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腹部手术后自控镇痛对血清补体C_3、C_4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理建 梁慧英 林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1746-1747,共2页
目的探讨下腹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A)对血清补体C3、C4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施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60例,其中30例于术后行PCA(A组),另30例于术后肌内注射镇痛药止痛(B组),比较2组镇痛效果,并分别测定术前12 h及术... 目的探讨下腹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A)对血清补体C3、C4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施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60例,其中30例于术后行PCA(A组),另30例于术后肌内注射镇痛药止痛(B组),比较2组镇痛效果,并分别测定术前12 h及术后12 h、24 h、48 h时补体C3、C4和CRP含量。结果A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明显减轻;术后12h 2组患者补体C3、C4含量均下降,术后48 h A组补体C3、C4含量回升,而B组仍处于低水平。术后12 h 2组患者CRP含量均升高,术后48 h A组CRP含量下降,而B组仍处于高水平。结论下腹部手术后施行PCA能有效地减轻术后伤口的疼痛,并能减轻应激反应所致的免疫抑制,从而保护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利于机体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腹部手术 硬膜外自控镇痛 补体C3 补体C4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小剂量咪达唑仑对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明国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年第2期204-207,210,共5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咪达唑仑对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在麻醉诱... 目的:探讨小剂量咪达唑仑对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在麻醉诱导时,小剂量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0.02 mg/kg,大剂量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0.1 mg/kg,对照组患者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给药后5 min(T1)、手术开始切皮时(T2)、手术5 min(T3)、手术10 min(T4)、手术30 min(T5)和术毕(T6)时的生命体征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水平,观察术中异丙酚和芬太尼的用量情况,采用谵妄量表分析系统(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hinese reversion,CAM-CR)评估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72 h的谵妄情况,观察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的血清皮质醇(Cor)水平。结果:T0—T6时,三组间关于MAP的时间点效应及时间点与组间交互效应,关于HR的时间点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关于Sp O2的组间效应、时间点效应及时间点与组间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组间异丙酚、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小剂量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小剂量组患者明显低于大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2 h,三组患者CAM-CR评分先升高后降低;术后1~24 h,三组患者CAM-CR评分组间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组内不同时间点CAM-CR评分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三组患者血清Cor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组间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小剂量组患者血清Co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小剂量组患者明显低于大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镇静效果更佳,有利于老年患者术中循环稳定,减少麻醉药用量,减少术后谵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患者 小剂量咪达唑仑 术后谵妄
下载PDF
全身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对下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曹存礼 黄波 黄守印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第4期505-507,共3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对下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和过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7月80例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全身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术后2h和12h下腹部疼痛程...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对下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和过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7月80例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全身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术后2h和12h下腹部疼痛程度、不同时间点患者机体应激指标血糖和皮质醇水平。结果:观察组下腹部手术麻醉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切皮前、切皮后1h两组机体应激指标血糖和皮质醇水平相近,P>0.05;术后6h观察组机体应激指标血糖和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可显著降低术后6h机体应激指标血糖和皮质醇水平,减少过敏应激,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腹横肌平面阻滞 下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 影响
下载PDF
无肌松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腹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林建群 孙琦 陈仁云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7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观察无肌松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腹部、下肢手术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无肌松喉罩组(A组)、肌松气管插管组(B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置入喉罩或气管导管... 目的观察无肌松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腹部、下肢手术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无肌松喉罩组(A组)、肌松气管插管组(B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置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即刻(T1)、置喉罩或气管导管后5min(T2)、置喉罩或气管导管后30min(T3)、置喉罩或气管导管后60min(T4)、拔出喉罩或气管导管后即刻(T5)及拔喉罩或气管导管后5min(T6)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气道压力(Ppeak)的变化情况;记录患者麻醉时间、术后吞咽反射恢复时间及拔喉罩或气管导管时间(术毕到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随访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后30min、8h及24h咽喉痛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性别构成、麻醉时间和手术种类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T0、T2、T3、T4各时间点HR和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T1、T5、T6时间点HR和MAP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气道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咽喉反射恢复时间、拔喉罩时间均早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咽喉痛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无肌松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应用可以减轻围术期麻醉操作对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的老年下腹下肢手术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刺激,有利于此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苏醒早,术后肺部并发症少,术后咽喉痛的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气管插管 老年 下腹下肢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下腹部外科术后患者撤机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钰 潘娅静 +1 位作者 徐敏 金献冠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7期79-82,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下腹部外科术后患者撤机的影响。方法收集笔者所在重症医学科中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下腹部外科术后患者,按通气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对两组各项资料进行分析。再按脱机结果分为两组,以脱机是否成功为因变量,以... 目的比较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下腹部外科术后患者撤机的影响。方法收集笔者所在重症医学科中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下腹部外科术后患者,按通气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对两组各项资料进行分析。再按脱机结果分为两组,以脱机是否成功为因变量,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指标为自变量,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呼吸机撤机的影响。结果总共收集76例下腹部外科术后患者,男性占65.8%,患者年龄18~87岁,平均年龄63.87±16.20岁。组间比较,A/C模式组的机械通气时间、48h重新插管率、ICU滞留天数显著高于PSV模式组,脱机成功率显著低于PSV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机成功组的两种通气模式比例和脱机失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脱机情况为因变量,以APACHEⅡ评分、ALB、通气模式等3项指标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进入法进行分析。APACHEⅡ评分、通气模式是脱机成功与否的独立影响因素。APACHEⅡ评分每提高1分,其脱机成功为原来的0.684倍;以A/C组为参照,PSV组脱机成功是其2.791倍(95%CI:1.279~6.089)。结论 PSV模式较A/C模式在下腹部外科术后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撤机成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模式 下腹部外科术后患者撤机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腰-硬联合麻醉下高龄患者下腹部手术的影响
6
作者 林武万 陈科展 黄秋立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2847-284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腰-硬联合麻醉下高龄患者下腹部手术的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65岁的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1、D2、D3组)及咪达唑仑组(M组)。分别记录患者麻醉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腰-硬联合麻醉下高龄患者下腹部手术的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65岁的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1、D2、D3组)及咪达唑仑组(M组)。分别记录患者麻醉前(T0)、用药后5 min(T1)、30 min(T2)、60 min(T3)Ramsay评分及记录术中、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D1、D2、D3组及M组在T1~T3时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同组T0时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3时,D2、D3的Ramsay评分均高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组相比,D1、D2、D3组的不良反应(心动过缓、恶心呕吐)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高龄患者腰-硬联合麻醉下腹部手术时可产生理想镇静状态,其不良反应较少,其中以0.3~0.5μg/kg为初始剂量,以0.3μg/(kg·h)进行维持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腰-硬联合麻醉 高龄患者 下腹部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