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李陵变文》、《王昭君变文》释读析疑 被引量:1
1
作者 许松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9-141,共3页
《李陵变文》、《王昭君变文》是敦煌变文中的名篇,虽然为之校勘注释之文已然不少,但是"相杀无过死即休"、"负特黄天孤傅土"、"良久提撕始得苏"、"妾貌如红线"、"架上罗衣不重香"等... 《李陵变文》、《王昭君变文》是敦煌变文中的名篇,虽然为之校勘注释之文已然不少,但是"相杀无过死即休"、"负特黄天孤傅土"、"良久提撕始得苏"、"妾貌如红线"、"架上罗衣不重香"等处之解释仍然龃龉难通,当另作解释方畅文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文 李陵变文 王昭君变文
下载PDF
《王昭君变文》原型及主题探析
2
作者 敖依昌 谭小华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72-76,共5页
《王昭君变文》是敦煌变文中的典型代表,反映了唐代艺人对昭君故事的加工与再创造,也是历代昭君故事演变完善的一个突出成就。通过对文本进行解读,分析其主要内容和主题,特别是对昭君故事的原型、流传和演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阐述,旨在... 《王昭君变文》是敦煌变文中的典型代表,反映了唐代艺人对昭君故事的加工与再创造,也是历代昭君故事演变完善的一个突出成就。通过对文本进行解读,分析其主要内容和主题,特别是对昭君故事的原型、流传和演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阐述,旨在探析《王昭君变文》的深刻内涵以及历史地位。《王昭君变文》之所以能够称为典型变文,不仅仅是因为它具备了变文的基本条件,更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时代背景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它对昭君入胡后的故事进行了大胆而丰富的想象,寄托了沦陷区唐人的爱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昭君变文》 故事原型 主题 探析
下载PDF
敦煌本《王昭君变文》新论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利华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9-15,共7页
敦煌本《王昭君变文》继承了唐前昭君故事"昭君怨""青冢情""画工恨"三大主题,同时又融入了吐蕃统治下敦煌民众的真实情感;大致作于834年左右,是在蜀地昭君"转变"故事情节上的再创造;是吐蕃统... 敦煌本《王昭君变文》继承了唐前昭君故事"昭君怨""青冢情""画工恨"三大主题,同时又融入了吐蕃统治下敦煌民众的真实情感;大致作于834年左右,是在蜀地昭君"转变"故事情节上的再创造;是吐蕃统治后期流传于敦煌地区的昭君故事,与后世同类题材作品是同源异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昭君变文》 创作时间 蜀地“转变” 故事传承
下载PDF
变文、宝卷中王昭君故事之比较
4
作者 刘梦爽 王定勇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40-45,共6页
昭君出塞的故事自有史书记载以来就备受关注,不仅是文人墨客热衷的素材,也在民间讲唱文艺中广泛流传。变文和宝卷中的王昭君故事,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几个方面均表现出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故事在流传的过程... 昭君出塞的故事自有史书记载以来就备受关注,不仅是文人墨客热衷的素材,也在民间讲唱文艺中广泛流传。变文和宝卷中的王昭君故事,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几个方面均表现出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故事在流传的过程中受时代背景、社会思想、民众意识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河西地区的王昭君故事宝卷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展示了河西地区独特的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昭君 变文 宝卷 变化
下载PDF
“大一统”:《王昭君变文》中史传精神的体现
5
作者 刘悦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92-97,共6页
从《春秋》至《史记》再到后世官修史书,"大一统"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国史传文学,不仅促进了后世史学及文学的繁荣,也对文人的思想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王昭君变文》不仅从故事背景、人物形象、情感倾向等方面受到史传文学的影响... 从《春秋》至《史记》再到后世官修史书,"大一统"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国史传文学,不仅促进了后世史学及文学的繁荣,也对文人的思想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王昭君变文》不仅从故事背景、人物形象、情感倾向等方面受到史传文学的影响,其中民族和合的认识以及故土情结的回归思想,更体现出对史传"大一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使其超越同类题材,达到新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传精神 “大一统” 《王昭君变文》
下载PDF
《王昭君变文》之新变及其影响
6
作者 杨勇 《语文学刊》 2020年第6期105-110,共6页
敦煌写卷中的《王昭君变文》反映了唐代民间艺人对昭君故事的创造性加工,以其主题的多重性、全新的单于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张力在昭君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历代昭君故事演变的转折点。《王昭君变文》对唐代文人昭君诗和后世昭君文学... 敦煌写卷中的《王昭君变文》反映了唐代民间艺人对昭君故事的创造性加工,以其主题的多重性、全新的单于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张力在昭君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历代昭君故事演变的转折点。《王昭君变文》对唐代文人昭君诗和后世昭君文学的创作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昭君变文》 多重主题 单于形象 张力 历史地位
下载PDF
《王昭君变文》在昭君故事流变中的地位及意义
7
作者 李静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57-59,共3页
《王昭君变文》是文学史上第一篇篇幅最长的昭君出塞的俗文学作品,在昭君故事的流变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前代史书和文人创作的基础上,对王昭君形象进行重塑,进一步突出了她的主体地位,丰富了她的形象,对此后以昭君故事为母题的文... 《王昭君变文》是文学史上第一篇篇幅最长的昭君出塞的俗文学作品,在昭君故事的流变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前代史书和文人创作的基础上,对王昭君形象进行重塑,进一步突出了她的主体地位,丰富了她的形象,对此后以昭君故事为母题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变文》还对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进行了侧面的揭示,体现了唐人的人文关怀及对和平的向往;塑造了一个极度重情的呼韩邪单于,是唐朝包容性文化下重"真"、重"情"的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昭君变文》 地位 现实意义
下载PDF
《王昭君变文》与唐蕃长庆会盟——《王昭君变文》作年考 被引量:3
8
作者 钟书林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9-95,共7页
敦煌遗书P.2553《王昭君变文》自发现以来一直颇受学界重视,但对于其创作时间的探讨仍分歧较大。近年来渐趋形成共识的是,其创作于吐蕃统治敦煌时期。但这一时间,仍然略显宽泛。我们通过对变文中唐蕃和平主旋律的讴歌、昭君公主和亲的... 敦煌遗书P.2553《王昭君变文》自发现以来一直颇受学界重视,但对于其创作时间的探讨仍分歧较大。近年来渐趋形成共识的是,其创作于吐蕃统治敦煌时期。但这一时间,仍然略显宽泛。我们通过对变文中唐蕃和平主旋律的讴歌、昭君公主和亲的歌颂、赞普高大光辉的正面形象刻画、蕃域的富庶及疆域描述,以及变文对于蕃域戎俗的刻骨铭心记忆等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认为《王昭君变文》的创作与唐蕃长庆会盟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从而进一步将《王昭君变文》的创作时间确定为长庆三年(823)唐蕃会盟碑落成之后不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遗书 《王昭君变文》 长庆会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