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邹元标的学术实践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启示
1
作者 梁胜兴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2-28,共7页
邹元标作为“贵州三迁客”之一,探讨其在都匀的文化实践活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启示具有重要的意义。邹元标在都匀创立南皋书院,招收弟子,传道授业,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促进了儒学、阳明心学在民族地区的传播,推动了汉... 邹元标作为“贵州三迁客”之一,探讨其在都匀的文化实践活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启示具有重要的意义。邹元标在都匀创立南皋书院,招收弟子,传道授业,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促进了儒学、阳明心学在民族地区的传播,推动了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度交融,为当代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这不仅是对都匀历史的还原,更是对中华文明多元性的深度挖掘,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认同构建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元标 阳明心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扬弃朱熹理学的阳明心学 被引量:2
2
作者 何静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25,共6页
王阳明尽管有着不同于朱熹理学的心学架构,但其思维模式、问题意识乃至立论都深受朱熹的影响。阳明心学对朱熹理学的扬弃主要体现在:扬弃朱熹的理本论和心性论,建立良知(心)本体论;摒弃朱熹的格物致知说,先后提出诚意格物论和致知格物论... 王阳明尽管有着不同于朱熹理学的心学架构,但其思维模式、问题意识乃至立论都深受朱熹的影响。阳明心学对朱熹理学的扬弃主要体现在:扬弃朱熹的理本论和心性论,建立良知(心)本体论;摒弃朱熹的格物致知说,先后提出诚意格物论和致知格物论;去除朱熹的知先行后说,提倡知行合一论;借鉴朱熹的立志、静坐、存养和省察的工夫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心学 扬弃 朱熹理学
下载PDF
王阳明黔中再传弟子马廷锡及其家族考证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明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2-16,共5页
马廷锡是王阳明在贵州著名的黔中王门再传弟子,其心学之传得于当年王阳明在黔中的及门弟子蒋信。马廷锡的心学活动涉及贵州、四川、湖南三省,早年问学求道、任官行道,中晚年广交王门后学,在贵阳讲学长达三十余年之久,继王阳明、蒋信之后... 马廷锡是王阳明在贵州著名的黔中王门再传弟子,其心学之传得于当年王阳明在黔中的及门弟子蒋信。马廷锡的心学活动涉及贵州、四川、湖南三省,早年问学求道、任官行道,中晚年广交王门后学,在贵阳讲学长达三十余年之久,继王阳明、蒋信之后,在贵州掀起第三次心学讲学高潮,将黔中王门推进到成熟阶段。马廷锡及其子、孙三辈均有功于阳明心学。马氏家族不愧是黔中王门著名的心学世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心学 黔中王门 马廷锡 心学世家
下载PDF
张岱与阳明心学 被引量:1
4
作者 佘德余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38-44,共7页
张岱深受王阳明心学影响,其所著《有明于越三不朽图赞》《石匮书》《快园道古》《夜航船》等著作中,皆有王阳明言论的记述和评价,尤其是《四书遇》全面继承了晚明阳明学派对"四书"义理的体悟和实践。
关键词 《四书遇》 阳明心学 诠释 履践
下载PDF
黔中王门大师孙应鳌生平考述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路平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3-18,共6页
孙应鳌是王阳明的再传弟子,是晚明黔中王门心学大师。他的生平经历了科举求仕的青少年时期、为官各地的中年时期和归乡讲学著述的晚年时期。
关键词 黔中王门 心学大师 孙应鳌 生平
下载PDF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儒家文化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安飞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29-31,共3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古典文学领域的研究较以往更为深入。古代文学作为文化的显性代表,尝试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文化体现始终是学术讨论的重点内容。为了深刻理解儒家文化的内涵,理清儒家文化与我国古代文...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古典文学领域的研究较以往更为深入。古代文学作为文化的显性代表,尝试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文化体现始终是学术讨论的重点内容。为了深刻理解儒家文化的内涵,理清儒家文化与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具体表现,以儒家文化的阶段性特征为研究依据,选取了战国、西汉初期、魏晋时期、明代、清代四个阶段的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明确了儒家文化始终贯穿于古代文学作品之中,并体现儒家文化的阶段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 儒家文化 玄学 阳明心说 道德伦常
下载PDF
龙溪心学对阳明心学的传承与超越
7
作者 薛梅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7-11,共5页
王阳明的弟子王畿(号龙溪)一方面"亲承阳明末命",将传承师说作为一生的职志而不遗余力,把乃师"良知说"及其强调自我意识、尊重个体人格的思想解放精神加以继承和发扬并使其明朗化,使阳明学说在晚明广为流传,其传承... 王阳明的弟子王畿(号龙溪)一方面"亲承阳明末命",将传承师说作为一生的职志而不遗余力,把乃师"良知说"及其强调自我意识、尊重个体人格的思想解放精神加以继承和发扬并使其明朗化,使阳明学说在晚明广为流传,其传承之功不可磨灭,是使王学成为明中晚期一股代替朱学而行的思潮以至风行天下的关键人物。另一方面,王畿又对乃师的学说进行了大胆的改造和发挥,"时时越过师说,把当时思想解放的潮流发展到极端"。较阳明,王畿以其真性狂豪的理想人格、心体无欲的本体意识及一念自悟的为学方法共同阐发他"以自然为宗"的学术宗旨,在"自然"、"真狂"、"无欲"、"自悟"等方面彰显其思想特色和学术个性,完成了对阳明理论的超越,亦形成了王畿哲学的鲜明特色,创立了区别于阳明心学而独具一格的心学学说——"龙溪心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心学 阳明心学 传承 超越
下载PDF
阳明心学与《周易》的内在关联试析
8
作者 谭振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65-71,共7页
宏博深邃的《周易》是中华文化不竭的智慧源泉。家学、出身使王阳明与《周易》有特殊的渊源。王阳明于困厄中研习《周易》,促成了龙场悟道,《周易》对他及其观念学说的影响由此开启。《周易》整体、直觉体悟、见仁见智的观念,启发他形... 宏博深邃的《周易》是中华文化不竭的智慧源泉。家学、出身使王阳明与《周易》有特殊的渊源。王阳明于困厄中研习《周易》,促成了龙场悟道,《周易》对他及其观念学说的影响由此开启。《周易》整体、直觉体悟、见仁见智的观念,启发他形成了以内心体认为特征的阳明心学。王阳明从《周易》中汲取智慧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其中,对《周易》观念的化用最为常见。那些内化为阳明心学的观念学说与《周易》有内在的关联,这反映出阳明心学对《周易》观念的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心学 《周易》 体认 直觉思维 关联
下载PDF
化知识为德性:阳明心学的德性知识观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道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6-124,共9页
王阳明基于心学特色,形成了知行合一的德性知识观:一是主张心外无物的知识价值论,认为知识的价值应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上从认识事物转向成就事物,在成物与成己的关系上从以知成物进入以知成己,在成己的知识价值问题上从使心充... 王阳明基于心学特色,形成了知行合一的德性知识观:一是主张心外无物的知识价值论,认为知识的价值应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上从认识事物转向成就事物,在成物与成己的关系上从以知成物进入以知成己,在成己的知识价值问题上从使心充实转向使心光明,在使心光明的知识价值问题上从提升智能转向提升智德;二是主张理事心合一的认识对象论,认为认识的对象应在知识与理本身的关系上从书本知识转向理本身,在寂理与显理的关系上从寂理转向显理,在理与事的关系上从理本身转向事本身,在客观事物与意识本身的关系上从客观事物转向意识本身,将意识本身视为认识的首要对象;三是主张心事合一的认识方法论,认为认识的方法应在即物求理与即心求理的关系上从即物求理转向即心求理,在即心求理与事上体认的关系上应基于即心求理转向事上体认,在追逐规则与提升素养的关系上应从规则至上转向素养至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心学 德性知识论 知识价值论 认识对象论 认识方法论
下载PDF
浅析阳明心学中的生命教育思想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进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9-31,共3页
在阳明心学中,包含了丰富的生命教育思想,表现为:注重生命的个体性,主张通过个体生命自身的体验和领悟去获取真理;关注生命的终极追求,注重生命的完善和超越;注重生命的实践性,关注现实生活,主张通过日常生活的磨砺和体验实现生命的成... 在阳明心学中,包含了丰富的生命教育思想,表现为:注重生命的个体性,主张通过个体生命自身的体验和领悟去获取真理;关注生命的终极追求,注重生命的完善和超越;注重生命的实践性,关注现实生活,主张通过日常生活的磨砺和体验实现生命的成长。通过对阳明心学中生命教育理念的探索,有助于加深对阳明心学的了解,同时也为当前生命教育带来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心学 生命教育 个体 终极追求 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