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问题意识”考论——兼与萧延中教授商榷 被引量:2
1
作者 韦丁文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38-46,68,共10页
“问题意识”是近年来常出现于各类论文写作教学和项目申报中的学术热词,但“问题意识”究竟是译词还是构词,其词源鲜获盘诘。萧延中教授认可将法语词problématique和“问题意识”对译,这个观点值得商榷。巴什拉对problémati... “问题意识”是近年来常出现于各类论文写作教学和项目申报中的学术热词,但“问题意识”究竟是译词还是构词,其词源鲜获盘诘。萧延中教授认可将法语词problématique和“问题意识”对译,这个观点值得商榷。巴什拉对problématique概念的论述具有启轫意义,阿尔都塞更系统地发展了problématique,其核心在于“问题无意识”。在中文语境中,“问题意识”更可能是“问题”和“意识”的构词,是一个被无意识征用的现代汉语词汇。从学术路径来看,“问题意识”暗含了一种黑格尔式本质论的思维模式,而阿尔都塞的problématique概念是反黑格尔的。与“问题意识”的译法相比,“问题构成”是problématique更为恰当的翻译,也提供了一条审视当代中国人文和社会思想脉络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意识 问题构成 problématique 阿尔都塞
下载PDF
论“问题”的组配能力与临时概念化功能 被引量:13
2
作者 方清明 彭小川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5-395,共11页
"问题"是典型的抽象名词,目前已经产生新兴义项并具有贬义倾向。从较大规模封闭语料的统计结果来看,"问题"可与大量名词直接组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2358个名词能跟"问题"组配成"N+问题"结构... "问题"是典型的抽象名词,目前已经产生新兴义项并具有贬义倾向。从较大规模封闭语料的统计结果来看,"问题"可与大量名词直接组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2358个名词能跟"问题"组配成"N+问题"结构;但只有部分产品名词和指人名词能跟"问题"组配成"问题+N"结构。"N+问题"结构能否组配的认知机制在于"问题"的临时概念化功能;而"问题+N"结构能否组配的认知机制在于N是否有必要具有"有问题"这种区别属性。"问题"具有抽象名词的三大基本功能:描述功能、临时概念化功能、联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 抽象名词 组配 褒贬义 临时概念化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体观念与文章分类思想的关系——兼与西方文类思想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姚爱斌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3期304-310,共7页
中国古代的“文类”与“文体”范畴生成了中国古代的文章关于“分类”与“辨体”的思想。前者重点发展了关于文章的“类”的思想,其分类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后者则鲜明体现了中国古代文类思想的独特品质,“每体自为一类”的文章... 中国古代的“文类”与“文体”范畴生成了中国古代的文章关于“分类”与“辨体”的思想。前者重点发展了关于文章的“类”的思想,其分类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后者则鲜明体现了中国古代文类思想的独特品质,“每体自为一类”的文章分类形式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文体本位”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 文类 文章分类模式 文体本位意识
下载PDF
六朝文体批评视域中的小说 被引量:1
4
作者 贾奋然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78,共4页
本文讨论了小说没有进入六朝文体批评视域中的原因。认为小说在六朝尚不是独立的文体学概念 ,由于小说徘徊于子、史之间 ,故不容于集部 ;而阻碍小说进入文学文体的语境是六朝人雅正为文的审美观念 ,这包括以诗文为雅正文类和追求文辞雅... 本文讨论了小说没有进入六朝文体批评视域中的原因。认为小说在六朝尚不是独立的文体学概念 ,由于小说徘徊于子、史之间 ,故不容于集部 ;而阻碍小说进入文学文体的语境是六朝人雅正为文的审美观念 ,这包括以诗文为雅正文类和追求文辞雅丽两方面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 小说 文体批评 语境 审美观念 文辞 集部形态 编撰体例 文体意识 写作观念
下载PDF
论“文体”涵义的四个层次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旭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77-81,共5页
"文体"一词在中国古代文学语境中是一个涵义多重的复合名词,它是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元概念,是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学的起点。一直以来,学者们试图给"文体"一词一个在中国语境下的科学概念。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学领域里的&... "文体"一词在中国古代文学语境中是一个涵义多重的复合名词,它是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元概念,是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学的起点。一直以来,学者们试图给"文体"一词一个在中国语境下的科学概念。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学领域里的"文体"是文学作品的体制形式的总称,它包括了文学类别、文本体裁、篇章体制和文学风貌等范畴。从逻辑关系上来讲,这四个范畴中,前三者是一个逐级层降的等级关系:文类是文体的宏观范畴,体裁相对于文类来讲是文体的微观范畴,但是相对于篇体来讲又是文体的宏观范畴。"风格"则是前三者在不同层级的审美精神体现,而"类→体→篇"和它们各自的风格都是文体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 文体学 中国古代文学 文学类别 文本体裁 篇章体制 文学风貌
下载PDF
基于属性范畴的“问题”新义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潘纯 刘云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80,共8页
本文针对方清明(2011、2017)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问题”新义归属的不同处理,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重新分析。从定位上看,“问题”新义应该与已有义项合并;从定义上看,合并后的“问题”新义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从定性上看,基于... 本文针对方清明(2011、2017)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问题”新义归属的不同处理,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重新分析。从定位上看,“问题”新义应该与已有义项合并;从定义上看,合并后的“问题”新义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从定性上看,基于属性范畴视角,表新义的“问题”既不是属性词也不是抽象名词,而是属性名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 新义 属性范畴 属性名词
下载PDF
成都花样年·龙年国际中心商业广场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毅 《四川建材》 2014年第1期237-238,241,共3页
介绍了成都花样年·龙年国际中心商业广场综合体空调通风工程设计特点。重点阐述空调方式、防排烟系统、空调负荷计算、冬季免费冷源的设备选择等。
关键词 商业广场 空调通风 冬季免费冷源
下载PDF
从《文章辨体》到《文体明辨》——明代文体学的发展进路 被引量:1
8
作者 林锋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0-107,共8页
《文章辨体》和《文体明辨》是明代两部有影响的文章总集,具有重要的文体学意义。以往的研究多注重两者形制、观念之间的延续性的基础上,讨论其对中国文体学的贡献。事实上,《文章辨体》的辨体思想是理学层面的"正文体"与文... 《文章辨体》和《文体明辨》是明代两部有影响的文章总集,具有重要的文体学意义。以往的研究多注重两者形制、观念之间的延续性的基础上,讨论其对中国文体学的贡献。事实上,《文章辨体》的辨体思想是理学层面的"正文体"与文学层面的"先体制"两种不同思路的混合,是"谈理一派"文章总集的延续。《文体明辨》的辨体思想则体现了明代中后期"从理学到文学"的新潮流。两个总集之间的"断裂",既反映了明代文体学发展的转换消息和内在逻辑,也为研究文体学发展史与文学发展史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绝佳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辨体》 《文体明辨》 文体学 吴中 理学
下载PDF
关于“问题”作粘合式定语的回顾与思考
9
作者 贾迪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92-95,共4页
"问题"作粘合式定语构成的"问题××",属于称谓性类名或者可命名性类名。这种语言形式起源于20世纪初的五四时期,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又有新的发展。从粘合式定语"问题"表意特征的角度出发,可以把... "问题"作粘合式定语构成的"问题××",属于称谓性类名或者可命名性类名。这种语言形式起源于20世纪初的五四时期,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又有新的发展。从粘合式定语"问题"表意特征的角度出发,可以把"问题××"区分为三种类型。"问题××"语言形式的产生与发展,是语言使用者追求经济简洁和高度概括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 粘合式定语 称谓性
下载PDF
从“历史社会学”到“问题与主义”
10
作者 蔡大梁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63-67,共5页
通过对二战后,再次兴起于西方的社会学分支———历史社会学理论的介绍和分析,研讨了西方学术界,把思想探索和学理研究,现实和书本相结合的治学传统和努力。同时,也由此启发,展开了对当今中国理论学术界在学术研究上,“问题与主义”这... 通过对二战后,再次兴起于西方的社会学分支———历史社会学理论的介绍和分析,研讨了西方学术界,把思想探索和学理研究,现实和书本相结合的治学传统和努力。同时,也由此启发,展开了对当今中国理论学术界在学术研究上,“问题与主义”这两种取向的检讨。通过对以顾准、吴敬琏为代表的中国(改革)经济学的历史实践的考察,和对以费孝通《乡土中国》为代表的中国社会学经典的重新解读,提出了今日中国社会的历史现实已要求我们的理论学术界做更多的思想突破与创新,做更多“主义”取向的问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社会学 中国 西方 (改革)经济学 《乡土中国》 问题与主义
下载PDF
“有+N”的语义负向偏移——以“有问题”为例
11
作者 陈伟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4期144-150,共7页
文章以“有+N”语义发生负向偏移的个案“有问题”为例,从语义偏移的制约因素来探究语义负向偏移的深层原因,试图以个案研究为切入点来分析“有+N”语义负向偏移的根本动因。经考察发现“,有问题”的语义负向偏移需在评价性的语言环境中... 文章以“有+N”语义发生负向偏移的个案“有问题”为例,从语义偏移的制约因素来探究语义负向偏移的深层原因,试图以个案研究为切入点来分析“有+N”语义负向偏移的根本动因。经考察发现“,有问题”的语义负向偏移需在评价性的语言环境中,且关涉对象具有区别性。从名词“问题”配价情况来分析,得知知域的“有问题”实际存在两个关涉对象,并通过语句推导出隐含的关涉对象,也即属性成分含有[-正常]义素,这是语义发生负向偏移的关键。最后分析了“有+N”发生负向偏移的相关实例,得出偏移的原因具有一致性,其语用因素为关联理论下的弱暗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N 语义偏移 有问题 负面评价 隐含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