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瑞克·沃尔科特(Derek Walcott)诗选(17首) 被引量:1
1
作者 德瑞克.沃尔科特 阿九 《诗歌月刊》 2007年第2期44-50,共7页
关键词 沃尔科特 Derek walcott
原文传递
德瑞克·沃尔科特诗歌中的修辞法运用——从中国诗歌“赋、比、兴”视角看德瑞克·沃尔科特诗歌
2
作者 王冰冰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52-55,共4页
德瑞克·沃尔科特是加勒比海地区最重要的英语诗人,199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诗歌作品,包含多元的创作表现方法和修辞技巧,用真切的内心情感和大量的意象给人描绘一幅画面景象。从中国诗歌理论"赋、比、兴"视角来探... 德瑞克·沃尔科特是加勒比海地区最重要的英语诗人,199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诗歌作品,包含多元的创作表现方法和修辞技巧,用真切的内心情感和大量的意象给人描绘一幅画面景象。从中国诗歌理论"赋、比、兴"视角来探析德瑞克·沃尔科特作品中的修辞表现方法,可以发现这三种创作方法在沃尔科特的诗歌中都有体现。这不仅显示了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智慧与魅力,更为德瑞克·沃尔科特的研究提供些许有益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瑞克·沃尔科特 诗歌 修辞法
下载PDF
混杂的文化身份:《猴山上的梦》的后殖民解读
3
作者 邓小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19-21,共3页
《猴山上的梦》是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里克·沃尔科特的著名诗剧。该剧主要围绕主人公烧炭翁马卡克的梦幻与疯癫的故事展开。本文试图借助霍米·巴巴关于矛盾状态、模仿与混杂性的后殖民理论,探讨沃尔科特如何成功通过... 《猴山上的梦》是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里克·沃尔科特的著名诗剧。该剧主要围绕主人公烧炭翁马卡克的梦幻与疯癫的故事展开。本文试图借助霍米·巴巴关于矛盾状态、模仿与混杂性的后殖民理论,探讨沃尔科特如何成功通过该剧的人物塑造,由个体到群体,深刻揭示加勒比海地区殖民地人民心理沉积与生存状态,发出他们被压抑的声音,建构混杂的文化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尔科特 《猴山上的梦》 矛盾状态 模仿 混杂性
下载PDF
《摹仿剧》的摹仿与创造
4
作者 任海燕 《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6-145,共10页
沃尔科特的《摹仿剧》将鲁滨孙故事置换至加勒比海的多巴哥,借“漂流者客栈”逆写西方现代神话。如果说英国老板哈里的故事停留于生活对艺术的简单摹仿,雇工杰克逊则从历史的维度,展开创造性摹仿。一如其吟唱的卡利普索,杰克逊代表着外... 沃尔科特的《摹仿剧》将鲁滨孙故事置换至加勒比海的多巴哥,借“漂流者客栈”逆写西方现代神话。如果说英国老板哈里的故事停留于生活对艺术的简单摹仿,雇工杰克逊则从历史的维度,展开创造性摹仿。一如其吟唱的卡利普索,杰克逊代表着外在于西方中心结构的创造性力量。须知这部两幕剧诞生于1978年,同年出版的还有萨义德的《东方主义》。面对西方学界的殖民主义与反殖民主义对峙,沃尔科特旁逸斜出,在艺术摹仿的创造性游戏中呼唤审美体验,实现了鲁滨孙神话的去殖民化和克里奥尔化,还提出了以艺术为解决方案的理想生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尔科特 《摹仿剧》 鲁滨孙 摹仿论 加勒比海文学
原文传递
历史、文化身份与语言艺术--《“飞翔号”纵帆船》的后殖民解读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苹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80,共8页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里克.沃尔科特的中篇叙事诗《"飞翔号"纵帆船》是诗人的自我画像和生活写照,其中的主人公——黑白混血水手诗人沙比恩——寓言了加勒比人在过去殖民主义和奴隶制下的悲惨遭遇,反映了他们在今天寻找自己的...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里克.沃尔科特的中篇叙事诗《"飞翔号"纵帆船》是诗人的自我画像和生活写照,其中的主人公——黑白混血水手诗人沙比恩——寓言了加勒比人在过去殖民主义和奴隶制下的悲惨遭遇,反映了他们在今天寻找自己的历史、身份和语言时所遇到的困境。通过混杂、挪用和摹仿等策略,沃尔科特借助西方经典文本的话语和言语模式,对历史、文化和民族身份进行了想象性的建构,创造出后殖民表述艺术方式,旨在治疗民族的创伤和颠覆帝国的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克·沃尔科特 诗歌 历史 文化身份
原文传递
加勒比海民族共同体书写--论沃尔科特《又一生》中的民族志叙事
6
作者 石蕾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3-164,共12页
《又一生》是理解圣卢西亚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里克·沃尔科特思想与创作的关键性作品。不同于以往其他作家的自传类作品,沃尔科特在这部自传体长诗中,将加勒比海的当地人物形象与青少年时期的自己并置,并与当地的历史、文... 《又一生》是理解圣卢西亚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里克·沃尔科特思想与创作的关键性作品。不同于以往其他作家的自传类作品,沃尔科特在这部自传体长诗中,将加勒比海的当地人物形象与青少年时期的自己并置,并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等勾连起来,形成加勒比海民族共同体的"整体自我"的民族志叙事模式,呼应了建立整体全貌观的民族志叙事的时代转向。在建构这一主体民族志的过程中,沃尔科特利用西方艺术的表达方式,凸显加勒比海当地景观,重新审视了加勒比海与西方的关系,使得笔下的加勒比海走出了西方的"他者"藩篱,从而实现了加勒比海崭新的民族共同体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克·沃尔科特 《又一生》 加勒比海民族共同体 民族志叙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