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石头记》连载情实考论——兼及近代报载创作小说初刊文字核勘的意义
1
作者 梁苍泱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0-78,共9页
吴趼人重要科幻小说《新石头记》在《南方报》初刊至少至第二十一回,并非过往认知的十三回或二十回,而且曾连载完结的可能性极大。《南方报·新石头记》底稿应是四十回成品,是传统章回小说写作方式和晚清报载小说方式的融合,不同于... 吴趼人重要科幻小说《新石头记》在《南方报》初刊至少至第二十一回,并非过往认知的十三回或二十回,而且曾连载完结的可能性极大。《南方报·新石头记》底稿应是四十回成品,是传统章回小说写作方式和晚清报载小说方式的融合,不同于常见报载小说的随写随刊,最符合梁启超“俟全书卒业,始公诸世”的新小说写作期待。吴趼人选择报章连载该小说成品,除前此小说连载的习惯,或也受了反美华工禁约运动的刺激。比勘《南方报·新石头记》与单行本《新石头记》文字,变化之处甚少,更佐证了吴趼人是写定小说交付连载的情实。但两者间也有若干比较明显的文字损益,能令读者管窥从报载本到单行本,吴趼人在文本内外的斟酌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趼人 《新石头记》 近代 报载小说
下载PDF
吴趼人与梁启超关系钩沉 被引量:17
2
作者 夏晓虹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636-640,共5页
吴趼人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一向被视为由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代表作。吴氏的不少小说 ,也是在梁启超主办的《新小说》杂志上开始连载。从有关史料看 ,吴趼人不仅于 1 90 4年在日本招待过梁启超 ,而且他的小说《胡宝玉》... 吴趼人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一向被视为由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代表作。吴氏的不少小说 ,也是在梁启超主办的《新小说》杂志上开始连载。从有关史料看 ,吴趼人不仅于 1 90 4年在日本招待过梁启超 ,而且他的小说《胡宝玉》从题目、构思以至章节设计与梁启超的《李鸿章》均有相似之处 ,明显受到梁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趼人 梁启超
下载PDF
情感·道德·国家——吴趼人《恨海》及其周边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青果 《云梦学刊》 2009年第6期91-95,共5页
晚清小说名家吴趼人创作的《恨海》等写情作品,从情感的角度重新叙述和宣扬中国的传统道德,使他的这类作品成为表彰民族固有特性、恢复"中国性"的"象征主义"作品。在创作中,他以身作则,不断通过议论为其他作家示范... 晚清小说名家吴趼人创作的《恨海》等写情作品,从情感的角度重新叙述和宣扬中国的传统道德,使他的这类作品成为表彰民族固有特性、恢复"中国性"的"象征主义"作品。在创作中,他以身作则,不断通过议论为其他作家示范如何写情,努力修复被才子佳人及狭邪小说所破坏的传统道德世界的作法,表明他同样重视"写作"这一行为本身的象征性,从而构成文学史上不可多见的一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趼人 写情小说 情感 道德 国家
下载PDF
如何重探“小说现代性”——以吴趼人为个案 被引量:2
4
作者 关诗珮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2-18,共7页
通过探讨现时一些有关吴趼人小说的现代性分析,以吴趼人一些代表性的作品作为具体的脉络去说明“中国小说现代性”这个含义比较抽象的问题。指出,中国小说的现代性除表现在小说的叙事技巧上,亦体现在小说的叙事内容上,甚至小说的社会地... 通过探讨现时一些有关吴趼人小说的现代性分析,以吴趼人一些代表性的作品作为具体的脉络去说明“中国小说现代性”这个含义比较抽象的问题。指出,中国小说的现代性除表现在小说的叙事技巧上,亦体现在小说的叙事内容上,甚至小说的社会地位以及小说与其他文类之间的关系上。中国小说的现代性,可谓牵涉在整个文学结构的变化之内,而不是某种特定的小说技巧上的革新所能够充分说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趼人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小说现代性
下载PDF
吴趼人小说理论现代建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晓丽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6-143,共8页
享有晚清"小说界巨子"美誉的吴趼人,不仅以多产的小说创作实绩盛名于晚清文坛,而且其多维化的小说理论建构对晚清文学格局的繁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描述吴趼人小说理论现代建构的演进路径,凸显其小说理论形态的独特个... 享有晚清"小说界巨子"美誉的吴趼人,不仅以多产的小说创作实绩盛名于晚清文坛,而且其多维化的小说理论建构对晚清文学格局的繁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描述吴趼人小说理论现代建构的演进路径,凸显其小说理论形态的独特个性,透视其主体建构与社会现实的关联与疏离,藉此可全面审视晚清小说理论现代建构的特点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吴趼人 小说理论 现代建构
下载PDF
戏谑与丑化:论吴趼人的谴责小说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永东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79,共6页
以"恢复我固有之道德"为创作旨归的吴趼人,在上海租界难免成为厌世主义者。道德理想的受挫与厌世情绪的萌发,使得吴趼人对晚清社会发出了绝望的戏谑。愤世嫉俗的心态与诙谐夸张的描述相结合,让谴责小说喧嚣着人性与道德的隐... 以"恢复我固有之道德"为创作旨归的吴趼人,在上海租界难免成为厌世主义者。道德理想的受挫与厌世情绪的萌发,使得吴趼人对晚清社会发出了绝望的戏谑。愤世嫉俗的心态与诙谐夸张的描述相结合,让谴责小说喧嚣着人性与道德的隐秘邪恶,走向了隐私化、情欲化的邪僻路子,所产生的叙事效应偏离了道德教化的初衷。吴趼人属于租界文化语境培育出来的"双视野人",但其双重视野未能达到视野融合,不能为批判洋人提供有力的支持。在民族意识的敦促下,吴趼人以"士"的价值体系为尺度,转而讥讽买办的洋奴嘴脸和名分僭越,在身份与道德上极端丑化买办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谴责小说 戏谑 丑化 吴趼人
下载PDF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自传性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宏玲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2期71-75,共5页
吴趼人的代表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人们大多把它看作是一部讽刺社会的暴露型小说。其实,它是作者的自叙传小说,不但小说主人公"九死一生"是作者的自我写照,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设置和主题意蕴也都体现了自传性。小说中... 吴趼人的代表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人们大多把它看作是一部讽刺社会的暴露型小说。其实,它是作者的自叙传小说,不但小说主人公"九死一生"是作者的自我写照,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设置和主题意蕴也都体现了自传性。小说中展开的社会批判和道德谴责,都与作者的身世感怀融合在一起。这样的创作突破了"小说界革命"理论中狭隘的政治功利性,丰富和推进了近代小说启蒙观念的实践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趼人 自传性
下载PDF
吴趼人短篇小说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全章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67-69,共3页
作为晚清新小说创作实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吴趼人的短篇小说无论从取材倾向与主题意蕴等内容方面,还是从叙事情景、叙事结构和叙事时间等形式方面,都与传统短篇小说有着很大的不同,体现出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转型期短篇小说的诸多新... 作为晚清新小说创作实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吴趼人的短篇小说无论从取材倾向与主题意蕴等内容方面,还是从叙事情景、叙事结构和叙事时间等形式方面,都与传统短篇小说有着很大的不同,体现出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转型期短篇小说的诸多新质。吴趼人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带起了清末短篇小说创作的一个小小热潮,为长期停滞的中国短篇小说创作打开了一条生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趼人 短篇小说 晚清 新小说 转型期
下载PDF
徘徊于新旧之间:论晚清职业小说家的小说理论——以李伯元和吴趼人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梁艳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07-111,共5页
晚清以来,随着报刊业的发达,稿酬制度的建立,"写作"开始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作家"也成为一种新的职业。在这种情形下,有相当一部分文人以报刊为谋生的手段。以李伯元和吴趼人为代表的晚清职业小说家在中国近代文... 晚清以来,随着报刊业的发达,稿酬制度的建立,"写作"开始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作家"也成为一种新的职业。在这种情形下,有相当一部分文人以报刊为谋生的手段。以李伯元和吴趼人为代表的晚清职业小说家在中国近代文学的开拓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他们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提出了颇有见解的理论,表现出对小说艺术的理解和对中国传统掌握的熟悉程度相当深刻。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考察晚清文学真正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小说 职业小说家 李伯元 吴趼人 游戏
下载PDF
论吴趼人的历史小说创作
10
作者 李静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41-44,共4页
本文对吴趼人的三篇历史小说——《痛史》、《两晋演义》和《云南野乘》的创作与发表过程作了梳理,阐述了近代历史小说在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下,对传统历史小说"实录"原则的突破与补充。
关键词 吴趼人 历史小说 实录
下载PDF
“立宪运动”与吴趼人的小说创作
11
作者 刘焱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55-58,共4页
"立宪运动"是晚清兴起的社会改革运动,吴趼人的多部小说对其有充分描写。研读这些小说,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立宪运动的质疑、否定和超越,体悟到晚清知识分子对救国道路的思索与选择。无论从特定视角描绘晚清社会思潮的变化与社... "立宪运动"是晚清兴起的社会改革运动,吴趼人的多部小说对其有充分描写。研读这些小说,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立宪运动的质疑、否定和超越,体悟到晚清知识分子对救国道路的思索与选择。无论从特定视角描绘晚清社会思潮的变化与社会变革的画面,还是完整描述立宪运动带给国人的复杂感受、勾勒知识分子感悟立宪的心路历程等方面,吴趼人的小说创作均具有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宪运动” 吴趼人 小说创作 晚清知识分子
下载PDF
吴趼人小说创作与梁启超小说理论的离合关系——以《恨海》为例
12
作者 白红兵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5,11,共6页
吴趼人是晚清著名小说家,也是梁启超小说理论的坚定追随者,然而最后他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走向了维新派小说理论的对立面。以吴趼人的《恨海》为例,揭示吴趼人在创作上悖离梁启超小说理论的原因及其结果。
关键词 吴趼人 《恨海》 “情” 梁启超 鸳鸯蝴蝶派
下载PDF
吴趼人寓言创作考论--以晚清文学现代化为背景
13
作者 田欣欣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22-28,共7页
吴趼人不仅是晚清杰出的小说家,也是成就最高的寓言家。他将西方寓言观念本土化,创作了中国寓言史上第一批近代寓言;他以寓言为启蒙工具,对晚清政治文化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他继承士大夫的"谲谏"传统,在寓言中表现出强烈的... 吴趼人不仅是晚清杰出的小说家,也是成就最高的寓言家。他将西方寓言观念本土化,创作了中国寓言史上第一批近代寓言;他以寓言为启蒙工具,对晚清政治文化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他继承士大夫的"谲谏"传统,在寓言中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他融笑话手法入寓言,叙事描写诙谐幽默。吴趼人寓言是古今中西寓言文化交融的产物,它的出现标志着传统寓言接受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步入文学现代化进程,在中国寓言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小说界革命"之后,吴趼人投身小说创作,成为专业小说作家,他的文学转型在晚清文学史也有典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趼人 寓言 小说
下载PDF
百年吴趼人研究的回顾与评价
14
作者 姚朝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72-77,共6页
任百强《我佛山人评传》等21世纪新成果终于将吴氏三千年世家的传承图谱完整地联结起来,填补了国内外关于吴趼人研究的一项空白。郑振铎、阿英、刘大杰、任百强等从1956~2010年耗时半个多世纪校正了鲁迅对清末谴责小说的贬低。王国伟... 任百强《我佛山人评传》等21世纪新成果终于将吴氏三千年世家的传承图谱完整地联结起来,填补了国内外关于吴趼人研究的一项空白。郑振铎、阿英、刘大杰、任百强等从1956~2010年耗时半个多世纪校正了鲁迅对清末谴责小说的贬低。王国伟的《吴趼人小说研究》,可谓是对吴趼人创作的各类小说比较系统化研究的一个新收获。任百强于2010年出版的煌煌大作《我佛山人评传》百年来有关"晚清新小说主将之一"的吴趼人研究之集大成者,除了对吴氏创作的各个方面详加论述外,对吴趼人的世家、生平、众多谜团做出令人折服的实证考辨、对比分析、假设推导、逐个否定。《我佛山人评传》在研究方法上提供给学界的启示有如下七个方面:其一,采用微观史学方法,以小见大、显微知着;其二,注重人物心灵的探寻;其三,重视人物身体器官的文化象征意义;其四,注重细节的放大;其五,注重叙事,借用传记、说书、话本小说之类讲故事的笔法;其六,借用了英国政治比较概念史的写作方法;其七,超越名利、学术归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趼人研究 百年回顾 评价
下载PDF
背离与超越:吴趼人短篇小说的叙事模式
15
作者 文际平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30-34,共5页
吴趼人在继承我国古代文学传统、借鉴西洋小说创作手法的基础上,对短篇小说的形式诸如结构方式、叙事体制、叙事视角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尝试,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传统叙事模式的背离与超越。
关键词 吴趼人 短篇小说 叙事模式
下载PDF
主体的构建:吴趼人小说中的 “怪现状”与“文明境界” 被引量:1
16
作者 晋海学 张璐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4-111,共8页
吴趼人的大部分小说都是围绕“恢复我固有之道德”的文化主张而展开的,“怪现状”与“文明境界”是这一文化主张具有标识性的两个体现者。“怪现状”现象是清末社会的文化写真,小说家通过“固有之道德”这一装置,揭示了儒家文化在清末... 吴趼人的大部分小说都是围绕“恢复我固有之道德”的文化主张而展开的,“怪现状”与“文明境界”是这一文化主张具有标识性的两个体现者。“怪现状”现象是清末社会的文化写真,小说家通过“固有之道德”这一装置,揭示了儒家文化在清末衰落的事实,构成了“恢复”儒家文化主体性的逻辑起点。“文明境界”是对未来国家的文化想象,小说家通过对道德昌盛与科技发达融合的叙述,表达了新主体的文化内容及其生成过程。吴趼人小说中的“怪现状”与“文明境界”主题都具有即物的品格,但是所呈现出来的意义却是形而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吴趼人 恢复我固有之道德 怪现状 文明境界
下载PDF
吴趼人写情小说研究综述
17
作者 孟园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42-45,共4页
吴趼人写情小说的研究史已百年有余,期间,研究者们对吴趼人写情小说的态度几多变化,所用的方法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情论"、"道德"、"矛盾"、"鸳鸯蝴蝶派"等是几乎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的关... 吴趼人写情小说的研究史已百年有余,期间,研究者们对吴趼人写情小说的态度几多变化,所用的方法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情论"、"道德"、"矛盾"、"鸳鸯蝴蝶派"等是几乎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的关键词。本文通过对这些成果的整理评析,找出它们的意义及不足,并对研究中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期为今后的吴趼人写情小说研究的深化与扩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趼人 写情小说 研究 综述
下载PDF
融合与分裂——试论吴趼人《中国侦探案》的过渡性特征
18
作者 马明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38-41,共4页
晚清时期正是中西方文化激烈撞击与整合的活跃时期,这一对话过程对文学的影响尤为明显。就侦探小说而言,从翻译介绍到本土作家开始创作本国的侦探小说经历了一个融合的过程。吴趼人创作的《中国侦探案》虽不成熟,融合之中又有分裂的特质... 晚清时期正是中西方文化激烈撞击与整合的活跃时期,这一对话过程对文学的影响尤为明显。就侦探小说而言,从翻译介绍到本土作家开始创作本国的侦探小说经历了一个融合的过程。吴趼人创作的《中国侦探案》虽不成熟,融合之中又有分裂的特质,但这又恰恰反映了中国文学从近代向现代过渡的特征。因此,对《中国侦探案》的研究也就有助于认识侦探小说如何在中西融合中找到一条民族化和现代化之路,对于研究近现代中国文学的转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探小说 吴趼人 《中国侦探案》 过渡性
下载PDF
情为理之根 理乃情之果——论吴趼人写情小说的“情”“理”关系
19
作者 李永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47-49,共3页
吴趼人在其独立创作的三部写情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棣华、婉贞、阿男等三位女性形象,从而生动地阐释了"情为理之根、理乃情之果"这一情理关系。也就是说情是先天存在、自然发生的,如果个人把握得合理,就能升华为社会伦理道德... 吴趼人在其独立创作的三部写情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棣华、婉贞、阿男等三位女性形象,从而生动地阐释了"情为理之根、理乃情之果"这一情理关系。也就是说情是先天存在、自然发生的,如果个人把握得合理,就能升华为社会伦理道德;如果个人把握得不好,就会沦为"魔""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趼人 写情小说
下载PDF
晚清小说叙事模式的新变——兼论吴趼人《恨海》中的心理描写
20
作者 樊胜军 《保定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84-88,共5页
吴趼人通过对小说主人公棣华心理活动细致入微的描写,向读者详尽展现了她坠入情天恨海的情感变化的全过程。《恨海》中心理描写开始较大规模地介入叙事,拓展了小说的叙事空间,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以前无人涉及的世界。吴趼人在同时代小说... 吴趼人通过对小说主人公棣华心理活动细致入微的描写,向读者详尽展现了她坠入情天恨海的情感变化的全过程。《恨海》中心理描写开始较大规模地介入叙事,拓展了小说的叙事空间,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以前无人涉及的世界。吴趼人在同时代小说家中较早认识并推动心理描写地位的上升,不仅使20世纪初的中国文学获得一股强劲的推动力,而且也为丰富中国文学中的现代人性开辟一大源泉。《恨海》开启了中国近代小说叙事模式转变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小说 吴趼人 《恨海》 心理描写 叙事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