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也知经术非时务 稍为儒林振古风——王先谦编辑出版活动及思想述论 被引量:5
1
作者 黄林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王先谦是近代著名的编辑出版家。从业50年,不仅编著刊刻了大量书籍,而且倡建、创办了南菁书局、思贤书局、虚受堂3家在近代颇有影响的官私出版机构。由于其编辑思想的保守落后(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振兴儒家学说和个人的名利),最终妨... 王先谦是近代著名的编辑出版家。从业50年,不仅编著刊刻了大量书籍,而且倡建、创办了南菁书局、思贤书局、虚受堂3家在近代颇有影响的官私出版机构。由于其编辑思想的保守落后(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振兴儒家学说和个人的名利),最终妨碍了他向现代出版人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先谦 出版活动 编辑思想
下载PDF
词气兼资 清新不穷——论王先谦对骈文“潜气内转”理论的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莫道才 刘振乾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7-93,共7页
"潜气内转"理论是朱一新首先提出的骈文理论批评。王先谦从骈文选本的角度也提出过"潜气内转"理论,而且以"词气兼资"说作为"潜气内转"理论的方法路径。学术界赞同朱一新的"潜气内转"... "潜气内转"理论是朱一新首先提出的骈文理论批评。王先谦从骈文选本的角度也提出过"潜气内转"理论,而且以"词气兼资"说作为"潜气内转"理论的方法路径。学术界赞同朱一新的"潜气内转"理论,但是忽略了王先谦对"潜气内转"理论的贡献。"词气兼资"说是王先谦在《骈文类纂》选本基础上对"潜气内转"理论的深化,具有经验总结性和实践操作性。王先谦意识到骈文本体存在的弊端,以"词气兼资"作为骈文自我修复的补救措施"。词气兼资"说解决了骈文词气雍滞的问题,提高了骈文的气格,还使骈文在骈散融合中保持文体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先谦 朱一新 词气兼资 潜气内转
下载PDF
王先谦在湖南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林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王先谦在政治上是一个保守的绅士,但他又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并推动了湖南的维新运动。与其政治上表现出来的两面性不同,王先谦在经济、教育方面的思想主张和实践却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它有利于湖南经济和教育的近代化。
关键词 王先谦 湖南 近代化 作用
下载PDF
商略古今,折衷汉宋:论王先谦的今文《诗》学 被引量:3
4
作者 陈致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31-43,共13页
嘉道之后的《诗》学承乾嘉之余绪,固有重考据之风,然亦有其相当复杂的一面,首先是考据中有今文一派的兴起,其次是重视考据研《诗》的学者,无论是古文、今文学派,两种文本都很重视;三是所谓宋学,即重视义理、诗旨、文气的研究方法,并未... 嘉道之后的《诗》学承乾嘉之余绪,固有重考据之风,然亦有其相当复杂的一面,首先是考据中有今文一派的兴起,其次是重视考据研《诗》的学者,无论是古文、今文学派,两种文本都很重视;三是所谓宋学,即重视义理、诗旨、文气的研究方法,并未因考据学的兴起而终止。王先谦的《三家诗义集疏》及其经学思想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嘉道以后《诗》学的复杂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先谦 今文经 汉学 宋学
下载PDF
《五洲地理志略》的编纂及其思想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青芝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98,104,共7页
《五洲地理志略》是王先谦研究世界史地知识的代表作。从撰述形式而言,《五洲地理志略》属于"纂辑之史",其内容和资料取舍反映了王先谦广搜博采、兼容并蓄的采撰思想,以及求新、求真的史料取舍标准。《五洲地理志略》的历史... 《五洲地理志略》是王先谦研究世界史地知识的代表作。从撰述形式而言,《五洲地理志略》属于"纂辑之史",其内容和资料取舍反映了王先谦广搜博采、兼容并蓄的采撰思想,以及求新、求真的史料取舍标准。《五洲地理志略》的历史编纂综合各家之长,推动了传统史地著作编纂体裁的变化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先谦 《五洲地理志略》 历史编纂
下载PDF
王先谦《荀子集解》的学术成就 被引量:1
6
作者 龚抗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36,共8页
王先谦的《荀子集解》一书,是晚清诸子学的一部重要著述,是研究和整理《荀子》一书的集大成之作。王氏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吸纳了清代学者中研究和整理杨倞注《荀子》一书最有代表性的成果,并对各家之说作了一个梳理和... 王先谦的《荀子集解》一书,是晚清诸子学的一部重要著述,是研究和整理《荀子》一书的集大成之作。王氏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吸纳了清代学者中研究和整理杨倞注《荀子》一书最有代表性的成果,并对各家之说作了一个梳理和辨析;二是他个人对《荀子》以及杨注的校勘、注释、考辨等方面超出了前人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先谦 荀子 校勘 考辨
下载PDF
论王先谦的文献学思想与实践
7
作者 王青芝 马小能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3-78,共6页
王先谦,成绩卓著的晚清文献学家,编撰、校刊之书多达58种。其学术著作及学术实践中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文献学思想:王先谦能够有意识地刊印、保护文献典籍,嘉惠后学;重视版本目录之学,尤以"精究版本"为重;重视校勘、笺注等考据... 王先谦,成绩卓著的晚清文献学家,编撰、校刊之书多达58种。其学术著作及学术实践中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文献学思想:王先谦能够有意识地刊印、保护文献典籍,嘉惠后学;重视版本目录之学,尤以"精究版本"为重;重视校勘、笺注等考据之学。此外,王先谦在学术研究中还极为重视追溯源流,他的独特见解和力行实践,促进了清代文献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先谦 文献学 文献学思想
下载PDF
王先谦庄学研究初探
8
作者 王媛 《阴山学刊》 2007年第3期21-24,共4页
王先谦《庄子集解》是庄学中非常重要的书。它基本上是由郭庆藩的《庄子集释》删略辑成,有的地方也“间下己意”,标揭对庄子思想和写作艺术的见解。对于庄学研究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如《庄子》一书的性质和作者等,王先谦也有独到的观点。
关键词 王先谦 《庄子集解》 《庄子集释》
下载PDF
王先谦刊刻书籍略论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秀山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49-151,共3页
季清大儒王先谦终生致力于文献典籍的整理编辑校刊工作,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集众说学者,一生之中刊刻书籍40余种。其版本可分为书院刻本、局刻本、家刻本。王先谦十分重视版本校辑工作,所刻印的书籍校勘精确,刻印精良,为清代晚期... 季清大儒王先谦终生致力于文献典籍的整理编辑校刊工作,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集众说学者,一生之中刊刻书籍40余种。其版本可分为书院刻本、局刻本、家刻本。王先谦十分重视版本校辑工作,所刻印的书籍校勘精确,刻印精良,为清代晚期刻本之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先谦 刻书 版本
下载PDF
王先谦与毕沅《释名》研究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贺知章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04-107,共4页
毕沅《释名疏证》和王先谦《释名疏证补》先后是清人《释名》研究的代表性著作,王先谦《释名疏证补》虽以毕沅《释名疏证》为基础,但二者比较,王先谦在方法、内容上对毕沅都有所突破。方法方面,王氏采用了不同的校勘方法,注疏的重点也... 毕沅《释名疏证》和王先谦《释名疏证补》先后是清人《释名》研究的代表性著作,王先谦《释名疏证补》虽以毕沅《释名疏证》为基础,但二者比较,王先谦在方法、内容上对毕沅都有所突破。方法方面,王氏采用了不同的校勘方法,注疏的重点也不相同。内容方面,王氏既能补充及完善,又能怀疑并刊正《释名疏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先谦 毕沅 《释名》
下载PDF
论王先谦的《五洲地理志略》
11
作者 刘芹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46,共6页
《五洲地理志略》是王先谦晚年在学术研究方向转变之后所撰的一本比较成熟的史地学著作。作者以传播、普及中外历史地理知识为宗旨,向人们介绍西方史地学知识,并且将忧国意识与传统的史学方法融入撰写内容之中。作者对中外相关书籍认真... 《五洲地理志略》是王先谦晚年在学术研究方向转变之后所撰的一本比较成熟的史地学著作。作者以传播、普及中外历史地理知识为宗旨,向人们介绍西方史地学知识,并且将忧国意识与传统的史学方法融入撰写内容之中。作者对中外相关书籍认真比较后,广搜博采,严密考订,尤其关注于新近出现的人文地理大事件。作者重视探讨救亡途径,故而该书的撰述还体现出经世思想与忧患意识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先谦 《五洲地理志略》 撰述方法 忧国意识
下载PDF
论《骈文类纂》中王先谦的修辞观
12
作者 鑫鑫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08-112,共5页
清末学者王先谦选编的《骈文类纂》成书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是骈文史上唯一一部对战国以迄清代的骈文创作进行系统总结的骈文通选。王先谦在晚清汉宋之争中能够态度通达,对骈文之"骈",即骈文修辞手法的特点认识深刻,通过... 清末学者王先谦选编的《骈文类纂》成书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是骈文史上唯一一部对战国以迄清代的骈文创作进行系统总结的骈文通选。王先谦在晚清汉宋之争中能够态度通达,对骈文之"骈",即骈文修辞手法的特点认识深刻,通过《骈文类纂》的选篇,以及《骈文类纂·序》中旗帜鲜明的论述,表达了自己对于骈文属对用典应"巧成偶俪"、文辞意蕴应词气兼资等修辞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骈文类纂》 王先谦 修辞观
下载PDF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探义
13
作者 黄忠慎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27-133,共7页
今古文两学派的较量是《诗经》问题争论史中的一大焦点,但因三家《诗》的陆续亡佚,使得后人要支持今文《诗》,得同时致力于辑佚与诠释两个工作才行,清末王先谦的《诗三家义集疏》就是这方面的名著。此书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继续前进,尽... 今古文两学派的较量是《诗经》问题争论史中的一大焦点,但因三家《诗》的陆续亡佚,使得后人要支持今文《诗》,得同时致力于辑佚与诠释两个工作才行,清末王先谦的《诗三家义集疏》就是这方面的名著。此书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继续前进,尽量铺陈三家原貌,以《毛诗》作为理解今文的参照系,条理清晰,而其分别家数时,主要是依照陈寿祺父子《三家诗遗说考》的成果,甚至陈氏取材不够精审的缺陷也被王氏所承续,所幸,其在面对旧有材料时仍能注意到筛选与考辨的工夫,所以呈现出来的材料仍较陈书稍显精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今文经 清代经学 王先谦 《诗三家义集疏》
下载PDF
王先谦与《诗三家义集疏》略论
14
作者 段少华 《河西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6-18,共3页
王先谦作为清代以博学闻名的学者,其一生著述颇丰,他的《诗三家义集疏》更是目前研究《三家诗》最为完备的著作,极具文献价值。本文从三方面来略论该书:一、王先谦和该书成书缘由;二、该书的体例;三、该书的文献价值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 王先谦 诗三家义集疏 成书缘由 体例 文献价值 文化价值
下载PDF
王先谦与郭嵩焘学术交游浅探
15
作者 孙玉敏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47-50,共4页
王先谦和郭嵩焘是晚清时期在学术上和政治上都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人物,对这两个人物学术界的评价反差极大,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他们却建立了极为深厚的个人友谊。本文着重考察了王先谦和郭嵩焘学术交游的有关史实,从他们频繁而密切的交往中... 王先谦和郭嵩焘是晚清时期在学术上和政治上都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人物,对这两个人物学术界的评价反差极大,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他们却建立了极为深厚的个人友谊。本文着重考察了王先谦和郭嵩焘学术交游的有关史实,从他们频繁而密切的交往中,探寻其各自思想发展、离合及演变的内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先谦 郭嵩焘 思想学术 交游
下载PDF
王先谦“何异骈散”观及其文体批评价值
16
作者 赵静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00-105,共6页
晚清至民初的骈体批评,其话语言说从推骈尊骈逐渐转换为等视、融通骈散,进而推进骈体形态更臻成熟完善。在这种文体批评趋势中,较为典型者如王先谦所倡“何异骈散”说,他以选本批评方式表明平视骈散的文体观,从文章本体同构的角度论析... 晚清至民初的骈体批评,其话语言说从推骈尊骈逐渐转换为等视、融通骈散,进而推进骈体形态更臻成熟完善。在这种文体批评趋势中,较为典型者如王先谦所倡“何异骈散”说,他以选本批评方式表明平视骈散的文体观,从文章本体同构的角度论析骈体创作,认可将骈散两大体式加以融通,实现以文体创构为目标的两种为文技法的互用。就近代中西文化交汇碰撞的文体境遇而言,这种调和骈散式文章观念的补充具有独特的体认中华文体传统的批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先谦 “何异骈散” 融通 文体批评
下载PDF
王先谦《庄子集解》引用文献考论
17
作者 张蔚虹 《嘉应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56-61,共6页
清人王先谦的《庄子集解》大量引用古代典籍,但在引书内容上有所选择,该书以其简明扼要的文字注疏《庄子》文本而赢得了广大读者。通过对《庄子集解》引用文献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王先谦在引书倾向、引书方式和引书目的方面都表现出自... 清人王先谦的《庄子集解》大量引用古代典籍,但在引书内容上有所选择,该书以其简明扼要的文字注疏《庄子》文本而赢得了广大读者。通过对《庄子集解》引用文献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王先谦在引书倾向、引书方式和引书目的方面都表现出自己独有的风格,这与他一生专注的治学内容及侧重点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先谦 《庄子集解》 训诂 引用 文献
下载PDF
王先谦绅途阶段经世致用思想研究
18
作者 千泽星 《河池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90-94,共5页
王先谦曾经因为在湖南阻挠戊戌维新而被后世史家诟病,成为顽固派的代表人物,但是经过分析他的后半生的一系列政治主张、经济活动以及社会活动,可以看出,在民族危亡之际,王先谦作为一个传统的儒家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持保守态度和对西方... 王先谦曾经因为在湖南阻挠戊戌维新而被后世史家诟病,成为顽固派的代表人物,但是经过分析他的后半生的一系列政治主张、经济活动以及社会活动,可以看出,在民族危亡之际,王先谦作为一个传统的儒家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持保守态度和对西方文化则是有限度的接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顽固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先谦 绅途阶段 经世致用
下载PDF
王先谦三家《诗》的编辑思想--以《诗三家义集疏》为中心
19
作者 程莹 《铜陵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7-90,共4页
王先谦辑录西汉鲁、齐、韩三家今文《诗》说,坚持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不囿于门户,提倡创新。王先谦编辑的《诗三家义集疏》呈现出鲜明的思想特点:重视文字训诂,注重考订异文,全书以考据为主,亦能阐释诗旨,讲究微言大义,对宋儒朱熹弃《... 王先谦辑录西汉鲁、齐、韩三家今文《诗》说,坚持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不囿于门户,提倡创新。王先谦编辑的《诗三家义集疏》呈现出鲜明的思想特点:重视文字训诂,注重考订异文,全书以考据为主,亦能阐释诗旨,讲究微言大义,对宋儒朱熹弃《毛诗序》而言《诗》者多有所采;辑录三家《诗》说,亦能征引历代研究《毛诗》学者之论述,兼综并蓄,并参以己意,详为疏解;继承了乾嘉学者的治学方法,注重辑佚和实证,考辩三家源流,稽考时人著述,集清代三家《诗》之大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先谦 三家《诗》 编辑思想
下载PDF
王先谦“集大成”文献出版思想述略
20
作者 林奕锋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7-23,共7页
王先谦是近代湖南文献学家、湘学代表人物,为官与治学均体现出经世致用的主导思想。王先谦于学术涉猎广博,校注群史,考证诸子,领域诸多,兼容并包,对保存文献产生了积极作用,影响至为深远。本文分别从其经史子集等几个方面加以探讨,以窥... 王先谦是近代湖南文献学家、湘学代表人物,为官与治学均体现出经世致用的主导思想。王先谦于学术涉猎广博,校注群史,考证诸子,领域诸多,兼容并包,对保存文献产生了积极作用,影响至为深远。本文分别从其经史子集等几个方面加以探讨,以窥其"集大成"式的文献学研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先谦 文献 湘学 近代 集大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