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liminary report of coseismic surface rupture(part)of Türkiye's M_(W)7.8 earthquake by remote sensing interpretation
1
作者 Yali Guo Haofeng Li +3 位作者 Peng Liang Renwei Xiong Chaozhong Hu Yueren Xu 《Earthquake Research Advances》 CSCD 2024年第1期4-13,共10页
Both M_(W) 7.8 and M_(W) 7.5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southeastern Türkiye on February 6,2023,resulting in numerous buildings collapsing and serious casualties.Understanding the distribution of coseismic surface r... Both M_(W) 7.8 and M_(W) 7.5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southeastern Türkiye on February 6,2023,resulting in numerous buildings collapsing and serious casualties.Understanding the distribution of coseismic surface ruptures and secondary disasters surrounding the epicentral area is important for post-earthquake emergency and disaster assessments.High-resolution Maxar and GF-2 satellite data were used after the events to extract the location of the rupture surrounding the first epicentral are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ngth of the interpreted surface rupture zone(part of)is approximately 75 km,with a coseismic sinistral dislocation of 2-3 m near the epicenter;however,this reduced to zero at the tip of the southwest section of the East Anatolia Fault Zone.Moreover,dense soil liquefaction pits were triggered along the rupture trace.These events are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the Eurasian Seismic Belt and result from the subduction and collision of the Arabian and African Plates toward the Eurasian Plate.The western region of the Chinese mainland and its adjacent areas are in the eastern section of the Eurasian Seismic Belt,where seismic activity is controlled by the collision of the Indian and Eurasian Plates.Both China and Türkiye have independent tectonic histo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3 Türkiye M_(w)7.8 earthquake Coseismic surface rupture East anatolian fault zone Eurasian seismic zone Remote sensing interpretation
下载PDF
从转向到演化:W.J.T.米歇尔图像学研究的理论进路
2
作者 王博学 管晓莉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5-62,共8页
自20世纪90年代始,视觉媒介技术逐渐完成了从电子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换,与此同时,学界也兴起一股以“图像转向”为主题的视觉文化研究热潮,W.J.T.米歇尔无疑是其中的领军人物。近年来,虚拟影像技术、大数据算法、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型... 自20世纪90年代始,视觉媒介技术逐渐完成了从电子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换,与此同时,学界也兴起一股以“图像转向”为主题的视觉文化研究热潮,W.J.T.米歇尔无疑是其中的领军人物。近年来,虚拟影像技术、大数据算法、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型数字技术系统的不断突破,再一次激发了人们对未来视觉呈现的想象。此刻,回看米歇尔对现代图像学的理论构想和阶段阐述,不难发现米歇尔在该研究领域的前瞻性,他关于生控复制及生命图像的隐喻,以及关于形象科学的系统性论释,打通了符号学、媒介学与图像学的边界,在完善从转向到演化的自身理论框架的同时,为当下诸多图像新样态和视觉新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论证支撑,实现了现代图像学从认识论到本体论的体系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图像学理论体系 视觉文化 图像转向 图像本体论 W.J.T.米歇尔
下载PDF
两种不同钢锭试制的Cr12W冷作模具钢大块碳化物研究
3
作者 林晶晶 孙秀华 +4 位作者 李忠伟 闫占东 刘强 周祁 张曼月 《模具制造》 2024年第3期67-69,73,共4页
采用细高型710kg和粗矮型1.2t两种不同钢锭试制了Cr12W冷作模具钢(2~2.3%C、11~13%Cr、0.6~0.8%W),通过低倍、碳含量、金相分析,对其钢坯和钢材的大块碳化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10kg钢锭的大块碳化物比1.2t钢锭严重,710kg钢锭的大块... 采用细高型710kg和粗矮型1.2t两种不同钢锭试制了Cr12W冷作模具钢(2~2.3%C、11~13%Cr、0.6~0.8%W),通过低倍、碳含量、金相分析,对其钢坯和钢材的大块碳化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10kg钢锭的大块碳化物比1.2t钢锭严重,710kg钢锭的大块碳化物分布在锭身中部至头部的中心,最严重部位在距头部的1/4处,1.2t钢锭的大块碳化物分布在锭身中上部至头部的中心,最严重部位在距头部的1/8处;两种钢锭试制的∮32mm钢材的大块碳化物按JB/T7713标准评定,710kg钢锭的为5级,1.2t钢锭的为3级,采用1.2t钢锭试制可以满足≤3级供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12W冷作模具钢 710kg钢锭 1.2t钢锭 大块碳化物
下载PDF
基于abaqus碳纤维复合材料船用起重臂的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杜雷雨 邹强 洪亮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1-316,共6页
针对船用起重机特殊的工作场景,对比分析不同起重臂截面的优劣性,设计2种碳纤维复合材料起重臂。应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对T-300和T-700复合材料起重臂进行典型工况下的失效、挠度和起重臂截面的应力分析。仿真结果表明:T-300和T-... 针对船用起重机特殊的工作场景,对比分析不同起重臂截面的优劣性,设计2种碳纤维复合材料起重臂。应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对T-300和T-700复合材料起重臂进行典型工况下的失效、挠度和起重臂截面的应力分析。仿真结果表明:T-300和T-700起重臂每一层的最大T-W系数都远小于1,各层都未发生失效,且T-700的安全性要更高;2种碳纤维起重臂相对于5 mm和8 mm壁厚HG785起重臂挠度提升分别在45%和10%以上,而T-700对于T-300起重臂在挠度上的提升只有5.1%;碳纤维起重臂相对于HG785起重臂截面应力更小,且过渡更为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起重臂 铺层 T-W系数 挠度分析
下载PDF
W.J.T.米歇尔图像学视角下的摄影图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一枝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11期59-61,共3页
进入21世纪,在摄影技术不断更新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摄影图像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不断凸显,海德格尔所说的“世界图像时代”已经到来。面对摄影图像的爆炸式增长,相关人员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论分析摄影图像的丰富内涵和代表的时代... 进入21世纪,在摄影技术不断更新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摄影图像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不断凸显,海德格尔所说的“世界图像时代”已经到来。面对摄影图像的爆炸式增长,相关人员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论分析摄影图像的丰富内涵和代表的时代意义,并通过分析了解优秀摄影图像的构建逻辑,用以指导摄影实践。该文通过研究米歇尔的图像学理论,运用图像学的方法,从米歇尔图像学中的形象、文本、意识形态三个方面探讨摄影图像的真正内涵、构成逻辑及其带来的社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图像 图像学 W.J.T.米歇尔
下载PDF
增强T2FLAIR序列在神经系统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6
作者 王永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142-144,共3页
研究增强T2FLAIR序列在神经系统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收89例神经系统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MRI平扫、增强T1W1序列扫描、增强T2FLAIR序列扫描,以各病症检出率、病症检出信号强... 研究增强T2FLAIR序列在神经系统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收89例神经系统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MRI平扫、增强T1W1序列扫描、增强T2FLAIR序列扫描,以各病症检出率、病症检出信号强度评判增强T2FLAIR序列扫描在神经系统病变检查中价值性。结果 经增强T2FLAIR序列扫描对各病症检出率、病症检出信号强度均明显高于增强T1W1序列扫描,P<0.05。结论 增强T2FLAIR序列在神经系统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因此,在进行神经系统病变MRI增强扫描时可及时将增强T2FLAIR序列扫描运用其中,促使病症检出率可显著提升,便于患者尽早接受高效治疗措施,降低诊治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T2FLAIR序列 增强T1W1序列 神经系统病变 检出率 信号强度
下载PDF
交流特高压支柱瓷绝缘子的自然积污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锐 黄道春 +1 位作者 吴光亚 袁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217-3223,共7页
为研究特高压支柱瓷绝缘子的自然积污规律,重点对荆门特高压变电站运行的支柱瓷绝缘子进行了连续3 a的积污检测。测量了盐密(equivalent salt deposit density,ESDD)、灰密(non soluble deposit density,NSDD)及污秽成分,对比分析了伞... 为研究特高压支柱瓷绝缘子的自然积污规律,重点对荆门特高压变电站运行的支柱瓷绝缘子进行了连续3 a的积污检测。测量了盐密(equivalent salt deposit density,ESDD)、灰密(non soluble deposit density,NSDD)及污秽成分,对比分析了伞裙上表面与下表面、迎风面与背风面、平均直径、连续积污等对支柱绝缘子自然积污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 a的积污期条件下(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1)单个1000k V支柱瓷绝缘子整柱污秽分布较不均匀,高压端与其他部位的ESDD平均比值为3.4,NSDD平均比值为2.3。2)绝缘子伞裙上表面污秽度普遍高于下表面。上下表面ESDD不均匀积污比平均为1.8,上下表面NSDD不均匀积污比平均为1.6。3)绝缘子伞裙背风面污秽度普遍高于迎风面。ESDD迎风面与背风面不均匀积污比平均为0.64,NSDD迎风面与背风面不均匀积污比平均为0.55。4)饱和ESDD与连续积污时间不成正比关系,而NSDD基本与连续积污时间成正比关系。5)ESDD和NSDD随平均直径的增大呈下降趋势。6)绝缘子表面污秽物中CaS O4含量平均为68%。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特高压工程外绝缘设计、产品制造和运行检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支柱瓷绝缘子 污秽度测量 自然积污特性 盐密 灰密 上下表面不均匀积污比(T/B) 迎风面与背风面积污比(W/L)
下载PDF
延胡索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86
8
作者 贺凯 高建莉 赵光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09-1912,共4页
紫堇属植物在世界范围是良好的止痛药,延胡索即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延胡索行气止痛,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在中国的应用历史已超过数百年。综述了延胡索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以利于对延胡索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延胡索 质量控制 生物碱
下载PDF
延胡索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42
9
作者 张晓丽 曲扬 +3 位作者 侯家鸣 孙博航 黄健 吴立军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37-540,共4页
目的分离并鉴定延胡索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氧化铝柱色谱和重结晶等多种分离方法对延胡索的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溶液提取物进行分离,并通过NMR、ESI-MS和TLC等多种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3个... 目的分离并鉴定延胡索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氧化铝柱色谱和重结晶等多种分离方法对延胡索的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溶液提取物进行分离,并通过NMR、ESI-MS和TLC等多种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四氢紫堇萨明(tetrahydrocorysamine,1)、四氢黄连碱(tetrahydrocoptisine,2)、紫堇碱(corydaline,3)、四氢巴马亭(tetrahydropal matine,4)、去氢紫堇碱(dehydrocorydaline,5)、oxoglaucine(6)、降氧化北美黄连次碱(noroxyhydrastinine,7)、四氢小檗碱(tetrahydroberberine,8)、山嵛酸(behenic acid,9)、β谷甾醇(βsitosterol,10)、胡萝卜苷(daucosterol,11)、香草酸(vanillic acid,12)、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13)。结论其中化合物9、12、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7、10、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n Mg-2Nd-4Zn-1Zr alloy duringheat treatment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敏洁 廖海洪 +2 位作者 丁文江 彭立明 付彭怀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2327-2333,共7页
The microstructures of Mg-2Nd-4Zn-1Zr alloy in the as-cast state and after heat treatment were investigated. Several kinds of secondary phases were found and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 The microstructures of Mg-2Nd-4Zn-1Zr alloy in the as-cast state and after heat treatment were investigated. Several kinds of secondary phases were found and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In the as-cast alloy, the existing eutectic compounds are Mg-Nd-Zn ternary phases: T phases and W phases. After the heat treatment, with increasing the temperature or time, it was found that T phase almost dissolved into the α-Mg matrix, while a large amount of W phase remained in the matrix. On the other hand, with prolonging the time, the morphology of the phase changed from continuous network to the spherical shape along the grain boundary. The density of the W phase gradually decreased and finally it was coarsened and stabilized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Nd-Zn alloy heat treatment MICROSTRUCTURE T phase W phase
下载PDF
三苞唇柱苣苔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1
11
作者 林茂 李进华 +3 位作者 唐庆 廖美兰 王华新 龙定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9-204,共6页
以三苞唇柱苣苔(Chirita tribracteata W.T.Wang)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开展外植体消毒灭菌、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以及植株玻璃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叶片的灭菌方法可采用乙醇浸泡10 s结合升汞浸泡12~16 s;... 以三苞唇柱苣苔(Chirita tribracteata W.T.Wang)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开展外植体消毒灭菌、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以及植株玻璃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叶片的灭菌方法可采用乙醇浸泡10 s结合升汞浸泡12~16 s;叶片的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1 mg/L;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1~0.5 mg/L或者MS+6-BA 1.0 mg/L+NAA 0.1~0.5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1~0.3 mg/L,生根率为100.00%;培养基中不添加6-BA或添加低浓度的6-BA或者添加适量活性炭均可减轻植株的玻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苞唇柱苣苔 离体培养 玻璃化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显齿蛇葡萄中杨梅素的含量 被引量:26
12
作者 张友胜 杨伟丽 龚雨顺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983-984,共2页
目的 测定显齿蛇葡萄中杨梅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 RP- HPL C法测定 ,色谱柱为 Nova- Pak C1 8不锈钢柱 ,检测波长为 2 5 4nm,用甲醇 -水 =40∶ 6 0为流动相。结果 方法的变异系数为 2 .76 3% ,平均回收率为 97.4% ,最低检测量为 15 n... 目的 测定显齿蛇葡萄中杨梅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 RP- HPL C法测定 ,色谱柱为 Nova- Pak C1 8不锈钢柱 ,检测波长为 2 5 4nm,用甲醇 -水 =40∶ 6 0为流动相。结果 方法的变异系数为 2 .76 3% ,平均回收率为 97.4% ,最低检测量为 15 ng。湖南显齿蛇葡萄植物中不同部位的杨梅素含量为 1.5 7%~ 2 .17%。结论 方法简单、快速、精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HPLC法 显齿蛇葡萄 杨梅素 含量 中药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延胡索HPLC指纹图谱研究及9种生物碱含量测定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欢 毕福钧 +1 位作者 林彤 江英桥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24-629,共6页
目的:分别建立延胡索药材及醋延胡索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同时对其中9种生物碱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以通过三乙胺调节pH值至6.1的乙腈-0.1%磷酸溶液作为流动相,选择ECOSIL 120-5-C18AQ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进行梯度洗脱... 目的:分别建立延胡索药材及醋延胡索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同时对其中9种生物碱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以通过三乙胺调节pH值至6.1的乙腈-0.1%磷酸溶液作为流动相,选择ECOSIL 120-5-C18AQ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进行梯度洗脱。结果:延胡索药材和醋延胡索饮片各10批分别所得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值均>0.94,确定共有峰均有15个。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脱氢紫堇碱、海罂粟碱、延胡索乙素、四氢小檗碱、延胡索甲素、脱氢海罂粟碱9种生物碱在相应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均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其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0%、101.5%、99.0%、102.2%、98.7%、100.3%、101.8%、99.4%、99.8%,RSD≤2.5%。结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良好的重复性,可为延胡索药材和醋延胡索饮片的质量评价和全面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广西苦苣苔科稀有珍贵植物——弥勒苣苔 被引量:4
14
作者 许为斌 盘波 +2 位作者 黄俞淞 叶晓霞 刘演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1-583,共3页
首次报道广西苦苣苔科植物一新记录属:弥勒苣苔属。该属接近金盏苣苔属,但不同在于弥勒苣苔属花冠上唇4浅裂,下唇不分裂,2对雄蕊分别着生于花冠中部及其上方,雌蕊具一个柱头。弥勒苣苔属为中国特有的单型属,仅弥勒苣苔一种,分布于云南... 首次报道广西苦苣苔科植物一新记录属:弥勒苣苔属。该属接近金盏苣苔属,但不同在于弥勒苣苔属花冠上唇4浅裂,下唇不分裂,2对雄蕊分别着生于花冠中部及其上方,雌蕊具一个柱头。弥勒苣苔属为中国特有的单型属,仅弥勒苣苔一种,分布于云南东南部和广西西部。该种在广西首次记录,凭证标本存放于广西植物标本馆(IB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勒苣苔 弥勒苣苔属 苦苣苔科 新记录属 广西 稀有植物
下载PDF
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广西瑶族藤茶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29
15
作者 覃洁萍 梁山丹 何翠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07-609,共3页
目的 建立藤茶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以控制其质量。方法 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 ,以双氢杨梅素皮素为指标 ,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 ,测定波长为 (318± 1) nm。结果 对照品浓度在 4 .5 76~ 2 2 .88μg/ m L 范围内 ,吸光度与... 目的 建立藤茶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以控制其质量。方法 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 ,以双氢杨梅素皮素为指标 ,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 ,测定波长为 (318± 1) nm。结果 对照品浓度在 4 .5 76~ 2 2 .88μg/ m L 范围内 ,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 .9998) ,回归方程为 A=2 9.5 6 C+0 .0 0 5 5 ,平均回收率为 10 0 .8% ,RSD为 1.9% (n=5 )。结论 本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分光光度法 广西瑶族藤茶 黄酮类成分 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条叶唇柱苣苔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占江 李翠 +3 位作者 吕惠珍 韦莹 韦坤华 李林轩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22,共4页
以条叶唇柱苣苔(Chirita ophiopogoides D Fang et W T Wang)的幼嫩叶片、种子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建立了条叶唇柱苣苔的组织培养和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条叶唇柱苣苔叶片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2,4-D0.5 mg/L+IAA 0.5 m... 以条叶唇柱苣苔(Chirita ophiopogoides D Fang et W T Wang)的幼嫩叶片、种子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建立了条叶唇柱苣苔的组织培养和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条叶唇柱苣苔叶片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2,4-D0.5 mg/L+IAA 0.5 mg/L+NAA 0.2 mg/L,丛生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KT 1.0 mg/L+IAA 3.0 mg/L+NAA 0.5mg/L;MS+NAA 0.5 mg/L+6-BA 1.5 mg/L的培养基最适合继代,MS+IBA 2.0 mg/L+AC 0.5 mg/L培养基的生根效果最好,平均根长为4.67 cm,生根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叶唇柱苣苔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生根
下载PDF
血小板明显波动的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的临床与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季鸥 沈群 +8 位作者 林琳 章亚成 季建敏 吴萸 陈健一 朱光荣 孔祥图 夏雯 姜鹏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1036-1041,共6页
为了探讨血小板明显波动的RARS与RARS-T在临床表现、分子生物学特征及预后转归的相关意义,采用骨髓细胞涂片和骨髓活检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免疫学特征,染色体分析检测细胞遗传学改变,应用AS-PCR、基因测序检测JAK2V... 为了探讨血小板明显波动的RARS与RARS-T在临床表现、分子生物学特征及预后转归的相关意义,采用骨髓细胞涂片和骨髓活检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免疫学特征,染色体分析检测细胞遗传学改变,应用AS-PCR、基因测序检测JAK2V617F、MPLW515L点突变。结果表明:本例患者确诊为RARS,多次发生血栓相关并发症,血钾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血小板计数增高时,外周血及骨髓涂片中发现巨大畸形血小板,血小板大簇易见;骨髓活检示巨核细胞数量显著增多;JAK2V617F、MPLW515L基因突变均阴性。结论:RARS可向RARS-T转化,伴骨髓巨核细胞增殖、巨大畸形血小板、JAK2V617F可能为阴性。病程中出现巨大血小板、血小板计数明显波动时同样要高度重视相关血栓事件的防治,监测相关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倾向 RARS RARS—T MDS MPD JAK2 V617F MPL W515L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延胡索生物碱乙醇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商小金 钱俊青 郭辉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36,共5页
为了提高中药延胡索的利用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生物碱的提取工艺。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延胡索生物碱得率以及生物碱纯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生物碱得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的优化条件为:提取... 为了提高中药延胡索的利用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生物碱的提取工艺。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延胡索生物碱得率以及生物碱纯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生物碱得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的优化条件为:提取时间116 min,提取温度49℃,乙醇体积分数80%,乙醇用量10 mL/g(以延胡索计)。在此条件下提取3次,生物碱得率为0.598%,其纯度为17.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生物碱 响应面法 提取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9
19
作者 袭荣刚 吴立军 +3 位作者 王立波 王晓波 高慧媛 康廷国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以延胡索乙素为指标成分对中药延胡索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利于工业化生产。方法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溶媒用量及其交互作用对中药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提取率的影响。模拟得出了延胡... 目的以延胡索乙素为指标成分对中药延胡索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利于工业化生产。方法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溶媒用量及其交互作用对中药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提取率的影响。模拟得出了延胡索乙素的提取回归方程,确定了延胡索乙素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乙醇体积分数为87.16%,提取时间为105.13 min,液料比为1∶7.13。在该工艺条件下,提取物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质量分数为0.183%。结论该提取工艺对延胡索提取物中的延胡索乙素提取优化效果显著,方法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延胡索乙素 响应曲面
下载PDF
中药延胡索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王文蜀 肖巍 +1 位作者 喻蓉 周亚伟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1期80-82,86,共4页
本文采用多种分离层析手段,从中药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W.T.Wang)干燥块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及与标准品或文献数据对照的方法,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延胡索甲素(d-Corydaline)、延胡索乙素(Tetrahydropalmati... 本文采用多种分离层析手段,从中药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W.T.Wang)干燥块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及与标准品或文献数据对照的方法,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延胡索甲素(d-Corydaline)、延胡索乙素(Tetrahydropalmatine)、Pontevedrine、四氢黄连碱(Tetrahydroberberine)、去氢紫堇碱(Dehydrocorydaline)、原普托品(Protopine).研究表明生物碱是中药延胡索的主要成分,其中Pontevedrine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生物碱 Pontevedrin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