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evation transition of aquatic insects closely matches a thermal feature in the Yungas of Northwestern Argentina
1
作者 Alexandra BUITRAGO-GUACANAME Carlos MOLINERI +1 位作者 Andrés LIRA-NORIEGA Daniel Andrés DOS SANTOS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433-448,共16页
Temperature is a key factor that shapes the distribution of organisms.Having knowledge about how species respond to temperature is relevant to devise strategies for addressing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Aquatic ins... Temperature is a key factor that shapes the distribution of organisms.Having knowledge about how species respond to temperature is relevant to devise strategies for addressing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Aquatic insects are particularly vulnerable to climate change,yet there is still much to learn about their ecology and distribution.In the Yungas ecoregion of Northwestern Argentina,cold-and warm-adapted species of the orders Ephemeroptera,Plecoptera,and Trichoptera(EPT)are segregated by elevation.We modeled the ecological niche of South American EPT species in this region using available data and projected their potential distribution in geographic space.Species were grouped based on their ecogeographic similarity,and we analyzed their replacement pattern along elevation gradients,focusing on the ecotone where opposing thermal preferences converge.Along this interface,we identified critical points where the combined incidence of cold and warm assemblages maximizes,indicating a significant transition zone.We found that the Montane Cloud Forest holds the interface,with a particularly greater suitability at its lower boundary.The main axis of the interface runs in a N-S direction and falls between 14°C-16°C mean annual isotherms.The probability of a particular location within a basin being classified as part of the interface increases as Kira’s warmth index approaches a score around 150.Understanding the interface is critical for defining the thermal limits of species distribution and designing biomonitoring programs.Changes in the location of thermal constants related to mountainous ecotones may cause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aquatic insects and vegetation communities.We have recognized significant temperature thresholds that serve as indicators of suitability for the interface.As global warming is anticipated to shift these indicators,we suggest using them to monitor the imprints of climate change on mountain eco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stral Yungas Ecological Niche Model EPHEMEROPTERA Kira’s warmth index PLECOPTERA TRICHOPTERA
下载PDF
太白山树木年轮宽度资料对过去生态气候要素的重建 被引量:28
2
作者 戴君虎 邵雪梅 +3 位作者 崔海亭 葛全胜 刘鸿雁 唐志尧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8-435,共8页
采用太白山高山林线附近的太白落叶松树木年轮资料 ,按照树木年轮学要求和方法进行前期处理、交叉定年 ,建立树轮宽度指数序列。基于气候要素影响当年和次年树木生长的原理 ,利用多元回归技术探讨了树轮宽度指数与生态气候要素———温... 采用太白山高山林线附近的太白落叶松树木年轮资料 ,按照树木年轮学要求和方法进行前期处理、交叉定年 ,建立树轮宽度指数序列。基于气候要素影响当年和次年树木生长的原理 ,利用多元回归技术探讨了树轮宽度指数与生态气候要素———温暖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 ,重建了太白山地区近 30 0年的温暖指数。结果表明 :1 745~ 1 765年、1 845~ 1 85 5年、1 880~1 90 0年以及 1 90 5~ 1 91 5年为几个较为明显的冷期 ;1 72 5~ 1 745年、1 765~ 1 775年、1 80 0~ 1 81 0年、1 865~ 1 875年和 1 890~ 1 90 5年相对而言属暖期。太白山地区气候的冷暖变化有大约 30~ 40年的变化周期。将本项研究结果与国外相关研究对比还说明 ,太白山地区的气候变化可能具有一定的全球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山 树木年轮宽度 温暖指数 气候变化 全球性特征 生态气候要素 植物生态学
下载PDF
藏东南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 smithii)林线的生态气候特征 被引量:29
3
作者 何吉成 罗天祥 徐雨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46,共10页
高山林线因其对气候因子的敏感性和自身结构的不稳定性而被视为气候变化的"监视器",通过自动微气象站对藏东南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var.smithii)林线气象因子的连续监测,探讨了色季拉山高山林线的生态气候特征... 高山林线因其对气候因子的敏感性和自身结构的不稳定性而被视为气候变化的"监视器",通过自动微气象站对藏东南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var.smithii)林线气象因子的连续监测,探讨了色季拉山高山林线的生态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在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线处,年平均温度为1.3℃,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4%,全年降水量为892.6 mm,主要集中在6、7、8、9月4个月份。林线最热月平均温度为9.4℃,最冷月平均温度为-6.4℃,年生物温度为3.1℃,温暖指数是11.6℃月,寒冷指数是-55.9℃月,生长季内平均温度为7.7℃,生长季长度为133d,大陆度指数为34.0,湿润指数为217.5。其温暖指数与我国两种山地森林树种祁连圆柏和喜马拉雅冷杉的分布上限较为接近。林线的最热月温度、年生物学温度和生长季平均温度与全国高山林线的平均值十分接近。从全球范围来看,色季拉山林线最热月平均温度9.4℃与全球均值10℃很接近。生长季内10cm深度的土壤均温为6.22℃,接近Krner观测的(6.7±0.8)℃全球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林线 色季拉山 急尖长苞冷杉 温暖指数 气候
下载PDF
地铁站乘客动态热舒适评价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朱培根 王春旺 +2 位作者 仝晓娜 宋桦 李晓昀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104,40,共5页
分析了地铁站环境的特点和乘客出入地铁站时的热舒适变化特点。针对地铁站公共区域热环境特点,以南京某地铁站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测试、问卷调查及动态热舒适评价模型RWI/HDR,对公共区域不同季节、不同评价单元的热舒适情况进行了分析... 分析了地铁站环境的特点和乘客出入地铁站时的热舒适变化特点。针对地铁站公共区域热环境特点,以南京某地铁站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测试、问卷调查及动态热舒适评价模型RWI/HDR,对公共区域不同季节、不同评价单元的热舒适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了不同条件下乘客的热舒适度。研究发现,采用热感觉投票和相对热指标RWI相结合的方法能更为准确地评价地铁站热环境。最后结合南京地铁现有的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提出了车站温度动态控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 热舒适 相对热指标RWI 热损失率HDR 现场测试 问卷调查
下载PDF
中国东北城市森林树种选择与气候的关系 被引量:9
5
作者 张粤 陈玮 +2 位作者 何兴元 苏道岩 孙雨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73-176,共4页
利用Kira的温暖指标和徐文铎的湿度指标 ,对东北地区 2 33个气象站 ,5 4个树种的分布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 ,东北地区主要树种热量指标分布范围在 33 5~ 93 6℃·月之间 ,当WI在 70℃·月时 ,将 5 4个树种区分为 2个分布范... 利用Kira的温暖指标和徐文铎的湿度指标 ,对东北地区 2 33个气象站 ,5 4个树种的分布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 ,东北地区主要树种热量指标分布范围在 33 5~ 93 6℃·月之间 ,当WI在 70℃·月时 ,将 5 4个树种区分为 2个分布范围。湿度分布范围为HI5 9~ 10 6mm·℃ -1·月 -1,以HI7 5℃ -1·月 -1为界线区分两个分布范围。结合上述水热指标分布值 ,可将东北地区 2 33个气象站和森林树种划分 5个类型 :(1)寒温性湿润树种分布类型 ;(2 )温性湿润树种分布类型 ;(3)暖温性湿润树种分布类型 ;(4 )温性半湿润树种分布类型 ;(5 )暖温性半湿润树种分布类型。并建立了树种地理分布与气候关系的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暖指标 湿度指标 中国东北 主要树种
下载PDF
欧亚大陆高山林线温度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赵芳 朱连奇 +3 位作者 张百平 韩芳 姚永慧 曹艳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3-272,共10页
尽管全球高山林线的形成在理论上具有相似的温度条件,但是由于不同气候区林线生态环境的复杂性,林线位置的热量状况具有明显的差异。为了探索林线温度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从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收集了欧亚大陆410个林线数据,基于公用的World ... 尽管全球高山林线的形成在理论上具有相似的温度条件,但是由于不同气候区林线生态环境的复杂性,林线位置的热量状况具有明显的差异。为了探索林线温度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从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收集了欧亚大陆410个林线数据,基于公用的World Clim气候数据集计算了与林线存在有关的7个热量指标。结果表明:(1)欧亚大陆高山林线生长季温度变化较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不同气候区影响林线高度的主导气候因子变化较大,热带湿润气候区为年生物温度4.63℃、温暖指数21.72℃·月、年均温3.56℃,但在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区分别为年生物温度5.25℃、温暖指数29.37℃·月、年均温4.46℃;(3)通常认为的林线指示温度—最热月温度10℃仅存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亚寒带海洋性气候区和高原温带地区,年生物温度3℃仅存在亚寒带气候区,温暖指数15℃·月仅存在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区。这揭示了欧亚大陆及不同气候区林线温度的稳定性和变化性,有助于人们全面的认识林线的生态环境特征,深入探索复杂环境条件下林线高度变化的生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线高度 欧亚大陆 气候因子 温暖指数 年生物温度
下载PDF
东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19
7
作者 马占云 林而达 吴正方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24,共9页
湿地是分布于陆地系统和水体系统之间的,由陆地系统和水体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由于具有丰富的资源、独特的生态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功能,享有"自然之肾"之称。本文从地貌景观视角,利用中国湿地数据库资料,及Leemans和... 湿地是分布于陆地系统和水体系统之间的,由陆地系统和水体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由于具有丰富的资源、独特的生态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功能,享有"自然之肾"之称。本文从地貌景观视角,利用中国湿地数据库资料,及Leemans和Cramer(1990)建立的全球气候网格(0.5°×0.5°)数据库数据,选取东北地区湿地区域内358个网格点1950年~1989年的平均气象资料,计算东北地区湿地吉良温暖指数WI和寒冷指数CI及徐文铎湿度指数HI值。东北地区湿地WI值基本在20℃~103℃.月之间,CI值基本在-205℃^-80℃.月之间,东北地区湿地的HI在4.5mm^20mm/℃.月之间。由于湿地的冷湿效应,温暖指数WI值范围小于同纬度范围的东北地区的数值,而湿度指数则相同。并通过对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的分析及模型的修正结果,进行东北地区湿地的生态气候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湿地 温暖指数(WI) 湿润指数(HI) Holdridge生命地带
下载PDF
用相对热指标确定成都地铁环控设计中的温度设计标准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春 冯炼 刘应清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26-130,共5页
在地铁环境控制系统设计标准的各设计参数之中 ,与热环境 (热舒适性 )密切相关的温度标准对环控系统的设计和运营费用的影响最大。本文以美国供暖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 (ASHRAE)提出的相对热指标(RWI)作为衡量人体热舒适性的标准 ,对国内... 在地铁环境控制系统设计标准的各设计参数之中 ,与热环境 (热舒适性 )密切相关的温度标准对环控系统的设计和运营费用的影响最大。本文以美国供暖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 (ASHRAE)提出的相对热指标(RWI)作为衡量人体热舒适性的标准 ,对国内外部分已建及待建地铁系统的温度标准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计算 ,初步确定成都市待建地铁系统温度设计标准为站厅 2 9℃ ,站台 2 8℃ ,并在此设计标准上分析了乘客由进站至出站整个过程中RWI值和热舒适感的变化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设计标准 相对热指标 地铁 环境控制
下载PDF
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种及常见种的分布与Kira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17
9
作者 倪健 宋永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8-262,共15页
根据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的气象资料和植物分布资料,利用Kira的温暖指数(WI)和寒冷指数(CI)及徐文铎从中变化出的湿润指数(HI)计算了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12个优势种及常见种的水热指标值,分析了树种分布与... 根据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的气象资料和植物分布资料,利用Kira的温暖指数(WI)和寒冷指数(CI)及徐文铎从中变化出的湿润指数(HI)计算了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12个优势种及常见种的水热指标值,分析了树种分布与气候的关系,并将优势种及常见种划分为5个Kira水热指标分布类群,它们是:G1低温半湿润型,G2低温湿润型,G3低中温湿润型,G4高中温湿润型,G5高温湿润型。计算了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种和常见种分布上限的温暖指数和寒冷指数,及一些分布到亚热带北缘的树种的热量指标,通过比较分析探讨了限制常绿阔叶林树种向上和向北分布的寒冷指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优势种 常见种 温暖指数 寒冷指数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暖与东北植被分布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园 邹春静 徐文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229-5231,共3页
根据大气环流模型预测,到21世纪中叶,大气中CO2浓度将增加1倍,气温升高约2℃。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东北植被的响应如下:①未来东北森林建群种的变动类型可划分为3个类群,即扩展种群、退却种群和绝灭种群。②气候变暖后,根据模型预测,植... 根据大气环流模型预测,到21世纪中叶,大气中CO2浓度将增加1倍,气温升高约2℃。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东北植被的响应如下:①未来东北森林建群种的变动类型可划分为3个类群,即扩展种群、退却种群和绝灭种群。②气候变暖后,根据模型预测,植物种群将向北迁移400~700 km,向上迁移250~350 m。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森林建群种 温暖指数 湿润指数
下载PDF
岛式双层地铁车站热环境优化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符泰然 赵卫平 +1 位作者 史聪灵 钟茂华 《建筑技术》 2013年第12期1129-1132,共4页
结合一典型双层岛式地铁车站,分析人流变化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发现站台环境能较好地响应人流变化。当送风量变小时,站台热环境仍能满足要求,但其空气品质有所下降;站厅由于空间大,当送风量减小时室内空气掺混不足,部分区域温度升高,会加... 结合一典型双层岛式地铁车站,分析人流变化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发现站台环境能较好地响应人流变化。当送风量变小时,站台热环境仍能满足要求,但其空气品质有所下降;站厅由于空间大,当送风量减小时室内空气掺混不足,部分区域温度升高,会加剧室内环境的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热环境 相对热指标 空气龄
下载PDF
杉木及其混交树种的垂直分布与垂直热量关系 被引量:9
12
作者 林思祖 刘玉宝 +1 位作者 罗雪妹 黄世国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11-214,共4页
根据 2 4 1块样地 ,统计出杉木及其 8个混交树种的垂直温暖指标的频数分布 ,经 χ2检验表明绝大多数混交树种呈正态分布 ,个别近似正态分布 .半峰宽公式计算结果表明 ,杉木及其主要混交树种垂直温暖指标的全范围为 90 .5~ 1 73.3℃ ... 根据 2 4 1块样地 ,统计出杉木及其 8个混交树种的垂直温暖指标的频数分布 ,经 χ2检验表明绝大多数混交树种呈正态分布 ,个别近似正态分布 .半峰宽公式计算结果表明 ,杉木及其主要混交树种垂直温暖指标的全范围为 90 .5~ 1 73.3℃ · 月 ,最适范围为 1 0 5.5~ 1 62 .8℃ · 月 ,变动系数范围为 0 .0 89~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混交树种 温暖指标 垂直热量分布
下载PDF
地铁高架站站台送风舒适度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瑶 贺利工 王静伟 《都市快轨交通》 2006年第6期88-90,94,共4页
针对南方某地铁线路高架车站站台设置送风系统方案,采用舒适度评价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在夏季,高架站站台送风系统设计的必要性不大,因高架站站台设机械通风对人的舒适感没有太多的作用,因此可以不设机械通风,而延用自然通风方... 针对南方某地铁线路高架车站站台设置送风系统方案,采用舒适度评价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在夏季,高架站站台送风系统设计的必要性不大,因高架站站台设机械通风对人的舒适感没有太多的作用,因此可以不设机械通风,而延用自然通风方案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车站 站台送风 舒适度 相对热指数 RWI
下载PDF
利用“相对热流指标”对地铁系统设计温度的探讨 被引量:12
14
作者 樊 玲 冯 炼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2年第1期50-52,共3页
应用“相对热流指标”的方法,计算了我国各城市现有地铁系统设计温度的“相对热流指标”值,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并以南京地铁为例对地铁设计温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相对热流指标 地铁系统 设计温度 地下铁道 热力标准
下载PDF
内蒙古主要园林树种旱柳气候适宜区划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代海燕 宝秋利 +3 位作者 都瓦拉 王晓江 李丹 娜日苏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2-117,共6页
树种气候区划对地区园林树种引种栽培和树种的迁地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该研究通过对内蒙古地区119个气象站点近30年来温暖指数和干湿度指数进行分析,采用半峰法并结合其与经纬度、海拔的回归方程得出旱柳气候区划图。结果表明:大兴... 树种气候区划对地区园林树种引种栽培和树种的迁地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该研究通过对内蒙古地区119个气象站点近30年来温暖指数和干湿度指数进行分析,采用半峰法并结合其与经纬度、海拔的回归方程得出旱柳气候区划图。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岭上、阴山山脉及狼山等高海拔地区为旱柳热量不足区;大兴安岭岭东南、中西部大部分地区为热量适宜区;湿度偏高区仅存在于大兴安岭北部,湿度不足区主要分布在西部荒漠化草原和荒漠区;水热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东南地区;东部区主要制约因素为热量,西部区则为水分条件。综合区划结果表明,气候适宜区划是树种存在存活的基础,而下垫面树种分布则受到地理、人为、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树种气候区划是植被区划的基础,其结果可为地区园林树种选择及其相应的养护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适宜性 区划 温暖指数 干湿指数 半峰宽法
下载PDF
我国森林植被带的生态气候学分析 被引量:87
16
作者 方精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77-387,共11页
本文利用671个气象台站的温度资料和大量植被资料,采用吉良的温暖指数(WI)作为温度气候指标,研究了我国湿润地区植被的分布与温度气候的关系。分析15个森林植被类型的分布与WI的关系,发现在这些植被类型中存在四条界线(线A,带B,C和D),... 本文利用671个气象台站的温度资料和大量植被资料,采用吉良的温暖指数(WI)作为温度气候指标,研究了我国湿润地区植被的分布与温度气候的关系。分析15个森林植被类型的分布与WI的关系,发现在这些植被类型中存在四条界线(线A,带B,C和D),它们分别表示寒带与亚寒带,亚寒带与温带,温带与暖温带、暖温带与亚热带热带的分界线,其WI分别为15,50—55,80—90和170—180℃月。利用73种木本植物的温度分布资料进行聚类分析,获得了7个树种组合。分析这7个树种组合的温度分布曲线,发现亚寒带针叶林树种、温带落叶阔叶林树种、暖温带常绿阔叶林树种以及亚热带热带树种的主要分布范围分别为WI值50℃月以下、50—90和90—175℃月。利用一些树种的分布资料,进一步论证了森林上限及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与WI间的关系。此外,用大量生态气候学事实,讨论了我国森林植被类型,特别是常绿阔叶林的归属问题,认为常绿阔叶林作为暖温带的植被景观似更合适。最后给出我国生物温度气温带的划分依据,即寒带,WI<15,亚寒带:15—50;温带:50—90;暖温带:90—175;亚热带热带>175℃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植被 生态 气候学 中国
下载PDF
两种干湿气候类型评价方法在内蒙古地区应用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代海燕 杨丽萍 +2 位作者 武艳娟 朝鲁门 李丹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95-1102,共8页
Holdridge可能蒸散率(PER)和徐文铎湿润指数(HI)在内蒙古地区的应用结果表明:两种干湿气候类型划分差异主要体现在半干旱和亚(半)湿润区,其余气候类型地域分布比较一致。其年代变化的共同点是半干旱区+干旱区+极干旱区面积逐年增加,亚(... Holdridge可能蒸散率(PER)和徐文铎湿润指数(HI)在内蒙古地区的应用结果表明:两种干湿气候类型划分差异主要体现在半干旱和亚(半)湿润区,其余气候类型地域分布比较一致。其年代变化的共同点是半干旱区+干旱区+极干旱区面积逐年增加,亚(半)湿润区+湿润区面积逐年减少。PER分类与降水量分布规律明显,而HI分类更多体现了温度和降水的综合影响。在考虑下垫面特征的情况下,徐文铎湿润指数更符合内蒙古地区干湿气候带划分。30 a温度与降水相关分析表明:温度呈显著增加趋势,而降水的下降趋势属正常气候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Holdridge可能蒸散率 热量指数 湿度指数 干湿气候类型
下载PDF
KIRA指标在中国植被与气候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8
作者 刘春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5-138,共14页
本文利用Kira的温暖指数、寒冷指数、干燥指数公式对中国的659个气象站资料进行了计算及分区统计,并绘制了Kira的各指标在中国的分布图。其中中国各主要植被类型对应的温暖指数范围为:热带雨林季雨林:200~240℃月... 本文利用Kira的温暖指数、寒冷指数、干燥指数公式对中国的659个气象站资料进行了计算及分区统计,并绘制了Kira的各指标在中国的分布图。其中中国各主要植被类型对应的温暖指数范围为:热带雨林季雨林:200~240℃月;亚热带南部常绿阔叶林与亚热带北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别为170~200℃月和120~170℃月;暖温带落叶阔叶林:80~120℃月;东北针阔叶混交林:50~80℃月;北方针叶林与山地寒温针叶林分别为30~50℃月和30~55℃月;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分别为40~80℃月和64~90℃月。高寒草原、高寒草甸与高寒荒漠分别为5~23℃月、7~21℃月和0~3℃月。分析结果表明:温暖指数及干燥度指数与中国植被主要类型及其分布格局相关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植被分布格局 气候 KIRA指标
下载PDF
KIRA指标的拓展及其在中国植被与气候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9
作者 倪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61-170,共10页
根据Kira以月平均气温 5℃为界的热量指数和干湿度指数概念 ,提出了以月平均气温 1 0℃为界的生物热量指数 ,包括生物温暖指数 (BWI)和生物寒冷指数 (BCI) ,并修正其干湿度指数为生物干湿度指数 (BK) .利用中国 689个标准气象台站的资... 根据Kira以月平均气温 5℃为界的热量指数和干湿度指数概念 ,提出了以月平均气温 1 0℃为界的生物热量指数 ,包括生物温暖指数 (BWI)和生物寒冷指数 (BCI) ,并修正其干湿度指数为生物干湿度指数 (BK) .利用中国 689个标准气象台站的资料 ,分析我国主要植被类型分布与热量因子和干湿度因子的关系 ,得出两者之间较好的相关性 ,生物温暖指数、寒冷指数和干湿度指数的散点图较好地表现了中国各植被类型与气候指标的关系和格局 .以 1 0℃为界的生物温暖指数不仅对我国森林植被的地理分布和温度气候带的划分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而且对西南部高山、亚高山地区的植被与气候关系指示性较强 ;生物寒冷指数则对亚热带和热带的指示性很好 ,能够较好区分亚热带南部及热带地区 ;由热量指数和降水量综合得出的生物干湿度指数 ,对中国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区以至全国的植被分布与水分、热量因子的关系分析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态学 植被-气候关系 Kira指标
下载PDF
非稳态横流作用下空调送风喷口下方动态热舒适性评价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丽慧 白芯慧 +2 位作者 陈蕊 张建舜 陈治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5-91,65,共8页
以RWI和PD为人体动态热舒适性评价指标,通过实验分析了动态横流影响下空调送风喷口下方区域典型测点动态热舒适特性。从喷口下方竖直方向和1.5m高水平方向各测点的实验结果可知,动态水平横流的作用使各测点的RWI值和PD值均向舒适值... 以RWI和PD为人体动态热舒适性评价指标,通过实验分析了动态横流影响下空调送风喷口下方区域典型测点动态热舒适特性。从喷口下方竖直方向和1.5m高水平方向各测点的实验结果可知,动态水平横流的作用使各测点的RWI值和PD值均向舒适值域趋近。由理论分析可知,单纯从RWI和PD指标出发,即使气温在32℃情况下,环境风速在0.65~2m/s范围内,仍能满足人体动态热舒适性要求。横流对空调送风的耦合作用能改善人体动态热舒适性,同时可提高送风温度,实现空调系统的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送风 横流 动态热舒适性 相对热指标(RWI) 不满意率(P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