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ater Flooding Development and Enhanced Oil Recovery of Daqing Oilfields
1
《China Oil & Gas》 CAS 1997年第2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water drive development enhanced recovery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and potential of new enhanced oil recovery methods in oilfield development
2
作者 YUAN Shiyi HAN Haishui +5 位作者 WANG Hongzhuang LUO Jianhui WANG Qiang LEI Zhengdong XI Changfeng LI Junshi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4年第4期963-980,共18页
This paper reviews the basic research means for oilfield development and also the researches and tests of enhanced oil recovery(EOR)methods for mature oilfields and continental shale oil development,analyzes the probl... This paper reviews the basic research means for oilfield development and also the researches and tests of enhanced oil recovery(EOR)methods for mature oilfields and continental shale oil development,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EOR methods,and proposes the relevant research prospects.The basic research means for oilfield development include in-situ acquisition of formation rock/fluid samples and non-destructive testing.The EOR methods for conventional and shale oil development are classified as improved water flooding(e.g.nano-water flooding),chemical flooding(e.g.low-concentration middle-phase micro-emulsion flooding),gas flooding(e.g.micro/nano bubble flooding),thermal recovery(e.g.air injection thermal-aided miscible flooding),and multi-cluster uniform fracturing/water-free fracturing,which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for their mechanisms,approaches,and key technique researches and field tests.These methods have been studied with remarkable progress,and some achieved ideal results in field tests.Nonetheless,some problems still exist,such as inadequate research on mechanisms,imperfect matching technologies,and incomplete industrial chains.It is propos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basic researches and expand the field tests,thereby driving the formation,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field development enhanced oil recovery mature oilfield shale oil improved water flooding chemical flooding gas flooding thermal recovery
下载PDF
Effect of CO_(2)flooding in an oil reservoir with strong bottom-water drive in the Tahe Oilfield,Tarim Basin,Northwest China
3
作者 Li Zhang Haiying Liao Maolei Cui 《Energy Geoscience》 EI 2024年第1期230-233,共4页
The dissolution and diffusion of CO_(2)in oil and water and its displacement mechanism were investigated by laboratory experimen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Block 9 in the Tahe oilfield,a sandstone oil reservoir wit... The dissolution and diffusion of CO_(2)in oil and water and its displacement mechanism were investigated by laboratory experimen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Block 9 in the Tahe oilfield,a sandstone oil reservoir with strong bottom-water drive in Tarim Basin,Northwest China.Such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as solubility ratio of CO_(2)in oil,gas and water,interfacial tension,in-situ oil viscosity distribution,remaining oil saturation distribution,and oil composit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CO_(2)flooding could control water coning and increase oil production.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injection process,CO_(2)expanded vertically due to gravity differentiation,and extended laterally under the action of strong bottom water in the intermediate and late stages.The CO_(2)got enriched and extended at the oil-water interface,forming a high interfacial tension zone,which inhibited the coning of bottom water to some extent.A miscible region with low interfacial tension formed at the gas injection front,which reduced the in-situ oil viscosity by about 50%.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enhanced oil recovery(EOR)is estimated at 5.72%and the oil exchange ratio of CO_(2)is 0.17 t/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ng bottom-water drive reservoir CO_(2)flooding enhanced oil recovery Coning of bottom water Tahe oilfield Tarim Basin Northwest China
下载PDF
Activating solution gas drive as an extra oil production mechanism after carbonated water injection 被引量:2
4
作者 Mahmood Shakiba Shahab Ayatollahi Masoud Riaz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2938-2945,共8页
Enhanced oil recovery(EOR)methods are mostly based on different phenomena taking place at the interfaces between fluid–fluid and rock–fluid phases.Over the last decade,carbonated water injection(CWI)has been conside... Enhanced oil recovery(EOR)methods are mostly based on different phenomena taking place at the interfaces between fluid–fluid and rock–fluid phases.Over the last decade,carbonated water injection(CWI)has been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ulti-objective EOR techniques to store CO2 in the hydrocarbon bearing formations as well as improving oil recovery efficiency.During CWI process,as the reservoir pressure declines,the dissolved CO2 in the oil phase evolves and gas nucleation phenomenon would occur.As a result,it can lead to oil saturation restoration and subsequently,oil displacement due to the hysteresis effect.At this condition,CO2 would act as insitu dissolved gas into the oil phase,and play the role of an artificial solution gas drive(SGD).In this study,the effect of SGD as an extra oil recovery mechanism after secondary and tertiary CWI(SCWI-TCWI)modes has been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in carbonate rocks using coreflood tests.The depressurization tests resulted in more than 25%and 18%of original oil in place(OOIP)because of the SGD after SCWI and TCWI tests,respectively.From the ultimate enhanced oil recovery point of view,the efficiency of SGD was observed to be more than one-third of that of CWI itself.Furthermore,the pressure drop data revealed that the system pressure depends more on the oil production pattern than water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ution gas drive Gas nucleation Carbonated water enhanced oil recovery CO2 capture
下载PDF
高含水老油田化学驱综合治理新方法及工程实践路径
5
作者 杨勇 曹绪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1,共9页
针对胜利高含水老油田化学驱在科学、技术、管理、工程四个角度面临的开发矛盾,以渤76块为典型单元,在工程实践中进行具体对策分析,构建了“适、专、快、集”的老油田化学驱综合治理新方法。“适”指在老油田科学开发方式转化上,构建不... 针对胜利高含水老油田化学驱在科学、技术、管理、工程四个角度面临的开发矛盾,以渤76块为典型单元,在工程实践中进行具体对策分析,构建了“适、专、快、集”的老油田化学驱综合治理新方法。“适”指在老油田科学开发方式转化上,构建不同油藏类型老油田化学驱最佳介入时机模型,提出了在含水率相对较低的阶段,是适合化学驱的有利时机,高效开发方式需“适”介入。“专”指在老油田开发技术应用上,改变传统聚合物先溶解后注入的开发思路,研制可控相转化聚合物,使聚合物先注入后溶解,解决炮眼剪切降解的难题,提高油水流度控制能力,老油田开发矛盾需“专”治理。“快”指在老油田综合管理模式上,改变传统方式,即矿场提问题、研究院设计方案、化工厂生产驱油剂的“串联”管理模式,提出充分发挥矿场、研究院、生产厂三方优势的“并联”管理模式,形成针对单一油藏的产品工业化工艺包以及产业化落地方案,老油田开发技术实现“快”转化。“集”指在老油田工程应用实践上,打破老油田化学驱地面大规模建站的工程工艺模式,采用集约化撬装配注设备,实现老油田化学驱的集约快速配注,老油田工程工艺实现“集”应用。运用上述方法,在胜利油田渤76块综合含水率上升初期,实施由水驱转为可控相转化聚合物驱,实施后一年即见到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单井日产油水平增加8.6t/d,综合含水率降低3.1%,验证了综合治理模式的可行性,为高含水老油田化学驱高效开发提供了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老油田 高质量发展 综合治理新方法 提高采收率 工程实践
下载PDF
油田开发提高采收率新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
6
作者 袁士义 韩海水 +5 位作者 王红庄 罗健辉 王强 雷征东 席长丰 李军诗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1-854,共14页
总结近年来油田开发基础研究手段方法方面的进展,以及老油田和陆相页岩油开发提高采收率新方法的研究和试验进展,分析各类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与建议。阐述了原位获取地下岩石/流体样品与无损检测分析等基础研究手段的进... 总结近年来油田开发基础研究手段方法方面的进展,以及老油田和陆相页岩油开发提高采收率新方法的研究和试验进展,分析各类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与建议。阐述了原位获取地下岩石/流体样品与无损检测分析等基础研究手段的进展,综述了“纳米水”驱等改善水驱,低浓度中相微乳液驱等化学驱,微纳米气泡驱等气驱,注空气热辅助混相驱等热采,以及密切割均匀压裂/无水压裂等常规油和页岩油提高采收率新方法的驱油机理、技术路线、关键技术研究与矿场试验进展。油田开发提高采收率新方法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有些已在矿场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初步效果,但仍然面临机理研究欠深入、方法和配套工艺待完善、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建议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加大现场试验规模,进而促进新技术系列的形成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提高采收率 老油田 页岩油 改善水驱 化学驱 气驱 热采
下载PDF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测井侧向剩余油挖潜措施研究——以长庆A油田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震 张金海 +3 位作者 李桂山 宗飞 许阳 张思顿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90-94,98,共6页
针对长庆A油田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注水开发动态特点,通过深化精细基础地质研究,结合老区检查井取心、测井资料,开展了剩余油分布精细评价、不同水线距离的检查井水洗程度评价,以及裂缝对剩余油分布和开发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低渗透... 针对长庆A油田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注水开发动态特点,通过深化精细基础地质研究,结合老区检查井取心、测井资料,开展了剩余油分布精细评价、不同水线距离的检查井水洗程度评价,以及裂缝对剩余油分布和开发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低渗透裂缝性油藏主向井水淹严重、侧向区剩余油富集,侧向剩余油挖潜设计方案可行;油藏井网加密调整后开发效果评价证实,侧向剩余油挖潜方案可减缓油藏递减、改善油藏的开发效果。可为同类油藏开发中后期实施井网调整、增储挖潜及油藏采收率提高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 注水开发 水洗程度 剩余油挖潜 井网加密调整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CO_(2)驱后水气交替注入驱替特征及剩余油启动机制
8
作者 孙成岩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8,共7页
水气交替注入(WAG)是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在CO_(2)连续气驱后实施WAG驱,仍然存在驱替特征模糊、剩余油启动机制不明确等问题。以海拉尔油田贝14区块为研究对象,借助Micro⁃CT研究WAG驱启动剩余油的微观作用机制,同... 水气交替注入(WAG)是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在CO_(2)连续气驱后实施WAG驱,仍然存在驱替特征模糊、剩余油启动机制不明确等问题。以海拉尔油田贝14区块为研究对象,借助Micro⁃CT研究WAG驱启动剩余油的微观作用机制,同时通过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CO_(2)驱后水气交替注入的驱替特征。Micro⁃CT实验结果表明:目标区块大孔隙的体积比例超过85%,在被CO_(2)全部动用后成为了气窜通道,采收率仅47.95%;CO_(2)驱后WAG驱不仅启动次级大孔隙中的剩余油,对中小孔隙的剩余油也有不同程度的动用。长岩心实验结果表明:在CO_(2)驱后开展WAG驱,水和气段塞需要交替注入一定量(0.40 PV左右)后采收率才能大幅度增加,气水比和段塞尺寸存在最优值,分别为1∶1和0.10 PV,该条件下WAG驱的采收率增幅主要由第3、4交替轮次所贡献,10轮次的水气交替注入可在CO_(2)驱的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8.68百分点。研究成果可为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气交替注入(WAG) 特低渗透油藏 CO_(2)驱 剩余油启动机制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水平井平衡注水辅助调驱技术在渤海油田的应用
9
作者 徐玉霞 解传昕 +6 位作者 徐文娟 沈明 孟国平 杨洪涛 张洁 张宁 张浩 《海洋石油》 CAS 2024年第1期42-45,共4页
渤海油田水平井产量占到总产量的40%左右,水平井控水、稳产和增产是“渤海油田3000万吨持续稳产”的关键。针对水平生产井含水上升快、吸水和产出不均匀、注采井组优势渗流通道封堵困难、传统的调驱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提出水平注水井平... 渤海油田水平井产量占到总产量的40%左右,水平井控水、稳产和增产是“渤海油田3000万吨持续稳产”的关键。针对水平生产井含水上升快、吸水和产出不均匀、注采井组优势渗流通道封堵困难、传统的调驱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提出水平注水井平衡注水工艺技术,克服了传统水平井笼统调驱针对性不足的缺点,实现了渤海高含水油田水平井注水平衡开发和精细调驱的目的,应用效果良好,是提高海上油田水平井采收率的一种创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水平井注水开发 优势渗流通道 平衡注水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天然气提高采收率理论基础、技术方法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8
10
作者 马新华 何东博 +2 位作者 位云生 郭建林 贾成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共12页
中国大部分主力气田相继进入开发中后期且整体采收率不高,天然气提高采收率研究与实践形势迫切。为了促进天然气提高采收率理论技术进步和开发水平提高,建立了统一、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天然气采收率评价模型,分析了影响天然气采收率的关... 中国大部分主力气田相继进入开发中后期且整体采收率不高,天然气提高采收率研究与实践形势迫切。为了促进天然气提高采收率理论技术进步和开发水平提高,建立了统一、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天然气采收率评价模型,分析了影响天然气采收率的关键因素,明确了天然气提高采收率发展前景与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储量利用程度、压降波及系数和压力衰竭效率是影响天然气采收率的3个关键因素,天然气采收率是3个关键因素对应系数的乘积;②结合安岳气田龙王庙组气藏、克拉2气田、苏里格气田和川南页岩气等开发实践,针对常规水驱气藏、致密气和页岩气等非常规气,通过提高储量利用程度、压降波及系数和压力衰竭效率预计可提高采收率6~15个百分点;③提出了天然气提高采收率理论技术攻关方向,包括明确气藏提高采收率机理、研发提高采收率新方法、加强提高采收率技术现场试验。结论认为,研究结果奠定了天然气提高采收率理论基础,系统形成了不同类型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方法,为已开发气田提高采收率和持续稳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并可促进我国天然气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开发 天然气采收率 天然气提高采收率 采收率理论 采收率技术 水驱气藏 致密气 页岩气
下载PDF
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与提高采收率新技术 被引量:11
11
作者 孙焕泉 杨勇 +4 位作者 王海涛 王建 吴光焕 崔玉海 于群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102,共13页
渤海湾盆地胜利油区经过60多年开发,整装、断块油藏已处于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含水率超过90%,稠油油藏进入高轮次吞吐开发阶段,整体采出程度不到40%,仍有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潜力,需要攻关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针对整装油藏特高含水后期... 渤海湾盆地胜利油区经过60多年开发,整装、断块油藏已处于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含水率超过90%,稠油油藏进入高轮次吞吐开发阶段,整体采出程度不到40%,仍有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潜力,需要攻关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针对整装油藏特高含水后期高耗水层带发育、低效水循环严重,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差异大、有效动用难度大,深层、薄层超稠油注汽难、热损失大,有碱复合驱油体系结垢严重,聚合物驱后油藏动态非均质性更强、剩余油更加分散以及特高含水后期套损井多、出砂加剧、精细分层注采要求高等难题,明确地质及剩余油分布特征,深化驱油机制认识,围绕整装油藏经济有效开发、断块油藏高效均衡开发、稠油油藏转方式开发、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开发开展技术攻关,形成整装油藏精细流场调控技术、复杂断块油藏立体开发技术、稠油油藏热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技术、特高含水期主导采油工程技术等特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系列,开辟先导试验区,取得显著开发效果,实现工业化应用,支撑胜利油区持续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油田 剩余油分布特征 精细流场调控 立体开发 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 稠油热复合开发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高含水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室内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华溱 刘东东 +2 位作者 张昂昂 秦冬 蔡廷强 《能源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55-59,共5页
以NT油藏为研究对象,针对NT油藏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含水率高的特点,对原油可动饱和度以及注气驱油特征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氮气驱后转氮气泡沫驱可以有效封堵高渗层。泡沫沿着优势渗流通道进入高渗层,完成对高渗岩心的封堵作... 以NT油藏为研究对象,针对NT油藏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含水率高的特点,对原油可动饱和度以及注气驱油特征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氮气驱后转氮气泡沫驱可以有效封堵高渗层。泡沫沿着优势渗流通道进入高渗层,完成对高渗岩心的封堵作用,扩大氮气在低渗岩心的波及体积,提高低渗岩心的采出程度;气水交替驱适合注水突破时转注,注水突破转气水交替驱,突破时间晚,气油两相接触时间长,有利于降低原油密度黏度;气水交替驱适合采用0.05 HCPV段塞体积,能维持泡沫的稳定性,气体突破时间晚,封堵效果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藏 气驱 双管并联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东海水驱气藏开发特征及开发对策实践
13
作者 李久娣 田彬 《海洋石油》 CAS 2023年第4期8-12,17,共6页
东海已开发气藏主要分布在XH凹陷的中央背斜带以及西部斜坡带,气藏类型主要以水驱气藏为主,气藏投入开发后普遍面临产水难题,影响气藏采收率。为有效提高东海水驱气藏开发效果,通过对已开发水驱气藏开发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总结不同开发... 东海已开发气藏主要分布在XH凹陷的中央背斜带以及西部斜坡带,气藏类型主要以水驱气藏为主,气藏投入开发后普遍面临产水难题,影响气藏采收率。为有效提高东海水驱气藏开发效果,通过对已开发水驱气藏开发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总结不同开发阶段产水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建立了“早期防水、过程控水、后期排水”的全周期防水治水策略,并开发出了水平井井轨迹优化、水平井变密度定向射孔等配套技术。通过采用全周期的防水治水开发对策,东海水驱气藏气井无水采气期显著提高,气井产后通过采用合理的排采措施,有效提高产水气井累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气藏 防水治水 开发特征 开发对策 排水采气
下载PDF
注水油田高含水后期开发技术方针的调整 被引量:64
14
作者 胡永乐 王燕灵 +1 位作者 杨思玉 贾文瑞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5-69,共5页
总结了中国陆上油田的地质特点以及由此决定的开采特征。中国油田开发的基本方式和开采方针是早期内部注水、逐步强化开采。随着开采过程的延伸 ,在油田高含水后期开发 (综合含水率大于 80 % )中采用强化开采方式是低效的 ,不利于提高... 总结了中国陆上油田的地质特点以及由此决定的开采特征。中国油田开发的基本方式和开采方针是早期内部注水、逐步强化开采。随着开采过程的延伸 ,在油田高含水后期开发 (综合含水率大于 80 % )中采用强化开采方式是低效的 ,不利于提高油田开采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效果。提出了以降低含水率和提高注水波及体积为目标 ,建立以不稳定注水为中心的高效二次采油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注水开发 陆相沉积储层 强注强采 提高采收率 不稳定注水 二次采油
下载PDF
改变微观水驱液流方向提高剩余油采收率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志宏 鞠斌山 +3 位作者 黄迎松 吴聃 贾俊山 刘海成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0-96,共7页
为了弄清特高含水油藏微观剩余油类型及提高剩余油的动用效果,进行了微观水驱油特征试验研究。在分析剩余油的几何特征和建立孔喉特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剩余油分类。采用微观可视化驱替试验、图像识别与统计等方法,定量分析了改... 为了弄清特高含水油藏微观剩余油类型及提高剩余油的动用效果,进行了微观水驱油特征试验研究。在分析剩余油的几何特征和建立孔喉特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剩余油分类。采用微观可视化驱替试验、图像识别与统计等方法,定量分析了改变液流方向对微观剩余油的影响。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不改变液流方向的水驱剩余油饱和度为20.90%;改变液流方向后,继续水驱后剩余油饱和度降为9.69%;改变液流方向后原油采收率可提高11.2百分点。研究表明,改变液流方向后,随着注水量增加,分支状和连片型剩余油饱和度呈指数递减,油膜状、柱状和滴状剩余油饱和度先增大后减小,符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研究结果为水驱提高剩余油采出程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模型 水驱 改变液流方向 剩余油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中国陆相砂岩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83
16
作者 王玉普 刘义坤 邓庆军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131,共9页
在调研我国陆相砂岩油田开发现状的基础上,从中高渗透油田、低渗透油田及断块油田角度出发,总结并归纳不同类型油田面临的开发现状,制定有效开发战略对策.结果表明:中高渗透油田开发应立足于井网加密与三次采油相结合;低渗透油田应以CO... 在调研我国陆相砂岩油田开发现状的基础上,从中高渗透油田、低渗透油田及断块油田角度出发,总结并归纳不同类型油田面临的开发现状,制定有效开发战略对策.结果表明:中高渗透油田开发应立足于井网加密与三次采油相结合;低渗透油田应以CO2驱油,辅助微生物驱油的开发对策;断块油田应开展气驱、微生物驱和热采研究与试验的战略对策.该研究成果对中国陆相砂岩油田特高含水期的有效开发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砂岩油田 特高含水期 开发对策 三次采油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新型水驱特征曲线系列(Ⅱ)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怒涛 罗志锋 +2 位作者 黄炳光 罗兴旺 姜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6-108,共3页
针对目前在国内用得比较多的4种水驱特征曲线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既简单又综合了甲乙两种类型关系的fw—R*水驱特征曲线。将丙型与丁型结合提出新的水驱特征曲线,并和经典的水驱特征曲线完全等效的一种水驱特征曲线表达式,同时又能... 针对目前在国内用得比较多的4种水驱特征曲线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既简单又综合了甲乙两种类型关系的fw—R*水驱特征曲线。将丙型与丁型结合提出新的水驱特征曲线,并和经典的水驱特征曲线完全等效的一种水驱特征曲线表达式,同时又能反映含水率-采出程度关系的多条曲线,对它的形状和性质作了一些研究,指出今后水驱特征曲线的研究方向是找出更简单、准确、实用的广义水驱特征曲线。通过实例计算表明,所建立的新型水驱特征曲线与实际数据拟合相关性更强,结果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水驱特征曲线 可采储量 采出程度
下载PDF
高渗透砂岩油藏注水时机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波 李廷礼 张迎春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8-82,共5页
设计了耐高温、高压的模型夹持器,并将该模型夹持器作为外接管线与模型的接口。在普通微观实验模型的基础上,研制了高温、高压微观实验系统,分析了降压过程中气泡动态变化现象、油气分布情况与油气运动规律、不同压力下水驱含气原油的... 设计了耐高温、高压的模型夹持器,并将该模型夹持器作为外接管线与模型的接口。在普通微观实验模型的基础上,研制了高温、高压微观实验系统,分析了降压过程中气泡动态变化现象、油气分布情况与油气运动规律、不同压力下水驱含气原油的流动现象以及自由气体对油水流动的影响。建立了高温高压宏观实验系统,研究了降压开采过程中油、气产量情况以及不同油藏压力下水驱油的开发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泡点压力附近,气泡数量少且体积小,析出的自由气体有利于油水流动,水驱波及面积大。在此之前注水,保持油层压力在泡点压力的87%以上,能够实现油田注入水少,综合含水率低,采出程度高。现场生产表明,研究成果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透砂岩油藏 水驱 注水时机 模拟实验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注水开发油藏水驱效果初期潜力评价方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孙文涛 黄炳光 +2 位作者 唐海 伍轶鸣 王怒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81,共3页
对于一个具体的砂岩油藏而言,在开发之前的一些地质特征参数不但可以对其进行地层描述与地质方面的评价,而且还可以对其油藏进行水驱效果初期潜力评价——水驱难易程度、水驱均匀程度以及水驱采收率。分别对注水砂岩油藏的水驱难易程度... 对于一个具体的砂岩油藏而言,在开发之前的一些地质特征参数不但可以对其进行地层描述与地质方面的评价,而且还可以对其油藏进行水驱效果初期潜力评价——水驱难易程度、水驱均匀程度以及水驱采收率。分别对注水砂岩油藏的水驱难易程度、水驱均匀程度以及水驱开发采收率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而且统计了我国部分注水开发油田的相应指标情况,为制定与调整油藏开发方案、开采方案等奠定可靠的开发基础、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地质特性 水驱效果评价 提高采收率 油田开发
下载PDF
中原油田提高采收率优化技术 被引量:10
20
作者 肖利平 汪孟洋 +2 位作者 岳春宏 张雁平 肖新阔 《中外能源》 CAS 2011年第5期56-61,共6页
中原油田相继开展了CO2吞吐、N2驱、空气驱、合成聚合物驱、交联聚合物驱、微生物采油等项现场试验。鉴于中原油田地层温度高、地层水矿化度高,常规三次采油技术难以适应。对中原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技术进行优化分析,对油田地质特点、开... 中原油田相继开展了CO2吞吐、N2驱、空气驱、合成聚合物驱、交联聚合物驱、微生物采油等项现场试验。鉴于中原油田地层温度高、地层水矿化度高,常规三次采油技术难以适应。对中原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技术进行优化分析,对油田地质特点、开采特点和不同类型油藏采收率现状进行归纳,并对各技术潜力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从储层条件和原油性质来看,适用中原油田的三次采油方法是CO2混相驱、天然气非混相驱,其次是化学驱。研究预测显示,通过水驱综合调整和气驱,可提高采收率11.1个百分点,达到40.5%,其中水驱综合调整增加可采储量3841×104t,提高采收率7.4个百分点,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3.7个百分点。总结出中原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方向和思路:水驱提高采收率仍是油田当前开发的重点,重组开发层系、强化差层开采、提高油藏水驱采收率,大力发展堵水调剖等配套工艺技术、提高水驱控制程度,气驱仍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油田 提高采收率 三次采油 气驱 水驱 优化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