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糜子种质资源淀粉含量与Waxy基因等位变异分析
1
作者 王红梅 董孔军 +4 位作者 何继红 白斌 刘天鹏 任瑞玉 刘新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0-1152,共13页
本研究测定了100份糜子种质资源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采用分子标记对胚乳直链淀粉合成调控基因Waxy进行基因分型,并选取不同直链淀粉含量代表种质资源进行基因测序和差异位点分析。结果表明,100份糜子种质资源直链淀粉含量变化幅度... 本研究测定了100份糜子种质资源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采用分子标记对胚乳直链淀粉合成调控基因Waxy进行基因分型,并选取不同直链淀粉含量代表种质资源进行基因测序和差异位点分析。结果表明,100份糜子种质资源直链淀粉含量变化幅度为0~22.78%,平均6.07%,直链淀粉含量低于3.7%的糯性材料占36%,完全糯性材料占24%;支链淀粉含量变化幅度为4.55%~56.73%,平均15.30%。分子标记M5/R11扩增产物能有效区分S_(0)、S_(-15)和S_(0)S_(-15)基因型;标记int5Lf/R3和M12/R12的PCR产物利用内切酶ACC I和Eco N I剪切,可鉴别出L_(C)、L_(Y)、L_(F)基因型。100份糜子种质共发现9种基因型,其中S_(0)/L_(c)数量最多,占33%,S_(-15)/L_(F)占25%,杂合型S_(0)S_(-15)/L_(F)、S_(0)S_(-15)/L_(C)、S_(0)S_(-15)/L_(Y)L_(F)各占2%。通过Waxy基因序列比对,在地方品种甘谷黑蝉背、黑糜子、庆阳饿死牛,育成品种晋黍9号、赤糜2号等种质资源中发现了大量新的SNPs位点,可用于基因功能和糜子育种材料创制研究。本研究结果为糜子分子育种工作及品质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子 直链淀粉含量 waxy基因 基因分型 等位变异
下载PDF
龙麦系列部分品种(系)Wx-B1b基因检测与淀粉特性分析
2
作者 宋维富 杨雪峰 +5 位作者 刘东军 赵丽娟 仇琳 宋庆杰 张春利 辛文利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1-5,共5页
小麦品质改良是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小麦籽粒淀粉特性是决定面条品质的重要因素。淀粉特性与直链淀粉含量密切相关,Wx-B1b基因为控制小麦直链淀粉含量的主效基因。为明确该基因在龙麦系列品种(系)中的分布情况,从而... 小麦品质改良是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小麦籽粒淀粉特性是决定面条品质的重要因素。淀粉特性与直链淀粉含量密切相关,Wx-B1b基因为控制小麦直链淀粉含量的主效基因。为明确该基因在龙麦系列品种(系)中的分布情况,从而为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育种和品质改良提供有用信息,利用Wx-B1b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检测了153份小麦品种(系),并对该基因在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遗传背景下淀粉特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特异性标记能准确鉴定Wx-B1b基因,在检测的153份材料中,82份材料含有Wx-B1b基因,占比为53.6%;黏度仪的峰值黏度在Wx-B1b和Wx-B1a基因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为淀粉特性改良的主效基因。因此在东北春麦区为进一步提高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新品种选育效率,在亲本组配、后代选择及稳定品系处理中应加强Wx-B1b基因的应用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育种 龙麦系列 稳定品系 wx-B1b基因
下载PDF
水稻优良育种材料Wx基因型鉴定及相关性状分析
3
作者 郑英 艾妍雨 +4 位作者 魏应海 彭言劼 罗李飞 务奇生 周勇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5-22,41,共9页
为了鉴定优异育种材料的Waxy(Wx)基因型及其相关性状的表型,利用DNA分子标记,结合特异引物扩增片段测序,对27份水稻优异育种材料Wx基因第1内含子上游的(CT)n序列、第1内含子+1位G/T单核苷酸突变(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为了鉴定优异育种材料的Waxy(Wx)基因型及其相关性状的表型,利用DNA分子标记,结合特异引物扩增片段测序,对27份水稻优异育种材料Wx基因第1内含子上游的(CT)n序列、第1内含子+1位G/T单核苷酸突变(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第4外显子A/G SNP和第6外显子的A/C SNP进行了鉴定;同时对直链淀粉含量(amylose content,AC)和胶稠度(gel consistency,GC)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7份水稻材料Wx基因第1内含子上游共有5种(CT)n多态性(n=10,11,12,17,18),包括Wxa型6份、Wxb型16份、Wxhp型3份、Wxin型1份和wx型1份;上述5种Wx基因型水稻对应的AC含量分别为23.1%~29.0%、10.9%~16.4%、5.7%~9.8%、18.4%和3.5%,(CT)n多态性和G/T SNP分别能解释88.9%和85.2%的直链淀粉含量变异,且(CT)n多态性标记具有较高的选择准确性;AC与GC间呈显著的负相关(r=-0.4827*),但也存在高直高胶和低直低胶的特异材料。研究结果对培育优良杂交稻亲本和组配优质杂交稻品种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wx基因 直链淀粉含量 胶稠度
下载PDF
Glu-D1d与Wx-B1b基因聚合在强筋小麦育种中的利用
4
作者 杨雪峰 宋维富 +8 位作者 刘东军 赵丽娟 宋庆杰 张春利 辛文利 肖志敏 白光宇 孙雪松 王晓楠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5-550,共6页
Glu-D1d与Wx-B1b基因遗传效应是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的主要遗传基础,二者聚合可实现蛋白质(面筋)质量和淀粉特性的同步改良,并拓宽和提升强筋小麦的加工用途和商品价值。本文总结了Glu-D1d与Wx-B1b基因及其聚合对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 Glu-D1d与Wx-B1b基因遗传效应是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的主要遗传基础,二者聚合可实现蛋白质(面筋)质量和淀粉特性的同步改良,并拓宽和提升强筋小麦的加工用途和商品价值。本文总结了Glu-D1d与Wx-B1b基因及其聚合对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并对两个基因聚合育种策略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以期为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Glu-D1d wx-B1b 基因聚合 品质改良
下载PDF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Wx Gene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Main Grain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in Rice 被引量:5
5
作者 WAN Ying-xiu DENG Qi-ming +3 位作者 WANG Shi-quan LIU Ming-wei ZHOU Hua-qiang LI Ping 《Rice science》 SCIE 2007年第2期85-93,共9页
The allelic variation of the Wx gene in 50 non-glutinous rice varieties (lines) was analyzed by using the microsatellite marker RM190 [for (CT)n 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 and 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 The allelic variation of the Wx gene in 50 non-glutinous rice varieties (lines) was analyzed by using the microsatellite marker RM190 [for (CT)n 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 and 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CAPS) marker 484/W2R-ACCⅠ[for G/T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Six homozygous (CT)n types, namely (CT)20, (CT)19, (CT)18, (CT)17, (CT)16, (CT)14, (CT)11 and (CT)10, and a heterozygous genotype (CT)11/(CT)18 were detected for RM190, of which (CT)11 and (CT)18 were predominant. Two homozygous Wx genotypes (G/G and T/T) and one heterozygous (G/T) were detected using 484/W2R-ACC Ⅰ. Most of the materials with a RM190 of (CT)11 were G/G for SNP of 484/W2R-ACC Ⅰ, while T/T for SNP was predominantly appeared in materials with (CT)18. The materials tested could be grouped into 10 categories using the two markers togethe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59.3% variance of amylose content was attributed to the polymorphism of Wx gene revealed by RM190, while 56.1% and 24.6% of the variances in amylose content and gel consistency were respectively to the polymorphism of Wx gene revealed by 484/W2R-ACC Ⅰ. Furthermore, with both SSR and CAPS markers, 72.4% of the variance in amylose content could be explained. In addition,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the two markers in breeding we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xy gene simple sequence repeat 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 gel consistency amylose content RICE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Base of the Donor Splice Site of Waxy Gene Intron 1 and Amylose Content in Yunnan Indigenous Rice Varieties 被引量:2
6
作者 ZHANG Ya 1i Xu Ming hui +2 位作者 ZENG Ya wen YAO Chun xin CHEN Shan na 《Rice science》 SCIE 2007年第3期189-194,共6页
There exists a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G or T, at the first base of the donor splice site of waxy gene intron 1 in rice. In 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base of the donor splice site of wa... There exists a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G or T, at the first base of the donor splice site of waxy gene intron 1 in rice. In 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base of the donor splice site of waxy gene intron 1 and amylose content in rice, the one-step PCR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it is G or T in 220 Yunnan indigenous rice varieties from 14 districts, 55 towns/counties of Yunnan Province, and 101 varieties of which were validated by the PCR-Acc I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G/T polymorphism, 164 rice varieties showed GG-genotype, while the other 56 fell into TT- genotype, accounting for 74.5% and 25.5% of all the test varieties, respectively. When all the rice varieties were divided into indica and japonica subspecies, it was found that 80.5% of indica rice and 67.0% of japonica rice belonged to GG-genotype. The rice varieties with GG-genotype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amylose content (18.95% on average) than those with TT- genotype (all below 16%), but 33 rice varieties with GG-genotype still had low amylose content ranging from 3.91% to 15.93%, and most of them came from the Dai minority area in the Southwest of Yunnan Province.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mean amylose content of the same GG or TT genotypes between indica and japonica rice, suggesting that different genetic backgrounds, indica or japonica, had no effect on amylose content. The coefficient of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enotype and amylose content was 0.733 (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unnan indigenous rice varieties waxy gene INTRON the first base of donor splice site amylose content genotype RELATIONSHIP
下载PDF
Development and Substance Accumulation of Caryopsis in Transgenic Rice with Antisense Wx Gene
7
作者 CHEN Gang WANG Zhong LIU Qiao-quan XIONG Fei Gu Yun-jie Gu Guo-jun 《Rice science》 SCIE 2006年第2期106-112,共7页
The development and substance accumulation of rice caryopsis were studied by using the transgenic japonica and indica rice with antisense Wx gene. The weight of caryopses in transgenic ric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non-... The development and substance accumulation of rice caryopsis were studied by using the transgenic japonica and indica rice with antisense Wx gene. The weight of caryopses in transgenic ric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non-transgenic one, and the reduction in weight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the reduction in amylose content. In caryopsis of transgenic rice, the number of endosperm cells was less than that in caryopsis of non-transgenic one, but the proliferation speed was considerably higher during the first six days after flowering (DAF). During the first nine DAF, the soluble sugar content of transgenic rice caryopsis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non-transgenic one, but the situation was reverse after nine DAF. Moreover, the total starch content also declined with the decrease in amylose content of transgenic rice caryopsis, while the amylopectin content increased accordingly. Therefore, the composition of starch in caryopsis also changed, but it did not affect the accumulation of protein in transgenic rice caryop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TRANSgene CARYOPSIS DEVELOPMENT substance accumulation waxy gene
下载PDF
优质食味粳稻香软米新品种云粳37号选育及功能基因优势等位基因型分析
8
作者 赵国珍 陈于敏 +3 位作者 吴志刚 刘慰华 刘似玉 刘家稳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7,共4页
云粳37号是以具有香味且表现高产稳产的粳稻品种云粳26号作母本,以持有低直链淀粉含量调控基因Wx^(y37)且稻米食味品质优异、耐寒性和抗病性强的粳稻软米品种银光作父本杂交育成,具有食味品质优异、高产、稳产、耐寒、抗病等优良性状。... 云粳37号是以具有香味且表现高产稳产的粳稻品种云粳26号作母本,以持有低直链淀粉含量调控基因Wx^(y37)且稻米食味品质优异、耐寒性和抗病性强的粳稻软米品种银光作父本杂交育成,具有食味品质优异、高产、稳产、耐寒、抗病等优良性状。通过对云粳37号及双亲全基因组重测序和功能基因优势等位基因型分析发现,云粳37号遗传了双亲的多个优势等位基因,如香味基因Badh2、抗稻瘟病基因Pi35、调控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Wx^(y37)、耐冷基因CTB4a、抗旱基因OsPP15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a26等,是目前云南省影响较大的粳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云粳37号 优质食味 功能基因 wx^(y37)
下载PDF
水稻糯性突变体r162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9
作者 何羽喆 徐善斌 +6 位作者 陈彦宇 杨雪 段二超 滕烜 王益华 董慧 万建民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8-381,共14页
直链淀粉是影响稻米食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重要因素,主要由Waxy(Wx)基因编码的颗粒结合淀粉合酶Ⅰ(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Ⅰ, GBSSⅠ)介导合成。本研究从宁粳2号的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sulfonate,EMS)诱变材料中筛选到了... 直链淀粉是影响稻米食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重要因素,主要由Waxy(Wx)基因编码的颗粒结合淀粉合酶Ⅰ(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Ⅰ, GBSSⅠ)介导合成。本研究从宁粳2号的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sulfonate,EMS)诱变材料中筛选到了一个糯性突变体r162,与野生型相比,其籽粒外观呈不透明的云雾状,种子和糙米的粒长、粒宽以及千粒重显著下降。通过扫描电镜对淀粉形态进行观察,发现突变体的淀粉颗粒上存在孔洞。半薄切片碘染结果表明,突变体r162发育时期胚乳的造粉体排列结构与野生型相似,但碘染后颜色更浅。理化性质分析发现,突变体r162的总淀粉、总蛋白质和总脂肪含量与野生型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是表观直链淀粉含量极显著下降、胶稠度极显著增加,糊化特性发生明显改变,并且淀粉的崩解值、回生值、回复值以及米粉在尿素中的膨胀体积均小于野生型。通过基因定位和测序发现,突变基因Wx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Wx基因第7个内含子的第1个碱基(Int7-1)由鸟嘌呤(G)替换为腺嘌呤(A),造成Wx基因的编码区存在10个碱基的缺失,导致其编码的GBSSⅠ蛋白自第256位氨基酸起出现错误翻译,使蛋白质翻译提前终止,因此将该等位变异命名为Wx-r162。进一步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发现,突变体中的GBSSⅠ蛋白水平极显著下降。酶活性测定也证实,突变体r162中GBSSⅠ活性明显降低。综上所述,Wx-r162基因被视为一个新的等位变异,这种突变导致GBSSⅠ活性下降,进而造成突变体r162表观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和籽粒表现出不透明的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米品质 直链淀粉含量 waxy(wx)基因 颗粒结合淀粉合酶Ⅰ
下载PDF
利用wx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糯性小麦 被引量:37
10
作者 梁荣奇 张义荣 +4 位作者 刘守斌 李保云 谷丹 唐朝晖 刘广田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56-863,共8页
利用中国春及其缺体-四体对wx-Bl基因的STS标记和wx-Al、wx-dl的微卫星(SSR)标记进行了定位。联合应用这2种分子标记,对12个小麦品种和5个高代糯麦株系做了鉴定,与Wx蛋白的SDS-PAGE结果一致;... 利用中国春及其缺体-四体对wx-Bl基因的STS标记和wx-Al、wx-dl的微卫星(SSR)标记进行了定位。联合应用这2种分子标记,对12个小麦品种和5个高代糯麦株系做了鉴定,与Wx蛋白的SDS-PAGE结果一致;从组合江苏白火麦×关东107的F2分离群体中筛选出8种wx基因型,其中3种基因型(AD同缺型,BD同缺型和糯型)为自然界中所没有,并且培育出了国内首批糯性小麦品系。另外,应用SSR标记对江苏白火麦回交改良群体中个体进行辅助选择,得到了含wx-Dlb的7D单体,为将来进一步改良糯性小麦的农艺性状提供广泛的遗传材料。利用wx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加速培育糯性小麦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性小麦 wx基因 STS标记 SSR标记 辅助选择
下载PDF
转反义 Wx基因糯稻的显性遗传及对稻米粒重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34
11
作者 刘巧泉 王兴稳 +4 位作者 陈秀花 王宗阳 汤述翥 洪孟民 顾铭洪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7-122,共6页
利用直链淀粉含量下降至 2 %左右的 3个转反义Wx基因糯稻为研究材料 ,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转基因糯稻的遗传及其直链淀粉含量下降后对于稻米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由转基因技术获得的糯性性状与其它转基因性状一样 ,表现为显性遗传 ,这与一... 利用直链淀粉含量下降至 2 %左右的 3个转反义Wx基因糯稻为研究材料 ,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转基因糯稻的遗传及其直链淀粉含量下降后对于稻米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由转基因技术获得的糯性性状与其它转基因性状一样 ,表现为显性遗传 ,这与一般的糯性变异不同。导入反义Wx基因使直链淀粉含量从 17%下降至糯稻水平时 ,其稻米粒重相应降低 6 %~ 8% ,且下降幅度与直链淀粉含量的下降幅度呈显著正相关。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由此获得的转基因糯稻仍具有原受体亲本的高产潜力 ,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既高产又优质的水稻品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糯稻 转基因植物 反义蜡质基因 显性遗传 粒重 直链淀粉含量 品质改良
下载PDF
糯小麦Wx基因的遗传特性 被引量:13
12
作者 姚金保 姚国才 +1 位作者 杨学明 王书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0-42,共3页
为了明确糯小麦杂交后代Wx基因的分配规律及糯性籽粒出现的频率,以同时缺失Wx-A1、Wx-B1和Wx-D1基因的H9908、EH为纯糯亲本,普通小麦扬麦158、苏麦6号、济南17和豫麦50为非糯亲本,配制了16个(8对正反交)杂交组合,采用0.2%I2+2%KI碘液对... 为了明确糯小麦杂交后代Wx基因的分配规律及糯性籽粒出现的频率,以同时缺失Wx-A1、Wx-B1和Wx-D1基因的H9908、EH为纯糯亲本,普通小麦扬麦158、苏麦6号、济南17和豫麦50为非糯亲本,配制了16个(8对正反交)杂交组合,采用0.2%I2+2%KI碘液对杂种F1单株籽粒剖面染色,鉴定了糯性籽粒的分离特点。结果表明,在16个组合间糯性籽粒出现的频率为1.20%~1.61%,非糯与全糯的比例符合63∶1的理论比例;独立性测验表明,糯性籽粒在8对正反交组合间出现的比例差异不显著,全糯质与非糯质基因紧密连锁。文中还对糯小麦品种的选育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小麦 wx基因 遗传
下载PDF
杂交糯稻不育系龙特浦wxA选育 被引量:31
13
作者 黄荣华 张书标 +1 位作者 章清杞 杨仁崔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用0.35kGy60Co γ射线辐照保持系龙特浦B干种子,M2获得糯性突变体龙特浦wxB,通过与龙特浦A的杂交、回交,育成糯稻不育系龙特浦wxA.龙特浦wxA保留原龙特浦A综合的优良性状和配合力,并于2000年8月通过福建省技术成果鉴定.利用其配制的杂... 用0.35kGy60Co γ射线辐照保持系龙特浦B干种子,M2获得糯性突变体龙特浦wxB,通过与龙特浦A的杂交、回交,育成糯稻不育系龙特浦wxA.龙特浦wxA保留原龙特浦A综合的优良性状和配合力,并于2000年8月通过福建省技术成果鉴定.利用其配制的杂交糯稻新组合特优63糯与特优63具有相同的生育期,十分相似的农艺性状、产量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糯稻 不育系 糯性基因 辐射诱变 水稻
下载PDF
西南糯玉米地方品种waxy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0
14
作者 田孟良 黄玉碧 +2 位作者 谭功燮 刘永建 荣廷昭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9-736,共8页
为了解我国西南地区糯玉米和硬粒玉米waxy基因核苷酸多态性,对23份中国西南玉米地方品种(16份糯玉米和7份硬粒玉米)、2份美洲糯玉米种质的waxy基因第9外显子至第14外显子之间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将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的16份同源序列(... 为了解我国西南地区糯玉米和硬粒玉米waxy基因核苷酸多态性,对23份中国西南玉米地方品种(16份糯玉米和7份硬粒玉米)、2份美洲糯玉米种质的waxy基因第9外显子至第14外显子之间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将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的16份同源序列(来自小颖大刍草、繁茂大刍草和美洲地方栽培品种)进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西南糯玉米、西南硬粒玉米和小颖大刍草分别具有14、19和40个多态性位点,西南糯玉米waxy位点核苷酸多态性为西南硬粒玉米的30%,是小颖大刍草的14%,Tajima’D检验仅在糯玉米群体D值显著,HKA检验表明waxy位点未受选择作用;序列比对发现12份西南糯玉米第10外显子同一位置缺失15个核苷酸,该位点恰为糖基转移酶结构域的起始位置。可见我国糯玉米通过较为独特的突变机制而形成,在进化过程中经历了驯化瓶颈,奠基者效应使西南糯玉米waxy位点核苷酸多态性大大降低,从近缘物种中引入等位变异是改良玉米淀粉质量和产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waxy基因 核苷酸多态性 地方品种
下载PDF
Wx基因变异对小麦籽粒胚乳质地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伯桥 吕国峰 +2 位作者 张晓祥 朱冬梅 高德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0,共4页
为了明确Wx基因变异与小麦籽粒胚乳的关系,以玉米花粉诱导扬麦10号(角质胚乳品种,非糯小麦)与糯质供体Waxy C杂种F1产生的不同Wx基因变异类型的55个双单倍体系以及以扬麦9号(粉质胚乳品种)与不同糯质供体亲本杂交、回交育成的12个糯小... 为了明确Wx基因变异与小麦籽粒胚乳的关系,以玉米花粉诱导扬麦10号(角质胚乳品种,非糯小麦)与糯质供体Waxy C杂种F1产生的不同Wx基因变异类型的55个双单倍体系以及以扬麦9号(粉质胚乳品种)与不同糯质供体亲本杂交、回交育成的12个糯小麦品系为材料,研究了Wx基因变异对籽粒胚乳质地的影响,同时测定了12个不同来源的粉质胚乳糯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角质胚乳品种扬麦10号与粉质胚乳糯质供体Waxy C杂交获得的3个糯质品系籽粒角质率分别为26%、38%和74%,非全糯质品系的角质率都在90%以上;粉质胚乳品种扬麦9号与不同糯质供体亲本杂交或回交产生的糯质品系籽粒胚乳都表现为粉质。说明3个Wx基因同时发生变异会导致籽粒角质率降低,而部分Wx基因变异类型之间及其与Wx基因正常类型之间胚乳质地无显著差异。12个不同组合的糯小麦品系的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3.79%,显著高于非糯质供体亲本扬麦9号、扬麦12、扬麦16和扬麦158的平均值(12.60%),表明糯质小麦胚乳表现为粉质不是由蛋白质含量低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小麦 wx基因 胚乳质地 蛋白质
下载PDF
糯性小麦及Wx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欧巧明 倪建福 叶春雷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8,共6页
糯性小麦对淀粉及面团特性有很大影响,众多研究显示,小麦3个糯性基因的缺失位点存在着剂量效应,把它们同时组合到1个小麦品系中,能产生含量极低甚至不含直链淀粉的胚乳。针对国内外糯性小麦育种研究,介绍了其研究现状、糯质特性及淀粉... 糯性小麦对淀粉及面团特性有很大影响,众多研究显示,小麦3个糯性基因的缺失位点存在着剂量效应,把它们同时组合到1个小麦品系中,能产生含量极低甚至不含直链淀粉的胚乳。针对国内外糯性小麦育种研究,介绍了其研究现状、糯质特性及淀粉品质、糯性突变体的种质资源筛选、Wx基因及其分子遗传研究、糯性突变体的鉴定等的研究进展,并对糯性小麦的选育、存在问题与应用前景作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性小麦 糯蛋白 直链淀粉 wx基因
下载PDF
小麦地方品种Wx基因构成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王子宁 郭北海 +3 位作者 张艳敏 温之雨 李洪杰 石云素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9,共5页
用 S D S P A G E 电泳技术 ,从900 份 小麦( T.aestivu m ) 地 方品 种中 鉴 定出 了普 通 小麦 Wx7 D 基 因缺失材 料一份 , Wx4 A 基 因缺失材 料六份 ,含三个基 因的 材料 为893 ... 用 S D S P A G E 电泳技术 ,从900 份 小麦( T.aestivu m ) 地 方品 种中 鉴 定出 了普 通 小麦 Wx7 D 基 因缺失材 料一份 , Wx4 A 基 因缺失材 料六份 ,含三个基 因的 材料 为893 份。出 现频 率为 正常类型> Wx4 A > Wx7 D> Wx7 A。 Wx7 D 缺 失 基 因的 发 现, 再 次 证明 我 国 小 麦 资 源是 一 特 殊 类群;这 些材料的 发现,为 我国开展 面条品质 育种研 究打下了 坚实 的材 料基 础,在 小麦 淀粉 遗传 控制研究和 品质育种 方面具 有深远的 理论研究 和应用 价值,并 在小麦 支链 淀粉 的开 发和 利用 方面 有广阔的前 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地方品种 wx基因 构成
下载PDF
小麦(T.aestivum)Waxy-D1基因缺失材料的发现及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子宁 郭北海 +3 位作者 李洪杰 张艳敏 温之雨 李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7-260,共4页
利用 SDS- PAGE技术 ,从河北省及其它省引进小麦地方品种 90 0份中 ,鉴定出了普通小麦Waxy- D1基因缺失材料一份 ,Waxy- B1基因缺失材料 6份。这些材料的发现 ,为我国开展品质育种研究打下了基础 ,尤其是 Waxy- D1隐性材料尤为稀少 ,是... 利用 SDS- PAGE技术 ,从河北省及其它省引进小麦地方品种 90 0份中 ,鉴定出了普通小麦Waxy- D1基因缺失材料一份 ,Waxy- B1基因缺失材料 6份。这些材料的发现 ,为我国开展品质育种研究打下了基础 ,尤其是 Waxy- D1隐性材料尤为稀少 ,是至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第二份含有该隐性基因的地方品种。在小麦淀粉遗传控制研究和品质育种方面具有深远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地方品种 缺失材料 waxy-D1基因 品质育种
下载PDF
水稻Wx基因与稻米AC、GC和GT的遗传关系 被引量:27
19
作者 孙业盈 吕彦 +3 位作者 董春林 王平荣 黄晓群 邓晓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5-539,共5页
以6 0个籼稻品种(或品系)和5 7个(G4 6B D香1B)B3F5株系为材料,通过检测Wx基因型,同时测定AC、GC和GT ,探讨了水稻Wx基因与稻米AC、GC和GT的遗传关系。结果AC与GC极显著负相关,且两者均与Wx基因型密切相关,Wx基因的GG型材料具有较高的A... 以6 0个籼稻品种(或品系)和5 7个(G4 6B D香1B)B3F5株系为材料,通过检测Wx基因型,同时测定AC、GC和GT ,探讨了水稻Wx基因与稻米AC、GC和GT的遗传关系。结果AC与GC极显著负相关,且两者均与Wx基因型密切相关,Wx基因的GG型材料具有较高的AC和较硬的GC ,而TT型材料具有中等的AC和较软的GC ,在全部5 7个B3F5代株系中,AC的高低和GC的硬软与Wx基因型同步分离,表明AC主要由Wx基因控制,GC也由Wx基因或与其紧密连锁的基因位点控制。此外,在6 0个品种中GT与AC和Wx基因型均无明显相关性,推断控制GT的基因位点不是Wx基因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wx基因 直链淀粉含量(AC) 胶稠度(Gc) 糊化温度(GT)
下载PDF
扬麦系列品种的淀粉糊化特性及Wx蛋白缺失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高德荣 郭文善 +3 位作者 程顺和 封超年 朱新开 彭永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5-58,79,共5页
为了明确扬麦系列品种(系)的淀粉品质特点,为生产应用和淀粉品质的改良提供依据,测定了扬麦系列品种(系)及国内部分其他小麦品种(系)的RVA参数,并分析了它们的Wx蛋白缺失情况及其对RVA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扬麦系列品种(系)的峰值粘度... 为了明确扬麦系列品种(系)的淀粉品质特点,为生产应用和淀粉品质的改良提供依据,测定了扬麦系列品种(系)及国内部分其他小麦品种(系)的RVA参数,并分析了它们的Wx蛋白缺失情况及其对RVA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扬麦系列品种(系)的峰值粘度和稀懈值极显著高于供试的北方小麦;低谷粘度和最终粘度显著高于北方小麦和南方小麦;反弹值显著高于南方小麦。扬麦系列品种(系)的Wx-B1缺失比例较高,为18.18%。Wx-B1缺失的扬麦系列品种的峰值粘度和稀懈值显著高于不缺失Wx-B1的扬麦系列品种,而其它RVA参数差异不显著,但部分Wx-B1不缺失的扬麦系列品种(系)也具有较好的淀粉糊化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RVA参数 糯蛋白 wx-B1缺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