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孙佼 陈金 +3 位作者 崔巍 陈栋 徐厚高 龚晓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4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将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Wiltse入路组(A组,n=30)和后路椎旁入路组(B组,n=30)。比较两组手术总时长... 目的:探讨分析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将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Wiltse入路组(A组,n=30)和后路椎旁入路组(B组,n=30)。比较两组手术总时长、总失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总天数;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周、12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及Cobb角。结果:A组手术总时长、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总天数均较B组更短,总失血量较B组更少(P<0.05)。A组术后1周的VAS评分、ODI均较B组明显更低(P<0.05)。两组术后1周及12个月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均较治疗前增高,Cobb角均较术前减小(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失血少、损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tse入路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Wiltse与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研究
2
作者 郭淼勇 张明生 +1 位作者 来秋山 高文飞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8-30,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Wiltse与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12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行TLIF治疗的86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Wi... 目的比较分析Wiltse与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12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行TLIF治疗的86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Wiltse组(38例)和后正中组(48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评估术前、术后6个月患者的腰椎功能JOA评分和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后正中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后正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JOA、N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Wiltse组患者的JOA评分高于后正中组,NRS评分低于后正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Wiltse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实施TLIF,均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但Wiltse入路改善腰椎功能、缓解疼痛的效果更佳,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wiltse入路 后正中入路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下载PDF
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
3
作者 王家启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2期37-40,共4页
目的探究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经Wiltse肌间隙入路行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术后疼痛、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 目的探究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经Wiltse肌间隙入路行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术后疼痛、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行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照组经传统后正中入路,观察组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椎体前缘高度比及Cobb角、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表(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疼痛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腰椎功能、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周及6个月VAS评分均更低,术后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比更高,Cobb角更低,JOA评分更高,ODI评分更低,GQOLI-74中各维度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经Wiltse肌间隙入路,行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能够更为有效的优化围术期指标,减轻疼痛,提高椎体前缘高度比,改善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应用价值高,可进一步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wiltse肌间隙入路 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疼痛程度 椎体前缘高度比 腰椎功能
下载PDF
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4
作者 张永生 李海建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9期193-196,共4页
目的分析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山东荷泽东明县中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研... 目的分析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山东荷泽东明县中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研究组采用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固定与椎体内植骨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后正中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针对两组手术指标、脊柱影像学指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数字评分(NRS)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ODI、NRS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固定与椎体内植骨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缓解其疼痛症状,适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tse入路 椎弓根钉固定 椎体内植骨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Wiltse入路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白亮 曾庆亮 +5 位作者 魏松松 李伟 赵耀伟 张雷 王叶密 庄全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44-1847,共4页
目的 探讨经Wiltse入路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对比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DLSS患者97例,其中46例经Wiltse入路行TLIF术(Wiltse入路组),51例经传统后正中入路行TLIF术(正中切口组)... 目的 探讨经Wiltse入路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对比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DLSS患者97例,其中46例经Wiltse入路行TLIF术(Wiltse入路组),51例经传统后正中入路行TLIF术(正中切口组)。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根据手术前后影像学参数和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与正中切口组比较,Wiltse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输血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2 d和术后7 d时,Wiltse入路组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正中切口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椎间隙高度均有明显恢复(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较术后明显减小(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腰椎冠状面和矢状面Cobb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恢复(P<0.05),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腰痛VAS、ODI较术前明显降低。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iltse入路行TLIF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老年DLSS均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但前者具有明显微创优势,体现在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更加符合外科快速康复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病变 腰椎管狭窄症 wiltse入路 后正中入路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行Wiltse入路短节段钉棒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秦晓彬 慕志广 张占岭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2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行Wiltse入路短节段钉棒内固定术后的切口愈合不良发生情况,并分析其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8年3月~2021年3月开展Wiltse肌间隙入路钉棒内固定手术的2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术后切口愈合...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行Wiltse入路短节段钉棒内固定术后的切口愈合不良发生情况,并分析其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8年3月~2021年3月开展Wiltse肌间隙入路钉棒内固定手术的2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情况,并据此分为愈合不良组和良好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组间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230例中,19例(8.26%)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其中切口感染7例,切口渗出6例,脂肪液化4例,切口边缘坏死2例;均经积极的对症处理后顺利愈合。②单因素分析: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合并糖尿病、术中使用电刀、术后引流时间、局部脂肪厚度、手术时间等因素,均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相关(P<0.05);而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等因素则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分析:BMI>28 kg/m^(2)(OR=4.371)、合并糖尿病(OR=2.148)、术中使用电刀(OR=3.592)、局部脂肪厚度>3 cm(OR=5.274)、手术时间>1 h(OR=4.692)均是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切口愈合不良是胸腰椎骨折行Wiltse入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BMI>28 kg/m^(2)、合并糖尿病、术中使用电刀、局部脂肪厚度>3 cm、手术时间>1 h均是其独立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wiltse肌间隙入路 椎弓根钉棒内固定 切口愈合不良
下载PDF
经皮微创、Wiltse间隙微创入路与传统切开后入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
7
作者 李佳 朱家星 +4 位作者 王磊 车晓明 张欣 单中书 刘伟 《广东医学》 2023年第12期1523-1529,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Wiltse间隙微创及传统切开后入路联合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12月诊断为胸腰椎骨折的老年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经皮组、Wil...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Wiltse间隙微创及传统切开后入路联合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12月诊断为胸腰椎骨折的老年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经皮组、Wiltse组和切开组,经皮组31例,其中男14例,女17例。平均年龄(69.3±6.6)岁;Wiltse组33例,男12例,女21例;平均年龄(68.7±7.1)岁;切开组34例,其中男16例,女18例,平均年龄(67.7±6.9)岁。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透视次数、住院时间、Cobb′s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相关并发症。结果3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和Cobb′s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观察指标对比,经皮组的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比其他两组明显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的术后引流量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ODI值较术前均降低(P<0.05),且经皮组及Wiltse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和ODI值均优于切开组患者(P<0.05)。切开组术后出现手术及基础疾病相关并发症较多,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3种方法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经皮及Wiltse间隙微创入路相较于传统切开在软组织保护和术后功能康复方面更具优势,临床应用还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治疗方式才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 wiltse入路 传统切开入路 老年 胸腰椎骨折 伤椎 植骨
下载PDF
Wiltse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对比观察
8
作者 张黎龙 邵睿 +1 位作者 耿彦南 徐天同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3期58-60,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经Wiltse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腰椎椎管狭窄症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9例,均接受腰椎内固定术治疗,依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经Wiltse入路组(20例)、传统后正中入路组(59例),... 目的对比观察经Wiltse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腰椎椎管狭窄症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9例,均接受腰椎内固定术治疗,依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经Wiltse入路组(20例)、传统后正中入路组(59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长、术后感染情况)、术后住院时长和术后3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善率。结果经Wiltse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长均低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P均<0.05)。经Wiltse入路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长为(10.95±2.67)d,传统后正中入路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长为(13.24±6.37)d,两组相比,P>0.05。经Wiltse入路组术后3个月ODI改善率为71.7%±12.72%,传统后正中入路组术后3个月ODI改善率为72.26%±9.78%,两组相比,P>0.05。结论与传统后正中入路相比,经Wiltse入路的腰椎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相当,但手术时长更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内固定术 手术入路 wiltse入路 传统后正中入路 腰椎退变性疾病 腰椎椎管狭窄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效果
9
作者 冯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6期39-42,共4页
目的:探究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2年11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0)采用经传统入路经椎... 目的:探究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2年11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0)采用经传统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观察组(n=50)采用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的腰椎及下肢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功能状态[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腰椎相关参数(患椎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角)。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腰椎及下肢VAS评分、ODI及腰椎相关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腰椎及下肢VAS评分及ODI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腰椎相关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在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中的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及椎体参数,加快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 wiltse入路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疼痛 椎体参数
下载PDF
Wiltse入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10
作者 林克凤 严锦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0期18-21,26,共5页
目的 分析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Wiltse入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9年6月—2022年7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治疗的58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两组,每组29例。... 目的 分析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Wiltse入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9年6月—2022年7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治疗的58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两组,每组29例。观察组使用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照组使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ODI指数、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作为临床治疗指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50.87±4.39)min和住院时间(5.67±1.37)d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中透视次数(9.85±1.35)次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21、4.799、16.706,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后,观察组ODI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伤椎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采用Wiltse入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均可改善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但Wiltse入路相较于经皮可以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并能减少术中的透视次数缓解疼痛程度,提高胸腰椎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tse入路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胸腰椎功能
下载PDF
Wiltse入路与经皮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AO-A型骨折的效果及对腰背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薄纯利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3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Wiltse入路与经皮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AO-A型骨折的效果及对腰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利津县中心医院骨科诊治的120例胸腰椎骨折(TVF)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Wiltse组(n=68)和... 目的:探讨Wiltse入路与经皮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AO-A型骨折的效果及对腰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利津县中心医院骨科诊治的120例胸腰椎骨折(TVF)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Wiltse组(n=68)和经皮组(n=52),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患者手术指标及住院时间、腰背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Wiltse组手术时间短于经皮组(P<0.05)。经皮组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短于Wiltse组,术中出血量少于Wiltse组(P<0.05)。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两组椎体前缘高度、矢状位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术后6个月腰椎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降低,且经皮组均低于Wiltse组(P<0.05)。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胸腰椎AO-A型骨折中Wiltse入路和经皮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均可有效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Wiltse入路手术时间更短,经皮入路创伤更小、恢复快且在促进腰背功能恢复,缓解疼痛方面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wiltse 入路 经皮入路 椎弓根钉棒系统
下载PDF
经Wiltse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骨折临床效果
12
作者 李文斌 陈虎 +4 位作者 曹涌 姚羽 李明 浩洁 姜星杰 《交通医学》 2023年第1期86-87,共2页
目的:观察经Wiltse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无神经损伤单节段下腰椎(L3~L5)骨折患者32例,经Wiltse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进行复位固定。记录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住院时间,采用复位指数评估... 目的:观察经Wiltse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无神经损伤单节段下腰椎(L3~L5)骨折患者32例,经Wiltse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进行复位固定。记录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住院时间,采用复位指数评估伤椎复位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腰部疼痛程度,Oswestry伤残指数(ODI)评估腰椎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6.2±9.5 min,切口长度9.7±1.3 cm,失血量75.0±21.0 mL,住院时间7.1±1.9 d。术后3天伤椎平均复位指数为0.93±0.13,术后12个月随访摄片,内固定未见松动、折损,伤椎复位指数0.89±0.11,较术后3天无显著丢失(P=0.175)。术后3天VAS评分3.0±1.4分,低于术前的8.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腰椎ODI评分术前77.5±11.4分,术后3个月降至19.9±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经Wiltse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骨折能有效复位伤椎,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椎骨折 wiltse间隙入路 内固定
下载PDF
Wiltse入路后路固定联合伤椎强化微创治疗高龄Ⅲ期Kümmell病
13
作者 陈述伟 谈仁渊 +3 位作者 雷宜松 刘安平 易莉艳 吴星火 《骨科》 CAS 2023年第6期506-510,共5页
目的探讨Wiltse入路后路固定骨水泥强化技术治疗高龄Ⅲ期Kümmell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6年5月至2022年6月采用Wiltse入路后路固定联合伤椎强化技术治疗的39例高龄Ⅲ型Kümmell病... 目的探讨Wiltse入路后路固定骨水泥强化技术治疗高龄Ⅲ期Kümmell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6年5月至2022年6月采用Wiltse入路后路固定联合伤椎强化技术治疗的39例高龄Ⅲ型Kümmell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22例;年龄为(73.0±4.2)岁(70~85岁)。记录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比较术前、术后第2天及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高度及脊柱后凸Cobb角。结果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4.5±2.3)月(9~21个月)。手术时间(75.0±12.1)min(65~92 min),失血量(93.0±11.2)mL(75~110 mL),住院时间(7.2±1.2)d(6~10 d)。术后第2天CT检查发现骨水泥椎间隙漏2例,骨水泥椎旁漏3例,随访过程中未见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术后第2天的VAS评分、ODI分别为(2.7±0.8)分、33.0%±2.5%,均较术前显著降低,术后第2天的椎体中线高度百分比(87.5%±9.8%)较术前(45.3%±11.2%)明显恢复,后凸Cobb角(6.5°±2.3°)较术前(25.8°±5.1°)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的数据虽较术后第2天时进一步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ltse入路后路固定联合骨水泥强化技术治疗高龄Ⅲ期Kümmell病安全有效,可以明显减轻胸背部疼痛,恢复伤椎高度,纠正脊柱后凸畸形,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ümmell病 高龄 后路固定 骨水泥成形术 微创 wiltse入路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应用腰骶髂钉棒系统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骨盆后环纵向不稳定骶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波 俞霆钧 +1 位作者 徐婷 刘双来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腰骶髂钉棒系统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骨盆后环纵向不稳定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7月江西嘉佑曙光骨科医院收治的40例骨盆后环纵向不稳定骶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应用腰骶髂钉棒系统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骨盆后环纵向不稳定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7月江西嘉佑曙光骨科医院收治的40例骨盆后环纵向不稳定骶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以传统横向固定治疗,观察组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应用腰骶髂钉棒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运动及感觉功能恢复情况,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运动及感觉评分均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位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开感染、骨盆环不稳定、骨折不愈合及术后慢性疼痛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腰骶髂钉棒系统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骨盆后环纵向不稳定骶骨骨折,可减轻患者手术创伤,维持骨盆后环纵向稳定性,降低致残率,临床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tse肌间隙入路 骨盆后环纵向骨折 不稳定骶骨骨折 腰骶髂钉棒系统
下载PDF
经皮与Wiltse入路椎弓根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易柏州 杨冬 +2 位作者 姜磊 刘炳武 李华明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64-67,72,共5页
目的观察分析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于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就诊的符合单节段胸腰椎骨折诊断的76例患者,其中31例... 目的观察分析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于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就诊的符合单节段胸腰椎骨折诊断的76例患者,其中31例采取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PPS组),45例采取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WPS组)。对两组的术中用时、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3 d、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和ODI功能评分,以及术后1 d、3个月、1年的Cobb角及椎体前缘恢复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76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病例无脱落,经对各时间节点比较分析显示:术中用时及术中透视次数的组间比较,WPS组明显优于P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的VAS及ODI评分比较,PPS组明显优于W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的VAS评分及OD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3个月、1年的Cobb角及椎体前缘恢复率比较,WPS组明显优于P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ltse入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皆具有良好、确切的临床效果,其中WPS组术中透视次数更少,且术后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程度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wiltse入路 脊柱骨折
下载PDF
Wiltse入路经伤椎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分析
16
作者 徐勇 洪璟 +1 位作者 罗艳萍 袁即山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3期403-405,共3页
目的 研究腰椎椎旁肌间隙(Wiltse)入路经伤椎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入路经伤椎固定术治疗,... 目的 研究腰椎椎旁肌间隙(Wiltse)入路经伤椎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入路经伤椎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Wiltse入路经伤椎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与术后恢复相关指标、椎体形态(Cobb角、SI、AVBH)、腰椎功能(ODI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术前比,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Cobb角下降,而SI、AVBH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时ODI评分较对照组低,而BI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iltse入路经伤椎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椎体形态,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提升日常生活能力,且并发症少,有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tse入路 胸腰段脊柱骨折 经伤椎固定术 腰椎功能
下载PDF
Wiltse入路结合后正中入路行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17
作者 许光耀 翟丽英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6期1048-1050,共3页
目的分析Wiltse入路结合后正中入路行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对照研究,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于本院行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1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分析Wiltse入路结合后正中入路行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对照研究,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于本院行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1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后正中入路,观察组采用Wiltse入路结合后正中入路进行手术。随访12个月,记录围手术期各项信息、以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作为观察指标,在不同时间点进行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2个月多裂肌MRI评分,计算多裂肌面积萎缩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组术后1 d的血清CK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5 d的VAS评分、ODI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2个月多裂肌MRI评分及多裂肌面积萎缩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Wiltse入路结合后正中入路行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解除患者临床症状和保护椎旁肌方面具有优势,进而促进术后恢复,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减压植骨内固定术 手术入路 后正中入路 wiltse入路
下载PDF
Wiltse入路联合椎间孔腰椎体间隙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熊虎林 陈凝 +1 位作者 魏新淇 孙绍龙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4-56,共3页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症患者经Wiltse入路联合椎间孔腰椎体间隙融合术(TLIF)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至2021年7月我院确诊的腰椎滑脱症患者74例的病历资料,其中35例采用Wiltse入路,39例采用传统的后正中入路。采用疼痛视觉模拟...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症患者经Wiltse入路联合椎间孔腰椎体间隙融合术(TLIF)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至2021年7月我院确诊的腰椎滑脱症患者74例的病历资料,其中35例采用Wiltse入路,39例采用传统的后正中入路。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临床疗效;测量病变节段腰椎多裂肌面积评估多裂肌萎缩情况。结果 7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7个月。术后1年、末次随访对Wiltse入路组腰痛VAS评分低于后正中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下肢痛VAS评分无明显改变。末次随访,Wiltse组ODI明显低于后正中组。两组患者术后多裂肌的净横截面积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Wiltse入路组多裂肌萎缩程度明显小于后正中入路组。结论 Wiltse入路联合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确切,与后正中入路对比对多裂肌损伤更小,更有效缓解下腰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tse入路 椎间孔腰椎体间隙融合术 腰椎滑脱症
下载PDF
Wiltse肌间隙入路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进展综述
19
作者 陈尚坦 张东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5期21-25,共5页
二十世纪60年代,Wiltse等首次提出经腰背部后方的多裂肌与最长肌之间的自然肌间隙到达关节突关节和横突,以实现腰椎后外侧的植骨融合,临床上将这一手术入路称为“Wiltse入路”或“椎旁肌间隙入路”。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Wiltse入路术... 二十世纪60年代,Wiltse等首次提出经腰背部后方的多裂肌与最长肌之间的自然肌间隙到达关节突关节和横突,以实现腰椎后外侧的植骨融合,临床上将这一手术入路称为“Wiltse入路”或“椎旁肌间隙入路”。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Wiltse入路术式逐渐得到了医患的广泛认可,并广泛应用在胸腰椎骨折、椎间隙感染以及脊柱肿瘤性疾病的外科治疗中。本文就Wiltse肌间隙入路在腰椎手术方面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tse 椎旁肌间隙 腰椎手术入路 综述
下载PDF
单节胸腰段椎体骨折Wiltse间隙入路与传统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临床对比研究
20
作者 王赵洋 高宜川 +2 位作者 徐雪山 刘冰洁 张明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探讨单节胸腰段椎体骨折Wiltse间隙入路与传统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10—2021-10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50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传统正中入路... 目的 探讨单节胸腰段椎体骨折Wiltse间隙入路与传统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10—2021-10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50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传统正中入路组(正中入路组)和Wiltse间隙入路组(Wiltse入路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手术前后的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术后1周、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记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入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短)少于正中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透视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的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其中Wiltse入路组患者的改善效果优于正中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正中入路比较,采用Wiltse间隙入路实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单节胸腰段椎体骨折创伤轻,且具有改善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tse间隙入路 传统正中入路 胸腰段 单节段椎体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