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rapeutic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coagulation disorder and accompanying intractable jaundice in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 被引量:14
1
作者 Yang-Mei Li Hong-Zhi Yang +4 位作者 Wei-Bing Guan Qian-Shan Ke Min Dai He-Ping Xie Shi-Jun Zh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39期6060-6064,共5页
AIM: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new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lVl) therapy on coagulation disorder and accompanying intractable jaundice in HBV-related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 METHODS: Using str... AIM: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new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lVl) therapy on coagulation disorder and accompanying intractable jaundice in HBV-related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 METHODS: Using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according to fibrinogen (Fib) levels, 145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 due to hepatitis B complicated by coagulation disorder were treated. Of them, 70 in research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CM by "nourishing yin, cooling blood and invigor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Western medicine, 75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he indexes of liver function, coagulation function and bleeding even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prothrombin time (PT) was shorter and the fibrinogen (Fib) level was higher in the research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Fib = 1.6-2.0 g/L, 1.1-1.5 g/L, and ≤ 1.0 g/L). The total bilirubin (TBIL)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research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except for the subgroup of FIB ≤ 1.0 g/L. CONCLUSION: TCM therapy can improve coagulation fuction and decrease TB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Liver cirrhosis Coagulation disorder nourishing yin Cooling blood and invigorating blood circulation
下载PDF
中医药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易珠 李彩霞 +1 位作者 刘梦君 刘福明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7期89-94,共6页
综述中医药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慢性心力衰竭可依据阳气虚弱、心血瘀阻、水饮内停的病机,采用中医药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研究显示,该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其机制主要与改善... 综述中医药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慢性心力衰竭可依据阳气虚弱、心血瘀阻、水饮内停的病机,采用中医药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研究显示,该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其机制主要与改善心肌纤维化及心室重构、调节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血流动力学障碍与心肌能量代谢、干预相关信号通路、缓解利尿剂抵抗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益气温阳 活血利水 作用机制 中医药疗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温阳活血法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观察
3
作者 赖雅薇 潘海霞 +2 位作者 李凯月 李道成 周英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4-40,共7页
目的评估温阳活血法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2023年5月至2023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85例患者。根据术... 目的评估温阳活血法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2023年5月至2023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85例患者。根据术后预防方法的不同,分为温阳防栓方组(64例)和低分子肝素组(21例)。比较两组术后DVT发生率,以及术后第1、3、7天D-二聚体(D-Dimer,D-D)及血小板水平。结果术后DVT发生率方面,温阳防栓方组低于低分子肝素组(9.38%vs 19.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方面,温阳防栓方组术后第1天明显低于低分子肝素组(P<0.05);血小板方面,温阳防栓方组术后水平略低于低分子肝素组,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方面,温阳防栓方组发生率更低(肝功能受损率:12.5%vs 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防栓方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DVT形成方面效果优于低分子肝素,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活血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 妇科恶性肿瘤 中药外治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益气温阳活血方联合中药贴敷治疗冠心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伟 刘静 万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8期153-157,共5页
目的分析自拟益气温阳活血方联合中药贴敷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试验组用自拟益气温阳活血方联合... 目的分析自拟益气温阳活血方联合中药贴敷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试验组用自拟益气温阳活血方联合中药贴敷。结果治疗后,在心电图改变情况和中医证候评分疗效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绞痛发作方面,两组患者每月发作次数和每次持续时间均减少,且试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症状方面,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脂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温阳活血方联合中药贴敷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可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疾病发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益气温阳活血方 中药贴敷疗法 中医综合疗法
下载PDF
“益气温经通痹”中药外洗治疗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经验浅析
5
作者 黄威 曾普华 郜文辉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59-62,共4页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的发生率逐年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化疗治疗效果。中医药治疗CIPN具有极大的潜力,但缺乏以病机为核心的理论指导。本文从“虚、毒、瘀”角度出发,提出C...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的发生率逐年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化疗治疗效果。中医药治疗CIPN具有极大的潜力,但缺乏以病机为核心的理论指导。本文从“虚、毒、瘀”角度出发,提出CIPN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以气血亏虚为本,毒瘀互结为标,二者互为因果,共同致病;总结其治疗思路重点在于“益气温经通痹”,采用中药外洗的方式治疗CIPN,安全有效,并附验案一则,以期为CIPN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 虚、毒、瘀 益气温经通痹法 中药外洗方 临证经验
下载PDF
滋阴化瘀法治疗妊娠晚期羊水偏少临床观察
6
作者 侯红红 李俊果 刘秀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滋阴化瘀法治疗妊娠晚期羊水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2021年9月—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晚期羊水偏少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滋阴化瘀法进行治疗,两组均持... 目的探讨滋阴化瘀法治疗妊娠晚期羊水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2021年9月—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晚期羊水偏少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滋阴化瘀法进行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并随访至分娩结束。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的疗效,治疗前、治疗4周后羊水、胎盘血液灌注情况、性激素水平,治疗前、治疗1、4周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分娩结束时的新生儿窒息情况及随访期间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4周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治疗组治疗1、4周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AFI及血清雌激素(E_(2))、前列腺素E(PGE)水平均升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肾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期末血流速度(S/D)、脐动脉S/D及血清孕酮(P)水平均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结束时,治疗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的23.33%(7/30)(P<0.05)。随访期间,治疗组不良妊娠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P<0.05)。结论滋阴化瘀法可有效调节妊娠晚期羊水偏少患者性激素水平,改善羊水、胎盘血液灌注情况及中医证候,进而可减少新生儿窒息情况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晚期 羊水偏少 滋阴化瘀法 中医证候 羊水指数 性激素 新生儿窒息
下载PDF
火龙罐在气滞血瘀型胸痹心痛伴不寐护理中的应用
7
作者 任蕾元 唐荣欣 +1 位作者 李新诺 李晓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53-2057,共5页
目的:基于循经取穴探讨火龙罐在气滞血瘀型胸痹心痛伴不寐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4例气滞血瘀型胸痹心痛伴不寐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 目的:基于循经取穴探讨火龙罐在气滞血瘀型胸痹心痛伴不寐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4例气滞血瘀型胸痹心痛伴不寐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火龙罐循经取穴治疗。于干预前1 d和干预结束后第2天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睡眠质量改善疗效评分。结果:干预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PSQI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基于循经取穴理论,火龙罐疗法能明显改善气滞血瘀型胸痹心痛病人的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经取穴 火龙罐 胸痹心痛 气滞血瘀型 不寐 中医护理
下载PDF
膈下逐瘀汤加减联合中医循经盆底肌康复对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周璐 常淑华 陈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汤加减联合中医循经盆底肌康复对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通过简单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汤加减联合中医循经盆底肌康复对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通过简单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中医循经盆底肌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20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本研究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下腹疼痛、腰骶疼痛、带下异常、劳累后加重、神疲乏力等主要症状积分,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两组疼痛程度,比较治疗前、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水平差异,比较两组随访时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下腹疼痛、带下异常、腰骶疼痛、神疲乏力、劳累后加重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57/60)、83.33%(50/60)(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在随访时复发率分别为6.67%(4/60)、10.00%(6/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加减联合中医循经盆底肌康复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等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下逐瘀汤 中医循经 盆底肌康复 气虚血瘀型 慢性盆腔痛
下载PDF
焦络理论辨析血不利则为水
9
作者 曹兴旺 杨圣堃 +2 位作者 曾韵桃 张爱容 王俊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0期89-91,共3页
“血不利则为水”出自《金匮要略》,明确指出了血不利是水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是对津液和营血病理关系的高度凝练。作者通过对比古今医家对此理论的认识,发现诸多医家注重强调血、水生理上的相互生化及病理上的互为因果缠绵,忽略了血不利... “血不利则为水”出自《金匮要略》,明确指出了血不利是水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是对津液和营血病理关系的高度凝练。作者通过对比古今医家对此理论的认识,发现诸多医家注重强调血、水生理上的相互生化及病理上的互为因果缠绵,忽略了血不利的发生机制和水为病所生“痰、饮、湿、瘀”的演变,导致临床运用调血利水之法诊治水气病存在局限性。王俊峰教授的“焦络理论”认为“三焦不通百病根,肾水不足相火生,玄府经络气血畅,邪去正安阴阳衡”,从此观点辨析血不利则为水的生理病理渊源,为经典理论的当代研究提供参考,拓展水气病治疗思路和中医辨治疾病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不利则为水 焦络理论 水气病 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中药直肠滴入联合温针灸治疗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熊婷婷 刘玲 +2 位作者 彭远容 李莉 邓春华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评价中药直肠滴入联合温针灸治疗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32例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依据双色球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1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直肠滴入联合温针灸治... 目的评价中药直肠滴入联合温针灸治疗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32例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依据双色球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1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直肠滴入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指标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9.53±1.71)mm明显厚于对照组的(7.92±1.64)mm(P<0.05)。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直肠滴入联合温针灸治疗有助于改善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子宫动脉指标及子宫内膜厚度,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直肠滴入 温针灸 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
下载PDF
益气升阳活血法指导中药方剂对伴随糖尿病的牙周炎临床运用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金钊 左渝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益气升阳活血法指导中药方剂对伴随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1年3月医院收治的110例伴随T2DM的牙周炎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 目的探讨益气升阳活血法指导中药方剂对伴随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1年3月医院收治的110例伴随T2DM的牙周炎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均接受牙周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益气升阳活血中药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指数包括牙周探测位点的平均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探诊出血指数(bleeding on probing,BOP),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hemoglobinA1c,HbA1c)与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以及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平均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牙周指数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其中研究组PD、CAL和BO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bA1c、hsCRP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其中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升阳活血法指导中药方剂对伴随T2DM的牙周炎患者效果显著,显著改善患者牙周指数及血糖水平,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升阳活血法 中药 糖尿病 牙周炎 中医病机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及复杂网络分析探讨古代中风方剂用药规律
12
作者 王少卿 南一楠 +3 位作者 朱文浩 周纡 孔令博 樊永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8期2675-2679,共5页
目的:探讨古代中医治疗中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录古籍中治疗中风的方剂422首,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对药物的使用频次、类别、使用比例等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关联规则及复杂网络分析对其用药规律进行提取。结果:纳入方剂涉及中药18个种... 目的:探讨古代中医治疗中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录古籍中治疗中风的方剂422首,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对药物的使用频次、类别、使用比例等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关联规则及复杂网络分析对其用药规律进行提取。结果:纳入方剂涉及中药18个种类,药物221种,使用频次共4058次;使用比例较高的依次为解表药、补益药、祛风湿药、清热药、活血药等;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依次为防风、川芎、当归、人参、白芍等;药物的使用以温、平、微温、微寒、寒为主,性味以辛、甘、苦为主,归经多以脾、肝、肺、心为主;根据Apriori算法,共产生496条规则,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提取了核心药物节点:防风、甘草、当归、川芎、人参和羌活。结论:古代中医治疗中风,重视祛风通络、补气养血治法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古代方剂 用药规律 关联规则 复杂网络分析 祛风通络 补气养血
下载PDF
从肾-天癸-冲任-骨轴论益气温经法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威 叶佰盛 +5 位作者 黄振 陈天鹏 郄凤卿 刘耀升 龚建程 史晓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73,118,共5页
肾-天癸-冲任-骨轴影响女性在各个年龄段的骨骼生长发育状况。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由于患病率有逐渐上升的倾向而受到关注。中医理论在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独特的优势。肾藏... 肾-天癸-冲任-骨轴影响女性在各个年龄段的骨骼生长发育状况。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由于患病率有逐渐上升的倾向而受到关注。中医理论在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独特的优势。肾藏精,精生髓,髓居于骨腔中,以滋养骨,肾为天癸之源、冲任之本,天癸是“肾主生殖”的精微物质,冲任二脉的通盛以肾气盛为前提,而骨骼的强弱与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作为常见的代谢性骨骼疾病,受肾-天癸-冲任-骨轴的调节。肾气、天癸、冲任生理功能正常,骨才能发挥其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作用。笔者通过对肾-天癸-冲任-骨轴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从而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天癸-冲任-骨轴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肾虚血瘀 益气温经法 中医中药
下载PDF
从经络瘀血理论阐述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14
作者 门玉娟 殷世美 +2 位作者 辛秀玲 王军 袁启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3期197-200,共4页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临床常见病,常因慢性盆腔痛、带下异常等症状反复发作,迁延日久,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临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方法虽然较多,但往往效果欠佳。此文从经络循属、瘀血阻络等角度出发,指出肝经、冲任二...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临床常见病,常因慢性盆腔痛、带下异常等症状反复发作,迁延日久,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临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方法虽然较多,但往往效果欠佳。此文从经络循属、瘀血阻络等角度出发,指出肝经、冲任二脉通过经脉循行直接影响盆腔的气血运行,而分布于盆腔的络脉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发病通路的最终环节,致病因素以“瘀”为主,提出通调气血、祛瘀活络的治疗原则。通过探讨经络瘀血理论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发挥的作用,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瘀血理论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排刺温针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波 许电 +2 位作者 陈慧珍 张少玲 罗小妹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8期2666-2670,共5页
目的:观察排刺温针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琼海市中医院收治的肾虚督寒型AS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熏... 目的:观察排刺温针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琼海市中医院收治的肾虚督寒型AS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熏洗治疗,观察组给予排刺温针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中医证候积分、脊柱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对比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SR、CRP、TNF-α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及VAS评分、BASDAI和BASFI评分分别为(21.18±2.65)mm/h、(18.72±2.48)mg/L、(9.19±2.15)ng/L、(2.89±0.61)分、(3.14±0.39)分、(2.56±0.33)分、(3.02±0.3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6.86±3.36)mm/h、(24.51±3.31)mg/L、(12.38±2.55)ng/L、(5.24±1.20)分、(4.03±0.50)分、(3.57±0.46)分、(4.10±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7.50%对比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刺温针联合中药熏洗可以改善肾虚督寒型AS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临床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炎症介质水平,从而有效治疗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排刺温针 中药熏洗 肾虚督寒型 作用机制 红细胞沉降率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何若苹治疗崩漏临证经验
16
作者 骆丽娜 何若苹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143-1146,共4页
[目的]总结何若苹主任治疗崩漏的经验。[方法]搜集整理何师门诊医案,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两方面总结阐述何师治疗崩漏的经验,再以典型医案为例进一步论述诊治特色。[结果]何师认为,崩漏一病,病因无外乎虚、瘀、热三者,或三者夹杂而致病... [目的]总结何若苹主任治疗崩漏的经验。[方法]搜集整理何师门诊医案,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两方面总结阐述何师治疗崩漏的经验,再以典型医案为例进一步论述诊治特色。[结果]何师认为,崩漏一病,病因无外乎虚、瘀、热三者,或三者夹杂而致病,虚则经血失于统摄,瘀则经血离经,热则迫血妄行,临床多从脾肾论治,治疗当以补益气血、滋补肝肾而清热化瘀固冲,选方分别为归脾汤合四物汤或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生化汤合逍遥散或合四物汤加减。列举医案三则,分别为心脾两虚、脾不统血证,冲任失调、奇经虚滞证,湿瘀互结、血热妄行证,经辨证论治后临床均能取得较好疗效。[结论]何师治疗该病根据临床特点辨证审因,严分虚实,查清兼症,而后分型论治,临床收效显著,对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漏 补气血 滋阴清热 化瘀固冲 中医药治疗 名医经验 何若苹
下载PDF
丹参及其配伍治疗IgA肾病微血管病变的药效作用
17
作者 黄怡嘉 沈沛成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S02期238-240,共3页
IgA肾病病因为虚人外感“热”“瘀”交杂,“热、瘀”损伤脉道迫血妄行,血不归经故临床以血尿多见,“虚、瘀”交错水道不利,故多见水肿。水肿、血尿与现代医学的微血管损伤息息相关,微血管损伤持续存在于IgA肾病病程中。长期的微血管损伤... IgA肾病病因为虚人外感“热”“瘀”交杂,“热、瘀”损伤脉道迫血妄行,血不归经故临床以血尿多见,“虚、瘀”交错水道不利,故多见水肿。水肿、血尿与现代医学的微血管损伤息息相关,微血管损伤持续存在于IgA肾病病程中。长期的微血管损伤,会导致微循环发生障碍,加重IgA肾病患者的病情;依据中医凉血活血,益气养血的治法,借助凉血活血、益气养血代表药丹参及其配伍对IgA肾病之微血管病变的效应机制进行综述,从而以完善中医血瘀证理论并指导IgA肾病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丹参/黄芪 微血管病变 中医治法 凉血活血 益气养血
下载PDF
温肾健脾 化瘀行水法治疗脾肾阳虚夹瘀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邹丽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1期114-116,共3页
目的 探讨温肾健脾、化瘀行水法治疗脾肾阳虚夹瘀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1例脾肾阳虚夹瘀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肾健脾、化瘀行水... 目的 探讨温肾健脾、化瘀行水法治疗脾肾阳虚夹瘀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1例脾肾阳虚夹瘀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肾健脾、化瘀行水方,疗程6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效果、血浆白蛋白、血脂、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1%(31/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86%(22/35)(P <0.01)。治疗组各项实验室指标同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1.67%(33/36),对照组为65.71%(23/3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温肾健脾、化瘀行水法治疗脾肾阳虚夹瘀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临床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温肾健脾法 化瘀行水法 脾肾阳虚夹瘀证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滋阴化瘀法在妊娠晚期羊水偏少患者中的应用
19
作者 侯红红 刘艳熟 刘秀志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究滋阴化瘀法在妊娠晚期羊水偏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5月该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晚期肾虚血瘀型羊水偏少患者90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方... 目的探究滋阴化瘀法在妊娠晚期羊水偏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5月该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晚期肾虚血瘀型羊水偏少患者90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方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滋阴化瘀中药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4周后患者羊水指数(amniotic fluid index,AFI),比较两组患者围产期羊水情况[羊水Ⅱ~Ⅲ污染率、产时羊水量]、围生儿情况[胎儿窘迫率、新生儿评分(Apgar)、新生儿窒息率],并记录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完成4周治疗后,观察组羊水Ⅱ~Ⅲ级污染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完成4周治疗后,观察组AFI值、产时羊水量、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滋阴化瘀法结合常规方案可明显提高妊娠晚期羊水偏少患者AFI值,改善患者围产期羊水情况,降低胎儿窘迫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晚期 羊水偏少 滋阴化瘀 羊水指数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瘀血阻滞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开展电针与温针灸的疗效差异性
20
作者 李乐涛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33期142-144,共3页
目的分析瘀血阻滞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开展电针与温针灸的疗效差异性。方法以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内东莞市虎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治疗的80例瘀血阻滞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以中医治疗方案差异分为电针组(n=... 目的分析瘀血阻滞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开展电针与温针灸的疗效差异性。方法以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内东莞市虎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治疗的80例瘀血阻滞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以中医治疗方案差异分为电针组(n=40)与温针灸组(n=40),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评分、关节功能评分。结果(1)电针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温针灸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中医症候、HSS评分无对比差异(P>0.05),但治疗后的电针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均低于温针灸组(P<0.05),HSS高于温针灸组(P<0.05)。结论在瘀血阻滞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开展电针治疗较之开展温针灸,可取得更佳治疗效果,对促进患者病情转归及膝关节功能恢复均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瘀血阻滞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电针 温针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