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9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HOⅡ级脑胶质细胞瘤治疗策略
1
作者 陈谦学 刘宝辉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81-483,共3页
WHOⅡ级脑胶质细胞瘤是一类由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胶质细胞产生的一组异质性神经上皮源性肿瘤,属于低级别胶质细胞瘤(low grade glioma,LGG)。主要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和混合少突星形细胞瘤[1]。部分LGG为弥漫性浸润性生长,预后... WHOⅡ级脑胶质细胞瘤是一类由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胶质细胞产生的一组异质性神经上皮源性肿瘤,属于低级别胶质细胞瘤(low grade glioma,LGG)。主要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和混合少突星形细胞瘤[1]。部分LGG为弥漫性浸润性生长,预后不佳[2]。多数LGG呈缓慢进展性生长,预后相对较好,但具有恶变的潜力,能够进展成为高级别的胶质细胞瘤。由于其起病时恶性程度相对较低,进展缓慢,因此,在临床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临床研究也处于初步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oⅱ级脑胶质细胞瘤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下载PDF
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价值分析
2
作者 洪慧 李惠娴 +3 位作者 张悦宁 刘倩 刘晓珍 张金岭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451-455,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对脑胶质瘤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02月至2016年11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胶质瘤的24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Cox回归...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对脑胶质瘤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02月至2016年11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胶质瘤的24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并确定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基于最小P值法的X-tile软件确定其预后危险分层的最佳截断值。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NLR(P=0.048,HR=1.12,95%CI:1.00~1.26)、年龄(P=0.001,HR=1.04,95%CI:1.01~1.06)、病理诊断(P=0.001,HR=2.23,95%CI:1.51~3.31)、IDH1(P=0.040,HR=0.37,95%CI:0.14~0.95)是影响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前NLR<2.21组预后最好,NLR>3.15组预后最差,NLR≥2.21并且≤3.15预后中等。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NLR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NLR组,高、中、低NLR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36%、50%和60%(P<0.05)。在不同肿瘤级别的亚组分析中,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NLR(P=0.005,HR=1.29)、年龄(P=0.026,HR=1.03)、IDH1(P=0.03,HR=0.26)、Ki-67(P<0.01,HR=5.53)是影响高级别胶质瘤的独立预后因素。在低级别胶质瘤亚组中,术前NLR与预后相关(P=0.028,HR=1.23)。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在高级别胶质瘤中,低、中、高NLR组患者的5年OS率逐步降低(P=0.0004);而在低级别胶质瘤中,患者的5年OS率无统计学意义(P=0.518)。结论:NLR是脑胶质瘤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根据NLR值可以将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预后分为高、中、低风险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 胶质 分层预后
下载PDF
miR-10b介导NKG2D调节脑胶质瘤细胞免疫效应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袁岗 巨虎 +3 位作者 肖宗宇 李文辉 曹立新 惠超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7-512,共6页
目的:观察微小核糖核酸-10b(miR-10b)对脑胶质瘤细胞免疫效应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进行培养和传代,获得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按照1.0×105个/ml浓度制备细胞悬液,并设置对照组、过表达组、低表... 目的:观察微小核糖核酸-10b(miR-10b)对脑胶质瘤细胞免疫效应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进行培养和传代,获得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按照1.0×105个/ml浓度制备细胞悬液,并设置对照组、过表达组、低表达组、空白组,每组6个复孔。对照组、过表达组、低表达组分别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阴性对照、miR-10b模拟物、miR-10b抑制剂,空白组予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分离和培养1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NK细胞表面NK细胞激活受体(NKG2D)表达,并检测各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链相关基因A(MICA)、UL16结合蛋白2(ULBP2)、UL16结合蛋白3(ULBP3)表达。结果:对照组、过表达组、低表达组转染效率分别为(93.55±2.05)%、(95.67±3.14)%、(94.18±3.26)%;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过表达组miR-10b表达升高,低表达组miR-10b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和空白组miR-10b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过表达组NK细胞不同效靶比杀伤活性均降低、NKG2D表达降低,低表达组NK细胞不同效靶比杀伤活性均增高、NKG2D表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NK细胞杀伤活性均随效靶比增加而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与空白组相比,相同效靶比NK细胞杀伤活性、NKG2D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过表达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MICA、ULBP2、ULBP3表达均降低,低表达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MICA、ULBP2、ULBP3表达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与空白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MICA、ULBP2、ULBP3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miR-10b表达能够增加NK细胞表面NKG2D和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MICA、ULBP2、ULBP3表达,增强NK细胞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10b 胶质 NK细胞激活受体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链相关基因A UL16结合蛋白2 UL16结合蛋白3
下载PDF
王昌俊教授“分期论治、通利二便”治疗脑胶质母细胞瘤的经验撷萃
4
作者 谭为 于云红 王昌俊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6期29-34,共6页
脑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他还有放疗、化疗、电场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由于本病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血脑屏障的存在及治疗时需尽量避免脑功能受损等... 脑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他还有放疗、化疗、电场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由于本病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血脑屏障的存在及治疗时需尽量避免脑功能受损等因素的影响,治疗效果不佳、治疗费用高、复发率极高、生存期短,给患者及其家庭、医院、社会造成了很大负担。王昌俊教授认为GBM为本虚邪实之病。本虚以肝脾肾亏虚、髓海不足为主,邪实以痰、瘀、风、癌毒为主。其病位在脑,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正虚为本,痰、瘀、风、癌毒齐扰清窍而发为本病。治疗上,第一,强调分期论治,根据患者在不同阶段所接受的西医治疗手段对“本虚”“邪实”影响的不同,调整扶正和祛邪的力度。第二,全程注重通利二便,使痰、瘀、毒等邪有出路。第三,重视引药上行。临床多选用对脑肿瘤有效的药物和对药、引经药,以引药上行、引药到达脑窍,从而提高疗效。第四,扶正以健脾和胃为先,兼顾补益肝肾。此疗法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 经验
下载PDF
polo样激酶1、RNA聚合酶Ⅱ亚基A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5
作者 覃重桥 姜又胜 朱华泉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1期1196-1199,1246,共5页
目的 探讨polo样激酶1(PLK1)、RNA聚合酶Ⅱ亚基A(POLR2A)在人脑胶质瘤(BG)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86例BG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非肿瘤脑疾病患者作为参照组,收集观察组患者的BG组织和参照组患者的非肿瘤脑组织。比较两... 目的 探讨polo样激酶1(PLK1)、RNA聚合酶Ⅱ亚基A(POLR2A)在人脑胶质瘤(BG)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86例BG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非肿瘤脑疾病患者作为参照组,收集观察组患者的BG组织和参照组患者的非肿瘤脑组织。比较两组患者PLK1、POLR2A表达情况和不同临床特征BG患者的BG组织中PLK1、POLR2A的阳性表达情况;比较不同PLK1、POLR2A表达情况BG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BG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PLK1、POLR2A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BG患者的BG组织中PLK1、POLR2A阳性表达率均高于中高分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K1、POLR2A阳性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均明显短于PLK1、POLR2A阴性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分化、PLK1阳性表达、POLR2A阳性表达均为BG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BG患者PLK1、POLR2A呈高表达,PLK1、POLR2A高表达BG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缩短,低分化、PLK1阳性表达、POLR2A阳性表达均为BG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O样激酶1 RNA聚合酶亚基A 胶质 预后
下载PDF
IDH1突变对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细胞因子、预后的影响
6
作者 张学文 王羽 +1 位作者 吴杰 王晨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73-2379,共7页
目的:研究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对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细胞因子、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手术切除且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直接... 目的:研究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对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细胞因子、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手术切除且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直接测序法测定IDH1突变情况,免疫组化测定脑胶质瘤组织IDH1表达。脑胶质瘤患者均进行替莫唑胺化疗,分析IDH1突变对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胶质瘤临床疗效、免疫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10)及预后生存状态的影响。结果:134例脑胶质瘤组织中79例存在IDH1突变,突变位点多为R132,突变率为58.96%,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χ^(2)=48.066,P<0.05)。免疫组化显示,134例脑胶质瘤组织中56例IDH1强阳性表达。IDH1突变型组WHO分级Ⅳ级占比低于IDHI野生型组[11.39%(9/79) vs 63.64%(35/55),Z=41.020,P<0.05],IDH1突变型组低分化比例高于IDHI野生型组[50.63%(40/79) vs 20.00%(11/55),χ^(2)=12.907,P<0.05]。IDH1突变型组总有效率高于IDH1野生型组[91.14%(72/79) vs 76.36%(42/55),χ^(2)=5.575,P<0.05]。IDH1突变型组IFN-γ、IL-2水平高于IDH1野生型组[(28.98±3.25) pg/ml vs (20.15±2.54) pg/ml、(33.42±4.25) pg/ml vs (25.23±3.52) pg/ml,t=16.870、11.750, P<0.05],IL-4、IL-10水平低于IDH1野生型组[(7.90±1.02) pg/ml vs(12.38±1.66) pg/ml、(8.79±1.00) pg/ml vs (15.26±1.23) pg/ml,t=19.330、33.500,P<0.05]。IDH1突变与替莫唑胺化疗后IFN-γ、IL-2水平呈正相关(r=0.845、0.772,P<0.05),与替莫唑胺化疗后IL-4、IL-10水平呈负相关(r=-0.786、-0.685,P<0.05)。IDH1突变型组替莫唑胺化疗后生存率高于IDH1野生型组[89.87%(71/79) vs 72.70%(40/55),Log Rank检验χ^(2)=5.208,P<0.05]。Cox回归分析发现,WHO分级Ⅲ级(RR=1.342)、低分化(RR=1.783)、IFN-γ(RR=1.808)、IL-2(RR=2.112)、IL-4(RR=2.342)、IL-10(RR=1.342)为危险因素,替莫唑胺化疗有效(RR=0.653)、IDH1突变(RR=0.895)为保护因素,影响脑胶质瘤患者替莫唑胺化疗预后(P<0.05)。结论:IDH1突变与脑胶质瘤患者疾病分级、分化程度有关,可影响替莫唑胺化疗疗效、免疫细胞因子表达,是替莫唑胺化疗后预后生存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 IDH1突变 替莫唑胺化疗 免疫细胞因子 预后
下载PDF
安罗替尼通过NF-κB信号通路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7
作者 柳新 谢云鹏 +2 位作者 张圣林 李青山 董怡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通过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人脑胶质瘤细胞(T98G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T98G细胞,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μmol/L安罗替尼组、10μmol/L安罗替尼组、20μmol/L安罗替尼组、阳性药物组、抑制剂组。...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通过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人脑胶质瘤细胞(T98G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T98G细胞,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μmol/L安罗替尼组、10μmol/L安罗替尼组、20μmol/L安罗替尼组、阳性药物组、抑制剂组。对照组不予干预,5μmol/L安罗替尼组、10μmol/L安罗替尼组、20μmol/L安罗替尼组分别以5、10、20μmol/L安罗替尼进行干预,阳性药物组以50 mg/L的5-氟尿嘧啶进行干预,抑制剂组加入10μmol/L安罗替尼+5μmol/L NF-κB通路抑制剂BAY 11-7082进行干预。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用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法测算细胞增殖率,用Hoechst33258染色法测算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增殖、凋亡相关蛋白与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NF-κB p65)]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μmol/L安罗替尼组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20μmol/L安罗替尼组、阳性药物组的细胞活力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各安罗替尼组、阳性药物组细胞增殖率、Cyclin D1、p-NF-κB p65蛋白表达低,而细胞凋亡率、Caspase-3蛋白表达高(P均<0.05);与阳性药物组比较,10μmol/L安罗替尼组细胞增殖率、Cyclin D1、p-NF-κB p65蛋白表达高(P均<0.05),而细胞凋亡率、Caspase-3蛋白表达低(P均<0.05),20μmol/L安罗替尼组与阳性药物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10μmol/L安罗替尼组比较,抑制剂组各指标变化更明显(P均<0.05)。结论安罗替尼可能通过抑制NF-κB通路信号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 安罗替尼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区分胶质母细胞瘤和单发性脑转移瘤的多模态融合深度学习模型的开发和验证
8
作者 申珊珊 李春泉 +5 位作者 范耀华 卢山富 颜子夜 刘虎 周海航 张子健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7,共10页
目的: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和脑转移瘤(brain metastases,BMs)是成人中常见的恶性脑肿瘤,目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筛查和评估脑肿瘤预后的常用方法,但其鉴别诊断GBM和BMs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限。近年... 目的: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和脑转移瘤(brain metastases,BMs)是成人中常见的恶性脑肿瘤,目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筛查和评估脑肿瘤预后的常用方法,但其鉴别诊断GBM和BMs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限。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在诊断分类和创建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方面显示出极大的潜力。本研究旨在应用深度学习技术提取的放射组学特征,探讨其在初诊GBM和单发性脑转移瘤(solitary brain metastases,SBMs)术前准确分类中的可行性,进一步探索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对分类任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或临床诊断证实的135例初诊GBM患者和73例SBMs患者的头颅MRI序列数据。首先,选择结构性T_(1)加权、T_(1)C加权和T_(2)加权作为整个模型的3个输入,在配准后的3种模态MR图像上人工勾画感兴趣区域(regions of interest,ROI),并获取多模态放射组学特征,使用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的特征选择方法降低维度,进一步分析每个特征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对比解纠缠的方法寻找不同模态特征之间的共享特征和互补特征。最后,通过融合不同模态的2种特征,预测每个样本对GBM和SBMs的响应。结果:应用机器学习和本文提出的多模态融合方法的放射组学特征对GBM和SBMs有较好的区分能力。相较于单模态数据,应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Logistic回归、RF、自适应增强(adaptive boosting,AdaBoost)、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机器学习算法的多模态融合模型均取得了较大提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74、0.978、0.943、0.938、0.947。本研究的对比解纠缠多模态MR融合方法表现更好,测试集上AUC、准确度(accuracy,ACC)、灵敏度(sensitivity,SEN)、特异度(specificity,SPE)分别为0.985、0.984、0.900、0.990。相较于其他多模态融合方法,本研究方法的AUC、ACC和SEN均呈现出最好的性能表现。验证本研究各模块组件作用的消融实验中,同时使用3种损失函数后,AUC、ACC和SEN分别提升了1.6%、10.9%和15.0%。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对比解纠缠多模态MR放射组学特征融合技术有助于提高GBM和SBMs的分类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 单发性转移 深度学习 多模态数据 解纠缠
下载PDF
基于惯性聚焦微流控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在脑胶质瘤辅助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刘云默 潘隆盛 +2 位作者 张宇 何鹏 冯世宇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90-595,601,共7页
背景早期诊断和复发监测对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基于惯性聚焦微流控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在这一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目的探索惯性聚焦微流控技术对外周血中脑胶质瘤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的捕获能力... 背景早期诊断和复发监测对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基于惯性聚焦微流控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在这一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目的探索惯性聚焦微流控技术对外周血中脑胶质瘤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的捕获能力及其在脑胶质瘤辅助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0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脑胶质瘤患者21例,作为病例组;在接受临床干预前,采集患者外周血4 mL,并收集患者临床信息。另选取健康者25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4 mL。每份血液标本都通过惯性聚焦微流控芯片技术平台进行CTCs检测。对检测数据和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1例脑胶质瘤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3.48±14.27)岁;25例健康者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4.76±11.38)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CTCs检出总数[M(IQR):7(3~19)vs 0(0~1),P<0.001]、混合型CTCs[M(IQR):2(0~16)vs 0(0~0),P<0.001]和间质型CTCs[M(IQR):0(0~5)vs 0(0~0),P=0.001]检出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ROC曲线分析显示,CTCs检出总数、混合型、间质型CTCs检出个数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87、0.810、0.702;取病例组CTCs检出计数中位数11为截断值,将病例组研究对象分为高CTCs计数组和低CTCs计数组,两组的血常规结果、炎性指标、WHO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惯性聚焦微流控技术对于脑胶质瘤患者外周血中的CTCs具有良好的捕获能力,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效排除了炎症细胞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在脑胶质瘤辅助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细胞 胶质 免疫组织化学 液体活检 惯性聚焦
下载PDF
中线部位和脑室节细胞胶质瘤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10
作者 田梦雨 王雷明 +3 位作者 张萌 熊艳蕾 高敏 滕梁红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讨中线部位和脑室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收集11例中线部位和脑室节细胞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结果,并复习总结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观察节细胞胶质瘤由异常神经元和肿瘤性增生的胶质细... 目的探讨中线部位和脑室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收集11例中线部位和脑室节细胞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结果,并复习总结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观察节细胞胶质瘤由异常神经元和肿瘤性增生的胶质细胞构成,免疫表型NeuN、MAP2可标记肿瘤中的神经元成分,GFAP和Olig-2标记出了肿瘤性神经胶质细胞成分;分子遗传学常存在BRAFV600E点突变,但也可发现存在其他形式BRAF基因以及MAPK信号通路基因的改变。随访病例多数预后良好。结论发生在中线部位及脑室的节细胞胶质瘤较为罕见,对于发生于不典型部位的这种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要将其纳入鉴别诊断中,可在形态学基础上,结合免疫组织化学以及分子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胶质 病理学特征 脊髓
下载PDF
纳米材料在鼻脑通路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研究进展
11
作者 宋子彬 袁嘉杰 +2 位作者 陈云娇 李健沨 潘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188,共6页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最致命的肿瘤之一,由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存在,其药物治疗受到了严重限制。鼻脑通路递药作为一种通过鼻内途径输送药物至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给药方式,可以...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最致命的肿瘤之一,由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存在,其药物治疗受到了严重限制。鼻脑通路递药作为一种通过鼻内途径输送药物至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给药方式,可以避开BBB直接靶向脑部。鼻腔分为前庭区、嗅觉区和呼吸区。纳米药物可以通过嗅觉区的嗅神经通路和呼吸区的三叉神经通路实现高效运输到CNS。近年来,纳米递药平台在经鼻给药治疗GBM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关注,主要涉及聚合物、脂质体、无机金属纳米颗粒等方式。这些技术的发展为克服BBB、提高药物传递效率以及改善GBM患者预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 通路 聚合物 脂质体 无机金属纳米材料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7抑制剂THZ1对脑胶质瘤干细胞干性的调控及机制
12
作者 虎恩喜 何文莹 +2 位作者 陶翔 杜沛静 王立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5374-5381,共8页
背景:THZ1是一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7的抑制剂,可以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但THZ1是否可以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干性尚不清楚。目的:探究THZ1对脑胶质瘤细胞U87干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培养脑胶质瘤细胞... 背景:THZ1是一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7的抑制剂,可以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但THZ1是否可以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干性尚不清楚。目的:探究THZ1对脑胶质瘤细胞U87干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培养脑胶质瘤细胞U87形成干细胞球并通过Western blot验证干性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THZ1作用于U87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通过克隆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确定THZ1对U87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分析THZ1处理对U87干细胞成球率及干细胞球体大小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干性相关蛋白CD133、ABCG2、Nanog、OCT4、SOX2和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Occludin、Snail以及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Axin1、β-Catenin、Wnt-5a、GSK3β、Cyclind-1、C-myc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①与贴壁细胞相比,U87干细胞干性相关蛋白Nestin、CD133、ABCG2、Nanog、OCT4、SOX2表达明显升高;②与对照组相比,THZ1减弱了U8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③THZ1抑制U87干细胞成球率及球体大小,下调干性相关蛋白的表达;④THZ1处理后,U87干细胞中N-cadherin、Snail蛋白表达降低,而E-cadherin、Occludin蛋白表达升高;(5)THZ1处理使U87干细胞中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Axin1、β-Catenin、Wnt-5a、GSK3β、Cyclind-1、C-myc表达降低。结果表明:THZ1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抑制脑胶质瘤细胞U87的增殖、迁移,抑制U87干细胞成球能力、干性相关蛋白表达和上皮-间充质转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Z1 胶质 细胞 成球实验 干性标志物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上皮-间充质转化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脑脊液与血清细胞因子比值在高级别胶质瘤与脑转移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13
作者 陈彤岩 李萍燕 +2 位作者 王冬至 刘志伟 郑光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0期1632-1635,1640,共5页
目的研究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和脑转移瘤(brain metastases,BM)患者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和血清(Serum)中细胞因子的比值水平,探究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2023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 目的研究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和脑转移瘤(brain metastases,BM)患者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和血清(Serum)中细胞因子的比值水平,探究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2023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瘤患者。所有患者进行12种生物标志物检测,探究CSF(下文简称C)和Serum(下文简称S)中细胞因子比值水平在脑瘤鉴别诊断方面的临床意义。结果共收集患者136例,根据脑瘤不同类型分为HGG组(n=106)和BM组(n=30),单因素分析后显示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受体(interleukin-2 receptor,IL-2R)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C与S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ROC曲线分析,细胞因子中IL-6和IL-2R的C与S比值具有诊断意义,其cut-off值分别为1.92和0.105,对其进行联合诊断显示,其AUC为0.809。结论HGG患者发病年龄较BM患者轻,联合C/S-IL-6和C/S-IL-2R可在HGG与BM的鉴别诊断中提供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液 血清 细胞介素-6 细胞介素-2受体 胶质 转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的影像组学鉴别高级别胶质瘤和脑转移瘤的研究现状
14
作者 李亚萍 胡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171-174,共4页
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和脑转移瘤(brain metastases,BM)是成人最常见的脑肿瘤类型,两种肿瘤的治疗管理措施是不同的,而且由于两者影像学上特征的相似性,如何快速可靠地确定肿瘤的初步特征对临床诊断结果有着重大影响。... 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和脑转移瘤(brain metastases,BM)是成人最常见的脑肿瘤类型,两种肿瘤的治疗管理措施是不同的,而且由于两者影像学上特征的相似性,如何快速可靠地确定肿瘤的初步特征对临床诊断结果有着重大影响。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包含大量的解剖特征信息,但是由于HGB和BM在磁共振影像上的有很多相似性,MRI不能准确区分HGB和BM。MRI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和影像组学可以挖掘和分析肿瘤的异质性,可显著提高MRI区分HGB和BM的准确度,进而用于恶性脑肿瘤患者的临床鉴别诊断和制订患者治疗计划中去,同时避免侵入性组织采样的需要,减少患者脑组织的损伤,提高患者的诊疗体验感,具有较好的研究前景和临床实践指导意义。现就基于MRI的影像组学鉴别高级别胶质瘤和脑转移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简单综述和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胶质 胶质细胞 转移
下载PDF
胶质母细胞瘤侵犯室管膜下区及脑皮质对患者复发模式及预后的影响
15
作者 闫昊 陈洁 +2 位作者 陈子钦 刘正阳 章龙珍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507-513,共7页
目的 探讨胶质母细胞瘤(GBM)发生部位与复发及预后的关系,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诊治的GBM患者,收集患者临床、影像及病理等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共纳入94例... 目的 探讨胶质母细胞瘤(GBM)发生部位与复发及预后的关系,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诊治的GBM患者,收集患者临床、影像及病理等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共纳入94例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42例。与GBM未累及室管膜下区(SVZ-)或脑皮质(CTX-)相比,肿瘤累及室管膜下区(SVZ+)或脑皮质(CTX+)显著降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P均<0.01);与手术全切或辅助化疗≥6周期相比,手术部分切除或辅助化疗<6周期患者的PFS及OS也显著降低(P均<0.01);与肿瘤直径<5 cm、单病灶复发或局部复发相比,肿瘤直径≥5 cm、多病灶复发或远处复发患者的OS显著降低(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SVZ+、CTX+、手术部分切除及辅助化疗<6周期是影响患者PFS及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BM累及室管膜下区或脑皮质的患者更易出现早期复发,且预后更差。原发肿瘤灶大小、手术切除程度、辅助化疗周期以及肿瘤复发模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 室管膜下区 影像分型 皮质 复发 预后
下载PDF
DHA对人脑胶质瘤T98G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机制
16
作者 王克 范志刚 包志军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探究双氢青蒿素(DHA)对人脑胶质瘤T98G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瘤T98G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低DHA组(10 mg/L DHA)、中DHA组(20 mg/L DHA)、高DHA组(40 mg/L DHA)、阳性药物组(50 mg/L 5-氟尿嘧啶)和抑制剂... 目的探究双氢青蒿素(DHA)对人脑胶质瘤T98G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瘤T98G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低DHA组(10 mg/L DHA)、中DHA组(20 mg/L DHA)、高DHA组(40 mg/L DHA)、阳性药物组(50 mg/L 5-氟尿嘧啶)和抑制剂组(20 mg/L DHA+20μmol/L LY294002)。采用CCK-8、细胞黏附实验、Transwell小室及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对细胞增殖活力、黏附、迁移、侵袭能力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随着细胞处理时间的递增,各组T98G细胞增殖活力呈递增趋势(P<0.05)。与对照组比较,其他各组T98G细胞增殖活力、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p-PI3K、p-Akt、p-ERK、N-cadherin、Vimentin和FN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而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且低、中、高DHA组呈剂量依赖性降低或升高(P<0.05)。与低、中DHA组比较,阳性药物组、抑制剂组细胞增殖活力、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p-PI3K、p-Akt、p-ERK、N-cadherin、Vimentin和FN蛋白显著降低(P<0.05),而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DHA抑制人脑胶质瘤T98G细胞的黏附、迁移、侵袭和EMT,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的信号转导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 双氢青蒿素 PI3K/AKT 黏附 迁移 侵袭 T98G细胞
下载PDF
苍术素调节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对脑胶质瘤细胞铁死亡的影响
17
作者 黄超 方兴刚 陈璐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25-329,共5页
目的探讨苍术素调节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对脑胶质瘤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脑胶质瘤U251细胞,将U251细胞分为对照组、苍术素低剂量组(5 mol/L)、中剂量组(10 mol/L)、高剂量组(20 mol/L)、ML385组(Nrf2抑制剂1 mo... 目的探讨苍术素调节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对脑胶质瘤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脑胶质瘤U251细胞,将U251细胞分为对照组、苍术素低剂量组(5 mol/L)、中剂量组(10 mol/L)、高剂量组(20 mol/L)、ML385组(Nrf2抑制剂1 mol/L)。MTT和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试剂盒检测亚铁离子(Fe^(2+))、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Ki-67、cleaved-caspase3、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建立脑胶质瘤裸鼠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检测肿瘤组织中Ki-67、cleaved-caspase3、Nrf2、SLC7A11、GPX4蛋白水平。结果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苍术素低、中、高剂量组U251细胞Fe^(2+)、MDA、LDH、ROS水平、细胞凋亡率、cleaved-caspase3水平显著性升高,GSH水平、OD490(24 h、48 h)值和细胞增殖率、Ki-67、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苍术素高剂量组比较,ML385组U251细胞各检测指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裸鼠成瘤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苍术素组和ML385组裸鼠肿瘤质量和肿瘤体积、裸鼠肿瘤组织中Ki-67、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降低,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与苍术素组比较,ML385组裸鼠肿瘤质量、肿瘤体积、抑瘤率和各蛋白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苍术素可能通过抑制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促进脑胶质瘤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素 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 胶质细胞 铁死亡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对脑胶质瘤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0和白细胞介素-12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詹增钦 苏敏 +1 位作者 伍鑫 郑钟洪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是否能调节脑胶质瘤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与白细胞介素-12(IL-12)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讨论双氢青蒿素潜在的药物价值。方法:应用C6胶质瘤干细胞立体定向法构建脑胶质瘤小鼠模型,并用双氢青蒿素干预,分为...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是否能调节脑胶质瘤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与白细胞介素-12(IL-12)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讨论双氢青蒿素潜在的药物价值。方法:应用C6胶质瘤干细胞立体定向法构建脑胶质瘤小鼠模型,并用双氢青蒿素干预,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双氢青蒿素低剂量组和双氢青蒿素高剂量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血清IL-10和IL-12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血清中IL-10和IL-12的含量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双氢青蒿素低剂量组血清中IL-10和IL-12的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氢青蒿素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的IL-10和IL-12的水平也明显下降,且下降程度比双氢青蒿素低剂量组的更为突出。结论:双氢青蒿素能降低由立体定向法建立的脑胶质瘤小鼠血清IL-10、IL-12的表达水平,双氢青蒿素可能通过某些信号通路来调控血清中IL-10、IL-12,进而影响脑胶质瘤的免疫反应或炎性反应情况,使得脑胶质瘤的症状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胶质 细胞介素-10 细胞介素-12
下载PDF
沉默lncRNA SLC16A1-AS1对脑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9
作者 龙银波 李贺扬 金治宾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35-41,45,共8页
目的探讨沉默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LC16A1-AS1对脑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PCR检测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手术切除的62例脑胶质瘤组织lncRNA SLC16A1-AS1、微小RNA(miR)-584-5p以细胞外蛋白调节激酶1(MAPK1)m RNA,免疫印... 目的探讨沉默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LC16A1-AS1对脑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PCR检测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手术切除的62例脑胶质瘤组织lncRNA SLC16A1-AS1、微小RNA(miR)-584-5p以细胞外蛋白调节激酶1(MAPK1)m RNA,免疫印迹法检测MAPK1蛋白表达;以瘤旁组织(距离肿瘤边缘>2 cm)作为正常脑组织。从胶质瘤组织中分离、培养胶质瘤细胞,进行CD133、Neatin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转染不同质粒沉默lncRNA SLC16A1-AS1、上调或下调miR-584-5p表达;应用CCK-8法、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MAPK1、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caspase-3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SLC16A1-AS1、miR-584-5p和MAPK1的靶向关系。结果胶质瘤组织lncRNA SLC16A1-AS1、MAPK1呈高表达(P<0.05),miR-584-5p呈低表达(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分离培养的细胞CD133、Nestin均呈阳性表达。沉默lncRNA SLC16A1-AS1表达,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P<0.05),促进细胞凋亡(P<0.05),明显下调细胞CyclinD1、MMP-2、MMP-9蛋白表达(P<0.05),明显上调miR-584-5p、caspase-3表达。抑制miR-584-5p明显逆转沉默lncRNA SLC16A1-AS1对体外培养的价胶质瘤细胞的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lncRNA SLC16A1-AS1与miR-584-5p/MAPK1存在靶向调节关系。结论胶质瘤组织lncRNA SLC16A1-AS1呈高表达,沉默lncRNA SLC16A1-AS1可以上调miR-584-5p表达,抑制MAPK1表达,进而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 长链非编码RNA SLC16A1-AS1 微小RNA-584-5p 细胞外蛋白调节激酶1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基于增强T1加权图像构建不同模型鉴别胶质母细胞瘤与单发脑转移瘤
20
作者 陈佩仪 黄海涛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66-272,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T1加权图像构建的不同模型鉴别胶质母细胞瘤(GBM)与单发脑转移瘤(SBM)的应用效果。方法227例患者(GBM 120例和SBM 107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59)与验证集(n=68)。将增强T1加权图像导入3D-Slicer软件并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T1加权图像构建的不同模型鉴别胶质母细胞瘤(GBM)与单发脑转移瘤(SBM)的应用效果。方法227例患者(GBM 120例和SBM 107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59)与验证集(n=68)。将增强T1加权图像导入3D-Slicer软件并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OI),然后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并使用t检验、递归消除特征法及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筛选特征。基于最佳特征,分别运用逻辑回归(LR)、支持向量机(SVM)及随机森林(RF)算法建立模型(影像组学模型、临床模型、临床-影像组学模型),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delong检验评价各模型鉴别GBM与SBM诊断效能。结果GBM与SBM病灶是否出血坏死及病灶分布情况(幕上或幕下)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组内相关系数(>0.75)初步获取965个稳定性影像特征,最终筛选得到5个最优影像特征构建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和临床-影像组学模型AUC均大于0.8,其中LR模型鉴别效能最优(P<0.05)。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在整个阈值概率范围内,影像组学模型和临床-影像组学模型有相当的总体净效益。结论基于增强后T1加权图像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和临床-影像组学模型对GBM与SBM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影像组学 胶质细胞 转移 列线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