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04篇文章
< 1 2 2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甲基卡锂矿床伟晶岩结构分带及多期岩浆成矿作用
1
作者 朱文斌 许志琴 +8 位作者 林和丰 周明召 朱鋆悦 靳文楷 罗祥龙 章荣清 车旭东 李广伟 郑碧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8-1379,共22页
LCT(lithium-cesium-tantalum)伟晶岩的分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单个伟晶岩脉的内部结构分带,这种伟晶岩脉通常体积巨大,内部结构显示出成分分带的特征,单一脉体中不同结构带中可能发育不同的稀有金属矿化带,例如新疆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 LCT(lithium-cesium-tantalum)伟晶岩的分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单个伟晶岩脉的内部结构分带,这种伟晶岩脉通常体积巨大,内部结构显示出成分分带的特征,单一脉体中不同结构带中可能发育不同的稀有金属矿化带,例如新疆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另一种分带性表现为伟晶岩和成矿系统的区域分带,通常以高分异的过铝质花岗岩为中心,围绕花岗岩数以百计的伟晶岩脉显示出不同的伟晶岩类型和矿化类型,越向外围,伟晶岩的演化程度越高。区域分带内的伟晶岩单个脉体的规模不大、内部分带性差、含矿性各不相同,甲基卡锂矿就是这一类伟晶岩矿床的典型代表。对甲基卡矿区伟晶岩的野外观察发现,含Be的9号脉、含Li的133号脉和含Nb、Ta的528号脉具有相对较好的内部结构分带性,而含Li的104号脉和308号脉的内部分带性则相对较差,推测与脉体内部多期岩浆-热液活动有关。甲基卡矿区伟晶岩脉的相互穿插现象说明,矿区存在多期次的岩浆与成矿作用。科学钻探在JSD-2和JSD-3两个钻孔中均发现含锂辉石的伟晶岩脉和细晶岩脉侵入在不含矿的马颈子花岗岩中,佐证了多期岩浆与成矿事件的存在。伟晶岩中不同矿物U-Pb定年结果表明,全区伟晶岩的形成至少有两期,分别发生在213~206 Ma和199~191 Ma。依据钻孔JSD-1的研究表明,岩浆由深至浅逐步向高分异方向演化。从下向上,花岗岩与伟晶岩同步演化,花岗岩依次出现黑云母花岗岩、含白云母的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和钠长石花岗岩,伟晶岩依次出现微斜长石型伟晶岩、微斜长石-钠长石型伟晶岩、钠长石型伟晶岩和钠长石-锂辉石型伟晶岩。根据不同深度伟晶岩的矿化特点,矿床的垂向分带大致划分如下:0~105 m的Li-Be-Nb-Ta矿化带;0~860 m的Be-Nb-Ta矿化带;0~1730 m的第一期Nb-Ta矿化带;1730~3170 m的无矿伟晶岩带;3170~3211 m的第二期Nb-Ta矿化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卡 内部分带 区域分带 伟晶岩 成矿作用
下载PDF
巴西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地质演化与重要成矿作用
2
作者 沈莽庭 郭维民 +4 位作者 王天刚 孙建东 徐鸣 隰弯弯 赵宇浩 《华北地质》 2024年第1期26-42,共17页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梳理构建巴西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构造演化过程,概述与之成矿作用地质背景及矿床成矿系列的耦合关系,并查明典型矿床的时空分布,目的是服务于克拉通演化与成矿理论。【研究方法】本文在中巴合作开展野外地质调查的...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梳理构建巴西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构造演化过程,概述与之成矿作用地质背景及矿床成矿系列的耦合关系,并查明典型矿床的时空分布,目的是服务于克拉通演化与成矿理论。【研究方法】本文在中巴合作开展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巴西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基底太古宙片麻岩和元古代的碎屑岩锆石U-Pb、Sm-Nd同位素年代学等文献资料,初步归纳出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重大地质构造演化事件和重要成矿作用。【研究结果】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4个重要地质演化过程:(1)太古宙3.5 Ga前克拉通古陆核与微陆块形成,3.3~2.9 Ga和2.8~2.5 Ga间则由克拉通北区的盖维奥、索布拉迪纽、塞里尼亚和吉基耶等4个古陆核及南区的近圆形古陆核相互碰撞、拼合和绿岩-增生造山岩浆作用而形成稳定的克拉通陆块;(2)2.5~1.9 Ga古元古代泛亚马逊造山岩浆作用;(3)1.78~1.20 Ga克拉通基底隆升与裂谷改造阶段,形成大量基性岩墙群及陆内非造山型岩浆,完成陆块增厚和最终克拉通化;(4)新元古代克拉通边缘经历巴西利亚/泛非运动(0.64~0.54 Ga)改造,又形成巴西利亚等6个活动造山带。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形成4期重要成矿作用及相应矿床成矿系列:(1)太古宙(2.5 Ga前)形成绿岩型金矿、苏必利尔湖型硅铁建造为主的变质火山-沉积矿床等成矿系列;(2)古元古代早中期(2.5~1.8 Ga)形成与(超)基性岩相关的铜镍钴硫化物矿床、VMS型铅锌银矿床、IOCG等系列矿床;(3)固结纪-中元古代(1.8~1.0 Ga)形成与非造山岩浆作用相关的铌钽矿、铀矿床,与陆内(缘)裂谷型的钒-钛-铁矿床等系列;(4)新元古代(1.0~0.54 Ga)主要形成铁锰矿、砂锡矿及磷矿等矿床,包括古陆缘-浅海沉积环境有关的(冲积)金刚石砂矿等系列矿床。【结论】构建了巴西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4个重要地质演化过程,相应划分出4期重要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 构造演化 成矿作用 成矿系列 巴西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砂岩型铀矿储层结构与铀成矿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翁海蛟 张韶华 +3 位作者 刘鑫 臧亚辉 贺航航 卢天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30,共14页
以松辽盆地南部DL地区砂岩型铀矿为目标,在沉积学背景研究的基础上,开展铀储层结构与铀成矿作用研究。通过钻孔数据统计及系统的取样分析并编制铀储层非均质性图件,精细地刻画了姚家组铀储层的几何形态和复杂结构,充分展示了铀储层的定... 以松辽盆地南部DL地区砂岩型铀矿为目标,在沉积学背景研究的基础上,开展铀储层结构与铀成矿作用研究。通过钻孔数据统计及系统的取样分析并编制铀储层非均质性图件,精细地刻画了姚家组铀储层的几何形态和复杂结构,充分展示了铀储层的定量非均质性。结果显示,区内灰色砂体多为原生灰色砂体,而下氧化带在沉积期后经历了较强的表生流体改造,为后生氧化带,矿体主要分布于河道砂体分岔处,以及从无隔挡层到隔挡层突然变厚的河道砂体边缘而非河道中央,其形态受氧化还原界面控制以板状为主。综合分析认为,表生流体成矿作用经历了晚白垩世姚家组含矿主岩预富集与表生流体叠加改造成矿2个阶段。通过对比DL地区储层结构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在BL地区优选出3片找矿靶区,为下一步的勘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储层 砂体非均质性 表生流体成矿作用 姚家组 找矿预测 松辽盆地
下载PDF
与碳酸岩-碱性岩有关的铌-稀土矿床成矿作用及成因机制
4
作者 陈唯 应元灿 +2 位作者 柳加俊 杨帆 蒋少涌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铌和稀土资源主要来自与碳酸岩-碱性岩相关的矿床,加强碳酸岩-碱性岩系统铌和稀土成矿作用研究,对指导我国铌和稀土资源的找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与碳酸岩-碱性岩有关的铌-稀土矿床成矿作用及成因机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碳酸岩-碱... 铌和稀土资源主要来自与碳酸岩-碱性岩相关的矿床,加强碳酸岩-碱性岩系统铌和稀土成矿作用研究,对指导我国铌和稀土资源的找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与碳酸岩-碱性岩有关的铌-稀土矿床成矿作用及成因机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碳酸岩-碱性岩系统中铌和稀土的初始富集一般与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有关,地幔源区稀土和稀有金属、碱金属和挥发分的富集是成矿的关键。橄榄石、单斜辉石等早期岩浆矿物的高度分离结晶导致残余碱性岩浆中铌和稀土的进一步富集,结晶铌和稀土矿物;碳酸岩中铌矿物结晶有堆晶岩成因和交代成因两种机制。大多数与碳酸岩-碱性岩相关的铌-稀土矿床均经历了热液蚀变,岩浆铌矿物被原地蚀变成热液铌矿物;而碳酸岩-碱性岩中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中的轻重稀土在热液过程中均可被溶解迁移再沉淀为稀土矿物。包括物理富集、化学富集和/或生物富集过程在内的地表风化过程可进一步提升碳酸岩型铌-稀土矿床的品位;在碱性硅酸岩体系中,少数矿床通过物理富集提升铌和稀土品位,而大多数矿床的风化会导致稀土矿物的分解形成一些不易被经济利用的次生稀土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岩 碱性岩 铌矿床 稀土矿床 成矿作用
下载PDF
湖北庙垭碱性杂岩体中铌成矿作用:来自金红石矿物学和年代学的制约
5
作者 应元灿 陈唯 +2 位作者 柳加俊 杨帆 蒋少涌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5-361,共17页
庙垭碱性杂岩体主要由富Nb和REE的碳酸岩和正长岩组成,已探明Nb_(2)O_(5)储量93万吨,平均品位0.12%,是国内仅次于白云鄂博的碳酸岩型Nb-REE矿床。前人对碳酸岩成因及稀土成矿作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对正长岩中铌的赋存状态和富集机制... 庙垭碱性杂岩体主要由富Nb和REE的碳酸岩和正长岩组成,已探明Nb_(2)O_(5)储量93万吨,平均品位0.12%,是国内仅次于白云鄂博的碳酸岩型Nb-REE矿床。前人对碳酸岩成因及稀土成矿作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对正长岩中铌的赋存状态和富集机制尚不清楚。文章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TIMA、电子探针和LA-ICP-MS分析技术对正长岩中含铌矿物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化学和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庙垭正长岩中主要含铌矿物为金红石,根据矿物结构和化学组成可划分为岩浆金红石和热液金红石两类。其中岩浆金红石少见,而热液金红石在各类正长岩中广泛发育,多呈浸染状沿原生金红石边缘或裂隙分布,或与黑云母和钛铁矿等其它矿物紧密共生。在化学组成上,原生金红石显示低Nb2O5(1.43%~2.56%)、FeO(0.74%~1.01%)和微量元素(如Ta、Cr、V、W、Mo、Sb)含量特征;而热液金红石具有不同程度的Nb_(2)O_(5)(3.48%~20.68%)、FeO(1.18%~6.92%)和微量元素富集特征。原位微区U-Pb定年显示两类金红石形成于不同的时代,原生金红石形成时代为446±21 Ma,而热液金红石形成时代为240±19 Ma,表明正长岩中铌矿化经历了早古生代岩浆阶段的初次富集和三叠纪热液交代阶段的二次富集。综上,我们认为庙垭杂岩体中铌富集成矿受控于岩浆和热液过程。在早古生代岩浆阶段,正长岩中Nb主要以晶格置换的方式进入早期金红石、黑云母等含钛矿物中;在三叠纪热液交代阶段,热液流体可分解黑云母形成次生富铌金红石和铌铁矿,亦或交代早期金红石和钛铁矿最终形成富铌金红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正长岩 铌矿床 金红石 成矿作用 庙垭
下载PDF
冀东冷口金成矿带“长城式”金矿成矿作用研究
6
作者 杨爱雪 许曼 +4 位作者 孙仲坤 吕水 刘海龙 吴再忠 丁萍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1-29,共9页
冀东地区燕山期开始进入了幔枝构造发育期,冀东幔枝构造的形成控制大规模的岩浆侵入活动和金成矿作用。沿冷口断裂带分布着多个“长城式”金矿,主要受外围拆离滑脱带控制,属于构造控矿,主拆离滑脱带为金成矿流体的运移提供了通道,次级... 冀东地区燕山期开始进入了幔枝构造发育期,冀东幔枝构造的形成控制大规模的岩浆侵入活动和金成矿作用。沿冷口断裂带分布着多个“长城式”金矿,主要受外围拆离滑脱带控制,属于构造控矿,主拆离滑脱带为金成矿流体的运移提供了通道,次级拆离滑脱带、层间滑动带及盖层岩石中的裂隙、节理等为成矿物质富集提供了富集空间,有向深部厚度变大的特点,为远程低温热液型矿床,肖营子花岗岩浆为金成矿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幔枝构造 成矿作用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长城式”金矿 冀东
下载PDF
油砂成矿作用浅析
7
作者 马小平 雷国明 +2 位作者 肖鸿 梁锋 孙海怀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2024年第4期452-458,共7页
油砂作为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补充,在国际能源供给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表明,油砂成矿作用具有生成、运移、储集、破坏、保存“五位一体”的特点,贯穿其“源-运-储-破-保”的全成矿过程,其中储集、破坏、保存作用对于油砂成矿尤为关键... 油砂作为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补充,在国际能源供给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表明,油砂成矿作用具有生成、运移、储集、破坏、保存“五位一体”的特点,贯穿其“源-运-储-破-保”的全成矿过程,其中储集、破坏、保存作用对于油砂成矿尤为关键.分析认为,发育原始油藏是油砂形成的物质基础,储集和保存作用是油砂规模和含油性高低的关键控制因素,同一盆地常规油气及油砂、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同根同源”,要以油气系统观念开展综合勘查工作,注重在断裂“纵横交错”区域、不整合面附近,及原始油藏储集砂体发育区寻找油砂矿体,油砂成矿作用过程研究对探寻油砂矿深边部常规、非常规能源“就矿找矿”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 成矿作用 非常规能源 页岩油气
下载PDF
深海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富集成矿作用
8
作者 付宇 孙晓明 +6 位作者 李登峰 李政坤 彭锦洲 黄菲 梁泳嘉 汤雅月 王睿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9,共11页
我国虽是稀土大国,但重稀土仍是十分紧缺的关键金属资源。2011年日本学者Kato等在太平洋深海盆地中发现了大规模富含稀土元素的沉积物,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深海富稀土沉积物广泛分布于海底,其富集稀土元素尤其是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 我国虽是稀土大国,但重稀土仍是十分紧缺的关键金属资源。2011年日本学者Kato等在太平洋深海盆地中发现了大规模富含稀土元素的沉积物,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深海富稀土沉积物广泛分布于海底,其富集稀土元素尤其是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等关键金属,是继大洋结核结壳、洋中脊热液硫化物、天然气水合物之后一种重要的海洋矿产资源。目前太平洋和印度洋中都证实有大面积富稀土沉积物的存在,我国科学家将深海稀土资源分为4个主要成矿远景区,其中太平洋3个,印度洋1个。富稀土沉积物的矿物组分主要包括生物成因磷灰石(鱼牙和鱼骨)、微结核(铁锰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沸石、黏土矿物等,其中生物磷灰石是最重要的稀土载体。稀土元素直接来源于上覆海水和孔隙水,热液和火山活动可能也有贡献。水深、沉积速率和氧化还原环境等是控制深海稀土元素富集的重要因素,强底流、海底火山和热液活动以及气候事件所导致的陆源输入的变化也会对深海稀土富集产生重要影响。深海稀土成矿作用仍然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需进一步加强深海富稀土沉积物成因及超常富集机制等的研究,以丰富和完善深海稀土的成矿模型,为我国在深海稀土富集区的勘探研究与实践提供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沉积物 稀土元素 生物磷灰石 微结核 富集规律 成矿作用
下载PDF
滇西古近纪钾质—超钾质岩浆岩成岩成矿作用及构造意义
9
作者 全海辉 柴鹏 +1 位作者 袁玲玲 焦守涛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40,共21页
滇西地区广泛发育古近纪钾质—超钾质岩浆岩,形成沿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富碱岩浆岩带,因缺乏对该钾质—超钾质岩浆岩带的系统研究,岩石成因及其与成矿之间的关系尚存在诸多争论。通过收集该富碱岩浆岩带已发表的全岩主微量元素、Sr-Nd... 滇西地区广泛发育古近纪钾质—超钾质岩浆岩,形成沿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富碱岩浆岩带,因缺乏对该钾质—超钾质岩浆岩带的系统研究,岩石成因及其与成矿之间的关系尚存在诸多争论。通过收集该富碱岩浆岩带已发表的全岩主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锆石Hf同位素及年代学数据,根据构造位置,将该岩带划分为南、中、北岩带3个部分。通过系统对比分析得出:滇西古近纪钾质—超钾质岩浆岩成岩年龄基本一致,峰值为35 Ma,为同一期构造热事件的产物;基性—超基性和中酸性岩类具有不同成因,前者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高(87Sr/86Sr)i比值,低εNd(t)值,可能来源于板片交代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后者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可能为壳幔混合的产物;基性—超基性和中酸性岩类的形成均与金沙江—哀牢山断裂的剪切走滑和拉伸作用相关,是同一构造热事件下岩石圈不同深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南中岩带钾质—超钾质岩浆岩与斑岩型金—(铜—钼)矿床关系密切,其岩浆形成过程可能为成矿提供了高氧逸度和含水量的有利条件,以及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 钾质—超钾质岩 岩石成因 成矿作用 新生下地壳 新生代
下载PDF
胶东大尹格庄超大型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作用
10
作者 刘向东 杨真亮 +4 位作者 徐韶辉 解天赐 王慧 曹智慧 孙雪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9-51,共3页
大尹格庄金矿床位于全球第三大金矿集区—胶东金矿集区招平断裂成矿带中段,累计探明金资源量已超180 t,是近年来在500~2000 m深度找矿获得成功的典型案例(任剑成等,2016;王宗永等,2016)。在系统梳理以往浅部找矿和近年深部找矿的主要成... 大尹格庄金矿床位于全球第三大金矿集区—胶东金矿集区招平断裂成矿带中段,累计探明金资源量已超180 t,是近年来在500~2000 m深度找矿获得成功的典型案例(任剑成等,2016;王宗永等,2016)。在系统梳理以往浅部找矿和近年深部找矿的主要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矿床的主要特征,剖析了矿体的空间分布和深部变化,并综述了前人在成矿时代和矿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式成矿模式 热隆—伸展成矿作用 地质特征 超大型金矿床 胶东
下载PDF
胶东玲珑金矿田成矿特征和成矿作用
11
作者 姜海涛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3期107-109,共3页
胶东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重要金矿产区之一,而胶东玲珑金矿田作为该地区的一个代表性矿床,吸引了广泛的地质学家和矿产学家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该矿田的成矿特征和成矿作用,我们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本文主要探究胶东玲珑金矿田成... 胶东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重要金矿产区之一,而胶东玲珑金矿田作为该地区的一个代表性矿床,吸引了广泛的地质学家和矿产学家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该矿田的成矿特征和成矿作用,我们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本文主要探究胶东玲珑金矿田成矿特征和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玲珑金矿田 成矿特征 成矿作用 金矿产区
下载PDF
诸广中部塘湾铀矿床黄铁矿成因及其对铀成矿作用的指示
12
作者 赖静 郭新文 +2 位作者 刘文泉 江卫兵 吴建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1-553,共13页
为深入探讨塘湾铀矿床成因,笔者等以诸广山中部仁化县城口矿田塘湾铀矿床的黄铁矿为研究对象,基于详细的岩相学,将黄铁矿精细划分为成矿早期(pyⅠ)、成矿期(pyⅡa、pyⅡb)及成矿晚期(pyⅢ)3个时期4个阶段。采用EPMA和LA-ICP-MS技术对各... 为深入探讨塘湾铀矿床成因,笔者等以诸广山中部仁化县城口矿田塘湾铀矿床的黄铁矿为研究对象,基于详细的岩相学,将黄铁矿精细划分为成矿早期(pyⅠ)、成矿期(pyⅡa、pyⅡb)及成矿晚期(pyⅢ)3个时期4个阶段。采用EPMA和LA-ICP-MS技术对各阶段的黄铁矿开展主、微量元素及硫同位素原位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塘湾铀矿床黄铁矿Fe含量为45.80%~46.80%,S含量为51.85%~53.84%,n(S)/n(Fe)为1.96~2.03。黄铁矿中微量元素种类少且含量低,部分低于检出限,相对大陆地壳显著富集As、Se、Ag、Sb、Au、Bi、U元素,As含量最高,平均1587×10^(-6);Co/Ni值为1.07~59.1;各阶段稀土元素总量低且主成矿期相对高,配分模式一致,与花岗岩围岩高度相似,负铕异常明显(δEu为0.12~0.44)。黄铁矿的δ^(34)S_(CDT)为-3.1‰~-19.9‰,pyⅠ、pyⅡa、pyⅡb、pyⅢ明显呈先降低再升高的特征。综合上述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塘湾铀矿床黄铁矿均为富As亏S型黄铁矿,有利于铀成矿;其属中低温岩浆热液成因,物质来源于围岩花岗岩。结合不同阶段黄铁矿地球化学特征变化、矿床地质特征和铀成矿理论,认为塘湾矿床自成矿早期、主成矿期至成矿晚期成矿流体一致显示相对还原的环境,且经历了相对氧化→还原→相对氧化的演化,成矿温度逐渐降低。黄铁矿对于流体中铀的沉淀起到了重要还原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主、微量元素 硫同位素 黄铁矿 成矿作用 诸广山 城口矿田 塘湾铀矿床
下载PDF
硫、铅同位素对江西紫云山岩体及其周边W-Cu-Mo-U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制约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勇 潘家永 +5 位作者 周强强 刘颖 马崇军 胡聪聪 钟福军 周文婷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0-526,共17页
为探讨研究区大规模成矿流体演化特征,对紫云山岩体及其周边的W-Cu、Mo-Cu、Mo、U多金属矿床的硫、铅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区的多金属矿硫化物的δ34SCDT为1.2‰~21.1‰,分属1.0‰~3.0‰和21.1‰两个区间附近,分别对应W-Cu-M... 为探讨研究区大规模成矿流体演化特征,对紫云山岩体及其周边的W-Cu、Mo-Cu、Mo、U多金属矿床的硫、铅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区的多金属矿硫化物的δ34SCDT为1.2‰~21.1‰,分属1.0‰~3.0‰和21.1‰两个区间附近,分别对应W-Cu-Mo矿化和U矿化,推测研究区的W-Cu-Mo成矿流体中硫以幔源为主,而铀成矿流体则可能是有围岩硫的加入。研究区的W-Cu-Mo多金属矿床的硫化物矿石铅同位素组成:^(208)Pb/^(204)Pb=38.541~38.742,平均38.705;^(207)Pb/^(204)Pb=15.617~15.710,平均15.654;^(206)Pb/^(204)Pb=18.240~18.433,平均18.299。黑钨矿的铅同位素组成:^(208)Pb/^(204)Pb=38.649~39.595,平均39.122;^(207)Pb/^(204)Pb=15.542~15.828,平均15.685;^(206)Pb/^(204)Pb=20.842~21.319,平均21.081。石英的铅同位素组成:^(208)Pb/^(204)Pb=37.683;^(207)Pb/^(204)Pb=15.602;^(206)Pb/^(204)Pb=20.442。紫云山花岗岩铅同位素组成:^(208)Pb/^(204)Pb=38.583~39.182,平均38.943;^(207)Pb/^(204)Pb=15.635~15.683,平均15.657;^(206)Pb/^(204)Pb=18.714~19.276,平均18.937。综合全方位对比法、三参数法和模式图解法,认为研究区成矿物质具有岩浆和地层混合铅的特征,也有部分幔源铅的加入。研究矿区发生的过大规模的双源成矿流体作用以及流体的多阶段演化,导致W-Cu-Mo-U成矿元素共生分异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同位素 w-cu-mo-u成矿作用 物质来源 紫云山岩体 江西省
下载PDF
川西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科学钻探(JSD-1)岩芯Li-B-Fe-Nd同位素对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海珍 李伟强 +6 位作者 高建国 魏广祎 罗祥龙 环淳 左达昇 朱文斌 许志琴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47-3167,共21页
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松潘-甘孜地体东南部,是我国最大的硬岩型锂矿,其成岩成矿机制至今仍有争议。为了深入认识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床稀有金属超常富集的关键岩浆热液过程,研究团队基于甲基卡一号钻孔(JSD-1)岩芯开展全孔... 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松潘-甘孜地体东南部,是我国最大的硬岩型锂矿,其成岩成矿机制至今仍有争议。为了深入认识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床稀有金属超常富集的关键岩浆热液过程,研究团队基于甲基卡一号钻孔(JSD-1)岩芯开展全孔Li-B-Fe-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伟晶岩和二云母花岗岩较低的Nb/Ta、Zr/Hf值以及Li-Nd同位素表明甲基卡伟晶岩可能来源于马颈子二云母花岗岩深成岩体的岩浆结晶分异。JSD-1岩芯花岗岩和伟晶岩中电气石的硼同位素(δ^(11)B)在-9.5‰~-7.1‰之间,与世界上90%的花岗岩和伟晶岩中δ^(11)B变化范围一致。JSD-1岩芯电气石δ^(11)B与全岩Li含量的实验和模型模拟结果表明花岗质岩浆演化过程遵循平衡结晶模型,花岗质岩浆极端结晶分异不能达到熔体中锂辉石过饱和。JSD-1岩芯全岩的Fe同位素(δ^(56)Fe)变化范围为-0.12‰~0.38‰。δ^(56)Fe的显著变化反映了黑云母分离结晶、热液蚀变(电气石化)以及石榴子石堆晶等多阶段岩浆-热液过程的共同结果。全孔Li-B-Fe-Nd同位素综合表明,伴随着广泛流体出溶的岩浆结晶分异过程控制了Li的逐步富集。由于岩浆上升的减压作用,花岗岩岩席穹隆的形成有利于晚期花岗岩岩浆的大量流体出溶,使得浅部形成锂辉石为主的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晶岩锂矿 科学钻探 Li-Nd-B-Fe同位素 成矿作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北缘秋里塔格地区新构造运动及铀成矿作用阶段划分——来自不整合的约束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元元 王强强 +3 位作者 吕俊维 杨小强 陈瑞 李秋实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4期595-605,共11页
秋里塔格构造带为新构造运动的产物,构造变形复杂且强烈,然而对其构造变形时间和变形过程的认识仍存在争议,同时对第四纪以来的构造变形过程刻画较少,制约了铀成矿过程的研究。文章以秋里塔格构造带不整合为研究对象,在探讨不整合构造... 秋里塔格构造带为新构造运动的产物,构造变形复杂且强烈,然而对其构造变形时间和变形过程的认识仍存在争议,同时对第四纪以来的构造变形过程刻画较少,制约了铀成矿过程的研究。文章以秋里塔格构造带不整合为研究对象,在探讨不整合构造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新构造运动过程研究;以上新统库车组下段为主要研究层位,探讨其赋矿砂体、层间氧化带等两大成矿要素特征及其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进而进行铀成矿作用过程研究。研究表明,秋里塔格构造带不整合包括下更新统西域组下伏不整合、中更新统乌苏群下伏不整合、上更新统新疆群下伏不整合,分别显示为削截低角度不整合、超覆平行-高角度不整合、削截平行-高角度不整合。秋里塔格构造带新构造运动阶段可划分为3个阶段:平缓背斜发育阶段(N_(2)^(1)-Qp_(1))、箱式背斜发育阶段(Qp_(1)-Qp_(3))、构造突破阶段(Qp_(3)-今)。上新统库车组铀成矿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同生沉积预富集阶段(N_(2)^(1)-N_(2)^(2)),时限为5.5~4.3 Ma;褶皱期层间氧化阶段(N_(2)^(2)-Qp_(2)),时限为4.3~0.12 Ma;剥蚀突破期改造-氧化阶段(Qp_(2)-今),时限为0.12 Ma~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里塔格 库车组 新构造运动 成矿作用
下载PDF
藏南隆子县界米拉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志山 何世军 +5 位作者 郑杰 沈开和 李宝 陈德贵 陈文庆 刘阳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3年第2期141-148,共8页
藏南界米拉金矿位于山南市隆子县,区域成矿条件优越,工作程度低。为进一步了解本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指导区内下一步地质找矿,通过界米拉矿区野外调查、勘探、综合研究等方法,在区内共发现Ⅰ号、Ⅱ号、Ⅲ号3条金矿脉,铅矿脉1条,... 藏南界米拉金矿位于山南市隆子县,区域成矿条件优越,工作程度低。为进一步了解本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指导区内下一步地质找矿,通过界米拉矿区野外调查、勘探、综合研究等方法,在区内共发现Ⅰ号、Ⅱ号、Ⅲ号3条金矿脉,铅矿脉1条,地质找矿效果较好,下步找矿潜力较大;初步认为该矿区的成矿作用为:1)碳泥质成分高的岩性对金(锑)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造成区内上三叠统涅如组一段、二段及五段对金元素有一定的优选性;2)火山活动带来了丰富的矿源,使局部地层矿物质金元素富集,形成初始矿源层;3)碰撞造山运动形成了大量近东西向褶皱及逆冲推覆构造,这些构造裂隙为成矿提供了空间,伴随着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形成成矿流体,使得研究区内成矿元素得到进一步迁移和富集;同时通过地质、物探、化探等综合资料,结合典型矿床研究,建立了区内主要矿床类型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元信息找矿标志,成矿作用的研究及找矿标志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为下一步的地质找矿提供依据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金矿 成矿作用 藏南界米拉
下载PDF
构造-岩浆-沉积-成矿耦合作用——“云南省新一轮找矿行动及基础地质研究新进展”专辑特邀主编寄语
17
作者 江小均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3-438,共6页
2023—2024年,随着全国及云南省新一轮找矿行动计划全面启动,作为矿产资源大省,云南有责任、有能力在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中展现更大作为和担当。云南省具有战略性矿产资源禀赋优势,在统筹部署优势特色的31种矿产地质找矿工作中,有望... 2023—2024年,随着全国及云南省新一轮找矿行动计划全面启动,作为矿产资源大省,云南有责任、有能力在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中展现更大作为和担当。云南省具有战略性矿产资源禀赋优势,在统筹部署优势特色的31种矿产地质找矿工作中,有望培育形成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并进一步做好传统优势矿产产业基地。然而,云南仍有几个重要的构造-成矿事件及找矿重点问题值得关注。例如,云南西部三江及扬子板块西缘地区受三江特提斯构造域演化影响,形成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多期沉积-构造-岩浆-成矿复合叠加事件;东部扬子板块在哥伦比亚超大陆、罗迪尼亚超大陆聚合-裂解过程中,形成一系列构造-岩浆-沉积-成矿事件;东南部华南褶皱带受特提斯与太平洋板块构造域叠加影响,形成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多期多层位复合叠加成矿事件等。鉴此,为主动服务于云南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地球学报》编辑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联合云南省各个地质单位在2024年第4期刊发14篇文章,作为“云南省新一轮找矿行动及基础地质研究新进展”专辑。专辑涵盖了基础地质、地质找矿、区域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型等多个研究方向,旨在为云南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找矿工作选区和部署提供科技支撑,促进云南省多个战略矿床产业基地建设、勘查开发和增储上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轮找矿行动 基础地质 成矿作用与规律 云南省
下载PDF
川西扎乌龙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锂、铍矿物学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的指示 被引量:3
18
作者 熊欣 李建康 +2 位作者 张珈铭 严清高 王臻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85-2100,共16页
扎乌龙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位于四川省和青海省交界处,其西部矿体被称为青海草陇矿床,是我国西部松潘-甘孜稀有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扎乌龙矿床Li 2O资源储量预估高达157万t,最主要的锂、铍矿石矿物为绿柱石和锂辉石。前人以扎... 扎乌龙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位于四川省和青海省交界处,其西部矿体被称为青海草陇矿床,是我国西部松潘-甘孜稀有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扎乌龙矿床Li 2O资源储量预估高达157万t,最主要的锂、铍矿石矿物为绿柱石和锂辉石。前人以扎乌龙伟晶岩脉内多阶段的流体包裹体为研究对象,着重剖析了其岩浆热液演化过程。然而,迄今为止尚缺乏锂铍矿物学和同位素方面的研究来加深对该矿床岩浆热液演化及成矿作用方面的理解。14号钠长石-锂辉石型伟晶岩脉是扎乌龙花岗伟晶岩型矿床出露面积最大、锂储量最高的伟晶岩脉,也是研究该稀有金属矿床成矿作用过程的理想对象。该伟晶岩脉具有一定的内部分带性,由边部至核部分为:石英-白云母带(Ⅰ带)、微斜长石-钠长石带(Ⅱ带)、钠长石-锂辉石带(Ⅲ带)和石英-锂辉石带(Ⅳ带)。绿柱石和锂辉石矿物结构和化学组成表明,扎乌龙14号脉锂铍矿化主要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岩浆阶段,主要形成均一或振荡环带结构的原生绿柱石和锂辉石;第二阶段为热液阶段,主要表现为流体与原生矿物发生再平衡,原生锂辉石发生蚀变形成云母等矿物,原生绿柱石边部和内部缝隙产出相对富Cs_(2)O或Na 2O含量的次生绿柱石。14号伟晶岩中原生和次生绿柱石的Cs_(2)O含量(0.71%~2.28%)均低于世界上许多其他Li-Ta-Cs伟晶岩脉,表明其岩浆结晶分异程度相对较低。Ⅲ和Ⅳ带原生锂辉石均呈现出不均匀的δ^(7)Li值(-1.70‰~1.67‰),表明锂辉石结晶于流体出溶的环境。次生锂辉石相对略低的δ^(7)Li值(-1.90‰~-0.03‰)表明了热液阶段锂的再活化沉淀对于锂同位素组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次生绿柱石较原生绿柱石的Cs_(2)O含量增加有限,热液作用未形成高度富铯或锂的矿物如铯馏石和锂云母,表明热液作用对于原生稀有金属矿物的改造有限。总体而言,与加拿大Tanco和可可托海3号脉伟晶岩相比,扎乌龙14号脉伟晶岩熔体的分异程度较低,出溶的富Cs流体有限,未发生较大规模的晚阶段热液交代作用,成矿作用以伟晶岩熔体的结晶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伟晶岩 锂辉石 绿柱石 伟晶岩熔体分异 稀有金属 成矿作用 松潘-甘孜造山带 扎乌龙矿床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矿集区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舒 张赞赞 +4 位作者 胡召齐 施立胜 周涛发 吴明安 杜建国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35-1448,共14页
安徽庐枞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也是华南铀成矿省内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成矿区,系统开展铀矿床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研究,对于完善区域成矿理论、指导铀矿找矿勘探具有基础性意义。庐枞矿集区铀矿床主要分布在庐枞... 安徽庐枞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也是华南铀成矿省内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成矿区,系统开展铀矿床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研究,对于完善区域成矿理论、指导铀矿找矿勘探具有基础性意义。庐枞矿集区铀矿床主要分布在庐枞火山岩盆地东南侧的A型花岗岩带上,但近年深部探测科学钻孔揭示火山岩盆地内隐伏正长岩中也存在铀矿化线索。与A型花岗岩有关的铀矿床呈NE向分布,矿体产出于石英正长岩与围岩接触带,受到侵入接触构造、断裂构造及层间构造的控制,具有典型热液充填成矿的特征,成矿年龄集中在114~108 Ma;赋矿岩体为多期次侵位的复式岩体,主体年龄为127~123 Ma,末阶段碱性长石花岗岩株年龄为115~110 Ma,岩石属于A1型花岗岩,形成于伸展的构造背景下;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赋矿岩体及围岩地层,成矿流体具有深循环大气降水与岩浆流体混合的特征。火山岩盆地内的铀矿化产出于火山岩盖层之下的隐伏正长岩中,具有热液充填成矿的特点,成矿年龄为131~129 Ma;赋矿正长岩成岩年龄为131 Ma,属于橄榄安粗质岩石,形成于挤压向拉张转换的构造背景下;岩浆阶段末期分异的高温富B、F的富铀热液在开放体系下沉淀成矿。盆地内隐伏正长岩中的铀矿化为矿集区中高温铀矿化的代表,与A型花岗岩有关的铀矿床则为晚期中低温铀矿化。综合来看,产铀岩体判别标志、精确的铀成矿年龄以及幔源物质与铀成矿之间的关系应是本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枞矿集区 花岗岩型铀矿床 成矿作用 A型花岗岩 成岩成矿时代 成矿物质来源
下载PDF
纳米比亚白岗岩型铀成矿作用评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金勇 范洪海 +4 位作者 何德宝 耿瑞瑞 王生云 陈东欢 陈旭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3年第4期889-907,共19页
纳米比亚铀矿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战略金属储备库”,其中白岗岩型铀矿更是铀矿中最主要的类型,成矿潜力巨大,主要受构造、岩性和地层控制,部分矿床还受后期热液活动的叠加改造。在6类白岗岩及Salem型等花岗岩中,赋铀白岗岩仅为D型和E... 纳米比亚铀矿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战略金属储备库”,其中白岗岩型铀矿更是铀矿中最主要的类型,成矿潜力巨大,主要受构造、岩性和地层控制,部分矿床还受后期热液活动的叠加改造。在6类白岗岩及Salem型等花岗岩中,赋铀白岗岩仅为D型和E型两种白岗岩,主要是由于非矿化白岗岩或花岗岩形成于D_(3)期间或之前,而矿化白岗岩是由富铀基底深部重熔而形成的,产于D_(3)构造变形及穹隆构造之后,两者的物质来源不同。千岁兰深大断裂是白岗岩型铀矿活化迁移的通道,穹隆、NNE向韧性剪切带及褶皱等构造膨大变异部位为矿化白岗岩的侵入提供了充足的就位空间。另外,赋铀白岗岩常以网脉状、脉状侵入罗辛组大理岩和可汗组片麻岩、卡里毕比组大理岩和卡塞布组黑云母片岩,在侵入过程中,岩浆与罗辛组或卡里毕比组大理岩发生脱碳反应,致使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岩浆易于沸腾,促进铀沉淀富集。就后期热液而言,在靠近断裂破碎带等部位,矿化白岗岩明显发生强烈的热液蚀变,使得铀矿化品位显著增高,可见局部存在后期热液的叠加富集。因此,白岗岩型铀矿的成矿作用大体划分为原始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后期热液的叠加富集作用和表生氧化淋积作用3个期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岗岩型铀矿 成矿作用 成矿机理 达马拉造山带 纳米比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