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羲之书法与日本平假名的产生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永涛 《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44-46,共3页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出发 ,通过分析王羲之书法和日本平假名之间的异同 。
关键词 王羲之 书法艺术 日本平假名 创制 相关性 文化交流
下载PDF
王氏父子书帖中的一组同义词
2
作者 郭小春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 2002年第2期66-67,共2页
摘释王氏父子书帖中的一组同义词 ,辨析差异 ,略探源流 。
关键词 书帖 同义词 口语词 王羲之 王献之 构成方式 联合方式 动宾式
下载PDF
以“集王行书”为主体的唐宋时期书法集字现象--以《集王圣教序》为例
3
作者 郁建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8-164,共7页
集字是书法史上不容忽视的现象,从诞生起就和王羲之书法结下不解之缘。集字的高峰期为唐宋时期,据目前史料,这时期的集字书法作品全部为“集王行书”。对“集王行书”作品进行梳理有助于我们看清“王书”地位不断巩固和强化的历史进程... 集字是书法史上不容忽视的现象,从诞生起就和王羲之书法结下不解之缘。集字的高峰期为唐宋时期,据目前史料,这时期的集字书法作品全部为“集王行书”。对“集王行书”作品进行梳理有助于我们看清“王书”地位不断巩固和强化的历史进程。作为集字巅峰之作《集王羲之圣教序》,对“二王”书风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书法学习中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集字 “集王行书” 《集王圣教序》 模拟创作
下载PDF
试论书家评论中的人品和学养因素——以陆维钊和王蘧常为例
4
作者 梁骥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90-95,共6页
古代书家在关注技法同时,更重视书家的人品与学养.古代书论中,在评价书家创作高度时,经常将书法技法与书家的人格和修养结合起来.在现当代书家群体中,陆维钊、王蘧常是实现书法技法与人格修养完美统一的代表性书家.文章阐释古人书法评... 古代书家在关注技法同时,更重视书家的人品与学养.古代书论中,在评价书家创作高度时,经常将书法技法与书家的人格和修养结合起来.在现当代书家群体中,陆维钊、王蘧常是实现书法技法与人格修养完美统一的代表性书家.文章阐释古人书法评论中人品、学养观念,并结合陆维钊、王蘧常书法创作、品格、学养进行评述,旨在强调当代书家更应重视人品和学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人品 学养 陆维钊 王蘧常
下载PDF
上博七《武王践阼》的抄写特征及文本构成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松儒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0-115,共6页
本文对"上博七"《武王践阼》的字迹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武王践阼》简1~9、简10(16~25字)、简11、简12(1--19字)是字迹A;《武王践阼》简12(20字~简末)、简13--15是字迹B;简10的最末的3个字"知之毋"是字迹C。并把简1至简10划... 本文对"上博七"《武王践阼》的字迹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武王践阼》简1~9、简10(16~25字)、简11、简12(1--19字)是字迹A;《武王践阼》简12(20字~简末)、简13--15是字迹B;简10的最末的3个字"知之毋"是字迹C。并把简1至简10划分为Ⅰ部分,把简11至简15划分为Ⅱ部分,认为Ⅱ部分是Ⅰ部分的异文,被当时人同Ⅰ部分合编在一起,是求存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王践阼 字迹 文本构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