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8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8W6Mo5Cr4V3粉末高速钢的热变形行为
1
作者 杨礼林 陈学敏 +1 位作者 陈朔 赵莉萍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1期11-19,共9页
采用熔炼、电渣重熔和气雾化法制备Co8W6Mo5Cr4V3粉末,再通过热等静压制备Co8W6Mo5Cr4V3粉末高速钢。在不同变形条件下进行热压缩实验,研究粉末高速钢的热变形行为,根据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建立热变形本构方程,绘制热加工图。结果表明:... 采用熔炼、电渣重熔和气雾化法制备Co8W6Mo5Cr4V3粉末,再通过热等静压制备Co8W6Mo5Cr4V3粉末高速钢。在不同变形条件下进行热压缩实验,研究粉末高速钢的热变形行为,根据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建立热变形本构方程,绘制热加工图。结果表明:Co8W6Mo5Cr4V3粉末高速钢的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升高或应变速率减小而减小;通过本构方程预测的流变应力和实验得到的流变应力间的相关系数为0.995,可用此方程对粉末高速钢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应力进行预测;根据热加工图,粉末高速钢最优的变形温度为1 100~1 150℃,应变速率为0.1~1.0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8w6mo5Cr4V3 粉末高速钢 热变形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下载PDF
热处理对Ni-Mo-W三元镀层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夏晓健 万芯瑗 +4 位作者 严康骅 陈云翔 韩纪层 洪毅成 林德源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67,共6页
三元Ni-Mo-W电沉积涂层使用钨酸钠作为钨源,钼酸钠作为钼源制备。对采用钨酸钠浓度为20 g/L、钼酸钠浓度为10 g/L制备的Ni Mo10W20试样分别在300、400、500℃下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当镀液中钨酸钠浓度逐渐增加时,镀层中钨含量也随之增... 三元Ni-Mo-W电沉积涂层使用钨酸钠作为钨源,钼酸钠作为钼源制备。对采用钨酸钠浓度为20 g/L、钼酸钠浓度为10 g/L制备的Ni Mo10W20试样分别在300、400、500℃下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当镀液中钨酸钠浓度逐渐增加时,镀层中钨含量也随之增加,钼含量减少;镀层在500℃下热处理晶粒明显长大。对Ni-Mo-W合金镀层进行X射线衍射(XRD)试验发现,镀层在500℃下结晶状态最好,而W含量对于镀层无明显影响。通过纳米压痕硬度与弹性模量变化曲线可知,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Ni Mo10W20试样镀层硬度缓慢降低,但在300~400℃的热处理,硬度有所提升;随着镀层中W含量的增加,镀层硬度缓慢增大。因此,Mo与W元素的加入可以增加镍基镀层的热稳定性和高温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w 电沉积 热处理 硬度 纳米压痕
下载PDF
热丝激光熔覆Cr-W-Mo-V钢涂层组织与腐蚀磨损性能
3
作者 王彦芳 周雪景 +1 位作者 宋子翰 石志强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6,共12页
随着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钻采装备面临腐蚀与磨损的耦合损伤。开发耐磨耐蚀涂层材料及制备技术是海洋装备安全、可靠运行的保障。利用热丝激光熔覆技术在20钢基材表面制备Cr-W-Mo-V钢涂层,通过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 随着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钻采装备面临腐蚀与磨损的耦合损伤。开发耐磨耐蚀涂层材料及制备技术是海洋装备安全、可靠运行的保障。利用热丝激光熔覆技术在20钢基材表面制备Cr-W-Mo-V钢涂层,通过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涂层的显微组织和相组成,采用往复电化学腐蚀摩擦磨损试验仪分析涂层的干摩擦、电化学腐蚀及在3.5 wt.%NaCl溶液中的腐蚀磨损行为。制备的涂层组织均匀、致密,无裂纹、气孔等缺陷,主要由碳化物、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显微组织主要为柱状晶和胞状晶。涂层的平均硬度约为780 HV_(0.1),约是基材硬度的6.5倍,自腐蚀电位为-0.386 V,自腐蚀电流密度为3.45×10^(-6)A/cm^(2),具有优异的耐蚀性。在3.5 wt.%NaCl溶液中,随摩擦载荷的增大,涂层的开路电位下降,摩擦因数下降,腐蚀电流密度增大,摩擦对腐蚀有明显促进作用。随外加电位增加,涂层腐蚀电流密度增大,摩擦因数降低。热丝激光熔覆技术制备的Cr-W-Mo-V钢涂层结构致密、组织均匀,具有优异的腐蚀磨损性能,可用于海洋油气钻采装备在腐蚀磨损苛刻环境下零部件的表面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丝激光熔覆 Cr-w-mo-V钢涂层 显微组织 腐蚀磨损
下载PDF
机加工刀具用W6Mo5Cr4V2钢开裂原因分析
4
作者 韩克甲 王彤 +1 位作者 孟林 丁铄锟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2期34-36,40,共4页
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检验和SEM形貌分析等方法对机加工刀具用W6Mo5Cr4V2钢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失效机加工刀具组织存在断续网状与堆集的多角状碳化物以及后续热处理工艺不当导致的刀具出现未淬透现象... 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检验和SEM形貌分析等方法对机加工刀具用W6Mo5Cr4V2钢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失效机加工刀具组织存在断续网状与堆集的多角状碳化物以及后续热处理工艺不当导致的刀具出现未淬透现象是造成刀具开裂的主要原因。刀具淬硬区与未淬硬区之间的过渡区域及芯部网状与堆集的多角状碳化物集中处会产生较大应力集中点,在刀具进行磨削加工工艺或操作不当时,表层拉应力超过材料强度极限,并在内部淬火应力作用下,在应力点产生裂纹并扩展,最终导致刀具崩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加工刀具 碳化物 w6mo5CR4V2钢 磨削裂纹
下载PDF
含碳量对Ni-Cr-W-Mo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侯智鹏 鞠泉 《上海金属》 CAS 2023年第2期43-47,共5页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与电渣重熔相结合的工艺冶炼,随后锻造和热挤压制备了外径320 mm、内径280 mm,碳质量分数分别为0.04%、0.08%和0.12%的Ni-Cr-W-Mo合金管。对合金管进行了1 160~1 250℃保温20 min水冷的固溶处理。检测了热挤压态和固溶...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与电渣重熔相结合的工艺冶炼,随后锻造和热挤压制备了外径320 mm、内径280 mm,碳质量分数分别为0.04%、0.08%和0.12%的Ni-Cr-W-Mo合金管。对合金管进行了1 160~1 250℃保温20 min水冷的固溶处理。检测了热挤压态和固溶处理态合金管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及固溶处理态合金管的高温持久性能。结果表明:热挤压态合金管晶粒细小且晶内有大量孪晶,碳化物弥散分布;随着含碳量的增加,相同温度固溶处理的合金管晶粒尺寸减小;随着固溶温度的提高,含碳量相同的合金管晶粒尺寸增大;合金管中碳化物主要为M6C和M23C6,弥散分布于晶内和晶界;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合金管中碳化物数量增多,经1 220℃保温20 min水冷固溶处理的合金管的室温强度先降低后升高,断后伸长率降低,以及在927℃、80 MPa应力条件下的持久寿命和断后伸长率均先升高后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碳量 Ni-Cr-w-mo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Mo-Re和W-Re二元体系的热力学和相图优化
6
作者 雷雄辉 刘微 鲁晓刚 《上海金属》 CAS 2023年第2期88-94,共7页
应用CALPHAD方法和Thermo-Calc软件,对Mo-Re和W-Re二元系进行了热力学优化,得到了与试验数据及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吻合较好的结果。由于Mo-Re和W-Re体系较为相似,同时进行优化,尤其是对Re端际的补充熵进行了统一,建立了更为合理的Mo-Re... 应用CALPHAD方法和Thermo-Calc软件,对Mo-Re和W-Re二元系进行了热力学优化,得到了与试验数据及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吻合较好的结果。由于Mo-Re和W-Re体系较为相似,同时进行优化,尤其是对Re端际的补充熵进行了统一,建立了更为合理的Mo-Re和W-Re相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e合金 w-Re合金 第一性原理计算 热力学性质 相图
下载PDF
Superconductivity Modulated by Carbonization and Hydrogenation in Two-Dimensional MXenes M2N(M=Mo,W)
7
作者 尹新竹 王浩 +5 位作者 王秋皓 焦娜 倪美燕 郑萌萌 路洪艳 张平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93-100,共8页
The superconductivity of two-dimensional(2D)materials has extremely important research significance.To date,superconducting transition temperatures(T_(c))of 2D superconductors are still far from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e superconductivity of two-dimensional(2D)materials has extremely important research significance.To date,superconducting transition temperatures(T_(c))of 2D superconductors are still far from practical applications.Previously,2D MXene Mo_(2)N has been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Urbankowski et al.Nanoscale 917722,(2017)].W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arbonization and further hydrogenation on the stability,electronic property and superconductivity of 1T-and 2H-M_(2)N(M=Mo,W)based on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1T-M_(2)N and 2H-M_(2)N(M=Mo,W)are all dynamically and thermodynamically stable after carbonization and further hydrogenation.After carbonization,Tc’s of 1T-M_(2)NC_(2)(M=Mo,W)are all increased,while Tc’s of 2H-M_(2)NC_(2)(M=Mo,W)are all decreased.By further hydrogenation,the Tc’s of 1T-and 2H-M_(2)NC2H2are all increased.Among all of these structures,Tcof 1T-Mo_(2)NC_(2)H_(2)is the highest one,reaching 42.7 K,and the corresponding electron-phonon coupling strengthλis 2.27.Therefore,hydrogena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modulate Tc’s of 2D M_(2)NC_(2)(M=Mo,W)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o w materials HYDROGENATION
下载PDF
真空加压气淬工艺对W2Mo9Cr4VCo8(M42)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赵栋 孙朝海 +2 位作者 权纯逸 罗建 胡福常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4期54-57,共4页
以W2Mo9Cr4VCo8(M42)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真空气淬压强(1、5和9 bar)对W2Mo9Cr4VCo8(M42)试验件的心部组织、硬度及淬透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气淬压强下试验件的淬透性不同,1 bar气淬条件下,可以淬透的尺寸为10 mm以下;5 bar... 以W2Mo9Cr4VCo8(M42)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真空气淬压强(1、5和9 bar)对W2Mo9Cr4VCo8(M42)试验件的心部组织、硬度及淬透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气淬压强下试验件的淬透性不同,1 bar气淬条件下,可以淬透的尺寸为10 mm以下;5 bar气淬条件下,可以淬透的尺寸为30 mm以下;9 bar气淬条件下,可以淬透的尺寸为90 mm以下。淬火+三次回火后试验件的金相组织均为回火马氏体、碳化物及残留奥氏体。并对W2Mo9Cr4VCo8(M42)铣刀进行加压气淬试验,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2mo9Cr4VCo8(M42)钢 真空热处理 加压气淬 淬透效果
下载PDF
ZG12Cr10Mo1W1VNbN F92超超临界异种钢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9
作者 林绍斌 何韦 +2 位作者 樊君杰 马正强 黄建泽 《大型铸锻件》 2023年第6期35-39,共5页
在超超临界火力发电设备制造过程中经常遇到ZG12Cr10Mo1W1VNbN铸钢件与F92关键部件异种钢焊接。采用焊条电弧焊(SMAW)方法,使用E9015-G焊条焊接ZG12Cr10Mo1W1VNbN F92试板,对焊接试板进行去应力退火热处理,并利用光学显微镜、拉伸、弯... 在超超临界火力发电设备制造过程中经常遇到ZG12Cr10Mo1W1VNbN铸钢件与F92关键部件异种钢焊接。采用焊条电弧焊(SMAW)方法,使用E9015-G焊条焊接ZG12Cr10Mo1W1VNbN F92试板,对焊接试板进行去应力退火热处理,并利用光学显微镜、拉伸、弯曲、冲击试验机和维氏硬度计等对ZG12Cr10Mo1W1VNbN F92异种钢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E911焊条焊接并进行去应力退火热处理,可获得性能优良、组织稳定的焊接接头,其强度高于F92母材,HAZ冲击韧性较好,焊缝区硬度适中,焊缝区、HAZ、母材的组织均为回火马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G12Cr10mo1w1VNbN F92 焊接 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鄂东南地区Cu-Au-Mo-(W)矿床的成矿时代及其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探讨: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 被引量:102
10
作者 谢桂青 毛景文 +5 位作者 李瑞玲 张祖送 赵维超 屈文俊 赵财胜 魏世昆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52,共10页
鄂东南地区Cu-Au-Mo-(W)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该地区5个典型矿床(丰山洞铜钼金银多金属矿床、阮家湾钨铜钼矿床、千家湾铜金矿床、铜绿山铜铁金钼多金属矿床和铜山口铜钼矿床)... 鄂东南地区Cu-Au-Mo-(W)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该地区5个典型矿床(丰山洞铜钼金银多金属矿床、阮家湾钨铜钼矿床、千家湾铜金矿床、铜绿山铜铁金钼多金属矿床和铜山口铜钼矿床)进行了成矿时代的研究,获得其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分别为(144.0±2.1)Ma、(143.6±1.7)Ma、(137.7±1.7)Ma、(137.8±1.7)^(138.1±1.8)Ma和(143.5±1.7)^(142.3±1.8)Ma,代表各矿床的成矿时代。研究结果表明,鄂东南矿集区内的Cu-Au-Mo-(W)矿床与铜陵、安庆、九瑞矿集区内的矿床几乎是同时形成的,成矿时代可能主要集中于(140±5)Ma,相当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在综合已有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资料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这一成矿事件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可能是处于中国东部南北向印支期构造域向北东向古太平洋构造域大转折的背景下,与软流圈上涌和玄武质岩浆底侵而导致壳幔同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Re-Os同位索年龄 辉钼矿 Cu—Au—mo—(w)矿床 地球动力学背景 鄂东南地区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化学镀Ni-W-Mo-P四元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余祖孝 郝世雄 +2 位作者 孙亚丽 黄新 刘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52-55,共4页
利用显微硬度计、金相显微镜和电化学技术,以及浸泡腐蚀和磨损试验等方法.研究丁Ni-W-Mo-P四元合金镀层在加热过程中,引起的镀层结合力、孔隙率、硬度、耐磨性、耐蚀性、腐蚀电位和抗氧化等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400℃×1h热处理后... 利用显微硬度计、金相显微镜和电化学技术,以及浸泡腐蚀和磨损试验等方法.研究丁Ni-W-Mo-P四元合金镀层在加热过程中,引起的镀层结合力、孔隙率、硬度、耐磨性、耐蚀性、腐蚀电位和抗氧化等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400℃×1h热处理后,镀层的硬度最高(960HV),耐磨性最好,但是其耐蚀性较差。在200℃下热处理6h,镀层显微硬度显著增加,达1000HV。经400℃保温后,其抗氧化性优于未化学镀的45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Ni—wmo—P合金 热处理 性能
下载PDF
东秦岭160~140Ma Cu(Mo)和Mo(W)矿床磷灰石成分特征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雷 闫臻 +1 位作者 王宗起 王坤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25-1941,共17页
东秦岭地区分布有160~140 Ma斑岩、斑岩-矽卡岩型Cu(Mo)和Mo(W)两种不同矿化类型矿床,对两种矿化的成矿岩体中磷灰石进行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本次研究的Cu(Mo)和Mo(W)矿床成矿岩体的磷灰石均为岩浆磷灰石,但在主要成分和挥发份上两者具有... 东秦岭地区分布有160~140 Ma斑岩、斑岩-矽卡岩型Cu(Mo)和Mo(W)两种不同矿化类型矿床,对两种矿化的成矿岩体中磷灰石进行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本次研究的Cu(Mo)和Mo(W)矿床成矿岩体的磷灰石均为岩浆磷灰石,但在主要成分和挥发份上两者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相对于Cu(Mo)矿床,Mo(W)矿床成矿岩体的磷灰石具有相对较高的F/Cl比值(分别为81~262和0.8~25)和MnO含量(分别为:0.05%~0.91%,平均为0.25%和0.02%~0.18%,平均为0.07%),说明Mo(W)矿床成矿岩体的岩浆源区具有较为强烈的沉积物源区特征。随着大地构造位置变化,从华北板块南缘到北秦岭,再到南秦岭,成矿岩体中磷灰石的F/Cl比值和MnO含量逐渐降低,说明岩浆源区中幔源物质成分逐渐增多。与此同时矿化类型也逐渐由Mo(W)矿化转变为Cu(Mo)矿化,这也说明成矿岩体岩浆源区特征对矿化类型具有一定的约束性。此外,Cu(Mo)和Mo(W)矿床成矿岩体中磷灰石具有不同的挥发份含量,而且挥发份类型对不同矿化元素具有选择性。相对于Cu(Mo)矿床,Mo(W)矿床的成矿岩体中磷灰石含有相对较高的F含量(2.83%~5.81%,平均为3.97%),较高的F含量能够提高熔体中羟基含量,增强Mo的配分系数,有利于Mo矿化。Cu(Mo)矿床的成矿岩体中磷灰石含有相对较高的Cl含量(0.13%~1.14%,平均为0.45%),主要与Cu在流体相中主要以氯合物形式存在,且Cu在熔体相和流体相间的分配系数与Cl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有关。Cu(Mo)和Mo(W)矿床成矿岩体中磷灰石均含有相似的SO3含量(均为0.17%),与斑岩型矿床中含矿岩体磷灰石的SO3范围相一致。但是,相对于典型大型、超大型斑岩型铜矿,东秦岭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Cu(Mo)矿床的成矿岩体中磷灰石SO3含量略低,相应的成矿岩浆也具有相对较低的氧逸度和S含量,而这可能是造成区域内Cu(Mo)矿化规模较小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份 磷灰石 斑岩-矽卡岩型Cu(mo)和mo(w)矿床 东秦岭
下载PDF
W/Mo纳米多层膜的界面结构与超硬效应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戈扬 韩增虎 +2 位作者 田家万 张流强 顾明元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研究了W/Mo纳米多层膜的微结构及超硬效应。W/Mo纳米多层膜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并采用XRD、TEM和显微硬度计研究了薄膜的微结构和硬度。结果表明,W/Mo纳米多层膜形成多晶外延生长的超晶格结构;界面共格畸变使W,Mo两调制层的晶面间距... 研究了W/Mo纳米多层膜的微结构及超硬效应。W/Mo纳米多层膜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并采用XRD、TEM和显微硬度计研究了薄膜的微结构和硬度。结果表明,W/Mo纳米多层膜形成多晶外延生长的超晶格结构;界面共格畸变使W,Mo两调制层的晶面间距随调制周期的减小而相互接近,在多层膜中形成交变应力场,从而使薄膜得到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mo纳米多层膜 界面结构 超晶格 超硬效应
下载PDF
磷对Ni(Co)Mo(W)/Al_2O_3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4
作者 周同娜 尹海亮 +2 位作者 韩姝娜 柳云骐 刘晨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81-1587,共7页
Ni(Co)Mo(W)/Al2O3催化剂是工业中最常用的加氢处理催化剂。磷作为Ni(Co)Mo(W)/Al2O3加氢处理催化剂中较为常用的添加剂,用于改善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本文从磷对Ni(Co)Mo(W)/Al2O3加氢催化剂孔结构、酸性、活性组分分散度等理化性能... Ni(Co)Mo(W)/Al2O3催化剂是工业中最常用的加氢处理催化剂。磷作为Ni(Co)Mo(W)/Al2O3加氢处理催化剂中较为常用的添加剂,用于改善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本文从磷对Ni(Co)Mo(W)/Al2O3加氢催化剂孔结构、酸性、活性组分分散度等理化性能以及磷对加氢脱硫(HDS)和加氢脱氮(HDN)催化性能两个方面的影响对文献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对磷添加剂的研究结果、存在的分歧以及研究机会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o)mo(w)/Al2O3催化剂 加氢脱硫 加氢脱氮
下载PDF
东秦岭160~140Ma Cu(Mo)和Mo(W)成矿作用的差异性:来自成矿岩体的地球化学及其岩浆源区的证据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雷 闫臻 +4 位作者 王宗起 王瑞廷 宁磊 甘昌简 代军治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83-2401,共19页
东秦岭地区在商丹断裂带南北两侧分别形成了矽卡岩-斑岩型Cu(Mo)矿床和斑岩-矽卡岩型Mo(W)矿床,两者均形成于160~140Ma。通过对不同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岩体对比研究发现,Mo(W)矿床主要分布在商丹断裂带北侧的北秦岭和华北板块南缘,主... 东秦岭地区在商丹断裂带南北两侧分别形成了矽卡岩-斑岩型Cu(Mo)矿床和斑岩-矽卡岩型Mo(W)矿床,两者均形成于160~140Ma。通过对不同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岩体对比研究发现,Mo(W)矿床主要分布在商丹断裂带北侧的北秦岭和华北板块南缘,主要分布有新太古代至奥陶纪地层,由一系列变质程度不同的火山岩和沉积岩组成。Cu(Mo)矿床主要位于商丹断裂带南侧的南秦岭晚古生代弧前盆地,主要分布古生代地层,由粉砂岩、绢云板岩、灰岩、杂砂岩及白云岩等组成。Mo(W)矿床的成矿岩体以花岗斑岩为主,具有高硅、富钾,贫镁铁,较高的岩浆分异程度;Cu(Mo)矿床的成矿岩体以花岗闪长斑岩为主,具有低硅、低钾,富镁铁,低分异的特征。Mo(W)成矿岩体亏损Ba,富集U、Nb等元素,Cu(Mo)成矿岩体相对富集Ba,亏损U、Nb等元素;Cu(Mo)成矿岩体∑REE略高于Mo(W)成矿岩体,未表现出明显的Eu异常,而Mo(W)成矿岩体具有负Eu异常。Cu(Mo)和Mo(W)成矿岩体具有相似的结晶温度,Mo(W)成矿岩体具有相对较高的形成压力和氧化态。Mo(W)成矿岩体的岩浆源区以辉石为残留相,Cu(Mo)成矿岩体的岩浆源区则是以极少量角闪石为残留相。相对于Mo(W)矿床,Cu(Mo)矿床的成矿岩体具有较高的εNd(t)值(-28.8^-12.1和-4.75^-2.73)和εHf(t)值(-38^-7.9和-3.79^+1.79),这说明Cu(Mo)成矿岩体的岩浆源区中含有相对较多的地幔物质,而Mo(W)成矿岩体的岩浆源区中含有相对较多地壳物质。由于两种矿化位于不同的构造单元以及成矿岩体在岩石地球化学、温压条件、氧化还原状态和岩浆源区特征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160~140Ma岩浆活动在商丹断裂带南北两侧形成不同矿化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0~140Ma mo(w)和Cu(mo)成矿 成矿岩体 岩浆源区 东秦岭
下载PDF
W/Mo超晶格薄膜的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戈扬 张流强 +3 位作者 许俊华 吴亮 李鹏兴 顾明元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27,共4页
纳米多层膜因常出现物理或力学性能的异常而成为薄膜研究的热点之一。采用XRD和TEM技术研究了W/Mo纳米多层膜微结构。结果表明,W和Mo由于同为体心立方结构,且晶格常数相近,由它们交互重叠形成的纳米多层膜具有柱状晶穿... 纳米多层膜因常出现物理或力学性能的异常而成为薄膜研究的热点之一。采用XRD和TEM技术研究了W/Mo纳米多层膜微结构。结果表明,W和Mo由于同为体心立方结构,且晶格常数相近,由它们交互重叠形成的纳米多层膜具有柱状晶穿过调制界面外延生长的结构特征,形成多晶超晶格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多层膜 超晶格 磁控溅射 钨钼 XRD
下载PDF
工业纯铁表面离子W、Mo、Co多元共渗扩散行为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艳梅 徐重 +2 位作者 李忠厚 张平则 张高会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2-115,共4页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工业纯铁表面进行W、Mo、Co多元共渗,分别采用0.5、1、2和3h等渗金属时间,研究了合金层中W、Mo、Co含量随渗金属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渗金属初期,合金层中W含量>Co含量>Mo含量;渗金属后期,合金...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工业纯铁表面进行W、Mo、Co多元共渗,分别采用0.5、1、2和3h等渗金属时间,研究了合金层中W、Mo、Co含量随渗金属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渗金属初期,合金层中W含量>Co含量>Mo含量;渗金属后期,合金层中Co含量>W含量>Mo含量。理论分析认为:在渗金属初期,W、Mo、Co扩散主要受各元素原子与空位交换难易程度以及基体表面各元素活性原子量的控制;在渗金属后期,W、Mo、Co扩散主要受各元素在基体中的溶解度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 wmo、Co多元共渗 工业纯铁 扩散行为
下载PDF
Mo(W)-Cu(Ag)-S原子簇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8
作者 侯红卫 郎建平 +1 位作者 李纪国 忻新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18-226,共9页
本文在研究Mo(W)-Cu(Ag)-S原子簇化合物的低热固态合成化学基础上,详细地对该类簇合物进行了归纳,从中提出:1.(M=Mo,W;n=2,3,4)作为配体中心.2.氧原子在簇合物中仅作为端基,不参与同其他金属成... 本文在研究Mo(W)-Cu(Ag)-S原子簇化合物的低热固态合成化学基础上,详细地对该类簇合物进行了归纳,从中提出:1.(M=Mo,W;n=2,3,4)作为配体中心.2.氧原子在簇合物中仅作为端基,不参与同其他金属成键.3.单个MS4(M=Mo,W)基团最多只能键合六个Cu(Ag)原子,即最大核数为七.4.迄今为止所有Mo(W)-Cu-S原子簇化合物中Cu均为+1价.5.预计合低价态Mo(W)的这类簇合物将会有很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簇合物 mo(w) Cu(Ag)
下载PDF
CrMoW转子钢高温超高周疲劳与微观组织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谢少雄 李久楷 +2 位作者 侯方 刘永杰 王清远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87-192,共6页
利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进行超超临界汽轮机CrMoW转子钢在常温与600℃条件下超高周疲劳行为的研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试样疲劳前后显微结构及试样的表面与断口。研究结果发现,常温下的S-N曲线在疲劳寿命为... 利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进行超超临界汽轮机CrMoW转子钢在常温与600℃条件下超高周疲劳行为的研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试样疲劳前后显微结构及试样的表面与断口。研究结果发现,常温下的S-N曲线在疲劳寿命为5×106周次处出现拐点,但600℃条件下,S-N曲线呈现连续下降趋势;高温疲劳后材料的显微组织仍为典型的马氏板条体结构,但马氏体组织退化明显,出现板条碎化,板条界移动或者吞灭,位错密度下降,碳化物粗化、球化以及链状分布等现象。SEM分析表明,高温试样表面产生氧化膜,降低了试样的疲劳性能;常温与600℃环境条件下,疲劳裂纹主要萌生于试样表面;高温下试样裂纹萌生区发现夹杂,其裂纹萌生是表面裂纹起源和亚表面夹杂物相耦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 mo w转子钢 旋转弯曲疲劳 高温超高周疲劳 位错 夹杂
下载PDF
Mo、W对Ni/Al_2O_3催化剂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杨骏 陈满英 任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86-1389,共4页
采用γAl2O3载体,通过浸渍法合成了Mo(W)Ni/γAl2O3系列催化剂。以有机含氧化合物丁酸和丁醇为合成油品的模型化合物,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催化剂的加氢脱氧性能。结果表明,Mo(W)Ni/Al2O3系列催化剂对丁酸和丁醇具有高的加氢... 采用γAl2O3载体,通过浸渍法合成了Mo(W)Ni/γAl2O3系列催化剂。以有机含氧化合物丁酸和丁醇为合成油品的模型化合物,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催化剂的加氢脱氧性能。结果表明,Mo(W)Ni/Al2O3系列催化剂对丁酸和丁醇具有高的加氢脱氧性能;添加Mo(W)可有效地抑制NiO与载体γAl2O3的强相互作用,显著降低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增加催化剂的加氢脱氧活性;添加Mo比添加W的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加氢脱氧活性,MoNi6催化剂在280℃条件下,丁酸转化率100%,未完全加氢丁醇的质量分数仅为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 mo w 加氢脱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