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OF的1951-2020年东亚季风区降水特征及其对夏季风不同配置的响应研究
1
作者 马章怀 王一博 高泽永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5-867,共13页
东亚季风区夏季降水受季风影响显著,不同季风配置通过影响区域水汽输送,在东亚季风区形成不同的降水格局,降水格局的变化容易引起旱涝灾害的发生。本文基于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利用全球降水气候中心(GPCC)降水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 东亚季风区夏季降水受季风影响显著,不同季风配置通过影响区域水汽输送,在东亚季风区形成不同的降水格局,降水格局的变化容易引起旱涝灾害的发生。本文基于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利用全球降水气候中心(GPCC)降水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不同夏季风指数,分析了1951-2020年东亚季风区夏季降水格局,进一步结合相关分析、水汽通量分析等,研究了4种夏季风强弱不同配置对东亚季风区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1951-2020年东亚季风区降水经历了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EOF分析较好地展现了东亚季风区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东亚季风区夏季降水主要表现为南北向“-、+、-”的三极型分布与南北方降水反相变化的偶极型特征;东亚季风区夏季降水异常主要发生在三极型降水结构的相位转换上,其次是偶极型的相位转换;(2)东亚季风区夏季降水异常是东亚季风、南亚季风、西风环流以及西太平洋季风等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东亚季风区降水异常增加(减少)的季风配置主要为配置1:西太平洋季风强,东亚季风和西风弱(配置2:西风强,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弱);(3)配置1时,西太副高偏南偏西,中高纬形成西风槽,季风区南方季风较强,容易通过切变线以及抬升作用在季风区中部形成降水,导致异常降水增加,配置2时,西风强劲,南方水汽动力不足,无法深入大陆,造成异常降水减少。本文研究结果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探究东亚季风区异常降水机理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应对区域极端降水事件以及旱涝灾害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季风区 季风指数 降水 EOF分析 水汽通量
下载PDF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ESOSCALE CLOUD ON HEAVY RAIN BELT ON THE PERIPHERY OF TYPHOON 9608 (Herb)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志楠 张明英 +1 位作者 郑新江 赵亚民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01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Typhoon-induced heavy rains are mostly studi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upper-level westerly troughs. It is worthwhile to probe into a case where the rain is caused by tropical cyclone system, which is much heavier. Duri... Typhoon-induced heavy rains are mostly studi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upper-level westerly troughs. It is worthwhile to probe into a case where the rain is caused by tropical cyclone system, which is much heavier. During August 3 ~ 5, 1996, an unusually heavy rainstorm happened in the southwest of Hebei province. It was caused by 3 mesoscale convective cloud clusters on the periphery of a tropical cyclone other than the direct effects of a westerly trough. Generating in a weak baroclinic environment that is unstable with high energy, the cloud clusters were triggered off for development by unstable ageostrophic gravity waves in the low-level southeast jet stream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typhoon. There was a vertical circulation cell with horizontal scale close to 1000 km between the rainstorm area and westerly trough in northeast China. As shown in a computation of the Q vector of frontogenesis function, the circulation cell forms a mechanism of transforming energy between the area of interest and the westerly trough system farther away in northeast China. Study of water vapor chart indicates that high-latitude troughs in the northeast portion of the rain migrate to the southeast to enhance anti-cyclonic divergence in upper-level convection over the area of heavy rain and cause rain clusters, short-lived otherwise, to develop vigorously. It is acting as an amplifier in this case of unusually strong process of 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HOON mesoscale convective cloud cluste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analysis of water vapor imagery
下载PD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Rainstorms in the Southwest of Hunan Province
3
作者 LV Xiao-hua DAI Jin +1 位作者 YANG Ke ZHU He-xiang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2年第12期20-28,32,共10页
Using NCEP 1° × 1° reanalysis data within 6 h, conventional observational data, data from regional automatic rainfall stations, satellite cloud pictures and Doppler radar data, we compared the physical ... Using NCEP 1° × 1° reanalysis data within 6 h, conventional observational data, data from regional automatic rainfall stations, satellite cloud pictures and Doppler radar data, we compared the physical conditions, dynamic and ther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wo rainstorms in the southwest of Hunan Province on May 12 and June 15 in 201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rst process was triggered by strong cold air under unstable potential, while the second process was caused by shear line appearing from the east; during the first process, cold air divided into many parts and moved towards south, rainfall was uniform and lasted for a long time, while rainfall wa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and strong, and lasted for a short time during the second process; the peak of K index appeared only during the second process; no sign of heavy rainfall was found from satellite cloud pictures and radar echo pictures during the first process, while obvious cloud cluster and echo ribbons could be found from satellite cloud pictures and radar echo pictures during the second process, which were the sign of heavy rainfall; slow movement of echo or little movement resulted in the second rainstorm, and constant echo intensity wa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the second rainstorm. In addition, there was low-level southwest jet during the two processes, which provided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water vapor and energy during the two processes. However, there was a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rainstorms in the intensity and thickness of low-level jet, that is, the intensity and thickness of low-level jet during the first process were obviously weaker than these during the second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NSTORM Influence system Comparative analysis water vapor conditions Southwest jet Radar echo China
下载PDF
引江济淮工程江淮沟通段跌水工程群汇流口通航水流条件分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施奇 王涛 汪清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2-98,共7页
对大型人工运河跌水工程群开展汇流口通航水流条件分级研究,可筛选出若干典型跌水工程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数值模拟或物模试验研究,并为后续跌水工程群的全面通航安全评价提供技术支撑。跌水工程汇流口通航水流条件主要与汇流比、汇流... 对大型人工运河跌水工程群开展汇流口通航水流条件分级研究,可筛选出若干典型跌水工程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数值模拟或物模试验研究,并为后续跌水工程群的全面通航安全评价提供技术支撑。跌水工程汇流口通航水流条件主要与汇流比、汇流角、流量、堰宽、干渠水深等量化影响因子及汇流口布置形式等相关,依据量化影响因子构建的通航水流条件复杂度分级评价指标可定量反映汇流口通航水流条件的复杂程度。采用最小-最大标准化法及K均值聚类分析法,依据评价指标将江淮沟通段跌水工程群分级为4个类别,再从全部50座跌水工程中筛选出18座通航水流条件复杂度较大、汇流口布置形式代表性较好的典型跌水工程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典型跌水工程在各汇流口布置类型中的分布较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水工程 通航条件 分级 评价指标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山东省两次暴雪天气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3
5
作者 杨晓霞 吴炜 +3 位作者 万明波 孙长征 王文青 刁秀广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68-876,共9页
应用常规天气图资料、探空资料、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地基GPS/MET遥感大气水汽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采用诊断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对山东省2009年11月11 12日和2010年2月28日两... 应用常规天气图资料、探空资料、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地基GPS/MET遥感大气水汽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采用诊断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对山东省2009年11月11 12日和2010年2月28日两次暴雪天气的水汽、热力、动力条件和中尺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暴雪都是受高空槽影响产生的,700hPa附近有较强的偏南气流向暴雪区输送暖湿空气,整层大气高湿近于饱和,中低层有逆温,整层温度≤0 C;暴雪产生在700~500 hPa槽前西南气流前部、850 hPa东北风与东南风辐合的区域,近地面层都为东北风。(2)不同点是,前次暴雪过程中低层先有冷空气影响,然后中高层暖湿气流北上,中低层能量低,以稳定性降雪为主,持续时间长;后次暴雪过程中,先是中低层暖湿气流北上,而后强冷空气从低层锲入,低层形成低涡,地面形成气旋,中低层对流不稳定,对流发展,降雪强度大,持续时间短。(3)暴雪期间GPS/MET水汽监测的可降水量在20 mm左右,对降雪量有一定的指示性。加密自动站观测中温度0C线是雨、雪的分界线,有助于判别降水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GPS/MET水汽监测 地面温度加密观测 形成条件 诊断和对比分析
下载PDF
青海高原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及天气学概念模型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青梅 李生辰 +2 位作者 苏永玲 沈晓燕 胡垚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5-525,共11页
利用青海52个地面气象站小时降水并结合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FNL再分析资料,使用K-means聚类法和合成分析方法,将青海的短时强降水天气环流形势配置划分为西风气流型、副热带高压型和高原低涡切变型。结果表明:(1)青海短时强降水发生在95... 利用青海52个地面气象站小时降水并结合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FNL再分析资料,使用K-means聚类法和合成分析方法,将青海的短时强降水天气环流形势配置划分为西风气流型、副热带高压型和高原低涡切变型。结果表明:(1)青海短时强降水发生在95°E以东地区,中心在东南部;主要出现在5-9月,8月最多,7月次之;每日17:00-2:00(北京时)出现站次多。(2)西风气流型的影响系统是高空槽和平直西风短波槽,高低空风垂直切变引起的动力不稳定导致短时强降水发生;副热带高压型是以低层偏南或偏东暖湿气流引起的热力不稳定造成短时强降水;高原低涡切变型是高原加热及弱冷空气活动使得低层锋区加强触发短时强降水。(3)合成分析表明:对流层高层的南亚高压和副热带西风急流,对流层中低层的短波槽、冷式和暖式辐合切变线,偏南暖湿气流,高原加热场等是短时强降水发生的主要影响系统。(4)来自印度季风低压偏南方向的水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南方向的水汽、西风带高空槽西北方向的水汽在青海东部形成水汽辐合区,有利于短时强降水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不稳定条件 水汽辐合 合成分析
下载PDF
石家庄一次秋季罕见暴雪天气过程物理诊断 被引量:30
7
作者 阎访 王丽荣 +1 位作者 李宝莉 庞谦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年第5期17-24,共8页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对2009年11月10—12日石家庄地区出现的一次历史同期罕见区域性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和物理量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此次暴雪天气过程属典型的东北回流型降雪,地面从贝加尔湖南下冷高压与中...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对2009年11月10—12日石家庄地区出现的一次历史同期罕见区域性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和物理量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此次暴雪天气过程属典型的东北回流型降雪,地面从贝加尔湖南下冷高压与中国河套低压倒槽、700 hPa暖式切变线和500 hPa高空槽是主要影响系统。低空西南急流与超低空东北急流耦合,在为暴雪提供水汽和热量输送的同时加强了抬升运动。水汽的垂直输送导致局地比湿显著增大,深厚的湿层和强烈的水汽辐合为暴雪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高空辐散、低空辐合"以及强劲的上升运动是暴雪的动力条件,降雪强度最大时段对应上升运动的强盛发展阶段。暴雪开始阶段云水含量的时空演变特征,一方面显示了水汽的迅速增加与爬升,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地形的强迫抬升作用不容忽视。850 hPa温度低于700 hPa,有利于水汽经过此层时被凝华成固态。逆温层提前24 h出现,而且暴雪最强时段内两层温差均为5℃以上,这对暴雪预报具有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东北回流 切变线 上升运动 水汽条件 温度指标 物理诊断
下载PDF
1997~2008年京杭大运河扬州段水质状况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华常春 高桂枝 陈晨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6-199,共4页
研究京杭大运河水污染变化趋势及主要影响因子,对于更有效提高京杭大运河水质、更大的发挥其功能、保证南水北调工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长远环境效益。依据1997~2008年京杭大运河扬州市区段水质监测数据,以内梅罗水污染指数为评估指标... 研究京杭大运河水污染变化趋势及主要影响因子,对于更有效提高京杭大运河水质、更大的发挥其功能、保证南水北调工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长远环境效益。依据1997~2008年京杭大运河扬州市区段水质监测数据,以内梅罗水污染指数为评估指标,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京杭大运河扬州市区段水质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京杭大运河扬州市区段主要污染物是氨氮、挥发酚和石油类;氨氮年均浓度变化趋势较为平缓,在Ⅲ和IV类水质指标间浮动;挥发酚年均浓度变化较为活跃,总体有上升趋势,呈V类水质指标;石油类年均浓度在1998年至2001年间污染较为严重,超标达3倍以上,其它年份浓度维持在0.05mg/L左右;1998~2001年间京杭大运河扬州市区段水质处于污染状态,其余年份较好。该文研究成果为扬州市水资源分配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状况 内梅罗污染指数 方差分析
下载PDF
中国水分状况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尚宗波 高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28-537,共10页
中国气候信息库提供了全国太阳辐射日资料以及 1 2个月的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百分率和风速资料。利用改进后的 Penman式估算出全国潜在蒸散和干燥指数的空间分布 ,以及降水量增加 1 0 % ,平均气温上升 1 .5℃、3.0℃和4 .5℃ ... 中国气候信息库提供了全国太阳辐射日资料以及 1 2个月的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百分率和风速资料。利用改进后的 Penman式估算出全国潜在蒸散和干燥指数的空间分布 ,以及降水量增加 1 0 % ,平均气温上升 1 .5℃、3.0℃和4 .5℃ 3种假定未来气候情景下的潜在蒸散和干燥指数 ,以评价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分状况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气温的升高 ,潜在蒸散量会显著增加 ;而干燥指数变化较为复杂 ,与当前气候情景相比较 ,降水量增加 1 0 % ,平均气温上升 1 .5℃时中国水分状况会稍微湿润 ,气温上升 4 .5℃时会稍微干燥 ,而气温上升 3.0℃时中国水分状况将介于稍微润与稍干燥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状况 潜在蒸散 干燥指数 全球气候变化 敏感性分析 中国
下载PDF
珠三角地区前汛期强对流天气环境参数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姜帅 吕锟 +4 位作者 曾晓莹 李娇娇 黄潮 马泽义 曾丹丹 《广东气象》 2019年第4期15-18,共4页
基于2016年3-6月前汛期强对流天气过程和高空探测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各物理量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汽方面,广东省前汛期短时强降水对低层以及整层水汽有着更高的要求,雷暴大风和冰雹的中高层水汽... 基于2016年3-6月前汛期强对流天气过程和高空探测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各物理量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汽方面,广东省前汛期短时强降水对低层以及整层水汽有着更高的要求,雷暴大风和冰雹的中高层水汽较短时强降水显著减少42.4%和48.9%。层结稳定度方面,冰雹的SI指数和LI指数较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显著增加135.8%、51.9%和62.8%、43.8%。能量方面,冰雹的CAPE值较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显著增加39.6%和55.9%。雷暴大风的NCAPE值和DCAPE_(600)值比短时强降水显著增加15.5%和25.3%,冰雹的DCAPE_(600)值更高,比雷暴大风显著高15%。动力方面,冰雹的Wsr_( 0-6)指数和SRH较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分别显著增加15.5%、34.7%和24.5%、55.5%,雷暴大风和冰雹的EHI值比短时强降水的高40.9%和138.0%。冰雹的Z_0和Z_(-20)较短时强降水显著下降4.3%和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强对流天气 稳定度指标 能量指标 水汽条件 冰雹 珠三角地区
下载PDF
不同光照条件下观光木茎干液流密度季节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汪滢 王健 +3 位作者 郑怀舟 王振兴 郑群瑞 黄儒珠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75,共9页
对100%、40%和8%自然光照条件下一年四季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 Chun)幼树茎干液流密度(SFD)以及叶片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并对SFD与Tr、Gs及部分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年四季... 对100%、40%和8%自然光照条件下一年四季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 Chun)幼树茎干液流密度(SFD)以及叶片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并对SFD与Tr、Gs及部分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年四季观光木的SFD、Tr和Gs均随光照的减弱而降低。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一年四季观光木的SFD均呈昼高夜低的日变化规律,且SFD日均值和日峰值均在100%自然光照条件下最高、在8%自然光照条件下最低。在100%和8%自然光照条件下SFD的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多数情况下在液流启动时即达到峰值;而在40%自然光照条件下其日变化曲线则为"单峰型",峰值出现在9:15至13:30。除春季外,其他季节在不同光照条件下SFD日均值和日峰值总体上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夏季在100%自然光照条件下Tr的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其他季节在不同光照条件下Tr的日变化曲线均呈"单峰型"。在40%和8%自然光照条件下不同季节Gs的日变化曲线也呈"单峰型",且其峰值出现时间与Tr基本相同;而在100%自然光照条件下,冬季Gs的日变化曲线也为"单峰型",但在其他季节则呈"双峰型",并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一年四季观光木的SFD与叶片Tr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但与叶片Gs的相关性在不同季节及不同光照条件下有一定的差异。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一年四季观光木SFD与叶片水汽压亏缺、大气温度及光合有效辐射强度(PAR)呈正相关,与大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其中,与PAR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PAR是影响观光木SFD四季变化的最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光木 光照条件 茎干液流密度 水分生理指标 环境因子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7·21”北京特大暴雨成因分析(Ⅰ):天气特征、层结与水汽条件 被引量:35
12
作者 孙明生 李国旺 +2 位作者 尹青 牛震宇 高黎明 《暴雨灾害》 2013年第3期210-217,共8页
利用常规、加密自动气象站以及NCEP1°×1°再分析资料,对北京"7.21"特大暴雨过程天气特征和环境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降水过程由锋前暖区和锋面降水组成。暖区降水持续时间长,小时雨量大,具有典型的&... 利用常规、加密自动气象站以及NCEP1°×1°再分析资料,对北京"7.21"特大暴雨过程天气特征和环境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降水过程由锋前暖区和锋面降水组成。暖区降水持续时间长,小时雨量大,具有典型的"列车效应",是造成特大暴雨的主要降水过程。2)中高层低涡东移、副热带高压北抬、中低层低涡暖式切变线影响是暴雨主要形势特征,暴雨发生在低层低涡右前部暖式切变和高空强辐散气流下方。3)暴雨过程开始前对流层中低层存在双层湿暖盖。位势不稳定层结的建立机制主要与低层增湿和中层变干的湿度差动平流有关,而低层增湿和中层变干过程与中低层风向转变相关联。4)暴雨发生前0—6 h对流层整层不断增湿,且对流层中高层比低层增湿效应更加明显。与普通暴雨增湿过程和水汽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中下层不同,深厚的湿度层次,较低的凝结高度和自由对流高度是其显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暖区降水 列车效应 层结与水汽条件分析
下载PDF
油田注水井工况实时分析及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于世春 李永长 +3 位作者 赵晓龙 李明江 邱亮 张彬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4年第4期88-90,94,共4页
注水是油田保持地层能量,维持高效经济开发最有效的手段。随着国内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开发期,稳产难度日益增大,油田数字化管理模式下如何加强精细注水管理,确保油藏"注好水,注够水",是各大油田持续稳产面临的关键问题。研发... 注水是油田保持地层能量,维持高效经济开发最有效的手段。随着国内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开发期,稳产难度日益增大,油田数字化管理模式下如何加强精细注水管理,确保油藏"注好水,注够水",是各大油田持续稳产面临的关键问题。研发的油田注水井工况分析及管理系统,利用多信息融合、数据集成及计算机技术,通过特定的融合模型及算法,实现注水井工况分析诊断、故障预警、指标统计、远程调配、注水曲线及报表自动生成等功能。系统采用B/S+C/S架构,模块化设计,自动化数据与信息化融为一体。该系统在长庆油田1万余口注水井上应用,为油藏精细注水开发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井 油田管理 工况分析诊断 远程调配 现场应用
下载PDF
衡水湖湿地沉积硅藻组合与水质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丽伟 陈诗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6-60,83,共6页
衡水湖湿地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综合营养指数法对衡水湖湿地水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沉积硅藻组合与水质的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衡水湖四季水质变化较大,冬季水质最好,... 衡水湖湿地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综合营养指数法对衡水湖湿地水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沉积硅藻组合与水质的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衡水湖四季水质变化较大,冬季水质最好,为Ⅰ类水,夏秋较差,已超标,引起水质恶化和影响藻类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是TP、DO和TN;综合营养指数法分析结果确定衡水湖为中-富营养型湖泊。沉积硅藻组合显示,衡水湖是以附生种、浮游种和底栖兼浮游种多生态型硅藻组合为特点,且耐营养度较低指示污染水体的Achnanthes minutissima(20.90%)和Cymbella microcephala(18.83%)为优势种,可较好地反映衡水湖富营养状况,衡水湖湿地水质与沉积硅藻组合的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硅藻组合 水质状况 主成分分析法 综合营养指数法 衡水湖
下载PDF
提高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低温环境性能理论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孟登居 黄虎 +1 位作者 陆春林 董振宇 《供热制冷》 2007年第8期26-29,共4页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低温适应性是保证机组整体性能的重要前提。本文分析了机组在低温工况下的常见问题,简述了国内外对机组低温工况所作的研究。并以补气增焓法为例,指出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低温工况下的制热量,防止压缩机排气...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低温适应性是保证机组整体性能的重要前提。本文分析了机组在低温工况下的常见问题,简述了国内外对机组低温工况所作的研究。并以补气增焓法为例,指出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低温工况下的制热量,防止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保证机组低温工况的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低温工况 补气增焓法 理论分析
下载PDF
两种蒸发技术处理高盐有机农药废水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庄严 王欲晓 +2 位作者 张帆 王学凯 陆正祥 《山东化工》 CAS 2019年第4期195-196,共2页
本文目的是比较两种蒸发技术即多效蒸发(MED)和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MVR)的处理高盐有机农药废水的异同,水质指标分析结果显示:MED和MVR都可以有效去除农药废水中的盐度和COD,MED和MVR对盐度的去除率差异不显著(P> 0. 05),但是MED的CO... 本文目的是比较两种蒸发技术即多效蒸发(MED)和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MVR)的处理高盐有机农药废水的异同,水质指标分析结果显示:MED和MVR都可以有效去除农药废水中的盐度和COD,MED和MVR对盐度的去除率差异不显著(P> 0. 05),但是MED的COD去除率显著高于MVR(P <0. 05)。能耗分析结果显示:MED比MVR节省超过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蒸发 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 高盐有机农药废水 水质指标 能耗分析
下载PDF
基于MODIS遥感和气象数据的API回归分析
17
作者 黄凤辰 蔡志凌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4-298,共5页
以江西省景德镇地区为研究区域,通过MODIS近红外大气反演大气水汽算法,提出了MODIS反演大气水汽含量联合气象数据对API进行回归分析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回归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API的变化,并可为API的预测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 MODIS 大气水汽 API 气象数据 回归分析 景德镇地区
下载PDF
浙江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春梅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19-21,共3页
根据浙江省水资源的现状,以及影响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种因素,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对水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为寻找解决措施的依据.
关键词 水资源 现状 可持续利用 指标体系 评价 分析 问题
下载PDF
9608号台风低压外围暴雨中尺度云团的发生发展 被引量:27
19
作者 李志楠 郑新江 +1 位作者 赵亚民 张明英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6-326,共11页
1996年8月3~5日发生在河北省西南部的特大暴雨是在没有西风槽直接作用下由台风外围的3个中尺度对流云团造成的。云团发生在高能不稳定的弱斜压环境条件下,由台风外围的低空东南急流非地转重力波不稳定触发发展。暴雨区上空与东北地区... 1996年8月3~5日发生在河北省西南部的特大暴雨是在没有西风槽直接作用下由台风外围的3个中尺度对流云团造成的。云团发生在高能不稳定的弱斜压环境条件下,由台风外围的低空东南急流非地转重力波不稳定触发发展。暴雨区上空与东北地区西风槽之间有一水平尺度近1000km的垂直环流圈。Q矢量锋生函数计算分析表明,该环流圈形成了暴雨区与东北远距离的西风带系统之间的能量转换机制。水汽图分析表明,东北部的高纬小槽向东南转移,增强暴雨区上空对流高层反气旋辐散,使原生命史较短的暴雨云团再度发展,这对本次特强暴雨过程有一定的增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中尺度对流云团 水汽图分析 低压外围 暴雨
下载PDF
基于MODIS_TVDI/GNSS_PWV的云南省干旱特征时空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于维 柯福阳 曹云昌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2-210,共9页
为了缓解现有干旱监测技术存在的监测易受环境影响、时效性不强等问题。本研究使用MODIS_TVDI和GNSS_PWV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云南省2016—2020年春季干旱特征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TVDI反演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区域... 为了缓解现有干旱监测技术存在的监测易受环境影响、时效性不强等问题。本研究使用MODIS_TVDI和GNSS_PWV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云南省2016—2020年春季干旱特征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TVDI反演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区域干旱时空特征变化,在空间上,旱情呈滇西北向滇东南增强的趋势;在时间上,季内旱情呈先递增后减缓趋势,尤其3—4月份旱情变化特征最为明显。此外,基于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发现PWV和TVDI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在季尺度上,相关系数基本均大于0.5;在月尺度上,PWV变化趋势与TVDI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TVDI变化有一定的时间延迟;在日尺度上,尤其是降雨时期,PWV变化和TVDI变化幅度契合度更高,表现出了一定的干旱特征信号,因此PWV为旱灾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大气可降水量 相关性分析 云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