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辨治痛风的特色和理论探析
1
作者 肖妮沁 郗域江 +4 位作者 沈嘉艳 杨小又 李兆福 彭江云 谢招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0,共4页
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历经五代传承,在痹证的辨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流派第二代传承人、国家级名中医吴生元教授认为痛风可归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其基本病机为“脾虚湿阻,痰瘀互结”,疾病急性发作时的病机要点为“湿热壅盛、痹阻经... 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历经五代传承,在痹证的辨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流派第二代传承人、国家级名中医吴生元教授认为痛风可归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其基本病机为“脾虚湿阻,痰瘀互结”,疾病急性发作时的病机要点为“湿热壅盛、痹阻经脉”,据此提出了健脾渗湿和清热通络的治法,并创立了健脾渗湿方和清热通络方分别用于痛风非急性期和急性期的治疗。流派第三、四代传承人彭江云教授和李兆福教授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以“清热通络-健脾渗湿”序贯疗法为主治疗痛风的辨治体系,经临床验证效果显著。该文从理论层面对流派的辨治思路及理论依据进行阐述,以期为痛风及其他慢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 痛风 清热通络 健脾渗湿 序贯疗法
下载PDF
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对云南中医发展的影响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盖沂超 王寅 +4 位作者 张妙兴 李瑞霞 肖绍珍 翁昌玲 吴生元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1期52-53,58,共3页
通过问卷的方式对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于云南中医发展的影响做调查。结果显示,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对云南中医有显著影响,从业人员对其学术的学习也有切实需求,但是目前还存在传播手段缺乏、人员有限、交流层面不够等问题。今后可以考虑... 通过问卷的方式对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于云南中医发展的影响做调查。结果显示,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对云南中医有显著影响,从业人员对其学术的学习也有切实需求,但是目前还存在传播手段缺乏、人员有限、交流层面不够等问题。今后可以考虑从丰富传播手段,加强流派团队建设,增加学术交流等方面深化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对云南中医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 云南中医 影响 调查
下载PDF
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附子应用特色 被引量:10
3
作者 肖勇洪 张志娇 +9 位作者 彭江云 吴洋 李兆福 陈艳林 狄朋桃 吴晶金 刘维超 周唯践 顾玲丽 粟荣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419-3422,共4页
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历经五代传承,是滇南医学极具特色的中医流派之一,以重视阳气、推崇扶阳为核心思想,精研《伤寒杂病论》及郑钦安学说,善用、重用辛温之品为特色。历代传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附子应用理论指导体系,并积累了... 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历经五代传承,是滇南医学极具特色的中医流派之一,以重视阳气、推崇扶阳为核心思想,精研《伤寒杂病论》及郑钦安学说,善用、重用辛温之品为特色。历代传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附子应用理论指导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附子应用经验;归纳附子主要功效为祛邪解表、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回阳救逆四大类,以气味厚薄论指导其临床用量,以性味两用论指导其煎煮时间,为附子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 附子 剂量 煎煮时间 气味厚薄论 性味两用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