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十二病方》方剂与病类及病症相对应的思维特征解析
1
作者 周德生 颜思阳 +3 位作者 周达宇 陈瑶 马强 卢圣花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48-152,共5页
《五十二病方》基于“病类或病种-症状群或症状-复方或单药方”临床模式,具备了理法方药体系的基本框架,其方剂与病类及病症相对应的思维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集体表象、互渗律和原逻辑为特征的原逻辑思维应用;直观思维和表象思维为特... 《五十二病方》基于“病类或病种-症状群或症状-复方或单药方”临床模式,具备了理法方药体系的基本框架,其方剂与病类及病症相对应的思维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集体表象、互渗律和原逻辑为特征的原逻辑思维应用;直观思维和表象思维为特征的初级逻辑思维应用;原始认知和实证使用的经验型逻辑思维应用。由此构建了初始的临床医学体系,医巫分道扬镳。这种方症对应的思维特征,直接引发创新性的逻辑思维,为辨病辨证论治的临床思维之缘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医学 《五十二病方》 辨病论治 方症对应 组方规律 临床思维
下载PDF
《武林藏书录》的杭州藏书史书写及其理念
2
作者 胡晨光 《图书馆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142,共9页
《武林藏书录》长期被视为丁申的个人著作,然而该书稿本的发现,却充分说明此书是丁申、丁丙兄弟二人接力修撰增订的成果。在增订补辑该书的过程中,丁氏兄弟不仅增加条目、充实内容,而且注重改进撰述方式、区分类别。比对《武林藏书录》... 《武林藏书录》长期被视为丁申的个人著作,然而该书稿本的发现,却充分说明此书是丁申、丁丙兄弟二人接力修撰增订的成果。在增订补辑该书的过程中,丁氏兄弟不仅增加条目、充实内容,而且注重改进撰述方式、区分类别。比对《武林藏书录》稿本和刊本,可以发现丁申和丁丙着意推进杭州藏书肇始,丰实杭州藏书内涵,推阐杭州藏书精蕴,加之其书对杭州文化世家的重点刻画和对杭州文化兴衰的着重摹写,对杭州社会现状和社会风气的揭露批评,充分揭示出丁氏兄弟寄寓在杭州藏书史书写中的地域意识、文化情结与现实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丙 丁申 《武林藏书录》 杭州藏书 历史书写
下载PDF
《五十二病方》的临床思维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德生 卢圣花 +3 位作者 周达宇 刘建和 张宇星 葛金文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245-1252,共8页
马王堆出土的医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中医临床医学著作。书中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全科医学疾病谱。临床思维方面,其疾病观的逻辑链:不德(包括鬼神情志、有害气候环境因素、外伤邪侵、动物昆虫咬伤、饥饱伤食、不... 马王堆出土的医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中医临床医学著作。书中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全科医学疾病谱。临床思维方面,其疾病观的逻辑链:不德(包括鬼神情志、有害气候环境因素、外伤邪侵、动物昆虫咬伤、饥饱伤食、不成人者等)—病症(52类疾病、108个病种)—养德(顺应自然及心性修养、巫方祝由、香辣食物)、归德(辛香药物外治内服、物理疗法、灸疗法、禁忌等防病治病)—数术(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方技(医经、经方、房中、神仙);临床诊断方面,先辨别病类与病种,之后归纳主要症状与证候群;临床治疗方面,治求标本、治分缓急、辨治异同、三因制宜、随症治之等治则,治疗方法全面多样,结合方症相对论和互渗律组方用药,开创了中医早期治则学形成和应用发展的先河,其“辨病﹢辨证﹢方药”或者“辨病﹢方药”的临床思维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十二病方》 疾病观 方症相对论 互渗律组方用药 临床思维
下载PDF
国医大师伍炳彩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验案举隅 被引量:1
4
作者 邱倩婕 伍建光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24-27,共4页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国医大师伍炳彩认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转入厥阴,阳明郁热又兼有水饮,心胆不宁。在临床应用此方时伍老善于抓住“少阳枢机不利”这一主要病机治疗各种疾病,临床...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国医大师伍炳彩认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转入厥阴,阳明郁热又兼有水饮,心胆不宁。在临床应用此方时伍老善于抓住“少阳枢机不利”这一主要病机治疗各种疾病,临床疗效甚佳。选取验案3则并加以分析,阐述伍炳彩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伍炳彩 验案
下载PDF
吴鞠通《温病条辨》治燥思想探析
5
作者 王秋月 毕岩 岳冬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86-1989,共4页
本文基于《温病条辨》总结吴鞠通燥病辨治的治学思想,以期对燥病及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吴鞠通认为燥病以外感为主,以三焦为通道进行传变,主要侵犯气分和血分。其病性有温凉之分,凉燥易阻滞气机出现寒化,温燥易伤津耗液出现热... 本文基于《温病条辨》总结吴鞠通燥病辨治的治学思想,以期对燥病及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吴鞠通认为燥病以外感为主,以三焦为通道进行传变,主要侵犯气分和血分。其病性有温凉之分,凉燥易阻滞气机出现寒化,温燥易伤津耗液出现热化。在治疗上,三焦用药有别,上焦气分病者多用辛药,中焦寒热里坚者皆用苦下,下焦血分阴伤者咸寒填精等,同时又根据卫气营血部位不同,精准用药。总之,寒者治以苦温,热者治以甘寒。《温病条辨》中深刻揭示了燥病的传变、用药规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燥病诊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鞠通 《温病条辨》 燥病 证治规律
下载PDF
《温病条辨》中寒湿病的辨治及方剂性味配伍规律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帅玲 马晓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3-535,共3页
《温病条辨》一书对寒湿病的病名、病因、病机、病位、辨证纲领、治法、方药性味配伍等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建立了一套辨治寒湿病的完整体系。吴鞠通认为,寒湿之病乃由内外之邪合而为病,其病机为寒湿伤阳,病位涉及上中下三焦,其... 《温病条辨》一书对寒湿病的病名、病因、病机、病位、辨证纲领、治法、方药性味配伍等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建立了一套辨治寒湿病的完整体系。吴鞠通认为,寒湿之病乃由内外之邪合而为病,其病机为寒湿伤阳,病位涉及上中下三焦,其中以中焦脾胃居多,其兼证、变证繁多。对于该病的治疗,吴鞠通善用性味配伍理论,在寒湿病辨治中最常用的方剂性味配伍方法为苦辛法,临床常根据其病位、病机、治法等不同进行具体运用。通过探析吴鞠通辨治寒湿之病,为现代临床寒湿所致之病的辨治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湿 温病条辨 吴鞠通 性味配伍 苦辛法
下载PDF
国医大师伍炳彩治疗围绝经期潮热汗出经验
7
作者 刘天平 伍建光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16-18,22,共4页
潮热汗出是围绝经期女性最突出的特征性症状,轻者每周发作数次,重者每日发作10余次甚至更多,可持续10余年甚至更长时间,严重影响了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国医大师伍炳彩在临床上辨治围绝经期潮热汗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 潮热汗出是围绝经期女性最突出的特征性症状,轻者每周发作数次,重者每日发作10余次甚至更多,可持续10余年甚至更长时间,严重影响了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国医大师伍炳彩在临床上辨治围绝经期潮热汗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炳彩 围绝经期 潮热汗出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读马王堆帛书医方札记四则
8
作者 姚海燕 《中医药文化》 2023年第1期48-53,共6页
通过对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房内记》医方中的四个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以下论点:“以汁【□】之”的缺文不能补作“■(歠)”或“■(飲)”,而应补作“洒”或“沃”“■(洗)”等字;“枣种”不是指大枣,而是指大枣的种子,即枣仁;“澡... 通过对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房内记》医方中的四个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以下论点:“以汁【□】之”的缺文不能补作“■(歠)”或“■(飲)”,而应补作“洒”或“沃”“■(洗)”等字;“枣种”不是指大枣,而是指大枣的种子,即枣仁;“澡石”不是一味药,而是处理药石的一种方法;桑枝不是桑枝汁,二者在医疗活动中的运用各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十二病方》 《房内记》 马王堆帛书 注释
下载PDF
乌丙安在民俗学研究上的突出贡献 被引量:3
9
作者 江帆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7-91,共5页
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的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里程碑意义的民俗学专著 ,被学人形象地誉为“撑起中国民俗学理论建树的‘三级跳’” ,对于推动新时期中国民俗学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民俗学分支研究方面 。
关键词 乌丙安 民俗学研究 基础理论建构 贡献
下载PDF
国医大师伍炳彩论新冠肺炎 被引量:6
10
作者 伍建光 张元兵 +9 位作者 兰智慧 王丽华 赵文辉 李志明 李林 曾英坚 廖为民 赖俊宇 孙礼强 刘良徛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11-14,共4页
新冠肺炎发生以来,国医大师伍炳彩以多种形式参与了此次疫情的诊治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实践和疗效反馈,提出:“新冠肺炎以湿为主线,其起病多为寒湿,临证多见湿热,兼有燥象,病在肺脾”之观点,认为应当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型诊治。针... 新冠肺炎发生以来,国医大师伍炳彩以多种形式参与了此次疫情的诊治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实践和疗效反馈,提出:“新冠肺炎以湿为主线,其起病多为寒湿,临证多见湿热,兼有燥象,病在肺脾”之观点,认为应当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型诊治。针对重型、危重型患者,治疗要点在于辨湿热之轻重,需重视疾病之传变。针对轻型、普通型患者,治疗要点在于辨湿邪之寒热,并制定了散寒除湿抗毒方和清热化湿抗毒方,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炳彩 新冠肺炎 分型诊治 散寒除湿抗毒方 清热化湿抗毒方
下载PDF
基于《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疗效评价量表》对江西省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救治医院28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兰智慧 聂旺平 +5 位作者 伍建光 赵文辉 张元兵 李志明 李林 刘良徛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内2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疗效评价量表》对中医组(13例)和中西医结合组(15例)进行疗效分析。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中医症状... 目的: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内2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疗效评价量表》对中医组(13例)和中西医结合组(15例)进行疗效分析。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中医症状信息、舌象、相关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表现,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指标,包括临床症状积分、舌象、实验室指标、胸部影像改变。结果:(1)临床上新冠肺炎患者中湿热证相对多见,应用清热化湿抗毒方机会较多,疗效颇佳。(2)纯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均有效,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略高于纯中医组。结论:(1)江西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2)《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疗效评价量表》作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疗效评价标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中医药疗效评价标准 回顾性研究 湿热疫 伍炳彩
下载PDF
《习武序》的发现及其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鹏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0-32,共3页
梅花拳名著《习武序》,是我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最早的梅花拳大师杨炳,在汲取中国古代军事家的兵法思想及儒家思想和《易经》法则的基础上,详述梅花拳的文理功法而撰写的,是指导梅花拳习武者的经典之作。清道光二十三年《习武序》重抄本... 梅花拳名著《习武序》,是我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最早的梅花拳大师杨炳,在汲取中国古代军事家的兵法思想及儒家思想和《易经》法则的基础上,详述梅花拳的文理功法而撰写的,是指导梅花拳习武者的经典之作。清道光二十三年《习武序》重抄本在我国民间的发现,对研究梅花拳的文化内涵及探明天理教及义和拳运动的起源有着特殊的价值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武序》 杨炳 梅花拳
下载PDF
17—18世纪中日陆海观念研究——以中日两部兵书《武备志》和《海国兵谈》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凤翔 关增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83,共12页
在1621—1783年这一历史时期当中,庞大的明清帝国与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日益走向了陆国与海国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为躲避来自海洋的入侵,明清帝国统治者依托庞大的帝国版图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走上了闭关锁国之路;而相对孱弱... 在1621—1783年这一历史时期当中,庞大的明清帝国与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日益走向了陆国与海国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为躲避来自海洋的入侵,明清帝国统治者依托庞大的帝国版图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走上了闭关锁国之路;而相对孱弱的日本,则从德川幕府建立的锁国体制之下,逐渐酝酿出海防和海外扩张思想。茅元仪的《武备志》和被作者林子平称作日本武备志的《海国兵谈》,恰能够反映出中日之间的这种思想分歧对两国武备产生的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二者对海防与边防的认知差异、对西洋火器的不同态度、对海贼与海寇的认识深度以及二者富国强兵之策的差别等诸多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备志 海国兵谈 陆国 海国
下载PDF
吴炳忠主任丹栀逍遥散治疗郁证经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汪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年第9期11-12,共2页
吴炳忠教授熟读中医古典医籍,认为郁证可由多种因素引发,从"气"、"火"、"痰"着手,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郁证,验案颇多,效果颇佳。
关键词 郁证 吴炳忠 丹栀逍遥散 经验介绍
下载PDF
《五十二病方》成书年代讨论的焦点及启示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红梅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110-112,共3页
学者讨论帛书《五十二病方》的年代问题,其焦点是如何运用二重证据法,以及二重证据法如何与其他研究方法结合。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于出土文献的年代等文献问题研究,除了遵循文献本身的客观规律外,还应重视多个角度、多种方法的全面考察,... 学者讨论帛书《五十二病方》的年代问题,其焦点是如何运用二重证据法,以及二重证据法如何与其他研究方法结合。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于出土文献的年代等文献问题研究,除了遵循文献本身的客观规律外,还应重视多个角度、多种方法的全面考察,以便得出比较公允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文献 年代 启示 《五十二病方》
下载PDF
吴鞠通寒湿理论在呼吸系统疾病运用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海 赵晓峰 +2 位作者 皇玲玲 陈茜 龚婕宁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55-1358,共4页
通过系统总结吴鞠通《温病条辨》的寒湿理论,认为寒湿疾病的病因与发病强调内生寒湿与外感寒湿同气相求,合邪致病,病机演变为易损人体三焦阳气,导致阳气虚损,寒饮内停。治疗寒湿疾病当时时顾护心脾肾阳气,给予宣肺化湿、健脾渗湿、通小... 通过系统总结吴鞠通《温病条辨》的寒湿理论,认为寒湿疾病的病因与发病强调内生寒湿与外感寒湿同气相求,合邪致病,病机演变为易损人体三焦阳气,导致阳气虚损,寒饮内停。治疗寒湿疾病当时时顾护心脾肾阳气,给予宣肺化湿、健脾渗湿、通小便利湿等多种方法,使阳气恢复而寒湿倶去。后期变证有寒化热化、伤气伤血等多种变化,皆具有湿邪黏滞而不易速愈的特性,临床治疗当细心分辨,精心诊治。临证若寒湿外感侵犯人体卫表和经络肌肉用桂枝姜附汤治疗;寒湿不解、湿郁化热成为热饮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寒湿咳嗽用杏仁薏苡汤治疗;寒湿咳喘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寒湿支饮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吴鞠通寒湿理论可广泛用于寒湿引起的感冒、咳嗽、咳喘、支饮和痰热咳喘等疾病,对于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炎、肺心病急性发作以及寒湿疫病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湿理论 《温病条辨》 呼吸系统疾病 吴鞠通
下载PDF
五味粉治疗复发性口疮作用探讨
17
作者 郭玉苏 刘夏诚 +1 位作者 于蕾 庞红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778-779,782,共3页
目的:对五味粉局部治疗复发性口疮(RAU)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211例RA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13例,对照组98例,分别用五味粉和冰硼散于溃疡面黏附外用,每日早、晚各1次,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疮疹样口疮及重型口疮两组疗效比较,差... 目的:对五味粉局部治疗复发性口疮(RAU)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211例RA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13例,对照组98例,分别用五味粉和冰硼散于溃疡面黏附外用,每日早、晚各1次,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疮疹样口疮及重型口疮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口疮两组疗效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五味粉治疗RAU,特别是轻型效果良好,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疮 五味粉 冰硼散 外用
下载PDF
浅谈吴茱萸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高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3期166-167,共2页
介绍了仲景《伤寒杂病论》吴茱萸汤之方剂方义,其方不为一证一经一病而设,《伤寒杂病论》中吴茱萸汤出现在阳明篇、少阴病、厥阴篇及呕吐哕下利篇中,只要病机同为肝脾肾阳虚、阴寒内盛者皆可用之,文中列举了厥阴头痛、胃脘痛、咳喘之疾... 介绍了仲景《伤寒杂病论》吴茱萸汤之方剂方义,其方不为一证一经一病而设,《伤寒杂病论》中吴茱萸汤出现在阳明篇、少阴病、厥阴篇及呕吐哕下利篇中,只要病机同为肝脾肾阳虚、阴寒内盛者皆可用之,文中列举了厥阴头痛、胃脘痛、咳喘之疾病不同,但病机相同者,其病虽异但应用吴茱萸汤皆有奇效,举一反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吴茱萸汤/临床应用
下载PDF
由万树词序重议吴炳传奇的创作时间
19
作者 殷亚林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42-45,共4页
吴炳的"粲花斋五种曲"是明末曲坛的重要收获,然长期以来对"粲花五种"的创作时间一直争议颇多。借鉴前辈时贤的研究成果,结合前些年发现的吴炳外甥万树的词序,可以断定五剧中完成于崇祯三年(1630)年末的《情邮记》... 吴炳的"粲花斋五种曲"是明末曲坛的重要收获,然长期以来对"粲花五种"的创作时间一直争议颇多。借鉴前辈时贤的研究成果,结合前些年发现的吴炳外甥万树的词序,可以断定五剧中完成于崇祯三年(1630)年末的《情邮记》为其传奇处女作,另四剧皆完成于崇祯四年(1631)到崇祯八年(1635)辞官归隐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炳 万树 粲花斋五种曲 创作时间
下载PDF
吴炳《绿牡丹》中净丑角色的喜剧价值
20
作者 卢旭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9期66-67,共2页
明末剧作家吴炳创作的著名喜剧传奇《绿牡丹》,其中作为喜剧性人物的不学无术、鄙陋奸邪的纨绔子弟柳五柳和车尚公分别由净、丑饰演,通过分析他们自身言行的喜剧性矛盾,机械的思想行为与变化了的环境的矛盾,以及情绪的突转异变,展现出... 明末剧作家吴炳创作的著名喜剧传奇《绿牡丹》,其中作为喜剧性人物的不学无术、鄙陋奸邪的纨绔子弟柳五柳和车尚公分别由净、丑饰演,通过分析他们自身言行的喜剧性矛盾,机械的思想行为与变化了的环境的矛盾,以及情绪的突转异变,展现出本剧净丑角色的喜剧性审美意蕴及其所营造的喜剧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炳 《绿牡丹》 净丑 喜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