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茭白不同采收方式对匍匐茎和萌芽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江解增 黄凯丰 +2 位作者 曹碚生 帅建华 朱庆森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30-32,共3页
以茭白品种“蒋墅茭”和“葑红早”为试材的研究结果表明 :肉质茎采收后剪去叶片可使茭墩的地下匍匐茎抽生数及翌年新芽萌发数明显减少 ;不采收肉质茎则可使其数量明显上升 ;总数均随茭墩留蘖数的增加而增加 ,但平均每蘖的萌生数量随茭... 以茭白品种“蒋墅茭”和“葑红早”为试材的研究结果表明 :肉质茎采收后剪去叶片可使茭墩的地下匍匐茎抽生数及翌年新芽萌发数明显减少 ;不采收肉质茎则可使其数量明显上升 ;总数均随茭墩留蘖数的增加而增加 ,但平均每蘖的萌生数量随茭墩留蘖数的增加而减少。因此 ,建议茭白生产上应充分重视茭白采收后的田间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采收方式 匍匐茎 萌芽数 肉质茎 田间管理
下载PDF
茭白生育过程中地上各部位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19
2
作者 江解增 邱届娟 +2 位作者 韩秀芹 曹碚生 朱庆森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4年第3期245-250,共6页
以两个茭白品种为试材,测定了植株茎蘖生育过程中地上各部位主要激素及肉质茎膨大过程中的干重变化。结果显示:茭白植株生育过程中各部位的激素以玉米素及玉米素核苷(Z+ZR)的含量最高,生长素(IAA)其次,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含量很低... 以两个茭白品种为试材,测定了植株茎蘖生育过程中地上各部位主要激素及肉质茎膨大过程中的干重变化。结果显示:茭白植株生育过程中各部位的激素以玉米素及玉米素核苷(Z+ZR)的含量最高,生长素(IAA)其次,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含量很低;在各部位间总体以茎尖最高,叶鞘其次,叶片最低。其中Z+ZR含量在肉质茎膨大前即已明显上升,膨大开始后显著下降;IAA含量在肉质茎膨大后期至末期才出现下降;叶片内ABA含量在肉质茎膨大前即开始上升,叶鞘内ABA含量在肉质茎膨大后期上升,茎尖内则无明显变化;各部位GA3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内无明显变化。肉质茎的干重增加也与其Z+ZR含量下降密切相关。认为Z+ZR是刺激肉质茎膨大的关键激素。品种间差异表现为各部位激素含量及其变化有一定差异,尤其是肉质茎膨大阶段差异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生育过程 内源激素
下载PDF
茭白胡麻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建 朱世东 +4 位作者 袁凌云 王卫 王安源 倪婷婷 汪季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11期297-300,共4页
对茭白胡麻斑病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10~35℃,最适温度25℃;分生孢子产生的适宜温度10~30℃,最适温度25℃;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6℃;该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产生的pH值3~12,最适pH值6~9,中性偏碱的... 对茭白胡麻斑病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10~35℃,最适温度25℃;分生孢子产生的适宜温度10~30℃,最适温度25℃;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6℃;该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产生的pH值3~12,最适pH值6~9,中性偏碱的条件下有利于分生孢子的形成;该菌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乳糖,而产孢最适碳源为果糖;氮源酵母膏促进菌丝生长,酵母膏和氯化铵能促进产孢,牛肉膏和硝酸钾不利于产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胡麻斑病 生物学特性 茭白
下载PDF
茭白遗传多样性与育种技术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义满 柯卫东 +5 位作者 黄新芳 李峰 彭静 朱红莲 黄来春 李明华 《长江蔬菜》 2009年第08X期1-4,共4页
茭白产品器官是茭白植株受菰黑粉菌侵染膨大后形成的肉质茎。通过分析茭白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变异,认为茭白遗传变异来源很可能主要来自菰黑粉菌的遗传变异。讨论了茭白育种技术及需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茭白 菰黑粉菌 遗传多样性 遗传变异 选种
下载PDF
大陆地区茭白新纪录病害——茭白细菌性基腐病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义满 赵娟 +2 位作者 匡晶 钟兰 黄来春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67-70,78,共5页
2016年,在湖北省武汉地区发现一种茭白(Zizania latifolia)新病害,鉴定确认该病害是中国大陆地区茭白的一种病害新纪录——茭白细菌性基腐病(Enterobacter cloacae)。对茭白细菌性基腐病的发生及为害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
关键词 茭白(zizania latifolia) 病害 细菌性基腐病(Enterobacter cloacae)
下载PDF
不同厚度聚乙烯袋包装对茭白采后品质和木质化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翰卿 郜海燕 +3 位作者 刘瑞玲 韩延超 房祥军 陈杭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5-63,共9页
以‘龙茭2号’茭白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厚度(0.02、0.04、0.06、0.08 mm)聚乙烯(polyethylene,PE)包装袋扎口分装,于(2±1)℃、相对湿度80%~85%的冷库贮藏,通过测定包装袋内气体成分,茭白色泽、硬度、原果胶、可溶性果胶、木质素和... 以‘龙茭2号’茭白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厚度(0.02、0.04、0.06、0.08 mm)聚乙烯(polyethylene,PE)包装袋扎口分装,于(2±1)℃、相对湿度80%~85%的冷库贮藏,通过测定包装袋内气体成分,茭白色泽、硬度、原果胶、可溶性果胶、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以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Cx纤维素酶活性等指标,研究不同厚度PE袋包装对茭白采后品质和木质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包装袋厚度的增加,O2体积分数降低,而CO2体积分数增加。0.06 mm PE袋包装相比于其他厚度的包装能够保持茭白较好的色泽及较高的硬度;通过对细胞壁组分分析表明,0.06 mm PE袋包装能延缓茭白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的升高,抑制可溶性果胶含量的下降和原果胶含量的增加。此外,0.06 mm PE袋包装能够较好地保持茭白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Cx纤维素酶活性,从而延缓茭白在贮藏期间的木质化进程。总之,0.06 mm PE袋的自发气调包装对保持茭白的品质和延缓木质化的作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自发气调包装 贮藏品质 木质化
下载PDF
一种快速观察美味黑穗菌菌丝的新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褚福强 张敬泽 郭得平 《长江蔬菜》 2010年第14期101-102,112,共3页
茭白是一种水生蔬菜,是由美味黑穗菌侵染菰草形成的。当菰草植株逃避了真菌侵染,这些植株被称为"雄茭"。主要介绍了一种简单、迅速的细胞学染色方法,可清楚观察真菌在茭白植株中的的菌丝分布,以及用于早期迅速区分茭白和雄茭... 茭白是一种水生蔬菜,是由美味黑穗菌侵染菰草形成的。当菰草植株逃避了真菌侵染,这些植株被称为"雄茭"。主要介绍了一种简单、迅速的细胞学染色方法,可清楚观察真菌在茭白植株中的的菌丝分布,以及用于早期迅速区分茭白和雄茭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黑粉菌 菰草 染色方法 菌丝
下载PDF
单季茭白新品种‘金茭1号’ 被引量:7
8
作者 郑寨生 张尚法 +1 位作者 张德明 陈加多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8-778,共1页
‘金茭1号’是由浙江省磐安地方茭白品种‘磐茭98’优良变异单株选育而成的单季茭白新品种。该品种长势中等,早熟,品质优,肉质茎长条形,表皮光滑,肉质白嫩,单壳茭质量110~135g,产量18000~22500kg·hm^-2。
关键词 茭白 品种
下载PDF
武汉地区茭白细菌性基腐病田间发生动态调查
9
作者 刘义满 钟兰 +5 位作者 李峰 戢小梅 李长林 王爱新 刘先葆 杨守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期156-158,共3页
2018年,在武汉茭白(Zizania latifolia)产区对茭白细菌性基腐病田间发生动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6月下旬即可见田间为害症状,但一直到7月中旬,不论小区发病率还是植株发病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小区发病率和植株发病率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 2018年,在武汉茭白(Zizania latifolia)产区对茭白细菌性基腐病田间发生动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6月下旬即可见田间为害症状,但一直到7月中旬,不论小区发病率还是植株发病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小区发病率和植株发病率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增加较缓慢,8月上旬至10月上旬则呈较快增加。种苗带菌、连作及高温是导致病害加重的重要因素。建议武汉地区对茭白细菌性基腐病的农药防治从8月上中旬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茭白细菌性基腐病 田间发生 调查
下载PDF
双季茭白新品种‘龙茭2号’ 被引量:14
10
作者 沈学根 陈建明 +3 位作者 徐杰 姚良洪 周建松 邵大卫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5-166,共2页
‘龙茭2号’是由‘梭子茭’优良变异单株选育而成的双季茭白新品种。该品种长势较强,株形紧凑直立,分蘖力强,耐肥力中等,抗病虫性好。秋茭晚熟,极耐低温,茭白个体大,表皮光滑,肉质细嫩,商品性好。秋茭壳茭质量129.0~148.4g,净茭质量89.... ‘龙茭2号’是由‘梭子茭’优良变异单株选育而成的双季茭白新品种。该品种长势较强,株形紧凑直立,分蘖力强,耐肥力中等,抗病虫性好。秋茭晚熟,极耐低温,茭白个体大,表皮光滑,肉质细嫩,商品性好。秋茭壳茭质量129.0~148.4g,净茭质量89.1~101.2g,产量22395~25335kg.hm-2,平均23340kg.hm-2;夏茭壳茭质量142.7~158.2g,净茭质量105.3~113.3g,产量44145~46260kg.hm-2,平均4479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品种
原文传递
茭白软罐头生产工艺的研究
11
作者 金建昌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2-24,共3页
针对茭白上市时间短、季节性强的问题,对新鲜茭白进行了护色、保脆、包装、杀菌等工艺的研究,提出了茭白软罐头的工艺和流程,为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茭白 护色 保脆 软罐头 工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