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W-C体系的自蔓延高温合成与反应机理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劲风 郑子樵 +2 位作者 张昭 何国新 陶小风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3-87,共5页
研究了Ti-W -C体系自蔓延高温合成 (SHS)的燃烧温度和燃烧速度与W含量、Ti粉粒度及预热温度的关系。分析了不同W含量和预热温度时SHS产物的相组成 ,并对体系的SHS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W / (Ti+W)≤ 0 .3时 ,基本能合成单相 (W... 研究了Ti-W -C体系自蔓延高温合成 (SHS)的燃烧温度和燃烧速度与W含量、Ti粉粒度及预热温度的关系。分析了不同W含量和预热温度时SHS产物的相组成 ,并对体系的SHS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W / (Ti+W)≤ 0 .3时 ,基本能合成单相 (W /Ti)C ;而预热可促进 (W ,Ti)C的SHS合成 ;体系的SHS反应过程中存在两种反应机制 ,即溶解 -析出机制和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w-c体系 自蔓延高温合成 反应机制
下载PDF
W含量及预热温度对Ti-W-C体系燃烧合成产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劲风 张昭 +2 位作者 张鉴清 郑子樵 徐协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4-68,共5页
研究了 W含量及预热温度对 Ti- W- C体系燃烧合成产物相组成及粉末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体系 W含量减少 ,或燃烧之前进行预热 ,通过提高体系的燃烧温度 ,其燃烧反应机制由扩散 -固溶机制转变为熔化 -溶解 -析出机制 ;结果 ,燃烧... 研究了 W含量及预热温度对 Ti- W- C体系燃烧合成产物相组成及粉末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体系 W含量减少 ,或燃烧之前进行预热 ,通过提高体系的燃烧温度 ,其燃烧反应机制由扩散 -固溶机制转变为熔化 -溶解 -析出机制 ;结果 ,燃烧反应随之完全 ,有利于合成单相 (Ti,W) C粉末 ,且产物粉末粒度增加。同时合成单相所需的预热温度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热温度 Ti-w-c体系 燃烧合成 钨含量 碳化物
下载PDF
不同金属基体上W-C:H溅射薄膜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军 周晖 +2 位作者 杨拉毛草 张延帅 翟广泉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1,共5页
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在40Cr、9Cr18、GCr15、TC4及LY12等5种金属基体上沉积了钨掺杂含氢类金刚石(W-C:H)薄膜.采用Raman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纳米硬度计及纳米划痕仪分别测试了薄膜的微结构、厚度、硬度及附着力,采用球-盘摩... 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在40Cr、9Cr18、GCr15、TC4及LY12等5种金属基体上沉积了钨掺杂含氢类金刚石(W-C:H)薄膜.采用Raman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纳米硬度计及纳米划痕仪分别测试了薄膜的微结构、厚度、硬度及附着力,采用球-盘摩擦试验机及光学轮廓仪分别在干摩擦和PFPE脂润滑条件下评价了5种金属材料基体上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薄膜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该厚度为1μm的薄膜具有典型的类金刚石结构,硬度与弹性模量分别为11.56和128.34 GPa,附着力为645 mN;摩擦试验结果显示,在干摩擦条件下几种金属基体表面W-C:H薄膜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差别比较显著,而在脂润滑条件下基体材料的影响较小;与干摩擦条件相比,脂润滑条件下薄膜的磨损可减少60% ~75%;在干摩擦与脂润滑条件下,9Cr18与40Cr基体上的W-C:H薄膜摩擦体系分别具有最小的磨损率1.71×10-7 mm3/(N·m)及4.55×10-8 mm3/(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H薄膜 摩擦学 PEPE润滑脂 力学性能 非平衡磁控溅射
下载PDF
电场诱导W-C-Co体系燃烧合成数学模型及机理研究
4
作者 何洪 杨屹 冯可芹 《工具技术》 2010年第10期20-22,共3页
基于电场辅助分析法是对体系施加外加电场,通过对电场的控制来控制合成过程的一种方法。本文在前期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建立数学模型,得出W-C-Co体系燃烧合成时转化率随反应时间转变关系曲线,发现电场作用下W-C-Co体系... 基于电场辅助分析法是对体系施加外加电场,通过对电场的控制来控制合成过程的一种方法。本文在前期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建立数学模型,得出W-C-Co体系燃烧合成时转化率随反应时间转变关系曲线,发现电场作用下W-C-Co体系燃烧合成符合金斯特林格扩散模型,得出了W-C-Co体系燃烧合成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Co体系 转化率 扩散模型 反应机理
下载PDF
电场作用下Co含量对W-C-Co体系低温燃烧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曾静 杨屹 +2 位作者 冯可芹 王文娟 王宏亮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8-31,共4页
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研究了电场作用下Co含量对W-C-Co体系低温燃烧合成过程和产物显微结构特征的影响。
关键词 电场 燃烧合成 w-c—Co系 C0含量
下载PDF
溅射靶功率对W-C:H薄膜结构与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尚琪 刘翔 +2 位作者 王永欣 李金龙 王立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4-109,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溅射功率对W-C:H涂层结构与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方法用非平衡磁控溅射(UBMS)+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以WC靶作为溅射靶,C2H2为反应气体,通过调制溅射靶功率,在316不锈钢与Si(100)基体上制备了W-C:H系列薄膜。通... 目的研究不同溅射功率对W-C:H涂层结构与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方法用非平衡磁控溅射(UBMS)+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以WC靶作为溅射靶,C2H2为反应气体,通过调制溅射靶功率,在316不锈钢与Si(100)基体上制备了W-C:H系列薄膜。通过场发射电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对薄膜的微观结构和成分进行了表征。用UMT-3MT多功能摩擦机对薄膜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 W-C主要以β-WC1-x纳米晶的形式均匀分布在非晶碳中,并表现出(200)面择优生长。随着溅射靶功率的上升,薄膜内W含量逐渐升高,(200)面衍射峰逐渐增强,sp2含量先降低后升高。靶功率在1.4 k W时具有较好的摩擦学性能,摩擦系数为0.15,磨损率为3.92×10-7 mm^3/(N·m)。结论随着溅射靶功率逐渐升高,柱状晶逐渐变粗,涂层的致密性逐渐降低,薄膜摩擦学性能与WC含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H薄膜 溅射靶功率 结构 摩擦系数 磨损率 韧性
下载PDF
球磨对超重力下自蔓延离心熔铸Ti-B-W-C系复相陶瓷微观形貌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娄光普 赵忠民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11-1215,1222,共6页
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对超重力离心熔铸Ti-B-W-C复相陶瓷的原始粉料进行球磨,通过对球磨转速的控制得到不同研磨程度的粉料,通过对制得的复相陶瓷进行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分析,发现随着球磨机转速的提高,球磨效率大大改善,粉料大幅度细化,Al... 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对超重力离心熔铸Ti-B-W-C复相陶瓷的原始粉料进行球磨,通过对球磨转速的控制得到不同研磨程度的粉料,通过对制得的复相陶瓷进行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分析,发现随着球磨机转速的提高,球磨效率大大改善,粉料大幅度细化,Al粉以团絮状均匀附着在片状Ti和WO_3晶粒周围。对粉料进行烧制,成功得到宏观致密、微观夹杂和气孔等缺陷明显减少、硬度等力学性能明显提升的复相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 Ti-B-w-c复相陶瓷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C/SiC-(W-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烧蚀性能(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童长青 成来飞 +1 位作者 张立同 徐永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5,共4页
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VI)结合溶液浸渍法制备3D-C/SiC-(W-C)多元基复合材料,利用XRD、SEM技术对材料烧蚀前后的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讨论了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结果表明,3D-C/SiC-(W-C)复合材料的主要成分为WC、W、SiC和C,而烧... 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VI)结合溶液浸渍法制备3D-C/SiC-(W-C)多元基复合材料,利用XRD、SEM技术对材料烧蚀前后的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讨论了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结果表明,3D-C/SiC-(W-C)复合材料的主要成分为WC、W、SiC和C,而烧蚀表面的主要成分为WO3、W和SiC。W-C不仅渗入纤维束间,还渗入到纤维束内。制得的C/SiC-(W-C)复合材料密度为3.3g/cm3,开气孔率为11%,其线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分别为4.3×10-2mm/s和7.2×10-3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蚀 CVI 溶液浸渍 C/SiC-(W—C)复合材料
下载PDF
W-C-倾斜模 被引量:5
9
作者 雷雪萍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7-30,共4页
给出了W-C-倾斜模的概念,是对经典倾斜模和Wakamatsu-倾斜模概念的推广。给出了W-C-倾斜模存在的条件,并研究了W-C-倾斜模的性质。
关键词 ARTIN代数 Wakamatsu-倾斜模 W—C-倾斜模
下载PDF
Computer simulation of W-C-Co-V system diffusion couples 被引量:2
10
作者 HE Yanlin LI Lin +2 位作者 HUANG Shuigen Jef Vleugels Omer Van der Biest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92-497,共6页
Diffusion couples,WC/Co-1at.%C,V8C7/Co,and WC/Co-0.3wt.%V8C7 were constructed and annealed at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1100 to 1300℃. The concentration profile of V and W atoms in these couples were measured by EPMA... Diffusion couples,WC/Co-1at.%C,V8C7/Co,and WC/Co-0.3wt.%V8C7 were constructed and annealed at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1100 to 1300℃. The concentration profile of V and W atoms in these couples were measured by EPMA. Aided by Thermo-calc & DICTRA software package,the concentration profiles of W and V in established diffusion couples were calculated by the moving boundary model according to revised dynamic parameters and MOB database,respectively. Then the concentration profile of W in Co binder during sintering WC-Co cemented carbide was simulated by the Cell model.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mposition and sintering process design of cemented carbides with high performance. Meanwhile,the validity of revised 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 W-C-Co-V system is verified by the comparison of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ed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erial science w-c-Co-V system Thermo-calc and DICTRA software package dynamic parameters
下载PDF
Spheroidizing mechanism and practice of eutectic carbides in Fe-W-C alloy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志强 杜建铭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5年第S3期208-211,共4页
The influences of Ce, K and Na on the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Fe-W-C alloy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idea estimating spheroidizing effect of carbides using circular degree(C.D) was put forward. The result shows ... The influences of Ce, K and Na on the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Fe-W-C alloy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idea estimating spheroidizing effect of carbides using circular degree(C.D) was put forward. The result shows that eutectic carbide turns into sphericity from network after modification, carbide is refined and uniformly distributed and C.D of eutectic carbide increases. The mechanism of carbide spheroidizing was analyzed. The impact toughness and abrasion resistance of Fe-W-C obviously improve with the rise of C.D of carbides. The service life of modified Fe-W-C roll is 30% higher than that of high chromium cast iron roll, while its production cost is reduced by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w-c ALLOY EUTECTIC CARBIDE SPHEROIDIZING modification
下载PDF
C/SiC-(W-C)多元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12
作者 童长青 成来飞 +1 位作者 张立同 徐永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6-49,共4页
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VI)结合溶液浸渍法制备C/SiC-(W-C)多元基复合材料,利用XRD,EDS和SEM技术对材料的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对W-C基体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W-C不仅分散在纤维束间,还分散在纤维束内。C/SiC-(W-C... 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VI)结合溶液浸渍法制备C/SiC-(W-C)多元基复合材料,利用XRD,EDS和SEM技术对材料的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对W-C基体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W-C不仅分散在纤维束间,还分散在纤维束内。C/SiC-(W-C)复合材料的密度为3.4g/cm3,开气孔率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iC-(W—C)复合材料 多元基体 溶液浸渍
下载PDF
电场作用下预设升温速度对W-C-Co体系燃烧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静 杨屹 +2 位作者 冯可芹 林慧敏 何洪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17,共5页
采用热模拟试验研究了电场作用下预设升温速度对W C Co体系燃烧合成过程、产物成分及产物显微结构的影响。结合试样加热过程中表现出的升温特性与产物的X射线衍射结果(XRD)分析发现:试样能够在较低温度下发生合成反应,即当预设升温速度... 采用热模拟试验研究了电场作用下预设升温速度对W C Co体系燃烧合成过程、产物成分及产物显微结构的影响。结合试样加热过程中表现出的升温特性与产物的X射线衍射结果(XRD)分析发现:试样能够在较低温度下发生合成反应,即当预设升温速度为6 0 0℃/s~180 0℃/s时,点火温度在4 70℃~74 0℃范围内变化,且预设升温速度越快,试样的点火温度越低,点火延迟时间越短;随着预设升温速度的增加,合成产物中W2 C衍射峰值降低至消失,而WC衍射峰值升高。扫描电镜结果还显示随着预设升温速度增加,合成产物中WC颗粒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温速度 电场作用 燃烧合成 模拟试验研究 点火延迟时间 点火温度 合成产物 X射线衍射 合成过程 显微结构 合成反应 升温特性 加热过程 扫描电镜 WC颗粒 低温度 试样 600 峰值
下载PDF
电场作用下压坯密度对W-C-Co体系燃烧合成的影响
14
作者 文敏 冯可芹 +1 位作者 杨屹 计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4-57,42,共5页
采用Gleeble-3500D热模拟机,在电场和大热流密度作用下,研究压坯密度对88(W+C)-12Co(质量分数)粉末压坯燃烧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压坯相对密度为71%-75%,体系的点火温度为727~753℃;随压坯密度提高,体系点火温度降低... 采用Gleeble-3500D热模拟机,在电场和大热流密度作用下,研究压坯密度对88(W+C)-12Co(质量分数)粉末压坯燃烧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压坯相对密度为71%-75%,体系的点火温度为727~753℃;随压坯密度提高,体系点火温度降低,点火延迟时间有所缩短,但变化幅度不大。同时,合成产物的XRD和SEM结果表明:压坯密度对燃烧合成产物的相组成影响不大,均由WC和W2C组成;但随压坯密度增大,产物中碳化钨颗粒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热流密度 W.C.Co体系 燃烧合成 压坯密度
下载PDF
Pore Formation Mechanism in W-C Hard Coatings Using 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 on Tungsten Alloy
15
作者 Xinrui Zhang Weijie Fu +3 位作者 Chen Wang Zhenglong Lei Haoran Sun Xudong Li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89-101,共13页
Porosity is a common phenomenon and can significantly hinder the quality of the coating.Here,the por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ngle tracks of the W-C coating using 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 Porosity is a common phenomenon and can significantly hinder the quality of the coating.Here,the por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ngle tracks of the W-C coating using 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DED)a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The forming quality of the tracks,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ores,and the elemental distribution near the pores are analyzed by the observations of the cross-sections of the tracks.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the melt pool is discussed comprehensively to reveal the pore formation mechanism.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Ni and Co evaporated during the DED process due to the high temperature of the melt pool.Pores were continuously produced adjacent to the fusion line when the melt pool was about to solidify since the temperature at the solidification front was higher than the boiling point of Ni.The vaporization area at the fusion line was proposed,where Ni could also evaporate at the time the melt pool started to solidif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lidification rate,the size of the vaporization area and the DED parameters(laser power and scanning speed)was established to discuss the causes of severe pores above the fusion line.This work contains a practical guide to reduce or eliminate the porosity in the coating preparation process on the surface of the tungsten allo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DED)process Tungsten alloy w-c coating Pores Binder phase
原文传递
基体负偏压对W-C-N薄膜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喻利花 王蕊 许俊华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6-171,共6页
采用多靶反应磁控溅射设备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基体负偏压的W-C-N复合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能量色散谱仪、纳米压痕仪和摩擦磨损仪对薄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负偏压小于等于80 V时,薄膜表现出六方α-WCN相结构,增加到120 V时... 采用多靶反应磁控溅射设备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基体负偏压的W-C-N复合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能量色散谱仪、纳米压痕仪和摩擦磨损仪对薄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负偏压小于等于80 V时,薄膜表现出六方α-WCN相结构,增加到120 V时,转变为立方β-WCN相,薄膜硬度、弹性模量和膜基结合力出现对应最佳性能点的峰值;随着负偏压的增大,薄膜质量得到改善,磨损率和摩擦系数明显降低,负偏压达到200 V时,磨损率和摩擦系数分别出现最低值4.22×10-6mm3.N-1.m-1和0.27;薄膜的磨损机制主要是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N复合膜 磁控溅射 基体负偏压 摩擦磨损性能
原文传递
W-C-倾斜模的Auslander-Reiten对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雷雪萍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1-43,共3页
给出了W-C-倾斜模与满足特定条件的子范畴的一一对应关系,将倾斜模上的Auslander-Reiten对应推广到了W-C-倾斜模上。
关键词 ARTIN代数 w-c-倾斜模 Auslander-Reiten对应
原文传递
P/M和W/C对磷酸镁水泥强度的影响分析
18
作者 刘欣 赵友帅 +6 位作者 唐宇晗 李帅 张海霞 赵鑫 张晓平 辛自洁 岳雪涛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3期39-43,70,共6页
为探究磷镁比(P/M)及水灰比(W/C)对磷酸镁水泥强度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结合XRD、SEM和FT-IR等测试手段对其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W/C=0.15时,磷酸二氢钾掺量的降低会使磷酸镁水泥的各... 为探究磷镁比(P/M)及水灰比(W/C)对磷酸镁水泥强度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结合XRD、SEM和FT-IR等测试手段对其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W/C=0.15时,磷酸二氢钾掺量的降低会使磷酸镁水泥的各龄期抗压强度增强,P/M=1:4时其3 h强度超过30 MPa,而当掺量过高时,3 h强度低于20 MPa,其产物MgKPO_(4)·6H_(2)O(K-struvite)的生成量减少且试件存在开裂区域;W/C=0.25时,减少MgO的掺量可以提高磷酸镁水泥的强度,P/M=1:1.5时,3 h的抗压强度接近30 MPa,磷酸镁水泥的水化产物K-struvite形貌结晶完好且排列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 W/C 磷酸镁水泥 抗压强度 水化产物
下载PDF
Co-W-C系合金的磁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寿荣 任庆峰 刘宜 《硬质合金》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11-215,共5页
研究了Co粉、Co-W-C固溶体合金及WC-Co硬质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磁力,提出了比娇顽磁力(Hsc)物理量。结果表明,用比饱和磁化强度4πσ和比娇顽磁力Hsc分别取代饱和磁化强度Ms和矫顽磁力Hc表征该系合金的磁性更为合理;该系... 研究了Co粉、Co-W-C固溶体合金及WC-Co硬质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磁力,提出了比娇顽磁力(Hsc)物理量。结果表明,用比饱和磁化强度4πσ和比娇顽磁力Hsc分别取代饱和磁化强度Ms和矫顽磁力Hc表征该系合金的磁性更为合理;该系合金的磁性受多种因素制约,其磁性与合金碳含量间不存在“单一性”对应关系,Ms值与抗弯强度σbb间也无“良好的”对应关系;用Ms鉴定硬质合金的碳含量和综合评估合金材质,例如鉴定人造金刚石生产专用硬质合金顶锤的材质是有条件和有限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溶体 硬质合金 钴粉 磁性
原文传递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M Co-Cr-W-C ALLOY 被引量:2
20
作者 傅祖明 宋科匠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89年第9期784-787,共4页
关键词 Co-Cr-w-c ALLOY IS a widely USED wear and corrosion-resistant material with high Cr W C content and IS usually USED as a hard deposit FACING layer with ascast microstructur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