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海域W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河流相砂体结构特征 被引量:45
1
作者 陈飞 胡光义 +3 位作者 范廷恩 孙立春 高云峰 王晖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7-213,共7页
利用野外露头、现代沉积和大量岩心以及钻测井资料,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结合地震和探地雷达,分析了W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明下段河流相层序格架和砂体结构的沉积特征,总结了砂体的发育规模特征,建立了河流相砂体的沉积模式,... 利用野外露头、现代沉积和大量岩心以及钻测井资料,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结合地震和探地雷达,分析了W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明下段河流相层序格架和砂体结构的沉积特征,总结了砂体的发育规模特征,建立了河流相砂体的沉积模式,为海上油田开发及后期调整提供依据和指导。研究表明,渤海海域明化镇组河流相砂体结构划分为堆叠型、侧叠型和孤立型3种类型共7种样式,其中侧叠型又分为紧密型、疏散型和离散型;孤立型又分为下切侵蚀型、孤立河道和决口扇;河道砂体厚度为2.1~15m,平均6.75m;宽度为200~1 225m,平均宽度519m。决口扇砂体厚约2~3m,宽度为150~450m,平均宽度300m。河流相砂体结构受控于湖平面的变化。不同的湖平面变化下发生堆叠型、侧叠型和孤立型规律性的砂体结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砂体结构 层序地层 控制因素 明化镇组 渤海w油田
下载PDF
南美W油田T5B砂岩储层预测综合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胡俊峰 许升辉 +1 位作者 冯方 李冬梅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4期95-100,共6页
南美W油田T5B砂岩储层具有横向上岩性变化快、垂向上多套薄砂体叠置等特点,对其进行识别和描述难度较大。针对W油田7井区W-7KH井水平段钻探效果不理想以及W-7C井和W-7D井2口井油水关系矛盾等问题,提出了"平剖相结合"的储层预... 南美W油田T5B砂岩储层具有横向上岩性变化快、垂向上多套薄砂体叠置等特点,对其进行识别和描述难度较大。针对W油田7井区W-7KH井水平段钻探效果不理想以及W-7C井和W-7D井2口井油水关系矛盾等问题,提出了"平剖相结合"的储层预测技术思路。首先通过半定量地震振幅解释及叠后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方法,建立了T5B砂岩储层厚度与地震均方根振幅的关系,并确定了储层与非储层纵波阻抗数值范围,较好地刻画了T5B砂岩储层的横向展布范围;然后采用高分辨率拟声波阻抗反演方法,有效识别了T5B砂岩内部薄泥岩隔层,描述了砂体的垂向叠置关系,解决了油水界面不统一的矛盾。研究思路和结果对油田下一步的滚动开发、水平井段设计及精细油藏描述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5B砂岩 砂体边界 砂体叠置关系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 拟声波阻抗反演 w油田
下载PDF
W油田涠三段、涠四段沉积相研究
3
作者 郭萍 何贞铭 徐卫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2年第5期53-56,6,共4页
在岩心观察基础上,识别出W油田涠三段和涠四段15种岩石相,结合测井、录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对该区沉积相类型、平面展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涠三段和涠四段发育一套辫状三角洲一湖相沉积体系,识别出三角洲平原... 在岩心观察基础上,识别出W油田涠三段和涠四段15种岩石相,结合测井、录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对该区沉积相类型、平面展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涠三段和涠四段发育一套辫状三角洲一湖相沉积体系,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3种亚相以及辫状河道、河道间、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席状砂、远砂坝、湖泥等7种微相;其中辫状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在涠三段沉积时期较发育,是该地区砂体的主要聚集带。该区沉积相研究为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与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油田 涠三段 涠四段 岩石相 沉积相
下载PDF
W油田下油砂山组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4
作者 王少龙 李星 赵倩 《国外测井技术》 2017年第4期44-48,共5页
储层四性关系指的是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弄清储层的"四性"特征以及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油气水层划分评价及储层参数解释的基础。通过分析岩心、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W油田下油砂山组储层四性关... 储层四性关系指的是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弄清储层的"四性"特征以及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油气水层划分评价及储层参数解释的基础。通过分析岩心、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W油田下油砂山组储层四性关系进行研究,明确了该区储层岩性、电性、物性及含油性之间的关系,并确定了研究区岩性、电性、物性的下限标准。研究结果表明下油砂山组储层岩性以细砂岩为主、其次为粉砂岩。该区储层具有中孔中渗的特点,物性越好含油级别越高。四性关系的研究,为有效厚度划分及储量计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指导生产提供依据,对提高油田生产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性关系 储层参数 w油田 下油砂山组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W油田流一下亚段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辉 周伟 +1 位作者 孙乐 乔亚蓉 《资源与产业》 2017年第2期66-75,共10页
北部湾盆地W油田区块主要目的层流沙港组流一下亚段储层横向变化复杂,储层孔、渗差异较大。采用常规储层物性、测井解释、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W油田流一段下储层特征进行研究,并根据沉积、成岩作用的影响,分析储层质量的主控因... 北部湾盆地W油田区块主要目的层流沙港组流一下亚段储层横向变化复杂,储层孔、渗差异较大。采用常规储层物性、测井解释、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W油田流一段下储层特征进行研究,并根据沉积、成岩作用的影响,分析储层质量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流一段下储层岩石类型以石英砂岩和长石质石英砂岩为主,分选较好,呈次棱角—次圆状,物性表现为中—高孔、高渗特征。沉积微相类型是该区储层质量的主控因素之一,扇三角洲前缘沉积河口坝、辫流坝物性最好,辫状水道次之。成岩作用对研究层段的改造作用较为强烈,研究层段所处的成岩阶段为早成岩B期和中成岩A期,发育3个优势孔隙带,孔隙类型主要有粒间溶蚀孔、粒内溶蚀孔、填隙物内溶蚀孔和铸模孔,造成储层孔渗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粘土矿物填充吼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油田 流沙港组 储层特征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下载PDF
渤海W油田复杂低阻油藏含油分布模式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邓猛 舒晓 +2 位作者 金宝强 周军良 何康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2年第3期336-343,共8页
近年来,随着渤海油田低阻储层评价及识别技术的不断成熟,在馆陶组陆续发现一批非常规低阻油藏,成为新的储量增长点。由于该类型油藏物性差、束缚水饱和度高、油水分布复杂,开发难度整体较大。认清储层含油分布模式并准确预测高渗、高产... 近年来,随着渤海油田低阻储层评价及识别技术的不断成熟,在馆陶组陆续发现一批非常规低阻油藏,成为新的储量增长点。由于该类型油藏物性差、束缚水饱和度高、油水分布复杂,开发难度整体较大。认清储层含油分布模式并准确预测高渗、高产甜点已是低阻油藏高效开发的关键。本文基于储层构型分析方法,综合应用岩芯、测井、生产动态等资料,对渤海W油田辫状河低阻储层含油分布主控因素开展研究,实现了辫状河低阻大井距下的储层构型精细描述。研究表明,该区辫状河低阻储层呈差异化含油分布模式,具有沉积微相控制物性、物性决定含油性的规律,其高渗透率心滩坝是油气富集区和高产甜点区。利用此研究成果在心滩坝甜点区先后部署实施7口水平井,均取得较好生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点 控制因素 差异化含油 储层构型 低阻储层 渤海w油田
下载PDF
强封堵油基钻井液体系在W11-4D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胡文军 刘庆华 +3 位作者 卢建林 谢克姜 宁玉才 魏晓纯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15,共4页
中国南海西部北部湾油田的涠州组二段和流沙港组二段水敏/硬脆性泥页岩层理和微裂缝较发育,而且微裂缝发育的大小没有规律,坍塌应力大,极易垮塌,给钻井作业带来很大困难。中海油服泥浆中心对涠二段和流二段水敏/硬脆性泥页岩的垮塌机理... 中国南海西部北部湾油田的涠州组二段和流沙港组二段水敏/硬脆性泥页岩层理和微裂缝较发育,而且微裂缝发育的大小没有规律,坍塌应力大,极易垮塌,给钻井作业带来很大困难。中海油服泥浆中心对涠二段和流二段水敏/硬脆性泥页岩的垮塌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总结北部湾油田易垮塌地层使用油基钻井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封堵方法是以多粒径的封堵材料以及运用多种封堵机理进行综合封堵,使钻井液在近井壁附近形成一层“隔离膜”,从而增强泥饼对地层的封堵效果。通过进行一系列的室内配伍试验,形成了一套具有强封堵能力的油基钻井液体系,并将其成功应用于W11-4D油田的开发中,解决了北部湾油田泥页岩坍塌垮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井眼稳定 硬脆性泥页岩 水敏 坍塌 裂缝 封堵 w11-4D油田
下载PDF
W11-4N油田海底管道在线清垢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波 王林海 +5 位作者 刘华荣 沈靖 吴娟 梅平 尹先清 陈武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36-140,9-10,共5页
对W11-4N油田A1井、A2井、A6井产出水和上岸取样口分离水这些单一及混合水样结垢趋势开展预测,结果表明,单井水及单井水等体积混合的水都有结垢倾向,而上岸取样口分离水无结垢倾向(表明上岸水是在管道中结过垢的水),这与海底管道实际结... 对W11-4N油田A1井、A2井、A6井产出水和上岸取样口分离水这些单一及混合水样结垢趋势开展预测,结果表明,单井水及单井水等体积混合的水都有结垢倾向,而上岸取样口分离水无结垢倾向(表明上岸水是在管道中结过垢的水),这与海底管道实际结垢的情况一致。W11-4N油田管道垢样的主要成分为Ca9MgNa(PO4)7质量分数约为65%、CaCO3质量分数约为20%、SiO2质量分数约为8%、FeCO3质量分数约为7%。清垢剂研究结果表明,清垢率随所加垢样量的增加而减少,随清垢剂体积、清垢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升高,清垢率增加,但温度高于75℃后,清垢率下降。最终得到了在线清垢剂体系的配方为:50000mg/L主清垢剂QG-3+50000mg/L络合剂LH-1+150mg/L渗透剂ST-4+200mg/L缓蚀剂HS-2。100ml和200ml质量浓度为1×105 mg/L的主清垢剂QG-3水溶液中加1.0g除油垢样,清垢率最高分别为81.85%、9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结垢 清垢剂 w11-4N油田
下载PDF
解决W12-1北油田钻井井壁稳定问题的多学科实践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永峰 金晓剑 +2 位作者 唐长全 孟杰 邱增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共4页
针对W12-1北油田2003年底的第一批钻井中,因泥岩地层水化膨胀、地应力作用和钻井轨迹设计的合理性等多种原因引发的10多起较严重的钻井事故,从该油田的地质条件出发,利用国内外多种研究方法与手段,进行了地震数据再处理、岩心的古地磁... 针对W12-1北油田2003年底的第一批钻井中,因泥岩地层水化膨胀、地应力作用和钻井轨迹设计的合理性等多种原因引发的10多起较严重的钻井事故,从该油田的地质条件出发,利用国内外多种研究方法与手段,进行了地震数据再处理、岩心的古地磁应力测试、地层应力等势面的计算机模拟、井下岩心浸泡进行稳定周期预测等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研究结果包括引入井壁稳定的钻入临界角的概念,用经过测井数据反演处理后的较精确的地震数据图作为钻井轨迹设计参考的方法,利用模拟后的地应力图,较精确地预测井眼内易坍塌地层的应力与深度和厚度的技术,用化学与力学耦合原理开展预测井壁坍塌周期等综合性和一体化的研究。这些对该地区的钻井设计与钻井工艺提供了全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井 井眼稳定 地应力 钻井液测井 反演 古地磁w12—1北油田
下载PDF
四项钻井技术在W_5油田的应用
10
作者 张广垠 由宏君 +2 位作者 赵文星 张宗林 马开良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4年第10期70-70,共1页
介绍了管外封隔器固井、单弯螺杆复合钻定向井、近平衡钻井和钻井整体开发等钻井技术在W5油田的研究与应用情况。通过现场实施 ,不仅解决了该油田以前钻井中存在的难题 ,而且大大提高了钻井质量。
关键词 钻井技术 w5油田 固井 钻井质量
下载PDF
W11-4N油田海管在线清垢作业现场试验
11
作者 王林海 陈武 +4 位作者 沈靖 刘华荣 吴娟 梅平 尹先清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3期71-74,共4页
为了验证在线清垢剂的清垢效果,解决W11-4N油田海管结垢堵塞问题,开展了为期45d的低含水输送海管在线清垢现场试验工作。结果表明,清垢作业试验获得成功,清垢达到了预定目标。海管进口压力和海管进出口压差均大幅下降,降幅均约为130kPa... 为了验证在线清垢剂的清垢效果,解决W11-4N油田海管结垢堵塞问题,开展了为期45d的低含水输送海管在线清垢现场试验工作。结果表明,清垢作业试验获得成功,清垢达到了预定目标。海管进口压力和海管进出口压差均大幅下降,降幅均约为130kPa,且在作业后期稳定在此数值左右;清垢作业结束时,海管输送液分离水样中Ca2+浓度下降并稳定在520~600mg.L-1,接近作业前期浓度(500~580mg.L-1);清垢作业完成后,拆卸发球阀外观结垢已彻底清除,且无明显腐蚀迹象,海管输送液分离水样中Fe2+浓度稳定在0.2~0.3mg.L-1,清垢作业期间海管腐蚀速率比加清垢剂前大大降低;清垢作业的返出液对油水分离处理无明显影响;清垢作业完成后,W11-4N油田生产稳定,外输6英寸海管保持日输送液量为1330m3,海管输送压力稳定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11—4N油田 低含水原油 海底管道 在线清垢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W4油田J2砂岩成岩作用浅析
12
作者 金勇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1年第3期21-34,共14页
北部湾盆地W4油田J2砂岩埋藏浅,主要成岩趋势是受环境控制的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变化及其对孔隙演化的影响。J2砂岩以次生溶孔为主,不均匀的胶结和不同的胶结物类型导致了溶解作用的差异,因而孔隙发育和分布不均匀。含油砂层底部致... 北部湾盆地W4油田J2砂岩埋藏浅,主要成岩趋势是受环境控制的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变化及其对孔隙演化的影响。J2砂岩以次生溶孔为主,不均匀的胶结和不同的胶结物类型导致了溶解作用的差异,因而孔隙发育和分布不均匀。含油砂层底部致密层是沉积-成岩早期暴露环境中的淡水胶结带,由于形成时期不一致,因而不可能大面积展开。J2砂岩成岩作用揭示,成岩环境与成岩阶段具有同等重要的控制作用,而且,成岩环境是次生孔隙能否发育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盆地 w4油田 J2砂岩 成岩作用 胶结物 成因
下载PDF
利用地震数据反演改进复杂油藏钻井工艺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永峰 金晓剑 +1 位作者 唐长全 纪少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广东湛江W12-1北油田开发过程中遇到了钻井中井壁易垮塌、易剥落的难题,易造成井壁坍塌、掩埋钻井及仪器事故。为此,开展了系统研究工程,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钻井井壁稳定性研究,即改进钻井地质力学的基本理论研究、精细化处理地震剖... 广东湛江W12-1北油田开发过程中遇到了钻井中井壁易垮塌、易剥落的难题,易造成井壁坍塌、掩埋钻井及仪器事故。为此,开展了系统研究工程,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钻井井壁稳定性研究,即改进钻井地质力学的基本理论研究、精细化处理地震剖面图、岩心的古地磁应力测试、地层应力等势面的计算机模拟,井下岩心浸泡进行稳定周期预测等。研究结果在2005年该油田10口开发井的钻井设计、工艺编制与钻井实践中应用后,获得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力学 地应力 地震数据 反演 钻井工艺 湛江w12—1北油田
下载PDF
海上无人驻守平台新型登临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炳华 林俊锋 董颖杰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3-136,共4页
传统的海上无人驻守平台登临系统存在电机功率大、不便于物料运送、攀爬软梯易损坏等缺点。为克服传统登临系统设计上的弊端,研发了由绞车提升系统和水平可伸缩吊桥2部分组成的新型登临系统,将原来的提升系统由举升吊桥改进为直接提升货... 传统的海上无人驻守平台登临系统存在电机功率大、不便于物料运送、攀爬软梯易损坏等缺点。为克服传统登临系统设计上的弊端,研发了由绞车提升系统和水平可伸缩吊桥2部分组成的新型登临系统,将原来的提升系统由举升吊桥改进为直接提升货物,同时在原吊桥上增设水平可伸缩部分,以降低电机功率,减小绞车负载。该新型登临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涠洲12-8 W/6-12油田,现场实践效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也更有利于保障人员登临无人平台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无人驻守平台 新型登临系统 提升系统 水平可伸缩吊桥 涠洲12-8 w/6-12油田
下载PDF
W13-6油田储层敏感性预测及油层保护建议
15
作者 肖敏 江安 +2 位作者 高波 柳雪青 张艳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年第8期159-160,共2页
由于钻井方式的选择原因,在W13-6油田新开发井区无法获取岩心,导致无法使用开发试验的方法进行储层敏感性评价工作。针对W13-6油田典型的砂岩、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征,利用敏感性预测软件进行W13-6油田储层段的敏感性预测并进行储层损害... 由于钻井方式的选择原因,在W13-6油田新开发井区无法获取岩心,导致无法使用开发试验的方法进行储层敏感性评价工作。针对W13-6油田典型的砂岩、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征,利用敏感性预测软件进行W13-6油田储层段的敏感性预测并进行储层损害机理研究,结合周边井区的岩石矿物学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最终确定W13-6油田为强速敏、强应力敏、有水敏类型地层。开发过程中应控制注入速度,控制注入水矿化度大于36552.5mg/L,并注意及时补充地层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13-6油田 低渗透 敏感性 油层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