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7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锌合金镀层的制备及其耐腐蚀与机械性能研究
1
作者 赖燕君 曾宪荣 牟柳晨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7,共8页
利用电沉积方法在铜基体上分别制备Zn-Ni合金镀层、Zn-Co合金镀层、Zn-Ni-P合金镀层和Zn-Ni-W合金镀层,并研究不同锌合金镀层的微观形貌、晶相结构、结合强度、耐腐蚀性能、硬度、韧性与耐磨性能。结果表明:不同锌合金镀层完全覆盖铜基... 利用电沉积方法在铜基体上分别制备Zn-Ni合金镀层、Zn-Co合金镀层、Zn-Ni-P合金镀层和Zn-Ni-W合金镀层,并研究不同锌合金镀层的微观形貌、晶相结构、结合强度、耐腐蚀性能、硬度、韧性与耐磨性能。结果表明:不同锌合金镀层完全覆盖铜基体,并且结合强度高,但它们的形貌特征及物相有所不同,耐腐蚀与机械性能也存在差异。Zn-Co合金镀层的晶粒呈团簇颗粒状,堆积紧密;Zn-Ni-P合金镀层的晶粒呈细小块状,堆积紧密;Zn-Ni-W合金镀层的晶粒呈花蕊状,以缠绕形式紧密结合。它们的致密性和耐腐蚀性能明显好于Zn-Ni合金镀层,硬度较Zn-Ni合金镀层分别提高约68 HV、62 HV、109 HV,磨损体积较Zn-Ni合金镀层分别降低约65%、40%、42%。Zn-Ni-P合金镀层的耐腐蚀性能最好,具有最高的电荷转移电阻4.04×103Ω·cm2和低频阻抗模值1.10×104Ω·cm2,而Zn-Ni-W合金镀层具有高硬度(421.8 HV),还表现出良好的韧性与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Ni合金镀层 Zn-Co合金镀层 Zn-Ni-P合金镀层 Zn-Ni-W合金镀层 耐腐蚀性能 韧性 耐磨性能
下载PDF
H3.3G34W、p63及SATB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联合应用对骨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张楠 吕茉琦 +5 位作者 同志超 李海燕 王丹 杨文义 李晓菊 周党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1-469,共9页
目的探讨H3.3G34W、p63及SATB2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联合应用对GCTB的诊断作用和价值。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病理科2020年至2022年诊断的54例GCTB、83例非骨巨细胞瘤(non-giant cel... 目的探讨H3.3G34W、p63及SATB2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联合应用对GCTB的诊断作用和价值。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病理科2020年至2022年诊断的54例GCTB、83例非骨巨细胞瘤(non-giant cell tumor of bone,NGCTB)(包含14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6例软骨母细胞瘤和53例非骨化性纤维瘤)患者的样本和病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H3.3G34W、p63及SATB2的表达情况。通过χ^(2)检验判断H3.3G34W、p63及SATB2的阳性率在各组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包括H3.3G34W、p63及SATB2的联合诊断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H3.3G34W、p63及SATB2在GCTB组中阳性率分别为81.5%、90.7%、92.6%;在NGCTB组中阳性率分别为2.4%、28.9%、62.7%。与NGCTB组相比,GCTB组患者年龄显著较大[(41.222±14.849)vs.(16.566±9.439);P<0.001],女性比男性患病率更高(51.9%vs.48.1%,P<0.001)。与NGCTB组相比,GCTB组中H3.3G34W(81.5%vs.2.4%,P<0.001);p63(90.7%vs.28.9%,P<0.001)和SATB2(92.6%vs.62.7%,P<0.001)的阳性率更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单因素预测模型,同时行ROC曲线分析,表明年龄(AUC=92.9%,P<0.001)、性别(AUC=64.5%,P=0.004)、H3.3G34W阳性率(AUC=89.5%,P<0.001)、p63阳性率(AUC=80.9%,P<0.001)、SATB2阳性率(AUC=65.0%,P=0.003)是GCTB诊断的独立预测因素。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混合预测模型,并行ROC曲线分析,发现混合模型展现出比单因素模型更好的预测价值(AUC=98.4%,P<0.001)。结论H3.3G34W、p63及SATB2是有效诊断GCTB的分子标记物,且三者联合应用更能提高GCTB的诊断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GCTB)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H3.3G34W P63 SATB2
下载PDF
化学沉积法制备镍基双涂层及其耐蚀性能的研究
3
作者 白雪 白瑞 +1 位作者 白小慧 王金玺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2094-2098,共5页
采用化学沉积法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以Ni-P为底涂层、Ni-W-P为外涂层的Ni-P/Ni-W-P双涂层钢体,分别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对双涂层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涂层具有... 采用化学沉积法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以Ni-P为底涂层、Ni-W-P为外涂层的Ni-P/Ni-W-P双涂层钢体,分别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对双涂层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涂层具有非晶结构和少量微晶结构,孔隙率仅为1.94%,表面致密性优于Ni-P单涂层。未浸泡的双涂层钢体的腐蚀电流密度为8.58×10^(-7)A·cm^(-2),比45^(#)钢基体低了2个数量级。双涂层钢体的腐蚀速率仅为0.050 g·(cm^(2)·a)^(-1),低于45^(#)钢基体。在质量分数3.5%氯化钠溶液中浸泡10 d后,双涂层钢体的腐蚀程度非常轻,腐蚀电流密度增加非常缓慢,说明双涂层耐腐蚀性优于单涂层,可以为45^(#)钢基体提供更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Ni-W-P双涂层 Ni-P单涂层 化学沉积法 耐蚀性
下载PDF
P/M和W/C对磷酸镁水泥强度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刘欣 赵友帅 +6 位作者 唐宇晗 李帅 张海霞 赵鑫 张晓平 辛自洁 岳雪涛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3期39-43,70,共6页
为探究磷镁比(P/M)及水灰比(W/C)对磷酸镁水泥强度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结合XRD、SEM和FT-IR等测试手段对其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W/C=0.15时,磷酸二氢钾掺量的降低会使磷酸镁水泥的各... 为探究磷镁比(P/M)及水灰比(W/C)对磷酸镁水泥强度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结合XRD、SEM和FT-IR等测试手段对其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W/C=0.15时,磷酸二氢钾掺量的降低会使磷酸镁水泥的各龄期抗压强度增强,P/M=1:4时其3 h强度超过30 MPa,而当掺量过高时,3 h强度低于20 MPa,其产物MgKPO_(4)·6H_(2)O(K-struvite)的生成量减少且试件存在开裂区域;W/C=0.25时,减少MgO的掺量可以提高磷酸镁水泥的强度,P/M=1:1.5时,3 h的抗压强度接近30 MPa,磷酸镁水泥的水化产物K-struvite形貌结晶完好且排列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 W/C 磷酸镁水泥 抗压强度 水化产物
下载PDF
硝酸钇对黄铜基体电沉积Co-W-P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沈丽 韩杰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62,共8页
选用硝酸钇作为添加剂加到镀液中,研究了硝酸钇添加量对黄铜基体上电沉积Co-W-P合金镀层的外观、微观形貌、组织结构、硬度、抗磨损性能与抗划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硝酸钇添加量对Co-W-P合金镀层的外观、覆盖能力、衍射峰位置以... 选用硝酸钇作为添加剂加到镀液中,研究了硝酸钇添加量对黄铜基体上电沉积Co-W-P合金镀层的外观、微观形貌、组织结构、硬度、抗磨损性能与抗划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硝酸钇添加量对Co-W-P合金镀层的外观、覆盖能力、衍射峰位置以及择优取向无明显影响,但添加适量硝酸钇使Co-W-P合金镀层中孔洞数量减少,表面致密性逐步改善,硬度增大,抗磨损性能与抗划伤性能明显提高。当硝酸钇的添加量为3 g/L,电沉积的Co-W-P合金镀层表面平整且致密,呈现(200)晶面择优取向,硬度达到536.8 HV,磨损量仅为4.6 mg/cm^(2)并且表面磨损程度轻,表现出良好的抗磨损性能与抗划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W-P合金镀层 电沉积 硝酸钇 抗磨损性能 抗划伤性能
下载PDF
软装设计用铜合金的表面Ni-W-P镀层与性能研究
6
作者 杨凱智 宗彦 吴克凡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1,共7页
针对软装设计用铜合金复杂服役环境的使用需求,为解决铜合金表面硬度低、耐腐蚀性能差等问题,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软装设计用铜合金表面制备了Ni-W-P镀层。研究了Na_(2)WO_(4)浓度对化学镀层沉积速率、表面形貌、物相组成、硬度和耐腐蚀... 针对软装设计用铜合金复杂服役环境的使用需求,为解决铜合金表面硬度低、耐腐蚀性能差等问题,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软装设计用铜合金表面制备了Ni-W-P镀层。研究了Na_(2)WO_(4)浓度对化学镀层沉积速率、表面形貌、物相组成、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_(2)WO_(4)浓度从15 g/L增加至65 g/L,铜合金表面镀层的沉积速率先增后减,在Na_(2)WO_(4)浓度为35 g/L时取得最大值。镀层中P元素含量逐渐减小,W元素含量先增加后减小。不同Na_(2)WO_(4)浓度的镀层中都可见Ni和Ni_(5)P_(4)衍射峰,镀层硬度高于未添加Na_(2)WO_(4)的镀层。且随着Na_(2)WO_(4)浓度增加,镀层硬度先增后减,在Na_(2)WO_(4)浓度为35 g/L时取得最大值。随着Na_(2)WO_(4)浓度从15 g/L上升至65 g/L,铜合金表面镀层的腐蚀电位先正向移动后负向移动,腐蚀电流密度先减小后增大。在Na_(2)WO_(4)浓度为35 g/L时,取得腐蚀电流密度最小值和电荷转移电阻最大值。电化学阻抗谱与极化曲线测试结果相吻合,Na_(2)WO_(4)浓度为35 g/L时具有最佳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Na_(2)WO_(4)浓度 Ni-W-P镀层 显微形貌 耐腐蚀性能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Ni-W-P化学镀层沉积行为及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李文畅 盛施展 +1 位作者 吴金洪 王慧华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Ni-W-P化学镀层因具有良好的耐蚀、耐磨性能而成为重要的“代铬”镀层。表面活性剂可以增强镀液对基体润湿能力,加快界面处H2逸出速率,减少镀层针孔数量或氢缺陷,从而提高镀层质量。本论文探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 Ni-W-P化学镀层因具有良好的耐蚀、耐磨性能而成为重要的“代铬”镀层。表面活性剂可以增强镀液对基体润湿能力,加快界面处H2逸出速率,减少镀层针孔数量或氢缺陷,从而提高镀层质量。本论文探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以及聚乙二醇-200(PEG-200)三种典型表面活性剂对Ni-W-P镀层沉积行为及性能的影响。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以及电化学方法对Ni-W-P镀层的表面微观形貌、物相、气孔率和耐蚀性能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接触角、沉积电位阐述了表面活性剂在化学镀Ni-W-P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可改善镀层表面质量以及颗粒尺寸均匀性,并显著降低镀层内部针孔数量,优先顺序为PEG-200>SDS>CTAB。XRD衍射结果显示,表面活性剂可提高镀层内合金元素W和P含量,有利于形成耐蚀性能良好的Ni-W-P非晶镀层。此外,三种表面活性剂均能改善镀液对基体的润湿能力,其中PEG-200对基体的润湿角最小(65°),说明PEG-200对于提高界面处H2逸出速度,降低化学镀过程中电位波动效果更为明显。论文研究结果可以为制备内部缺陷较少、耐蚀性能优良的Ni-W-P化学镀层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W-P化学镀层 表面活性剂 气孔率 耐蚀性 润湿角 沉积电位
下载PDF
基于575W_(p)及以上光伏组件的沙漠光伏跟踪支架安装技术及发电效率分析
8
作者 许明英 吴俊卿 杜胜涛 《人民珠江》 2024年第S02期53-55,共3页
旨在探讨基于575W_(p)及以上光伏组件的沙漠光伏跟踪支架安装技术及其对发电效率的影响。通过对沙漠环境中光伏系统的特殊要求进行分析,结合光伏组件和跟踪支架的特点,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沙漠环境的跟踪支架安装技术方案。研究方法包括现... 旨在探讨基于575W_(p)及以上光伏组件的沙漠光伏跟踪支架安装技术及其对发电效率的影响。通过对沙漠环境中光伏系统的特殊要求进行分析,结合光伏组件和跟踪支架的特点,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沙漠环境的跟踪支架安装技术方案。研究方法包括现场勘察、基础施工技术和安装调试过程,并通过实际测试数据评估不同跟踪模式下的发电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跟踪支架安装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光伏系统在沙漠环境下的发电效率,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为沙漠地区大规模光伏电站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75W p光伏组件 沙漠光伏 跟踪支架 安装技术 发电效率
下载PDF
Cr12MoV模具钢化学镀Ni-W-P/PTFE复合镀层及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崔凯 任伟和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39,共8页
以Cr12MoV模具钢作为基体化学镀Ni-W-P/PTFE复合镀层,以期提高模具的耐磨性能。通过改变PTFE颗粒添加量获得不同Ni-W-P/PTFE复合镀层,并对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化学成分、晶相结构、硬度及耐磨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复合镀层表面... 以Cr12MoV模具钢作为基体化学镀Ni-W-P/PTFE复合镀层,以期提高模具的耐磨性能。通过改变PTFE颗粒添加量获得不同Ni-W-P/PTFE复合镀层,并对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化学成分、晶相结构、硬度及耐磨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复合镀层表面都存在尺寸不同、分布不均匀的胞状物,还附着白色PTFE颗粒,但是晶相结构无显著性差异。随着PTFE颗粒添加量从2 g/L增至14 g/L,复合镀层中PTFE颗粒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并且颗粒分散状况不同,硬度呈现减小趋势,而耐磨性能逐步提高,然后变差。当PTFE颗粒添加量为8 g/L获得的Ni-WP/PTFE复合镀层中PTFE颗粒含量达到3.63%,并且颗粒分布趋于均匀,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其摩擦系数仅为0.41,表面磨痕宽度和深度分别为500μm和14.7μm,作为表面改性层能有效减轻Cr12MoV模具钢的磨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W-P/PTFE复合镀层 化学镀 CR12MOV模具钢 耐磨性能
下载PDF
多参数协同自适应的改进虚拟同步控制策略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振浩 张越 +1 位作者 成龙 李国庆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03-2413,共11页
由于常规虚拟同步发电机固定参数的控制策略并未充分发挥逆变器参数灵活可调的优势,对系统暂态过程影响较大,因此提出一种P/ω下垂系数、虚拟惯量和阻尼系数自适应协同调节策略。通过对双机并联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 由于常规虚拟同步发电机固定参数的控制策略并未充分发挥逆变器参数灵活可调的优势,对系统暂态过程影响较大,因此提出一种P/ω下垂系数、虚拟惯量和阻尼系数自适应协同调节策略。通过对双机并联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并网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对VSG暂态过程进行分段分析,得到各阶段参数调节规律。结合系统惯量阻尼和P/ω下垂系数对并网小信号模型进行分析,确定P/ω下垂系数及阻尼系数的取值范围。将VSG角速度变化量及角速度瞬时变化率同惯量阻尼关联起来,实现惯量阻尼自适应协同调节,并且根据VSG角速度变化量实时进行P/ω下垂系数的自适应调节。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双机并联VSG并网系统,分别在因负荷波动、出力波动和交流侧短路故障工况中,对比不同参数选择策略下,并网VSG系统暂态频率波动情况,验证所提参数自适应选择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惯量 阻尼系数 P/w有功下垂系数 自适应协同策略
下载PDF
活化处理对高速钢Ni-W-P化学镀层结合力影响
11
作者 王靖炎 朱世照 +2 位作者 张振钢 马利杰 刘贯军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2-55,共4页
为提高Ni-W-P化学镀层与高速钢基体之间的结合力,重点研究了高速钢化学镀前的表面活化处理工艺。以不同浓度的盐酸、硫酸、氢氟酸和活化时间为研究对象,以Ni-W-P镀层与高速钢基体的结合力为研究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活化剂组分和活化时... 为提高Ni-W-P化学镀层与高速钢基体之间的结合力,重点研究了高速钢化学镀前的表面活化处理工艺。以不同浓度的盐酸、硫酸、氢氟酸和活化时间为研究对象,以Ni-W-P镀层与高速钢基体的结合力为研究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活化剂组分和活化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当活化剂中添加8%的浓盐酸和2.5%的氢氟酸(其余为水)并对高速钢基体进行3 min活化处理时,制备的Ni-W-P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NI-W-P 结合力 高速钢 活化处理
下载PDF
硫酸钴浓度对电沉积Co-W-P薄膜结构与磁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刘文彦 魏媛 +2 位作者 虞正鹏 陈欢欢 李帅东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20,共6页
在20#钢基体上电沉积Co-W-P薄膜,并研究镀液中硫酸钴浓度对Co-W-P薄膜的结合强度、结构、成分、厚度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W-P薄膜与20#钢基体结合紧密,随着硫酸钴浓度从5 g/L增至25 g/L,Co-W-P薄膜的结构和物相无明显变化,但平... 在20#钢基体上电沉积Co-W-P薄膜,并研究镀液中硫酸钴浓度对Co-W-P薄膜的结合强度、结构、成分、厚度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W-P薄膜与20#钢基体结合紧密,随着硫酸钴浓度从5 g/L增至25 g/L,Co-W-P薄膜的结构和物相无明显变化,但平均晶粒尺寸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Co元素的质量分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导致不同Co-W-P薄膜的致密性和磁性能存在差异。当硫酸钴浓度为15 g/L时,Co-W-P薄膜的平均晶粒尺寸仅为40.6 nm,Co元素的质量分数达到64.19%,具有最大的矫顽力(932 A/m)和饱和磁化强度(100.7 A·m2·kg-1),其结构致密并且展现出良好的磁性能。在一定范围内硫酸钴浓度的增加,降低了成核过电位,使晶粒细化且结合紧密,同时提高了钴还原沉积效率,使Co元素的质量分数升高。研究表明:晶粒细化、致密性改善以及磁性元素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Co-W-P薄膜的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W-P薄膜 电沉积 硫酸钴浓度 结构 磁性能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化学镀Ni-W-Mo-P四元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余祖孝 郝世雄 +2 位作者 孙亚丽 黄新 刘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52-55,共4页
利用显微硬度计、金相显微镜和电化学技术,以及浸泡腐蚀和磨损试验等方法.研究丁Ni-W-Mo-P四元合金镀层在加热过程中,引起的镀层结合力、孔隙率、硬度、耐磨性、耐蚀性、腐蚀电位和抗氧化等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400℃×1h热处理后... 利用显微硬度计、金相显微镜和电化学技术,以及浸泡腐蚀和磨损试验等方法.研究丁Ni-W-Mo-P四元合金镀层在加热过程中,引起的镀层结合力、孔隙率、硬度、耐磨性、耐蚀性、腐蚀电位和抗氧化等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400℃×1h热处理后,镀层的硬度最高(960HV),耐磨性最好,但是其耐蚀性较差。在200℃下热处理6h,镀层显微硬度显著增加,达1000HV。经400℃保温后,其抗氧化性优于未化学镀的45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Ni—W—Mo—P合金 热处理 性能
下载PDF
应用P/w(Q/E)“导纳”的逆变器并联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平 蔡环宇 +1 位作者 石健将 何湘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86-2493,共8页
该文提出一种应用P/w(Q/E)"导纳"的逆变器无线并联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将每台并网逆变器的功率控制模型等效为一个"开路电压"和一个"导纳"倒数串联的二端网络,从而得到整个并联系统的模型。理论... 该文提出一种应用P/w(Q/E)"导纳"的逆变器无线并联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将每台并网逆变器的功率控制模型等效为一个"开路电压"和一个"导纳"倒数串联的二端网络,从而得到整个并联系统的模型。理论分析表明,并网模式下,系统的稳定性由系统中每一个"导纳"的稳定性决定,而孤网模式的稳定性由并联网络中所有"导纳"和的倒数的稳定性决定。进一步研究,该文得出两个关于孤网并联系统设计的实用性结论,该结论指出当并联系统中各逆变器具有相同或成比例关系的"导纳"时,孤网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该"导纳"的稳定性。仿真与实验均验证该文提出的研究方法和所得结论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并联 微网 稳定性分析 P/w“导纳”
下载PDF
不锈钢化学镀Ni-P/Ni-W-P合金镀层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高岩 郑志军 +3 位作者 朱敏 鲍贤勇 李北 陈杰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37,共3页
讨论了 316L不锈钢上化学镀Ni P/Ni W P合金镀层的工艺,重点是直接影响镀层与基体间结合力的关键过程———不锈钢基体的前处理工艺。试验发现,在前处理工艺中侵蚀活化液和预镀镍液的配方是最重要的。对 2种镀层成分和结构的分析、结合... 讨论了 316L不锈钢上化学镀Ni P/Ni W P合金镀层的工艺,重点是直接影响镀层与基体间结合力的关键过程———不锈钢基体的前处理工艺。试验发现,在前处理工艺中侵蚀活化液和预镀镍液的配方是最重要的。对 2种镀层成分和结构的分析、结合力及硬度的测试表明,用本方法前处理工艺对 316L不锈钢基体处理后进行化学镀能获得性能可靠的Ni P/Ni W P合金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化学镀 前处理 Ni—W—P
下载PDF
化学镀Ni-W-P混合电位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光辉 杨防祖 +1 位作者 王森林 吴辉煌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16,共3页
 测量了化学镀Ni P和Ni W P过程混合电位随时间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规律。指出Emix的正移与pH值随时间而降低有关,而且pH值的降低会加速化学镀的诱发过程。低碳钢诱发化学镀Ni W P会在混合电位 时间曲线上出现两个电位阶梯,其原因在于...  测量了化学镀Ni P和Ni W P过程混合电位随时间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规律。指出Emix的正移与pH值随时间而降低有关,而且pH值的降低会加速化学镀的诱发过程。低碳钢诱发化学镀Ni W P会在混合电位 时间曲线上出现两个电位阶梯,其原因在于低碳钢在给定的镀液体系中稳定电位不够负,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使化学镀Ni W P快速发生,只有当表面形成达到一定覆盖度的具有催化活性的Ni原子层后,才能迅速地诱发化学镀过程;而Ni P和Ni W P的稳定电位足够负,可以使化学镀过程快速诱发,故仅有一个电位阶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Ni—P Ni—W—P 混合电位
下载PDF
脉冲电沉积Ni-W-P合金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欢 郭忠诚 薛方勤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6-37,43,共3页
 为了研究Ni-W-P合金脉冲电沉积中脉冲参数对镀速和镀层中钨、磷含量的影响以及对镀层耐蚀性和硬度的影响,采用称重法、硫酸浸泡法、日本岛津EPMA-1600型电子探针以及HX-1型显微硬度计对Ni-W-P合金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镀层的沉...  为了研究Ni-W-P合金脉冲电沉积中脉冲参数对镀速和镀层中钨、磷含量的影响以及对镀层耐蚀性和硬度的影响,采用称重法、硫酸浸泡法、日本岛津EPMA-1600型电子探针以及HX-1型显微硬度计对Ni-W-P合金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镀层的沉积速率、镀层成分及镀层的性能都随脉冲频率和占空比的变化而变化;Ni-W-P镀层的脉冲电沉积速率比直流电沉积大,脉冲镀层的耐蚀性和硬度都优于直流镀层,其耐蚀性还优于1Cr18Ni9Ti不锈钢。本工艺操作方便,镀层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脉冲 Ni—W—P合金 工艺
下载PDF
大鼠脱碘酶、硒蛋白P和硒蛋白W正常表达所需的最低饲料硒水平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在香 杨晓光 +3 位作者 朴建华 田园 夏弈明 陈孝曙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 研究能满足大鼠脱碘酶、硒蛋白 P和硒蛋白 W合成所需的饲料硒水平。方法 以低硒酵母合成饲料加不同剂量的亚硒酸钠配成硒水平分别为 0 .0 1、0 .0 2、0 .0 3、0 .0 4、0 .0 5、0 .0 6、0 .1 0和 0 .2 0 mg/kg的 8种饲料喂养雄性 ... 目的 研究能满足大鼠脱碘酶、硒蛋白 P和硒蛋白 W合成所需的饲料硒水平。方法 以低硒酵母合成饲料加不同剂量的亚硒酸钠配成硒水平分别为 0 .0 1、0 .0 2、0 .0 3、0 .0 4、0 .0 5、0 .0 6、0 .1 0和 0 .2 0 mg/kg的 8种饲料喂养雄性 wistar断乳大鼠。 2 0周时杀死大鼠取其组织 ,分别对各种组织中的 型、 型和 型脱碘酶、硒蛋白 P的 m RNA以及硒蛋白 W的 m RNA的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能满足大鼠各组织 型、 型和 型脱碘酶发挥最佳活性时的最低饲料硒水平为0 .0 5mg/kg,而硒蛋白 P的 m RNA以及硒蛋白 W的 m RNA正常表达所需的最低饲料硒水平分别为 0 .0 5和 0 .0 6mg/kg。结论 饲料硒水平达到 0 .1 mg/kg可满足大鼠脱碘酶、硒蛋白 P和硒蛋白 W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碘酶 硒蛋白P 硒蛋白W 饲料
下载PDF
AZ91D镁合金化学镀Ni-P/Ni-W-P双层镀层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光玉 程仲基 +1 位作者 牛丽媛 连建设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7-530,共4页
为了提高镁合金的耐磨耐蚀性,研究了一种镁合金直接化学镀Ni-P/Ni-W-P双层镀层的方法.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分析射仪(XRD)分析了镀层的微观结构.对镀层进行了极化曲线分析,并进行了盐酸腐蚀试验和结合力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镀... 为了提高镁合金的耐磨耐蚀性,研究了一种镁合金直接化学镀Ni-P/Ni-W-P双层镀层的方法.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分析射仪(XRD)分析了镀层的微观结构.对镀层进行了极化曲线分析,并进行了盐酸腐蚀试验和结合力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镀层组织致密无孔,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和高耐蚀性.镀层硬度可达622HKV,试样在10%的HCl溶液中可保持近3h不腐蚀基体,对镁合金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化学镀 Ni—W—P AZ91D 耐蚀性
下载PDF
不同镀液组分对化学沉积Ni-W-P合金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宗云 郭荣新 +1 位作者 何冰清 刘宏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2,共4页
为了探索镀液组分对Ni-W-P合金镀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规律,寻求合适的镀液配比,为后续实验奠定基础,采用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以及金相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成分和结构的化学沉积Ni-W-P合金层,测量了不同成分沉积层的镀态与热处理... 为了探索镀液组分对Ni-W-P合金镀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规律,寻求合适的镀液配比,为后续实验奠定基础,采用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以及金相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成分和结构的化学沉积Ni-W-P合金层,测量了不同成分沉积层的镀态与热处理后的硬度。结果表明:对于Ni-W-P合金镀层,镀液组分是决定镀层结构状态的关键因素。镀液中钨酸钠含量增加,次磷酸钠含量减少时,镀层结构将发生由非晶态→混晶态→纳米晶态的连续演变,其相应的镀态硬度与热处理后硬度也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与因成分改变导致的结构、晶化程度、W含量、Ni3P析出量与尺寸等因素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化学镀 Ni—W—P合金 非晶态合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