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与王实味研究中的相关争议性问题评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海燕 梅世昌 杨海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39,共7页
王实味事件发生在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延安整风运动中。王实味被批斗并最终被错误处决,使得延安整风运动的正当性遭到质疑,也引发了一些研究者对毛泽东与王实味的相关评价产生争议,主要集中在王实味"托派"帽子是否由毛泽东扣... 王实味事件发生在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延安整风运动中。王实味被批斗并最终被错误处决,使得延安整风运动的正当性遭到质疑,也引发了一些研究者对毛泽东与王实味的相关评价产生争议,主要集中在王实味"托派"帽子是否由毛泽东扣上、王实味作品暴露延安"阴暗面"是否在于动机不纯而为毛泽东所批判、王实味与丁玲在整风运动中的不同结局是否在于他们两人与毛泽东的私人关系不同、王实味之死是否由毛泽东一手造成等问题上。辨析这些争议性问题对于还原历史的真相并正确认识延安整风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王实味 延安整风
下载PDF
关于中国托派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祝彦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7,共7页
托派问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及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政治历史问题,由于某些原因,许多人对这一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很有影响的名词并不熟悉。对中国托派历史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的厘清,有利于我们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的... 托派问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及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政治历史问题,由于某些原因,许多人对这一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很有影响的名词并不熟悉。对中国托派历史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的厘清,有利于我们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过程中,全面掌握相关人物和事件,了解历史的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洛茨基主义 中国托派 中国革命 陈独秀
下载PDF
王实味事件与“十七年”文学批评的政治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曹霞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9-198,共10页
"十七年"文学批评的政治化在1942年的王实味事件中已初具规模:批评对象由文学文本转向作者的政治"罪名",批评主体从独立的评判者转变为对意识形态高度认同的政治群体,在批评方法上,将政治定罪作为逻辑起点和终极结... "十七年"文学批评的政治化在1942年的王实味事件中已初具规模:批评对象由文学文本转向作者的政治"罪名",批评主体从独立的评判者转变为对意识形态高度认同的政治群体,在批评方法上,将政治定罪作为逻辑起点和终极结论,对批评对象进行有目的的阐释。在中共意识形态初步确立的延安时期,这种文学批评可有效清除"异己",有助于建构"清洁"和"一致"的政治话语,但它在"十七年"的延续损害了文学批评的本体功能,使"十七年"文学批评的政治化痕迹愈益深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实味事件 十七年文学批评 政治化 意识形态
下载PDF
王世伟先生图书馆文旅融合思想研究述略 被引量:1
4
作者 林玉婷 《图书馆研究》 2023年第2期23-30,共8页
2018年文旅部的组建,促使图书馆界兴起文旅融合研究的热潮。文章对王世伟先生有关文旅融合的基本理念、图书馆服务工作创新、文化积淀、交叉融合、全域服务、人工智能、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文旅合作的忧思等思想进行的分析,有助于学者... 2018年文旅部的组建,促使图书馆界兴起文旅融合研究的热潮。文章对王世伟先生有关文旅融合的基本理念、图书馆服务工作创新、文化积淀、交叉融合、全域服务、人工智能、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文旅合作的忧思等思想进行的分析,有助于学者借鉴其思想,以期推动图书馆文旅融合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文旅融合 王世伟
下载PDF
王实味与延安文艺的复杂关系
5
作者 何满仓 刘昌宏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58-64,72,共8页
历史总是有足够耐性和时间让人们去反省,王实味被杀害已经半个多世纪,平反也近二十年了,然而,有关王实味与延安文艺的复杂关系学术界没有人进行过认真的研究,今天能够看到的文章多是对历史事实的追忆叙述,而缺乏学理性的分析。将王实味... 历史总是有足够耐性和时间让人们去反省,王实味被杀害已经半个多世纪,平反也近二十年了,然而,有关王实味与延安文艺的复杂关系学术界没有人进行过认真的研究,今天能够看到的文章多是对历史事实的追忆叙述,而缺乏学理性的分析。将王实味放在1937-1947年延安文艺运动中进行考察,深入剖析王实味与延安文艺的复杂关系,挖掘在延安文艺建构过程中知识分子意识与追求同政党意识的博弈及知识分子最终对政治的服膺之因,就可以多向度、多层面证明王实味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革命的追随者,只因他年轻气盛、天真理想、性格执拗、率性而为的行为在批判揭露文学新潮中引人注目,成为政治强力介入干涉文艺的一个借口和突破口,成为政治家和文艺家建构延安文艺过程中互相博弈的牺牲品。在延安文艺建构中,中共大力宣传阐释鲁迅,实质上是出于功利目的对鲁迅精神进行了功利性的置换,而丁玲、艾青、王实味真正继承延续了鲁迅精神,只是丁玲艾青迫于政治的压力,让自己的个性消失在时代政治的大潮中,个人的小我服从了时代的大我。只有王实味坚守文学的尊严、坚守文学的使命、坚守文人的个性、承继鲁迅的精神到底。这是真正的文人秉性、真正的文人骨气,但以生命做代价太沉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实味 延安文艺 个性追求 时代追求 矛盾冲突
下载PDF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延安时期的王实味
6
作者 刘忠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8期48-53,共6页
在延安知识分子中,王实味属于为人孤傲耿直、为文尖刻偏激一类,从40年代初延安文艺界短暂的启蒙思潮来看,王实味所处的位置并不显眼,其重要性和影响力远不及丁玲、萧军、艾青、何其芳等人,但历史往往就这么神奇,在王实味事件中,人为的... 在延安知识分子中,王实味属于为人孤傲耿直、为文尖刻偏激一类,从40年代初延安文艺界短暂的启蒙思潮来看,王实味所处的位置并不显眼,其重要性和影响力远不及丁玲、萧军、艾青、何其芳等人,但历史往往就这么神奇,在王实味事件中,人为的因素固然重要,但历史的选择亦不容忽视,每当它需要一个新角色时,就会有人迅疾地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王实味 文艺 政治 歧途
下载PDF
明代杨时伟《诸葛忠武书》的文献价值
7
作者 曾祥旭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第2期74-77,共4页
历史上诸葛亮文集整理有两种思路,一是事类编排法,二是文体编排法。前者以明代杨时伟的《诸葛忠武书》为代表,后者以清代张澍的《诸葛亮集》为代表,后者有中华书局刊印的通行本传世,前者除四库全书全文影印外,尚未见任何出版社刊印,说... 历史上诸葛亮文集整理有两种思路,一是事类编排法,二是文体编排法。前者以明代杨时伟的《诸葛忠武书》为代表,后者以清代张澍的《诸葛亮集》为代表,后者有中华书局刊印的通行本传世,前者除四库全书全文影印外,尚未见任何出版社刊印,说明杨著还没有引起重视。《诸葛忠武书》的价值有三:一是《诸葛忠武书》有意纠偏而作,其撰述目的和对王著材料取舍值得肯定;二是《诸葛忠武书》保存了大量事实材料,并对这些材料有考辨,有说明,有存疑;三是《诸葛忠武书》可以和清代张澍的《诸葛亮集》相合而观,合则双美,离则两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著《诸葛忠武书》 王士骐《武侯全书》 张澍《诸葛亮集》
下载PDF
延安整风运动中政治批判模式的建立
8
作者 王其林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44-47,共4页
本文拟从王实味冤案这一个案出发,探讨延安整风运动中政治批判模式的构建——文学批评在人为政治的强行干预下,是如何从正常的文学方法讨论变成对文学家的政治批斗。
关键词 王实味 文学批评 政治批判模式
下载PDF
胡风与王实味——以对鲁迅思想接受为中心的考察
9
作者 曾祥金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93-98,共6页
胡风和王实味的性格和理论都有相似的地方。胡风和王实味都承续了楚文化的血脉,因峻急而执拗的脾气而被时人视为狂人、怪人。他们的精神是相通的,这既体现在对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中,更体现在对鲁迅思想与精神的承传上。作为与鲁迅有过... 胡风和王实味的性格和理论都有相似的地方。胡风和王实味都承续了楚文化的血脉,因峻急而执拗的脾气而被时人视为狂人、怪人。他们的精神是相通的,这既体现在对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中,更体现在对鲁迅思想与精神的承传上。作为与鲁迅有过亲密接触的左翼文人,胡风在鲁迅逝世以后一直坚持其开创的反封建和启蒙的传统;王实味虽与鲁迅没有直接往来,却在具体的杂文创作上实践了鲁迅的批判精神,并以"殉难者"的姿态实现了对鲁迅精神的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风 王实味 民族形式问题 鲁迅思想
下载PDF
试析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变问题——从王实味事件再评价谈起
10
作者 刘洋 《天中学刊》 2021年第2期14-22,共9页
王实味等人的文艺理论是一种抽象的理论,在延安整风的特定历史时期对王实味的思想展开批评本身没有错。王实味等人的思想偏颇在于没有解决知识分子自身的思想转变问题,在于他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没有真正将为谁服务的问题由抽象转向具... 王实味等人的文艺理论是一种抽象的理论,在延安整风的特定历史时期对王实味的思想展开批评本身没有错。王实味等人的思想偏颇在于没有解决知识分子自身的思想转变问题,在于他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没有真正将为谁服务的问题由抽象转向具体,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既为当时的文艺理论向何处去指明了方向,也为知识分子迅速做出思想转变、明确自身定位指明了方向。但因王实味的个人悲剧,就将延安文艺界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变定性为真理被政治规训和集体失智,是不公正的。因为这种转变本身是有合理因素的,体现了真理性与政治性的统一。真理和政治的关系,应被置入历史的进程中,人们对其理解和评价也应在具体的历史中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整风 知识分子 思想转变 王实味 政治 真理
下载PDF
Chinese Socialism as Vernacular Cosmopolitanism
11
作者 Timothy Cheek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14年第1期102-124,共23页
This paper follows the life of an idea, a fundamental concept in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life: socialism. It explores this idea as an alternative form of Chinese cosmopolitanism, drawing from Pheng Cheah's ident... This paper follows the life of an idea, a fundamental concept in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life: socialism. It explores this idea as an alternative form of Chinese cosmopolitanism, drawing from Pheng Cheah's identification of two kinds of Chinese cosmopolitanism: mercantile and revolutionary. If part of what we mean by cosmopolitanism is the local use of an external, or international, or otherwise "independent" (relative to local power and practice) ideology or discourse to promote an agent's sense of social good at home and connection to the world, then the ways that socialist thought, ideology and praxis have been employed in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constitute one such strain of cosmopolitanism. Shehuizhuyi (socialism) meant related bu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ings to Chines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is essay argues that Chinese socialism can be viewed as a version of vernacular cosmopolitanism through two examples: Wang Shiwei in the 1940s and Deng Tuo in the 1960s, as well as the discourse of Pan-Asianism before and after the Mao era. Chinese socialism was as much a terrain of debate and contestation about what it means to be "Chinese and modern" as it was a shared vocabulary and set of aspirations. All along it has been able to play the role of cosmopolitan thought for some influential Chinese thinkers and doers--connecting China to the world in order to pursue universal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ISM vernacular cosmopolitanism INTELLECTUALS wang shiwei Deng Tuo Begriffsgeschichte Pan-Asianism
原文传递
Sanctioned Heterodoxy: Local Cults in Two Chinese Catholic Villages, 1900-Present
12
作者 Anthony E. Clark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16年第1期42-65,共24页
While ecclesiastic and state authorities in Europe largely abolished medieval cults of saints because of their "heterodoxy," late-imperial and modern Chinese Catholic communities in Shanxi still promulgate local cul... While ecclesiastic and state authorities in Europe largely abolished medieval cults of saints because of their "heterodoxy," late-imperial and modern Chinese Catholic communities in Shanxi still promulgate local cults dedicated to women and men who are believed to have performed posthumous miracles or who represent heroic virtue. Although constrained beneath the scrutiny of imperial, ecclesial, and modern political ideas of "orthodoxy" and "heterodoxy," two Shanxi Catholic villages, Dongergou and Liangquandao (Liuhecun), have managed to preserve and promote Sister Maria Assunta Pallotta and Father Wang Shiwei as contemporary versions of traditional local cults. One of the manifest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wo Chinese Catholic local cults is how they have been transformed by traditional Daoist cults and have successfully survived in a liminal space between "orthodox" and "heterodox." Relying on archival materials from the former Taiyuan Catholic Diocese Archive, records held in Roman archives, and oral testimonies, intricate patterns of accommodation and resistance to political and church authorities can be discerned as means for these remote Catholic villages to construct identity and cultivate social cohe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nxi QING Franciscans Maria Assunta Pallotta wang shiwei local Christian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