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6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vitating Propeller Performance in Inclined Shaft Conditions with OpenFOAM:PPTC 2015 Test Case 被引量:2
1
作者 Stefano Gaggero Diego Villa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CSCD 2018年第1期1-20,共20页
In this paper,we present our analysis of the non-cavitating and cavitating unsteady performances of the Potsdam Propeller Test Case(PPTC)in oblique flow.For our calculations,we used the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In this paper,we present our analysis of the non-cavitating and cavitating unsteady performances of the Potsdam Propeller Test Case(PPTC)in oblique flow.For our calculations,we used the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equation(RANSE)solver from the open-source OpenFOAM libraries.We selected the homogeneous mixture approach to solve for multiphase flow with phase change,using the volume of fluid(VoF)approach to solve the multiphase flow and modeling the mass transfer between vapor and water with the Schnerr-Sauer model.Comparing the model results with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collected during the SecondWorkshop on Cavitation and Propeller Performance– SMP’15 enabled our assessment of the reliability of the open-source calculations.Comparisons with the numerical data collected during the workshop enabled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reliability of different flow solvers from which we produced an overview of recommended guidelines(mesh arrangements and solver setups)for accurate numerical prediction even in off-design conditions.Lastly,we propose a number of calculations using th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developed at the University of Genoa for assessing the reliability of this dated but still widely adopted approach for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in the preliminary stages of very demanding test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PELLER CAVITATION OPENFOAM RANSE BEM Unsteady flow PPTC inclined shaft
下载PDF
A hybrid ventilation scheme applied to bidirectional excavation tunnel construction with a long inclined shaft
2
作者 YANG Wei-chao WANG Jian +3 位作者 DENG E LIU Yi-kang LUO Lu-sen YANG Ji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24年第9期3187-3205,共19页
The breakage and bending of ducts result in a difficulty to cope with ventilation issues in bidirectional excavation tunnels with a long inclined shaft using a single ventilation method based on ducts.To discuss the h... The breakage and bending of ducts result in a difficulty to cope with ventilation issues in bidirectional excavation tunnels with a long inclined shaft using a single ventilation method based on ducts.To discuss the hybrid ventilation system applied in bidirectional excavation tunnels with a long inclined shaft,this study has established a full-scal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odel based on field tests,the Poly-Hexcore method,and the sliding mesh technique.The distribution of wind speed,temperature field,and CO in the tunnel are taken as indices to compare the ventilation efficiency of three ventilation systems(duct,duct-ventilation shaft,duct–ventilated shaft-axial fa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ybrid ventilation scheme based on duct-ventilation shaft–axial fan performs the best among the three ventilation systems.Compared to the duct,the wind speed and cooling rate in the tunnel are enhanced by 7.5%–30.6%and 14.1%–17.7%,respectively,for the duct-vent shaft-axial fan condition,and the volume fractions of CO are reduced by 26.9%–73.9%.This contributes to the effective design of combined ventilation for bidirectional excavation tunnels with an inclined shaft,ultimately improving the air quality within the tunn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directional excavation tunnel inclined shaft hybrid ventilation schem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ventilation efficiency
下载PDF
Properties of New Mullite-SiC Bricks for CDQ Shafts 被引量:2
3
作者 MA Shulong WEI Yingfeng +3 位作者 WANG Zhifeng MA Fei XIA Wenbin ZHOU Xiaowei 《China's Refractories》 CAS 2017年第1期47-50,共4页
Currently the service life of CDQ shafts in China is mainly restrict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inclined flue bricks.In this work,based on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damage mechanism of inclined flue refractories,... Currently the service life of CDQ shafts in China is mainly restrict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inclined flue bricks.In this work,based on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damage mechanism of inclined flue refractories,high performance mullite-SiC bricks were developed.The bricks were produced by corundum,andalusite,SiC and other high purity raw materials.Metal silicon and alumina ultra micropowder were added to form dispersion multi-phase structure,fortifying the matrix and improving the microstructure.The products have excellent properties such as low porosity,high density,good wear resistance,high refractoriness under load,and good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The products can replace the ordinary mullite-SiC bricks and obtain a good service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Q shaft inclined flue new mullite -SiC bricks
下载PDF
高海拔铁路隧道斜井机械化配套与快速施工
4
作者 李志军 于京波 +3 位作者 王金刚 刘维正 陈桥 李增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585,共10页
为解决高海拔高寒地区斜井施工存在气压低、含氧量低、温差大、严寒干燥等问题,以某高海拔铁路隧道斜井工程为背景,结合围岩等级、断面大小、海拔高度,根据斜井施工机械化配套原则,提出高海拔陡坡长斜井机械化安全快速进洞施工工法,并... 为解决高海拔高寒地区斜井施工存在气压低、含氧量低、温差大、严寒干燥等问题,以某高海拔铁路隧道斜井工程为背景,结合围岩等级、断面大小、海拔高度,根据斜井施工机械化配套原则,提出高海拔陡坡长斜井机械化安全快速进洞施工工法,并选配超前支护、钻爆、装运、喷锚支护、衬砌等机械化作业线的成套设备。基于高度机械化的设备配套,提出“快挖、快运、快支”的高效施工技术以及各工序快速衔接工艺。以控制围岩变形为核心,构建一套积极干预加固围岩、注重早期支护并快速闭合的主动支护体系。结果表明:与普通钻爆法施工相比,采用三臂凿岩台车高度机械化配套施工效率高,月最快进尺为180 m,较人工钻爆法施工月进尺为130 m相比提高了近30%,施工质量稳定,作业人员投入少,且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均小于规范要求值,衬砌强度可靠,可实现高海拔小断面隧道“快挖、快支、主动支、快封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铁路隧道 陡坡斜井 钻爆法 机械化施工 设备配套
下载PDF
某电站压力管道设计及施工方案研究
5
作者 张晓 赵亚昆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2024年第4期29-33,共5页
某电站压力管道斜井采用与水平面夹角60°布置方式,长度282.19 m,较长斜井段增设平段及施工支洞会大大减小施工难度,提高效率,同时也会增加工程投资。通过研究比选压力管道斜井段布置方式,确定采用一斜到底中间不设平段及支洞方案... 某电站压力管道斜井采用与水平面夹角60°布置方式,长度282.19 m,较长斜井段增设平段及施工支洞会大大减小施工难度,提高效率,同时也会增加工程投资。通过研究比选压力管道斜井段布置方式,确定采用一斜到底中间不设平段及支洞方案最为经济。在实际开挖过程中,遇到不良地质条件,斜井开挖时先导孔施工频繁发生塌孔、卡钻现象,导致施工无法顺利开展,经对斜井施工方法比选研究,选定新增施工支洞分段预固结灌浆反井钻法解决了施工难题,为后续类似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管道 斜井 先导孔 塌孔 卡钻 施工支洞 固结灌浆
下载PDF
寒区特长隧道斜井对隧道内温度影响实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杰 朱小明 +5 位作者 李晓民 张坤 樊江 曹贵 穆彦虎 郑波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5,共9页
研究目的:寒区隧道内温度分布是保温设计和冻害防治的关键和前提,其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三类,即环境气象、工程结构以及交通因素。相较于环境气象和交通因素,目前针对工程因素,尤其特长隧道通风设施对隧道内温度分布影响的研究不足。结合... 研究目的:寒区隧道内温度分布是保温设计和冻害防治的关键和前提,其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三类,即环境气象、工程结构以及交通因素。相较于环境气象和交通因素,目前针对工程因素,尤其特长隧道通风设施对隧道内温度分布影响的研究不足。结合青藏高原东南缘某高速公路特长隧道,系统开展了隧址区环境气象与不同建设阶段隧道内气温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的连续观测,重点论述了通风斜井对隧道内温度环境的影响。研究结论:(1)隧道贯通前,洞内通风差,环境气温对隧道内温度的影响进深为300~400 m,隧道洞口段气温年平均值和振幅随进深增加呈指数形式增加和减小;(2)隧道开挖至斜井并与其连通后,在烟囱效应作用下,冷季时自进口至斜井形成稳定的单向风,洞内气温基本呈线性分布,梯度约为0.5℃/100 m;(3)隧道贯通后,冷季时斜井烟囱效应引发隧道内形成稳定的自进口、出口至斜井的双向通风,洞内温度呈现基本以斜井为中心的对称分布,全隧道范围内出现显著负温;(4)通风斜井对隧道内温度分布规律及负温段长度均有显著的影响,在寒区隧道保温设防和冻害防治中应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隧道 通风斜井 温度分布 烟囱效应 现场监测
下载PDF
高瓦斯特长高铁隧道通风方案设计及监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斌强 申慧涛 +2 位作者 景银丰 刘培全 金爱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07-3415,共9页
成都至自贡高铁白云山隧道全长13340 m,为特长高瓦斯隧道,多工区、多阶段施工通风问题严重制约着隧道运营施工与人员安全。通过工作面最大通风量、最大供风量及沿程风压损失对不同工区施工阶段进行通风计算,设计单工区通风方案及隧道总... 成都至自贡高铁白云山隧道全长13340 m,为特长高瓦斯隧道,多工区、多阶段施工通风问题严重制约着隧道运营施工与人员安全。通过工作面最大通风量、最大供风量及沿程风压损失对不同工区施工阶段进行通风计算,设计单工区通风方案及隧道总体贯通顺序,并采用水气分离方法处理地下水及自动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隧道瓦斯浓度。分析表明:施工的大部分时间内,2#~6#斜井的瓦斯浓度均偏低,说明合理的通风方案及工区贯通顺序可以有效降低隧道瓦斯浓度;采用水气分离方法对地下水进行处理,将地下水和瓦斯分别排出,可进一步降低隧道内瓦斯浓度;监控系统对2#、3#和6#斜井出现的瓦斯排放异常情况及时报警提示并断电保护,保证了隧道施工进度及人员安全。针对特长高瓦斯隧道多工区、多阶段施工通风,基于隧道通风方案、贯通顺序、水气分离处理及瓦斯监测等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通风监测设计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长高瓦斯隧道 隧道通风 通风计算 瓦斯监测 主副斜井
下载PDF
煤矿矿井建设技术与装备70余年创新发展及推广实践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志强 宋朝阳 +3 位作者 程守业 荆国业 高伟 李生生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83,共19页
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我国煤矿矿井建设技术从引进吸收、自主发展到再创新的历程,以及在基础研究、工艺创新、技术突破、装备研制和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涉及钻爆法、冻结法、注浆法、钻井法、沉井法等凿井技术... 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我国煤矿矿井建设技术从引进吸收、自主发展到再创新的历程,以及在基础研究、工艺创新、技术突破、装备研制和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涉及钻爆法、冻结法、注浆法、钻井法、沉井法等凿井技术以及煤矿岩巷掘进技术。目前,以钻爆破岩为主的凿井配套装备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煤矿千米级深井短段掘砌综合凿井技术趋于成熟,竖井凿井最大深度达到1 341.6 m。冻结法、注浆法等凿井地质保障技术水平显著提升,逐步代替了帷幕法、板桩法和降水法等凿井技术,竖井最大冻结深度达990 m,斜井最大冻结段斜长达681 m,采用工作面注浆建成煤矿最长斜井为5 875 m,竖井地面预注浆加固深度达1 355 m。机械破岩井巷掘进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反井钻机最大钻井直径达6 m,最大钻井深度达562 m;竖井钻机钻井法实现了最大钻井直径10.8 m,最大钻井深度660 m,且应用范围逐步扩大;竖井掘进机钻井法实现了零的突破,为煤矿竖井智能化凿井奠定了基础;煤矿岩巷机掘法作业线已经形成,岩巷全断面掘进机平均成巷速度超400 m/月。综上,70余年来我国煤矿矿井建设技术与装备创新发展,显著提升了煤矿井巷掘进作业环境、施工效率和安全水平,实现了井巷掘进工作面无人化、自动化、全机械化作业,解决了我国煤炭开发各阶段井巷建设的难题,保障了煤矿基础建设及开采接续建设。同时,从煤矿矿井建设发展起来的技术装备和取得的成功经验,在水力发电、市政轨道交通、山岭交通隧道、引水隧道等地下工程领域得到了推广实践,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建设 井巷工程 竖井 斜井 机械破岩
下载PDF
膨胀性泥岩地层斜井支护优化研究
9
作者 韩天宇 单仁亮 +3 位作者 吴浩田 乔东杰 许镇宇 白瑶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119,共9页
针对我国蒙东地区膨胀性泥岩地层斜井井壁设计问题,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在不均匀地压和膨胀接触压力共同作用下的圆形井壁理论模型,获得了受不均匀地压和膨胀接触压力共同作用下井壁的应力、位移解析解;并在井壁理论解析解的基础上... 针对我国蒙东地区膨胀性泥岩地层斜井井壁设计问题,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在不均匀地压和膨胀接触压力共同作用下的圆形井壁理论模型,获得了受不均匀地压和膨胀接触压力共同作用下井壁的应力、位移解析解;并在井壁理论解析解的基础上,研究了井壁厚度对井壁应力和位移的影响;基于FLAC3D中的热力耦合模块对不同井壁厚度的优化方案进行模拟,通过优化井筒断面和支护形式,确定了更合理的支护参数。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外层井壁达到600 mm、内层井壁达到600 mm时,继续增大井壁厚度对井壁位移变形量的影响不明显;优化后支护方案可有效地抵抗膨胀性泥岩地层井筒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 冻结法施工 膨胀接触压力 斜井 弹性力学 井筒支护 支护优化
下载PDF
列车齿轮箱新型轴端密封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10
作者 林佳旭 沙智华 李宝良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为进一步提升列车齿轮箱轴承端盖处密封结构的密封效果,有效阻止减速器内外流体交换,在前期设计的密封结构基础上,对两侧叶轮的内径、叶片两侧倾角、叶片底部倾角、叶片侧边倒圆角以及中部叶轮叶片数目等密封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结... 为进一步提升列车齿轮箱轴承端盖处密封结构的密封效果,有效阻止减速器内外流体交换,在前期设计的密封结构基础上,对两侧叶轮的内径、叶片两侧倾角、叶片底部倾角、叶片侧边倒圆角以及中部叶轮叶片数目等密封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结合流体动力学分析结果及前期实验数据,探究各参数对密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侧叶轮叶片内径、叶片侧面倾角对密封效果影响较大,其他参数对密封效果影响较小;相较于原密封结构,优化设计后轴端密封结构中部叶轮相对两侧叶轮的关键平面平均压差从22.97 Pa提升至357.94 Pa,且从速度流线图可以看出在密封结构中部会形成明显的隔离区,能有效阻止齿轮箱内外流体沟通,提升轴端密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箱 轴端密封 叶片倾角 速度流线图
下载PDF
船载单轴旋转惯导系统转轴倾角动态标定方法
11
作者 孔祥龙 高阳 +2 位作者 仇晓静 周海渊 林旭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62-967,共6页
大型航天测量船对船载惯导系统的姿态精度要求很高,其中转轴倾角是影响单轴旋转惯导系统姿态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转轴倾角标定多在坞内静态条件下进行,船舶系泊或动态航行状态下的转轴倾角标定是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提出了... 大型航天测量船对船载惯导系统的姿态精度要求很高,其中转轴倾角是影响单轴旋转惯导系统姿态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转轴倾角标定多在坞内静态条件下进行,船舶系泊或动态航行状态下的转轴倾角标定是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经纬仪测星的转轴倾角动态标定方法,推导了测恒星解算转轴倾角的数学模型,分析了转轴倾角误差的可观性,最后给出转轴倾角的最小二乘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仅观测3颗恒星条件下能准确估计出转轴倾角。坞内静态标定和海上动态标定实验结果表明,坞内静态条件下转轴倾角估计误差标准差分别为0.96″和0.82″,海上航行条件下转轴倾角估计误差标准差分别为1.04″和0.90″,海上动态估计精度与静态条件下相当,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轴倾角 惯性导航系统 经纬仪 恒星观测 姿态误差
下载PDF
单线特长高铁隧道斜井长距离多工作面通风方案优选研究
12
作者 文凯 姬传军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9期93-98,共6页
秦岭马白山隧道属于特长双洞单线高铁隧道,其2号斜井工区共下辖斜井及正洞左右线大小里程5个工作面。针对工期紧、多工作面施工、洞内环境复杂的情况,隧道通风方式选择及通风效果关系到隧道施工进度、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工程造价等方面... 秦岭马白山隧道属于特长双洞单线高铁隧道,其2号斜井工区共下辖斜井及正洞左右线大小里程5个工作面。针对工期紧、多工作面施工、洞内环境复杂的情况,隧道通风方式选择及通风效果关系到隧道施工进度、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工程造价等方面,因此选取合理的通风方式尤为重要。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施工通风的相关参数和隧道多工作面施工通风方案进行选型研究。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不同方案下风速和气体运移扩散规律,选配满足要求的通风机型及配置台数,解决了多工作面施工过程中风筒的布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斜井 通风 数值模拟 风速 空气流场
下载PDF
煤矿斜井过动水砂层帷幕注浆扩散封堵机理及应用
13
作者 雷亚军 范钢伟 +3 位作者 杨建辉 任闯难 牛鸿波 范张磊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7-195,共9页
我国西部煤矿斜井井筒在富水松散层段大多发生渗漏水现象,有时甚至存在涌水溃砂风险,影响煤矿安全生产。为科学指导斜井过动水砂层防治水工作,以曹家滩煤矿主副斜井过动水砂层帷幕注浆为工程背景,借助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动水砂层... 我国西部煤矿斜井井筒在富水松散层段大多发生渗漏水现象,有时甚至存在涌水溃砂风险,影响煤矿安全生产。为科学指导斜井过动水砂层防治水工作,以曹家滩煤矿主副斜井过动水砂层帷幕注浆为工程背景,借助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动水砂层帷幕注浆扩散封堵模型,探究了煤矿斜井过动水砂层帷幕注浆扩散封堵机理,结合具体治理区域,优化了动水砂层帷幕注浆参数及工艺,并进行了现场效果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动水流速和注浆压力的增大,浆液顺水流方向扩散特征明显;注浆压力0.5MPa,动水流速0.3m/s时,顺水流方向浆液扩散半径增至1.83m;随着帷幕内壁与井筒外壁间距的增大,井筒围岩变形破坏范围逐渐远离井筒外壁,治理区域间距设置应不小于12.5m;注浆参数及工艺优化后,主副斜井治理段水量分别衰减85.6%和82.7%,治理效果显著。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解决动水砂层斜井井筒渗漏水问题,保障斜井井筒安全运营,保护矿山地下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井井筒 动水砂层 帷幕注浆 工艺参数 涌水量
下载PDF
大倾角引水斜井TBM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14
作者 贾连辉 孙恒 +3 位作者 张兴彬 于庆增 李雷 宁向可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60-1668,共9页
为解决传统抽水蓄能电站大倾角引水斜井施工安全风险高、环境影响大、施工效率低的问题,提出采用大倾角全断面斜井TBM掘进。首先,针对洛宁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和地质特点,论证采用全断面斜井TBM施工的技术优势,完成洛宁抽水蓄能电站全断面... 为解决传统抽水蓄能电站大倾角引水斜井施工安全风险高、环境影响大、施工效率低的问题,提出采用大倾角全断面斜井TBM掘进。首先,针对洛宁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和地质特点,论证采用全断面斜井TBM施工的技术优势,完成洛宁抽水蓄能电站全断面斜井TBM选型;其次,提出国产首台大倾角全断面斜井TBM关键技术,包括安全防溜及换步工艺、出渣及异常情况处理、整机物料运输、不良地质处理等多项关键技术;最后,通过实施上述技术,完成洛宁抽水蓄能电站斜井TBM设计制造及应用。实践证明:1)在抽水蓄能电站引水斜井采用全断面斜井TBM施工切实可行,且具有环境破坏小、绿色低碳等优点;2)采用敞开式主机并配置双重防溜撑靴适用于大倾角施工,具有安全系数高的特点;3)从斜井底部到TBM设备尾部采用液压绞车运输,TBM设备尾部至TBM前部采用单轨吊机运输,可满足高频次人员、物料的运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斜井TBM 安全措施 物料运输技术
下载PDF
斜井施工技术在三金考拉水电站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由兴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8期145-147,共3页
为探究斜井施工技术在三金考拉水电站中的应用问题,提出了适合该水电站斜井的开挖施工技术和井口顶部和底部防护要求;针对斜井开挖采用一次性扩挖成型工艺,提出了锚杆+挂网喷混凝土相结合的锚喷斜井支护方式和基本支护参数;对用于井内... 为探究斜井施工技术在三金考拉水电站中的应用问题,提出了适合该水电站斜井的开挖施工技术和井口顶部和底部防护要求;针对斜井开挖采用一次性扩挖成型工艺,提出了锚杆+挂网喷混凝土相结合的锚喷斜井支护方式和基本支护参数;对用于井内交通运输的卷扬机进行受力性能分析。研究表明:斜井施工时的导孔、扩孔钻进施工参数要进行合理控制;卷扬机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为296 kN,钢丝绳安全系数为22.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井施工 三金考拉水电站 斜井支护 卷扬机受力性能
下载PDF
长水机场隧道大坡度斜井反坡排水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16
作者 王忠义 《建筑技术》 2024年第22期2734-2738,共5页
基于长水机场隧道,对其大坡度斜井反坡排水设计与施工进行了研究,根据现场抽排水需要,分阶段安装一级或多级泵站,以满足作业面排水。在1号、2号斜井开挖施工期间,采用集水坑接力抽排水方式;进入正洞后采用二级泵站抽排水,斜井中部缓坡... 基于长水机场隧道,对其大坡度斜井反坡排水设计与施工进行了研究,根据现场抽排水需要,分阶段安装一级或多级泵站,以满足作业面排水。在1号、2号斜井开挖施工期间,采用集水坑接力抽排水方式;进入正洞后采用二级泵站抽排水,斜井中部缓坡位置水仓为二级泵站、正洞集水坑为一级泵站。斜井及正洞掌子面均设置临时集水坑及移动水箱。出口工作面施工段暗挖段里程为DK709+355~DK709+770,由大里程向小里程方向施工,顺坡排水,钻爆施工。实践证明,排水方案安全、合理、有效、可靠,没有因排水不及时或不能排水,对后续工程施工产生影响,提高了在大坡度斜井大流量反坡条件下隧道排水的施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反坡排水设计 斜井 大坡度
下载PDF
蒙陕矿区主斜井开拓影响因素及其适应性模糊论证研究
17
作者 郭玉龙 李臣 +2 位作者 辛德林 陈团团 贾成刚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24年第4期557-562,568,共7页
通过走访调研、资料检索、统计分析、理论演算等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大型煤矿长距离缓斜坡主斜井开拓的适用性。结果表明:①井筒开拓方式选择主控因素归纳为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安全条件及经济社会效益等4类;②经济效益与产能成正相关... 通过走访调研、资料检索、统计分析、理论演算等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大型煤矿长距离缓斜坡主斜井开拓的适用性。结果表明:①井筒开拓方式选择主控因素归纳为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安全条件及经济社会效益等4类;②经济效益与产能成正相关关系,与井深成负相关关系,一般斜井效益相对较好,但随着开拓深度的增加,两类开拓方式总费用差距逐渐缩小;③3层15个指标的评价体系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显示产能提升时缓坡斜井在投资及工期方面更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煤矿 缓坡主斜井 开拓方式 经济效益对比 模糊评价
下载PDF
高铁隧道斜井通风方案与管理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海鹏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0期147-150,共4页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有限空间内施工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等尽快排除,保证隧道施工的新鲜风流,必须强化通风建设和管理工作。该文以某高铁隧道超长斜井施工为例,基于施工特征和通风设计原则,制定相应的通风方案,并对通风量和风压等...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有限空间内施工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等尽快排除,保证隧道施工的新鲜风流,必须强化通风建设和管理工作。该文以某高铁隧道超长斜井施工为例,基于施工特征和通风设计原则,制定相应的通风方案,并对通风量和风压等进行计算,并制定相应的通风管理方法和措施,旨在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超长斜井 施工特征 通风设计 管理方法
下载PDF
升富矿斜井冻结温度场数值计算分析
19
作者 亓燕秋 王彬 梁沈伟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9期6-9,共4页
为探究升富矿斜井冻结温度场发展规律,预测确定明挖段开挖时间,基于冻结管实际成孔位置和传热相关理论,结合土体热物理学参数,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R模拟软件对明挖段不同层位土体温度场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冻结初期,中砂层... 为探究升富矿斜井冻结温度场发展规律,预测确定明挖段开挖时间,基于冻结管实际成孔位置和传热相关理论,结合土体热物理学参数,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R模拟软件对明挖段不同层位土体温度场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冻结初期,中砂层温度下降速率较快且冻结壁交圈时间早于细砂层;冻结中期,中砂层位冻结壁发展优于细砂层,但到后期,两者冻结指标差值逐渐缩小;冻结60 d后,侧帮和底板冻结壁有效厚度和平均温度满足设计要求,为控制冻结成本,可以选择60 d后开挖进行井筒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地层冻结 斜井 温度场 数值计算 预测分析
下载PDF
基于FLAC^(3D)原理模拟斜井支护效果研究
20
作者 付虎 耿赟 +1 位作者 李元松 张庆文 《河南科技》 2024年第5期53-58,共6页
【目的】斜井介于平港和竖井之间,结构受力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研究斜井硐室开挖和支护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尤为重要,有必要对斜井支护效果展开研究。【方法】采用FLAC^(3D)对斜井围岩变形及支护技术方案的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区的分布... 【目的】斜井介于平港和竖井之间,结构受力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研究斜井硐室开挖和支护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尤为重要,有必要对斜井支护效果展开研究。【方法】采用FLAC^(3D)对斜井围岩变形及支护技术方案的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区的分布变化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在斜井开挖过程中,未支护工况下城门型斜井拱腰、拱顶、拱脚及底板等三处是开挖围岩最不稳定区域。支护后的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区的分布减少了较多,其中,拱顶下沉位移量从57 mm降至5.3 mm;拱腰处水平位移量从26.7 mm降至15.7 mm;底板水平位移量从11.3 mm降至7.14 mm。【结论】在支护工况下的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区的分布得到了较好改善,对斜井围岩的位移变形、塑性区范围起到了显著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引水 初期支护 斜井开挖 FLAC^(3D)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