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ternal main and internal auxiliary" treatment on refractory radiation proctitis
1
作者 He Ju Yuan-Hong Zhao +2 位作者 Qian-Qian Niu Li-Na Yan Zheng Li 《Medical Theory and Hypothesis》 2022年第2期25-29,共5页
Radiotherapy is an essential method in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tumors.However,radiation proctitis(RP)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of pelvic tumors after radiotherapy.Due to RP's various etiology and c... Radiotherapy is an essential method in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tumors.However,radiation proctitis(RP)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of pelvic tumors after radiotherapy.Due to RP's various etiology and complex pathogenesis,it is currently no standard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treatment.Professor Yuan-hong Zhao believes that refractory RP,which is named chronic hemorrhagic radiation proctitis(CHRP),should be classified as"Intestinal Wind Bleeding"(Bleeding like a note before defecation,bright red blood,no swelling and pain in the anus)and"Intestinal Afflux"(Refers to the symptoms of pus and blood in the lower mucus,similar to ulcerative colitis,peptic ulcer and other diseases in modern medicine.)in TCM.The critical pathogenesis of CHRP lies in local stasis and collaterals injury of intestinal collaterals.In general,it is a syndrome of excess and scarcity.External treatment with TCM is the preferred treatment strategy for CHRP,and the primary way is to disperse blood stasis and detoxify and nourish the intestinal collater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hemorrhagic radiation proctitis radiation proctitis intestinal wind bleed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eatment dispersing blood stasis and detoxifying and nourishing the intestinal collaterals method
下载PDF
恶性肿瘤复合病机理论指导下温滋解毒法的构建
2
作者 袁伟琛 周红光 +2 位作者 庄育培 周洪立 吴勉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3-549,共7页
基于恶性肿瘤的复合病机,将正邪、阴阳和中气等理论与癌毒理论相整合,指出正虚邪盛为肿瘤的发病基础。阴阳俱损、气机郁滞、癌毒深伏为肿瘤的病机特点。认为阴阳俱损多起于脾肾,气机郁滞首先责之于脾胃,癌毒深伏常兼夹多种邪气。基于此... 基于恶性肿瘤的复合病机,将正邪、阴阳和中气等理论与癌毒理论相整合,指出正虚邪盛为肿瘤的发病基础。阴阳俱损、气机郁滞、癌毒深伏为肿瘤的病机特点。认为阴阳俱损多起于脾肾,气机郁滞首先责之于脾胃,癌毒深伏常兼夹多种邪气。基于此提出以温滋解毒法为恶性肿瘤的基本治法。温滋解毒法是温法、滋法、解毒法三法并用或次第应用,共同发挥温滋并用,调和阴阳;行气解郁,调畅情志;消癌解毒,破兼夹之邪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复合病机 正虚邪盛 阴阳俱损 气机郁滞 癌毒深伏 温滋解毒法
下载PDF
养阴解毒法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3
作者 翟韵怡 高静东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8期180-184,共5页
在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积极联用养阴解毒等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在发挥药物增效减毒作用、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肿瘤标志物、提高免疫功能、减轻放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期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均存在显著的价值,能进一步为... 在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积极联用养阴解毒等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在发挥药物增效减毒作用、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肿瘤标志物、提高免疫功能、减轻放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期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均存在显著的价值,能进一步为临床治疗肺癌患者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基于此,文章将从肺癌病因病机及养阴解毒法治疗依据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养阴解毒法 阴虚内热证 气阴两虚证
下载PDF
基于“毒瘀虚”分期论治皮肌炎的临证经验
4
作者 杜时雨 王海洋 +1 位作者 彭昭蓉 汤小虎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63-66,共4页
皮肌炎是一种累及皮肤、骨骼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皮疹、肌无力、肌痛为主。本病初期外邪入里,化热为毒,邪毒蕴阻肌肤,发为皮疹;而后热毒与湿、瘀相互胶结,可见皮疹加剧,关节肌肉灼痛;久病气血阴阳亏虚,出现肌肉酸痛、肢体痿... 皮肌炎是一种累及皮肤、骨骼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皮疹、肌无力、肌痛为主。本病初期外邪入里,化热为毒,邪毒蕴阻肌肤,发为皮疹;而后热毒与湿、瘀相互胶结,可见皮疹加剧,关节肌肉灼痛;久病气血阴阳亏虚,出现肌肉酸痛、肢体痿弱无力。汤小虎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急性期以热毒为主者,治以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如热毒内陷心营,治以清营解毒,透热养阴。缓解期以瘀热偏重者,治以活血化瘀,理气健脾;以湿热偏重者,治以清热利湿,宣通经络。慢性期以气血两虚为主者,治以益气温经,养血和络;以阴虚为主者,治以滋补肝肾,益气养阴;以阳虚为主者,治以温阳通络,健脾益肾。临证之时汤小虎教授辨清病理因素,精准用药,本文以急性期热毒炽盛,内陷心营为例,选方清营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毒瘀虚 清营解毒 利湿祛瘀 益气养血 温阳滋阴 临证经验
下载PDF
温阳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5
作者 马珍 李飞泽 《河南中医》 2024年第8期1284-1289,共6页
慢性心力衰竭病机以心气心阳衰之脏腑虚损为本,以感受六淫邪气久病成瘀血、痰湿、瘀毒等病理产物为实。综合各家经验,慢性心力衰竭辨证多以复合证为主,阳虚类证型最为常见。临床多采用温阳养心、温阳利水、温阳益气、温阳活血(通络)、... 慢性心力衰竭病机以心气心阳衰之脏腑虚损为本,以感受六淫邪气久病成瘀血、痰湿、瘀毒等病理产物为实。综合各家经验,慢性心力衰竭辨证多以复合证为主,阳虚类证型最为常见。临床多采用温阳养心、温阳利水、温阳益气、温阳活血(通络)、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的内治法和艾灸、穴位贴敷、奄包热熨等外治法进行治疗,疗效确切。目前,温阳法治疗本病的研究局限于名老中医经验及临床个案报道,样本量有限,中心单一,缺乏治疗后临床随访以考量长期疗效,且各个医家对运用温阳法的组方用药不尽相同,方剂内含药物的作用机制未能完全明确。温阳法与其他治法组成的复合治法在治疗本病时也未有系统归纳和统一,故今后应展开多中心、大样本的中医药临床、动物及药理实验研究,注重追踪随访,对温阳类治法进行系统归纳,制定统一标准,并挖掘温阳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从而有力发挥温阳法治疗本病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温阳法 温阳养心 温阳利水 温阳益气 温阳活血 艾灸疗法 穴位贴敷 奄包热熨
下载PDF
不同治法对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王静 吴时达 +3 位作者 闫亚非 付莉 汤雁蓉 张静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治疗方法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盲法、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阳虚型CHF患者190例,按随机信封方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治疗方法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盲法、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阳虚型CHF患者190例,按随机信封方法分为对照组、温阳组、滋阴组、活血组、复合组(温阳益气兼滋阴组),每组38例,排除不符合入组条件者及失访者,最终入选:对照组37例,温阳组36例,滋阴组36例,活血组37例,复合组37例。各组均按CHF治疗指南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口服液,温阳组加用温阳健心灵口服液(主要成分:制附片、黄芪、川芎、淫羊藿、香加皮、葶苈子、红参),滋阴组加用麦冬知母口服液(主要成分:麦冬、知母),活血组加用丹参川芎口服液(主要成分:丹参、川芎),复合组加用阴阳双补健心灵口服液(主要成分:制附片、黄芪、川芎、淫羊藿、香加皮、葶苈子、红参、麦冬、知母),各10 mL,每日3次,疗程1年。再将患者按照预后分为存活组168例、死亡组15例。观察各组患者因心衰加重、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绞痛、中风等再次住院情况、心功能相关指标、血红蛋白(Hb)、RDW的变化,并比较不同预后患者Hb、RDW水平。结果活血组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7.03%(10/37)比54.05%(20/37),P<0.05〕,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舒张早期前向血流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前向血流速度(E/A)、E峰减速时间(D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活血组、复合组上述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均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增加〔LVEF:0.453±0.131、0.448±0.104比0.394±0.112,FS:(27.9±9.8)%、(27.0±11.5)%比(22.2±13.3)%,E/A:0.88±0.16、0.92±0.20比0.75±0.27, DT(ms):265.4±30.3、251.4±37.5比225.7±35.4,均P<0.05〕,温阳组FS、DT较治疗前明显增加〔FS:(26.4±10.3)%比(19.7±7.4)%,DT:242.0±38.7比216.3±50.9,均P<0.05〕;活血组治疗后RDW较治疗前升高,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滋阴组〔(12.98±2.97)%比(14.37±2.52)%、(13.05±2.36)%,均P<0.05〕,其余各组Hb、RD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和存活组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RDW明显高于存活组〔(14.39±2.17)%比(13.02±2.08)%,P<0.05〕。结论 RDW与CHF患者预后有关,死亡组RDW高于存活组,活血化瘀法能降低CHF患者RDW,改善CHF心功能,减少再住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益气法 滋阴清热法 活血化瘀法 温阳益气兼滋阴法 慢性心力衰竭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心功能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中医基础治法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孙杨 李涵 +4 位作者 张明雪 易丹辉 宋年彬 杨志欣 张一开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02-805,809,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中医基础治法。方法:编撰冠心病合并心衰治则治法临床专家调查问卷,开展多中心、大样本调查研究,应用汇总、组合、排序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诊疗中应优先判断病势轻重缓急,主...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中医基础治法。方法:编撰冠心病合并心衰治则治法临床专家调查问卷,开展多中心、大样本调查研究,应用汇总、组合、排序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诊疗中应优先判断病势轻重缓急,主要治法优选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利水。急性发作期方选参附汤、四逆汤、真武汤加减,慢性缓解期方选生脉散、补阳还五汤合五苓散、人参汤、炙甘草汤加减。各期用药均优选辛甘药以化阳、甘淡以利水除湿、甘温以建中。结论:基于多中心大样本流调得出的冠心病合并心衰基础治则治法符合临床诊疗规律,可反映临床专家对该病的诊疗共识,为中医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治则治法 温阳益心法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8
作者 孙丽丽 张哲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214-217,共4页
慢性心力衰竭是二十一世纪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它是一种进行性的病变,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危重阶段心功能代偿失调的综合征。近年来,经过多次试验观察中医药治疗心衰效果显著,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不仅包括中药的治疗,还包括运动... 慢性心力衰竭是二十一世纪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它是一种进行性的病变,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危重阶段心功能代偿失调的综合征。近年来,经过多次试验观察中医药治疗心衰效果显著,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不仅包括中药的治疗,还包括运动疗法的治疗(如太极拳、气功等)和针灸疗法,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中药抗心衰 益气温阳法 活血化瘀法 温阳利水法 运动疗法
下载PDF
胡陵静教授采用中药内服联合外治法治疗化疗后恶心呕吐经验 被引量:6
9
作者 杨丽 蔡梦圆 +2 位作者 段彤 郭婷婷 胡陵静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23-127,共5页
介绍胡陵静教授运用中药内服联合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化疗后恶心呕吐的经验。胡教授认为邪毒客胃、情志失调、脾胃虚耗是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主要病因,临证中将化疗后恶心呕吐分为邪毒客胃证、肝气犯胃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亏虚证,治以疏邪解... 介绍胡陵静教授运用中药内服联合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化疗后恶心呕吐的经验。胡教授认为邪毒客胃、情志失调、脾胃虚耗是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主要病因,临证中将化疗后恶心呕吐分为邪毒客胃证、肝气犯胃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亏虚证,治以疏邪解毒化浊、疏肝和胃、温中健脾、滋养胃阴,灵活化裁藿香正气散、四七汤、柴胡疏肝散、香砂六君子汤、麦门冬汤,主张中医内外疗法并用,在中药内服基础上联合自制止吐贴穴位敷贴及隔姜灸刺激穴位,使脾胃和,胃气降,呕吐止,屡获佳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恶心呕吐 疏邪解毒化浊 疏肝和胃 温中健脾 滋养胃阴 穴位敷贴 隔姜灸 胡陵静
下载PDF
活血化瘀方药防治肾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红亮 张琳琪 李伟明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471-1473,共3页
目的:对活血化瘀方药防治肾纤维化的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对单味中药的有效成分和复方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活血化瘀类药物能够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减轻肾间质纤维化,延缓肾衰竭进程。结论:活血化瘀方药能防治肾纤维化。
关键词 肾纤维化 益气活血法 温阳活血法 养阴活血法 补肾化瘀法 化瘀降浊法 扶正化瘀法
下载PDF
何永恒教授从“毒、虚”辨治结直肠癌经验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涛 丁宁 +2 位作者 罗宏标 王华帅 何永恒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1023-1028,共6页
结直肠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何永恒教授认为结直肠癌病机为本虚标实。“虚”为本虚,多为五脏亏虚,尤其以脾肾亏虚最明显,临床上以健脾补肾为要;标实则主要为“毒”,根据其病理因素又可分为癌毒、湿毒、热毒、痰毒、瘀毒,据此提出解毒... 结直肠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何永恒教授认为结直肠癌病机为本虚标实。“虚”为本虚,多为五脏亏虚,尤其以脾肾亏虚最明显,临床上以健脾补肾为要;标实则主要为“毒”,根据其病理因素又可分为癌毒、湿毒、热毒、痰毒、瘀毒,据此提出解毒八大法则,分别为以毒攻散癌毒法、清热除湿解毒法、化痰软坚解毒法、活血化瘀解毒法、益气扶正解毒法、养血活血解毒法、滋阴温阳解毒法和健脾补肾解毒法;并创制“天马颗粒剂”,临床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以毒攻散癌毒法 清热除湿解毒法 化痰软坚解毒法 活血化瘀解毒法 滋阴温阳解毒法 健脾补肾解毒法 天马颗粒剂 何永恒
下载PDF
补肾滋阴、补肾温阳法对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雄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秋梅 宋国宏 +1 位作者 马凯伟 顾仁艳 《河南中医》 2017年第12期2105-2108,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滋阴、补肾温阳法对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大鼠雄激素的影响,并探讨不同药物剂量下雄激素变化趋势。方法:将64只雄性大鼠,随机选取8只作为空白对照组,余56只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构建糖尿病性(... 目的:探讨补肾滋阴、补肾温阳法对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大鼠雄激素的影响,并探讨不同药物剂量下雄激素变化趋势。方法:将64只雄性大鼠,随机选取8只作为空白对照组,余56只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构建糖尿病性(diabets mellitus,DM)大鼠模型,成模后用阿朴吗啡(APO)筛选DM性ED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补肾滋阴方低剂量组、补肾滋阴方中剂量组、补肾滋阴方高剂量组、补肾温阳方低剂量组、补肾温阳方中剂量组、补肾温阳方高剂量组,每组各8只。参照《药理实验方法学》,计算给药剂量。将补肾滋阴方及补肾温阳方药物加水至112 mL,其中高剂量组灌胃量等于大鼠公斤体质量数×系数2×2 mL;中剂量灌胃量:公斤体质量数×系数1×2mL;低剂量灌胃量:公斤体质量数×系数0.5×2 mL。每日1次灌胃;给药共4周。模型组及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药物干预四周后测定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滋阴组、补肾温阳组T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滋阴与补肾温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滋阴中剂量组、补肾滋阴低剂量组T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滋阴高剂量T水平虽然升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温阳中剂量组、补肾温阳高剂量组T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T水平虽然升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滋阴法、补肾温阳法均可提高DM性ED大鼠雄激素水平,其中补肾滋阴法中剂量疗效最佳,高剂量疗效反而下降,应避免大剂量使用滋阴药;补肾温阳法随药物浓度增加疗效增加,可适当增加温阳药物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 补肾滋阴法 补肾温阳法 雄激素 大鼠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中风后便秘13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可 《河南中医》 2015年第2期287-288,共2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风后便秘患者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3例。对照组给予果导片口服,治疗组给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46.1%,治疗组有效率76.9%,两组有效率比较有...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风后便秘患者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3例。对照组给予果导片口服,治疗组给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46.1%,治疗组有效率76.9%,两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便秘 桃红四物汤 生白术 养血温阳法
下载PDF
陈阳春八法治疗心律失常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守富 李秋凤 卢吉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8-10,共3页
陈阳春教授认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痰湿、瘀血、气滞、热毒等常常相兼为病,发为心律失常,自创益气活血(气虚血瘀)-益气活血定心饮,化痰祛湿(痰湿内盛)-栝蒌薤白半夏汤、二陈汤,益气养阴(气阴两虚)-生脉定心饮,温阳益气(阳气亏虚)-... 陈阳春教授认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痰湿、瘀血、气滞、热毒等常常相兼为病,发为心律失常,自创益气活血(气虚血瘀)-益气活血定心饮,化痰祛湿(痰湿内盛)-栝蒌薤白半夏汤、二陈汤,益气养阴(气阴两虚)-生脉定心饮,温阳益气(阳气亏虚)-益心复脉饮,益气养血(气血两虚)-归脾汤,滋阴降火(阴虚火旺)-归黄一贯煎,疏肝理气(肝气郁结)-柴胡疏肝散,平肝定悸(阴虚阳亢)-天麻钩藤饮八法,临证加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益气活血 化痰祛湿 益气养阴 温阳益气 益气养血 滋阴降火 疏肝理气 平肝定悸 陈阳春 老中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滋阴清热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15
作者 杨波 寇媛 《吉林中医药》 2016年第7期692-695,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滋阴清热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慢性肾小球肾炎90例,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西药组与中药组,每组各45例。西药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中药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中医滋阴清热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综合疗效、中医证候... 目的探究与分析滋阴清热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慢性肾小球肾炎90例,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西药组与中药组,每组各45例。西药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中药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中医滋阴清热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西药组综合总有效率为71.11%,中药组的综合总有效率为88.89%,中药组的综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73.33%,中药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1.11%,中药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8%,中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西药组及中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常规西医基础上加用清热滋阴法可有效促进尿液排出,燥湿利水,补益脾气,有利于促进免疫力及抵抗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清热法 慢性肾小球肾炎 补气健脾 清热解毒 滋阴降火
下载PDF
治肝法外延扩展灵活运用
16
作者 陈拥军 周洁 +2 位作者 孙晓梅 孙晓伟 曹凤梅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2期24-26,共3页
治肝法由来已久,广泛应用,含疏肝、柔肝、抑肝、平肝、补母等,调理脏腑功能,疗效客观。在此外延扩展,肝阳虚损,疏泄无力,当扶阳助肝;寒热错杂,病在厥阴,宜温阳泻火,兼益津液;气因虚而郁滞,宜益肝气、助疏泄、清都热;疏泄太过,犯脾伤肾,... 治肝法由来已久,广泛应用,含疏肝、柔肝、抑肝、平肝、补母等,调理脏腑功能,疗效客观。在此外延扩展,肝阳虚损,疏泄无力,当扶阳助肝;寒热错杂,病在厥阴,宜温阳泻火,兼益津液;气因虚而郁滞,宜益肝气、助疏泄、清都热;疏泄太过,犯脾伤肾,宜抑肝扶脾固肾;疏泄太过,血失封藏,宜养血柔肝;阳虚血亏,宜养血疏肝,治肝新法,灵活辩证应用,疗效显著。附验案六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肝法 外延扩展 肝阳虚损 扶阳助肝 寒热错杂 温阳泻火 气虚郁滞 益肝气 助疏泄 清郁热 疏泄太过 养血柔肝 阳虚血亏 养血疏肝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养心益肾温阳利水法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17
作者 王宝宝 王晓娟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5期54-58,共5页
目的:观察养心益肾温阳利水法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肾阳虚水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肾阳虚水泛证)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脱落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养心益肾温阳利水法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肾阳虚水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肾阳虚水泛证)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脱落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心益肾温阳利水法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心功能指标、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78.26%(P<0.05)。治疗后,2组主症评分、次症评分和总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主症评分、次症评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量(CO)较治疗前升高(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LVEF、CO高于对照组(P<0.05),LVEDD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NT-proBNP、cTnI、Ang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NT-proBNP、cTnI、An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益肾温阳利水法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肾阳虚水泛证)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NT-proBNP、cTnI、AngⅡ水平,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力衰竭 心肾阳虚水泛证 养心益肾温阳利水法 心功能 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 肌钙蛋白Ⅰ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温滋解毒法辨治胆系恶性肿瘤经验 被引量:4
18
作者 余豹 周红光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80-83,共4页
胆系恶性肿瘤中的胆囊癌、胆管癌属于临床难治性肿瘤,放疗、化疗等疗效不肯定,临床治疗颇为棘手,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胆系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也取得较好疗效,诸... 胆系恶性肿瘤中的胆囊癌、胆管癌属于临床难治性肿瘤,放疗、化疗等疗效不肯定,临床治疗颇为棘手,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胆系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也取得较好疗效,诸多中医临床大家均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辨治胆系肿瘤的理论与法则,重视扶正祛邪、固本培元、疏理气机、健脾益气、化痰解毒等多种治法的运用。吾师(周红光老师)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临床、教学、科研近20年,长期不断探索,临证之中创新性提出“温滋解毒法”辨治恶性肿瘤,其指温法、滋法和解毒法三法同用,是中医辨治恶性肿瘤的重要治法。本文结合临床案例一则,探讨温滋解毒法在胆系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具体运用,以供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系恶性肿瘤 温滋解毒法 癌毒理论 复法合方 临床经验
下载PDF
温滋解毒法辨治癌性便秘案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明园 周红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38-41,共4页
癌性便秘为肿瘤患者极为痛苦且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生存质量。周红光教授长期探索于肿瘤临床,深入学习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之“癌毒”病机理论,在“消癌解毒法”的基础之上,提出癌性便秘与机体正气亏虚和癌毒顽劣猖... 癌性便秘为肿瘤患者极为痛苦且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生存质量。周红光教授长期探索于肿瘤临床,深入学习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之“癌毒”病机理论,在“消癌解毒法”的基础之上,提出癌性便秘与机体正气亏虚和癌毒顽劣猖獗密切相关;其反复发作的根本是“阴阳两虚、癌毒蕴结”;治疗上强调“通便不解毒、癌毒愈深,解毒不扶正、正气难存”,采用温滋解毒法,阴阳并补、寒热同调、消癌解毒,临床常获佳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便秘 温滋解毒法 癌毒病机理论 复法大方
下载PDF
温滋解毒法辨治晚期肠癌肝转移经验 被引量:4
20
作者 施梦华 周红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9-41,共3页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创新性提出癌毒病机理论,创立了消癌解毒法。晚期恶性肿瘤是病机复杂的综合性疾病,施以常法收效颇微,临床基于消癌解毒法,运用复法大方温滋同用、阴阳并调、攻补皆施、标本兼顾,取得较好疗效。文章介绍吾师以温滋解...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创新性提出癌毒病机理论,创立了消癌解毒法。晚期恶性肿瘤是病机复杂的综合性疾病,施以常法收效颇微,临床基于消癌解毒法,运用复法大方温滋同用、阴阳并调、攻补皆施、标本兼顾,取得较好疗效。文章介绍吾师以温滋解毒法治疗晚期大肠癌肝转移的辨证思路,并附验案一则,观察基于癌毒病机理论运用复法大方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有效性,为提高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其痛苦提供一些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肝转移 癌毒病机理论 温滋解毒法 复法大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