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岭万洋山加里东期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31
1
作者 伍光英 马铁球 +3 位作者 冯艳芳 闫全人 刘富国 柏道远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4期608-617,共10页
通过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等特征的调查研究,对万洋山花岗岩体进行了岩石谱系单位划分,认为它是加里东期多阶段岩浆活动形成的复式岩体。花岗岩岩石类型主要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其中,黑云母花岗闪长岩... 通过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等特征的调查研究,对万洋山花岗岩体进行了岩石谱系单位划分,认为它是加里东期多阶段岩浆活动形成的复式岩体。花岗岩岩石类型主要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其中,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含有较多的暗色镁铁质微粒包体。SiO2含量为66.99%~73.04%,K2O平均含量为3.91%,Na2O+K2O为6.26%~7.39%,K2O/Na2O平均值为1.45,Al2O3平均值为13.74%;Ba、Nb、Sr、P、Ti亏损较明显,Rb、(Th+U)、(La+Ce)、Nd、(Zr+Hf+Sm)、(Y+Yb)等则相对富集;ΣREE平均为264.43×10-6,重稀土富集;ΣCe/ΣY平均比值为1.8;(La/Yb)N比值平均7.13;Eu弱亏损,δEu值平均为0.53;ISr值为0.71223~0.71376,εSr(t)值为109.8~131.5,εNd(t)值为-7.1~-8.3,t2DM为1.74~1.86Ga;研究表明万洋山花岗岩属铁质、(强)过铝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构造环境;岩浆源区的物质是多源的,主要是含有深源岩浆固结产物的地壳物质;或是加里东期间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间发生碰撞前的侵入有深源岩浆岩或岛弧型岩浆岩的地壳物质;早期次单元花岗岩的岩浆源可能还有幔源岩浆混染或局部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物质来源 构造环境 花岗岩 万洋山 南岭
下载PDF
南岭地区万洋山岩体锆石LA-ICP-MS 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季文兵 路远发 +2 位作者 付建明 程顺波 卢友月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29-1343,共15页
万洋山岩体位于湘赣两省交界地带,为加里东期多阶段岩浆活动的复式岩体,花岗岩主要岩石类型有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以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分布面积最广。对岩体中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的锆石样品进行激光... 万洋山岩体位于湘赣两省交界地带,为加里东期多阶段岩浆活动的复式岩体,花岗岩主要岩石类型有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以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分布面积最广。对岩体中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的锆石样品进行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U-Pb定年,锆石的16个测点206Pb/238U的加权平均年龄为(446.0±3.4)Ma(n=16,MSWD=0.15)(95%置信度),反映该岩体形成于晚奥陶世至早志留世。岩石地球化学表明岩体中Si O2的含量为65.91%~73.35%,K2O的平均含量为4.20%,Na2O+K2O为5.90%~7.88%,K2O/Na2O平均值为1.64,Al2O3平均值为13.81%,ASI平均值为1.09%,总体属于高钾钙碱性过铝质花岗岩。微量元素组成中Ba、K、Sr、P、Ti表现出明显的亏损,Rb、Th、U、Nb、Zr、Hf等则相对富集,稀土元素总量中等(159.71×10-6~262.78×10-6),轻稀土富集LREE/HREE=6.16~10.01,(La/Yb)N=6.37~12.17,具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30~0.59)。岩体的[n(87Sr)/n(86Sr)]i值为0.71223~0.72509,εSr(t)值为117.5~299.9Ma,εNd(t)值为-9.39^-7.30,两阶段Nd模式年龄(TDM2)为1.77~1.94 Ga。根据上述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万洋山岩体为来源于地壳的S型花岗岩,花岗岩氧化物和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指示岩体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结合前人对华南加里东期岩体的研究成果,推断华南加里东期花岗岩岩体的具体形成机制为:在全球板块构造的影响,华夏板块与扬子板块拼接后,板块间的强烈挤压应力相对松弛、压力降低的后碰撞构造环境下,因地壳增厚而升温的中上地壳岩石减压熔融并向上侵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LA-ICP-MS U-PB年龄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意义 万洋山岩体 南岭
下载PDF
万洋山—诸广山花岗岩带铀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 被引量:5
3
作者 姚振凯 朱蓉斌 《湖南地质》 1991年第1期9-16,共8页
万洋山—诸广山复式花岗岩带,经历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受到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深部构造控制。岩带内北东、北北东、东西、南北及北西向五组线型断裂构造及规模不一的中心型环状构造发育。铀成矿的时空分布,受中生代南北向和东西向构造... 万洋山—诸广山复式花岗岩带,经历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受到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深部构造控制。岩带内北东、北北东、东西、南北及北西向五组线型断裂构造及规模不一的中心型环状构造发育。铀成矿的时空分布,受中生代南北向和东西向构造-岩浆活动带交汇区的宏观制约。矿床定位与中心型小环状构造交切及不同方向的线型断裂交叉密切有关。矿源既来自铀源层和花岗岩,也来自上地幔岩浆源。区域内地质-成矿事件复杂,经过了槽、台、洼三大演化阶段。地洼阶段构造-岩浆活动次数最多,最强烈。铀成矿作用形成于地洼阶段中晚期,即白垩-第三纪。铀成矿以内生热液(热水)为主,叠加有后生淋积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 地质背景 花岗岩带 万洋山
下载PDF
湘东南万洋山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成因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陈迪 马铁球 +3 位作者 刘伟 刘耀荣 马爱军 倪艳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3-890,共18页
本文对湘赣交界地区发育的万洋山岩体进行锆石SHRIMP U-Pb定年和岩石学、地球化学分析。该岩体由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本次主要讨论英云闪长岩及其中发育的石英闪长岩包体,并获得英云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38.0... 本文对湘赣交界地区发育的万洋山岩体进行锆石SHRIMP U-Pb定年和岩石学、地球化学分析。该岩体由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本次主要讨论英云闪长岩及其中发育的石英闪长岩包体,并获得英云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38.0±3.0 Ma,石英闪长岩包体的锆石U-Pb年龄为425.6±3.1 Ma,为晚志留世。英云闪长岩矿物组合为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石英以及少量的角闪石、磁铁矿和榍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低硅、准铝质及钙碱性的花岗岩,在岩石类型判别图解中为I型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包体为细粒结构,矿物组合为角闪石、斜长石、黑云母、石英及少量辉石,表明岩石包体是岩浆成因的;包体中存在异常共生矿物斜长石斑晶、针状磷灰石,CIPW标准矿物计算中未出现刚玉分子,地球化学组成显示其具有低硅、低碱、准铝质的钙碱性岩类特征;包体还表现为富Mg、Fe以及高Mg#值(4550),显示出包体高镁、偏基性的特征;包体与寄主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和微量元素蛛网图分布特征基本一致,表明二者在成因上相关联。石英闪长岩包体分异指数DI=4548与辉长岩接近,SiO2含量略高于辉长岩,表明石英闪长岩包体源于上地幔基性辉长质岩浆、经岩浆混合演化形成。英云闪长岩显示为岛弧岩浆岩、具有活动大陆边缘岩浆岩特征,结合英云闪长岩的岩石类型、岩石包体成因认为:万洋山岩体可能是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在俯冲消减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软流圈地幔上涌,诱发岩石圈地幔和上覆的古老地壳物质重熔,形成以壳源为主、壳幔混合成因的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洋山岩体 英云闪长岩 石英闪长岩包体 锆石SHRIMP U-PB年龄 岩浆混合 I型花岗岩 南岭
下载PDF
南岭万洋山加里东期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成因与构造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谭陈诚 向轲 +4 位作者 石少华 朱继华 陈剑锋 郑正福 林碧海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20年第2期138-146,共9页
万洋山岩体位于湘赣两省交界地带,为加里东期多阶段岩浆活动的复式岩体,其主要岩石类型有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以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分布面积最广。岩石样品SiO2含量为63.94~74.8 wt%,ALK含量为5.... 万洋山岩体位于湘赣两省交界地带,为加里东期多阶段岩浆活动的复式岩体,其主要岩石类型有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以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分布面积最广。岩石样品SiO2含量为63.94~74.8 wt%,ALK含量为5.89~7.88 wt%,属高钾钙碱性系列。A/CNK=0.99~1.23,涵盖准铝质到强过铝质。微量元素富集Rb、K、Th、U,相对亏损Sr、P、Ti,ΣREE=19.0~274.6μg/g,(La/Yb)N=0.93~14.74,δEu=0.13~0.72。岩体源区成分不均一,包含变质玄武岩、变质杂砂岩和变质泥质岩石。综合前人研究,将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划入HSS型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划入HS型花岗岩,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划入S型花岗岩。基于上述岩石成因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过程,推断万洋山岩体形成于华南加里东造山带从挤压向伸展转换阶段,南北两条断层控制了岩体的上升通道和就位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洋山 花岗岩 地球化学 成因 构造环境 南岭
下载PDF
湖南炎陵县双爪垄金铅矿点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
6
作者 林碧海 张锦煦 +1 位作者 朱继华 陈剑锋 《国土资源导刊》 2021年第2期40-45,共6页
湖南炎陵县双爪垄金铅矿点位于茶陵-郴州深大断裂带南东盘,万洋山复式岩体西部与奥陶系天马山组接触部位。已发现2条金铅矿体,均产于强蚀变的构造角砾岩带中;金铅矿与黄铁矿伴生,均随硅质热液沿裂隙充填交代;具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交代... 湖南炎陵县双爪垄金铅矿点位于茶陵-郴州深大断裂带南东盘,万洋山复式岩体西部与奥陶系天马山组接触部位。已发现2条金铅矿体,均产于强蚀变的构造角砾岩带中;金铅矿与黄铁矿伴生,均随硅质热液沿裂隙充填交代;具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交代的硫化物型金铅矿床特征。在地表异常较好且构造发育区域是寻找破碎带蚀变岩型的金铅矿的有利地段;边深部亦是寻找破碎带蚀变岩型和蚀变花岗岩型金铅矿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铅矿 构造破碎带 花岗岩 万洋山岩体 天马山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