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农村现代化的有益探索——民国江西万家埠实验区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游海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40,共7页
20世纪 30年代 ,江西农村改进社的乡村工作者按照其乡村建设理念 ,在安义县万家埠进行了农业改良、农村教育、农村合作、农村民众运动、农村公共设施和社会保障事业等方面工作的尝试 ,其实践确定了万家埠早期农村现代化的走向和主要内... 20世纪 30年代 ,江西农村改进社的乡村工作者按照其乡村建设理念 ,在安义县万家埠进行了农业改良、农村教育、农村合作、农村民众运动、农村公共设施和社会保障事业等方面工作的尝试 ,其实践确定了万家埠早期农村现代化的走向和主要内容。万家埠实验区的乡村建设 ,是早期农村现代化的有益探索 ;其农村改革实践既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须总结的教训 ,这些经验与教训对当前中国农村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家埠实验区 农村现代化 探索
下载PDF
近代南京农村地区中心地体系——基于1933年江宁自治实验县的人口调查数据的分析
2
作者 路以豪 徐旳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47-2064,共18页
本文以《江宁自治实验县二十二年户口调查报告》中的人口数据为基础,分析1933年南京周边农村地区的空间结构,归纳出近代中国农村在县域尺度上的中心地体系结构。研究结论:①江宁县划分为城市影响区与县域地方,城市影响区是城乡之间的缓... 本文以《江宁自治实验县二十二年户口调查报告》中的人口数据为基础,分析1933年南京周边农村地区的空间结构,归纳出近代中国农村在县域尺度上的中心地体系结构。研究结论:①江宁县划分为城市影响区与县域地方,城市影响区是城乡之间的缓冲带,广大的县域内部乡镇体现出较为完整的中心地的体系结构;②第一、第二级中心地的乡镇平均距离之比接近7∶1,符合中心地行政原则(K=7),第三级基层乡镇通过6条道路与周围6个较大的基层村相连,第四级是由集镇、庙宇连结起的最基层社会体系;③近代转型期中国农村“行政中心+散村”结构,是自下而上的传统社会事务管理体系和自上而下的现代政府管控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补充了施坚雅对近代中国农村中心地体系的论述在县域尺度上的表现形式,梳理了中国农村在近代城乡转型的过程中空间结构的变迁及与社会结构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城乡转型期 中心地等级体系 江宁实验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