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通化瘀散结法联合箍围-火针法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5例
1
作者 李凯 吴娟 +5 位作者 李婧娇 李晨茜 章建兰 曾宪玉 陈柳青 段逸群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分析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中医辨证水平。方法对5例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的临床表现、中医证候、中医治则、方药、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为青年男性,年龄为19~26岁,平... 目的分析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中医辨证水平。方法对5例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的临床表现、中医证候、中医治则、方药、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为青年男性,年龄为19~26岁,平均年龄22.62岁,5例患者皮损以头皮大量结节、囊肿、融合性脓肿为主,伴有明显脓性分泌物、压痛、脱发明显等临床特点。5例患者中2例肥胖(BMI≥30.0 kg/m 2)。5例患者皮疹辨证均符合痰瘀互结证。中医内治均采用温通化瘀散结之法,局部红肿者仙方活命饮加减。外治采用箍围-火针法,箍围使用自制消炎膏配合冲和散,火针针刺后按压排脓。中医药治疗时间为56~180 d,平均时间为101.20 d,5例中3例结节、囊肿完全消退,脓性分泌物消失,遗留色减斑及瘢痕(病例1~3);1例结节消失,囊肿变平,硬化性囊肿缩小(病例4);1例硬化性囊肿略缩小(病例5)。随访6个月后,2例肥胖患者均有复发,继续治疗后复发皮损消失。结论温通化瘀散结法联合箍围-火针法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 温通化瘀散结法 箍围-火针法
下载PDF
Effect of warming Yang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method on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tissue inhibitor metalloproteinases levels secreted by cultured endometrial cells from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被引量:10
2
作者 Huang Yanhui Shen Lin +1 位作者 Cai Anhe Xiao 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5期571-576,共6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s using the warming Yang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method on levels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tissue inhibitor metalloproteinases(TIMPs) secreted by cul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s using the warming Yang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method on levels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tissue inhibitor metalloproteinases(TIMPs) secreted by cultured endometrial cells from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METHODS:Ectopic and eutopic endometrial cells obtaind from 15 endometriosis patients were cultured in vitro,and divided randomly into five groups:high dose;moderate dose;low dose;nemestran;blank control.The three dose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a decoction prepar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warming Yang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nemestran and 0.9%NaCI were administered to the nemestran group and balnk control group,respectively.Eutopic endometrial cells obtaind from 10 hysteromyoma patients were cultured in vitro,as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0.9%NaCI were administered to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Cell culture supernatants were collected and levels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tissue inhibitor metalloproteinase-1(TIMP-1) and tissue inhibitor metalloproteinase-2(TIMP-2)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levels of MMP-1,MMP-2,and MMP-9 in eutopic and ectopic endometrium cell supernatants in the blank control group were increased,whereas levels of TIMP-1 and TIMP-2 were decreased(P <0.05).Compared with the blank control group,levels of MMP-1 and MMP-2 in ectopic and eutopic endometrium cell supernatants cultured in low-dose,middle-dose,and high-dose groups were decreased,whereas levels of TIMP-1 and TIMP-2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 < 0.05).CONCLUSION:The warming Yang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method affects expression of MMPs andTIM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2 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子宫内膜异位症 膜组织 活血化瘀法 患者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原文传递
柳国斌教授从“寒凝血瘀”论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经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尧卿 黄仁燕 +4 位作者 樊炜静 王徐红 杜玉青 卢慧敏 柳国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135-138,共4页
本文对柳国斌教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学术思想进行总结。柳教授提出阳虚寒凝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始动病机,而后形成瘀血、脉络闭阻等病理环节,故将本病的病机概括为“寒凝经脉,瘀血阻络”,其提出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为治疗法则... 本文对柳国斌教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学术思想进行总结。柳教授提出阳虚寒凝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始动病机,而后形成瘀血、脉络闭阻等病理环节,故将本病的病机概括为“寒凝经脉,瘀血阻络”,其提出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为治疗法则,遣方用药注重扶阳,认为机体的阳气充足后,气血得以运行顺畅,瘀血等病理因素随之消散。柳教授强调只有抓住病机才能抓住治疗的关键,在复杂的疾病中找出矛盾所在,才能取得良效。现将柳教授临证经验总结如下,并附验案1则,为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温经散寒 活血化瘀 通经活络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基于温阳化瘀拟方治疗肝衰竭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
4
作者 卢昌林 刘美燕 +6 位作者 陈炳东 黄小桃 梅梦如 刘志芳 曹音 毛德文 龙富立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6期181-187,共7页
目的:旨在评估采用温阳化瘀拟方治疗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建库至2023年7月30日的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读秀、预印本平台、中医药科研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linic... 目的:旨在评估采用温阳化瘀拟方治疗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建库至2023年7月30日的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读秀、预印本平台、中医药科研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linic Trial等数据库中采用温阳化瘀拟方治疗肝衰竭的RCTs,而后通过纳排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献,对纳入文献质量评估后,组织研究者进行相关数据提取,最后运用RevMan 5.4软件对临床有效率、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及中医证候评分、MELD评分、病死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温阳化瘀拟方组在临床有效率[RR=1.38,95%CI(1.27,1.50),P<0.000 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MD=-18.06,95%CI(-22.55,-13.58),P<0.000 01]、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D=-17.35,95%CI(-22.87,-11.82),P<0.000 01]、总胆红素[MD=-53.03,95%CI(-71.03,-35.02),P<0.000 01]、凝血酶原时间[MD=-3.81,95%CI(-4.85,-2.77),P<0.000 01]、凝血酶原活动度[MD=8.80,95%CI(5.84,11.77),P<0.000 01]、白蛋白[MD=3.49,95%CI(1.97,5.01),P<0.000 01]、MELD评分[MD=-2.65,95%CI(-3.81,-1.50),P<0.000 01]、中医证候评分[MD=-3.87,95%CI(-5.00,-2.75),P<0.000 01]、病死率[RR=0.51,95%CI(0.34,0.74),P=0.0005]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化瘀拟方治疗肝衰竭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综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温阳化瘀 临床疗效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管氏针灸学术流派伤科用药规律分析
5
作者 黄培冬 李新龙 +3 位作者 王花蕾 管遵惠 管傲然 管薇薇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476-481,共6页
目的:系统梳理管氏针灸学术流派伤科用药规律,为流派传承及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管氏常用中医处方与遣药圭臬》所载管氏第二代名医管庆鑫的伤科经验方分别归类并建立数据库,通过Excel进行频数统计,JAVA及Gephi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 目的:系统梳理管氏针灸学术流派伤科用药规律,为流派传承及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管氏常用中医处方与遣药圭臬》所载管氏第二代名医管庆鑫的伤科经验方分别归类并建立数据库,通过Excel进行频数统计,JAVA及Gephi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挖掘管氏针灸学术流派伤科用药规律。结果:管氏伤科经验方共71首,其中内服方66首(含4首小方)、外用方5首。使用药物共139味,使用频次802次,使用频次10的常用药共有26味,使用关联频次≥10的药对组合54对,前5位的依次是乳香与没药、当归与红花、当归与没药、当归与乳香、当归与桃仁。在药物属性中,温、平、寒及辛、苦、甘药常用,归经前三位依次为肝经、心经、脾经。结论:管氏针灸学术流派伤科用药以活血化瘀药为主,佐以补虚药、理气药、清热药或温里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氏针灸学术流派 可视化分析 活血化瘀 补虚药 理气药 清热药 温里药
下载PDF
王济华治疗风湿病经验
6
作者 孙芳 傅文 +1 位作者 冯福海 王济华 《河南中医》 2024年第7期1055-1060,共6页
王济华教授认为,风湿病的基本病机为人体阴阳失调,正气亏虚,外感风寒湿邪,表邪入里郁而化热,导致痹阻关节、肌肉、筋骨,病情日久多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脾虚湿胜、痰瘀交阻等。王教授治疗风湿病常个体化分辨患者风寒湿之偏重、阴阳气... 王济华教授认为,风湿病的基本病机为人体阴阳失调,正气亏虚,外感风寒湿邪,表邪入里郁而化热,导致痹阻关节、肌肉、筋骨,病情日久多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脾虚湿胜、痰瘀交阻等。王教授治疗风湿病常个体化分辨患者风寒湿之偏重、阴阳气血之盛衰,遵循轻微解表发汗,兼顾温经止痛,重视健脾化湿、热痹当清、调补气血、虫类药化瘀剔络、滋补肝肾等治痹要点,组方精妙、配伍严谨、疗效肯定,可有效缓解关节炎症,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王济华教授强调,对于沉寒痼冷痹阻络脉,一般温药不能奏效,必用附子、乌头之品,用药时需要注重辨证准确、炮制方法得当、用量适度,且需在正确配伍的前提下间断运用,密切观察,以防蓄积中毒,而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病 解表发汗 温经止痛 健脾化湿 热痹当清 调补气血 化瘀剔络 滋补肝肾 王济华
下载PDF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与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7
作者 胡梦露 李飞 +6 位作者 邱帅辉 谷娜 韩舒煜 李蔚然 王克坡 周欣华 李申林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33-138,共6页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确诊VD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辨经刺井针治疗)、艾灸组(化瘀通络灸治疗)及针灸组(辨经刺井结...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确诊VD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辨经刺井针治疗)、艾灸组(化瘀通络灸治疗)及针灸组(辨经刺井结合化瘀通络灸治疗),每组各30例。3组患者均予以基础药物及康复训练、普通针刺治疗,每周6次,疗程8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当天观察各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血液流变学、血清IL-1β、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MMSE、MoCA及ADL量表的评分均升高(P<0.05);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及血清IL-1β水平均降低(P<0.05),而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刺组比较,艾灸组治疗后各指标无明显差异,针灸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与艾灸组相比,针灸组治疗后MMSE及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及IL-1β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针灸结合治疗VD疗效肯定,能有效改善VD患者智能缺损、认知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液流变学,减轻神经细胞炎性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辨经刺井针 化瘀通络灸 康复训练 血液流变学 IL-1β IL-10
下载PDF
基于“毒瘀虚”分期论治皮肌炎的临证经验
8
作者 杜时雨 王海洋 +1 位作者 彭昭蓉 汤小虎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63-66,共4页
皮肌炎是一种累及皮肤、骨骼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皮疹、肌无力、肌痛为主。本病初期外邪入里,化热为毒,邪毒蕴阻肌肤,发为皮疹;而后热毒与湿、瘀相互胶结,可见皮疹加剧,关节肌肉灼痛;久病气血阴阳亏虚,出现肌肉酸痛、肢体痿... 皮肌炎是一种累及皮肤、骨骼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皮疹、肌无力、肌痛为主。本病初期外邪入里,化热为毒,邪毒蕴阻肌肤,发为皮疹;而后热毒与湿、瘀相互胶结,可见皮疹加剧,关节肌肉灼痛;久病气血阴阳亏虚,出现肌肉酸痛、肢体痿弱无力。汤小虎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急性期以热毒为主者,治以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如热毒内陷心营,治以清营解毒,透热养阴。缓解期以瘀热偏重者,治以活血化瘀,理气健脾;以湿热偏重者,治以清热利湿,宣通经络。慢性期以气血两虚为主者,治以益气温经,养血和络;以阴虚为主者,治以滋补肝肾,益气养阴;以阳虚为主者,治以温阳通络,健脾益肾。临证之时汤小虎教授辨清病理因素,精准用药,本文以急性期热毒炽盛,内陷心营为例,选方清营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毒瘀虚 清营解毒 利湿祛瘀 益气养血 温阳滋阴 临证经验
下载PDF
黄祥武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经验
9
作者 郑少林 钟飞 +4 位作者 蒋水波 李都 周健翔 郭婧 黄蔚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1期12-16,共5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其起病和发展非常隐秘,以感觉异常、感觉缺失、疼痛为主要特征,是一种由于代谢及微血管因素改变导致的神经病变。黄祥武主任医师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为中医消渴久治不愈,日久阴损及阳,...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其起病和发展非常隐秘,以感觉异常、感觉缺失、疼痛为主要特征,是一种由于代谢及微血管因素改变导致的神经病变。黄祥武主任医师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为中医消渴久治不愈,日久阴损及阳,脾阳虚衰,生化无力,气血不荣,推动无力,肾阳虚衰,阳气不足易外感寒邪之气,客于脉中,血液遇寒则凝;且阳气虚弱无力,血行不畅,不能到达四肢末端,则出现四肢温度下降,缺乏濡养故而发病,应以温补脾肾,活血化瘀为治法,并自拟温阳化瘀方治疗,临床中运用疗效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温阳化瘀方 肾虚血瘀 阳虚血瘀 黄祥武
下载PDF
温阳利水祛瘀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分析
10
作者 叶霞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5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温阳利水祛瘀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床奇偶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温... 目的探讨温阳利水祛瘀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床奇偶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温阳利水祛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LVESV)]及不良反应(头痛、血压降低、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皮疹)。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LVEF指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LVEDV及LVESV指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利水祛瘀方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效果已得到明确验证。该疗法在缓解患者心功能症状方面效果显著,同时有效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升了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利水祛瘀方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不良反应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郑玉玲自拟附桂管食通方治疗晚期食管癌经验
11
作者 张亚玲 王俊涛 +3 位作者 陈晓琦 朱燃培 陈建设 郑玉玲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3年第1期28-31,共4页
郑玉玲教授认为晚期食管癌患者正气虚衰,邪气极盛,肝脾胃肾虚衰,尤以脾肾阳虚为重,致顽痰死血结聚于食管,发为癌病;脾肾阳虚、顽痰痼血为其核心病机,“虚、痰、瘀”为主要发病因素,以温补脾肾、消痰逐瘀为治疗原则,并自拟附桂管食通方,... 郑玉玲教授认为晚期食管癌患者正气虚衰,邪气极盛,肝脾胃肾虚衰,尤以脾肾阳虚为重,致顽痰死血结聚于食管,发为癌病;脾肾阳虚、顽痰痼血为其核心病机,“虚、痰、瘀”为主要发病因素,以温补脾肾、消痰逐瘀为治疗原则,并自拟附桂管食通方,收到较好临床疗效。本文总结郑玉玲运用附桂管食通方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经验,并附验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食管癌 温补脾肾 消痰逐瘀
下载PDF
温阳化瘀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阳虚血瘀证临床观察
12
作者 高宗跃 周晓丽 +6 位作者 杨娅娟 赵培娜 刘一帆 莫凡 吴婧 董凤怡 张雅琪 《河南中医》 2023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观察温阳化瘀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阳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便秘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给予温阳化瘀法治... 目的:观察温阳化瘀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阳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便秘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给予温阳化瘀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血清中神经递质含量[抑制性神经递质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兴奋性神经递质P物质(substance-p,SP)]、结肠传输试验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排便频次、粪便性状、腹胀等症状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S、NO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SS、NO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P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S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结肠传输试验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温阳化瘀法治疗STC阳虚血瘀证,可提高肠道蠕动功能、调控肠道神经递质分泌,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阳虚血瘀证 温阳化瘀法 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
下载PDF
毛德西辨治肥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五法经验介绍
13
作者 巴明玉 禄保平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6期202-205,共4页
介绍毛德西教授辨治肥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经验。毛德西教授认为肥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病理特点多以虚为本,以湿、郁为标,湿邪往往贯穿整个病理过程。故常从虚、湿、郁论治,创制疏肝理气化湿法、清热利湿法、散寒利湿法... 介绍毛德西教授辨治肥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经验。毛德西教授认为肥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病理特点多以虚为本,以湿、郁为标,湿邪往往贯穿整个病理过程。故常从虚、湿、郁论治,创制疏肝理气化湿法、清热利湿法、散寒利湿法、温阳利湿法、散瘀利湿法等五法,临证多法联用,随证治之,祛湿贯穿始终,临床可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疏肝理气化湿法 清热利湿法 散寒利湿法 温阳利湿法 散瘀利湿法 毛德西
下载PDF
从肾-天癸-冲任-骨轴论益气温经法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威 叶佰盛 +5 位作者 黄振 陈天鹏 郄凤卿 刘耀升 龚建程 史晓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73,118,共5页
肾-天癸-冲任-骨轴影响女性在各个年龄段的骨骼生长发育状况。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由于患病率有逐渐上升的倾向而受到关注。中医理论在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独特的优势。肾藏... 肾-天癸-冲任-骨轴影响女性在各个年龄段的骨骼生长发育状况。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由于患病率有逐渐上升的倾向而受到关注。中医理论在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独特的优势。肾藏精,精生髓,髓居于骨腔中,以滋养骨,肾为天癸之源、冲任之本,天癸是“肾主生殖”的精微物质,冲任二脉的通盛以肾气盛为前提,而骨骼的强弱与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作为常见的代谢性骨骼疾病,受肾-天癸-冲任-骨轴的调节。肾气、天癸、冲任生理功能正常,骨才能发挥其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作用。笔者通过对肾-天癸-冲任-骨轴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从而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天癸-冲任-骨轴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肾虚血瘀 益气温经法 中医中药
下载PDF
岭南罗氏妇科传承人廖慧慧论治子宫内膜息肉经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怡 陈慕镟 +1 位作者 曾蕾 廖慧慧(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2347-2353,共7页
子宫内膜息肉为妇科常见疾病,是导致育龄期妇女异常子宫出血及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岭南罗氏妇科传承人廖慧慧教授认为,子宫内膜息肉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以脾肾阳虚为本,血瘀、痰湿为标;病证以虚实夹杂为特点,可分为痰瘀互结证、湿热瘀... 子宫内膜息肉为妇科常见疾病,是导致育龄期妇女异常子宫出血及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岭南罗氏妇科传承人廖慧慧教授认为,子宫内膜息肉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以脾肾阳虚为本,血瘀、痰湿为标;病证以虚实夹杂为特点,可分为痰瘀互结证、湿热瘀结证、肝郁肾虚证及脾虚痰湿证4种证型。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应结合息肉大小、病机特性、患者需求等确定疗法:若患者子宫内膜息肉较小(<1 cm)、单发,伴有异常子宫出血,但不伴有子宫内膜增厚,以祛除癥瘕为首要目标,予脱花煎加味(由当归、肉桂、川芎、牛膝、车前子、红花等药物组成)温经活血、化瘀消癥,以祛除息肉;若患者息肉较大(>1 cm)、多发,或同时存在异常子宫出血严重、内膜增生等情况,则建议患者先行宫腔镜下内膜息肉摘除术。待息肉已去,则分经期与非经期两个阶段辨证论治,调理体质,预防复发,结合周期疗法调经助孕,临床可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罗氏妇科 子宫内膜息肉 脾肾阳虚 血瘀 温经活血 化瘀消癥 脱花煎 周期疗法 廖慧慧
下载PDF
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用药规律及可能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鞠春晓 李逸雯 +5 位作者 赵俊男 翁家俊 梅俊 王碧晴 刘玥 徐凤芹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07-1316,共10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总结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用药规律,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核心药物组合治疗CHF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进行初步预测。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1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第一诊断为...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总结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用药规律,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核心药物组合治疗CHF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进行初步预测。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1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第一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的病历,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Computer System,TCMICS)V3.0对中药使用频次、用药规律等进行分析;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筛选出核心药物组合治疗CHF的潜在靶点,初步预测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共纳入625例患者,787张中药处方。有56味中药使用频次超过50次,主要为补虚药、利水渗湿药及活血化瘀药;结合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得到治疗CHF的核心药物组合为:黄芪、党参、茯苓、桂枝、益母草、川芎和赤芍。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核心药物组合中槲皮素、异鼠李素等活性成分作用于AKT1、EGFR、MMP9等20个CHF核心靶点;核心药物组合治疗CHF的潜在靶点主要富集在11个细胞组成、17种分子功能和20个生物过程中;生物学通路主要为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等。结论中药治疗CHF以益气温阳,利水消肿,活血化瘀为主。核心药物组合可能通过参与心室重塑、炎症反应等过程从而发挥治疗CHF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益气温阳 利水消肿 活血化瘀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心室重塑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温性活血化瘀中药及其活性成分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俞佳峰 胡翠 +2 位作者 吴先昊 王小青 李雪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4-40,共7页
在临床上血瘀与心血管疾病存在高度相关性,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活血通经、散瘀行脉的功效,在防治血瘀和血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血瘀的致病机制较为复杂,与凝血系统的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异常等有关,其中血小板聚集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在临床上血瘀与心血管疾病存在高度相关性,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活血通经、散瘀行脉的功效,在防治血瘀和血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血瘀的致病机制较为复杂,与凝血系统的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异常等有关,其中血小板聚集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故抗血小板聚集是防治血瘀的主要途径之一。活血化瘀中药抗血小板聚集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保持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在机体内的动态平衡;抑制血小板内的亚细胞器释放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因子、P-选择素和纤维蛋白原等内容物;抑制血小板膜蛋白上的受体与相应化合物结合;影响核苷酸系统,提高血小板内cAMP和cGMP的水平或者抑制其水解等。通过参阅文献并分析,发现在具抗血小板聚集功效的37味活血化瘀中药中,温性中药所占比重最大。针对温性活血化瘀中药抗血小板聚集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和抑制血小板内容物释放,其中三七、月季花、阿魏、鸡血藤、川芎等具有多靶点的特点。有部分研究者对活血化瘀中药的活性成分进行了修饰,得到了一系列活性更高的衍生物,如阿魏、川芎等。温性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副作用小、药性温和、作用靶点多等特点,且效果较佳。本文对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的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性 活血化瘀 抗血小板聚集 花生四烯酸代谢 血小板内容物 血小板膜蛋白受体 核苷酸系统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从中医阴阳学说论巨噬细胞极化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刁雅静 冼绍祥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823-827,共5页
巨噬细胞根据机体所在微环境的不同可极化为不同状态,主要可分为M1型和M2型2类。二者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各自占据不同的优势从而产生相互作用,其与中医阴阳理论中的阴阳相互对立制约、相互消长平衡、相互转化有着相似的内涵... 巨噬细胞根据机体所在微环境的不同可极化为不同状态,主要可分为M1型和M2型2类。二者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各自占据不同的优势从而产生相互作用,其与中医阴阳理论中的阴阳相互对立制约、相互消长平衡、相互转化有着相似的内涵。从中医阴阳学说探讨巨噬细胞极化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提出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不同阶段调节M1型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之间的平衡的观点。当M1型巨噬细胞效应过强时,可治以清热解毒,方选黄连解毒汤等;当M2型巨噬细胞效应过强时,可治以益气温阳、活血化瘀、祛痰化浊,方选桂枝汤、四君子汤、血府逐瘀汤、二陈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巨噬细胞极化 阴阳理论 阴阳平衡 清热解毒 益气温阳 活血化瘀 祛痰化浊
下载PDF
GH/IGF-1系统在BMSCs成脂分化过程中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付夜平 孙鑫 +3 位作者 杨芳 李俊儒 王致远 刘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4-329,共6页
目的研究温肾健脾、活血化瘀含药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脂分化作用过程中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系统的调节机制。方法将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依次为正常组、成脂诱导组、温肾健脾组、... 目的研究温肾健脾、活血化瘀含药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脂分化作用过程中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系统的调节机制。方法将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依次为正常组、成脂诱导组、温肾健脾组、活血化瘀组。对大鼠进行7 d灌胃,制备含药血清,按一定比例将含药血清与完全培养基进行配比用以BMSCs成脂分化的培养。油红O染色观察BMSCs成脂分化情况后,用ELISA法测定脂肪细胞中GH、IGF-1的蛋白水平。结果GH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成脂诱导组低于正常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成脂诱导组相比,温肾健脾组、活血化瘀组结果均优于成脂诱导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肾健脾组与活血化瘀组相比,活血化瘀组结果优于温肾健脾组。②IGF-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成脂诱导组结果高于正常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成脂诱导组相比,温肾健脾组、活血化瘀组结果均低于成脂诱导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肾健脾组、活血化瘀组相比,活血化瘀组结果高于温肾健脾组。结论温肾健脾、活血化瘀中药可能通过GH/IGF-1系统发挥抑制BMSCs的成脂分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健脾 活血化瘀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成脂分化 生长激素(GH)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下载PDF
从伏寒理论探讨温阳祛瘀法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真齐 陈仔颖 +2 位作者 胡闽湘 王小红 陈捷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9期1660-1664,共5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属女性杂病,症状复杂,易反复发作,目前多认为其因“瘀”所致。证候学研究表明寒凝血瘀证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病机之一,且伏寒的特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病机、致病特点及临床表现相契合,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属女性杂病,症状复杂,易反复发作,目前多认为其因“瘀”所致。证候学研究表明寒凝血瘀证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病机之一,且伏寒的特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病机、致病特点及临床表现相契合,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故作者从伏寒理论出发,探讨伏寒致病的发病基础、发病机理以及临证治疗原则,并通过具体病案分析该病的辨治思路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寒学说 寒凝血瘀证 温阳祛瘀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