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的例外音变研究
1
作者 金世明 陈宁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9-57,共9页
按照汉语音变规律,“完”字在普通话中本应该读huán,在历史上也确实有很长一段时间读huán,而如今却读wán。综览从汉代到民国的若干种字音文献,发现至迟在唐代开始就有了不读匣母的记载。“完”改读为wán的主要原因... 按照汉语音变规律,“完”字在普通话中本应该读huán,在历史上也确实有很长一段时间读huán,而如今却读wán。综览从汉代到民国的若干种字音文献,发现至迟在唐代开始就有了不读匣母的记载。“完”改读为wán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受到古音演变中“匣喻合流”的影响,此外国家对于语音规范的政策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例外音变 匣喻合流
下载PDF
《荀子·劝学》“完”字解诂 被引量:2
2
作者 于智荣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5,共3页
《荀子·劝学》中“巢非不完也”之“完”字,当前学界以“完整”或“完善”“完备”“完美”相释。但考之于上下文义和事理,均有窒碍难通之处。而将此“完”字训释为“结实”,则既合于事理,又有训诂根据。
关键词 《荀子·劝学》 结实
下载PDF
髡、耐、完刑关系考辨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全民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5期130-135,共6页
髡、耐、完是中国古代法制史上的重要刑罚。关于完与髡、耐二刑的关系,前人虽有多种说法,但都不能对有关材料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其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完的涵义并不一样:先秦至汉初,完相当于髡;而汉文帝以后,完又相当于耐。... 髡、耐、完是中国古代法制史上的重要刑罚。关于完与髡、耐二刑的关系,前人虽有多种说法,但都不能对有关材料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其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完的涵义并不一样:先秦至汉初,完相当于髡;而汉文帝以后,完又相当于耐。汉文帝的刑制改革以及汉代儒家“孝”观念的影响是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n刑 耐刑 刑制改革 "孝"观念 刑罚 毛发刑
下载PDF
现代汉语兼表肯定与否定的“就完了” 被引量:1
4
作者 史维国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5期131-137,共7页
现代汉语中“就完了”有兼表肯定与否定的用法,肯定和否定的出现频率失衡,肯定用法多于否定用法,表肯定的“就完了”语法化程度也高于表否定的。“就完了”句法位置以用于句末为主,从组合关系看,包括“NP就完了”和“VP就完了”两种类... 现代汉语中“就完了”有兼表肯定与否定的用法,肯定和否定的出现频率失衡,肯定用法多于否定用法,表肯定的“就完了”语法化程度也高于表否定的。“就完了”句法位置以用于句末为主,从组合关系看,包括“NP就完了”和“VP就完了”两种类型。“就完了”具有体现交互主观性和标记信息焦点的话语功能。“就完了”的共时特征是历时演变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从明代开始,“就完了”沿着肯定和否定两条路线语法化。原为完成义动词的“就”“完”“了”的叠加使用体现了语法化的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化 主观性
下载PDF
泰籍高级华语学习者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以带“完”字结果补语为例
5
作者 陈玄恩 邱力璟 《国际汉语学报》 2019年第1期129-145,共1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泰籍高级华语学习者使用汉语结果补语"完"的偏误现象。研究采用对比分析及问卷调查法,归纳学生的偏误状况及原因,最后提出教学建议以供借鉴。28名泰籍学习者填写网络问卷的结果显示,结果补语"完"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泰籍高级华语学习者使用汉语结果补语"完"的偏误现象。研究采用对比分析及问卷调查法,归纳学生的偏误状况及原因,最后提出教学建议以供借鉴。28名泰籍学习者填写网络问卷的结果显示,结果补语"完"的答对率仅72.11%,显示高级学习者仍会在处理复杂句型时出现偏误,而导致学习者产生偏误的主要因素为学习者母语的负迁移。泰语语法中没有补语"完"的结构,能对应到汉语补语的结构为泰语的状语结构。经过本研究的对比分析发现,泰语状语结构中宾语与状语的关系比汉语补语结构中动词与补语的关系更为紧密。因此,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讲解两种语言在句型上的异同,必然可以让学习者掌握汉语结果补语中的紧密性原则,亦能有效减少学习者在生活中使用补语"完"的偏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果补语“ 华语语法 泰语语法 对比分析 偏误分析 语法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