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夫之诗学视域下对刘笑伟、陈人杰诗歌评点的应用
1
作者 岳进 周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5-124,共10页
王夫之是我国古代成就卓著的美学家,其美学思想的成熟性在他的诗学领域可见一斑。他的诗学本体论主要体现在对诗歌“志、情、理”关系的辨析以及对“诗以道情”原则的肯定上;诗学结构论是对本体论思想的进一步扩展,主要包含“情景关系... 王夫之是我国古代成就卓著的美学家,其美学思想的成熟性在他的诗学领域可见一斑。他的诗学本体论主要体现在对诗歌“志、情、理”关系的辨析以及对“诗以道情”原则的肯定上;诗学结构论是对本体论思想的进一步扩展,主要包含“情景关系”说和“韵意不双转”学说;诗学中的美育思想则体现在对传统儒家诗学“兴观群怨”理论的进一步发挥上,肯定诗歌“动人四情”的美育作用。通过运用王夫之诗学理论比较评价当代诗人刘笑伟、陈人杰的诗歌作品后发现,首先,两人有大多数诗歌处理好“志、情、理”的关系,并且遵循“一意说”原则,如刘笑伟的《军营观月》和陈人杰的《山海间》等;也有部分诗作未处理好“志、情、理”之间的关系,如刘笑伟的《茶杯风暴》和陈人杰的《朝思》。其次,刘笑伟的一些诗作在情景关系上处理得并不一致,如《军营观月》《雪线巡逻》与《早樱》,而陈人杰的《在山海间》和《与妻书》等诗作在情景关系上处理得很好;在“韵意关系”的处理上,陈人杰的《与妻书》处理得很好,而刘笑伟的《坐上高铁,去看青春的中国》欠佳。最后,两位诗人的诗作如陈人杰的《山海间》和刘笑伟的《坐上高铁,去看青春的中国》等,大都具有“动人四情”的美育作用,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诗学 刘笑伟 陈人杰 《岁月青铜》 《山海间》
下载PDF
王敔《蕉畦字溯》探析——兼谈对其父王夫之文字学研究的继承与发展
2
作者 张国良 宋六荣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5-21,共7页
王敔的《蕉畦字溯》分为四卷:“辨微”卷以《说文》释义为标准,明确文字的正确用法;“订别”卷和“正误”卷以《说文》字形为标准,认为后代新造异体字和字形演变造成的异体字都是别字误字,应当订正;“字书误读”卷以《集韵》所注反切为... 王敔的《蕉畦字溯》分为四卷:“辨微”卷以《说文》释义为标准,明确文字的正确用法;“订别”卷和“正误”卷以《说文》字形为标准,认为后代新造异体字和字形演变造成的异体字都是别字误字,应当订正;“字书误读”卷以《集韵》所注反切为标准,既纠正民间误读,也纠正不合反切的语音演变,目标是追溯文字的正确使用、书写和读音。《字溯》虽然在形式、内容和思想上都存在一些不足,但继承了王夫之宗尚《说文》的文字学思想,也继承了其探讨字际关系的视角和方法,还建立起形音义三位一体的文字学研究框架,推进了王夫之的文字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敔 蕉畦字溯 王夫之 说文
下载PDF
王夫之《噩梦》稿本讳字探析
3
作者 张国良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0-114,共5页
楷书《噩梦》,原文共24 629字,残去129字,是现存不多的王夫之手写文献之一。从用字角度看,《噩梦》遵从崇祯三年颁布的国讳,避了“照”“常”“洛”“由”“校”等字,避了“朝”“聘”等王氏家讳,不避清代国讳“玄”字。这真实地反映了... 楷书《噩梦》,原文共24 629字,残去129字,是现存不多的王夫之手写文献之一。从用字角度看,《噩梦》遵从崇祯三年颁布的国讳,避了“照”“常”“洛”“由”“校”等字,避了“朝”“聘”等王氏家讳,不避清代国讳“玄”字。这真实地反映了王夫之避讳的具体情况,也反映了王夫之坚守明代遗民身份的书写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楷书 《噩梦》 国讳 家讳
下载PDF
王夫之对老子思想的批判及其意义
4
作者 黄红兵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1-58,共8页
王夫之对老子思想总体上持批判态度,这主要体现在紧密相联的两个方面。一是老子的哲学观。王夫之认为老子哲学的致命缺点在于道与物的分离,其次老子的动极必返及道用其弱这二者有其局限性。二是老子的社会观。老子的无为而治,实际上是... 王夫之对老子思想总体上持批判态度,这主要体现在紧密相联的两个方面。一是老子的哲学观。王夫之认为老子哲学的致命缺点在于道与物的分离,其次老子的动极必返及道用其弱这二者有其局限性。二是老子的社会观。老子的无为而治,实际上是无所事事而待物自成,它抛弃了儒家的仁义礼乐,是毫无社会责任感的冷漠与自私。不仅如此,老子在处世中,多有“机诈”之心。王夫之力图还原老子思想的本来面目,对其优缺点作了较客观的分析,尤其是对老子思想缺点的认识,在老学史上最为深刻和系统,对其批判也最为彻底,这对于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由空谈心性命理向经世致用方向转变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老子 《老子衍》 批判
下载PDF
王夫之诗歌评点中“清”的内涵
5
作者 贺艳艳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4-30,共7页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第一流的学者,对古典诗歌的评论研究造诣很深,留存至今的《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中包含了丰富的诗学思想。其中,“清”作为重要的诗学概念,多次被提及,这其中固然有对以往诗论思想的汲取,然而更多地体现...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第一流的学者,对古典诗歌的评论研究造诣很深,留存至今的《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中包含了丰富的诗学思想。其中,“清”作为重要的诗学概念,多次被提及,这其中固然有对以往诗论思想的汲取,然而更多地体现了王夫之对“中和”诗美理想的坚守和对明代诗歌的反思。不仅如此,“清”的内涵外延还被后世的评论家吸收,促成了诗学评论的代际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诗歌评选 “清” 继承与反思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王夫之天下观和夷夏观 被引量:1
6
作者 桑东辉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1-18,共8页
作为早期启蒙思想家,王夫之面对明亡清兴的易代鼎革巨变,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和夷夏观进行了重新解析和阐释。在王夫之看来,天下姓“公”不姓“私”,即天下是天下人的“公天下”,而不是一姓之私的“私天下”。在夷夏关系... 作为早期启蒙思想家,王夫之面对明亡清兴的易代鼎革巨变,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和夷夏观进行了重新解析和阐释。在王夫之看来,天下姓“公”不姓“私”,即天下是天下人的“公天下”,而不是一姓之私的“私天下”。在夷夏关系问题上,王夫之认为,各民族由于居住的地理环境不同,所禀受的天地之气也不同,因此民族习惯、民族文化也不同。他反对民族间互相侵扰,主张各安其所。在明清鼎革之际,王夫之继承了传统的“天下为公”思想,强调保族固类,具有一定历史意义。反思和剖析王夫之的天下观和夷夏观,对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伦理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王夫之 天下观 夷夏观
下载PDF
王夫之势论美学中的时空问题及其意境创构机制
7
作者 彭智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9-115,共7页
王夫之以易学为理据,观照诗歌艺术所体现的时空意识,在其关于“势”的诗歌美学论述中,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时空观。势以气为体,气动成势,动势乘时空而创化。气的运动必然伴随着时间的展开,故虚实往来之“势”固有其时间性“;攻守之势”... 王夫之以易学为理据,观照诗歌艺术所体现的时空意识,在其关于“势”的诗歌美学论述中,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时空观。势以气为体,气动成势,动势乘时空而创化。气的运动必然伴随着时间的展开,故虚实往来之“势”固有其时间性“;攻守之势”所内在的虚实对待关系则为一种空间结构“。取势”以直觉的方式取体现对象物固有之理的最典型最集中最精妙的画面、瞬间。一动一静交替运动变化所构成的时空结构形态,实则为一种动静相宜的生命“节奏”。审美之“势”,为诗书画乐普遍存在的规律,是在动静交替变化中,时间率领空间、时空一体的音乐化生命节奏和形式。王夫之势论美学思想中的时空合一观及其节奏观,对于艺术意境的创构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时间 空间 节奏观
下载PDF
论王夫之诗无达志说中的自由阐释思想——兼谈“诗无达志”较“《诗》无达诂”的变异
8
作者 金书豪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2-65,72,共5页
“《诗》无达诂”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一个著名命题,而王夫之的“诗无达志”说相比于“《诗》无达诂”说则不受学界重视。它们往往也被视为相似的命题,但实质上它们的不同是十分明显的。“诗无达志”说扩大了自由阐释的对象,将经典文... “《诗》无达诂”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一个著名命题,而王夫之的“诗无达志”说相比于“《诗》无达诂”说则不受学界重视。它们往往也被视为相似的命题,但实质上它们的不同是十分明显的。“诗无达志”说扩大了自由阐释的对象,将经典文本与诗歌文本都纳入了自由阐释的范围;强调了自由阐释的结果,将读者能够获得审美体验视为阐释的结果;讨论了自由阐释的方法,指出读者拥有直接表达所体验之情的自由。总体而言,诗无达志说在多个维度上较《诗》无达诂说发生了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无达志 王夫之 《诗》无达诂 阐释学
下载PDF
王夫之《诗广传》“馀裕”思想及其价值
9
作者 孙雪晴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5-32,共8页
王夫之《诗广传》是其借助解读《诗经》来阐发个人思想的重要著作,其中“馀裕”思想是其理论创新。王夫之的“馀裕”思想,即主张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应达到宽裕从容的状态,具体包含裕情养性、裕德修身、裕民治国三个层次。王夫之“馀裕... 王夫之《诗广传》是其借助解读《诗经》来阐发个人思想的重要著作,其中“馀裕”思想是其理论创新。王夫之的“馀裕”思想,即主张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应达到宽裕从容的状态,具体包含裕情养性、裕德修身、裕民治国三个层次。王夫之“馀裕”思想有深厚的思想渊源,是对《诗经》、孔子、孟子、荀子的“馀裕”观点的继承与发展。从《诗广传》的创作背景来看,王夫之的“馀裕”思想对于救治明末竞躁戾气与遗民心态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诗广传》 诗经学 馀裕思想 裕情
下载PDF
从王夫之美学命题视角论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翻译
10
作者 王馨笛 李广寒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95-100,共6页
以王夫之的美学思想为纲,据其对诗词意象的美学定义及概括的四种特点,即整体性、真实性、多义性和独创性,结合具体译例分析译者是如何在译入语中塑造原作的意象。最后认为诗词意象的整体性是解决如何译问题的关键,真实性为诗词意象的可... 以王夫之的美学思想为纲,据其对诗词意象的美学定义及概括的四种特点,即整体性、真实性、多义性和独创性,结合具体译例分析译者是如何在译入语中塑造原作的意象。最后认为诗词意象的整体性是解决如何译问题的关键,真实性为诗词意象的可译性保驾护航,多义性确定译作中应呈现的诗词意象及其表现形式,独创性解释了译作中“新”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词意象 翻译 王夫之 传统美学 情景说 现量说
下载PDF
试论王夫之的义利观
11
作者 卢艳玲 叶文镖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8-82,共5页
王夫之在继承传统义利观的基础上,以张载的“气一”论为出发点批判宋明理学,深入考察了利与义的关系,论证了二者的相互交融与依存。他更大程度上认可了私利的正当性,并提出了义对利的导向作用,认为义作为外在规范内化于心时,具有教化“... 王夫之在继承传统义利观的基础上,以张载的“气一”论为出发点批判宋明理学,深入考察了利与义的关系,论证了二者的相互交融与依存。他更大程度上认可了私利的正当性,并提出了义对利的导向作用,认为义作为外在规范内化于心时,具有教化“成人”的作用,并指出了“生”与“义”的联系。他诠释了具有三种不同层次、高度的义,并阐述了他所设想的基于“通义”的理想人格,即以古今之“通义”行义之事,才是人之为人的体现,人应以“通”的高度践行义,这体现了他相较于过往义利观的进步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义利观 公私之辨 理想人格 古今之通义
下载PDF
王夫之对宋儒“寻孔颜乐处”的反思与发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汉民 杨超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4-131,共8页
“寻孔颜乐处”是宋儒热议话题之一。周敦颐教二程“寻孔颜乐处”,二程道出“孔颜乐处”之意涵;朱熹继续探求“乐”之功夫,并与陆九渊在寻“孔颜乐处”的径路上产生分歧,出现了“博文约礼”与“克己复礼”功夫论的分野。王夫之指出孟子... “寻孔颜乐处”是宋儒热议话题之一。周敦颐教二程“寻孔颜乐处”,二程道出“孔颜乐处”之意涵;朱熹继续探求“乐”之功夫,并与陆九渊在寻“孔颜乐处”的径路上产生分歧,出现了“博文约礼”与“克己复礼”功夫论的分野。王夫之指出孟子同于孔、颜,三圣一揆,其乐相同。其后,王夫之在学术史层面“及孟子之乐”,扩充了孟子乐处的意涵,并上溯张载,修正程朱、陆九渊内向收敛的寻乐功夫,代以身心与政事交养之径路。此外,在思想史层面,王夫之进一步加强对宋儒“道”优于“治”与以“道”屈“治”的反省,以纾解治统与道统之张力,为后世儒者寻“乐”别开生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孔颜乐处 孟子之乐 治统 道统
下载PDF
王夫之的身体哲学思想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再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王夫之乃中国古代身体哲学思想的集其大成者。这种集其大成,表现为他通过对道进行了一种现象学和实践论的还原,使作为宇宙本体的身体在中国哲学视域里得以真正彰显;表现为他通过向这种本体论身体的回归,使阴阳概念所固有的男女性质得以... 王夫之乃中国古代身体哲学思想的集其大成者。这种集其大成,表现为他通过对道进行了一种现象学和实践论的还原,使作为宇宙本体的身体在中国哲学视域里得以真正彰显;表现为他通过向这种本体论身体的回归,使阴阳概念所固有的男女性质得以生动体现;还表现为随着对身体及其两性的肯定,在其学说里一种生命化的时间的推出成为理论之必然。凡此种种,都使王夫之学说以其鲜明的身体哲学特色迥异于先前宋明的心体哲学。故王夫之哲学的推出,既是对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理学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的彻底纠拨,又实开回归中国古老的身道传统的明清"后理学思潮"之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身体哲学 阴阳 时间
下载PDF
王夫之诗学中的“宾主”说 被引量:3
14
作者 崔海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6,共6页
在 2 0世纪的王夫之诗学研究中 ,“宾主”说是一个被忽视的问题。王夫之的“宾主”说主要是指诗人在创作中处理心与物或情与景的关系时所应依循的原则 ,是以宾主融合 (与情景妙合相一致 )为最高境界的艺术理想。探讨“宾主”说 ,有助于... 在 2 0世纪的王夫之诗学研究中 ,“宾主”说是一个被忽视的问题。王夫之的“宾主”说主要是指诗人在创作中处理心与物或情与景的关系时所应依循的原则 ,是以宾主融合 (与情景妙合相一致 )为最高境界的艺术理想。探讨“宾主”说 ,有助于把握王夫之的“情景交融”论 ,有助于认清他的诗学的真面貌。本文试对王夫之的“宾主”说的理论渊源和基本内涵加以具体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诗学研究 “宾主”说 立主御宾 宾主分明 于宾见主 宾主妙合 诗歌创作
下载PDF
王夫之哲学的实学精神 被引量:5
15
作者 章启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4-19,共6页
在明末清初中国学术由宋明理学向清代实学的初步转型中 ,王夫之建立了以务实、重行为基本特征的哲学体系。王夫之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理论成果 。
关键词 王夫之 实有 实理 实践 实学
下载PDF
从《读通鉴论》看王夫之史论中的君本与民本思想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海霞 石磊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9-25,共7页
王夫之对君本与民本的思考以《读通鉴论》阐释得最为透彻。诸多史论表明,王夫之是一位坚定的尊君主义者,但这个尊君是基于君臣父子的生民功能和秩序意义,尊君思想和民本思想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王夫之的尊君并非指向君王本身,而是君权背... 王夫之对君本与民本的思考以《读通鉴论》阐释得最为透彻。诸多史论表明,王夫之是一位坚定的尊君主义者,但这个尊君是基于君臣父子的生民功能和秩序意义,尊君思想和民本思想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王夫之的尊君并非指向君王本身,而是君权背后的天定神圣秩序,这使得尊君超脱了君王个人的贤愚昏明等状况,达到了一种更为抽象和宏观的理论层次,极大地深化了尊君意识,然而由此带来的弊端也是王夫之和整个儒家在农业宗法社会下所无法破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君思想 民本论 王夫之 《读通鉴论》
下载PDF
神理凑合,自然恰得——王夫之“情景”论新解 被引量:2
17
作者 袁愈宗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4-37,共4页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情景"论始自先秦。从宋代到明代,情景理论成为许多批评家关注的中心。但是在论述情与景的关系时,大部分都是从诗歌的外部形式结构方面来谈的。王夫之的情景理论以他对"神"、"理"的理解...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情景"论始自先秦。从宋代到明代,情景理论成为许多批评家关注的中心。但是在论述情与景的关系时,大部分都是从诗歌的外部形式结构方面来谈的。王夫之的情景理论以他对"神"、"理"的理解为基础,情与景的浑然无迹,就是"神理凑合,自然恰得"。对于"神"、"理"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必须追溯到他的哲学思想。王夫之的诗学观是其哲学思想在诗学领域里的延伸。他的诗学思想之所以深刻、富有独创性,也正在于此。他在前人的基础上,以其哲学思想为基础,完成了对情景理论的全面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情景 自然
下载PDF
王夫之的智能心理思想 被引量:1
18
作者 燕国材 赵维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14-119,共6页
王夫之的智能心理思想非常丰富,其主要包含智能基本性质论、智能先天基础论、智能后天发展论、智能相对独立论、智能天人结合论、智力与非智力结合论等。王夫子是我国古代智能心理思想的集大成者,对其思想的现代诠释有助于我们对现代智... 王夫之的智能心理思想非常丰富,其主要包含智能基本性质论、智能先天基础论、智能后天发展论、智能相对独立论、智能天人结合论、智力与非智力结合论等。王夫子是我国古代智能心理思想的集大成者,对其思想的现代诠释有助于我们对现代智能心理学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智能心理思想 心理学
下载PDF
论王夫之关于《诗经》中的灵性思维的思想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思齐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6-80,共5页
《诗经》与《圣经》中的诗歌之间具有许多契合点。王夫之的诗学观念与基督教圣经学的诗歌理念比较接近 ,其间存在着可比性。王夫之对《诗经》中的《雅》《颂》部分特别感兴趣 ,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对《诗经》中灵性思维的深刻认识 ,主... 《诗经》与《圣经》中的诗歌之间具有许多契合点。王夫之的诗学观念与基督教圣经学的诗歌理念比较接近 ,其间存在着可比性。王夫之对《诗经》中的《雅》《颂》部分特别感兴趣 ,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对《诗经》中灵性思维的深刻认识 ,主要表现在他对《大雅》的思维模式的研究上。王夫之的诗经学研究成果丰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诗经学 思维模式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论王夫之的历史进化论思想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苏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31,共7页
王夫之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具有系统理论的历史进化论者。其历史哲学“依人建极”,突破以上古三代为“黄金时代”的传统观念和宋儒的历史退化论,深刻阐明了人类从“植立之兽”到“文之已备”、从“既愚且暴”的上古三代到“文教之薮”... 王夫之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具有系统理论的历史进化论者。其历史哲学“依人建极”,突破以上古三代为“黄金时代”的传统观念和宋儒的历史退化论,深刻阐明了人类从“植立之兽”到“文之已备”、从“既愚且暴”的上古三代到“文教之薮”的汉唐宋明之发展演变的历史进化过程,深入探讨了文明的多源发生及其兴盛与衰落、文明与野蛮的相互转化、进化与兴亡治乱,以及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道器关系问题,提出并阐发了“时异而道不同”、“道因时而万殊”等一系列深刻命题。其论证方法,将大胆假设与小心求证相结合,以田野调查的实际考察与文献资料的依据相印证,颇接近于今日之科学的史学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历史进化论 文明多源发生论 文野互变说 时异而道不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