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soscale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f Warm Fog Dissipation by Salt Particles Seeding 被引量:2
1
作者 Hui HE Xueliang GUO +2 位作者 Xiang'e LIU Qian GAO Xingcan JIA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579-592,共14页
Based on the dynamic framework of WRF and Morrison 2-moment explicit cloud scheme, a salt-seeding scheme was developed and used to simulate the dissipation of a warm fog event during 6–7 November 2009 in the Beijing ... Based on the dynamic framework of WRF and Morrison 2-moment explicit cloud scheme, a salt-seeding scheme was developed and used to simulate the dissipation of a warm fog event during 6–7 November 2009 in the Beijing and Tianjin area. The seeding effect and its physical mechanism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en seeding fog with salt particles sized 80 μm and at a quantity of 6 gm^(-2) at the fog top, the seeding effect near the ground surface layer is negative in the beginning period, and then a positive seeding effect begins to appear at 18 min, with the best effect appearing at 21 min after seeding operation. The positive effect can last about 35 min. The microphysical mechanism of the warm fog dissipation is because of the evaporation due to the water vapor condensation on the salt particles and coalescence with salt particles.The process of fog water coalescence with salt particles contributed mostly to this warm fog dissipation. Furthermore, two series of sensitivity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study the seeding effect under different seeding amounts and salt particles siz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eding fog with salt particles sized of 80 μm can have the best seeding effect, and the seeding effect is negative when the salt particle size is less than 10 μm. For salt particles sized 80 μm, the best seeding effect, with corresponding visibility of 380 m, can be achieved when the seeding amount is 30 g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rm fog fog dissipation salt-seeding scheme physical mechanism seeding effect
下载PDF
Impact of the Pacific–Japan Teleconnection Pattern on July Sea Fog over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Interannual Variations and Global Warming Effect 被引量:3
2
作者 Jingchao LONG Suping ZHANG +2 位作者 Yang CHEN Jingwu LIU Geng HAN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4期511-521,共11页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NWP) is a fog-prone area, especially the ocean east of the Kuril Islands. The present study analyzes how the Pacific-Japan (PJ) teleconnection pattern influences July sea fog in the fog-p...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NWP) is a fog-prone area, especially the ocean east of the Kuril Islands. The present study analyzes how the Pacific-Japan (PJ) teleconnection pattern influences July sea fog in the fog-prone area using independent datasets. The covariation between the PJ index and sea fog frequency (SFF) index in July indicates a close correlation, with a coefficient of 0.62 exceeding the 99% confidence level. Composite analysis based on the PJ index, a case study, and model analysis based on GFDL-ESM2M, show that in high PJ index years the convection over the east of the Philippines strengthens and then triggers a Rossby wave, which propagates northward to maintain an anticyclonic anomaly in the midlatitudes, indicating a northeastward shift of the NWP subtropical high. The anticyclonic anomaly facilitates the formation of relatively stable atmospheric stratification or even an inversion layer in the lower level of the troposphere, and strengthens the horizontal southerly moisture transportation from the tropical-subtropical oceans to the fog-prone area. On the other hand, a greater meridional SST gradient over the cold flank of the Kuroshio Extension, due to ocean downwelling, is produced by the anticyclonic wind stress anomaly. Both of these two aspects are favorable for the warm and humid air to cool, condense, and form fog droplets, when air masses cross the SST front. The opposite circumstances occur in low PJ index years, which are not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sea fog. Finally, a multi-model ensemble mean projection reveals a prominent downward trend of the PJ index after the 2030s, implying a possible decline of the SFF in this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ific-Japan teleconnection sea fog frequency northwestern Pacific global warming
下载PDF
典型粉末型吸湿性催化剂的雾室及静态检测
3
作者 车云飞 刘汐敬 +5 位作者 苏正军 党娟 方春刚 刘伟 李军霞 陈宝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4-714,共11页
暖云催化剂在人工影响天气暖云催化降水和暖性云雾消除方面应用前景广阔,近年开发的各类新型材料有望在暖云催化中使用,但目前仍缺少效果理想的制剂配方,亟需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对比各类吸湿性催化剂的性能。2023年5月在中国气象局云降水... 暖云催化剂在人工影响天气暖云催化降水和暖性云雾消除方面应用前景广阔,近年开发的各类新型材料有望在暖云催化中使用,但目前仍缺少效果理想的制剂配方,亟需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对比各类吸湿性催化剂的性能。2023年5月在中国气象局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重点开放实验室开展催化剂雾室及静态检测试验,评估9种典型粉末型吸湿性催化剂的消雾能力及吸湿特性。结果表明:无机盐类催化剂消雾所需时间最短,多孔复合材料催化剂效果也较好,而改性淀粉、分子筛、有机膨润土及钠基膨润土消雾效果不明显。在常温常湿环境下,CaCl_(2)的静态吸湿能力最强,其次是多孔复合材料,复合盐的吸湿性也较强,其他催化剂吸湿性不明显;在高湿环境下,膨润土类催化剂及分子筛吸湿性仍不佳,NaCl、多孔复合材料的吸湿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催化剂。各种催化剂在雾室与静态检测试验的性能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云催化剂 吸湿性 雾室检测 静态检测
下载PDF
北部湾一次持续性混合型海雾过程分析
4
作者 伍丽泉 覃皓 +1 位作者 郑凤琴 郭晓薇 《气象科技》 2024年第5期692-703,共12页
利用北部湾沿岸海岛站观测资料和ERA5数据,对混合型(高压后部型转西南倒槽型)海雾出现概率和一次典型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15—2020年混合型海雾过程出现概率最高,累计出现15次(58天),占比34.9%(39.5%)。(2)2016年3月15—23... 利用北部湾沿岸海岛站观测资料和ERA5数据,对混合型(高压后部型转西南倒槽型)海雾出现概率和一次典型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15—2020年混合型海雾过程出现概率最高,累计出现15次(58天),占比34.9%(39.5%)。(2)2016年3月15—23日海雾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的特点。前期北部湾受入海高压后部偏东气流影响,后期高原槽发展东移,北部湾逐渐转为受西南倒槽边缘偏南气流控制。(3)热力条件上,低空急流的强暖湿输送,一方面使北部湾上空比湿增大,饱和层从近地面延伸至800 hPa,另一方面使逆温层建立,逆温层与其下方高湿区配合形成稳定状态。动力条件方面,垂直方向维持一定强度的风切变,有利于边界层的湍流混合,并与斜压大气形成有利于低层稳定层结维持的配置。此外800 hPa以下为弱上升运动,利于水汽在低层抬升凝结,促进海雾发展及维持。(4)海雾发生期间,前期(后期)气海温差大多在0~1.5℃(1.5~2.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混合型海雾 暖湿输送 稳定层结 气海温差
下载PDF
河南省春季一次大范围强浓雾特征分析
5
作者 肖瑶 史一丛 +2 位作者 李宁 席世平 夏依聪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56-1267,共12页
利用国家气象观测站资料对2021年3月11日夜间至12日白天河南省一次大范围强浓雾天气过程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这次强浓雾过程的时间特征、爆发性增强特征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这次强浓雾过程具有爆发性增强特征,统计40个典型强浓雾站... 利用国家气象观测站资料对2021年3月11日夜间至12日白天河南省一次大范围强浓雾天气过程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这次强浓雾过程的时间特征、爆发性增强特征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这次强浓雾过程具有爆发性增强特征,统计40个典型强浓雾站点的爆发性增强作用时间在30 min以内,平均仅为9.5 min。雾前降水造成的高湿环境和夜间晴空辐射降温为强浓雾过程提供了重要的触发和加强条件;近地面大范围微风甚至静风是这次强浓雾过程爆发的另一个有利条件,近地面暖平流输送也是这次强浓雾过程爆发性发展和维持的重要原因。根据能见度变化划分了两种强浓雾爆发性增强类型,即跳跃爆发型和直接爆发型。风在两种类型中起到不同作用:在跳跃爆发型中,风会造成一定的湍流扩散,使得能见度剧烈波动;而在直接爆发型中,在风的作用下有暖平流输送,有利于强浓雾的发展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浓雾 爆发性增强类型 能见度 晴空辐射 暖平流
下载PDF
一次区域暖雾的特征分析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6
作者 胡朝霞 雷恒池 +2 位作者 董剑希 余兴 张晓庆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84,共14页
2004年12月17~19日在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大雾天气,对这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探测,探测仪器包括粒子测量系统、能见度仪、雾滴谱取样仪以及常规气象观测等。作者分析了部分观测结果并结合区域尺度数值模式,揭示了区域雾... 2004年12月17~19日在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大雾天气,对这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探测,探测仪器包括粒子测量系统、能见度仪、雾滴谱取样仪以及常规气象观测等。作者分析了部分观测结果并结合区域尺度数值模式,揭示了区域雾的一些基本特征,研究了雾形成和发展机制。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典型的辐射雾过程,雾的覆盖范围大,水平分布很不均匀。雾先从地面生成,然后不断向高处扩展,没有出现雾的爆发性增长现象。近地面逆温层的存在、充沛的水汽供应和微风条件有利于雾的形成和维持,太阳短波辐射增温和地面长波辐射降温是雾形成和消散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暖雾 区域雾特征 雾生消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江西省区域性平流雾气象要素特征分析及预报思路 被引量:25
7
作者 许爱华 陈翔翔 +1 位作者 肖安 许彬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2-381,共10页
利用江西省2000—2012年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及探空资料,采用合成和统计方法,分析了54次区域性平流雾的天气形势及气象要素,得到了平流雾逆温层、温湿条件、低层风场及影响系统等统计特征。结果表明:(1)江西省区域性平流雾主要发生于2—3月... 利用江西省2000—2012年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及探空资料,采用合成和统计方法,分析了54次区域性平流雾的天气形势及气象要素,得到了平流雾逆温层、温湿条件、低层风场及影响系统等统计特征。结果表明:(1)江西省区域性平流雾主要发生于2—3月,北部多于南部。(2)其形势特征为:江南地区低层有较明显的暖湿平流。850 hPa上的切变线或辐合区位于长江流域到江淮一带,925和850 hPa西南风速分别达3~8和7~15 m·s^(-1)。地面形势多为弱低压倒槽和锋面前部的低压,其次为高压底部。(3)850 hPa以下低层有相对湿度≥80%的湿层,500 hPa中层多数有相对湿度≤50%的干层。地面气温和露点多在10~16℃,且达到近饱和。(4)平流雾的逆温结构以单层逆温为主,多数比辐射雾逆温层高、厚度大。逆温强度主要在1~3℃。最后给出了江西平流雾(我国南方)的预报着眼点或预报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雾 暖平流 逆温 相对湿度 预报着眼点
下载PDF
南京冬季平流雾的生消机制及边界层结构观测分析 被引量:35
8
作者 陆春松 牛生杰 +1 位作者 杨军 王巍巍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0-529,共10页
利用系留飞艇边界层要素探测系统等设备,对2006年12月24—27日发生在南京地区的雾日边界层结构进行了综合探测,深入研究了这次平流雾的生消机制及边界层结构。结果表明:此次雾属于比较典型的平流雾,生成和维持主要决定于暖湿气流和系统... 利用系留飞艇边界层要素探测系统等设备,对2006年12月24—27日发生在南京地区的雾日边界层结构进行了综合探测,深入研究了这次平流雾的生消机制及边界层结构。结果表明:此次雾属于比较典型的平流雾,生成和维持主要决定于暖湿气流和系统性下沉运动,消散主要是干冷空气南下造成的;雾顶下降阶段出现了双层结构,中层逆温是逆温主层,属于下沉逆温及平流逆温,主逆温层强中心始终位于雾顶附近或处于雾顶之下;风速随高度呈现多峰分布,中层急流与强度较弱的中上层和上层急流合并后,又与下层急流出现了一强一弱的波动;在风速较小时,风场趋于均匀化;雾消散时,低层风场趋于线性化;雾主要的水汽来源是暖湿气流;比湿场与风场有较好的时空分布对应性,主逆温层强中心也是逆湿强中心,风场与温度场共同主导了比湿场的时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雾 暖湿气流 边界层结构
下载PDF
新型消暖雾催化剂与传统吸湿性催化剂消雾性能的室内对比试验 被引量:10
9
作者 高建秋 王广河 +1 位作者 关立友 刘香娥 《干旱气象》 2008年第2期67-73,共7页
为了研究一种新的环保型消暖雾催化剂RC/XW的消雾性能,同时选取无水氯化钙(CaC l2)和氯化钠(NaC l)2种吸湿性物质作为对比物,对它们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其中RC/XW粒子直径主要集中在12μm;将无水氯化钙和氯化钠分别粉碎成10μm、15μm、2... 为了研究一种新的环保型消暖雾催化剂RC/XW的消雾性能,同时选取无水氯化钙(CaC l2)和氯化钠(NaC l)2种吸湿性物质作为对比物,对它们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其中RC/XW粒子直径主要集中在12μm;将无水氯化钙和氯化钠分别粉碎成10μm、15μm、20μm和30μm 4个不同的直径。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同种类不同尺度的催化剂之间消雾效果都存在很大差异。消雾效果与播撒剂量直接相关。RC/XW适用于消除含水量在0.3 g.m-3以上的严重影响视程的暖雾,且播撒剂量要>1 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XW 消雾性能 室内试验
下载PDF
几种消暖云(雾)催化剂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伟民 卢伟 +1 位作者 黄培强 濮江平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78-486,共9页
本文选取了十一种吸湿性物质,对它们的吸湿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对其中一些吸湿性能较好的催化剂开展了云室消雾试验。结果表明,这些物质的吸 湿能力及其随相对湿度变化的分布有较大区别,其他和状态下的平衡增长率也有 较大差异,... 本文选取了十一种吸湿性物质,对它们的吸湿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对其中一些吸湿性能较好的催化剂开展了云室消雾试验。结果表明,这些物质的吸 湿能力及其随相对湿度变化的分布有较大区别,其他和状态下的平衡增长率也有 较大差异,水泥类物质中,矿渣水泥及普通425#K水泥的吸湿特性与氯化钠类似, 氯化钠、氯化铵及矿渣水泥的云室消雾效果较好,但其作用机理可能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湿性 催化剂 云室 人工消暖云雾
下载PDF
几种粉末型吸湿性催化剂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党娟 苏正军 +1 位作者 房文 方春刚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8-404,共7页
在云雾中播撒吸湿性催化剂是进行暖云催化降水或消暖雾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寻找高效、适宜的吸湿性催化剂仍然是当前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的重要研究目标。本研究对6种具有吸湿性的粉末型稀土盐催化剂在云室中的消暖雾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试... 在云雾中播撒吸湿性催化剂是进行暖云催化降水或消暖雾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寻找高效、适宜的吸湿性催化剂仍然是当前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的重要研究目标。本研究对6种具有吸湿性的粉末型稀土盐催化剂在云室中的消暖雾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采用一个43m3的暖云室,在云室中分别进行无催化的空白试验和6种催化剂的消暖雾催化试验,并使用FM-100雾滴谱仪、透光度仪以及温湿度仪等仪器对云室中雾的整个发展过程进行全程观测。通过对比空白试验与催化试验的观测数据,分析了5种吸湿性催化剂在播撒后对暖雾的影响,对它们的消雾效果和催化剂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种催化剂中有5种起到了消雾作用,其中氯化铈、硝酸镧、碳酸镧的消雾效果较好,氯化镧、碳酸铈次之,硝酸铈则没有达到消雾目的;催化剂的引入使雾的含水量、雾滴有效直径、雾滴谱等微物理特征发生明显变化,并最终对雾的发展进程造成很大影响,使雾的消散速度加快或延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湿性催化剂 暖雾 消雾效果 云室试验
下载PDF
近50年云南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34
12
作者 程建刚 解明恩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26,共8页
利用云南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云南气候变化特征及强降水极端天气和高温干旱事件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以云南香格里拉、西双版纳、昆明地区为代表,分析了区域气象要素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云南近50年气温变化与全球、北半球、中国变... 利用云南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云南气候变化特征及强降水极端天气和高温干旱事件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以云南香格里拉、西双版纳、昆明地区为代表,分析了区域气象要素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云南近50年气温变化与全球、北半球、中国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气温变化幅度略大于全球,弱于北半球和全国变化。云南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出现增暖现象,以90年代后期增温最明显,1986年以来出现13年暖冬,大部分地区冬春季降霜日数减少。随气候变暖,香格里拉地区降雪日数呈下降趋势,西双版纳地区雾日明显减少,全省降雨日数逐渐减少,大雨频率变化不大,暴雨、大暴雨频率上升,高温干旱事件频率增加。进入21世纪以后,云南降水减少,高温干旱事件有增强增多趋势,由2~3年一遇变为1~2年一遇。2005年春夏连旱和2006年春旱是云南近50年和2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云南 全球变暖 干旱 雪日 雾日
下载PDF
上海一次连续大雾过程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陈永林 刘晓波 +1 位作者 茅懋 王智 《气象科技》 2013年第1期131-137,共7页
利用上海市遥测能见度数据、常规气象资料和T213、GFS分析资料以及GPS-PWV资料,分析了2008年1月5—11日发生在上海地区的一次连续大雾天气过程。分析表明当有天气尺度西风槽频繁活动、槽前暖湿气流不断向气层输入暖湿空气,如再遇特定暖... 利用上海市遥测能见度数据、常规气象资料和T213、GFS分析资料以及GPS-PWV资料,分析了2008年1月5—11日发生在上海地区的一次连续大雾天气过程。分析表明当有天气尺度西风槽频繁活动、槽前暖湿气流不断向气层输入暖湿空气,如再遇特定暖水面或暖海面从近地面向气层输送暖湿气流时,在晴天和微风的早晨极易形成辐射雾;当东、黄海暖湿空气从近地面流向冷水面或冷陆面,如再遇江南低空偏南暖湿气流辐合聚积时,极易形成平流雾。雾区登陆距离与东风气流强弱有关,东风气流越强,雾区西进距离越长。在平流雾期间,0~300m平均相对湿度的高湿区与雾区吻合。当绝对湿度小于3g/kg时不会有大雾发生,绝对湿度在9~15g/kg和GPS-PWV值在15mm左右时,在合适的大气条件下容易形成大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测 辐射雾 平流雾 暖湿气流
下载PDF
一次罕见的辐射-平流雾研究(Ⅰ)——生消物理过程分析 被引量:34
14
作者 严文莲 濮梅娟 +2 位作者 王巍巍 杨军 刘端阳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6,共8页
2006年12月份在南京市郊进行了雾的综合外场观测。本文通过对12月24—27日持续4 d的大雾过程进行分析,揭示了南京市郊雾生消过程中宏观物理演变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生这些特征的原因。这次大雾为辐射平流雾,其边界层温、湿结构特... 2006年12月份在南京市郊进行了雾的综合外场观测。本文通过对12月24—27日持续4 d的大雾过程进行分析,揭示了南京市郊雾生消过程中宏观物理演变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生这些特征的原因。这次大雾为辐射平流雾,其边界层温、湿结构特征与以往研究的辐射雾存在明显的不同;大雾维持时间久,尤其是强浓雾天气(能见度<50 m)持续时间长达约37 h;逆温深厚,雾层厚,雾顶高,多在450 m以上。研究表明:逆温层深厚、大气层结稳定、风向风速适宜,暖湿气流的不断补充,是这次大雾长时间稳定维持且雾顶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平流雾 宏观物理特征 暖湿平流
下载PDF
首都机场平流雾特征分析与预报 被引量:16
15
作者 黄继雄 窦利军 阿利曼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55,共6页
对2007年2月21日造成首都机场大面积进出港航班延误及取消的平流大雾过程进行了天气形势、物理量场的特征分析,并与2000年1月16日一次典型的平流雾过程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首都机场2000—2007年所有平流雾过程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力图... 对2007年2月21日造成首都机场大面积进出港航班延误及取消的平流大雾过程进行了天气形势、物理量场的特征分析,并与2000年1月16日一次典型的平流雾过程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首都机场2000—2007年所有平流雾过程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力图找出平流雾天气的特征。最终总结提出了首都机场平流雾预报的着眼点:在符合大雾产生的弱天气形势下,管区东南部存在大片雾区时,如果通县及首都机场均在凌晨出现暖平流导致的地面异常增温或温度长时间维持不变,加之本场风向转为偏东风或东南风,就应考虑平流雾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雾 预报着眼点 东南风 暖平流
下载PDF
浅谈人工影响天气-消雾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朝辉 赵悦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05年第3期59-61,共3页
消雾是人工影响天气的重要一部分。由于雾的存在,我们的现代交通(包括汽车、飞机、轮船等)的正常行驶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本文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雾的形成原理,接着分别介绍了人工消除暖雾和消除冷雾的方法、科学实验以及对可能遇... 消雾是人工影响天气的重要一部分。由于雾的存在,我们的现代交通(包括汽车、飞机、轮船等)的正常行驶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本文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雾的形成原理,接着分别介绍了人工消除暖雾和消除冷雾的方法、科学实验以及对可能遇到的问题的讨论。为人工消雾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 暖雾 冷雾 冰晶 木炭粉
下载PDF
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浓雾气候特征及秋季浓雾天气异常环流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玲 齐铎 +1 位作者 李树岭 张月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2-107,共6页
探讨了黑龙江省2000年以来浓雾时空分布特征以及秋季浓雾异常环流特征和环流分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浓雾春季和冬季少,夏季最多,但多发生在山区,持续时间短,局地性强;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灾害重的浓雾天气主要出现在秋季,其中10—11... 探讨了黑龙江省2000年以来浓雾时空分布特征以及秋季浓雾异常环流特征和环流分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浓雾春季和冬季少,夏季最多,但多发生在山区,持续时间短,局地性强;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灾害重的浓雾天气主要出现在秋季,其中10—11月持续性浓雾天气过程均发生在2010年以后。黑龙江省秋季浓雾多发生在暖湿空气较强的环境条件下,根据500hPa高度场和距平场特征把秋季偏暖背景下浓雾发生的主要环流型分为西低东高型和纬向型,黑龙江省中低层正高度距平、850hPa距平风场上反气旋环流以及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常偏北偏强等异常环流特征对浓雾中短期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雾 气候特征 秋季 异常环流特征 偏暖背景 环流分型
下载PDF
一次典型的西北太平洋准静止锋暖区平流雾的形成和维持机制分析
18
作者 董明伦 周炯 +1 位作者 许海恩 邓振兴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85,共6页
在归纳最近几年6月份西北太平洋准静止锋平流雾特点的基础上,根据2012年6月15日前后海洋现场观测数据,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准静止锋暖区平流雾的形成和维持机制。根据Fisher和Caplan方程,导出了该型平流雾新的控制方程,同时阐明了新控制方... 在归纳最近几年6月份西北太平洋准静止锋平流雾特点的基础上,根据2012年6月15日前后海洋现场观测数据,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准静止锋暖区平流雾的形成和维持机制。根据Fisher和Caplan方程,导出了该型平流雾新的控制方程,同时阐明了新控制方程的动力学机制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雾 控制方程 西北太平洋 平流
下载PDF
一次皖北大雾的高空气象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路传彬 陈娟 +2 位作者 尉传阳 华行祥 朱兰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29期195-200,共6页
利用常规天气图、自动站观测资料、探空站高空资料等,对2009年1月7—9日发生在安徽北部的一次持续性大雾天气进行分析,以探究大雾成因。结果发现:这次大雾的类型属于平流雾,是由西南移来的暖湿气流遇到了冷平流控制下的下垫面,空气迅... 利用常规天气图、自动站观测资料、探空站高空资料等,对2009年1月7—9日发生在安徽北部的一次持续性大雾天气进行分析,以探究大雾成因。结果发现:这次大雾的类型属于平流雾,是由西南移来的暖湿气流遇到了冷平流控制下的下垫面,空气迅速降温致水汽凝结而生成;冷暖平流的交汇是形成平流雾的基础,大量暖湿气流的缓慢移动与冷平流控制的下垫面之间的较大温差是形成平流雾的客观条件;近地层1~5 m/s的西南风或偏西风,源源不断地输送水汽,有利于大雾的产生和持续;925 hpa高度层以下,存在1~2℃的逆温层,能阻止水汽层向上发展,形成大雾并不易消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 暖湿气流 温度 逆温层
下载PDF
六盘山区雾时空分布及微观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党张利 桑建人 +2 位作者 周旭 常倬林 孙艳桥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3年第1期37-43,共7页
利用六盘山区5个气象站(原州区、西吉、六盘山、隆德和泾源)1989-2018年和彭阳气象站1999-2018年能见度资料以及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六盘山地形云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布设的雾滴谱仪和六盘山气象站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 利用六盘山区5个气象站(原州区、西吉、六盘山、隆德和泾源)1989-2018年和彭阳气象站1999-2018年能见度资料以及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六盘山地形云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布设的雾滴谱仪和六盘山气象站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六盘山区雾的年、季、月、日变化特征及典型雾过程中雾滴谱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六盘山区雾具有明显的年、季、月、日变化特征,六盘山气象站年平均雾日数为118.5 d,是六盘山区雾高发区,六盘山区雾发生日数最高的季节为秋季,发生日数最高的月份为9月,08时是一天中雾发生最多的时段;冻雾主要发生在11月8日至翌年4月22日,暖雾主要发生在5月5日至10月11日;六盘山气象站典型冻雾和暖雾在成熟阶段持续时间长,发展和消散持续时间短,且在成熟阶段雾滴谱谱宽拓宽,其平均粒子数浓度为4.58~107.57个·(cm)^(-3),液态水含量为0.001~0.049 g·m^(-3),平均有效直径为3.75~12.22μm,粒子数浓度、液态水含量和有效直径均小于南京、湛江、茂名等地;冻雾从发展到消散阶段粒子数浓度均大于暖雾,冻雾从成熟到消散阶段的液态水含量和粒子直径均大于暖雾,而发展阶段暖雾较大;冻雾呈单峰结构,最大峰值出现在6μm粒径处,对应的最大dN/dD为26.19 cm^(-3)·μm^(-1),暖雾呈双峰结构特征,主峰和次峰分别为7μm和11μm,与庐山雾滴谱谱型相似,峰值直径大于南京、湛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区 冻雾 暖雾 微观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