一步研究金铁锁中三萜皂苷合成代谢途径及其关键酶表达模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铁锁 PtCYP450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金铁锁鲨烯环氧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国栋 韩丽君 +2 位作者 刘小莉 杨耀文 钱子刚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10-2216,共7页
目的:从金铁锁Psammosilene tunicoides W.C.Wu et C.Y.Wu中克隆三萜皂苷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鲨烯环氧酶(squalene epoxidase,SE)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方法:在转录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RTPCR方法获得金铁锁SE基因的两个... 目的:从金铁锁Psammosilene tunicoides W.C.Wu et C.Y.Wu中克隆三萜皂苷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鲨烯环氧酶(squalene epoxidase,SE)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方法:在转录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RTPCR方法获得金铁锁SE基因的两个克隆的全长c DNA序列及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进行Real-time PCR实验,测定SE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得到2条SE c DNA,SE-1全长1 642 bp,开放阅读框1 578 bp,编码525个氨基酸;SE-2全长1 552 bp,开放阅读框1 446 bp,编码481个氨基酸;构建了p EASY-E1-SE-1及p EASY-E1-SE-2重组质粒,获得稳定的原核表达体系,SDS-PAGE结果表明所表达的蛋白与预测的蛋白大小一致。Real-time PCR结果表明SE-1、SE-2基因在根中的表达量均高于茎和叶。结论:从金铁锁中成功克隆了SE基因,可为进一步研究金铁锁中三萜皂苷合成代谢途径及其关建酶表达模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铁锁 鲨烯环氧酶 克隆 基因表达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HL-60细胞内一种新的全反式维甲酸应答基因的克隆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吉伟 王顺伟 +3 位作者 田菁燕 陈汉春 罗志勇 曾海涛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501-503,共3页
利用差示PCR 技术从HL60 细胞内克隆出一个新的、差异表达的cDNA 片段,并将其命名为W1 基因。Northern 印迹杂交证实,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 诱导HL60 细胞分化时,W1 基因的转录水平在诱导早期增加而在诱导24 h 后关闭。推测W1... 利用差示PCR 技术从HL60 细胞内克隆出一个新的、差异表达的cDNA 片段,并将其命名为W1 基因。Northern 印迹杂交证实,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 诱导HL60 细胞分化时,W1 基因的转录水平在诱导早期增加而在诱导24 h 后关闭。推测W1 基因可能在HL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HL-60细胞 全反式维甲酸 基因克隆
下载PDF
12C^6+辐射对黄瓜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蔡世娟 秦垒 +2 位作者 曹天光 苏晓静 耿金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8期59-62,共4页
以自交系黄瓜18C-1为辐射试验材料,探究不同剂量12C^6+辐射胁迫对黄瓜光合色素及光合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色素各组分Chla、Chlb、Cv含量在低剂量(60 Gy)辐射胁迫下响应性下调,中、高剂量(80~120 Gy)辐射胁迫下响应性上调,且... 以自交系黄瓜18C-1为辐射试验材料,探究不同剂量12C^6+辐射胁迫对黄瓜光合色素及光合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色素各组分Chla、Chlb、Cv含量在低剂量(60 Gy)辐射胁迫下响应性下调,中、高剂量(80~120 Gy)辐射胁迫下响应性上调,且中、高剂量下Chla含量均高于对照,Chlb含量均低于对照;光合基因rbcL、rbcS、rca、psbA表达量均受抑制,其中rbcL、rbcS、rca基因表达量随辐射剂量增加呈“W”型响应变化,psbA表达量呈“马鞍”型响应变化。综上所述,12C^6+辐射胁迫对黄瓜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基因表达水平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C^6+辐射胁迫 光合色素 光合基因 马鞍型 w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