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平流层臭氧和辐射场的季节分布特征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商林
刘毅
王永
田文寿
-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气候中心
-
出处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9,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CB4286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5025)共同资助
-
文摘
利用美国NCAR化学气候耦合模式WACCM3对平流层温度场、风场、臭氧及辐射场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适宜飞艇长期驻留的准零风层高度20~22 km(对应大气压强范围为50~30 hPa,以下均采用气压值表征对应大气高度),7—8月风速小于5m·s^(-1)的风带可长期稳定在40°N以北.臭氧空间分布显示,在30hPa气压高度处中国地区臭氧浓度出现了带状分布,30 hPa高度以下低纬度地区臭氧浓度低于中纬度地区.平流层太阳加热率的时空变化表明,在平流层上层,太阳加热率可达100×10^(-6)K·s^(-1),而在平流层下层,只有10×10^(-6)K·s^(-1).6—8月中国区域的太阳加热率大于9月;在100~30 hPa高度内,中纬度地区太阳加热率高于低纬度地区,在30 hPa高度以上,低纬度地区太阳加热率高于中纬度地区;8—9月30~40 hPa高度处,太阳加热率的空间变化较小.在30 hPa高度上,太阳加热率在40°N昼夜变化最大;50 hPa高度处,太阳加热率的昼夜变化小于30 hPa高度处,而且白天太阳加热率出现极大值的纬度明显靠北.平流层低纬度地区的长波加热率小于中纬度地区.青藏高原由于地形特殊,其6—7月的臭氧浓度、太阳加热率和长波加热率均小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
关键词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
季节变化
waccm3模式
风场
臭氧
辐射场
-
Keywords
Atmospheric physics and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Seasonal distribution
waccm3
Wind
Ozone
Radiation field
-
分类号
P421.3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