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 change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lake water quality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1
作者 REN Xiaohui YU Ruihong +10 位作者 LIU Xinyu SUN Heyang GENG Yue QI Zhen ZHANG Zhuangzhuang LI Xiangwei WANG Jun ZHU Penghang GUO Zhiwei WANG Lixin XU Jifei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3年第2期164-179,共16页
Lake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sustaining the ecosyste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but the spatial patterns and driving mechanisms of water quality in lakes so far remain uncl... Lake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sustaining the ecosyste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but the spatial patterns and driving mechanisms of water quality in lakes so far remain unclear.This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the spatial changes in water quality and the driving factors of seven lakes(Juyanhai Lake,Ulansuhai Lake,Hongjiannao Lake,Daihai Lake,Chagannaoer Lake,Hulun Lake,and Wulannuoer Lake)across the longitudinal axis(from the west to the east)of Inner Mongolia.Large-scal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using the comprehensive trophic level index(TLI(Σ)),multivariate statistics,and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lakes in Inner Mongolia were weakly alkaline.Total dissolved solids and salinity of lake water showed obvious zonation characteristics.Nitrogen and phosphorus were identified as the main pollutants in lakes,with high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being of 4.05 and 0.21 mg/L,respectively.The values of TLI(Σ)ranged from 49.14 to 71.77,indicating varying degrees of lake eutrophication,and phosphorus was the main driver of lake eutrophication.The lakes of Inner Mongolia could be categorized into lakes to the west of Daihai Lake and lakes to the east of Daihai Lake in terms of salinity and TLI(Σ).The salinity levels of lakes to the west of Daihai Lake exceeded those of lakes to the east of Daihai Lake,whereas the opposite trend was observed for lake trophic level.The intensity and mode of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were the driving factors of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lake water quality.It is recommended to control the impact of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on the water quality of lakes in Inner Mongolia to improve lake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se findings provide a more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water quality in lakes of Inner Mongolia,which can be used to develop strategies for lake ecosystem protection an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this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INITY lake eutrophication lake water quality comprehensive trophic level index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Daihai Lake Inner Mongolia
下载PDF
基于WLI的桂南中小河流水质阶段性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2
作者 周萍 邓建明 +5 位作者 甘园园 唐雪军 肖大远 欧芳兰 吕俊 付波霖 《广西水利水电》 2024年第5期141-147,共7页
为探究北部湾区独流入海中小河流水质演变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以钦江为例,基于1991—2019年的监测数据及前期相关研究工作,应用水质级别指数(WLI)评价方法分析了钦江典型河段的水质演变过程,并分析了影响钦江水质演变过程的... 为探究北部湾区独流入海中小河流水质演变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以钦江为例,基于1991—2019年的监测数据及前期相关研究工作,应用水质级别指数(WLI)评价方法分析了钦江典型河段的水质演变过程,并分析了影响钦江水质演变过程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钦江水质演变过程大体可分为4个阶段,第I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严重污染阶段;第Ⅱ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水质好转阶段;第Ⅲ阶段是21世纪前10年的水质再次恶化阶段;第IV阶段是2011年以来的水质再次好转并趋于稳定的阶段。钦江沿岸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与钦江水质演变过程紧密关联,最严格的资源环境管控政策则为修复钦江水质起到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水质级别指数 演变规律 钦江
下载PDF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Trophic Classification an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被引量:1
3
作者 Arkadi Parparov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0年第10期907-915,共9页
Quantification of water quality (WQ) is an integral part of scientifically bas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approaches applied for quantitative assessm... Quantification of water quality (WQ) is an integral part of scientifically bas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approaches applied for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WQ: the trophic level index (TLI) and the Delphi method (DM). We analyzed the following features of these conceptually different approaches: A. similarity of estimates of lake WQ;B. sensitivity to indicating disturbances in the aquatic eco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ing;C. capacity to reflect the impact of major management measures on the quality of water resources. We compared the DM and TLI based on results from a series of lakes covering varying productivity levels, mixing regimes and climatic zones. We assumed that the conservation of aquatic ecosystem in some predefined, “reference”, state is a major objective of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the study lake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approaches was quantified a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M ranks and respective TLI values. We show that being a classification system, the TLI does not account for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aquatic ecosystems and the array of different potential uses of the water resource. It indirectly assumes that oligotrophication is identical to WQ improvement, and reduc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within the lake catchment area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WQ. WQ assessed with the TLI is more suitable for needs of natural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f eutrophication is a major threat. The DM allows accounting for several water resource uses and therefore it may serve as a more robust and comprehensive tool for WQ quantification and thus for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quality TROPHIC level index DELPHI Metho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LAKES
下载PDF
2017-2022年洱海水体营养状态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成因分析
4
作者 华兆晖 李锐 +5 位作者 杨智 文紫豪 单航 丑庆川 张霄林 曹特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39-1649,共11页
洱海是云贵高原重要湖泊,近年来经历了多次污染和治理。2017年以来,洱海全流域开展高水平保护治理,外源污染和水质发生了时空变化。为分析洱海水质的影响因素,于2017-2022年在洱海8个主要湖湾以及北部、中部、南部3个湖心水域进行连续6... 洱海是云贵高原重要湖泊,近年来经历了多次污染和治理。2017年以来,洱海全流域开展高水平保护治理,外源污染和水质发生了时空变化。为分析洱海水质的影响因素,于2017-2022年在洱海8个主要湖湾以及北部、中部、南部3个湖心水域进行连续6年的逐月水质监测,重点分析了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浓度以及透明度4项水质指标,并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法评价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1)洱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呈北高南低趋势,与外源污染物主要经由北三江入湖有关。2)2017-2022年,南部水域富营养化程度逐年降低,中部水域氮、磷浓度呈降低趋势,北部水域氮、磷浓度略有升高,表明中部和南部治理成效优于北部。3)洱海富营养化程度在汛期高于非汛期,北部水域富营养化程度的季节变异高于中部和南部水域。4)洱海北片区及汛期污染控制尤其是水体磷控制是洱海治理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水质 富营养化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水环境治理
下载PDF
流域景观格局演变对河流水质的影响——以巢湖流域南淝河为例
5
作者 顾洋 张平究 +2 位作者 秦风约 蔡永久 王晓龙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69-1781,共13页
景观格局由景观组成、地理特征和景观配置等方面共同组成,流域景观格局演变是河流水质时空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为探讨景观格局演变对城市地区典型河流水质的定量影响与作用机制,本研究基于巢湖流域南淝河2013年与2023年水质数据和土地... 景观格局由景观组成、地理特征和景观配置等方面共同组成,流域景观格局演变是河流水质时空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为探讨景观格局演变对城市地区典型河流水质的定量影响与作用机制,本研究基于巢湖流域南淝河2013年与2023年水质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单因素ANOVA检验、层次聚类法探究水质时空变化,通过Bioenv分析、VPA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探究在不同时空尺度下景观格局中的各个部分对水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的解释率以及影响TLI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2023年南淝河水质优于2013年,总氮、总磷和TLI在2013年显著高于2023年,但不同年份水质的季节差异并不一致。不同时期的调查结果均发现,非汛期景观格局对TLI的解释率高于汛期,1000 m河岸带缓冲区和子流域尺度下景观格局对TLI影响较大。景观组成、地理特征对TLI的独立解释率大于景观配置;景观配置对TLI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与景观组成、地理特征的联合作用中。在景观组成中,建设用地面积占比、园地面积占比与TLI呈显著正相关,水域面积占比与TLI呈显著负相关。在地理特征中,面积高程积分、地形湿度指数与TLI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认为,未来南淝河流域要限制“源”景观的无序扩张,不可忽视地理特征对河流水质的优化作用,并从景观配置中的“复杂度、破碎度和连通性”等方面着手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以辅助改善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演变 水质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非点源污染 南淝河 巢湖流域
下载PDF
采煤塌陷湿地水质与富营养化评价
6
作者 徐力力 肖昕 +3 位作者 韩宝周 刘庆峰 肖雨 成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6期62-68,共7页
PAH湿地公园作为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而设计的生态湿地公园,其修复后的湖泊水质情况备受关注。本研究于2023年10月在PAH北湖布置13个采样点,研究分析了氧化还原电位、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透明度、五日生化需氧量、亚硝酸盐氮、硝... PAH湿地公园作为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而设计的生态湿地公园,其修复后的湖泊水质情况备受关注。本研究于2023年10月在PAH北湖布置13个采样点,研究分析了氧化还原电位、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透明度、五日生化需氧量、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氮、氨氮、总磷、叶绿素、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共15项指标,对其水质和富营养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湖内梅罗污染指数均值为0.86,其水质处于清洁状态。综合营养水平指数均值为59.98,北湖水体整体上处于轻度富营养化和中度富营养化的临界状态,北湖部分理化指标呈明显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富营养化评价 综合污染水平指数
下载PDF
软土地区深基坑降水地表重金属污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李永伟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4期66-70,143,共6页
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会涉及大量土方开挖和基坑排水操作,增加了土壤流动性。降水天气会加快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释放和流动速度,污染附近的土壤以及水体。为此,研究软土地区深基坑降水地表重金属污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调查江苏省深基坑... 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会涉及大量土方开挖和基坑排水操作,增加了土壤流动性。降水天气会加快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释放和流动速度,污染附近的土壤以及水体。为此,研究软土地区深基坑降水地表重金属污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调查江苏省深基坑工程施工现状,采集调研地区的土壤与水样,确定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实验表明,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内梅罗指数验证了重金属污染对周边环境具有明显的污染影响,深基坑工程较多的工业区中重金属Cd、Pb、Cu的含量较高,降水过程会加重该影响,且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对周边水体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工程 环境质量标准 综合污染指数 土壤污染等级 水体污染状况
下载PDF
丹江库区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佳 廉振强 +3 位作者 窦明 陈海燕 贾瑞鹏 李桂秋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1-189,共9页
为全面了解丹江库区近年来的水环境状况,基于11个监测断面2015—2020年的水质监测数据,使用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多元数据分析方法,结合改进的综合水质指数(water quality index,WQI)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rophic... 为全面了解丹江库区近年来的水环境状况,基于11个监测断面2015—2020年的水质监测数据,使用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多元数据分析方法,结合改进的综合水质指数(water quality index,WQI)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rophic level index,TLI),探究丹江库区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水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5—2020年,丹江库区水质指标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差异特征,水体污染以氮、磷为主,质量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库区北侧;库区整体上水质为“良”且处于中营养状态,支流水质相比库区污染较为严重,汛期水质差于非汛期,但年际间呈现逐渐改善的趋势;主要受控于降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由工业、生活、农业等导致的点源、面源污染负荷显著,因此未来在水源地水环境保护治理过程中,应加大对老鹳河、丹江等重点支流的污染治理,控制面源污染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库区 综合水质指数 营养状态指数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某水库调度运行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彭飞 《陕西水利》 2023年第5期71-73,共3页
对于河道型水库,通过水位调度改善水环境质量,易于操作且经济性高。以某水库为例,在水库低水位调度运行前后测定水量、水体中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以及沉积物中TN、TP的浓度。结果表明:在低水位运行期,该水库月平均出库水量... 对于河道型水库,通过水位调度改善水环境质量,易于操作且经济性高。以某水库为例,在水库低水位调度运行前后测定水量、水体中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以及沉积物中TN、TP的浓度。结果表明:在低水位运行期,该水库月平均出库水量增加了149%、月平均蒸发水量下降了34%、渗透水量下降了29%;出库口断面氨氮(NH4-N)、总氮(TN)和总磷(TP)平均浓度分别为2.53 mg/L、14.18 mg/L、0.50 mg/L,其中NH4-N和TP的浓度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IV类水要求;在低水位运行时,库心区的沉积物中TN、TP的平均浓度均呈现平稳的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58%、45%和64%、48%。通过低水位调度运行可以显著改善水库水生态环境。该研究可为同类型水库提高水环境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调度 水质指标 水资源
下载PDF
改进的尼梅罗污染指数法及其应用——以磐石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为例 被引量:29
10
作者 马成有 曹剑锋 +1 位作者 姜纪沂 平建华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55,共3页
通过对传统尼梅罗污染指数法进行分析,指出其缺点,并对其作出改进,提出了一种污染等级的划分方法。将改进的尼梅罗指数法应用于磐石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更客观、合理。
关键词 水质评价 尼梅罗指数 污染等级 权重系数
下载PDF
沱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质评价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陶敏 谢碧文 +2 位作者 齐泽民 杨品红 李斌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4-861,共8页
为合理评价沱江水质现状,于2013年丰水期(8月)和枯水期(11月)对沱江浮游植物及主要水质指标进行采样调查。结果显示:(1)丰水期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较高,尤其是上游江段,变化范围为47.4—64.6,平均56.3;枯水期TLI(∑)变化范围为43.4... 为合理评价沱江水质现状,于2013年丰水期(8月)和枯水期(11月)对沱江浮游植物及主要水质指标进行采样调查。结果显示:(1)丰水期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较高,尤其是上游江段,变化范围为47.4—64.6,平均56.3;枯水期TLI(∑)变化范围为43.4—48.1,平均44.6。(2)检出浮游植物88种(属),主要为绿藻、硅藻和蓝藻。丰、枯水期浮游植物群落主要组分分别为绿藻+硅藻+蓝藻和硅藻+绿藻+隐藻。优势度分析显示,丰水期优势种主要为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微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tenuissima)、拉氏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等,枯水期主要为脆杆藻(Fragilaria sp.)、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线形舟形藻(Navicula graciloides)等。(3)丰水期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J均值分别为3.66、6.21和0.69,枯水期分别为3.67、4.12和0.88。(4)聚类分析与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沿江水坝建设与空间分布格局对NH4+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已有影响,表现出水坝上游湖泊型藻类数量增加、上游江段浮游植物密度高于下游江段的趋势。(5)分类回归树模型显示,营养水平与物种丰富度较高但均匀度偏低的水体中,浮游植物密度易出现高值。综合以上情况,沱江水质已处于中到富营养状态,尤其是丰水期与较上游的江段,富营养化程度更高。为预防水华的发生,出现丰富浮游植物种类的地段更应加强监控,尤其是丰水期上游的大坝坝上江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沱江 水质评价 浮游植物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西津水库网箱养殖区浮游植物特征及水质营养状态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铁军 王大鹏 +3 位作者 何安尤 张益峰 雷建军 陈晓汉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89-94,共6页
于2006年10月至2008年7月对西津水库米埠坑网箱养殖区浮游植物进行两个年度共8次调查。第1年发现浮游植物6门53属,冬季出现种属最多,达到43属,春、夏季最少,为35属,浮游植物年平均数量为35.18×104 L-1,平均生物量为1.07 mg·L-... 于2006年10月至2008年7月对西津水库米埠坑网箱养殖区浮游植物进行两个年度共8次调查。第1年发现浮游植物6门53属,冬季出现种属最多,达到43属,春、夏季最少,为35属,浮游植物年平均数量为35.18×104 L-1,平均生物量为1.07 mg·L-1。第2年度采集到浮游植物6门47属,以春季出现种属最多,达到40属,夏季最少,为29属,第2年浮游植物年平均数量低于第1年,为19.77×104 L-1,生物量高于第1年,达到1.22 mg·L-1。综合营养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米埠坑网箱养殖区处于中营养水平,有向富营养化过渡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水质 营养状态指数 网箱养殖 米埠坑 西津水库
下载PDF
运输时间和MS-222浓度对翘嘴鲌皮质醇、乳酸及氧气袋内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忠波 胡培培 +2 位作者 刘汝鹏 胡伟华 樊启学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4-98,共5页
釆用MS-222浓度为0(C0组)、5 mg/L(C1组)、10 mg/L(C2组)、15 mg/L(C3组)、20 mg/L(C4组),运输时间为0、2、4、6、8、10 h,运输密度为33 g/L,采用5×6双因素实验,氧气袋运输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稚鱼,研究了运输时间... 釆用MS-222浓度为0(C0组)、5 mg/L(C1组)、10 mg/L(C2组)、15 mg/L(C3组)、20 mg/L(C4组),运输时间为0、2、4、6、8、10 h,运输密度为33 g/L,采用5×6双因素实验,氧气袋运输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稚鱼,研究了运输时间和MS-222浓度对翘嘴鲌全鱼皮质醇、乳酸含量及氧气袋内水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翘嘴鲌全鱼皮质醇、乳酸水平随运输时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麻醉剂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C1-C4组的DO、p H随运输时间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C0组则随运输时间的增加显著降低,各组的DO和p H随MS-222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C1-C4组的氨氮(TAN)和游离CO_2浓度随运输时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C0组则随运输时间的增加显著升高,各组的TAN和游离CO_2浓度随MS-222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时间和浓度的交互作用都显著。运输时间T〈6 h时,MS-222刺激翘嘴鲌,不利于运输,运输时间T〉6 h时,MS-222能显著降低其应激水平及代谢强度,其中C4组皮质醇、乳酸含量最低,C3、C4组水质条件最好,其适宜的麻醉剂浓度为15-2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时间 MS-222浓度 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全鱼皮质醇水平 全鱼乳酸水平 水质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河流水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苏蒂 方达宪 潘争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4-658,共5页
文章基于河流水环境系统具有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将模糊逻辑理论与集对分析理论耦合,结合集对分析理论的同一性、差异性和对立性,构建水质综合指数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根据该模型,利用某河段水质资料计算出属性识别的水质等级识别结果及... 文章基于河流水环境系统具有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将模糊逻辑理论与集对分析理论耦合,结合集对分析理论的同一性、差异性和对立性,构建水质综合指数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根据该模型,利用某河段水质资料计算出属性识别的水质等级识别结果及综合评价结果对各等级的隶属度。研究表明,评价结果精确、可信,在已知的各类系统综合评价问题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综合指数 模糊逻辑理论 集对分析理论 水质等级
下载PDF
集排污时长对底排污池塘水质特征及排污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攀 李晓东 +4 位作者 李林 程先友 刘晶 胡建勇 郭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75,共9页
为了解集污和排污时长对底排污池塘水质特征及排污效果的影响,通过设计集污24、48、72、120、240 h共5个时间梯度,分析评价出污口第1、2、3、5、10、15 min和0~15 min混合水样的水质特征。结果显示:底排污池塘水体中总氮、氨氮、化学需... 为了解集污和排污时长对底排污池塘水质特征及排污效果的影响,通过设计集污24、48、72、120、240 h共5个时间梯度,分析评价出污口第1、2、3、5、10、15 min和0~15 min混合水样的水质特征。结果显示:底排污池塘水体中总氮、氨氮、化学需氧量、硫化物和总磷含量分别在养殖中后期(7月21日~9月28日)、养殖后期(8月25日~9月28日)显著低于对照池塘。底排污池塘水体中氨氮、化学需氧量和总氮、总磷、硫化物、浊度分别在集污72、240 h后显著升高。以《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评价,底排污系统集污24~72 h后排出水体综合污染指数达到二级标准,集污120~240 h后排出水体综合污染指数劣于二级标准,主要超标因子为总磷、化学需氧量。研究结果表明:底排污系统间隔1~3 d后排污10 min,可有效改善池塘养殖水体水质环境,但应避免直接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排污系统 集污时间 排污时长 水质标识指数法 营养等级
下载PDF
西北村镇单体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研究
16
作者 刁荣丹 李金平 +1 位作者 冯荣 李修真 《建筑节能》 CAS 2016年第5期43-48,共6页
基于西北村镇传统单体建筑能源利用率低、室内空气质量差的现状,将传统建筑的供能系统改为冬季主要由太阳能热水系统为室内供暖且为住户提供生活热水,并对建筑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试验测试,测试结果得到:室内SO_2、NO_2、CO含量的1 h平均值... 基于西北村镇传统单体建筑能源利用率低、室内空气质量差的现状,将传统建筑的供能系统改为冬季主要由太阳能热水系统为室内供暖且为住户提供生活热水,并对建筑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试验测试,测试结果得到:室内SO_2、NO_2、CO含量的1 h平均值,TVOC含量的8 h平均值,CO_2、PM_(10)含量的日平均值、室内风速和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在试验周期内都符合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相关规定,室内温度平均值在太阳能热水系统供暖期间符合GB/T 50824—2013《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经综合指数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得出太阳能热水系统供能的西北村镇单体建筑空气质量级别属于Ⅱ级,空气质量评价结果为未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室内环境 室内空气质量等级 综合指数评价 西北村镇单体建筑 太阳能热水系统
下载PDF
贵州红枫湖近10年来(2009—2018年)水质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3
17
作者 曾华献 王敬富 +4 位作者 李玉麟 陈敬安 金祖雪 贺康康 杨小红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76-687,共12页
为更好地研究贵州红枫湖的水质变化情况,本文利用贵阳市两湖一库环境保护监测站2009 2018年对红枫湖7个代表性监测点的营养盐、叶绿素a(Chl.a)浓度和水温、气温、透明度、降雨量等水文气象条件逐月监测数据,分析红枫湖10年间水体营养盐... 为更好地研究贵州红枫湖的水质变化情况,本文利用贵阳市两湖一库环境保护监测站2009 2018年对红枫湖7个代表性监测点的营养盐、叶绿素a(Chl.a)浓度和水温、气温、透明度、降雨量等水文气象条件逐月监测数据,分析红枫湖10年间水体营养盐和Chl.a浓度以及部分水文气象条件的变化趋势.运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对红枫湖营养状态进行评价,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统计分析10年内Chl.a浓度与总磷(TP)、总氮(TN)等水化学组成及水位、气温等水文气象条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9—2018年红枫湖水体逐月TN浓度有较大波动(0.56~2.80 mg/L),春、夏季高于秋、冬季;水体逐月TP浓度为0.016~0.103 mg/L,夏季略高于冬季;逐月氨氮(NH3-N)浓度为0.007~0.71 mg/L,春季>冬季>秋季>夏季;水体逐月Chl.a浓度呈季节性波动(0.8~38.9 mg/m3),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年内先上升后下降.TP、NH3-N、Chl.a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10年间水质有很大改善.经计算红枫湖在这10年间处于中营养状态至轻度富营养状态,且营养状态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夏季TLI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统计分析表明,红枫湖水体Chl.a浓度与高锰酸盐指数、NH_3-N、TP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氮磷比呈显著负相关,与水温、pH、降雨量、气温、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与透明度、气压呈显著负相关,与水位、湿度、风速无显著相关关系.表明这10年来红枫湖水体Chl.a浓度不仅受营养盐浓度控制,很大程度上还受控于气象和水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枫湖 水质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 营养盐 气象水文条件
下载PDF
贵阳市百花湖近10年(2009-2018年)的水质时空变化 被引量:14
18
作者 贺康康 王敬富 +3 位作者 李玉麟 杨小红 曾华献 陈敬安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4-506,共13页
百花湖是贵阳市重要的城市饮用水源地,并且近年来经常发生水质异常现象.本文利用20092018年百花湖长时间序列的监测数据,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了百花湖10年间的水质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库区叶绿素... 百花湖是贵阳市重要的城市饮用水源地,并且近年来经常发生水质异常现象.本文利用20092018年百花湖长时间序列的监测数据,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了百花湖10年间的水质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库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透明度(SD)的浓度范围分别是3.43~39.72 mg/m^(3)、0.034~0.115 mg/L、1.200~2.759 mg/L、1.41~5.51 mg/L和0.75~2.07 m,且高氮磷比(12~63)表明百花湖是磷限制型.2)在空间上,TP、TN、氨氮、CODMn和Chl.a浓度沿水体流向逐渐降低,SD呈相反变化趋势.3)10年来,百花湖水质由Ⅳ类转变为Ⅲ类,综合营养状态由轻度富营养化状态转变为中营养状态,水质整体向好.4)入库支流是影响百花湖库区水质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东门桥河、南门河水质TP和TN等超标严重,给库区水质稳定达标带来威胁.5)百花湖Chl.a浓度与气温、水位、风速和TP等指标显著相关,是受水文、气象及营养盐因素的综合控制.未来在百花湖水环境保护治理过程中,应加大对东门桥河、南门河等重点支流的污染治理,加强对水动力学、气候变化等水文气象因素影响库区水质(藻类水华)的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花湖 水质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 营养盐 水文气象条件
下载PDF
2009~2018年贵阳市阿哈水库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曾华献 李玉麟 +3 位作者 王敬富 陈敬安 杨永琼 魏星宇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7-374,共8页
为更好了解贵阳市饮用水源地阿哈水库的水质动态变化规律,对近10年来(2009~2018)库区及主要支流的水质、水文气象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水文气象及藻类生长的周期性影响,阿哈水库库区及支流水体的营养盐、透明度(SD)、叶绿... 为更好了解贵阳市饮用水源地阿哈水库的水质动态变化规律,对近10年来(2009~2018)库区及主要支流的水质、水文气象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水文气象及藻类生长的周期性影响,阿哈水库库区及支流水体的营养盐、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均呈季节性变化。阿哈水库水质以Ⅲ类为主,库中水质(超标率为19.82%)优于库东(超标率为45.05%)。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分析表明,阿哈水库水体处于中营养至轻度富营养状态,近年来水质有所改善。入库支流水质优劣顺序为:游鱼河>白岩河>蔡冲河>金钟河,主要表现为总磷(TP)和氨氮(NH_(3)-N)超标。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库区Chl.a和NH_(3)-N、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气温、降雨量、日照时数等呈显著正相关,和SD、水位、气压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藻类生长主要受控于水文气象因子。当前,加大金钟河等入库支流外源污染整治力度,是提升库区水质的关键。未来应加强水文、气象因子作用于藻类水华的过程机制研究,提升藻华应急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哈水库 水质 TLI 营养盐 水文气象因素
下载PDF
湘江流域株洲段重金属水环境质量评价及藻类吸附模型 被引量:5
20
作者 盛颖娟 田海龙 +1 位作者 张宪 江力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利用湘江流域株洲段各断面4种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Hg,Cd,As,Pb的污染监控数据,采用综合重金属污染指数,评价了各断面及全段地面水的重金属污染等级。评价结果表明:湘江株洲段各断面均达到Ⅰ~Ⅱ类水质标准,水质良好,全段地表水的重金... 利用湘江流域株洲段各断面4种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Hg,Cd,As,Pb的污染监控数据,采用综合重金属污染指数,评价了各断面及全段地面水的重金属污染等级。评价结果表明:湘江株洲段各断面均达到Ⅰ~Ⅱ类水质标准,水质良好,全段地表水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较轻,但镉污染略显严重。通过比较分析,建议政府环保部门如果采用藻类植物对湘江株洲段各排污口的重金属进行生物吸附,则宜选择三方程吸附模型对吸附效果进行分析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重金属污染指数 水质标准级别 藻类 吸附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