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O_3/ZrO_2固体强酸催化剂上异丁烷-丁烯烷基化反应研究(Ⅰ)──钨负载量和焙烧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孙闻东 赵振波 +3 位作者 楚文玲 郭川 叶兴凯 吴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48-452,共5页
制备了系列 WO3/ Zr O2 固体强酸催化剂 ,用 XRD,DTA-TG,H2 -TPR,Raman光谱和酸性测定等方法测定其晶型结构、表面状态和酸性 .结果表明 ,WO3/ Zr O2 中的 Zr O2 基本以 T晶相存在 ,WO3对稳定 T晶相有重要作用 ,样品具有较大的表面积 .... 制备了系列 WO3/ Zr O2 固体强酸催化剂 ,用 XRD,DTA-TG,H2 -TPR,Raman光谱和酸性测定等方法测定其晶型结构、表面状态和酸性 .结果表明 ,WO3/ Zr O2 中的 Zr O2 基本以 T晶相存在 ,WO3对稳定 T晶相有重要作用 ,样品具有较大的表面积 .分散于 Zr O2 表面上的 WO3主要以单层分散和析出的 WO3晶粒形式存在 ,部分可能与 Zr O2 作用形成 Zr— O—W键并起强酸作用 .研究了各种实验条件下的异丁烷 -丁烯烷基化反应 .与其它固体酸相比 ,具有较高的起始活性和 i-C08选择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强酸 异丁烷 丁烯 酸催化剂 烷基化反应
下载PDF
WO_3/ZrO_2 Strong Acid as a Catalyst for the Decomposition of Chlorofluorocarbon (CFC-12) 被引量:7
2
作者 HUA Weiming ZHANG Feng +2 位作者 MA Zhen TANG Yi GAO Zi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85-187,共3页
关键词 Catalytic decomposition CFC-12 wo_3/zro_2
下载PDF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Aquathermolysis and Viscosity Reduction of Heavy Oil over a WO_(3)/ZrO_(2) Solid Acid
3
作者 Ning Haolong Wu Junwen +6 位作者 Shen Zhibing Che Chang Tang Ruiyuan Liang Shengrong Zhang Juntao Jiang Haiyan Yuan Shibao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82-92,共11页
Tungstated zirconia(WO_(3)/ZrO_(2))solid acid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WO_(3) contents were prepared by a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then used in the catalytic aquathermolysis of heavy oil from Xinjiang.The WO_(3)/ZrO_(2... Tungstated zirconia(WO_(3)/ZrO_(2))solid acid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WO_(3) contents were prepared by a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then used in the catalytic aquathermolysis of heavy oil from Xinjiang.The WO_(3)/ZrO_(2) solid acid catalyst was characterized by a range of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including X-ray diffraction,NH3-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and pyridine infrared spectroscopy.The WO_(3) content of the WO_(3)/ZrO_(2) catalysts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y of the catalysts.When the WO_(3) mass fraction was 20%,it facilitated the formation of tetragonal zirconia,thereby enhancing the creation of robust acidic sites.Acidity is considered to have a strong impact on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he aquathermolysis of heavy oil.When the catalyst containing 20%WO_(3) was used to catalyze the aquathermolysis of heavy oil under conditions of 14.5 MPa,340℃,and 24 h,the viscosity of heavy oil decreased from 47266 to 5398 mPa·s and the viscosity reduction rate reached 88.6%.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heavy oil before and after the aquathermolysis were analyzed using a saturates,aromatics,resins,and asphaltenes analysis,gas chromatography,elemental analysis,densimeter etc.After the aquathermolysis,the saturate and aromatic content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rom 43.3%to 48.35%and 19.47%to 21.88%,respectively,with large reductions in the content of resin and asphaltene from 28.22%to 25.06%and 5.36%to 2.03%,respectively.The sulfur and nitrogen contents,and the density of the oil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These factors were likely the main reasons for promoting the viscosity reduction of heavy oil during the aquathermolysis over the WO_(3)/ZrO_(2) solid acid 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oil AQUATHERMOLYSIS viscosity reduction wo_(3)/zro_(2)solid acid catalyst
下载PDF
S型异质结光催化剂ZnFe_(2)O_(4)/WO_(3)的构筑及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平 朱成才 +1 位作者 李艳阳 要红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8,共12页
通过在WO_(3)纳米片表面负载ZnFe_(2)O_(4)纳米颗粒,构建了一系列S型异质结光催化剂ZnFe_(2)O_(4)/WO_(3),并研究了其光催化CO_(2)还原性能。在没有助催化剂和牺牲剂的条件下,所制备的ZnFe_(2)O_(4)/WO_(3)复合材料可对CO_(2)与水蒸汽... 通过在WO_(3)纳米片表面负载ZnFe_(2)O_(4)纳米颗粒,构建了一系列S型异质结光催化剂ZnFe_(2)O_(4)/WO_(3),并研究了其光催化CO_(2)还原性能。在没有助催化剂和牺牲剂的条件下,所制备的ZnFe_(2)O_(4)/WO_(3)复合材料可对CO_(2)与水蒸汽进行光催化反应。优化后的材料光照5 h后CO_(2)还原产物CO和CH_(4)的产量分别为7.87和4.88μmol·g^(-1)。相对于单相组分,CO和CH_(4)的产量明显提高。光催化活性的提高,归因于ZnFe_(2)O_(4)和WO_(3)异质结的形成以及光生载流子的S型电荷传输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还原 光催化活性 ZnFe_(2)O_(4)/wo_(3) 异质结 S型电荷传输模式
下载PDF
TiO_(2)/WO_(3)异质结构建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5
作者 郭小峰 刘一豪 +1 位作者 杨磊 付宇凡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5-158,共4页
分别以钨酸钠和钛酸四异丙酯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WO_(3)及TiO_(2)胶体,并将两种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复配和煅烧,制备了TiO_(2)与WO_(3)的异质节型光催化材料。循环伏安测试表明制备的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光催化测... 分别以钨酸钠和钛酸四异丙酯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WO_(3)及TiO_(2)胶体,并将两种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复配和煅烧,制备了TiO_(2)与WO_(3)的异质节型光催化材料。循环伏安测试表明制备的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光催化测试表明,TiO_(2)与WO_(3)摩尔比为1∶10的复合材料显示出最好的光催化性能,其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为73.7%,是纯WO_(3)的1.5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 wo_(3) 异质结 光催化
下载PDF
WO_(2)/Ag_(3)VO_(4)Z型异质结的构建及其光催化性能
6
作者 叶红勇 杜佳 +3 位作者 刘月 王弈帆 韦怡羽 左广玲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3,共11页
利用水热法和超声辅助沉淀法制备了Z型异质结WO_(2)/Ag_(3)VO_(4)复合光催化剂。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其晶体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以盐酸四环素(TCH)为降解对象考察了WO_(2)/Ag_(3)VO_(4)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简单... 利用水热法和超声辅助沉淀法制备了Z型异质结WO_(2)/Ag_(3)VO_(4)复合光催化剂。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其晶体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以盐酸四环素(TCH)为降解对象考察了WO_(2)/Ag_(3)VO_(4)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简单斜方的WO_(2)负载在单斜相的Ag_(3)VO_(4)表面,形成Z型异质结结构,这种结构以及Ag_(3)VO_(4)光腐蚀产生的Ag0,能加速无效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促进有效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提升WO_(2)/Ag_(3)VO_(4)复合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WO_(2)/Ag_(3)VO_(4)复合催化剂对TCH的降解效果明显优于纯WO_(2)和Ag_(3)VO_(4),其中5 wt%WO_(2)/Ag_(3)VO_(4)的效果最好,可见光下3 h对TCH的降解率可达85.8%,且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_(3)VO_(4) wo_(2) 异质结 光催化 盐酸四环素
下载PDF
Al_(2)O_(3)/SiO_(2)/ZrO_(2)三元复合气凝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7
作者 徐长伟 杨鑫 +1 位作者 张忠伦 王明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107,共7页
以六水合氯化铝(AlCl_(3)·6H_(2)O)、正硅酸乙酯(TEOS)和八水合氧氯化锆(ZrOCl_(2)·8H_(2)O)为混合前驱体,以环氧丙烷(PO)作为凝胶网络诱导剂,乙醇和水作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和二氧化碳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出了Al_(2)O_(3... 以六水合氯化铝(AlCl_(3)·6H_(2)O)、正硅酸乙酯(TEOS)和八水合氧氯化锆(ZrOCl_(2)·8H_(2)O)为混合前驱体,以环氧丙烷(PO)作为凝胶网络诱导剂,乙醇和水作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和二氧化碳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出了Al_(2)O_(3)-SiO_(2)-ZrO_(2)三元复合气凝胶。研究了不同PO添加量、醇水体积比和Al/Si/Zr摩尔比对其性能和结构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分析仪和多功能粉体物理特性测试仪对气凝胶的凝胶形态、微观形貌及孔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PO添加量为88mL,醇水体积比为8∶9,Al/Si/Zr摩尔比为12∶3∶1和12∶4∶1时制备出的气凝胶结构性能良好,且凝胶时间在较合适的范围内,具有较低的密度为0.125g/cm^(3)和0.143g/cm^(3),较高的比表面积为683.14m^(2)/g和684.56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铝锆复合气凝胶 凝胶时间 微观形貌 孔结构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SO_4^(2-)/WO_3-ZrO_2催化苯胺N-乙基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郝金库 韩维涛 +3 位作者 孙菲菲 丁彤 杨恩翠 傅翠蓉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13,共4页
制备复合氧化物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SO2 - 4 / WO3 Zr O2 ,将其应用于常压气相法苯胺 N 乙基化反应。结果表明 :催化剂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苯胺转化率 >98% ,N,N二乙基苯胺 ( DEA)的选择性 >95%。催化剂的焙烧过程中 ,WO3分散在 Zr ... 制备复合氧化物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SO2 - 4 / WO3 Zr O2 ,将其应用于常压气相法苯胺 N 乙基化反应。结果表明 :催化剂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苯胺转化率 >98% ,N,N二乙基苯胺 ( DEA)的选择性 >95%。催化剂的焙烧过程中 ,WO3分散在 Zr O2 表面 ,对介稳的 Zr O2 四方晶相起一定的稳定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 超强酸 催化 苯胺 乙基化
下载PDF
SO_4^(2-)/WO_3-ZrO_2催化剂上硝基氯苯的区域选择性合成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程广斌 吕春绪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68-170,共3页
制备了一系列钨锆原子比不同的SO42-/WO3 ZrO2固体酸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WO3的不同含量和不同焙烧温度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对硝酸硝化氯苯的区域选择性。结果表明:在醋酐存在下,600℃焙烧的SO42-/WO3 ZrO2(0.15)催化剂催化下... 制备了一系列钨锆原子比不同的SO42-/WO3 ZrO2固体酸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WO3的不同含量和不同焙烧温度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对硝酸硝化氯苯的区域选择性。结果表明:在醋酐存在下,600℃焙烧的SO42-/WO3 ZrO2(0.15)催化剂催化下,氯苯与等物质的量的硝酸反应,其产物具有强对位选择性,氯苯一硝化产物中邻/对硝基氯苯异构体的质量比达0.30,产物得率可达55.8%。该反应快速,并将对硝基化合物的绿色合成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4^2-/wo3-zro2 催化剂 硝基氯苯 区域选择性 合成 催化硝化
下载PDF
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_4^(2-)_4-WO_3-ZrO_2的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银燕 赵璧英 谢有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47-552,共6页
Solid superacid catalyst SO4(2-)-WO3-ZrO2 was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XRD,DTA-TG, and surface area measurement techniques. The dependence of the surface area, SO42- content of the catalyst on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Solid superacid catalyst SO4(2-)-WO3-ZrO2 was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XRD,DTA-TG, and surface area measurement techniques. The dependence of the surface area, SO42- content of the catalyst on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was measured.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is a synergy to a certain degree between SO42- and WO3 with respect to the delay of ZrO2 crystailization,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tetragonal ZrO2 and the enlargement of the surface area of the catalyst. The addition of WO3 is beneficial to the stabilization of SO42- and remarkably increases the stability of SO42- at high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催化剂 氧化钨 氧化锆 硫酸根
下载PDF
Pt-SO_(4)^(2-)/ZrO_(2)-WO_(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异构化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孔远 崔孟达 +2 位作者 马亮 黄仁强 刘晨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8-516,共9页
在Pt-SO_(4)^(2-)/ZrO_(2)固体超强酸中引入WO_(3)制备了Pt-SO_(4)^(2-)/ZrO_(2)-WO_(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采用N 2吸附-脱附、XRD、TPD、TPR和Py-IR等手段对所制备催化剂进行了分析表征;在5 mL连续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了WO_(3)含量对P... 在Pt-SO_(4)^(2-)/ZrO_(2)固体超强酸中引入WO_(3)制备了Pt-SO_(4)^(2-)/ZrO_(2)-WO_(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采用N 2吸附-脱附、XRD、TPD、TPR和Py-IR等手段对所制备催化剂进行了分析表征;在5 mL连续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了WO_(3)含量对Pt-SO_(4)^(2-)/ZrO_(2)-WO_(3)催化剂作用下正己烷临氢异构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WO_(3)的引入能够显著调节Pt-SO_(4)^(2-)/ZrO_(2)-WO_(3)催化剂中四方晶相ZrO_(2)含量、比表面积、孔体积、平均孔径和酸量等,使暴露在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明显增加;在反应温度240℃、反应压力2.0 MPa、体积空速1.0 h-1、氢气/正己烷体积比600的条件下,WO_(3)质量分数16%的Pt-SO_(4)^(2-)/ZrO_(2)-WO_(3)催化剂的异构化活性最高,正己烷转化率为82.27%,异构化率为81.32%,二甲基丁烷选择性为34.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己烷 固体超强酸 Pt-SO_(4)^(2-)/zro_(2)-wo_(3)催化剂 临氢异构化
下载PDF
复合固体超强酸SO_4^(2-)-WO_3-ZrO_2对正己烷转化的催化活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银燕 赵璧英 谢有畅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2-48,共7页
通过正己烷低温转化的活性表征了固体超强酸SO_4~2-WO_3-ZrO_2的超强酸性,考察了WO_3/ZrO_2比、处理硫酸的浓度及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O_4~2-WO_3-ZrO_2三组分复合催化剂的活性比SO_4^(2-)-ZrO_2和WO_3-ZrO_z双组分... 通过正己烷低温转化的活性表征了固体超强酸SO_4~2-WO_3-ZrO_2的超强酸性,考察了WO_3/ZrO_2比、处理硫酸的浓度及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O_4~2-WO_3-ZrO_2三组分复合催化剂的活性比SO_4^(2-)-ZrO_2和WO_3-ZrO_z双组分催化剂的都高,且活性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得到保持。WO_3的存在,能明显地提高SO_4~3-的滞留量,增大样品的比表面。在用1mol/1 H_2SO_4处理、WO_3/ZrO_2重量比为0.15和700℃焙烧的条件下,催化剂的SO_4^(2-)含量及比表面最大,对正己烷转化的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固体超强酸 正己烷 低温转化 催化剂
下载PDF
介孔WO_(3)/SiO_(2)的制备及其氧化脱硫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敬唯 赵茹玉 +4 位作者 何苗 王阳 张银海 刘晓雪 李颢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55-59,共5页
以稻壳为硅源和介孔模板,磷钨酸为钨源,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WO_(3)负载量的介孔WO_(3)/SiO_(2)催化剂。结果表明,低负载量的样品,WO_(3)晶粒在载体SiO_(2)上高度分散,且样品的比表面积、外表面积和介孔体积均较高。采用二... 以稻壳为硅源和介孔模板,磷钨酸为钨源,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WO_(3)负载量的介孔WO_(3)/SiO_(2)催化剂。结果表明,低负载量的样品,WO_(3)晶粒在载体SiO_(2)上高度分散,且样品的比表面积、外表面积和介孔体积均较高。采用二苯并噻吩(DBT)和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模拟油的氧化脱硫反应,评价了样品的催化性能。在优化的条件下,2.4%WO_(3)/SiO_(2)样品给出了99.9%的DBT转化率和99.5%的4,6-DMDBT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 介孔 wo_(3)/SiO_(2)催化剂 氧化脱硫
下载PDF
Bi_(2)WO_(6)/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碧波 刘世凯 +3 位作者 宋志健 王嘉琳 吴昊承 闫国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179,共5页
以尿素、硝酸铋、钨酸钠等为主要原料,在热缩聚法制备g-C_(3)N_(4)的基础上,通过水热法制备Bi_(2)WO_(6)/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研究Bi_(2)WO_(6)/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 以尿素、硝酸铋、钨酸钠等为主要原料,在热缩聚法制备g-C_(3)N_(4)的基础上,通过水热法制备Bi_(2)WO_(6)/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研究Bi_(2)WO_(6)/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复合光催化剂相比于单体光催化剂的性能有显著提高。在Bi_(2)WO_(6)与g-C_(3)N_(4)质量比为2∶1、水热温度为180℃、水热时间为12 h条件下,复合光催化剂的性能最好。光照时间210 min时,甲基橙降解率达到了98.15%,相比于单体Bi_(2)WO_(6)和g-C_(3)N_(4)光催化剂的效率分别提高了25.1%和37.7%,且光催化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复合光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稳定性,经过4次重复性实验,甲基橙降解率仍达到95.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Bi_(2)wo_(6) 水热法 光催化 甲基橙
下载PDF
Ni/ZrO_(2)-Al_(2)O_(3)催化剂催化沼气蒸汽重整制氢性能研究
15
作者 张中亮 刘吉 +5 位作者 马宗虎 胡锶菡 冯冰 胡斌 李凯 陆强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25,32,共8页
沼气蒸汽重整是重要的制氢方式,开发高效稳定的催化剂是其规模化应用的重要环节。基于此,采用连续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基于ZrO_(2)-Al_(2)O_(3)复合载体的Ni基催化剂,对其进行了沼气蒸汽重整制氢催化性能测试。利用N_(2)吸/脱附、XRD等... 沼气蒸汽重整是重要的制氢方式,开发高效稳定的催化剂是其规模化应用的重要环节。基于此,采用连续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基于ZrO_(2)-Al_(2)O_(3)复合载体的Ni基催化剂,对其进行了沼气蒸汽重整制氢催化性能测试。利用N_(2)吸/脱附、XRD等表征方法,分析了催化剂的织构性质、晶相组成等。探究了催化剂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对沼气蒸汽重整制氢的影响机制,并探讨了焙烧温度与金属助剂Fe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00°C、空速12000 h^(-1)条件下,焙烧温度为550°C制得的Ni/ZrO_(2)-Al_(2)O_(3)表现出突出的催化性能,CH_(4)转化率和H_(2)产率分别稳定在89.94%和81.49%。ZrO_(2)-Al_(2)O_(3)复合载体相比于Al_(2)O_(3)载体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促进了平均粒径较小的Ni在载体表面的高度分散,进而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沼气蒸汽重整制氢性能。焙烧温度可以调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焙烧温度为550°C制得的Ni/ZrO_(2)-Al_(2)O_(3)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比焙烧温度为700°C制得的Ni/ZrO_(2)-Al_(2)O_(3)大。Fe与ZrO_(2)的耦合改性提升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能,生成了更多高活性Ni^(0),有利于甲烷干重整制氢反应的发生,调控了气体产物中的n_(H_(2))/n_(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 重整制氢 zro_(2)-Al_(2)O_(3)复合载体 NI基催化剂
下载PDF
g-C_(3)N_(4)/Pd/Bi_(2)WO_(6)光催化剂协同降解苯扎贝特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尹泽 高博熠 +1 位作者 刘愿强 高爱舫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04-2513,共10页
利用贵金属Pd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和形貌可控Bi2WO6的光催化协同作用,通过低温水热法设计合成具有高效可见光活性的花状g-C_(3)N_(4)/Pd/Bi_(2)WO_(6)异质结复合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异质结复合催化剂光催化降解BZF的去除率均高于g-C_(... 利用贵金属Pd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和形貌可控Bi2WO6的光催化协同作用,通过低温水热法设计合成具有高效可见光活性的花状g-C_(3)N_(4)/Pd/Bi_(2)WO_(6)异质结复合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异质结复合催化剂光催化降解BZF的去除率均高于g-C_(3)N_(4),g-C_(3)N_(4)/Bi_(2)WO_(6),Pd/g-C_(3)N_(4)和Bi_(2)WO_(6),其中,50%g-C_(3)N_(4)/Pd/Bi_(2)WO_(6)对BZF的去除率为96%,是Pd/g-C_(3)N_(4)的1.8倍,g-C_(3)N_(4)和Bi_(2)WO_(6)的2.7倍.基于表征分析可知,g-C_(3)N_(4)/Pd/Bi_(2)WO_(6)复合催化剂中Bi_(2)WO_(6)呈现中心辐射花状纳米结构,并与层状Pd/g-C_(3)N_(4)连接;贵金属Pd可作为电子传输的介质,促进g-C_(3)N_(4)和Bi_(2)WO_(6)Z型异质结构的形成,有利于协同提升可见光催化活性.淬灭实验和EPR表征证实了·OH是g-C_(3)N_(4)/Pd/Bi_(2)WO_(6)催化降解BZF的主要活性物质,LC-MS/MS分结果表明羟基化作用取代贝特链是BZF降解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贝特 PD g-C_(3)N_(4) Bi_(2)wo_(6) 异质结
下载PDF
基于WO_(3)-MoO_(3)和TiO_(2)/CdS复合电极的光电致变色器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刘梦晗 夏团结 +1 位作者 杨继凯 彭兵兵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7-795,共9页
以导电玻璃为基底,通过水热法制备WO_(3)-MoO_(3)薄膜,采用循环伏安、计时电量、计时电流、电化学阻抗测试方法对其电致变色性能进行测试;通过水热法结合连续离子层沉积法制备了TiO_(2)/CdS复合薄膜,采用线性循环伏安、瞬态光电流、透... 以导电玻璃为基底,通过水热法制备WO_(3)-MoO_(3)薄膜,采用循环伏安、计时电量、计时电流、电化学阻抗测试方法对其电致变色性能进行测试;通过水热法结合连续离子层沉积法制备了TiO_(2)/CdS复合薄膜,采用线性循环伏安、瞬态光电流、透过率测试方法对其光电转换性能进行了测试。最后将性能最好的WO_(3)-MoO_(3)薄膜和TiO_(2)/CdS复合薄膜分别作为光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阴极、光阳极构建WO_(3)/MoO_(3)-TiO_(2)/CdS光电致变色器件。结果表明,与WO_(3)-TiO_(2)/CdS器件相比,WO_(3)/MoO_(3)-TiO_(2)/CdS光电致变色器件具有较大的光学调制范围(630nm处为41.99%)、更高的着色效率(35.787cm^(2)/C),且光电转换效率(0.126%)为WO_(3)-TiO_(2)/CdS器件(0.053%)的2.3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wo_(3) MoO_(3) TiO_(2) 光电致变色器件 功能材料
下载PDF
WO_(3)/TiO_(2)纳米晶的火焰合成及其电致变色性能研究
18
作者 顾莉 何小乐 +1 位作者 孟钰枫 胡彦杰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07-9013,9021,共8页
通过自行设计的火焰喷雾燃烧系统合成纯WO_(3)和Ti掺杂的WO_(3)/TiO_(2)纳米晶,采用旋涂法进行薄膜制备,并通过多种表征手段研究Ti掺杂量和退火温度对薄膜电致变色的影响。研究表明,Ti掺杂为薄膜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增大离子迁移速率和... 通过自行设计的火焰喷雾燃烧系统合成纯WO_(3)和Ti掺杂的WO_(3)/TiO_(2)纳米晶,采用旋涂法进行薄膜制备,并通过多种表征手段研究Ti掺杂量和退火温度对薄膜电致变色的影响。研究表明,Ti掺杂为薄膜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增大离子迁移速率和电导率,WTi-6薄膜在633 nm处的最大光学调制为67.11%,着色效率也为纯WO_(3)薄膜的1.7倍。同时,400℃的退火处理增强了WTi-6薄膜和导电基材的附着力,薄膜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提升,Li+在薄膜上嵌入/脱出的可逆性增强。相应地,退火后WTi-6薄膜获得较高光学调制范围(76.05%),响应速度加快,在着色时间和褪色时间也分别由未退火的5.7、10.4 s缩短为5.5和8.2 s,着色效率提高至82.20 cm^(2)/C。因此,通过火焰喷雾燃烧进行Ti掺杂改性和退火工艺精进,提高了WO_(3)薄膜电致变色性能,拓展了WO_(3)纳米晶的制备工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_(3)/TiO_(2) 电致变色 Ti掺杂 退火
下载PDF
硅钨酸为钨源制备介孔WO_(3)/SiO_(2)催化剂的研究
19
作者 张兰芬 赵茹玉 +2 位作者 张敬唯 向晓蓉 李颢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111-115,共5页
以硅钨酸为钨源,稻壳为硅源和介孔模板,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WO_(3)负载量的介孔WO_(3)/SiO_(2)催化剂。通过XRD、UV-Vis和N_(2)吸附-脱附等温线的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w(WO_(3))低于2.4%时,样品中的WO_(3)晶... 以硅钨酸为钨源,稻壳为硅源和介孔模板,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WO_(3)负载量的介孔WO_(3)/SiO_(2)催化剂。通过XRD、UV-Vis和N_(2)吸附-脱附等温线的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w(WO_(3))低于2.4%时,样品中的WO_(3)晶粒在载体SiO_(2)上分散较好;当w(WO_(3))高于2.4%时,样品中开始出现单斜晶系的WO_(3)晶体。样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明显的介孔结构,最可几孔径为3.6 nm。在优化的氧化脱硫条件下,质量分数为2.4%的WO_(3)/SiO_(2)样品给出了99.7%的二苯并噻吩转化率和99.6%的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钨酸 稻壳 wo_(3)/SiO_(2) 氧化脱硫
下载PDF
固体酸SO_(4)^(2-)-/ZrO_(2)-γ-Al_(2)O_(3)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癸二酸二辛酯的研究
20
作者 张兴福 贾太轩 梁寒 《江西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53-57,共5页
本研究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SO_(4)^(2-)/ZrO_(2)-γ-Al_(2)O_(3)固体酸催化剂,以癸二酸和异辛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反应,确定了SO_(4)^(2-)/ZrO_(2)-γ-Al_(2)O_(3)固体酸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实验分别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硫... 本研究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SO_(4)^(2-)/ZrO_(2)-γ-Al_(2)O_(3)固体酸催化剂,以癸二酸和异辛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反应,确定了SO_(4)^(2-)/ZrO_(2)-γ-Al_(2)O_(3)固体酸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实验分别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硫酸浸渍浓度、硫酸浸渍时间、陈化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600℃、焙烧时间为5 h、硫酸浸渍浓度为0.6 mol/L、硫酸浸渍时间为9 h、陈化温度为-20℃时,制备出的SO_(4)^(2-)/ZrO_(2)-γ-Al_(2)O_(3)固体酸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癸二酸的酯化率可以达到99.66%,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酯化率降至90.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浸渍法 SO_(4)^(2-)/zro_(2)-γ-Al_(2)O_(3) 酯化 催化剂 癸二酸二辛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