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分歧及理论解决 被引量:7
1
作者 邓树强 熊元义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7-105,共9页
王元骧的"审美超越论"重犯了刘再复的"文学主体论"所犯的错误,在历史观、美学观、艺术观和思维方式上背离了唯物史观,陷入了唯心史观。过去没有从理论上彻底解决的文艺理论分歧仍在制约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发展。198... 王元骧的"审美超越论"重犯了刘再复的"文学主体论"所犯的错误,在历史观、美学观、艺术观和思维方式上背离了唯物史观,陷入了唯心史观。过去没有从理论上彻底解决的文艺理论分歧仍在制约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发展。1986年至1988年,文艺理论家陈涌、作家姚雪垠与刘再复进行了一场文艺论战,这场文艺论战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反映了陈涌、姚雪垠与刘再复在文艺理论上的分歧。陈涌、姚雪垠与刘再复的这种文艺理论分歧不是中国当代文论系统转换,而是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发展在把握文艺的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上的不同。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只有从理论上彻底地解决陈涌、姚雪垠和刘再复的这种文艺理论分歧,才能达到更高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艺理论 审美超越论 文学主体论 王元骧 刘再复
下载PDF
试论王元骧人生论美学的理论探索及其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陶水平 张学文 《美育学刊》 2018年第3期61-66,共6页
王元骧近年来所倡导的人生论美学,是其学术思想在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的推动下,向人生本体论方向的深入。人生论美学的"中观"视角既能涵盖实践论的宏观研究,又能走向后实践论美学的微观、具体研究。王元骧把美学研究的起点规... 王元骧近年来所倡导的人生论美学,是其学术思想在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的推动下,向人生本体论方向的深入。人生论美学的"中观"视角既能涵盖实践论的宏观研究,又能走向后实践论美学的微观、具体研究。王元骧把美学研究的起点规定为与"抽象的人"相对的"社会性的个人"或曰"具体的人"。对审美对象的内感性、超验性以及审美关系的意向性静观性质的阐发,构成了人生论美学的主要理论内涵。对审美主体、审美对象以及审美关系这三者的创造性阐发,正是人生论美学的理论创新价值所在,其实践价值则突出地体现在他的美育理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元骧 人生论美学 “具体的人” 内感性 意向性静观
下载PDF
王元骧与人生论美学的当代发展
3
作者 陶水平 张学文 《宜春学院学报》 2018年第11期104-110,共7页
中国传统美学向来将美与人生联系在一起探讨。这一人生论美学传统发端于儒道哲学,并在历朝历代的文人知识分子中得到稳固传承。具备了学科意识的现代美学先驱吸收西方美学思想,对人生论美学的理论内涵做了进一步地明确。五六十年代后我... 中国传统美学向来将美与人生联系在一起探讨。这一人生论美学传统发端于儒道哲学,并在历朝历代的文人知识分子中得到稳固传承。具备了学科意识的现代美学先驱吸收西方美学思想,对人生论美学的理论内涵做了进一步地明确。五六十年代后我国美学研究更多受到西方认识论美学的影响,使人生论的传统短暂中断。晚近以来,王元骧教授与他的团队以实践论美学为理论前提,倡导走两大美学系统的融合之路,从基本概念、理论资源、理论内涵等多个方面对人生论美学进行了全方位的建构,赋予了人生论美学一个明确的理论形态。王元骧与金雅等人的人生论美学不仅是中国传统人生论美学的创新发展,而且在对人的理解上显示出对西方人文主义美学的某种超越。人生论美学在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美学理论,促成中西方美学交流对话等方面具有突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论美学 王元骧 当代发展 实践论美学 民族特色
下载PDF
王元骧与“审美反映论”的理论建构
4
作者 郑玉明 《天中学刊》 2020年第3期6-17,共12页
新时期以来的审美反映论研究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理论建构和90年代中期以后的理论深化、演进两个发展阶段。在理论建构期,王元骧的审美反映论研究主要是从认识的角度,充分挖掘了文艺活动的审美性质,对以审美情感反映... 新时期以来的审美反映论研究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理论建构和90年代中期以后的理论深化、演进两个发展阶段。在理论建构期,王元骧的审美反映论研究主要是从认识的角度,充分挖掘了文艺活动的审美性质,对以审美情感反映活动为核心的文艺反映活动进行了多层次的全面辩证研究;这与钱中文、童庆炳满足于对文艺活动审美性质的探讨而不重视文艺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性有所不同。在理论深化、演进期,钱中文主张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童庆炳倡导“文化诗学”,重视对“审美关系”的研究,与王元骧的审美反映论研究从认识角度转向实践角度,力图通过对文艺实践功能的充分发掘来呼应时代的文艺需要有了更为明显的反差。通过认识与实践两个角度的深入研究,王元骧的审美反映论研究以不同于钱中文、童庆炳的深刻理论思辨实现了理论研究的彻底化,推动了审美反映论研究的深化和演进。在当今文艺学研究中,反思型研究的理论价值由王元骧的研究得到充分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元骧 审美反映论 理论建构期 深化演进期 描述型 思辨型
下载PDF
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反映论的新探索——王元骧文学原理的哲学思考之一
5
作者 张艺声 《台州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38-42,共5页
王元骧数十年的文论研究生涯 ,是走着哲学思考之路。他对文学原理的探索是沿着反映论———实践论———本体论等三级阶梯攀登新学理平台 ,进行哲学反思的。考察王元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关于反映论新探索的学理阐析 ,可以由传统反映... 王元骧数十年的文论研究生涯 ,是走着哲学思考之路。他对文学原理的探索是沿着反映论———实践论———本体论等三级阶梯攀登新学理平台 ,进行哲学反思的。考察王元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关于反映论新探索的学理阐析 ,可以由传统反映论的历史衍化、机械反映论的学理弊端和新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理念创新等三大品格的结构来审视。这是解读王元骧反映论新探索的主体课题 ,表现为反映论的中西比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反映论 王元骧 文学原理 哲学思考 机械反映论
下载PDF
王元骧近期文艺美学基础理论研究述评
6
作者 吴时红 《中文论坛》 2018年第1期44-55,共12页
2008年以来,王元骧先生继续在文艺学和美学基础理论的研究领域辛勤劳作、笔耕不辍、新见频出,极大地推进了当前文艺学和美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的深入发展。这集中表现在:第一,在文艺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方面,王元骧先生延续着从“审美反映... 2008年以来,王元骧先生继续在文艺学和美学基础理论的研究领域辛勤劳作、笔耕不辍、新见频出,极大地推进了当前文艺学和美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的深入发展。这集中表现在:第一,在文艺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方面,王元骧先生延续着从“审美反映论”到“文艺实践论”再到“文艺本体论”的逻辑线索,对文艺的“审美超越”观念与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功能等概念范畴做了更加严谨的阐释;第二,在美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方面,王元骧先生主张在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美学”进行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一种“人生论美学”的思想体系,力图综合推进我们对于文艺(审美)与人的生存的关系的理解以及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本土化与中国化的顺利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元骧 审美超越 文艺理论 人生论美学
下载PDF
人生论美学的中西综合创造之路——以王元骧为中心
7
作者 刘毅青 王颖欣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12-125,474-475,共16页
人生论美学是王元骧晚年学术研究的归结之所,更是中国哲学美学传统的精髓。王元骧的人生论美学深受西方审美主义的影响,最终却落实在现实人生上,这是他不同于西方的中国文化根性所致。他的人生论美学吸收了康德美学和中国心性论美学及... 人生论美学是王元骧晚年学术研究的归结之所,更是中国哲学美学传统的精髓。王元骧的人生论美学深受西方审美主义的影响,最终却落实在现实人生上,这是他不同于西方的中国文化根性所致。他的人生论美学吸收了康德美学和中国心性论美学及工夫论传统的思想,同时在认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实践的观点,将认识论与实践论、心灵层面与行为层面统一起来,将人看作个人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人,强调将人放到所处的现实关系当中来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激发人的生存意志来实现知、情、意的有机统一,因此,他的人生论美学是中西综合创造的硕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元骧 人生论美学 康德 心性论 综合创造
原文传递
论王元骧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独创性
8
作者 范永康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20年第2期-,共15页
王元骧是国内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倡导者之一,但是,他对"审美""意识形态"以及二者之间的融合方式的理解不同于钱中文、童庆炳,也不同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王元骧从"审美反映论""文学价值(实践)论&q... 王元骧是国内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倡导者之一,但是,他对"审美""意识形态"以及二者之间的融合方式的理解不同于钱中文、童庆炳,也不同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王元骧从"审美反映论""文学价值(实践)论""文学本体论"等多层视角,阐发出"审美意识形态"的审美性、价值性、实践性、人文性,建构出具有代表性的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本质观。王元骧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独异性、独创性,为创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元骧 审美意识形态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