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1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Yanghe Decoction
1
作者 Jin-Feng Liu Xiong-Zhi Wu 《Drug Combination Therapy》 2019年第2期75-84,共10页
Yanghe Decoction is a representative prescription of such prescriptions as warming up the yang and dissipating the cold.It has the functions of warming the blood and dispelling cold and stagnation.Yanghe Decoction has... Yanghe Decoction is a representative prescription of such prescriptions as warming up the yang and dissipating the cold.It has the functions of warming the blood and dispelling cold and stagnation.Yanghe Decoction has effects on many diseases.The principle of this kind of disease is blood deficiency and yang,an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is cold stagnation.Such diseases often occur in multiple systems and in multiple aspects.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ompatibility of Yanghe Decoction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by reviewing the related literature analysis in recent years,and provides a broad idea for the application of Yanghe Deco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ghe decoction PRESCRIPTION compatibility clinical application
下载PDF
On the Moder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Wendan Decoction
2
作者 Yina Xiao Mingjun Zhao +2 位作者 Zijuan He Gejing Chen Mingming Wei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1年第5期62-64,共3页
Wendan Decoction is one of the commonly used prescriptions in clinical practice.it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syndrome differentiation,as long as it can be added ... Wendan Decoction is one of the commonly used prescriptions in clinical practice.it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syndrome differentiation,as long as it can be added or subdivided flexibly,it can be used to conquer various difficult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 seen in daily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ndan decoc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The solution
下载PDF
完带汤防治脾虚湿盛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及对DNA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月 沈甦 +1 位作者 傅捷 任青玲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5,共6页
目的探讨完带汤治疗脾虚湿盛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临床疗效及对DNA损伤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脾虚湿盛VVC患者随机分为完带汤组和氟康唑组各35例,治疗期间2组各脱落5例。氟康唑组采用150... 目的探讨完带汤治疗脾虚湿盛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临床疗效及对DNA损伤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脾虚湿盛VVC患者随机分为完带汤组和氟康唑组各35例,治疗期间2组各脱落5例。氟康唑组采用150 mg氟康唑口服一次;完带汤组采用完带汤口服14 d。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评估2组患者临床治愈(Test of cure,TOC)率及临床缓解(Clinical improvement,CI)率;比色法检测阴道灌洗液中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G)水平变化以评估DNA损伤情况;治疗后3月评估患者访视临床完全缓解(Follow up,FU)、真菌学转阴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呈现不同程度改善(P<0.05,P<0.01);完带汤组优于氟康唑组(P<0.05,P<0.01);完带汤组TOC、CI、真菌学转阴率与氟康唑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完带汤组FU及复发率均显著优于氟康唑组(P<0.05,P<0.01)。治疗后,氟康唑组阴道灌洗液中8-OHDG表达显著增加(P<0.001),完带汤组未见明显变化,显著低于氟康唑组(P<0.001)。结论完带汤总体临床疗效与氟康唑相当,但在改善中医证候、防止复发方面优于氟康唑,同时具有不加剧阴道细胞DNA损伤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带汤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DNA损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典名方真武汤的历史沿革及临床应用规律
4
作者 姚天文 韩世盛 +2 位作者 黄芳 徐艳秋 王怡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期150-154,165,共6页
目的 考证真武汤的历史沿革和应用规律,为其深入研究提供精准的文献参考。方法 以真武汤为关键词,从《中华医典》检索、整理该方1991年1月以前的古籍。以真武汤、Zhenwu decoction、Zhenwu tang为主题词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知识平... 目的 考证真武汤的历史沿革和应用规律,为其深入研究提供精准的文献参考。方法 以真武汤为关键词,从《中华医典》检索、整理该方1991年1月以前的古籍。以真武汤、Zhenwu decoction、Zhenwu tang为主题词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知识平台、维普网和Pub Med中获取2002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临床研究文献。考证真武汤的处方来源、药物组成、剂量、炮制、功能主治、病证要素和应用规律。结果 纳入古籍92部,真武汤首载于《伤寒论》,由茯苓、芍药、白术、附子、生姜组成。剂量以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生姜三两居多。在炮制方面,芍药以生白芍为主,白术以炒用为主,附子以熟附子为主。在应用规律方面,真武汤主要治疗少阴病和太阳病,涉及的症状有腹痛、小便不利、四肢疼痛、大便自利等,脾肾阳虚、阳虚水泛、心肾阳虚是临床应用真武汤的辨证要点。真武汤的应用涉及心血管、泌尿、消化等多系统,包括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结论本研究体现了真武汤的传承性、稳定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研发提供了科学、客观的文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汤 经典名方 历史沿革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蒙药乌兰—13味汤方源考证及研究概况
5
作者 彩霞 吴小花 +2 位作者 韩平安 散初拉 布仁巴图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3期376-378,384,共4页
蒙药乌兰—13味汤(WL—13)最早记载于《通瓦嘎吉德》,之后收录于1998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中。WL—13由栀子、诃子、川楝子、土木香、山柰、悬钩木、苦参、茜草、紫草、紫草茸、枇杷叶、金莲花、橡子等13种... 蒙药乌兰—13味汤(WL—13)最早记载于《通瓦嘎吉德》,之后收录于1998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中。WL—13由栀子、诃子、川楝子、土木香、山柰、悬钩木、苦参、茜草、紫草、紫草茸、枇杷叶、金莲花、橡子等13种单味药材配伍组成,具有清血热的功效,主治血热盛行、头痛、目赤、高血压、成熟热与未成熟热、感冒、白脉病、肺热、鼻出血、皮疹、中暑、风湿、类风湿等诸疾,具有良好的潜在研究价值。本综述探析了WL—13的历史沿革、方解、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以期为该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13味汤 方源 方解 临床应用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枳实薤白桂枝汤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楠 王映予 +3 位作者 刘一畅 公雨欣 牟景龙 孟永海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05-109,共5页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在我国患病率日益增加,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枳实薤白桂枝汤为治疗“胸痹心痛”的经典名方之一,全方共奏通阳散结、祛痰下气之效。研究发现,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疗效...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在我国患病率日益增加,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枳实薤白桂枝汤为治疗“胸痹心痛”的经典名方之一,全方共奏通阳散结、祛痰下气之效。研究发现,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疗效显著,且该方可通过多靶点、多机制协同作用干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发挥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肌细胞功能等作用。本文就近几年枳实薤白桂枝汤对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与作用机制进行梳理,为推进枳实薤白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薤白桂枝汤 心血管疾病 研究进展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从“和”之道谈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刘文琼 王玥 王君清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1期1289-1293,共5页
分析“和”的哲学含义及中医治病观之执中致和,探究中医“和”理论的思想内涵。通过以方证因的方式,分析小柴胡汤“和”之义在《伤寒杂病论》及临床应用中的体现。小柴胡汤“和”之义在于疏解少阳以和表里阴阳、通达三焦以和津液输布、... 分析“和”的哲学含义及中医治病观之执中致和,探究中医“和”理论的思想内涵。通过以方证因的方式,分析小柴胡汤“和”之义在《伤寒杂病论》及临床应用中的体现。小柴胡汤“和”之义在于疏解少阳以和表里阴阳、通达三焦以和津液输布、调和气机以助斡旋运转,和洽配伍以治诸系统疾病。故表里不和、阴阳失衡、寒热错杂、津液失布、上下不通、气机失调等均可用小柴胡汤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 执中致和 小柴胡汤 和解少阳 通达三焦、调和气机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桂枝汤内服联合半夏茯苓汤穴位贴敷治疗太阴证型妊娠恶阻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周辉 吴凡伟 林子琦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2047-2054,共8页
【目的】评价桂枝汤内服联合半夏茯苓汤穴位贴敷治疗太阴证型妊娠恶阻(妊娠期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太阴证型妊娠恶阻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半夏茯苓汤穴位贴敷(取穴:中脘、双侧... 【目的】评价桂枝汤内服联合半夏茯苓汤穴位贴敷治疗太阴证型妊娠恶阻(妊娠期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太阴证型妊娠恶阻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半夏茯苓汤穴位贴敷(取穴:中脘、双侧内关、双侧足三里、双侧阴陵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桂枝汤内服,共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孕期呕吐和恶心专用量表(PUQE)评分、孕期妊娠恶心呕吐生活质量量表(NVPPQOL)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并对2组患者治疗前PUQE评分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同时比较2组患者的愈显率以及妊娠焦虑转阴率、尿酮体转阴率。【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愈显率为86.67%(26/30),对照组为56.67%(17/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量表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PUQE评分、NVPPQOL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PUQE评分、NVPPQOL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PUQE评分的影响因素方面,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UQE评分与患者妊娠年龄呈负相关(P<0.05),与妊娠周数、焦虑评分无相关性(P>0.05)。(4)妊娠焦虑转阴率方面,治疗后,治疗组的妊娠焦虑转阴率为16.67%(5/30),对照组为6.67%(2/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尿酮体转阴率方面,治疗后,治疗组的尿酮体转阴率为53.33%(16/30),对照组为13.33%(4/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尿酮体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6)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发生,患者的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均无异常变化,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桂枝汤内服联合半夏茯苓汤穴位贴敷可有效缓解太阴证型妊娠恶阻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尿酮体转阴率;同时表明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PUQE评分与年龄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恶心呕吐 妊娠恶阻 桂枝汤 半夏茯苓汤 穴位贴敷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尿酮体转阴率
下载PDF
小柴胡汤现代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思雨 张琳琪 +3 位作者 陈冠廷 李清茹 陈旭 王希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7-161,共5页
小柴胡汤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所编《伤寒论》,全方共奏疏肝解郁、扶正祛邪之效,主治少阳经证。对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和作用机制两个方面的现代文献进行梳理,阐述了小柴胡汤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 小柴胡汤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所编《伤寒论》,全方共奏疏肝解郁、扶正祛邪之效,主治少阳经证。对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和作用机制两个方面的现代文献进行梳理,阐述了小柴胡汤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皮肤科疾病、耳鼻喉科疾病等病种,且获良效。同时从作用机制方面阐述了小柴胡汤治疗疾病的机制可能和抗炎、调节免疫、保护肝肾组织、调节血糖和血脂代谢等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春雨 代月优 +1 位作者 王白燕 杨联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79-184,共6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结肠和直肠的炎症性疾病,其典型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和吸收障碍等,属中医“肠澼”“痢疾”“滞下”“泄泻”“脏毒”等范畴。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善清胃肠湿热,...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结肠和直肠的炎症性疾病,其典型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和吸收障碍等,属中医“肠澼”“痢疾”“滞下”“泄泻”“脏毒”等范畴。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善清胃肠湿热,亦可调和气血,原方由葛根、黄芩、黄连和炙甘草4味中药组成,是治疗UC的经典良方。临床应用方面,主要通过葛根芩连汤加减、联合其他方剂、联合西药、联合灌肠、联合针灸等方式治疗UC患者,其优势体现在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减少肠道炎症反应,缓解腹泻、腹痛、脓血便、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症状,降低复发率,减少不良反应等,有效提高了UC患者的生活质量。作用机制方面,葛根芩连汤治疗UC主要与调节自身免疫、降低炎性细胞因子、调节T细胞、抗氧化应激、改善肠道菌群失调,调节IL-6/JAK2/STAT3、TLR4/NF-κB、Notch、Nrf2等信号通路有关。葛根芩连汤中单味药有效成分的研究表明,黄芩苷、黄芩多糖、葛根素、小檗碱、甘草酸二铵、甘草次酸等是治疗UC的主要有效成分。文章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从临床应用研究和实验机制研究两个方面综述葛根芩连汤治疗UC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葛根芩连汤治疗UC的遣方用药及后续研究葛根芩连汤治疗UC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发挥中医药治疗UC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经典名方小柴胡汤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文 杜旭辉 曹兰秀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68-173,共6页
经方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由柴胡、黄芩、生姜、半夏、人参、大枣、炙甘草等7味药组成。《伤寒论》载小柴胡汤应用广泛,不仅适用于少阳病证,还可应用于太阳、阳明、厥阴等多种类似病证中。现代实验研究证明,小柴胡汤含有皂... 经方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由柴胡、黄芩、生姜、半夏、人参、大枣、炙甘草等7味药组成。《伤寒论》载小柴胡汤应用广泛,不仅适用于少阳病证,还可应用于太阳、阳明、厥阴等多种类似病证中。现代实验研究证明,小柴胡汤含有皂苷类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炎、调节免疫、抗抑郁、解热等药理作用。小柴胡汤在现代临床应用方面卓有成效,已广泛应用于肿瘤、肾脏、消化系统、肝脏、呼吸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咳嗽)等疾病中。文章通过理论探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4个方面对小柴胡汤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意在将小柴胡汤的传统六经辨证与现代临证相结合,以期为小柴胡汤后期深入探讨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伤寒论》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现代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朋涛 王峥 李晓羽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46-150,共5页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医家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该方组方严谨、配伍精当,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证属气虚血瘀的各类疾病当中,收效显著。近些年来,随着现代药理学的快速发展,关于补阳还五汤微观作用机制的研...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医家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该方组方严谨、配伍精当,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证属气虚血瘀的各类疾病当中,收效显著。近些年来,随着现代药理学的快速发展,关于补阳还五汤微观作用机制的研究不断发展与深化,这为补阳还五汤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文章从补阳还五汤的现代临床应用和作用机制两个方面对文献进行梳理,阐述了补阳还五汤在临床上可广泛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以及骨伤类疾病等病种,疗效显著。同时从作用机制方面阐明了补阳还五汤治疗疾病的机制可能与抗炎、抗氧化应激、抗纤维化、调节细胞死亡方式和抗肿瘤等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现代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傅春燕 刘永辉 +1 位作者 曾立 彭玲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5期232-237,共6页
血府逐瘀汤是活血化瘀的经典名方,具有行气止痛、活血祛瘀的作用。通过对近10年有关血府逐瘀汤文献和书籍整理表明,血府逐瘀汤含有黄酮类、生物碱类、皂苷类、有机酸类、萜类等主要化学成分,具有抑制血小板活性、防止血栓形成、抗炎抗... 血府逐瘀汤是活血化瘀的经典名方,具有行气止痛、活血祛瘀的作用。通过对近10年有关血府逐瘀汤文献和书籍整理表明,血府逐瘀汤含有黄酮类、生物碱类、皂苷类、有机酸类、萜类等主要化学成分,具有抑制血小板活性、防止血栓形成、抗炎抗氧化、提高巨噬细胞快速吞噬能力、调节糖脂代谢、抗肿瘤、改善免疫功能、促进血管新生等药理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颅脑损伤、代谢综合征、痛经等。该文从血府逐瘀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该方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蒿芩清胆汤研究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14
作者 曹博莹 陈晓喆 +7 位作者 符德玉 周训杰 桂明泰 姚磊 李建华 王明珠 马玉龙 芦波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8期1517-1524,共8页
目的通过对蒿芩清胆汤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其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方法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CBM建库至2023年3月18日收录的蒿芩清胆汤相关文献,使用CiteSpace_6.1.R6软件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文献... 目的通过对蒿芩清胆汤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其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方法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CBM建库至2023年3月18日收录的蒿芩清胆汤相关文献,使用CiteSpace_6.1.R6软件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文献378篇,其中英文文献3篇,年度发文量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期刊发文最多的为《四川中医》(20篇);文献类型以临床应用为主(77.78%);治疗疾病以发热、流行性感冒、胃炎等为主;发文最多的作者是韩雪梅(15篇);发文最多的机构是天津中医药大学(18篇);关键词分析提示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发热(28次)、湿热证(25次)、医案(22次)等方面。该方对发热的治疗优势一直是研究热点,近几年研究趋势主要集中于肿瘤相关治疗、中医理论探讨以及多种治疗方式结合应用等方面。结论蒿芩清胆汤是古方今用的代表,其价值逐渐得到重视与挖掘,临床被广泛用于发热和消化系统疾病,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芩清胆汤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嘉昀 高祖 +1 位作者 卢广英 于华芸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44-150,共7页
半夏泻心汤为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首批百首经方之一,出自《伤寒杂病论》,主治寒热错杂之痞满证,现代临床广泛用于消化系统疾病。该文整理了半夏泻心汤的化学成分及其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并通过中药质量标志... 半夏泻心汤为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首批百首经方之一,出自《伤寒杂病论》,主治寒热错杂之痞满证,现代临床广泛用于消化系统疾病。该文整理了半夏泻心汤的化学成分及其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并通过中药质量标志物“五原则”相关研究方法,预测了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质量标志物,为其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消化系统疾病 化学成分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下载PDF
沙参麦冬汤治疗肺癌临床及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瑞芳 李仁廷 +2 位作者 纪长隆 高孔雀 张亚茹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11-216,共6页
肺癌因高发病率、高致死率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近年来,益气养阴良方沙参麦冬汤在肺癌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发展迅速,疗效显著,无论是原方加减、合方或是联合西医治疗手段在控制肺癌生长、抑制扩散、提高生... 肺癌因高发病率、高致死率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近年来,益气养阴良方沙参麦冬汤在肺癌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发展迅速,疗效显著,无论是原方加减、合方或是联合西医治疗手段在控制肺癌生长、抑制扩散、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表现出减毒增效的治疗优势。基础研究进一步明确沙参麦冬汤可通过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侵袭,诱导凋亡和自噬,调控代谢等多种有效机制发挥抗肺癌效应。由于沙参麦冬汤各中药成分繁多、作用靶点广泛、抗肺癌的信号通路复杂,缺乏系统的整理和归纳,导致临床对沙参麦冬汤治疗肺癌的应用、研究尚未完全明确。文章通过查阅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联系理论和临床实际从方证探析、临床疗效、基础实验研究3个方面深入探析沙参麦冬汤抗肺癌的新进展,总结近年来沙参麦冬汤抗肺癌的临床应用,挖掘可能存在的机制、信号通路和靶点,对沙参麦冬汤治疗肺癌进行全面、系统的概述,并在基础研究中将沙参麦冬汤单味药有效抗肺癌成分的药理作用进行整合,进一步明确具体药理机制,以期为沙参麦冬汤在治疗肺癌领域中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循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参麦冬汤 肺癌 临床疗效 基础研究
下载PDF
大建中汤古代文献考证与临床应用分析
17
作者 曹嘉敏 史兴阳 +8 位作者 张磊 田思玮 贾紫涵 吴斯佳 刘思鸿 李想 陈威 李斌 佟琳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6期7-12,共6页
目的搜集大建中汤中医古籍与现代文献,对大建中汤进行考证和临床应用分析。方法古籍检索第5版《中华医典》、国医典藏中医古籍数据库、“读秀”数据库,现代文献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 目的搜集大建中汤中医古籍与现代文献,对大建中汤进行考证和临床应用分析。方法古籍检索第5版《中华医典》、国医典藏中医古籍数据库、“读秀”数据库,现代文献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PubMed数据库大建中汤相关文献,统计分析其历史源流、组方原理、剂量炮制、功效主治、制法服法,梳理历代医家应用心得及现代临床应用。结果大建中汤在古代医家治疗腹痛、呕吐等脾胃病证上发挥重要作用,现代临床研究表明,该方对急腹症、肠梗阻、胃溃疡等疾病具有疗效。结论本研究为大建中汤的合理应用提供系统参考,有助于拓展本方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建中汤 中医古籍 临床应用 考证
下载PDF
经典名方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关键信息考证与现代临床应用分析
18
作者 畅明德 吴林纳 +5 位作者 钟凯 庞稳泰 曾丽蓉 邵琳琳 阚湘苓 张涛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8期14-22,共9页
从药味组成、药物剂量、组方原理、基原炮制、主治病证、现代临床应用、剂型制法、煎服法等方面对柴胡桂枝干姜汤进行分析考证。柴胡桂枝干姜汤由柴胡、桂枝、干姜、黄芩、牡蛎、甘草、瓜蒌根(天花粉)7味药组成,用于治疗少阳枢机不利导... 从药味组成、药物剂量、组方原理、基原炮制、主治病证、现代临床应用、剂型制法、煎服法等方面对柴胡桂枝干姜汤进行分析考证。柴胡桂枝干姜汤由柴胡、桂枝、干姜、黄芩、牡蛎、甘草、瓜蒌根(天花粉)7味药组成,用于治疗少阳枢机不利导致的寒热往来、疟疾等,现代临床多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神经精神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疾病。该方药物用量与《伤寒论》基本一致,建议参考剂量为柴胡110.40 g,瓜蒌根55.20 g,桂枝、黄芩各41.40 g,干姜、甘草、牡蛎各27.60 g;以水2400 mL,煮取1200 mL,去药渣,再浓缩至600 mL,每次温服200 mL,每日3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柴胡桂枝干姜汤 历史沿革 临床应用 《伤寒论》 文献考证
下载PDF
近5年血府逐瘀汤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9
作者 史哲宇 黄慧丽 +1 位作者 朱少炳 朱路文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09-114,共6页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效,应用范围广阔。本文查阅近5年血府逐瘀汤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归纳血府逐瘀汤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中风后遗症、脑卒中后睡眠障碍、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颅脑损伤...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效,应用范围广阔。本文查阅近5年血府逐瘀汤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归纳血府逐瘀汤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中风后遗症、脑卒中后睡眠障碍、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颅脑损伤、头痛、失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等疾病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总结血府逐瘀汤抗氧化应激、调节自噬和凋亡、调节神经递质、调节代谢、增强淋巴系统功能等实验研究及机制,为血府逐瘀汤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运用该方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神经系统疾病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综述
下载PDF
麻黄升麻汤方证源流与现代研究进展
20
作者 刘振航 陈扬波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173-177,共5页
麻黄升麻汤见于《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由麻黄、升麻、当归、知母、黄芩、葳蕤、芍药、天门冬、桂枝、茯苓、甘草、石膏、白术、干姜十四味药组成,是《伤寒论》中药味最多、最为复杂的方剂之一。原文指出,本方主治之症状“... 麻黄升麻汤见于《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由麻黄、升麻、当归、知母、黄芩、葳蕤、芍药、天门冬、桂枝、茯苓、甘草、石膏、白术、干姜十四味药组成,是《伤寒论》中药味最多、最为复杂的方剂之一。原文指出,本方主治之症状“为难治”。对麻黄升麻汤的真伪、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疗效,历来存在争议。本文从条文解读、方剂组成、类方鉴别阐述麻黄升麻汤的方证源流并总结了麻黄升麻汤的现代研究进展。笔者认为本方配伍精妙,其病机为表邪不解,里位水血同病,又兼热灼津伤,有解表散寒、清热解肌、温中化饮、养血除痹之效。本方与多种慢性疾病相切合,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及风湿免疫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升麻汤 经方 方证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