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下皖江城市居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
1
作者 李祝青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59-61,65,共4页
自2007年我国正式提出需在全国各地城市建设服务型政府后,改善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完善的城市服务,是国家及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在公共服务供给上进行全方位的创新,才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皖江... 自2007年我国正式提出需在全国各地城市建设服务型政府后,改善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完善的城市服务,是国家及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在公共服务供给上进行全方位的创新,才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皖江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城市群,皖江地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需加强公共服务性、服务设施、服务意识建设,真正实现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皖江 公共体育 体育服务
下载PDF
明清徽商与皖江流域城镇发展
2
作者 姚伟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1期44-50,共7页
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和商品经济发展,皖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有了明显提升,而城镇兴起发展则是其重要体现。作为当时国内商界的一支劲旅,徽商不仅经营广泛、实力雄厚,而且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多以“儒商”自居。而在当时皖江... 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和商品经济发展,皖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有了明显提升,而城镇兴起发展则是其重要体现。作为当时国内商界的一支劲旅,徽商不仅经营广泛、实力雄厚,而且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多以“儒商”自居。而在当时皖江各处城镇中亦活跃着大批徽商,他们艰辛打拼、操奇计赢,在进行商业经营的同时也开展诸多社会活动,继而与地方社会保持密切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徽商 皖江流域 城镇
下载PDF
皖江城市带和长三角地区产业联动性研究——基于空间引力模型 被引量:13
3
作者 江小国 周海炜 贾兴梅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2017年第1期148-153,共6页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具有明显的地缘关系优势,经济联系密切,产业联动潜力大。在梳理区域产业联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空间引力模型测度皖江城市与长三角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明确两地区产业联动的现实基础;通过构建区域产业联...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具有明显的地缘关系优势,经济联系密切,产业联动潜力大。在梳理区域产业联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空间引力模型测度皖江城市与长三角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明确两地区产业联动的现实基础;通过构建区域产业联动潜力评价模型,测算皖江城市与长三角城市之间的产业联动潜力,确定产业联动潜力大的城市组合;提出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产业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城市带 长三角地区 产业联动 空间引力模型
下载PDF
基于地层结构组合的第四纪地质单元划分研究——以皖江经济带沿江丘陵平原区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苏晶文 龚建师 +9 位作者 李运怀 李云峰 王毅 董长春 杨洋 叶永红 魏峰 朱春芳 王睿 蔡磊 《中国地质调查》 2019年第5期28-35,共8页
为支撑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在皖江经济带沿江丘陵平原区通过系统分析第四纪地层的岩性、结构、构造等组合,以地貌以及第四系成因、沉积相和沉积物物源为指标,结合已有区域第四纪研究成果以及年代... 为支撑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在皖江经济带沿江丘陵平原区通过系统分析第四纪地层的岩性、结构、构造等组合,以地貌以及第四系成因、沉积相和沉积物物源为指标,结合已有区域第四纪研究成果以及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划分标准,进行皖江沿江丘陵平原区“第四纪地质单元”划分,共划分出冲积-湖积平原地质单元、洪积-坡积岗地地质单元和残积-剥蚀丘陵地质单元3个一级地质单元,总结了7种类型第四纪地层结构组合及其特征,为区域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经济带 地质单元 环境地质 地层结构 第四纪
下载PDF
产业转移、技术转移和自主创新耦合--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先柱 成祖讼 王传斌 《当代经济管理》 2013年第1期61-66,共6页
历史经验表明,实现产业转移、技术转移和自主创新的有机耦合,是成功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目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技术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很低,产业不具有竞争优势。结合国外承接产业转移的经验教训,皖... 历史经验表明,实现产业转移、技术转移和自主创新的有机耦合,是成功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目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技术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很低,产业不具有竞争优势。结合国外承接产业转移的经验教训,皖江城市带建设的逻辑思路是:从组织机制、投入机制和转化机制三大方面实现技术转移和自主创新的耦舍,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确立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创新型的产业集群,组建广泛的区域协同创新联盟,搭建区域创新的服务平台,构建区域创新的政府支持体系,从而促进皖江城市带产业创新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城市带 产业转移 技术转移 自主创新 耦合
下载PDF
跨江城市群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变及机制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高凌宇 李俊峰 陶世杰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2-81,共10页
以皖江城市带为例,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对其城镇化空间相关格局进行分析,进而分析跨江城市群城镇化发展的机制。结果表明:(1)2010年以来,皖江城市带城镇化水平呈上升趋势但不稳定,区内差异性减弱且质量有所提高,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 以皖江城市带为例,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对其城镇化空间相关格局进行分析,进而分析跨江城市群城镇化发展的机制。结果表明:(1)2010年以来,皖江城市带城镇化水平呈上升趋势但不稳定,区内差异性减弱且质量有所提高,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2)从全局空间关联角度来看,皖江城市带城镇化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即存在空间集聚现象;(3)从局部自相关角度来看,H-H集聚区即热点区存在沿长江东移的趋势,H-L集聚区主要位于宣城,L-H集聚区向铜陵演变,L-L集聚区位于皖江城市带西部六安、安庆、池州,且发展稳定;(4)江河功能的嬗变、政府政策的鼎革、城市之间竞速发展与地理扩散是跨江城市群城镇化发展的特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空间格局 跨江城市群 皖江城市带
下载PDF
皖江茶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汪辉进 陈慧芳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65-68,共4页
随着当前我国名山名水旅游、乡村生态旅游、红色区域旅游、现代农业旅游等特色旅游旳蓬勃发展,如何开发整合皖江茶文化资源,加快其旅游的步伐,促进茶业与旅游经济共同发展,是承接东西产业转移的重要问题。经调查研究,文章特提出:挖掘徽... 随着当前我国名山名水旅游、乡村生态旅游、红色区域旅游、现代农业旅游等特色旅游旳蓬勃发展,如何开发整合皖江茶文化资源,加快其旅游的步伐,促进茶业与旅游经济共同发展,是承接东西产业转移的重要问题。经调查研究,文章特提出:挖掘徽茶文化与佛禅文化资源,打造茶旅新品牌;整合二山一湖茶文化旅游路线,拓宽旅游渠道;筑建皖江茶文化旅游长廊工程等三大发展战略,以期推动皖江茶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地区 茶文化旅游 挖掘整合
下载PDF
“长三角”政府治理方式对“皖江示范区”的启示 被引量:3
8
作者 丁先存 胡畔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8期25-28,共4页
"皖江示范区"作为国家第一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无疑是党和国家"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举措。"皖江示范区"要真正成为我国成功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有必要探索与借鉴"长三角"的成功经验... "皖江示范区"作为国家第一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无疑是党和国家"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举措。"皖江示范区"要真正成为我国成功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有必要探索与借鉴"长三角"的成功经验尤其是政府治理的经验。文章在描述"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巨大成就的同时,注重分析"长三角"政府治理的具体方式及其对"皖江示范区"建设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皖江示范区 产业转移 政府治理
下载PDF
皖江城市带参与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惠芳 李超 徐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6,共6页
皖江城市带参与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而建立完善的人才开发一体化体系是推动人才开发一体化的必要保证。文章在对皖江城市带人才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提高人才竞争力为目标,遵循可实现、合作共赢以及与产业... 皖江城市带参与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而建立完善的人才开发一体化体系是推动人才开发一体化的必要保证。文章在对皖江城市带人才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提高人才竞争力为目标,遵循可实现、合作共赢以及与产业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原则,构建了包括协同配合的人才引进体系、切实有效的人才共享体系、优势互补的人才开发体系、互联互通的人才市场体系、相互衔接的人才服务体系在内的人才开发一体化体系。最后,结合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人才合作现状,提出应根据自身实际与需求突出工作重点,在人才开发一体化各体系建设上实现点的突破,以点带面推动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城市带 长三角 人才开发一体化体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建设背景下皖江地区开发区转型发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秦柳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60-66,共7页
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立足国际国内环境,遵循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长江流域地区是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也给皖江地区开发区的转型发展带来重要契机。皖江地区开发区在转型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同时也遇到一些突... 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立足国际国内环境,遵循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长江流域地区是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也给皖江地区开发区的转型发展带来重要契机。皖江地区开发区在转型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同时也遇到一些突出问题。为加快皖江地区开发区转型发展,要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引导产业错位发展,提升生产要素保障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探索构建"政企分开"的管理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皖江地区 开发区 转型发展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产业向“泛长三角”转移的路径与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路红艳 宋则 《中国发展》 CSSCI 2011年第5期83-87,共5页
"十二五"时期,受成本、资源、环境、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长三角地区产业将呈现出大规模向周边乃至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在近期内,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是"泛长三角"地区,借助轴向... "十二五"时期,受成本、资源、环境、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长三角地区产业将呈现出大规模向周边乃至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在近期内,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是"泛长三角"地区,借助轴向式转移和圈层式转移两种方式,将会集中将成本驱动型、产业配套型、资源利用型、市场拓展型等四种类型产业沿长江和交通干线向安徽、江西等的泛长三角地区转移。泛长三角地区应积极抓住这一机遇,主动对接长三角,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实现本地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长三角 泛长三角 皖江城市带
下载PDF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 被引量:7
12
作者 柏杨 《唐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85-89,共5页
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安徽融入长三角、加快跨越式发展的难得机遇,也是实现安徽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关键一步,必将掀起皖江新一轮大开发大开放高潮。在各种形式的经济活动中,旅游往往起着重要的先导与推... 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安徽融入长三角、加快跨越式发展的难得机遇,也是实现安徽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关键一步,必将掀起皖江新一轮大开发大开放高潮。在各种形式的经济活动中,旅游往往起着重要的先导与推动作用,因此皖江城市带的旅游产业也必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此背景下阐述了皖江城市带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性,提出皖江城市带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分析了皖江城市带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实施的主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旅游 战略构想
下载PDF
皖江城市带上市公司可持续财务能力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琴 《铜陵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57-60,共4页
用因子分析模型对处于皖江城市带的上市公司进行可持续发展财务评价,由回归法估计出因子得分得出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能力的综合得分,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皖江城市带的城市应大力扶持当地上市公司的发展、加... 用因子分析模型对处于皖江城市带的上市公司进行可持续发展财务评价,由回归法估计出因子得分得出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能力的综合得分,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皖江城市带的城市应大力扶持当地上市公司的发展、加大对财务异常公司的监管力度和积极发展价值链高端环节的产业,更注重企业内涵的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城市带 上市公司 财务能力 因子分析
下载PDF
科技投入对区域性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对皖江城市带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翔 张志明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2年第2期1-6,18,共7页
以皖江城市带九市一县一区与珠江三角洲九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内生经济增长函数模型对两地区的科技投入与经济产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地区应该强化企业科技研发的主体作用,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宏观支持的... 以皖江城市带九市一县一区与珠江三角洲九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内生经济增长函数模型对两地区的科技投入与经济产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地区应该强化企业科技研发的主体作用,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宏观支持的科技研发布局,促进科技成果特别是政府与高校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珠江三角洲地区应该进一步提高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使其与经济发展趋势相匹配,提高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投入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研发主体 皖江城市带 珠江三角洲 C-D生产函数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化的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15
作者 周振宏 朱庆山 +4 位作者 周敏 王绘绘 胡琦 刘东义 汤伟宏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8期102-108,116,共8页
为了掌握皖江城市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化的土地结构优化方案,利用Arcgis土地利用、GM(1,1)模型、Lingo软件对皖江城市带2000—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占比... 为了掌握皖江城市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化的土地结构优化方案,利用Arcgis土地利用、GM(1,1)模型、Lingo软件对皖江城市带2000—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占比约85.00%.(2)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年间约增长了22.18亿元,变化率为10.30%.(3)基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皖江城市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高了3.20%.通过优化皖江城市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可为研究区的生态发展规划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 结构优化 皖江城市带
下载PDF
兴起与衰败——近代皖江大通古镇的发展与变迁
16
作者 姚伟 《皖西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23-126,136,共5页
位于皖江流域的铜陵市境内大通镇,地理位置优越,城镇经济发展活跃。特别是近代以来,在盐业贸易、港口经济等因素共同助推下,迅速发展成为安徽四大商埠之一,是一颗耀眼的皖江明珠。然而,伴随盐税厘金制度改革、自然灾害及战争侵扰等因素... 位于皖江流域的铜陵市境内大通镇,地理位置优越,城镇经济发展活跃。特别是近代以来,在盐业贸易、港口经济等因素共同助推下,迅速发展成为安徽四大商埠之一,是一颗耀眼的皖江明珠。然而,伴随盐税厘金制度改革、自然灾害及战争侵扰等因素影响,大通在短时间迅速衰落,不复昔日辉煌。通过梳理近代大通城镇社会经济发展轨迹,概述其发展繁荣表现,剖析衰败主要因素,以期汲取历史经验,裨益当前新时期皖江城市带城镇社会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衰 近代 皖江 大通
下载PDF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优势要素的识别与耦合
17
作者 孙利娟 刘艳秋 《铜陵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62-65,共4页
皖江城市带的发展思路就是与长三角地区通过产业转移等互动发展。运用EF指数分析皖江城市带和长三角地区的要素禀赋状况,发现皖江城市带在劳动、资本、农产品、教育、研发和旅游等要素上具有比较优势,而长三角地区在研发、通讯、旅游等... 皖江城市带的发展思路就是与长三角地区通过产业转移等互动发展。运用EF指数分析皖江城市带和长三角地区的要素禀赋状况,发现皖江城市带在劳动、资本、农产品、教育、研发和旅游等要素上具有比较优势,而长三角地区在研发、通讯、旅游等要素上具有比较优势。并针对不同的要素特点,提出了不同的要素耦合方式,对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城市带 长三角地区 资源禀赋系数 要素耦合
下载PDF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现实基础和路径选择
18
作者 孙翠平 张国友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48-52,共5页
利用空间引力模型计算皖江城市带各城市和长三角代表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度,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两地区的经济联系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静态来看皖江城市带各城市和长三角均有较强的经济联系,但是各城市和长三角的经济联系度存在较大... 利用空间引力模型计算皖江城市带各城市和长三角代表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度,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两地区的经济联系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静态来看皖江城市带各城市和长三角均有较强的经济联系,但是各城市和长三角的经济联系度存在较大差距,这除了和各地区的发展基础有关外,还和各地区在联动发展中的战略选择有关。从动态来看,两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度动态变化,表明皖江城市带各城市能够根据外在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联动发展战略。为了提升两地区联动发展的效果,应从联动机制、市场、政府、企业等多个层面提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城市带 长三角 区域联动发展 现实基础 路径选择
下载PDF
苏轼游踪与皖江人文景观
19
作者 汪黎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51-54,共4页
通过考查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诗词文和相关文献、游历皖江寻觅苏轼遗踪,发现苏轼一生曾三过皖江,留下了各种形式的文学和书画创作,此外,还在皖江留下了其它珍贵的墨迹,与他有关的文苑佳话至今为人传诵。考察苏轼与皖江的关系,有助于进一... 通过考查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诗词文和相关文献、游历皖江寻觅苏轼遗踪,发现苏轼一生曾三过皖江,留下了各种形式的文学和书画创作,此外,还在皖江留下了其它珍贵的墨迹,与他有关的文苑佳话至今为人传诵。考察苏轼与皖江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解读苏轼生平及研究发展皖江的地方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皖江 人文景观
下载PDF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9
20
作者 程霞珍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69-74,共6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大幕已正式拉开,其所受政策支持力度正不断加大,载体逐步成形,步伐明显加快,成效日益显现。但与此同时,受产业转移区域粘性、产业综合配套不足、两大省管集中区建设中面临挑战等因素制约,产业承接也面临诸多问...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大幕已正式拉开,其所受政策支持力度正不断加大,载体逐步成形,步伐明显加快,成效日益显现。但与此同时,受产业转移区域粘性、产业综合配套不足、两大省管集中区建设中面临挑战等因素制约,产业承接也面临诸多问题。为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必须用足先行先试的权利,坚持自主探索与政策支持相结合;充分挖掘比较优势,培育产业特色和产业集群;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加大宣传推介,改善产业承接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城市带 承接 产业转移 省管集中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