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56篇文章
< 1 2 2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白血病患者Wilms肿瘤基因(WT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寿榕 陈建森 卓光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WT1mRNA转录水平,探讨WT1基因与白血病病程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对57例白血病病人和10例正常健康人的外周血或骨髓标本进行WT1基因的检测。结果45例初发急性白血病(AL)中35例WT1mRNA阳性(阳性...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WT1mRNA转录水平,探讨WT1基因与白血病病程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对57例白血病病人和10例正常健康人的外周血或骨髓标本进行WT1基因的检测。结果45例初发急性白血病(AL)中35例WT1mRNA阳性(阳性率77.8%),其中27例初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24例阳性(88.9%),18例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11例阳性(61.1%)。10例正常人没有检测到WT1mRNA。结论急性白血病WT1mRNA呈高表达,在缺乏特异性克隆标志白血病中监测WT1mRNA是有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1基因 荧光定量PCR 急性白血病
下载PDF
WT1基因在髓系肿瘤中的变异特点分析
2
作者 马强 刘艳 +5 位作者 刘聪艳 赵弘 常晓丽 邹东梅 孙婉玲 胡蓉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2250-2255,共6页
目的:探讨Wilms瘤基因1(WT1)在髓系肿瘤中的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3年9月间在我院就诊、接受髓系肿瘤相关基因高通量测序且存在WT1基因变异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疾病类型、基因变异类型、位点及变异等位... 目的:探讨Wilms瘤基因1(WT1)在髓系肿瘤中的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3年9月间在我院就诊、接受髓系肿瘤相关基因高通量测序且存在WT1基因变异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疾病类型、基因变异类型、位点及变异等位基因频率(VAF)等,并结合数据库分析WT1变异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预后间的关系。结果:27例携带WT1基因变异的患者中,20例为初诊检出,7例为治疗监测过程中检出;19例患者为AML(70.37%),其中5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14例非APL(11例为AML-M2);4例骨髓增殖性肿瘤(MPN)(14.81%),3例MDS(11.11%)和1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3.70%);27例患者中共检出可报告变异位点33个,其中截断突变16个(48.48%)(含11个移码突变和5个无义突变)、剪接突变4个(12.12%)、错义突变11个(33.33%)、缺失变异1个(3.03%)、起始密码子突变1个(3.03%);27例患者均伴有其他基因异常,以CEBPA bZIP区突变及PML∶∶RARA融合基因最常见;携带WT1变异的AML患者具有更短的总生存期(OS)(中位OS 11.21月vs 19.10月,P=0.003),但WT1是否发生变异与MDS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白血病生存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且WT1表达水平高低与AML患者总生存期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WT1基因变异在髓系肿瘤中多见于AML,在AML-M2及APL中发生率最高,变异主要发生于exon 7、1和9,以截断突变为主,几乎都存在其他伴随突变或融合基因。携带WT1突变的AML患者可能具有更短的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1基因 髓系肿瘤 截断突变 AML-M2
下载PDF
Wilms瘤基因WT1表达与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检测 被引量:3
3
作者 傅建新 王玲 +1 位作者 王玮 陈子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11-215,共5页
近年来发现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有Wilms瘤抑制基因WT1的异常表达 ,且表达水平与预后呈负相关 ,提示其可作为一种新的白血病标志。为探讨WT1能否作为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 (minimalresidualdisease ,MRD)的标志 ,我们采用巢式逆转录聚... 近年来发现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有Wilms瘤抑制基因WT1的异常表达 ,且表达水平与预后呈负相关 ,提示其可作为一种新的白血病标志。为探讨WT1能否作为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 (minimalresidualdisease ,MRD)的标志 ,我们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测定了WT1基因的灵敏度 ,并与肿瘤特异性标志基因进行比较。所有样本RNA的质量均用内对照c abl基因证实。以两轮RT PCR扩增WT1和肿瘤特异性融合基因检测白血病细胞的极限在NB4细胞分别为 10 -4 和 10 -5,而在K5 62细胞分别为 10 -3- 10 -4 和高于 10 -6 ;在 2 9例供血员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MNC)均未检测到WT1基因表达 ,但在 2 1例非恶性疾病患者骨髓MNC中有 8例呈WT1基因阳性 (38.1% )。本研究提示 ,监测WT1表达可用于AML的疗效评价及MRD随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1基因 NB4细胞系 微小残留病 白血病
下载PDF
Wilms肿瘤基因蛋白Wt1可激活血管内皮细胞钙黏附蛋白的基因转录
4
作者 刘晔 杨卓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7-87,共1页
Wt1是Wilms肿瘤(肾母细胞瘤)的一个新的靶基因,其通过调节黏附蛋白5(血管内皮细胞的钙黏附蛋白,CDH5)的转录活动来完成血管和肾脏的生成过程。Wt1编码一个锌指蛋白,是儿科肾脏肿瘤的一个亚型,Wilms肿瘤中有该蛋白的突变体。近期研... Wt1是Wilms肿瘤(肾母细胞瘤)的一个新的靶基因,其通过调节黏附蛋白5(血管内皮细胞的钙黏附蛋白,CDH5)的转录活动来完成血管和肾脏的生成过程。Wt1编码一个锌指蛋白,是儿科肾脏肿瘤的一个亚型,Wilms肿瘤中有该蛋白的突变体。近期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ms肿瘤 血管内皮细胞 钙黏附蛋白 基因转录 wt1 基因蛋白 激活 肾脏肿瘤
下载PDF
生物钟基因Bmal1、Per2在血液肿瘤细胞株Raji、Hut-78、OCI-LY8及HL-60中的昼夜表达规律
5
作者 张永卓 王叨 +3 位作者 刘炜青 刘玉峰 李白 苏淑芳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4期530-533,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生物钟基因Bmal1、Per2在血液肿瘤细胞株Raji、Hut-78、OCI-LY8及HL-60细胞中不同时间点的mRNA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血液肿瘤发生发展的可能关系。方法血液肿瘤细胞株Raji、Hut-78、LY-8、HL-60经血清休克法诱导节律后,RT-PCR... 目的通过检测生物钟基因Bmal1、Per2在血液肿瘤细胞株Raji、Hut-78、OCI-LY8及HL-60细胞中不同时间点的mRNA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血液肿瘤发生发展的可能关系。方法血液肿瘤细胞株Raji、Hut-78、LY-8、HL-60经血清休克法诱导节律后,RT-PCR法检测生物钟基因Bmal1及Per2在不同时间点的mRNA转录水平,以时间为变量分别对其转录量进行余弦函数拟合,通过余弦函数预测基因转录高峰及低谷时段。结果Bmal1和Per2基因表达在OCI-LY8、Hut-78、HL-60细胞中呈现昼夜节律(P<0.05);Raji细胞内Bmal1基因无节律性表达(P>0.05),而Per2基因呈昼夜节律表达(P<0.05)。结论生物钟基因Per2和(或)Bmal1在多种血液肿瘤细胞株内呈昼夜节律性表达,其可能参与血液肿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基因 昼夜节律 BMAL1 PER2 血液肿瘤
下载PDF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肺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分析
6
作者 许峰 陈一彪 居冠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6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检测在肺癌患者术前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中的评估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20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比较肿瘤组织及癌周正常组织MTA1、VEGF-C表达阳性率,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检测在肺癌患者术前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中的评估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20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比较肿瘤组织及癌周正常组织MTA1、VEGF-C表达阳性率,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MTA1与VEGF-C表达的关系,不同临床资料患者MTA1、VEGF-C阳性表达率,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比较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肺癌患者肿瘤组织MTA1、VEGF-C表达量,采用ROC曲线获取MTA1、VEGF-C诊断肺癌淋巴结转移表达量截断值并判断诊断价值。结果肿瘤组织MTA1、VEGF-C表达阳性率高于癌周正常组织(P<0.05),MTA1与VEGF-C表达阳性正相关(P<0.05),肿瘤中低分化的MTA1、VEGF-C阳性表达占比均高于肿瘤高分化,术前ⅢA期MTA1、VEGF-C阳性表达占比均高于术前Ⅰ期,淋巴结转移的MTA1、VEGF-C阳性表达占比均淋巴结未转移(P<0.05)。MTA1、VEGF-C表达阳性为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肿瘤组织MTA1、VEGF-C表达量高于淋巴结未转移患者(P<0.05)。MTA1、VEGF-C对肺癌淋巴结转移AUC为0.837、0.819,均具有良好诊断效能(P<0.05)。结论MTA1与VEGF-C互相影响,在肺癌组织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TA1、VEGF-C表达阳性提示患者存在较高淋巴结转移风险,通过检测MTA1、VEGF-C表达量有助于判断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术前分期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半胱氨酸双加氧酶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周雨 余红波 +1 位作者 操媛 王俊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3-1053,共11页
半胱氨酸双加氧酶1(cysteine dioxygenase 1,CDO1)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TSG),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铁死亡等一系列生理过程。DNA甲基化是人类肿瘤中表观遗传学修饰的主要方式之一,CDO1是一种与恶性肿瘤高度... 半胱氨酸双加氧酶1(cysteine dioxygenase 1,CDO1)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TSG),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铁死亡等一系列生理过程。DNA甲基化是人类肿瘤中表观遗传学修饰的主要方式之一,CDO1是一种与恶性肿瘤高度相关的甲基化基因(highly relevant methylation gene,HRMG),在多种人类癌症中被其甲基化启动子所沉默,甲基化的CDO1基因启动子是人类肿瘤中最常见的早期特异性诊断标志物之一。本文就CDO1生物学功能及其启动子DNA的甲基化在肿瘤中的作用及调控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O1 肿瘤抑制基因 DNA甲基化 肿瘤
下载PDF
WT1基因检测时机对Wilm s肿瘤合并慢性肾脏疾病预后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方晓燕 沈剑 +11 位作者 沈茜 毕允力 汤小山 刘佳璐 张致庆 翟亦晖 陈径 李国民 吴冰冰 钱琰琰 徐虹 饶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6-270,共5页
目的分析在Wilms肿瘤合并慢性肾脏疾病(CKD)的患儿中WT1基因检测对诊断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上海市肾脏发育与儿童肾脏病研究中心儿童肾脏病基因检测数据库,2001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明确WT1基因突变、年龄<18岁患儿,或Wi... 目的分析在Wilms肿瘤合并慢性肾脏疾病(CKD)的患儿中WT1基因检测对诊断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上海市肾脏发育与儿童肾脏病研究中心儿童肾脏病基因检测数据库,2001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明确WT1基因突变、年龄<18岁患儿,或Wilms肿瘤合并CKD 2~5期或肾病综合征或有蛋白尿的连续病例。按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ESRD)之前是否明确WT1基因突变分为早诊断组和晚诊断组,以ESRD为终点比较两组的预后。结果22例患儿明确WT1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突变,分别位于第8~9外显子/内含子。依据临床分型,10例为Denys-Drash综合征,3例为Fraiser综合征,9例表型为孤立型肾病综合征,5例合并假两性畸形。随访终点进入ESRD有15例,7例进入CKD 2~4期。应用生存曲线分析证实,早诊断组较晚诊断组进入ESRD病程显著延迟(P=0.011)。结论在儿童Wilms肿瘤、肾病综合征/蛋白尿、慢性肾功能损害的患儿中,在肾功能进展恶化之前及早明确WT1基因突变,不仅有助于临床诊断分型,还能显著延缓进入ESRD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wt1基因 Denys-Drash综合征 Fraiser综合征 慢性肾脏疾病 终末期肾衰竭
下载PDF
宫内发育迟缓大鼠肾脏Wilms瘤1基因DNA甲基化与蛋白尿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径 匡新宇 +2 位作者 徐虹 沈茜 汤小山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观察宫内环境对肾脏Wilms瘤1(WT1)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影响及其与肾脏功能的关系,探讨宫内环境引发肾脏疾病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孕期全程低蛋白饮食法建立宫内发育迟缓(IUGR)大鼠模型,至自然分娩。对照组以孕期常规饲料饲养至自... 目的观察宫内环境对肾脏Wilms瘤1(WT1)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影响及其与肾脏功能的关系,探讨宫内环境引发肾脏疾病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孕期全程低蛋白饮食法建立宫内发育迟缓(IUGR)大鼠模型,至自然分娩。对照组以孕期常规饲料饲养至自然分娩。12周龄时,比色法测定24h尿蛋白定量,光镜下计数肾小球数目,实时PCR方法检测肾脏WT1基因mRNA水平及甲基转移酶DNMT1、DNMT3a和DNMT3bmRNA水平,MassARRAY定量分析检测WT1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状态。结果①IUGR组新生鼠出生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1),直至12周龄时体重仍低于对照组(P=0.043)。②与对照组相比,12周龄时IUGR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显著升高(P=0.016);血清胱抑素C水平显著升高(P=0.036),肾小球数目显著下降(P=0.001)。③与对照组相比,12周龄时IUGR组大鼠肾组织WT1基因mRNA的表达显著增高(P=0.047),WT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P=0.029),并且其M1段甲基化水平与WT1基因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939,P=0.0001),DNMT1和DNMT3b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下降(P值分别为0.003和0.010)。结论不良的宫内环境可以影响大鼠肾脏WT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继而导致其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IUGR大鼠成年期蛋白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生长迟缓 肾脏 DNA甲基化 wilms瘤1基因 大鼠
下载PDF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WT1基因表达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嵘 郁知非 +2 位作者 张洹 李菊湘 波西雁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200-202,共3页
目的 :了解 WT1基因在各造血系统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筑巢式 RT- PCR检测 63例血液系肿瘤 WT1基因表达。结果 :急性白血病初诊时 WT1基因的表达率 81.9% ,完全缓解期的表达率 60 .0 % ;慢性白血病慢性期或加速期并不表达 WT1基因 ... 目的 :了解 WT1基因在各造血系统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筑巢式 RT- PCR检测 63例血液系肿瘤 WT1基因表达。结果 :急性白血病初诊时 WT1基因的表达率 81.9% ,完全缓解期的表达率 60 .0 % ;慢性白血病慢性期或加速期并不表达 WT1基因 ,但慢粒进展至原始细胞危象期 ,均表达 WT1基因。造血系统的其它恶性病 ,如恶性组织细胞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率分别为60 .0 %和 58.3%。正常人外周血并不表达 WT1基因 ,造血系统非肿瘤性疾病的骨髓有核细胞 WT1基因表达率极低 ( 1/ 10 )。结论 :WT1基因的异常高表达可能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病有关。WT1基因的 RT- PCR检测可作用白血病残留细胞病检测的一个有用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1基因 恶性肿瘤 造血系肿瘤
下载PDF
WT1基因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杰坤 李敬兰 +8 位作者 李增刚 赵纯平 李志刚 刘鹏江 李静怡 吕海蓉 邓琦 林雪梅 曹金霓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38-440,共3页
目的 :研究WT1基因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逆转录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 ,测定158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WT1基因的表达。结果 :急性白血病 (AL)WT1基因阳性表达率为45.3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目的 :研究WT1基因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逆转录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 ,测定158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WT1基因的表达。结果 :急性白血病 (AL)WT1基因阳性表达率为45.3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慢性期及加速期无WT1基因表达 ,而急变期WT1基因表达阳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WT1的阳性表达率为22.4 %。淋巴瘤及恶性组织细胞病WT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1 %和41.7 %。而正常人无WT1基因的表达。结论 :WT1基因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高表达。随着疾病的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wt1基因 基因表达 逆转录酶链反应 白血病
下载PDF
miR-362-3p调控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及增殖的研究
12
作者 丁啸 陈嘉雯 +4 位作者 曲鹏宇 孙晨雨 李洪利 胡温庭 范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5,共10页
目的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在miR-362-3p作用下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Cal-27、HN-30侵袭以及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生物信息学在线数据库查询PTTG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中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T... 目的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在miR-362-3p作用下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Cal-27、HN-30侵袭以及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生物信息学在线数据库查询PTTG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中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TTG1在Cal-27、HN-30以及HOK细胞系中的表达。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及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细胞增殖实验检测PTTG1对Cal-27、HN-30细胞迁移、侵袭、增殖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在线数据库预测PTTG1的上游miRNA,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结合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该miRNA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NCORI数据库结果显示PTTG1在OSCC组织中表达上调;Western blot实验显示Cal-27、HN-30细胞中PTTG1表达量较HOK细胞中高。转染Si-PTTG1质粒的Cal-27、HN-30细胞的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和细胞增殖能力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通过网站预测出PTTG1的上游miRNA为miR-362-3p,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出PTTG1与miR-362-3p存在结合位点;qRT-PCR检测结果显示miR-362-3p在OSCC肿瘤组织中相对于正常组织表达下调(P<0.05);并且敲低miR-362-3p的表达后能够促进敲低PTTG1后的Cal-27、HN-30侵袭和增殖。结论miR-362-3p可通过靶向PTTG1抑制Cal-27、HN-30细胞侵袭、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 微小RNA 侵袭 增殖
下载PDF
ASXL1突变位点及共突变基因对髓系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13
作者 魏自秀 成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4期2585-2590,共6页
目的:探讨ASXL1突变位点和共突变基因对髓系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从cBioportal数据库中下载髓系肿瘤患者(AML、MDS、CMML)突变及临床数据进行筛选,纳入290例ASXL1突变初诊成人髓系肿瘤患者的资料;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9... 目的:探讨ASXL1突变位点和共突变基因对髓系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从cBioportal数据库中下载髓系肿瘤患者(AML、MDS、CMML)突变及临床数据进行筛选,纳入290例ASXL1突变初诊成人髓系肿瘤患者的资料;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94例伴ASXL1突变初诊AML、MDS、CMML患者的数据资料,与数据库中筛选的290例资料合并。应用Excel、SPSS 25.0和R4.3.1软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ASXL1G646组中伴SRSF2,RUNX1,STAG2,CBL,IDH2共突变的比例均高于ASXL1other组,仅RUNX1共突变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7%(41/115)vs 20.4%(55/269),P=0.002]。TET2在AML患者中突变比例高于MDS和CMML(50.8%vs 30.8%vs 48.6%,P=0.001),STAG2、SF3B1在MDS中突变比例最高(STAG2:6.2%vs 19.4%vs 9.7%,P=0.010;SF3B1:1.5%vs 17.8%vs 4.2%,P=0.000),SRSF2在CMML中突变比例最高(29.2%vs 27.9%vs 45.8%,P=0.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示年龄≥68岁、RUNX1突变、STAG2突变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示ASXL1G646组患者OS略短于ASXL1other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SXL1突变位点对髓系肿瘤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初诊时年龄≥68岁、伴RUNX1突变、STAG2突变是影响ASXL1突变髓系肿瘤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XL1突变 共突变基因 髓系肿瘤
下载PDF
乳腺癌雌激素调控基因1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武春春 田澄 +1 位作者 韩一丁 金玉兰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8期840-843,共4页
既往研究证实乳腺癌雌激素调控基因1(GREB1)参与激素依赖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后续有研究发现GREB1也可参与激素非依赖性肿瘤的病理生理过程。GREB1通过调控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和耐药等生物学行为,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因此,深入了解GREB... 既往研究证实乳腺癌雌激素调控基因1(GREB1)参与激素依赖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后续有研究发现GREB1也可参与激素非依赖性肿瘤的病理生理过程。GREB1通过调控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和耐药等生物学行为,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因此,深入了解GREB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和功能,可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雌激素调控基因1 肿瘤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下载PDF
WT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15
作者 舒晓莉 赵宗美 +1 位作者 汪天发 马晓波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3-35,共3页
目的对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的WT1基因表达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145例作为实验组,同期非白血病初诊患者69例作为对照组,应用RT-PCR法检测患者骨髓标本... 目的对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的WT1基因表达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145例作为实验组,同期非白血病初诊患者69例作为对照组,应用RT-PCR法检测患者骨髓标本WT1基因表达。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WT1基因表达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性别、年龄与WT1基因的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WT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中高表达,可作为临床治疗和预后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wt1基因 微小残留病
下载PDF
WT1基因与消化系统肿瘤研究进展
16
作者 龚勇 仝巧云 朱宗耀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82-1085,共4页
Wilms肿瘤基因WT1是最早发现的与Wilms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的基因,最早证实WT1存在于肾母细胞瘤、白血病等肿瘤细胞中,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1-2]。近来发现WT1在消化系统肿瘤中呈异常高度表达并与其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作... Wilms肿瘤基因WT1是最早发现的与Wilms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的基因,最早证实WT1存在于肾母细胞瘤、白血病等肿瘤细胞中,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1-2]。近来发现WT1在消化系统肿瘤中呈异常高度表达并与其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作者就WT1基因的结构、功能、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及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wt1基因 消化系统
下载PDF
Wilms肿瘤基因反义寡苷酸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
17
作者 吴晓雄 汪月增 +4 位作者 裴雪涛 楼方定 张伯龙 王立生 徐黎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11-113,共3页
了解Wilms肿瘤基因 (WT1)反义寡核苷酸 (ASO)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应用WT1ASO以及足叶乙甙 (VP 16 )作用K5 6 2、HL 6 0细胞系 ,然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DNA含量以确定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数。结果 :K5 6 2细胞系经WT1ASO作用 2 4... 了解Wilms肿瘤基因 (WT1)反义寡核苷酸 (ASO)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应用WT1ASO以及足叶乙甙 (VP 16 )作用K5 6 2、HL 6 0细胞系 ,然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DNA含量以确定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数。结果 :K5 6 2细胞系经WT1ASO作用 2 4h和 6 0h后细胞凋亡数分别为 14.6 %和 2 6 .8% ;而WT1有义寡核苷酸 (SO)组分别为 3.1% (2 4h)和 3 9% (6 0h) ;加入少量VP 16后凋亡数达到 37 2 % (2 4h)和 6 6 .6 % (6 0h)。HL 6 0细胞经WT1ASO作用 2 4h及 6 0h后细胞凋亡数无明显增高 ,但作用 6 0h后与VP 16联合作用 ,细胞凋亡可达 34.7% ,大于单用VP 16 (13 .7% )及VP 16 +SO (15 .4% )诱导的细胞凋亡数。结论 :WT1ASO可以导致K5 6 2细胞凋亡并可提高白血病细胞对VP 16的敏感性。WT1基因与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有关 ,其在不同细胞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反义寡核苷酸 wilms肿瘤基因 细胞凋亡
下载PDF
SERPINC1和MTHFR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努尔比亚·热西提 崔迎雪 +4 位作者 贺曼 朱子辉 侯雪萍 王玉莹 蒋威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051-1054,1059,共5页
目的:探讨SERPINC1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恶性肿瘤患者227例,根据是否发生VTE将患者分为VTE组(47例)和对照组(18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观察并... 目的:探讨SERPINC1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恶性肿瘤患者227例,根据是否发生VTE将患者分为VTE组(47例)和对照组(18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SERPINC1基因rs2227589位点和MTHFR基因rs1801133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分析与VTE的相关性。结果:VTE组有糖尿病史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在两组患者SERPINC1 T/C基因型分布频率中,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T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患者MTHFR A/G基因分布频率中,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A等位基因频率。MTHFR基因A/G基因型和SERPINC1基因T/C基因型的理论例数与实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VTE组和对照组SERPINC1基因rs2227589位点基因型及T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VTE组和对照组MTHFR基因rs1801133位点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VTE组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新疆地区恶性肿瘤患者MTHFR基因rs1801133位点基因多态性与VTE有关,等位基因A携带者VTE发生风险较高,且糖尿病史也与VTE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MTHFR基因 SERPINC1基因 恶性肿瘤 相关性 新疆地区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恶性脑肿瘤缺失基因1与胃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周秀 李昌平 《现代临床医学》 2024年第6期471-473,476,共4页
全球每年有100多万人被确诊胃癌,未来全球的胃癌负担仍将加重,胃癌的诊治和防控任重而道远。幽门螺杆菌(HP)是胃癌的病因之一,治疗HP感染及研究其致癌机制对胃癌诊治具有重要作用。恶性脑肿瘤缺失基因1(DMBT1)在人类各组织内广泛表达,... 全球每年有100多万人被确诊胃癌,未来全球的胃癌负担仍将加重,胃癌的诊治和防控任重而道远。幽门螺杆菌(HP)是胃癌的病因之一,治疗HP感染及研究其致癌机制对胃癌诊治具有重要作用。恶性脑肿瘤缺失基因1(DMBT1)在人类各组织内广泛表达,但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异常,其与HP、胃癌的发生发展均联系密切。本文对HP、DMBT1和胃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胃癌的诊治和防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恶性脑肿瘤缺失基因1 机制 胃癌
下载PDF
GINS1基因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刘振华 李月宏 +3 位作者 蔡艳 陈敏 方兴保 刘培万 《现代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227-229,237,共4页
GINS1基因是GINS复合体的一个重要成员,发挥着许多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包括调控多功能蛋白、生长因子信号、受体分子等,参与DNA复制和细胞周期进展的启动。GINS1基因在大多数人体肿瘤中呈现异常表达,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及信号转导通路影... GINS1基因是GINS复合体的一个重要成员,发挥着许多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包括调控多功能蛋白、生长因子信号、受体分子等,参与DNA复制和细胞周期进展的启动。GINS1基因在大多数人体肿瘤中呈现异常表达,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及信号转导通路影响肿瘤进展和预后。近年来,GINS1基因作为恶性肿瘤潜在的治疗和预后生物标志物被广泛研究。本文就GINS1基因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GINS1基因在恶性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NS1基因 恶性肿瘤 靶向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