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平扫影像组学特征在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WHO简化病理分型中的价值
1
作者 陈杰 洪悦 王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平扫的影像组学特征在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WHO简化病理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22年3月由病理结果证实的胸腺上皮肿瘤(TETS)患者共57例,通过TETS的WHO简化病理分型,分为低危组(A、AB、B1型)23例、高... 目的探讨基于CT平扫的影像组学特征在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WHO简化病理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22年3月由病理结果证实的胸腺上皮肿瘤(TETS)患者共57例,通过TETS的WHO简化病理分型,分为低危组(A、AB、B1型)23例、高危组(B2、B3、C型)34例,并按照8:2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每个病灶均由两名放射科医生经过协商后,利用ITK-SNAP软件对兴趣区(ROI)进行勾画。使用Python v3.67提取放射组学特征,并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和LASSO特征选择方法进行降维和筛选。在训练集中,应用支持向量机(SVM)、多层感知机(MLP)和逻辑回归(LR)构建术前诊断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预测效果,并通过内部测试集验证预测模型。结果共提取了1649个影像组学特征参数,经过Spearman相关系数筛选得到221个差异特征,并通过LASSO方法将其降维至12个组学特征。在测试集中,基于SVM、MLP和LR构建的术前预测模型分别表现出AUC值为0.800、0.868和0.971,其中LR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结论基于CT平扫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SVM、MLP和LR模型在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WHO简化病理分型方面展现出较好的预测潜力,其中LR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肿瘤 who病理分型 影像组学 支持向量机 多层感知机 逻辑回归
下载PDF
MSCT征象联合纹理分析在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WHO简化病理分型中的价值 被引量:15
2
作者 任采月 王升平 +1 位作者 张盛箭 彭卫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68-474,共7页
背景与目的:胸腺上皮性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TET)是前上纵隔最常见的原发肿瘤,其组织学分型是判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探讨和比较术前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征象及基于CT图像... 背景与目的:胸腺上皮性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TET)是前上纵隔最常见的原发肿瘤,其组织学分型是判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探讨和比较术前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征象及基于CT图像的纹理分析在预测TET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简化病理分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1年1月—2018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TET、且经免疫组织化学确定组织分型的120例患者的增强CT图像及临床资料,并根据WHO简化病理分型分为低危组(A1、AB、B1型胸腺瘤)及高危组(B2、B3型胸腺瘤及胸腺癌)。评估及记录每例TET患者的CT征象。选用纵隔窗CT图像进行病灶分割及纹理特征的提取。采用R软件套索(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模型进行特征筛选及模型建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不同预测模型之间诊断效能的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120例TET患者中低危组61例,高危组59例,分别记录及提取了每例患者CT图像的11种CT征象和14种纹理特征。分别建立了以MSCT征象、纹理参数以及两者联合为基础的CT预测模型、纹理预测模型以及联合预测模型,3个模型在预测低危组及高危组TET的AUC分别为0.78、0.80、0.88,灵敏度分别为86.4%、88.1%和93.2%,特异度分别为60.7%、65.6%和67.2%,准确率分别为70.8%、74.2%和80.0%。DeLong检验结果显示,联合预测模型在预测TET恶性程度中的效能及准确率最高(P<0.05)。结论:MSCT检查是TET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纹理特征比肉眼评估得到的CT征象更能反映TET的微观异质性程度,CT征象与纹理特征相结合在预测TET恶性程度中更有优势,可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提供更全面及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肿瘤 who病理分型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纹理分析
下载PDF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病理分析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5
3
作者 祝会斌 方汉林 夏俊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腺瘤最新WHO病理分型与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发生率的关系以及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0月—2010年7月42例胸腺瘤合并MG行胸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胸腺瘤的最新WHO分型标准及传统方法对... 目的探讨胸腺瘤最新WHO病理分型与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发生率的关系以及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0月—2010年7月42例胸腺瘤合并MG行胸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胸腺瘤的最新WHO分型标准及传统方法对胸腺瘤进行分类,采用胸骨正中切口24例,前胸切口13例,后外侧切口5例,观察MG发生率及手术预后。结果 (1)WHO病理分型A型+AB型良性病例较多,B型恶性病例较多,体现出A型及AB型胸腺瘤良性的特点。(2)B3型较A型及AB型易合并MG。B3型胸腺瘤合并MG的手术危象发生率比A型+AB型组、B1+B2型组高,(3)全组死亡7例,其余均缓解或治愈。胸腺瘤病理分期和手术方式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胸腺瘤最新WHO病理分型对于区别良、恶性肿瘤及预后有指导意义,结合Masaoka病理分期对提示术后MG危象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治疗原则应尽可能广泛切除肿瘤,术后根据具体情况辅以放疗、化疗。手术方式、病理分期对预后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who病理分型 病理分期 手术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胸腺瘤的病理类型与重症肌无力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平 臧福才 +1 位作者 杨新月 王怡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腺瘤WHO病理分型与重症肌无力(MG)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01—2018-12在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住院的101例胸腺瘤患者,均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并定期术后随访。根据2004版WHO胸腺瘤的病理分... 目的探讨胸腺瘤WHO病理分型与重症肌无力(MG)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01—2018-12在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住院的101例胸腺瘤患者,均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并定期术后随访。根据2004版WHO胸腺瘤的病理分型,分析胸腺瘤患者的WHO病理分型与MG发病的相关性。结果121例胸腺瘤患者中,病理类型A型30.77%合并MG,AB型30.00%合并MG,B1型56.52%合并MG,B2型72.00%合并MG,B3型56.52%合并MG,C型28.57%合并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切除术的疗效A型有效率最高,为100%,其次是B1型,有效率92.31%,AB型有效率77.78%,B2型有效率66.67%,B3型有效率46.15%,C型有效率最差(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瘤的病理类型与MG具有相关性;B2型胸腺瘤与其他病理分型相比更易合并MG;胸腺瘤病理恶性程度越高,手术切除治疗MG的效果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神经肌肉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who病理分型
下载PDF
胸腺瘤240例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运荣 叶俭 +2 位作者 聂峰 韦强 陆竞艳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探讨胸腺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40例胸腺瘤,病例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40例胸腺瘤中,男女比例约1∶1.2,发病高峰年龄45~60岁,B1型、B2型较其他类型胸腺瘤发病年龄约早10年。组... 目的探讨胸腺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40例胸腺瘤,病例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40例胸腺瘤中,男女比例约1∶1.2,发病高峰年龄45~60岁,B1型、B2型较其他类型胸腺瘤发病年龄约早10年。组织学上,AB型、B2型、B3型较容易形成纤维间隔,B1型、B2型均有极其丰富的淋巴组织背景,这也是B1型、B2型胸腺瘤常常观察到髓质分化形成的基础;腺样结构只见于A型和AB型胸腺瘤,出现率分别为21%和29%;宽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在B2型和B3型中更为常见,出现率分别为64%和79%,而A型、AB型及B1型的血管周围间隙则明显较小或缺少;移行区域仅见于所有AB型胸腺瘤,而在A型胸腺瘤中,也只见于B样区域,范围不足以诊断AB型胸腺瘤。被膜及被膜外侵犯可发生于所有类型的胸腺瘤,但B2型和B3型胸腺瘤更具侵袭性,分别为75%和89%。细胞学上,具有髓质上皮分化特点的A型、AB型胸腺瘤,与皮质上皮分化的B1型、B2型、B3型胸腺瘤明显不同。髓质上皮分化的特点是肿瘤细胞圆形/卵圆形及梭形,常混合存在,胞质稀少,核小非空泡状,核仁不明显。而皮质上皮分化特点是肿瘤细胞圆形/卵圆形,胞质丰富,核空泡状,嗜酸性核仁明显。免疫组化:A型和AB型CD20阳性,大部分表现为斑驳、斑片状或散在小灶状且强弱不等;而皮质上皮分化的B1型、B2型、B3型胸腺瘤为阴性。结论①丰富的淋巴组织背景、髓质分化、血管周围间隙、纤维间隔、腺样结构、胸腺小体、移行区域等结构,在胸腺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②细胞学上,皮质上皮分化与髓质上皮分化的胸腺瘤有明显不同,不可忽视;③免疫标记CD20特异性强,在区分A型、AB型与B1型、B2型、B3型胸腺瘤上,诊断价值较高;其他标记(如CD3、CD5、CD117、AE1/AE3、p63、p40、CK19、TdT)则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细胞存在与否及分布模式。采用这种诊断思路和分析方法,可获得较高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不同类型的胸腺瘤间均可按不同比例混合存在,可分别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病理学特征 who病理分型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基于非增强CT影像组学列线图在术前预测胸腺上皮肿瘤风险分类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张梦琪 玉苏甫·肉孜 +1 位作者 洪悦 陈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6期687-692,714,共7页
目的:基于非增强CT(NECT)影像组学列线图在术前预测胸腺上皮肿瘤(TET)风险分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92例确诊为TET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TET的WHO简化病理分型,分为低危组(A、AB、B1型)48例、高危组(B2、B3、C型)44例;按照... 目的:基于非增强CT(NECT)影像组学列线图在术前预测胸腺上皮肿瘤(TET)风险分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92例确诊为TET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TET的WHO简化病理分型,分为低危组(A、AB、B1型)48例、高危组(B2、B3、C型)44例;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64例)和测试集(28例)。勾画病灶ROI并进行影像组学特征的提取,降维和筛选后,选择最优特征,构建9种机器学习模型并选择最优模型,对TET风险进行预测;采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筛选临床特征建立临床模型。结合临床评分、影像组学评分构建联合模型,以列线图进行可视化;使用ROC曲线、DeLong检验及校准曲线评估模型性能。结果:共提取影像组学特征1834个,降维、筛选后获得11个组学特征。选取支持向量机(SVM)构建影像组学模型。选取纵隔肿大淋巴结、胸膜/心包肥厚建立临床模型。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联合模型在测试集中的AUC值分别为0.812、0.812、0.875,绘制列线图,校准曲线显示联合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在预测TET病理分型中,基于所选临床特征及NECT影像组学特征的可视化列线图模型可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肿瘤 who病理分型 影像组学 支持向量机 列线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468例胸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谈宇龙 王安 +9 位作者 陆周一 许东 王轩 郝振华 施梦 黄达宇 张慧君 王邵华 马勤运 陈晓峰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27-1431,共5页
目的评估胸腺瘤WHO分型、Masaoka分期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09~2019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胸腺瘤患者468例,其中男234例、女234例,年龄21~83(49.6±18.7)岁。行胸腔镜手术132例,胸骨正中切口手术336例,平... 目的评估胸腺瘤WHO分型、Masaoka分期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09~2019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胸腺瘤患者468例,其中男234例、女234例,年龄21~83(49.6±18.7)岁。行胸腔镜手术132例,胸骨正中切口手术336例,平均随访时间(5.7±2.8)年。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胸骨正中切口组术中出血量(178.3±133.5) mL,胸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164.8±184.1)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7)。胸骨正中切口组手术时间(3.3±0.7)h,胸腔镜组手术时间(3.4±1.2)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6)。术后活动性出血、膈神经损伤、乳糜胸并发症在胸腔镜组分别为8例、9例、1例,在胸骨正中切口组分别为37例、31例、7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02,0.402,0.320)。WHO病理分型A型、AB型、B1型、B2型、B3型和C型胸腺瘤患者5年累计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0%、100.0%、95.7%、81.4%、67.5%和50.0%(P<0.001)。MasaokaⅠ~Ⅳ期胸腺瘤患者5年累计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6.1%、89.2%、68.6%和19.3%(P<0.001)。伴重症肌无力患者5年累计无进展生存率为87.3%,无重症肌无力患者为78.2%(P<0.001)。胸腔镜与胸骨正中切口患者5年累计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2.4%和83.8%(P=0.904)。结论 WHO病理分型与Masaoka分期对临床预后有提示意义。伴重症肌无力胸腺瘤患者预后较好,提示早诊断和早治疗对胸腺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who病理分型 Masaoka分期 重症肌无力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