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王叔和里籍再辨——以地方志为中心的考察
- 1
-
-
作者
杨丽颖
张效霞
-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出处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506-511,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8ZDA175)。
-
文摘
西晋著名医学家王叔和,正史无传,据北齐·高湛《养生论》及唐·甘伯宗《名医传》所载,知其生活于魏晋时期,籍贯高平,而古高平现在的具体位置众说纷纭,虽已有众多学者进行考证,但仍有山东高平、山西高平之争论。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深入挖掘地方志中关于王叔和籍贯与生平的相关文献资料,以确凿的证据,证实王叔和籍贯并非山西高平,而是山东高平,曾侨寓并葬于湖北襄阳,并将王叔和之地望确定为今山东微山县。
-
关键词
王叔和
籍贯
地方志
考证
山阳高平
山东省
山西省
湖北省
-
Keywords
wang shuhe
native place
local chronicles
textual research
Shanyang Gaoping
Shandong Province
Shanxi Province
Hubei Province
-
分类号
R2-09
[医药卫生—中医学]
K23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张世贤对张元素主客脉法的发展与应用
- 2
-
-
作者
黄天宇
张其成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
-
出处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0期1068-1073,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6ZDA234)。
-
文摘
张元素在注解《王叔和脉诀》的过程中以“七表八里”规律为基础创立了主客脉法,用以研究人体正常生理规律所产生的脉象特点(主脉)与疾病所导致的脉象特点(客脉)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但张元素在《洁古注王叔和脉诀》中仅提出主客脉法的思路与纲领,对具体的应用方法未进行详细论述。明代张世贤专精脉诊,他结合《难经》和术数中的阴阳五行理论进一步完善了主客脉法,提出将脉象和症状配属阴阳五行,并通过阴阳五行之间的作用关系分析主脉与客脉的关系以及脉象与症状的关系,构建了一种运用阴阳五行关系分析脉象和病情的理论模型,有助于医者学习和应用主客脉法。
-
关键词
张世贤
张元素
主客脉法
《王叔和脉诀》
阴阳
五行
脉学
-
Keywords
ZHANG Shixian
ZHANG Yuansu
Master-Guest Pulse Method
wang shuhe’s Pulse Classic
yin and yang
five elements
sphygmology
-
分类号
R241.19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
-
题名张元素主客脉法探析
- 3
-
-
作者
黄天宇
张其成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
-
出处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9期932-937,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6ZDA234)。
-
文摘
主客脉法是张元素于《洁古注王叔和脉诀》中首次提出的脉学理论,其目的在于处理主脉(反映患者自身气血运行规律的脉象)与客脉(反映外来邪气特点的脉象)相互作用的复杂情况。主客脉法与《脉诀》的七表八里之说关系密切,张元素在前代脉学理论对平人脉象规律与病脉规律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主脉与客脉的概念,主客是一组相对概念,只有当外来邪气侵犯人体,主客脉的概念才会存在。当没有外邪侵犯时,孤立存在的主脉只能称为平脉,而主脉与客脉相互作用的结果才是患者实际表现出的脉象,这种理论的提出使得脉诊不再是纯粹的经验总结,也为解释临床上不同脉象产生的原因提供了理论依据。元明清时期,许多医家对《脉诀》持批判态度,主客脉法也受到牵连,流传不广。但其处理复杂、矛盾临床信息的思路对中医诊断学的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关键词
张元素
主客脉法
《洁古注王叔和脉诀》
七表八里
《脉诀》
脉学
-
Keywords
ZHANG Yuansu
Master-Guest Pulse Method
JIE Gu’s Note on wang shuhe’s Pulse Classic
seven exterior and eight interior
Pulse Classic
sphygmology
-
分类号
R241.19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
-
题名《伊利汗中国科技珍宝书》中妇儿脉学内容考述
- 4
-
-
作者
罗媛丹
张雪丹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
-
出处
《中医药文化》
2023年第3期273-281,共9页
-
基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20BTQ007)。
-
文摘
《伊利汗中国科技珍宝书》由元代时期伊利汗国合赞汗统治期的宰相拉施特组织编撰,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一部系统介绍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发展情况的波斯文著作。此书现存残抄本一部,主要为宋元时期与中国脉学相关的文献。以此书中妇儿脉学内容为例,通过梳理相关文本,从目录篇章、异文阙文及引文情况等方面,与《通真子补注王叔和脉诀》《洁古老人注王叔和脉诀》《脉诀刊误》三部宋元时期脉学著作进行比较研究。探讨此书编撰者拉施特对中医脉学的理解与认识,以及此书在中外医学交流中的重要文献价值和史学价值,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关键词
《伊利汗中国科技珍宝书》
《王叔和脉诀》
宋元时期
脉学
波斯文
-
Keywords
Tānksūqnāmeh
wang shuhe Mai Ju(《王叔和脉诀》wang shuhe’s Pulse Verses)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Sphygmology
Persian
-
分类号
R2-09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脉经》中妇产科学术特点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邸若虹
吕春华
袁久林
汤晓龙
鲍健欣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
山东省高密市妇幼保健院
-
出处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23-25,共3页
-
基金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基金资助项目(T0305)
-
文摘
从妊娠生理病理、月经病以及杂病三方面对《脉经》中有关妇产科内容进行整理研究,认为《脉经》并非单纯论脉之书,而是脉证并举,重视辨证论治,尤其在妇产科方面有颇多创见。
-
关键词
王叔和
《脉经》
妇产科
-
Keywords
wang shuhe
Maijing gynecology
-
分类号
R2-5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伏邪学说的理论发展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 6
-
-
作者
罗思宁
-
机构
陕西中医学院
-
出处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600-1601,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伏邪学说的理论发展以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对伏邪学说的理论做了初步探析,论述了伏邪学说萌芽于先秦,初创于西晋,发展于宋、金、元,鼎盛于明、清的发展过程。并对伏邪学说的现代临床研究做了浅析。结果:伏邪学说可以应用于肺系疾病、心系疾病、肝系疾病、肾系疾病等多个系统的病因病机研究,灵活变通,可以更好指导临床。结论:中医的伏邪学说源于古代而在当代富于强烈的启发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
关键词
伏邪学说
伏气
王叔和
吴又可
-
Keywords
pathogen incubation theory
latent pathogens
wang shuhe
Wu Youke
-
分类号
R2-05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论王叔和对《伤寒论》的卓越贡献
被引量:2
- 7
-
-
作者
徐静
付峻岭
-
机构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
-
出处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05-108,共4页
-
基金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黄冈历代医药名人研究"(2012C2011103)
-
文摘
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为方书之祖。然时值连年战火,书成而流传民间。魏晋名医王叔和,历尽艰辛,收集整理,撰次"仲景遗论"为《张仲景(药)方》,自此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源头,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树立了里程碑。其卓越的贡献,如清医学家徐灵胎所言:"不有叔和,焉有仲景。"
-
关键词
中医临床
王叔和
仲景遗论
收集整理
历史贡献
-
Keywords
Clinical medicine
wang shuhe
Zhongjing' s theory
Arrangement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
分类号
R092
[医药卫生]
-
-
题名《伤寒论》版本演变传承一览表解说
被引量:7
- 8
-
-
作者
钱超尘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出处
《河南中医》
2011年第8期825-828,共4页
-
文摘
《伤寒论》底本是《汤液经法》32卷,魏晋王叔和整理编次之,刘宋元徽元年《秘阁四部书目录》著录《辨伤寒》《杂病方》,东晋末刘宋初陈延之《小品方》著录《辨伤寒》九卷《杂病方》八卷,梁阮孝绪《七录》著录《辨伤寒》十卷,明赵开美本传于清代,递传至今。其中安政本对中国影响巨大。
-
关键词
《伤寒论》
版本
张仲景
王叔和
-
Keywords
Treatise on Cold Damage Disease
version
Zhang Zhongjing
wang shuhe
-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王叔和生平史迹考辨
被引量:5
- 9
-
-
作者
李家庚
李江峰
王明华
周子娄
汪方记
-
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
麻城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麻城市中医医院
-
出处
《河南中医》
2014年第8期1444-1447,共4页
-
文摘
王叔和青年时代生活在襄阳,并接触医学,与卫汛友善,或曾受学于张仲景,后到许昌为魏太医令,并敕赐"药王";在任太医令期间,收集整理了张仲景遗论,晚年行医于麻城,并集魏晋以前医学之大成,编纂《脉经》,公元280年病逝于麻城,葬白果药王冲老爷山,药王冲王姓家族为其后裔。
-
关键词
王叔和
生平史迹
张仲景
卫汛
“敕赐药王”
《脉经》
-
Keywords
wang shuhe
lifetime
Zhang Zhongjing
Wei Xun
"The King of Medicine Honored by Emperor"
Pulse Classic
-
分类号
R249.1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伊尹汤液经》学术思想初探
- 10
-
-
作者
程磐基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
出处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9年第12期52-55,共4页
-
基金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30301)
-
文摘
探讨杨绍伊《伊尹汤液经》学术思想,认为仲景论广《汤液经法》而成《伤寒论》,其书由《汤液经法》《伤寒论》、"遗论"三部分组成,论及王叔和对内容、文字进行多次编排;《胎胪药录》《平脉辨证》补充《伤寒论》内容;仲景既论"伤寒"又论"卒病";《汤液经法》内容可概括为"一表二里之法";对《伤寒论》重新编排,揭示了中医古籍形成及流传、发展的脉络,是研究《伤寒论》的重要著作。
-
关键词
《伊尹汤液经》
《伤寒论》
张仲景
王叔和
杨绍伊
-
Keywords
Yi Yin Tang Ye Jing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Zhang Jongjing
wang shuhe
Yang Shaoyi
-
分类号
R2-5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王叔和脉诀图要俗解大全》勘误举隅
- 11
-
-
作者
马丹
傅海燕
-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中医文献杂志》
2018年第6期10-13,共4页
-
基金
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编号:2010GJ08)
-
文摘
明代医家聂尚恒编撰的《医学汇函》收录了《王叔和脉诀图要俗解大全》。通过两书比对,可以用《医学汇函》勘误补正通行本《王叔和脉诀图要俗解大全》的一些误字和脱文,并补充相关校勘证据。
-
关键词
王叔和脉诀图要俗解大全
医学汇函
勘误
-
Keywords
wang shuhe Mai Jue Tu Yao Su Jie Da Quan
Medical Letters
corrigendum
-
分类号
R241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
-
题名《脉经》与“儒医”文化刍议
被引量:4
- 12
-
-
作者
杨勇
李盈
孙冰
孙闵
张一鸣
聂通达
张丽
-
机构
济宁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
济宁医学院图书馆
-
出处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10期78-80,共3页
-
基金
2016年济宁医学院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cx2016009)
-
文摘
《脉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为魏晋名医王叔和所撰。据考,王叔和为魏晋高平(即今山东济宁)人。《脉经》不仅论脉言医,更有着深厚的医学人文精神,济宁是孔子与孟子的诞生地,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故王叔和的学术思想必然与儒家文化的滋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王叔和的学术思想形成过程考查《脉经》的“儒学”根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索“儒医”形成的最初过程,从医学的角度探讨《脉经》与“儒医”文化的关联,以期展现王叔和及《脉经》在“儒医”形成和“儒医”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
关键词
《脉经》
儒医
王叔和
-
Keywords
Pulse Classic
confucian physician
wang shuhe
-
分类号
R2-03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仲景对脉学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6
- 13
-
-
作者
冯康
-
机构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河南中医》
2017年第7期1135-1137,共3页
-
文摘
仲景对脉学真正的贡献不只是在于书中所保留的各种详细脉诊法则与实例,而是承上启下地将中医脉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首先,仲景肯定了《难经》独取寸口诊法简便准确的特点,虽然尚有三部诊脉法,但是在书中主要以寸口脉诊法为主,这为后世"独取寸口"的脉诊诊法奠定了主基调。其次,仲景之后的王叔和对于仲景的《伤寒论》进行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整理,王叔和在整理过程中必然对于《伤寒论》特色—脉学有相当深入的研究,而叔和的《脉经》也引用了很多《伤寒论·平脉法》和《伤寒论·辨脉法》的内容,仲景脉法对叔和脉法的影响亦是足见一斑。
-
关键词
张仲景
脉学
《脉经》
王叔和
《难经》
-
Keywords
Zhang Zhongjing
sphygmology
Pulse Classic
wang shuhe
Classic of Difficulties
-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康平本《伤寒论》文本结构与学术价值初探
- 14
-
-
作者
孙君杰
张一琳
-
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
出处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1期1621-1625,共5页
-
文摘
《伤寒论》众多版本中,唯独康平本中有经、论、注、例、旁注等文本类型,有满列书写者,为15字列;有降一格书写者,为14字列;有降两格书写者,为13字列。15字列和14字列均系仲景原文,13字列和夹注应同出自王叔和之手,而旁注出自六朝诸师之手。康平本中某些类型的条文所在的列,字数相同,含有问曰、答曰的条文均为13字列,三阴三阳欲解时的条文,也均是13字列,说明只有太阳中风之说出自张仲景,太阴中风、少阴中风、厥阴中风和阳明中风之说皆出自王叔和。伤寒学家对于一些条文有较大争议,康平本中的夹注、旁注或可有助于化解争议。但康平本也有瑕疵,第38条和第39条应该有讹误,可能在王叔和整理的最初版本中便已出现,后学者对此作了更改。
-
关键词
《伤寒论》
康平本
文本结构
夹注
旁注
张仲景
王叔和
-
Keywords
Treatise on Cold Damage Diseases
Kangping version
textual structure
interlinear annotations
marginal notes
Zhang Zhongjing
wang shuhe
-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王叔和整编仲景遗论的编次体例探析
- 15
-
-
作者
陈世玉
赵鲲鹏
张秋菊
王奎淞
李婕妠
郭嘉琪
-
机构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甘肃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
出处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15-17,共3页
-
基金
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GZK-2018-2)。
-
文摘
张仲景遗论之流传幸得王叔和整理编次,先后3次整编,呈现诸“可”与诸“不可”和“三阴三阳”2种编次体例。通过比对分析《脉经》卷七、宋本《伤寒论》、《金匮玉函经》编次体例,探析更接近仲景遗论原貌的编次体例,明确其编次特点,从而为张仲景学术思想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关键词
王叔和
张仲景
编次体例
三阴三阳
-
Keywords
wang shuhe
ZHANG Zhongjing
organization format
three yin and three yang
-
分类号
R222.19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王叔和学术贡献与思想认识论分析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孟庆云
-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
出处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323-327,共5页
-
文摘
根据余嘉锡与范行准等人的初识、王叔和与卫讯之密切、王叔和保留仲景遗著及《自述》、王叔和撰著中始称仲景为师及《脉经》中有随师医事的记载等,指认王叔和为仲景亲炙弟子。从皇甫谧记载王叔和医事的年号及当时荆州的归属,考辨王叔和为吴太医令。王叔和对中医学的发展有三大贡献:保存并整理仲景遗著;保存以前的脉诊文献并撰著《脉经》和规范切脉法式;提出证候、变蒸等概念,探索温病和养生,显扬了辨证论治。
-
关键词
王叔和
脉诊
脉经
-
Keywords
wang shuhe
Pulse diagnosis
Maijing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伊利汗中国科技珍宝书》附图来源探析
被引量:2
- 17
-
-
作者
杨舒婷
顾漫
-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
出处
《中华医史杂志》
2022年第1期12-20,共9页
-
基金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扩展)委托项目(2020CW03)。
-
文摘
《伊利汗中国科技珍宝书》是中医西传最早的波斯文译本,在中伊医学文化交流史中具有宝贵的价值。通过对《珍宝书》所载涉及经脉和脉诊的11幅附图与相关中医古籍所载附图的比较,发现其中8幅附图来源于对李駉《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附图的摹绘;其中3幅表盘图未寻得其源,但通过《珍宝书》与明代医书所载表盘图在轮廓、名称和内容上所具有的共性来看,二者有可能参考了同一部医学古籍。
-
关键词
《伊利汗中国科技珍宝书》
《王叔和脉诀》
中伊医学文化交流
图像研究
-
Keywords
Tanksuqnameh
wang shuhe sphygmology
Sino-Iranian medical cultural exchange
-
分类号
R2-5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张仲景举孝廉的文化背景透视
- 18
-
-
作者
张胜忠
-
机构
南阳市中医药学会
-
出处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1191-1194,共4页
-
文摘
通过分析汉唐时期的张仲景史料记载、民俗风尚崇拜、关羽人神轨迹以及孝廉身份属性,从社会文化层面、历史空间角度探寻、透视“张仲景举孝廉”的文化内涵。“张仲景举孝廉”有传统文化、社会风尚赋予的崇仰内涵。作为一种存在的文化形式,其历史真伪性已无从考究;但这种文化现象,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张仲景的一种认同,医界的一种尊崇,百姓的一种敬仰。
-
关键词
张仲景
孝廉
《伤寒论》
甘伯宗
《名医录》
孙思邈
关羽
王叔和
-
Keywords
Zhang Zhongjing
being honored as Xiaolian
Shanghan Lun
Gan Bozong
Ming Yi Lu
Sun Simiao
Guan Yu
wang shuhe
-
分类号
R2-05
[医药卫生—中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