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RF/UCM的城市气候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郭飞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2-509,共8页
以沿海城市大连2015年7月3日2时至7月4日2时的晴朗高温天气为研究背景,利用WRF/UCM以1km的高分辨率进行了城市气候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海风、山体对城市热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中心城区受山地影响,形成了管道风效应;模拟期间城市热岛中心... 以沿海城市大连2015年7月3日2时至7月4日2时的晴朗高温天气为研究背景,利用WRF/UCM以1km的高分辨率进行了城市气候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海风、山体对城市热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中心城区受山地影响,形成了管道风效应;模拟期间城市热岛中心位于大连开发区一带,热岛强度最高达6.9℃,出现在2015年7月3日19时30分.将模拟结果与两个气象站和现场观测值进行了对比,发现模拟值与观测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地面温度场模拟结果优于风场模拟结果.温度场误差最大-3.10℃,最小0.08℃;平均误差最大0.88℃,最小0.52℃;均方根误差最大1.23℃,最小0.63℃.对于大尺度的城市气候研究而言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对相应的缓解城市热岛的城市规划策略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ucm 城市气候 数值模拟 大连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对热环境影响的WRF/UCM评估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弘驰 唐建 郭飞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2-378,共7页
建立了一种评估总规尺度城市规划布局对热环境影响的高精度模拟方法.实现了高精度土地利用、地形等数据向WRF静态数据场的转化,并确立了所需的物理方案和UCM城市参数.以大连连续晴朗天气2015-08-09—2015-08-14为例,进行了100m的高分辨... 建立了一种评估总规尺度城市规划布局对热环境影响的高精度模拟方法.实现了高精度土地利用、地形等数据向WRF静态数据场的转化,并确立了所需的物理方案和UCM城市参数.以大连连续晴朗天气2015-08-09—2015-08-14为例,进行了100m的高分辨率模拟,模拟结果与气象站观测值吻合较好.以1993年和2020年的两种土地利用和规划资料进行了WRF模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自1993年以来,随着城市扩张,城市温度不断升高,平均风速下降.城市总体升温幅度为0.56℃,甘井子区、金普新区等地区温度上升最明显,在1.0~1.5℃.温度上升幅度超过1℃的地区占城市总面积的12.6%.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等城市建成区的温度升高范围较小,介于0.3~0.8℃.金普新区风速下降最明显,下降平均值为0.62m·s^-1;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的城市扩张与1993年相比并不明显,但受到周边影响,风速也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ucm 城市气候 数值模拟 城市化
下载PDF
农田灌溉过程与土壤参数更新对中亚费尔干纳盆地WRF/Noah模拟精度的提升 被引量:2
3
作者 丁娜娜 胡召玲 张学珍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2-216,共15页
通过中亚费尔干纳盆地2007~2011年气候的模拟试验,揭示了新增农田灌溉过程与更新土壤参数对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Noah模式模拟精度的提升作用。通过对比标准版本与嵌入灌溉过程参数化方案后的WRF/Noah模式的模拟结果... 通过中亚费尔干纳盆地2007~2011年气候的模拟试验,揭示了新增农田灌溉过程与更新土壤参数对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Noah模式模拟精度的提升作用。通过对比标准版本与嵌入灌溉过程参数化方案后的WRF/Noah模式的模拟结果,研究发现农业灌溉提升了土壤含水量,导致地表蒸发增强,潜热增加,感热减少,致使近地层大气降温、增湿,这一效应降低了WRF/Noah模拟的暖、干偏差,模拟2 m气温和大气比湿均方根误差分别由6.52℃降低至5.81℃,由1.66 g/kg降低至1.13 g/kg。进而针对WRF默认配置的费尔干纳盆地内土壤数据精度欠佳的问题,再利用国际土壤参比与信息中心(ISRIC)数据(主要是粉砂粘壤土和粉砂壤土)替换了WRF默认的数据(主要是粘土和壤土),降低了土壤凋萎系数,使得有效土壤水增多,缩小了灌溉需水量的模拟误差,并使得蒸散发进一步增强,潜热增多,感热减少,导致近地层降温、增湿,进一步降低了WRF/Noah模拟的暖、干偏差,模拟温度、湿度的均方根误差分别由5.81℃降低至5.46℃,由1.13 g/kg降低至1.08 g/kg。上述结果表明:充分农业灌溉对陆面过程产生影响,以及采用高精度的土壤数据能够显著提高WRF/Noah模式在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的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noah 模式 灌溉 土壤质地 模拟误差
下载PDF
应用WRF-UCM模型分析城市绿色廊道对热岛效应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蒋理 刘超 舒谦 《建筑节能》 CAS 2019年第10期89-96,共8页
城市发展带来下垫面性质的变化﹑空气污染和人为废热的大量排放,使得城市热岛效应作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城市中的绿色廊道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对城市小气候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这种线性的绿色空间保护城市生... 城市发展带来下垫面性质的变化﹑空气污染和人为废热的大量排放,使得城市热岛效应作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城市中的绿色廊道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对城市小气候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这种线性的绿色空间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做法已经被广泛实践于许多城市中.利用气象预报软件WRF及其耦合的城市冠层模式(UCM,Urban Canopy Model)对上海市夏﹑冬两季(7月和12月上旬)的城市温度及规划中的市域性绿色廊道对城市温度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绿色廊道对缓解夏季上海市内陆地区城市热岛效应有明显的作用.研究同时证明了气象预报软件WRF-UCM可对城市尺度下的温度进行有效模拟,今后可应用于对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建设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估中,提高规划和决策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UHI) 绿色廊道 天气预报模型(wrf) 城市冠层模式(ucm) 规划评估 上海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WRF/UCM IN THE SIMULATION OF A HEAT WAVE EVENT AND URBAN HEAT ISLAND AROUND GUANGZHOU 被引量:3
5
作者 蒙伟光 张艳霞 +3 位作者 李江南 林文实 戴光丰 李昊睿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11年第3期257-267,共11页
This paper evaluated the performance of a coupled modeling system,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Urban Canopy Model(UCM),in the simulation of a heat wave event which occurred around Guangzhou during late June t... This paper evaluated the performance of a coupled modeling system,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Urban Canopy Model(UCM),in the simulation of a heat wave event which occurred around Guangzhou during late June through early July,2004.Results from three experiments reveal that the UCM with new land data(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E-UCM)reproduces the best 2-m temperature evolution and the smallest minimum absolute average error as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experiments,the BPA-Bulk Parameterization Approach with new land data(E-BPA)and the UCM with original U.S. Geological Survey land data(E-NOU).The E-UCM is more useful in capturing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nighttime Urban Heat Island(UHI).Differences in surface energy balance between the urban and suburban areas show that low daytime albedo causes more absorption of solar radiation by urban areas.Due to the lack of vegetation which inhibits cooling by evapotranspiration,most of the incoming energy over urban areas is partitioned into sensible heat flux and therefore heats the surface and enhances the heat wave.During nighttime,the energy in the urban area is mainly from soil heat flux.Although some energy is partitioned as outgoing long wave radiation,most of the soil heat flux is partitioned into sensible heat flux due to the small latent heat flux at night.This leads to the development of nighttime UHI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magnitude and duration of heat waves within the municip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 wave Urban Heat Island(UHI) Urban Canopy Model(ucm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上海市土地利用资料优化方案对WRF模式模拟高温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婧婷 陈亮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3-456,共14页
在WRF模拟中,默认的土地利用数据与实际土地利用情况差异较大,因此会影响模式的模拟效果。为此,许多学者提出了更新城市土地利用数据的方案。最简单的方法是仅就城市建成区面积进行修正。但因城市地表具有非均匀性,进而又提出了将建成... 在WRF模拟中,默认的土地利用数据与实际土地利用情况差异较大,因此会影响模式的模拟效果。为此,许多学者提出了更新城市土地利用数据的方案。最简单的方法是仅就城市建成区面积进行修正。但因城市地表具有非均匀性,进而又提出了将建成区进一步精细化分类。然而,在研究土地利用资料对WRF模式影响的文献中,绝大多数研究仅是就某种资料更新前后的模拟效果进行比较,并未将城市面积改变、城市非均匀性这两个因子进行区分。本文综合考虑了面积修正与精细化分类这两个因子,根据面积修正方案和两种精细化方案生成了3种土地利用的优化数据,并结合默认土地数据共设置了4个算例对上海市2018年8月和2019年8月两次高温天气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1)对WRF土地利用数据进行优化后,改善了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的模拟效果。2)城市建成区面积是影响温度最关键的因子,面积修正使温度的平均均方根误差(RMSE)降低了0.86℃,在此基础上的精细化分类使平均RMSE最多降低了0.04℃。3)城市的精细化分类是影响风速和相对湿度的主要因子,面积修正使风速的平均RMSE仅降低0.04 m/s,而精细化分类可使其RMSE再进一步降低最多0.19 m/s;面积修正使相对湿度的平均RMSE仅降低0.23%,而精细化分类可使其RMSE再进一步降低最多2.25%。4)总体说来,精细化分类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城市的非均匀性,因此对于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模拟结果的改善程度更大,且分类越细致,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wrf-ucm 模型 城市精细化分类 上海
下载PDF
夏季长三角城市群热岛效应及其对大气边界层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3
7
作者 张璐 杨修群 +2 位作者 汤剑平 房佳蓓 孙旭光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1-440,共10页
利用WRF/Noah/UCM模拟系统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群进行了2003—2007年共5个夏季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研究了夏季长三角城市群热岛效应及其对大气边界层影响。开展了2组平行的积分试验,控制试验为MOD IS遥感资料给出的地表特征分布,敏感性试... 利用WRF/Noah/UCM模拟系统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群进行了2003—2007年共5个夏季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研究了夏季长三角城市群热岛效应及其对大气边界层影响。开展了2组平行的积分试验,控制试验为MOD IS遥感资料给出的地表特征分布,敏感性试验将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表面改为农田类型,其他与控制试验完全相同。两组试验的对比分析表明城市群热岛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特征,热岛效应白天向上发展较高,夜间地表热岛强度明显增强。城市热岛导致午后城市上空产生强烈的局地上升气流,从而使得低层大气以补偿流的形式向城市辐合,然而在夜间上升运动很微弱。伴随这种热力状况的日变化,大气边界层高度也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白天增高,夜间降低。同时,白天城市边界层内风速明显减小,夜间地面风速减小加剧,但夜间边界层顶风速却有所增强。另外,城市化还会导致"城市干岛"现象,且其白天强度大于夜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热岛 wrf/noah/ucm 高分辨模拟 大气边界层 日变化
下载PDF
高温背景下城市下垫面扩张对于成都市热岛效应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孙世杰 张小玲 樊晋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358-364,共7页
为探讨成都市城市化在高温背景下对热岛效应强度的影响机制。利用耦合城市冠层模型的数值模式系统WRF-UCM,采用三层嵌套模拟技术,使用2001年和2019年两套MODIS土地利用资料,对成都市2019年8月11-13日的高温过程进行两组模拟实验。结果表... 为探讨成都市城市化在高温背景下对热岛效应强度的影响机制。利用耦合城市冠层模型的数值模式系统WRF-UCM,采用三层嵌套模拟技术,使用2001年和2019年两套MODIS土地利用资料,对成都市2019年8月11-13日的高温过程进行两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1)WRF-UCM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此次成都地区的高温过程,过程中平均热岛强度超过2℃,引入新土地利用资料后热岛强度增强0.42℃,且夜间热岛强度高于日间;(2)下垫面性质的不同引起的城乡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差异是造成城区与郊区温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城市不透水下垫面使城市地区通过潜热调节气温能力降低,城市地区感热通量下降比非城市地区慢,使夜间城市地区下降缓慢,形成热岛效应;(3)成都市城市化主要通过增加城市部分的感热通量,减小潜热通量,增强了此次高温过程的热岛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科学 数值模拟 极端高温 wrf-ucm 城市热岛 土地利用
下载PDF
未来土地利用类型对珠江三角洲气象场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周密 常鸣 +5 位作者 赖安琪 樊琦 王雪梅 李郇 王明洁 陈训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896-2904,共9页
利用WRF/Noah/UCM开展未来下垫面变更的对比试验,分别对珠江三角洲区域冬季(1月)和夏季(7月)的气象场特征进行数值模拟,以探讨未来城镇化建设对区域气象条件的影响.WRF模式中控制试验使用GLC2009下垫面资料,敏感性试验使用变更后的下垫... 利用WRF/Noah/UCM开展未来下垫面变更的对比试验,分别对珠江三角洲区域冬季(1月)和夏季(7月)的气象场特征进行数值模拟,以探讨未来城镇化建设对区域气象条件的影响.WRF模式中控制试验使用GLC2009下垫面资料,敏感性试验使用变更后的下垫面资料.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由于城市扩张,受下垫面类型变化的影响,地表能量平衡会发生显著变化;珠江三角洲建成区的气温将升高0.75℃(1月)及1.20℃(7月),相对湿度将下降2.61%(1月)与6.88%(7月);城市热岛效应将增强,城乡温差将升高0.21℃(1月)及0.41℃(7月);局地热力环流与背景流场叠加,将使得1月风速降低0.11m/s,而7月风速升高0.11m/s.近地面的变化可以传递到整个边界层内,并使得边界层高度抬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noah/ucm 城市规划 数值模拟 地表能量平衡 城市热岛
下载PDF
京津唐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增温效应模拟 被引量:25
10
作者 崔耀平 刘纪远 +2 位作者 张学珍 秦耀辰 董金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93-1003,共11页
土地利用变化与大气相互作用,影响区域气候,而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很大,成为土地利用变化最为强烈的区域。利用耦合了城市冠层模型的中尺度大气模式(WRF/UCM),在2008年的初始大气条件和边界条件下,用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2008... 土地利用变化与大气相互作用,影响区域气候,而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很大,成为土地利用变化最为强烈的区域。利用耦合了城市冠层模型的中尺度大气模式(WRF/UCM),在2008年的初始大气条件和边界条件下,用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2008年两期京津唐地区土地利用资料替换WRF/UCM模式推荐的地表覆盖数据,模拟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变化对应的气候差异情况。在此过程中,利用插值方法(ANUSPLIN)得到京津唐及其周边26个气象站点观测气温的插值数据,并以此在时空尺度上对比验证了模式的模拟结果。结果表明:WRF/UCM较好地模拟出了近地表2 m的气温,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都表现良好;由城市扩展主导的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研究区大部分区域的增温幅度大于0.05℃,且最大的增温区域出现在城市扩展区,可达1.31℃。此外本研究初步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的增温贡献率,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导致增温0.08℃,整体贡献率为9.88%,城市扩展区增温0.29℃,表示出了城市扩展导致的增温贡献率达到3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C 城市热岛 气候变化 wrf/ucm 城市扩展
下载PDF
南京地区城市冠层效应的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宋静 汤剑平 孙鉴泞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79-789,共11页
利用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WRF)模式分城市下垫面(wrf-ucm)、城市冠层下垫面(wrf+ucm)和自然下垫面(wrf-no urban)三种情况模拟了南京地区2005年7月17-18日的2 d天气过程.当模拟城市冠层效应时,WRF模式与Urban Canopy... 利用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WRF)模式分城市下垫面(wrf-ucm)、城市冠层下垫面(wrf+ucm)和自然下垫面(wrf-no urban)三种情况模拟了南京地区2005年7月17-18日的2 d天气过程.当模拟城市冠层效应时,WRF模式与Urban Canopy Model(UCM)模式耦合.结合同期外场试验观测结果和模式模拟结果,分析城市冠层效应对局地天气的影响.结果发现:考虑冠层效应时,城市地区的2 m温度比不考虑冠层效应时略低一些,但都高于自然下垫面;白天地面感热通量与不考虑冠层时基本相当,而在夜间前者高于后者,两者都明显高于自然下垫面情形;地面潜热通量比不考虑冠层低,均远低于自然下垫面.考虑冠层效应的地面通量模拟结果较为接近观测结果.冠层效应使得城市地区近地层水平风速明显减小;考虑冠层时城市地区气流垂直运动强于自然下垫面,冠层对气流的影响夜间强于白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模式 ucm模式 城市冠层 南京
下载PDF
影响杭州城市高温因子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樊高峰 朱蓉 +1 位作者 张小伟 马浩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7-144,共8页
随着全球气候增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高温灾害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基于WRF/UCM模式,研究了西湖与城市化进程两个因子对杭州城市高温的影响。设计了三组试验:试验1为采用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的控制试验;试验2在试验1的基础上将西湖替... 随着全球气候增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高温灾害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基于WRF/UCM模式,研究了西湖与城市化进程两个因子对杭州城市高温的影响。设计了三组试验:试验1为采用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的控制试验;试验2在试验1的基础上将西湖替换为水田;试验3与试验1相同,但采用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对比试验1与试验2,发现西湖的存在对杭州白天高温有减缓作用、夜间高温有促进作用,总体而言对杭州城市高温有正贡献;对比试验1与试验3,发现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热岛效应加剧了杭州高温,使高温区域面积显著增加;热岛效应对白天高温与夜间高温均有促进作用,但对白天高温的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西湖 城市化 wrf/ucm模式
下载PDF
广州人为热初步估算及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5
13
作者 王志铭 王雪梅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2-430,共9页
考虑了工业、交通和生活三种人为热排放源,利用广州市工业和生活能源消耗量、汽车保有量、主干道车流量等数据,估算出广州人为热日变化排放通量,全天平均排放通量41.1 W.m-2,最大排放通量出现在11时,为72.3 W.m-2,其中工业排放占总排放... 考虑了工业、交通和生活三种人为热排放源,利用广州市工业和生活能源消耗量、汽车保有量、主干道车流量等数据,估算出广州人为热日变化排放通量,全天平均排放通量41.1 W.m-2,最大排放通量出现在11时,为72.3 W.m-2,其中工业排放占总排放量68.6%。利用耦合到WRF中的单层城市冠层模式(WRF/UCM),对人为热作用进行敏感性试验,包括无人为热、无日变化人为热、有日变化人为热、人为热排放通量翻倍四种方案。结果显示,方案之间冠层感热通量的差异与人为热设置的差异大致相等。试验方案之间冠层内气温差异较小,单倍人为热与双倍人为热的最大差值约只有0.2℃。另外,人为热使湍流得到发展,双倍人为热比单倍人为热湍流动能增加约0.1~0.4 m2.s-2。且人为热对白天城市边界层湍涡有增强作用,添加单倍人为热后使气流垂直速度最大增加可达0.1 m.s-1,使垂直混合加强。有日变化的人为热对热岛强度的贡献在中午时最大,单倍人为热的平均贡献率15.9%,双倍人为热为22.8%;而无日变化的人为热在凌晨时贡献最大,平均贡献率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ucm模式 人为热估算 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AMSR-E卫星亮度温度数据在高原东北部土壤湿度观测和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史小康 文军 +2 位作者 王磊 田辉 张堂堂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5-553,共9页
为了改进青藏高原东北部土壤湿度的观测和模拟效果,利用AMSR-E(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EOS)亮度温度资料,估算了高原东北部的土壤湿度值;还利用耦合了Noah陆面模型的WRF中尺度模式WRF-Noah,结合牛顿松驰逼近同化法对AM... 为了改进青藏高原东北部土壤湿度的观测和模拟效果,利用AMSR-E(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EOS)亮度温度资料,估算了高原东北部的土壤湿度值;还利用耦合了Noah陆面模型的WRF中尺度模式WRF-Noah,结合牛顿松驰逼近同化法对AMSR-E估算的土壤湿度进行了同化试验。结果表明:与实测及NCEP再分析值土壤湿度相比,估算的高原东北部的土壤湿度值虽小些,但能够体现土壤湿度随降水事件等的影响。使用牛顿松弛逼近法同化后比没有同化或采用直接替代法模拟的土壤湿度的效果要好。在区域尺度上,通过对牛顿松弛逼近法中质量因子的详细控制,采用该同化方法后对沙漠地区土壤湿度的模拟改善最为明显,其次是草地以及灌木丛与草地混合区;在时间尺度上,采用牛顿松弛逼近同化方法后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得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SR-E 土壤湿度 同化 wrf-noah模式
下载PDF
西安一次夜间异常增温过程的数值模拟及诊断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少妮 王建鹏 +1 位作者 王丹 程路 《干旱气象》 2015年第2期270-277,共8页
利用WRF及其耦合单层城市冠层模式(UCM,Urban Canopy Model),对2012年12月4日夜间西安地区温度异常演变的天气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耦合了城市冠层模式的WRF系统能够较好地模拟出西安夜间温度异常升高的局地性特征,考虑了精细化... 利用WRF及其耦合单层城市冠层模式(UCM,Urban Canopy Model),对2012年12月4日夜间西安地区温度异常演变的天气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耦合了城市冠层模式的WRF系统能够较好地模拟出西安夜间温度异常升高的局地性特征,考虑了精细化下垫面分类模拟的逐时温度演变更接近实况,平均绝对误差小。天气系统与地处秦岭北麓关中平原的特殊地形是引起西安地区夜间出现温度不降反增的主要原因。首先表现在西北路冷空气推动锋前暖空气从高海拔地区到达关中平原引起的下沉增温效应;其次受秦岭地形阻挡的影响,西安地区近地层锋前的暖空气被急剧压缩出现短暂升温。城区地表温度存在显著的热岛效应,由于城区不透水下垫面的扩大,使得城区地表的水汽通量显著减小,感热通量增大,潜热通量减小,西安城区夜间气温异常升高幅度较其它区县明显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ucm模式 温度异常演变 下沉增温 空气压缩增温 城市化影响
下载PDF
城市化及人为热对西安市气象要素影响差异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建鹏 薛春芳 +3 位作者 黄少妮 王丹 潘留杰 程路 《干旱气象》 2015年第3期434-443,共10页
利用西安市工业和生活能源消耗量、汽车保有量、主干道车流量等数据,对工业、交通和生活3种人为热排放量进行综合估算,利用耦合到WRF模式中的单层城市冠层模式(WRF/UCM),采用修订的西安人为热日逐时变化参数,对城市化及人为热的... 利用西安市工业和生活能源消耗量、汽车保有量、主干道车流量等数据,对工业、交通和生活3种人为热排放量进行综合估算,利用耦合到WRF模式中的单层城市冠层模式(WRF/UCM),采用修订的西安人为热日逐时变化参数,对城市化及人为热的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1)采取修订后的人为热源参数,耦合城市冠层的模式系统更能详细刻画出降水分布的局地性差异,人为热源对城市温度分布及强度的模拟效果有一定的改进作用,对城市地面流场、降水分布及强度有一定的影响,模拟结果更接近实况;(2)城市冠层对长波辐射有一定的截获作用,在增加人为热源的影响下,城市地表吸收的长波辐射增多更为明显,加强了地表对边界层大气向上的感热输送;(3)人为热源对增加边界层高度的作用较为明显,平均在50—100m;耦合城市冠层和人为热源后,在城市下风方向,垂直速度增大,局地垂直环流逐渐加强,对流系统水平尺度更小;在城市下垫面和人为热源共同影响下,大气的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而造成城区不同部位降水强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热 城市冠层模式(ucm) 气象要素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和人为热修正的城市夏季高温数值试验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炟 束炯 +1 位作者 谈建国 邓莲堂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4-373,共10页
为了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和人为热对区域气象环境产生的影响,同时针对WRF模式对城市土地利用和人为热刻画不够准确的现状,以上海为例,选用GLC2009对WRF中上海地区原有数据进行修正。通过楼层信息将上海市分为三类(商业区、高强度区、低强度... 为了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和人为热对区域气象环境产生的影响,同时针对WRF模式对城市土地利用和人为热刻画不够准确的现状,以上海为例,选用GLC2009对WRF中上海地区原有数据进行修正。通过楼层信息将上海市分为三类(商业区、高强度区、低强度区),同时重新估算了人为热通量和人为热释放日变化系数。利用WRF/UCM对2010年8月11—17日的一次高温过程进行了模拟试验。与观测资料的对比表明:新的土地利用数据较真实地反映了上海地区下垫面的变化,尤其是大规模建设导致的城市功能区变化;使用新的土地利用和人为热数据,温度和比湿模拟的平均偏差分别改善了1.95℃和0.713 g/kg;高温范围和比湿对土地利用的改变最敏感,高温强度对人为热最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气象学 土地利用 人为热 高温 wrf/ucm GLC2009
下载PDF
土地利用/覆被的剧烈变化对深圳市气温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连婧慧 王钧 曾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2-700,共9页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解译得到1986年和2011年深圳市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采用中尺度气候模式WRF/UCM,在较高分辨率的地形资料和城市冠层参数支持下,将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被作为模式强迫参量,分别进行两组数值模拟试验。将模拟结果与自...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解译得到1986年和2011年深圳市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采用中尺度气候模式WRF/UCM,在较高分辨率的地形资料和城市冠层参数支持下,将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被作为模式强迫参量,分别进行两组数值模拟试验。将模拟结果与自动气象站点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和验证,发现WRF模式能够较准确地反映深圳市月平均气温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1986—2011年,深圳市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发生大规模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引起近地表气温整体上呈现增高趋势。其中,7月增温幅度(0.91℃)普遍大于1月(0.42℃),各种自然植被覆盖型用地转变成城镇建设用地的升温幅度大多为0.70~1.57℃。主要原因是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导致地表反照率减小,净辐射和感热通量增加,潜热交换变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ucm模式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近地表气温 深圳
下载PDF
基于WRF/UCM数值模拟的严寒地区城市热岛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颜廷凯 金虹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7-113,共7页
本文探究严寒地区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变化规律,为严寒地区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以典型严寒地区城市哈尔滨为例,选取冬、夏两季的高温晴朗天气作为气象背景,采用中尺度WRF/UCM系统模拟城市热岛的时空分布,分析不同季节热岛效应... 本文探究严寒地区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变化规律,为严寒地区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以典型严寒地区城市哈尔滨为例,选取冬、夏两季的高温晴朗天气作为气象背景,采用中尺度WRF/UCM系统模拟城市热岛的时空分布,分析不同季节热岛效应对严寒城市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严寒地区热岛效应对冬季室外热环境起到明显促进作用;哈尔滨白天热岛分布均匀、强度较低,夜间热岛以城市中心呈现逐级递减趋势;实验分析得到冬季热岛强度最大值出现比夏季提前1~2 h,其中最大热岛(UHI)强度为5.52℃,且日平均热岛强度比夏季高出1.03℃,热岛效应对严寒城市的气候环境影响冬季比夏季更为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城市 热岛效应 wrf/ucm模式
原文传递
华北地区一次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子健 李艳伟 何艳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7期9392-9396,9466,共6页
利用新一代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数值模式WRF模拟,从动力、热力机制和微物理过程等方面分析了2009年4月30日08:00~5月2日02:00发生在华北地区的一次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结果表明,水汽辐合主要是由西南暖湿气流提供,且西南暖湿气流区域的... 利用新一代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数值模式WRF模拟,从动力、热力机制和微物理过程等方面分析了2009年4月30日08:00~5月2日02:00发生在华北地区的一次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结果表明,水汽辐合主要是由西南暖湿气流提供,且西南暖湿气流区域的大气层结始终处于对流不稳定状态,为华北地区对流的发展提供了热力机构基础,而均匀上升气流场中的波动导致了对流云镶嵌其中;降水云系中冷云降水机制与暖云降水机制共存,主要降水由对流云提供,而播撒-供应机制可能是导致此次积层混合云降水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积层混合云 降水 wrf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