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胶微球调驱技术在王集油田矿场实践认识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飞鹏 钱玉花 +3 位作者 王杰玲 田家领 杜雪花 韩吉璞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42-147,9,共6页
分析了王集油田东区油藏地质特征,根据油藏特征进行调驱工艺及段塞设计,开展了1个井组的矿场试验,结合油藏特征分析了试验井组凝胶微球调驱效果。矿场试验结果表明:注入凝胶微球后,注水井注水压力升高,地层充满度增加,吸水剖面改善,低... 分析了王集油田东区油藏地质特征,根据油藏特征进行调驱工艺及段塞设计,开展了1个井组的矿场试验,结合油藏特征分析了试验井组凝胶微球调驱效果。矿场试验结果表明:注入凝胶微球后,注水井注水压力升高,地层充满度增加,吸水剖面改善,低渗透层有效启动,水窜优势通道得到有效封堵,井组平面上实现了注水受效方向改变,对应油井见到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是非均质油藏高含水开发后期进一步挖潜剩余油的一项有效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油藏的开发效果。试验井采用凝胶微球调驱后,井组累计增油860多吨,累计降水1.2×104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驱 凝胶微球 调剖 矿场试验 王集油田
下载PDF
储层预测技术在王集油田西区滚动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胡云亭 苏建栋 +1 位作者 赵伦 杨永利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33-34,40,共3页
王集油田西区储层薄,分布不稳定,确定该区储层展布是实现勘探突破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该区地质特点及资料,在岩电关系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波阻抗反演确定了该区核三段Ⅳ~Ⅶ油组砂体分布;采用地震波频率吸收处理技术,提高了纵向分... 王集油田西区储层薄,分布不稳定,确定该区储层展布是实现勘探突破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该区地质特点及资料,在岩电关系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波阻抗反演确定了该区核三段Ⅳ~Ⅶ油组砂体分布;采用地震波频率吸收处理技术,提高了纵向分辨率,确定了单砂层的展布规律.储层预测结果应用于该区滚动勘探取得了良好效果,新增150×10^4t石油控制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集油田 储层预测 地震约束反演
下载PDF
王集油田流动单元识别与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晗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49,166,共3页
对王集油田沉积体系进行了综合分析,深入研究了储层物性特征,利用利用流动带指标、渗透率和孔隙度3个参数,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确定流动单元类型,以距离9为阈值可以把研究区储层分为5类流动单元,流动单元展布受砂体展布和沉积微相分布... 对王集油田沉积体系进行了综合分析,深入研究了储层物性特征,利用利用流动带指标、渗透率和孔隙度3个参数,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确定流动单元类型,以距离9为阈值可以把研究区储层分为5类流动单元,流动单元展布受砂体展布和沉积微相分布控制,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内部以发育渗透性好的流动单元A、B、C为主,河道边缘、席状砂和湖相沉积区以发育渗透性较差的流动单元D、E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集油田 流动单元 划分 识别 分布规律
下载PDF
王集油田核三段Ⅲ油组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崔连训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2年第10期135-137,共3页
通过对王集油田核三段三角洲沉积微相研究,将研究区沉积微相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河道间湾和前三角洲泥岩五种微相,对每类沉积微相的岩性、粒度、测井曲线、物性等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相识别模式,... 通过对王集油田核三段三角洲沉积微相研究,将研究区沉积微相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河道间湾和前三角洲泥岩五种微相,对每类沉积微相的岩性、粒度、测井曲线、物性等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相识别模式,绘制了沉积微相的平面分布图,总结了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为油田的勘探开发提供地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集油田 核三段 沉积微相 沉积模式
下载PDF
王集油田西区油藏特征的再认识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玺科 周扬新 +3 位作者 杨前杰 郑俊生 王纪云 张灵霞 《河南石油》 2005年第2期26-28,i002-i003,共5页
综合地震、地质、试油、试采等资料研究分析认为,王集油田西区构造上原认识的9号断层一分为二, 即9号和10号。该区储层以北西向的王集三角洲沉积砂体为主,沉积相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 前缘席状砂和前三角洲亚相。油层分布在H3... 综合地震、地质、试油、试采等资料研究分析认为,王集油田西区构造上原认识的9号断层一分为二, 即9号和10号。该区储层以北西向的王集三角洲沉积砂体为主,沉积相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 前缘席状砂和前三角洲亚相。油层分布在H3Ⅳ-Ⅶ油组,以Ⅴ-Ⅶ油组为主,油藏类型以受91号断层 控制的构造油藏为主,油层沿该断层呈屋脊状分布,迭合性差,含油高度较低,含油宽度较窄等特点,但研 究分析认为该区具有较大的增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集油田 构造油藏 增储潜力
下载PDF
旋转断层在王集油田的识别和应用——以W15井区为例
6
作者 张云 李晓娜 +2 位作者 李伟才 王芳 刘士梦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2年第4期82-86,共5页
为了解决王集油田W15井区构造关系及油水关系矛盾的问题,从小层细分对比复查着手,井震结合落实断点组合关系,建立断裂模式,明确研究区f7号断层为旋转断层。在新断裂模式的指导下,对研究区构造进行恢复,解决了构造矛盾的问题,理顺了油水... 为了解决王集油田W15井区构造关系及油水关系矛盾的问题,从小层细分对比复查着手,井震结合落实断点组合关系,建立断裂模式,明确研究区f7号断层为旋转断层。在新断裂模式的指导下,对研究区构造进行恢复,解决了构造矛盾的问题,理顺了油水关系,新完钻井的实钻资料验证了该断裂组合模式的正确性。该断裂组合模式对类似断块油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模式 旋转断层 断块油藏 王集油田
下载PDF
沿构造趋势面切片技术在王集地区的应用
7
作者 李磊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102-104,149,共3页
利用全方位采集、融合处理的开发三维地震资料,在常规手段解释断层基础上,重点应用沿构造趋势面切片技术,精细刻画了王集地区隐蔽小断层的空间展布特征,研究认为王集地区主要发育北东、北东东向走向及北东转北东东向的弧形断层,基本不... 利用全方位采集、融合处理的开发三维地震资料,在常规手段解释断层基础上,重点应用沿构造趋势面切片技术,精细刻画了王集地区隐蔽小断层的空间展布特征,研究认为王集地区主要发育北东、北东东向走向及北东转北东东向的弧形断层,基本不发育北西向小断层,北东和北东东向断层相交切形成的断块和王集北部发育的弧形断层与地层配置形成的断鼻块是该区主要的构造圈闭类型。该研究成果在王集地区的滚动勘探开发中取得了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集油田 泌阳凹陷 构造趋势面 切片技术 弧形断层
下载PDF
王集油田西南缘录井油气层解释方法
8
作者 王志江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2年第2期35-38,6,共4页
王集油田西南缘是一个受断层与岩性双重控制的含油区块,该区块具有含油层位多、含油井段长、单层含油厚度薄、储层物性差的特征,岩屑录井显示为荧光、油迹等级别,岩性主要为细砂岩,并具有不同性质流体气测数值分异性较差、中浅层系与深... 王集油田西南缘是一个受断层与岩性双重控制的含油区块,该区块具有含油层位多、含油井段长、单层含油厚度薄、储层物性差的特征,岩屑录井显示为荧光、油迹等级别,岩性主要为细砂岩,并具有不同性质流体气测数值分异性较差、中浅层系与深层系气测成分构成不同、地化含量不同的油气异常显示特点。在分析本区的录井显示特点及制作大量交会图的基础上,建立了本区录井异常显示的识别标准,分中浅层与深层系建立了气测、地化异常显示解释图版。这些图版经新井验证,能够满足本区解释评价的要求,特别是对E王30井精细解释并经试油验证成功,为核三段中浅层系一些原来认为干层、差油层的层挖潜提供了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集油田西南缘 油气显示 显示识别 一体化解释图版
下载PDF
王集油田沉积特征与沉积微相展布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秦中正 秦飞 +3 位作者 金燕林 李伟才 吴群 闫永芳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3年第6期30-33,149,共4页
王集油田位于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的东北部,是一个岩性和断层共同作用的复杂油气藏。开发后期由于对储层和地下油水关系认识不清,注水和剩余油挖潜效果不佳。鉴于沉积相对储层和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重点分析了本区取心井的岩性、粒度、... 王集油田位于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的东北部,是一个岩性和断层共同作用的复杂油气藏。开发后期由于对储层和地下油水关系认识不清,注水和剩余油挖潜效果不佳。鉴于沉积相对储层和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重点分析了本区取心井的岩性、粒度、岩石相与测井相特征,并进一步从平面上和剖面上研究了沉积微相的空间展布,对油藏精细地质建模和剩余油挖潜方案调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集油田 沉积特征 岩石相 测井相 沉积微相
下载PDF
泌阳凹陷王集油田核桃园组三段沉积演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义权 刘晓峰 +1 位作者 李晓娜 张逊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120,共7页
在综合分析钻井、测井、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王集油田桃园组三段(以下称核三段)层序地层格架,对王集油田核三段的层序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表明王集油田核三段发育1个三级层序,进一步划分出低位体系域(LST)、湖扩体系域(TST)... 在综合分析钻井、测井、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王集油田桃园组三段(以下称核三段)层序地层格架,对王集油田核三段的层序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表明王集油田核三段发育1个三级层序,进一步划分出低位体系域(LST)、湖扩体系域(TST)、高位体系域(HST)和8个准层序组。在层序地层格架内,运用骨干剖面井-震联合精细对比的方法对研究区核三段沉积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在分析研究区核三段层序结构空间演化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王集油田核三段进积-退积-进积的沉积演化模式,即低位体系域时期,辫状河三角洲进积,导致沉积作用在研究区中北部形成古地貌隆起;湖扩体系域时期,辫状河三角洲退积,地层向古地貌隆起之上超覆减薄,部分砂体尖灭;高位体系域时期,辫状河三角洲再次进积,导致湖扩期趋于平缓的古地貌微隆起,沉积中心东移。研究区核三段沉积演化模式揭示了湖扩体系域时期研究区中北部存在的上倾尖灭岩性圈闭的发育机理,为该区下一步寻找上倾尖灭岩性圈闭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指明了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集油田 核三段 层序地层 沉积演化 岩性圈闭
下载PDF
地震地质综合研究在王集复杂断块群油藏滚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红漫 汪佳荣 +3 位作者 彭华 温志新 胡定堂 张红坡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0年第4期5-7,共3页
王集复杂断块群油藏断裂系统复杂、物源多、地震品质较差,滚动勘探开发难度大,要想提高该区钻探成功率,必需做到地震地质有机衔接。首先是发挥专业优势,分别开展全区断裂系统空间解释及地质上的油组统层对比;其次地震地质紧密结合,在层... 王集复杂断块群油藏断裂系统复杂、物源多、地震品质较差,滚动勘探开发难度大,要想提高该区钻探成功率,必需做到地震地质有机衔接。首先是发挥专业优势,分别开展全区断裂系统空间解释及地质上的油组统层对比;其次地震地质紧密结合,在层位精细标定的基础上,利用地震地质连井大剖面相互验证,进一步确定断裂解释及油组界限的合理性;然后开展全区的精细构造解释,并结合测井、试油、试采及生产动态资料,对小断层、小断块及小砂体分布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搞清全区已知各类井的油水关系;最后研究总结全区油气分布及聚集规律,开展圈闭综合评价,提供钻探目标。这套研究方法科学指导了王集地区的滚动勘探开发部署,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集油田 综合研究 断裂系统 构造解释 油水关系
下载PDF
复杂断裂成藏带滚动勘探开发研究方法浅析——以王集油田深层系核三下亚段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红漫 陈春强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2-75,167,共4页
王集油田断裂系统发育、多物源砂体叠置、地震品质较差等因素制约了该区深层系核三下亚段滚动勘探开发。针对这种复杂的地质条件,必须在研究过程中切实做到地震地质有机衔接。首先分别开展地质上的油组统层细分对比和全区断裂系统空间解... 王集油田断裂系统发育、多物源砂体叠置、地震品质较差等因素制约了该区深层系核三下亚段滚动勘探开发。针对这种复杂的地质条件,必须在研究过程中切实做到地震地质有机衔接。首先分别开展地质上的油组统层细分对比和全区断裂系统空间解释;其次以层位精细标定为基础,地震地质紧密结合,地震、地质连井大剖面相互验证,进一步确定油组界限及断裂解释的合理性;然后在开展全区的全三维解释的同时,结合测井、试油、试采及生产动态资料,对小断层、小断块及单砂层分布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搞清全区已知各类井的油水关系;最后研究总结全区油气聚集规律,开展圈闭综合评价,提供钻探目标。通过这套研究方法,最终发现不同物源砂体展布变化及"椅式"断裂发育是控制王集油田深、浅层系油气聚集的两个主要因素,科学指导了滚动勘探开发部署,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集油田 滚动勘探开发 “椅式”断裂 全三维解释 油气聚集
下载PDF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王集油田核三下段成藏规律
13
作者 王红漫 张海萍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1年第7期60-63,共4页
王集油田位于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中段,由于断裂系统发育、多物源砂体相互叠置、地震资料品质较差等因素制约了该区深层系滚动勘探开发。本文通过开展小层细分对比、精细构造解释及新老钻井动静大衣态分析等手段加强了地震地质综合研究,... 王集油田位于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中段,由于断裂系统发育、多物源砂体相互叠置、地震资料品质较差等因素制约了该区深层系滚动勘探开发。本文通过开展小层细分对比、精细构造解释及新老钻井动静大衣态分析等手段加强了地震地质综合研究,发现与浅层一样,深层油气同样富集在王集宽缓鼻状构造背景之上,但成藏条件明显不同:①深层源于西北张厂三角洲砂体与北东向断裂容易形成复合圈闭,导致油气主要赋存于鼻状构造西翼及轴部南段;②剖面"椅式"、平面"弧形"的北东向断裂系统由于倾角变缓处使断层能够有效封堵,形成油气富集带。根据这一研究成果部署勘探,不但新钻井效果显著,滚动探井成功率高达79%,发现一批新油层,而且老井重新评价,解放了一批油层,新增探明储量430万t,含油面积6.9km2,有效的指导了深层系滚动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集油田 深层系 "椅式"断裂 成藏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