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学中的“并置”——从西方到东方的考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节末 袁靖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6-48,共13页
"并置"是随着西方反理性主义的思潮而出现在艺术领域中的表现手段。美国现代主义诗人庞德的"并置"诗学因吸收了中国古诗之精髓并受汉字美学的启示而得以拓展,成为开发诗歌能量、革新英语诗歌的有效途径。海外华人... "并置"是随着西方反理性主义的思潮而出现在艺术领域中的表现手段。美国现代主义诗人庞德的"并置"诗学因吸收了中国古诗之精髓并受汉字美学的启示而得以拓展,成为开发诗歌能量、革新英语诗歌的有效途径。海外华人学者叶维廉又将庞德的"并置"导入中国诗学语境,引领国人反观中国古典诗歌的特性。考察"并置"从西方到东方的这一迁移,将为我们在比较语境中探讨中国诗学特质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 “并置” 庞德 叶维廉 比较语境
下载PDF
叶维廉比较诗学中的庄子情结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绍瑾 佀同壮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4-130,共7页
叶维廉的比较诗学在 2 0世纪后期的华人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在着力揭示受道家影响的中国诗学与西方传统诗学美感视域的差异的同时 ,又极力探寻它与西方现代美学的汇通之处。在这一“同异全识”的比较诗学框架中 ,庄子处于一个十分关... 叶维廉的比较诗学在 2 0世纪后期的华人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在着力揭示受道家影响的中国诗学与西方传统诗学美感视域的差异的同时 ,又极力探寻它与西方现代美学的汇通之处。在这一“同异全识”的比较诗学框架中 ,庄子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位置。揭示这一点 ,既有助于去除西方诗学对中国诗学的遮蔽 ,也为中国诗学通于世界、通于当代、实现其现代转换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维廉 比较诗学 庄子
下载PDF
叶维廉对道家美学的现代阐释 被引量:8
3
作者 闫月珍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0,共7页
叶维廉对道家美学的现代阐释包括三个方面:一、以“以物观物”概括中国诗学的美感经验及其中国美学的风范;二、以“直觉”阐释道家美学,却与康德分道扬镳,倾向于经验主义一派;三、以道家对“自然”自生自律自化的运作反思西方现代工业... 叶维廉对道家美学的现代阐释包括三个方面:一、以“以物观物”概括中国诗学的美感经验及其中国美学的风范;二、以“直觉”阐释道家美学,却与康德分道扬镳,倾向于经验主义一派;三、以道家对“自然”自生自律自化的运作反思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困境的出路。叶维廉强调对道家精神的现代回归,期望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于现代生活的理念,有其理论意义。但我们要进一步反思道家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中道家美学所扮演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维廉 道家美学 以物观物 直觉
下载PDF
后殖民语境中启蒙与文化认同的张力——以叶维廉为中心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毅青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5-124,共10页
启蒙所要求的对自我意识和主体性的觉醒,在中国五四以来的启蒙里强烈地表现出对传统的批判,甚至是通过批判传统而达到现代性。但这种启蒙造成了近代中国文化主体的失落,导致一种文化的"虚位",这就使得中国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 启蒙所要求的对自我意识和主体性的觉醒,在中国五四以来的启蒙里强烈地表现出对传统的批判,甚至是通过批判传统而达到现代性。但这种启蒙造成了近代中国文化主体的失落,导致一种文化的"虚位",这就使得中国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五四以来的启蒙导致的中国主体性丧失的后果在后殖民的香港和台湾,首先被人文知识分子所深刻地体验。有鉴于此,叶维廉认为,在香港殖民文化统治下,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能够让殖民地下的人民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文化身份,实现民族觉醒;文化认同能够促使对自身殖民文化限制的反思,文化认同由此具有启蒙的功能。因此,在后殖民语境中,中国传统文化由五四时代作为启蒙批判的对象,成为文化启蒙的主体。后殖民的启蒙要以传统文化重新找回自身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维廉 启蒙 文化认同 后殖民
下载PDF
接续历史的整体之思——浅析叶维廉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反思 被引量:1
5
作者 蒋述卓 郑焕钊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共8页
叶维廉反思现代文学研究的真知灼见,长期为他在古典美学和比较文学领域的成就所掩盖。综观叶维廉现代文学研究的思想,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以"历史整体性"的思维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探寻现代文学传统的新质... 叶维廉反思现代文学研究的真知灼见,长期为他在古典美学和比较文学领域的成就所掩盖。综观叶维廉现代文学研究的思想,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以"历史整体性"的思维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探寻现代文学传统的新质,使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当代文学贯通起来;其二,批判五四后的"定型思维"及其危害,以此展开对现代性思维专制的批判,显现其文学现代性反思的独特路径。叶维廉接续历史的整体之思的意义和价值,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启示显得尤为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维廉 历史整体性 现代文学研究
下载PDF
从现代到古代——叶维廉及其诗歌创作论 被引量:2
6
作者 许祖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8-103,共6页
叶维廉作为 2 0世纪 60年代出现在中国台湾文坛的人物 ,他在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建树 ,因此 ,他也就具有了多重的身份 ,既是诗人 ,也是文艺理论家、批评家 ,既是著名的教授 ,也是成就卓著的翻译家。在他的文化建树中 ,他的诗歌创作 ,具... 叶维廉作为 2 0世纪 60年代出现在中国台湾文坛的人物 ,他在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建树 ,因此 ,他也就具有了多重的身份 ,既是诗人 ,也是文艺理论家、批评家 ,既是著名的教授 ,也是成就卓著的翻译家。在他的文化建树中 ,他的诗歌创作 ,具有鲜明的个性与杰出的意义。从他诗歌创作的历程看 ,他走过了一条从现代到古代 ,从西方到东方的道路 ,而他诗歌的意义则在于比较鲜明地反映了 2 0世纪中国新诗追求现代化与民族化的思想、艺术倾向 ,为我们探讨中国 2 0世纪新诗成功的经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维廉 多重身份 创作历程 诗歌意义
下载PDF
叶维廉比较诗学的贡献与局限 被引量:2
7
作者 向天渊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32,共5页
叶维廉比较诗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方法论上,不仅确立了比较诗学的基本思路、设定了研究目标,还指出了具体的研究方法;二是力图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诗学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诗学的比较以及对中国古典诗和英美诗中山水美... 叶维廉比较诗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方法论上,不仅确立了比较诗学的基本思路、设定了研究目标,还指出了具体的研究方法;二是力图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诗学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诗学的比较以及对中国古典诗和英美诗中山水美感意识之差异性的辨析,获得对中西文化、美学据点的同异全识。其局限主要有三点:一是狭义“诗学”观念;二是对道家美学、陶谢诗、王孟诗的偏爱;三是“无言”与“言”的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维廉 比较诗学 方法论 同异全识 偏差与局限
下载PDF
叶维廉对道家美学的现代阐释 被引量:1
8
作者 石了英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0-84,共5页
叶维廉作为一位道家美学的追寻者、阐释者与海外传播者,早期通过对三四十年代现代诗歌技巧的学习,对中国诗论、中国古典诗语法的美学探源,对艾略特、庞德等西方现代诗论研究而进入道家美学探索的门径;中后期他把道家置于比较诗学的视域... 叶维廉作为一位道家美学的追寻者、阐释者与海外传播者,早期通过对三四十年代现代诗歌技巧的学习,对中国诗论、中国古典诗语法的美学探源,对艾略特、庞德等西方现代诗论研究而进入道家美学探索的门径;中后期他把道家置于比较诗学的视域下和西方后现代语境中来观照,极大地彰显了道家美学的现代价值与世界意义。而揭示叶维廉对道家美学现代阐释的意义,既可以理清叶氏美学探索的精神源头和理论脉络,又可以展现道家美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增生衍化、与时俱进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维廉 道家美学 现代阐释 秩序
下载PDF
叶维廉“纯粹经验”美学论 被引量:1
9
作者 石了英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2-148,共7页
"纯粹经验"是叶维廉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充满争议性的美学范畴。"纯粹经验"美学概括了庄子及其所影响的中国诗的美感视境,呼应了中国"纯粹性"诗学传统。明晰了叶维廉对台湾现代诗理论建设的方向,... "纯粹经验"是叶维廉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充满争议性的美学范畴。"纯粹经验"美学概括了庄子及其所影响的中国诗的美感视境,呼应了中国"纯粹性"诗学传统。明晰了叶维廉对台湾现代诗理论建设的方向,是叶维廉锻接传统美学与现代诗论的一个尝试。"纯粹经验"的提法,洞见与不见皆存,尤值得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维廉 美学 纯粹经验 庄子 中国现代诗论
下载PDF
叶维廉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观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98-108,122,共12页
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来自不同时代和地域、秉持不同文化理念的中外译者有着不同的翻译思想和路径。华裔学者叶维廉提出和建构了以“模子”为核心概念的比较诗学理论,并将之践行和贯彻于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古... 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来自不同时代和地域、秉持不同文化理念的中外译者有着不同的翻译思想和路径。华裔学者叶维廉提出和建构了以“模子”为核心概念的比较诗学理论,并将之践行和贯彻于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观,彰显了华裔学者的文化自觉和翻译诉求,突出了中国文学和诗学的属性和特质,为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提供了富有个性的研究角度和实践路径。本文以叶维廉的两部古典诗歌英译作品为研究基础,从解读方式、表达理念和接受效果3个方面思考和评述叶维廉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观,分析其比较诗学观在翻译中的体现,阐述其诗学观与翻译观的汇通途径。本研究希望能对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对中国文学形象在海外的建构和接受研究作出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维廉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 英译观 比较诗学 模子
下载PDF
叶维廉比较诗学中的古诗意象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亚斌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3年第2期96-107,共12页
意象是中国传统诗学、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而象征主义、意象派等西方现代诗歌在创作实践和诗学理论中都受到过中国古诗的影响,使得意象又成为比较诗学的热点话题。作为学者化的诗人和诗人化的学者,叶维廉是在中西方现代象征主义影响下... 意象是中国传统诗学、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而象征主义、意象派等西方现代诗歌在创作实践和诗学理论中都受到过中国古诗的影响,使得意象又成为比较诗学的热点话题。作为学者化的诗人和诗人化的学者,叶维廉是在中西方现代象征主义影响下从事诗歌创作的,且偏爱中国古诗、意象及其技巧方法,同时对意象派诗歌主将庞德的创作及其诗学观念进行过深入研究。意象被放置在中西方不同的语言系统,尤其是在语法比较的框架内思考与分析,其语法诗学及所倡导的文化“模子论”显露出结构主义的特征。与西方语法相比,汉语更具有灵活性,它决定了传统诗歌意象的空间性、静态化和视觉效果的运用,使诗作以自然物象的直接呈现而著称,区别于西方译作及其诗歌重时间、逻辑性、叙事化和各种人为的语法规定。实质上,中国古诗的意象拥有时间性,意在打破在地限制,穿越历史、横跨空间,在时空同一中表现人类普遍性的情感与精神诉求;在自身具足的意象所营构的情境中内含叙述者及其事件和行为,诗歌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景行统一,事件和行动又是读者进入诗歌审美世界、体悟意象和情志表现的阿里阿德涅线团;传统诗学虽然力图以意象来传情达意,但是同样会为意象造境和画面呈示,而不惜采用限定的连接词。就此而言,叶维廉的语法诗学要走向意象诗学,从传统文化角度廓清中国诗的特性和精义,呈现中国诗学的世界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维廉 比较诗学 中国古诗 意象
下载PDF
海内外叶维廉诗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60-66,共7页
由于叶维廉曾辗转港台与美国学界,故而对于叶维廉诗学理论的研究,一开始就是跨区域、跨国界的,带有一定世界性色彩。通过对美国学界、港台学界以及大陆学界对叶维廉诗学的研究,在获得一种国内外叶维廉研究全貌概览的同时,可以深化对叶... 由于叶维廉曾辗转港台与美国学界,故而对于叶维廉诗学理论的研究,一开始就是跨区域、跨国界的,带有一定世界性色彩。通过对美国学界、港台学界以及大陆学界对叶维廉诗学的研究,在获得一种国内外叶维廉研究全貌概览的同时,可以深化对叶维廉诗学研究的认识,并为学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维廉 比较诗学 中国诗学 道家美学 现代诗论
下载PDF
论叶维廉散文创作
13
作者 刘茉琳 《华文文学》 CSSCI 2014年第5期125-128,共4页
叶维廉除了比较文学观、中国诗学论,以及中英文诗歌互译,诗歌创作外,其散文创作也是一个相当丰富、艺术生命力活跃的世界,可惜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关照与整合式的理解,这实在是汉语文学创作成果以及研究成果的一种损失。其实叶维廉的散... 叶维廉除了比较文学观、中国诗学论,以及中英文诗歌互译,诗歌创作外,其散文创作也是一个相当丰富、艺术生命力活跃的世界,可惜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关照与整合式的理解,这实在是汉语文学创作成果以及研究成果的一种损失。其实叶维廉的散文与其作为离散身份特有的"放逐"、"愁渡"、"郁结"等心理属性紧密关联,其散文中诗文并置及诗性特征更是其文学艺术理念的具体表征,作为游记散文的文化属性也有待分析整理的空间,是打开叶维廉文化艺术审美观念的一扇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维廉 离散 诗性散文 游记散文
下载PDF
无法调和的“心之郁结”——谈叶维廉诗歌创作与文学批评的古典性
14
作者 周俊锋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61-64,74,共5页
围绕学者、诗人叶维廉诗歌创作和文学批评以及诗歌翻译等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思想情感线索是"游子之思"和"心之郁结"。通过剖析叶维廉前后几个阶段的现代诗歌创作历程与文学批评,可以看出叶维廉在古典与现代、故土... 围绕学者、诗人叶维廉诗歌创作和文学批评以及诗歌翻译等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思想情感线索是"游子之思"和"心之郁结"。通过剖析叶维廉前后几个阶段的现代诗歌创作历程与文学批评,可以看出叶维廉在古典与现代、故土与漂泊问题认识上的思想根源。推之开来,古典文学传统特别是古典诗歌赖以生存的古典性和人文性,在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存在一些类似思想蕴涵上多元化有余、而"郁结"厚重不足的问题,现代诗的古典性值得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维廉 现代诗 古典性 郁结
下载PDF
现象学的借用与背离——叶维廉诗学观析论
15
作者 徐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叶维廉将中国古典美学的主流定位于道家美学,提点出"任物自然"的诗学法则。然而叶氏在对待美学史时所表现出的静止的史观和有欠踏实的考究态度,却有悖于他"任物自然"的思想主张,也与他一再强调的"面向实事本身... 叶维廉将中国古典美学的主流定位于道家美学,提点出"任物自然"的诗学法则。然而叶氏在对待美学史时所表现出的静止的史观和有欠踏实的考究态度,却有悖于他"任物自然"的思想主张,也与他一再强调的"面向实事本身"的现象学意旨相违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维廉 任物自然 现象学 静止的史观
下载PDF
历史的回响与文化的求索:叶维廉《回音壁》教学分析
16
作者 陈祖君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48-52,共5页
在文化全球化时代和后殖民语境下,中国现代诗歌的教学应从诗歌技巧拓展到文化思索的层面。叶维廉的诗作《回音壁》对于"文化中国"的求索,是他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心中"既爱犹恨说恨还爱"情结的艺术创发,既延续了前... 在文化全球化时代和后殖民语境下,中国现代诗歌的教学应从诗歌技巧拓展到文化思索的层面。叶维廉的诗作《回音壁》对于"文化中国"的求索,是他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心中"既爱犹恨说恨还爱"情结的艺术创发,既延续了前辈诗人的文化焦虑,又与同代诗人的文本进行对话。通过作品分析,可对中国现代诗人的文化错位有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维廉 回音壁 文化中国 现代诗歌教学
下载PDF
跨文化比较中模子的确认及应用——叶维廉诗学理论支点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丽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2期18-24,共7页
国际比较文学领域曾习惯于把西方的批评模子用在源于不同文化的文学研究和批评中。叶维廉则在经验性的实践中确认了东西方具有不同的思维、美学和批评模子。对模子应用的具体关注和思考 ,是叶维廉诗学理论的支点。他的模子应用理论从解... 国际比较文学领域曾习惯于把西方的批评模子用在源于不同文化的文学研究和批评中。叶维廉则在经验性的实践中确认了东西方具有不同的思维、美学和批评模子。对模子应用的具体关注和思考 ,是叶维廉诗学理论的支点。他的模子应用理论从解决跨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及批评理论的具体运用问题入手 ,为跨文化诗学比较提供了方法论上的依据 ,为我们进一步思考中国传统诗学的独特价值开启了一条可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维廉 诗学理论 跨文化比较 模子 理论更替
下载PDF
叶维廉对中国诗学中山水情怀的解读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丹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76-78,共3页
中国诗学富有独特的个性与特色。叶维廉从大的文化视域出发,提出"文化模子说",在尊重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寻求文化发展的共同规律,追求一种融合。试图运用"文化模子说"客观地解读中国诗学。
关键词 叶维廉 山水诗 文化意蕴
下载PDF
“模子”互照与“第三种诗学”——论叶维廉对现代汉语诗歌语法的发明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黎明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共8页
在比较文学领域叶维廉曾提出过有名的“模子”理论,他在诗歌语法方面的探索,正是这种理论的具体实现。他的诗学探索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在中文与西洋诗之间,讨论中国诗的语法灵活性与西方诗的语法限定性融通的可能;二是在文言诗和白话... 在比较文学领域叶维廉曾提出过有名的“模子”理论,他在诗歌语法方面的探索,正是这种理论的具体实现。他的诗学探索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在中文与西洋诗之间,讨论中国诗的语法灵活性与西方诗的语法限定性融通的可能;二是在文言诗和白话诗之间,研究古诗超脱句法对现代诗欧化句法的纠偏作用;三是在理论与创作之间,探索古今中外诗歌语法中和的途径。叶氏的诗学愿景是在中与外、古与今之间,发明出一种既包括古今中外因子又不同于这些元素的“第三种诗”。尽管“宗唐”趣味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但从异质诗学互鉴中发明自身传统、从多种诗学资源中寻取公约数的探索,却为中国新诗健康生长提供了可资镜鉴的艺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维廉“ 模子”互照 第三种诗学 汉语诗歌语法
下载PDF
叶维廉“整体性”思想探究
20
作者 曾庆玲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9-63,83,共6页
在叶维廉的诸多著述中,"整体性"是贯穿始终的重要思想。叶维廉深刻追溯了西方传统"整体性"观念的缺陷及其根源,并在多种文化模子的互照互省中,提出了另一种更为开放的"整体性",极力还原事实经验多个层面... 在叶维廉的诸多著述中,"整体性"是贯穿始终的重要思想。叶维廉深刻追溯了西方传统"整体性"观念的缺陷及其根源,并在多种文化模子的互照互省中,提出了另一种更为开放的"整体性",极力还原事实经验多个层面不断演化生成的整体世界。全面把握叶维廉的"整体性"及其在叶维廉诗歌创作与文学研究中的具体呈现,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维廉 整体性 权力架构 整体世界 诗与诗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