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往交流交融视域下昭君出塞及王昭君墓葬的若干问题辨析
1
作者 包·苏那嘎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0期17-22,共6页
昭君出塞是西汉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事件,自西汉始“昭君”之名屡见于文献、文学作品等,其重要性也引起后人关注。随着昭君出塞事件的广为流传,王昭君墓遗址的出现时间、墓葬地望等也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在中国北方长城地带就有... 昭君出塞是西汉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事件,自西汉始“昭君”之名屡见于文献、文学作品等,其重要性也引起后人关注。随着昭君出塞事件的广为流传,王昭君墓遗址的出现时间、墓葬地望等也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在中国北方长城地带就有十余座昭君墓,其中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遗址位于今呼和浩特城南大黑河畔。本文认为呼和浩特城南王昭君墓,目前是这一地区规模最大的汉代墓葬之一,其形制特征和地理位置均与文献史料记载一致,故应是史料记载的王昭君埋葬之地。弘扬昭君文化,阐释好昭君出塞蕴含的时代价值,是新时代做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现实需要,对新时代在边疆地区探索和实践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昭君 昭君出塞 青冢 昭君墓
下载PDF
历代文献记载中的昭君墓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绍东 汤国娜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5-93,共9页
王昭君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墓葬最多的女性。通过对历代文献和民间传说的梳理,目前能够找到十一座可以确定的昭君墓。这些昭君墓分布在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北、山东等地。其中,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畔的昭君墓在历史记载中出现最... 王昭君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墓葬最多的女性。通过对历代文献和民间传说的梳理,目前能够找到十一座可以确定的昭君墓。这些昭君墓分布在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北、山东等地。其中,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畔的昭君墓在历史记载中出现最早,代表性最强,关注度最高。实际上,王昭君在匈奴生活的时代,匈奴的单于庭及政治中心都在漠北,历史史料也没有昭君回葬汉地的记载,她葬于漠北地区的可能性更大。各地修筑的昭君墓,是对昭君出塞促进民族间友好往来事迹的一种赞扬、表彰的方式,体现了人民大众对昭君的喜爱、对和平的向往。昭君墓别名“青冢”,其本义就是“绿色草原上的大墓”。“青冢”一词蕴含的文化意蕴,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接受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昭君 昭君出塞 昭君墓 青冢
下载PDF
明代戏曲选本昭君戏考论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文德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9-154,共6页
明代戏曲选本中有关昭君戏目甚多,如《王昭君》、《和戎记》、《和番记》、《青冢记》、《宁胡记》、《王昭君和番》等。经过仔细探考,可知富春堂本《和戎记》是旧本戏文《王昭君》的嫡传和原貌;《青冢记》、《和番记》与《和戎记》三... 明代戏曲选本中有关昭君戏目甚多,如《王昭君》、《和戎记》、《和番记》、《青冢记》、《宁胡记》、《王昭君和番》等。经过仔细探考,可知富春堂本《和戎记》是旧本戏文《王昭君》的嫡传和原貌;《青冢记》、《和番记》与《和戎记》三者并不是同剧异名,迥非一书。《宁胡记》为佚剧孤本,《王昭君和番》为南杂剧,而非戏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选本 王昭君和番 和戎记 青冢记 和番记 戏曲艺术
下载PDF
朔州昭君墓真伪考辨
4
作者 闫涛 《阴山学刊》 2022年第4期61-67,共7页
王昭君墓葬位置是现阶段昭君研究的课题之一,多位学者曾论证部分昭君墓的真伪。《王昭君变文》虽是王昭君墓葬位置研究中常被学者引证的材料之一,但实为一部文学作品。它并非记述昭君出塞至去世安葬的这段历史,而是借古喻今,描述唐朝与... 王昭君墓葬位置是现阶段昭君研究的课题之一,多位学者曾论证部分昭君墓的真伪。《王昭君变文》虽是王昭君墓葬位置研究中常被学者引证的材料之一,但实为一部文学作品。它并非记述昭君出塞至去世安葬的这段历史,而是借古喻今,描述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且虚构想象的内容较多,故其史料价值值得探讨。近年来山西朔州青钟村昭君墓被部分研究者提及,其关于匈奴单于庭的具体位置、汉朝北方与匈奴边界位置以及山西朔州拥有一座受降城的论述均存在争议。昭君墓葬位置研究应将考古发掘与史书典籍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朔州 昭君墓 《王昭君变文》 匈奴单于庭 边界 受降城
下载PDF
乌禅幕东迁天山考——兼论公元前2~1世纪匈奴在西域的遗迹 被引量:4
5
作者 林梅村 李军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55,140,共11页
乌禅幕部落起源于哈萨克斯坦南部草原,公元前1世纪以前主要活动于中亚泽拉夫善河畔的康居(后称"粟特")与伊犁河畔的乌孙之间。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2年),乌禅幕投奔匈奴日逐王,东迁新疆天山地区,成为匈奴统治西域的重要生力军... 乌禅幕部落起源于哈萨克斯坦南部草原,公元前1世纪以前主要活动于中亚泽拉夫善河畔的康居(后称"粟特")与伊犁河畔的乌孙之间。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2年),乌禅幕投奔匈奴日逐王,东迁新疆天山地区,成为匈奴统治西域的重要生力军之一。匈奴"五单于争立"时乌禅幕部随匈奴单于之子稽候狦东迁蒙古高原。近年新疆天山地区和蒙古高原发现的"胡须墓",实乃乌禅幕部留下的遗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禅幕 胡须墓 僮仆都尉城 王昭君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