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ang Xizhi and Sichuan
1
作者 Tang Lin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1年第6期78-96,共19页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alligraphy,Wang Xizhi(王羲之)was one of the most well-known calligraphers in China and was traditionally referred to as the Sage of Calligraphy.Together with another great calligrapher,Zhong...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alligraphy,Wang Xizhi(王羲之)was one of the most well-known calligraphers in China and was traditionally referred to as the Sage of Calligraphy.Together with another great calligrapher,Zhong Yao(钟繇),they were referred to as“Zhong Wang.”Wang Xizhi and his son Wang Xianzhi(王献之)were called the“Two Wangs”(two icons)of calligraphy.Wang Xizhi never visited the Bashu region in his life,but there are some traces of the area of Shu(蜀,in present-day Sichuan province)in the Shiqi Tie(十七帖,Seventeen Exemplars),which is one of the masterpieces of Wang Xizhi’s cursive scripts.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not on the art of calligraphy in Shiqi Tie,but rather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ng Xizhi and Sichuan through his correspondence with Zhou Fu(周抚),the prefectural governor of Yizhou at the time.Why was Wang Xizhi so interested in Sichuan historical figures such as Yan Junping(严君平),Sima Xiangru(司马相如),Yang Ziyun(扬子云)(also known as Yang Xiong,[扬雄])and Qiao Zhou(谯周)?Why did he pay so much attention to the cities and towns of Chengdu in the Qin Dynasty(221-207 BC),the schools of the Han Dynasty(202 BC-AD 220)in the area of Shu,the murals of the Han Dynasty,salt wells in Sichuan,as well as other sceneries and historical sites in Shu?Why was he so eager to visit Shu and considered“climbing Wenling(Min Mountains)and Emei Mountain”as a monumental event?These are the questions this paper intends to explore.This is by far the most comprehensive and detailed article on Wang Xizhi’s relationship with Sichuan.In particular,his calligraphic works about significant historical figures,names of places,and heritage sites in Sichuan are very precious,such as Chengdu city(Chengdu,成都),Shu County(Shujun,蜀郡),Emei(峨眉),Yang Xiong,Sima Xiangru,ancient gas well(huojing,火井).These are authentic calligraphy about Sichuan by famous artists that have been handed down to today and which are considered national treasures and a treasure trove of art for establishing Sichuan’s cultural brands and mining its cultural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ng xizhi SICHUAN historical figures historical sites
下载PDF
从王羲之到徐渭:越文化变革影响下的绍兴书法高峰
2
作者 陈静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4-62,共9页
越文化具有原始的刚野性和谋变创新的基因,其表现在书法艺术上呈持续和稳定的创新变革现象,这种现象既具量的丰富,又有质的飞跃,其中两座高峰即是王羲之和徐渭代表的两次重大书法变革尤为突出。王羲之和徐渭的书法变革,以自然观的书法... 越文化具有原始的刚野性和谋变创新的基因,其表现在书法艺术上呈持续和稳定的创新变革现象,这种现象既具量的丰富,又有质的飞跃,其中两座高峰即是王羲之和徐渭代表的两次重大书法变革尤为突出。王羲之和徐渭的书法变革,以自然观的书法审美为宗,并分别将之向前推进了一步:王羲之将书法的“尚象”审美推进到了“意象”层面,完成了文人书法的表达;徐渭又将之推进到“崇真”层面,开创了纯艺术书法的表现。越文化的突进和变革,带动了哲学思想之转变,王羲之和徐渭的书法变革,对应越地的“玄学”流行和“阳明心学”的兴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文化 王羲之 徐渭 书法变革 书法审美
下载PDF
从创新到复古:王羲之书法精神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吕文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8-196,共9页
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主要是因为他的书法表现出强烈的创新精神,这是其书法领跑时代的关键。这种创新精神使王羲之的诸体书法皆有一定成就,并且创制出行、草掺杂的"新体",成为最具典型特征的时代新书风。但是,王羲... 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主要是因为他的书法表现出强烈的创新精神,这是其书法领跑时代的关键。这种创新精神使王羲之的诸体书法皆有一定成就,并且创制出行、草掺杂的"新体",成为最具典型特征的时代新书风。但是,王羲之没有停留在这种创新成功的喜悦中,而是在晚年开始寻求对于古法的恢复,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的艺术境界,追求完美的艺术表现。这是其书法艺术能长保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今草 创新 新体 汉分古法
下载PDF
王羲之书帖中所见的“五斗米道”——中古士人道教信仰形态之一探 被引量:1
4
作者 程乐松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0-125,共6页
王羲之是魏晋时期道教信仰的代表人物之一,书帖是研究王羲之信仰及日常生活的重要材料。一般而言,学界都接受"王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的说法。然而,如果细究王羲之书帖中所见的道教信仰形态,章仪、服食与养生,可知其与五斗米... 王羲之是魏晋时期道教信仰的代表人物之一,书帖是研究王羲之信仰及日常生活的重要材料。一般而言,学界都接受"王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的说法。然而,如果细究王羲之书帖中所见的道教信仰形态,章仪、服食与养生,可知其与五斗米道的关联仍是模糊的。因此,可以围绕王羲之的书帖,在深入分析书帖内容基础上,尝试将书帖与道教经典文献对参,重述书帖中所见的王氏的道教信仰与实践,依此说明:王羲之在信仰实践中使用的章仪继承了五斗米道和太平道首过疗疾的观念,但在形式上是否属于"张氏五斗米道"仍存疑;王羲之的信仰实践不能脱离两晋之际士族的信仰"常态",并不能将他的信仰简单归结为"张氏五斗米道"或"天师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官奴帖》 章文 服食 五斗米道
下载PDF
王羲之书法与汉字书写科学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立言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5-29,共5页
王羲之的书法理论与实践,使汉字通过毛笔书写走上了今体书写科学的高峰。王羲之不仅是汉字书写的领军人物,更是用笔科学的典范。他走过的书写发展道路,是汉字今体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汉字书法 实用书写 王羲之 书写科学 艺术
下载PDF
中古汉语视野下的日藏王羲之《大报帖》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俊之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23-127,共5页
日本新见王羲之的《大报帖》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文章将《大报帖》置于中古汉语的视野下,探讨其释文、文意以及与《妹至帖》的关系,重新审视当前的研究。
关键词 王羲之 《大报帖》 《妹至帖》 释文 文意
下载PDF
史书诗坛耀三星 千秋万古当齐名——论习凿齿与王羲之、陶渊明未能齐名之原因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直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4-121,共8页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陶渊明在中国诗史上,均有着闻名遐迩的崇高地位,可谓冠绝千古。与王羲之、陶渊明同一时代的史学家习凿齿,史识超群,功勋卓著,特别是其"越魏继汉论"即"国家应大一统论",在史坛上独树一帜,影响...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陶渊明在中国诗史上,均有着闻名遐迩的崇高地位,可谓冠绝千古。与王羲之、陶渊明同一时代的史学家习凿齿,史识超群,功勋卓著,特别是其"越魏继汉论"即"国家应大一统论",在史坛上独树一帜,影响至今。其知名度理当与"王""陶"相伯仲,然而,囿于诸多原因,习凿齿的英名多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所遮蔽,以致不显山露水,甚至为世人所误读。因而,探究其深刻原因,彰显其光辉业绩,实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凿齿 王羲之 陶渊明 《汉晋春秋》 “越魏继汉论”
下载PDF
论儒道思想对王羲之书法美学思想及书法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阮忠勇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年第4期47-52,共6页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儒道”互补。儒家推崇“中和”之美,道家向往“自然”之趣。王羲之的书法美学思想是儒道并蓄,因而使他的书法艺术兼具中和、自然之美。
关键词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王羲之 书法美学思想 书法创作 中和美 自然美 艺术风格
下载PDF
王羲之亲属有关问题的考证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汝涛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9-14,共6页
《晋书·王羲之传》及其他文献资料中,对王羲之一家及其亲属的记载,多有空白处,且多有互相矛盾处。依据业经验证、比较可靠的资料,对父亲王旷谜一般的遭际、母亲及老师并不姓卫、父亲王旷排行为大而非行二、王敦和王导是叔父而非伯... 《晋书·王羲之传》及其他文献资料中,对王羲之一家及其亲属的记载,多有空白处,且多有互相矛盾处。依据业经验证、比较可靠的资料,对父亲王旷谜一般的遭际、母亲及老师并不姓卫、父亲王旷排行为大而非行二、王敦和王导是叔父而非伯父、王羲之和王献之结婚的时间、女儿的名字等七个问题进行了考证和订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亲属 考证
下载PDF
“书圣”王羲之其人其书及其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祥俊 《衡水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91-98,共8页
汉末魏晋是汉字由隶书系统向楷书系统演进的关键时期,新兴的楷书、今草、行书逐渐走向成熟,王羲之在继承前人基础上集新体书法之大成,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王羲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是&q... 汉末魏晋是汉字由隶书系统向楷书系统演进的关键时期,新兴的楷书、今草、行书逐渐走向成熟,王羲之在继承前人基础上集新体书法之大成,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王羲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是"坐而获逸"的士族风流的完美体现,关于《兰亭序》文字内容与书法艺术的论争更成为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书法典范通过帖学传统,对后世书法产生了巨大影响,波及日本等整个汉字文化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坐而获逸 集大成 《兰亭序》 帖学传统
下载PDF
王献之、王羲之子不避父名渊源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洪民 《滨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46-48,共3页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名中都有“之”字,有悖中国传统的避讳文化,这一现象当源于汉藏语系的父子连名制。父子连名制在春秋时期中原地区还有反映,20世纪40年代大西南的藏缅语族中仍有这种习俗。晋室南渡时位于江南的亦属汉藏语系的部族应...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名中都有“之”字,有悖中国传统的避讳文化,这一现象当源于汉藏语系的父子连名制。父子连名制在春秋时期中原地区还有反映,20世纪40年代大西南的藏缅语族中仍有这种习俗。晋室南渡时位于江南的亦属汉藏语系的部族应当也有这一习俗,晋室大族就受到了他们的这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王献之 父子连名制 汉藏语系
下载PDF
《世说新语》中王羲之的真实生卒年考论——兼议王羲之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12
作者 杨庙平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146,152,共6页
《世说新语》中关于王羲之出生、订婚以及去世时间多有提示。王羲之出生时间,《假谲》第二十七中说:王敦第一次谋反之际,王羲之"年减十岁"。可知王羲之出生时间不早于或者就在313年。王羲之订婚时间,《雅量》第六中说:郗鉴在... 《世说新语》中关于王羲之出生、订婚以及去世时间多有提示。王羲之出生时间,《假谲》第二十七中说:王敦第一次谋反之际,王羲之"年减十岁"。可知王羲之出生时间不早于或者就在313年。王羲之订婚时间,《雅量》第六中说:郗鉴在京口,遣门生与王导书,求女婿。而郗鉴328年开始镇守京口。可知王羲之订婚不早于或者就在328年。王羲之去世时间,《赏誉》第八中说:庾倩(小字倪)为王羲之撰写碑文。庾倩371年11月为桓温杀害。《排调》第二十五中说:简文帝在殿上行走,王羲之与孙绰在后。简文帝登基在371年11月。可知简文帝登基时,王羲之在世。这样,王羲之去世也在371年。因此,《世说新语》中表明王羲之生卒年为313—37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王羲之 京口 庾倩 郗璿
下载PDF
从崇尚王羲之书法看太宗朝文化渊源和审美理想
13
作者 李伟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7-30,共4页
初唐时期的书法界渗透着王羲之书风的深刻影响,此种风尚的发展起源于南朝特别是萧梁时期文化的转变。由此可见,从历史的纵向角度,唐代与南朝萧梁有着密切的文化渊源关系。同时,这种崇尚王羲之书法的背后体现着唐太宗以典雅中正的审美观... 初唐时期的书法界渗透着王羲之书风的深刻影响,此种风尚的发展起源于南朝特别是萧梁时期文化的转变。由此可见,从历史的纵向角度,唐代与南朝萧梁有着密切的文化渊源关系。同时,这种崇尚王羲之书法的背后体现着唐太宗以典雅中正的审美观念改革南朝尚丽美学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萧梁 典雅中正
下载PDF
王羲之才略及其被误解缘由述论
14
作者 雷恩海 雷文昕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08-117,共10页
王羲之因书法而为世人所知,留名青史。事实上,王羲之乃东晋第一流人物,有经世济民之才略,颇具远见卓识,又能守道自持,蔑弃富贵,是一个有独立思想、自由精神且心系民瘼社稷的风流人物。王羲之对东晋一朝之形势、北伐、臣僚关系、民生社... 王羲之因书法而为世人所知,留名青史。事实上,王羲之乃东晋第一流人物,有经世济民之才略,颇具远见卓识,又能守道自持,蔑弃富贵,是一个有独立思想、自由精神且心系民瘼社稷的风流人物。王羲之对东晋一朝之形势、北伐、臣僚关系、民生社稷、地方吏治等,皆有深刻之认识,主张务实求真,稳定政治,改良施政举措,休养生息,复苏民力;另一方面又能超然物外,沉浸于自然山水之美,玄心体道,乃清谈名家,为一世之风标。然而,树立王羲之书法家形象且造成遮蔽性的认识,实则源于《晋书》本传的选择性书写、以及世人对风流概念的偏狭性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经略之才 清谈 风流
下载PDF
关于王羲之书法接受的思想衍说
15
作者 张红军 《文化艺术研究》 2015年第1期150-156,共7页
从魏晋、唐、宋至元,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更迭,王羲之的文化形象在不断地转换和重塑。从魏晋玄意幽远的"新道学"形象、唐代儒家道统的楷模、宋代化道入禅的萧散形象到元代理化了的儒学代表,可以说,同一书家的文化形象在不同的时... 从魏晋、唐、宋至元,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更迭,王羲之的文化形象在不断地转换和重塑。从魏晋玄意幽远的"新道学"形象、唐代儒家道统的楷模、宋代化道入禅的萧散形象到元代理化了的儒学代表,可以说,同一书家的文化形象在不同的时代,甚至同一个时代的不同阶段是被不断重构的。因此在对王羲之的书法接受进行思想衍说时,需要将其纳入到特定的历史原境中,进行客观的研究和追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新道学” 儒家道统 化道入禅 理学化
下载PDF
王羲之醉书《兰亭序》质疑
16
作者 林文彪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7-10,共4页
该文对长期流传的王羲之醉后写《兰亭序》提出质疑,认为《兰亭序》的风格"不激不厉,风规自远",这种风格不是醉后所能书之,并从历史文献记载和《兰亭序》的书写风格、行笔要求、点划特征等多方面,说明王羲之创作《兰亭序》时... 该文对长期流传的王羲之醉后写《兰亭序》提出质疑,认为《兰亭序》的风格"不激不厉,风规自远",这种风格不是醉后所能书之,并从历史文献记载和《兰亭序》的书写风格、行笔要求、点划特征等多方面,说明王羲之创作《兰亭序》时心态平和,没有醉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醉书 《兰亭序》 质疑
下载PDF
谢安与王羲之
17
作者 任崇岳 李荣基 《中原文化研究》 2019年第4期111-115,共5页
史料记载,谢安与王羲之二人为志趣相投的莫逆之交。谢安跟王羲之学过书法,两家又曾结为秦晋之好,两人戮力同心,辅佐朝政,使晋祚延续了几十年。即使在退隐之后,仍然是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关心国家大事。公务之暇,两人或探幽寻胜,徜徉山水... 史料记载,谢安与王羲之二人为志趣相投的莫逆之交。谢安跟王羲之学过书法,两家又曾结为秦晋之好,两人戮力同心,辅佐朝政,使晋祚延续了几十年。即使在退隐之后,仍然是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关心国家大事。公务之暇,两人或探幽寻胜,徜徉山水;或与文士名人吟咏诗赋,互相酬和,王羲之为此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在中国文学史上平添了一段佳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安 王羲之 莫逆之交 关心国事 徜徉山水
下载PDF
王羲之《杂帖》论略
18
作者 樊露露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37-41,共5页
王羲之《杂帖》全面展现了他的政治立场、处世态度和情感世界,从而折射出他在东晋名士中的典型性。《杂帖》作为研究王羲之的珍贵材料,其价值尚未被充分认识。
关键词 王羲之 《杂帖》
下载PDF
论王羲之的“嵇康情结”
19
作者 王澍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41-44,共4页
王羲之与嵇康异时而同调。根据是:王羲之的诗文多有意模仿嵇康;两人的家世背景也极相似,且都因此导致他们与晋帝的关系相当微妙;两人在其他方面也多有相似之处。总之,王羲之有浓厚的"嵇康情结"。
关键词 王羲之 嵇康情结
下载PDF
王羲之的“逸民之怀”与经世情结
20
作者 胡秋银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44-46,共3页
东晋名士王羲之既有“逸民之怀” ,又有经世情结。其仕隐生活及心态表明 :其时仕隐都是个人自愿的选择 ,都考虑到家族命运 ;仕隐生活的实际区别表现为有无政务需处理 ;寄意山林与身处庙堂可以并行不悖。
关键词 王羲之 东晋 隐逸 经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